- 相關推薦
菜根譚課外書讀書心得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菜根譚課外書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菜根譚課外書讀書心得1
《菜根譚》中有句名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展云舒。”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遇事要淡泊話往往說出來容易,但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很少,但有一位大師卻做到了,他就是齊白石。
不論是譽還是罵,都能做到聽之任之,這屬于一種超脫的人生境界,如此一來,便逃出了自我的約束,走出了自我封閉,于是,拳腳大展,專心于自我的事業(yè),不為名所擾,更不為利所煩。這種不求名利之心,喚起了精神上的覺醒,反而會成就一番大事。
對于他人對自我的贊譽,能夠淡然視之的人固然有,但應對他人對自我的謾罵,又有幾人能夠“一笑而過”呢
所以,人活在世上,要學會用一顆簡單淡薄之心入世,不要總活在他人的議論之下,不管是應對著他人的稱贊,還是別人的誹謗,不必大費口舌與他人爭執(zhí)。古話說的好“清者自清,濁著自濁”,所以清濁自有定數,只求問心無愧便可。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的,可是心理專家還是給出了我們兩點提議和方法,具體如下:
別把自我看的`太重
有的時候,在特定的某個環(huán)境中,我們不要把自我看得太重,太把自我當回事。應對他人的贊美之詞時,必須要堅持清醒,自我真正的水平僅有自我明白,8能把他人的話全部信以為真,這樣只會迷失自我。有時候假如把自我看的太重,就是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心理再也難以裝下他人,也就更容不得他人對自我只言片語的負面議論之詞,暴露自身的狹隘心胸。
事過心隨空
無論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還是處在人生的低谷,我們要時刻堅持一種低調的態(tài)度。遇事不大肆張揚,遇悲事不盲目急躁,并且不要時刻放在心上,事過心隨空。如果只是陶醉于自我取得的一點小成就上,只一心期待得到別人的了夸贊,很容易盲目自大,不思進取。所以,要想做到寵辱不驚,首先要學會低調為人處事,這樣能夠有助于到達“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人生境界。
最終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想做到這一切,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事過心隨空”如果能夠做到這點,那么就沒什么煩惱呢。努力的去改變吧!
菜根譚課外書讀書心得2
“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靜;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
你聽過嗎?這是在《菜根譚》中的一則,說了在一個靜的地方,很安靜,這不是真正的靜,要在一個喧鬧的地方靜下來,才是真正的靜。
有一次,我和媽媽來到一個農村,那里很窮苦,他們在那里干活,種田,滿頭大汗。我在城市里整天很開心,可是我在農村里看到那些小孩子,和種田的大人們也很開心。為什么呢?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歡樂的環(huán)境中很歡樂,這不是真的歡樂,在很窮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仍然堅持歡樂才是真正的歡樂。
我最終明白了,我在學校里努力學習,刻苦讀書中取得的歡樂才是真的歡樂。我必須會做到這些的。《菜根譚》這本書是對我有好處,我會把這本書保存得很好,認真學習。
菜根譚課外書讀書心得3
《菜根譚》是一部教人為人處世的哲理短文,共分十章,分別從正反兩個方面比較陳述或論證利與害、得與失,充滿哲理思辨意味。短文多用對偶,兩句一組,對仗工整,含義深刻,細讀之,覺得特中肯綮。作者定是一個飽經滄桑、老于世途的高人,既有出世的逍遙達觀,又有入世的淡泊寧靜,言辭懇切,不冰不火,恰到分寸又能一語破的。
封建社會中人讀此書,能夠遠避禍端,明哲保身,既享入世百味,又得出世閑逸。今日,時代的發(fā)展很迅速,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是非觀、名利觀都有了一些改變,讀此書仍受一些啟迪,如怎樣與人相處,怎樣開導自我,怎樣看待人生百態(tài)和自然萬物。天人一體,天人相應這點古今是相同的,我們既要讀書,領會書中要旨,又不能拘泥于書,被書遮掩了耳目,要學用惟時,就像書中所說的:
做人無點真懇念頭,便成個花子,事事皆虛;涉世無段圓滑機趣,乃是個木人,處處有礙。人心虛,義理來居;人心實,物欲莫入。鴻蒙未辟便分了陰陽,人心事理莫不如此。做人經世有個一分為二的'態(tài)度,有個瞻前顧后的眼光,有個大肚能容的雅量,有個得失互轉的思想,心樂,便是個福地天堂。
菜根譚課外書讀書心得4
培根曾說過:“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弊x了融歷史與道德、詩歌與哲理、時代精神與民族特色于一爐的書籍——《菜根譚》,猶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潤著我的心靈!恫烁T》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所著的一部論述修養(yǎng)、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yǎng)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的長河不斷地沖刷、洗禮中留下一顆顆瑰麗無比的明珠!恫烁T》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菜根譚》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古人云:“譚者,談也。性定根香!被ㄏ隳軌蛴帽莵砥肺,果香能夠用口來品味,而根香卻需要用一顆智慧的心靈來品味。
《菜根譚》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隱士,融釋、道、儒于一身,別具慧眼,將自我的人生奧妙和盤托出的結晶。我覺得《菜根譚》思人間事,是一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書。商界巨子們喜歡讀《菜根譚》,因為他們認為《菜根譚》是一部奇書,是企業(yè)界經營管理的“指南”,企業(yè)家修身養(yǎng)性的“教材”;僧侶們喜歡讀《菜根譚》,是因為其博大、寬容、善良。我也喜歡讀《菜根譚》,因為我覺得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于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詩情畫意。我覺得《菜根譚》是一本修身養(yǎng)德、為人處世的好書。讀起來感覺內心很平和的,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一段段樸素無華的語言,感覺就像在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讓自我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收益:哦,原先有些事情還能夠這樣處理的。
街上流行的服飾,最時髦的往往最容易過時,而經久不變的,是那些式樣簡潔普通的衣服。對于一個人來說,物質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調劑,卻不能成為生活的主旋律。能讓我們百吃不厭的是粗茶淡飯,看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主食大多是滋無味,可嚼之則會甘之如飴,酸甜苦辣只是調味品,能讓我們活得充實、活得踏實的關鍵要有一種好的心態(tài)和健康的道德觀念。讀了“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讓我們體會到世界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皺眉,它就對你皺眉;你微笑,它就對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種現實,而是一種感覺,幸福感究竟是什么東西呢?日本醫(yī)學博士春山茂雄在《腦內革命》這本書中寫道:“人的心靈由大腦里的腦干、大腦邊緣系統(tǒng)和大腦皮質組成。其中有一種神經,當受到外界刺激的時候,會使人快感。在工作中、生活中經常堅持喜悅的心境,就是獲得幸福的根本。讀了“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欲不入”,讓我懂得了人心不能夠不謙虛,謙虛才能讓正義真理進駐心中;人心不能夠不充實,充實才能使貪念物欲無法入侵。人在做學問和做人,要善于聽取不一樣人的意見,并改變自我,要堅持“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狀態(tài),才能不斷地修正自我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告戒我們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讓自我的子女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孫自然也學得心地善良。如此類推,
我們作為教師的如果具有無私奉獻、以身作則、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師愛和良好的言行舉止,學生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只能一個嚴于律已的教師才會讓學生信服,否則再多的說教只會令人生厭。所以,我們應當常常反思自我:我的教育到底給予了學生多少的歡樂、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體驗?
讀了“憑意興作為者,隨作則隨止,豈是不退之輪;從情識解悟者,有悟則有迷,終十分明之燈!弊屛叶米鍪虏灰螒{自我意氣用事,也不要帶著太多的情感去領悟道理,這樣才會少走彎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們作為教師,我們育人的工作是細水長流的,不是立竿見影的。所以工作的時候不能意氣用事。因為感性的熱情是干柴上的火,響起來是比比剝剝的,但片刻就會燒盡;理智卻是沉默的煤炭,能夠放出持久的光和熱。做事有始有終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為一個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師,除了要學會順應時勢,要有職責心外,關鍵要用心去工作。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我期望自我是那耐人尋味的深水,厚積薄發(fā),每一天能展現經過沉淀后的精華!
菜根譚課外書讀書心得5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而精深,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的不斷沖刷、洗禮下,留下了一顆顆瑰麗無比的明珠,《菜根譚》就是其中的一顆。有人評價此書:“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古人云:“譚者,談也,性定根香。”花香能夠用鼻來品味,果香能夠用舌頭來品味,而根香卻需要用一顆智慧的心靈來品味。
初看此書,覺得可是如此,都是些常見常聽的勸告,但細看之后,就讓我越看越著迷,這些道理在平時常被我們忽略,就如菜根一樣,一旦細細品味卻是有其獨特之處。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這是自古以來多少前人成功與失敗所得到的結論,就如秦始皇的統(tǒng)一無疑是因他能夠進忠言,最終使得他成為第一個開創(chuàng)中央集權國家的人,從而得到了千古一帝的名號。而楚懷王客死異鄉(xiāng)的收場也終因其不能聽進忠言,無視屈原的忠言,最終落得客死秦國的悲慘境地。秦始皇與楚懷王相比能夠說是成與敗的比較,無疑是“良藥苦口忠言逆耳”這句名言的最好詮釋。
“大智若愚,大巧似拙”,這是在勸戒我們做人要謙虛,不要自以為是,一個真正有才華的人不會輕易顯露自我的才智,一旦鋒芒過露,只會招人嫉妒,因為樹大招風。楊修就是最好例子,他自以為聰明,三四次猜出曹操的'心事,卻又到處宣揚,最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你說楊修聰明嗎他確實聰明,可是又為何會死呢這便是他愚蠢的一面,因為他猜透了曹操的心事,卻猜不透曹操的為人性格。曹操內心里怎樣想,大臣們幾乎都明白,但就是自以為聰明的楊修不明白,只因他不懂得才大招妒這個道理。所以,“大智若愚,大巧似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人生準則。
我喜歡《菜根譚》,因為它是一本歷世閱人的書。充滿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于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詩情畫意,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收益。
【菜根譚課外書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菜根譚心得04-16
《菜根譚》讀書心得08-12
菜根譚讀書心得12-03
菜根譚讀書筆記05-21
《菜根譚》讀書筆記01-21
關于菜根譚讀書心得01-13
菜根譚讀書心得模板09-30
菜根譚個人讀書心得09-30
課外書讀書心得02-14
《菜根譚》讀書心得15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