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合之眾》心得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烏合之眾》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烏合之眾》心得1
《烏合之眾》是研究社會心理學的經典之作,早有耳聞,細讀起來,頗為震驚,覺得應該早點。
“烏合之眾”并不是一個正面的詞匯,聽起來有一種魚龍混雜的感覺。從某些層面來說,這本書與其說是社會心理學的書籍,不如說更像是一本政治心理學或者說是宗教心理學的書籍。書名上寫的是大眾心理學,個人感覺它卻并不適用于所有群體,但確實比較適合用于研究“烏合之眾”。結合很多社會現實,它很多時候的確可以解釋一些頗為令人難以理解社會現象,讀著頗有意思,同時又不停的反思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覺中也成為了“烏合之眾”。
書里強調,孤立的個人可能是個很有教養(yǎng)的個人,但在群體中個人卻會變成了野蠻人—即一個行為受本能支配的動物,他表現得身不由己,殘暴而狂熱。個體在群體中是沒有智力的,也許是為了成為群體的一部分,或者依附于群體,會自覺或者不自覺的進入盲從狀態(tài)。人們在某種需求的驅使下,形成或者被形成一個群體,這個群體一旦形成,就成為一個沒有智力的.野蠻巨人,這個巨人沒有邏輯推理能力的,不能辨別真?zhèn)位驅θ魏问挛镄纬烧_的判斷。這個群體特別容易走向極端,易于受到煽動,受到情緒和想象力的支配,失去理性,并且變得膽大妄為起來。這個巨人也許就是由我們身邊的某些人組成的,但這些人又不全是他本人,比如一個人平時謹小慎微,什么都不敢做,可當他處在這個群體中,就有可能變得為所欲為,像在某些游行中砸陌生路人的車、圍攻門店等等行為的人也許平時就是個謙謙君子。有時候某些明明不合常識的觀念或事物,群眾們卻非常追捧趨之若鶩。比如某些養(yǎng)生專家提出的綠豆、茄子治百病理論,吃生泥鰍等等,其追隨者不乏高學歷精英。
個人進入到群體中的變化,是道德、情感、觀念、理性、信仰等等一系列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候讓人覺得難以理解、難以置信,讀了此書,又覺得是在清理之中。借用別人說的一句話,一個人是孤獨的,和一群人在一起時是愚蠢的,并且孤獨的。
書里還有許多不太合理的地方,并不全是理性的分析,甚至還有杜撰和偏見的內容,但我也是“烏合之眾”的一員,所以覺得書里的理論也是能夠自圓其說,某些時候還是頗有道理,很值得一讀。這本書至少給了我們一個思考的機會,我屬于哪個群體?這個群體到底是什么?在某些時候,我們到底是誰?代表了誰?又被誰代表了?
讀《烏合之眾》心得2
《烏合之眾》的作者是古斯塔夫·勒龐。作者是一位法國人,他的血液里帶有法國人特有的激進與狂熱。我并不是十分認同勒龐的觀點,勒龐在書中闡述個人一旦形成群體,群體就會擁有個人永遠都不會擁有的一些心理與思想,一個溫和的人在融入了群體之后,在一定的條件下,例如革命爆發(fā),他就可能會成為一個暴力的人。他還認為群體所體現出來的種種特質是人類處于原始狀態(tài)才會出現的一種現象。在他的筆下。群體毫無理智可言,他們極容易受到暗示和煽動。群體對既有真理的維護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無論是誰只要動搖了真理的權威性,群眾就會十分殘忍的對待他。希帕蒂婭是生活在東羅馬帝國時期的女數學家。她既聰慧又美麗。
由于宗教迫害,希帕蒂婭在回家的路上被人們脫了衣服,對這位偉大的女數學家施以暴行——他們用蚌殼割下了她的肉,又將她的尸體焚毀。這在我們看來是十分殘忍的舉動,可是群眾們卻可以做出來。我相信在他們只是個體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做出如此可怕的事情來的,也許連想都想不到。
尚且不說勒龐的觀點是否有些不妥,但他在書中舉出了大量的的例子來證明他的觀點,例如十字軍的遠征(勒龐在書中舉了大量與十字遠征軍相關的例子)以及拿破侖。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例子之外還有關于馬薩羅尼的故事,布瑞維利爾夫人等等。這使你即便不認同他的觀點,卻還是不得不說他的觀點是那么的令人信服,但是既然是研究大眾心理的書,舉例子的話是不是不光要舉西方國家的例子,更應該有亞洲,拉丁美洲等世界各地的例子呢。
勒龐的'用詞也大多帶有完全肯定的色彩。“必須”“一定”之類的詞語在他的書中經常出現,相反“可能”“也許”之類的詞卻很少出現,甚至可以說是幾乎沒有。這樣大膽的用詞也是我對這本書十分癡迷的原因之一。
我十分喜歡心理學,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選擇了學習新聞。我認為新聞學可以幫助我認清大眾的心理,他們是怎樣思考的,他們?yōu)槭裁磿霈F這樣的心理,又為什么會像勒龐說的那樣出現“群眾是盲目的”類似這樣的觀點,又是否因為群眾是盲目的,是狂熱的,又是容易受到暗示的,所以才會出現法西斯時期那樣瘋狂的狀態(tài)。我對人們的思想著迷,但是我更對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著迷。
《烏合之眾》這本書讓我們接觸到了群眾這種行為、心理產生的原因。我認為也許你無法認同勒龐的觀點,但你一定會被他字里行間中所體現出的魅力折服。
讀《烏合之眾》心得3
讀勒龐在一個世紀前寫的這本《烏合之眾》,就像是在讀一本二十世紀的人類史。他以先知一般的洞見,察覺了群體——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單元——的各種特點及影響,并預見到,群體在一個愈加明主的社會中必將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但也因此必將造成更大的危害。
勒龐該是個種族主義者。恕我可能對西方大眾文化批判無知,但縱覽全本書,“種族”這個詞出現得最多次。勒龐認為:種族是決定人類行為最深層的因素。正是種族保留下來的“生理解剖學的”因素,決定了人類的無意識動機,而無意識動機又是群體行為的動因。所以,即使群體一律的無知、多變、沖動……但表現出來的方式又因種族而有所不同。
勒龐應該也是個精英主義者。在書中,他毫不掩飾對安德魯撒克遜民族的崇拜,深為認同后者個人主義的民族特性。而他卻多次地將法國大革命歸結于本民族群體意識的`主導,失望之情可見一斑。
看書時不時被他武斷、不加推導的結論所煩,認為其要是放在當代,可能連出版的機會都沒有,或是很快就銷聲匿跡。然而,這本書之所以面世百年之后,還能被人所關注,被許多社會學家尊為“研究社會心理影響力最大的一本書”,必然有其獨到之處。依本人拙見,還應歸功其對于未來強大的預見能力。二十世紀世界的兩次大戰(zhàn),不都是群體行為被誘導出、傳染、放大后的結果嗎?在看我們中國解放后的那場浩劫,不也是一場群體的狂歡嗎?盡管勒龐的論證缺乏依據,但他仍能不無預見力地指出:“那些領袖們,杜撰一個模棱兩可的詞匯,描述一個偉大的圖景,鼓動群體……而這些新東西不過是過去的專制換了張面孔……”正是群體最深層的無意識動機的穩(wěn)定,人類一切看似美好的革命都像反復過去——看看半個世紀前的中國,和封建社會有什么區(qū)別?
就寫這些吧,大多數感想還是要邊看書邊才能蹦出來的。最后勉勵自己一句:保持自己的批判精神、懷疑精神,永遠不要隨波逐流。
讀《烏合之眾》心得4
《烏合之眾》是一本心理學類讀物,讀起來有些生澀,通篇都是作者基于某些歷史現象或者對民眾有較大影響的歷史名人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將這些看法總結起來就成了這本書——《烏合之眾》。
行文結構先是部分提綱類的提要,隨后基于這些提要,作者開始詳細解說與闡述,這之間夾雜著部分例子。書中通過三個群體特征來統(tǒng)籌全書:群體心理,群體的意見與信念,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在作者眼中,群體是一群“烏合之眾”,只是因為這個社會是由數量眾多的烏合之眾所構建的,因此群體才會被需要,才會被重視。群體就像洪流,任何處在洪流中的個人,無論品性,才智如何,只要處在群體中都只能任由洪流裹挾,難以自主。作者只對群體思維與行為進行解剖如同醫(yī)生通過手術將病人的病變的部分展示出來卻沒有治療手段。
書中部分觀點個人覺得有所偏頗,這些偏頗符合西方世界看待事物的價值觀以及對一些體制或制度的潛在看法。作者作為西方人這個群體的一員,對一些問題的認識有所偏頗也能有理解?赐瓯緯,內心想法與情緒都有些復雜。不可否認作者揭示的群體特征在當下的.世界確實存在,甚至有時覺得自己就是其中一員。比如網絡這個群體,就像是茶余飯后無所事事的閑人,聚在一起八卦。部分媒體為吸引眼球,不調查真相,只是順勢推波助瀾,然后網絡暴力,誣陷等等層出不窮。更有甚者網絡公關都能成為一種職業(yè),只要給錢就能顛倒黑白。網絡之外,現實中的事實如何都抵不過網絡上大眾所認同的事實。
任何社會都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發(fā)展方向,任何現實都應該可以更好。這種正確與更好應該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結果。不能因為追求民主或者自由,然后多元發(fā)展。社會的正確發(fā)展是客觀的,與標榜民主和自由無關,與個人意愿也無關,所以不應該被民主和自由所綁架。每個人所認同的民主與自由的邊界不同,這可以求同存異,但對一件事的正確看法可以達成共識,這便是和而不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因此每個人在方方面面都有差距,不能等量齊觀。
也正因為如此,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歸宿,各得其所,各安其命。這種安身立命追求的就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大家普遍追求的應該是這樣一個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世界。
讀《烏合之眾》心得5
《烏合之眾》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創(chuàng)作的社會心理學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本書描寫了群體心理、群體的觀念與信念、不同群體的分類及特性,其中有意思的是分析了社會教育問題和群體領袖及其演講。
一群具有什么樣特性的人才能定義為群體,是首先要討論的問題。他們也許是有著相同的宗教信仰,或者屬于某個階層,亦或是有著共同的政治立場,什么樣的一群人不是群體呢,一個廣場上的人,一個國家的人,因為你沒法用一個共同的心理特性去描述他們。
群體的特性是沖動的,可善良的也可以是邪惡的,他們對復雜的事情無法處理,哪怕他們是一群大學生,平時理性和富有知識,成為一個群體后,對復雜問題也是無法處理的',對群體的任務是越簡單越好。
本書討論的教育問題,放到現在同樣是問題,一百多年了仍未解決。社會生產發(fā)展提高了基礎教育,但基礎教育的目的和社會就業(yè)的不穩(wěn)定,讓年輕人群體的就業(yè)目標變成了公務崗位,又由于崗位的稀缺性,造成了大量的年輕人無法成為公務員,他們接受了公務員式的教育,卻無法獲得相應崗位。巨大的失落感,讓年輕群體無所適從。前段時間看到消息,教育撥款傾向中職教育,好的中專學校錄取分數接近本科,希望以后的孩子,能夠從工科學校學到更專業(yè)技能,走出美好的未來。
本書講解了如何成為一個領袖,群體領袖具有什么樣的特質。群體領袖一定要有威望,他在群體的中演講,憑借自己的威望就可以讓群體安靜,演講稿也不需要有什么具體的數據和理論支撐,他的演講只需要斷言,并把斷言不停的重復,將自己的情緒傳染給群體。這樣的觀點就會深入人心,哪怕你回家后發(fā)現他講的就是一坨狗屎,但是身在群體之中你一定會對此深信不疑。
這本書我剛讀完了第一遍,全憑印象寫的讀后感,其中偏見和誤讀望指正。
【讀《烏合之眾》心得】相關文章:
讀《烏合之眾》心得(9篇)02-24
讀《烏合之眾》心得9篇02-24
讀《烏合之眾》有感04-19
讀烏合之眾有感07-30
讀《烏合之眾》有感04-02
《烏合之眾》的讀書心得02-12
烏合之眾讀書心得09-21
《烏合之眾》讀書心得11-15
讀《烏合之眾》有感11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