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轉(zhuǎn)]紅樓夢讀后感1 -紅樓夢讀后感
此次通讀《紅樓》,共經(jīng)一十三天,耗時四十而有余.然撰此文者,非為一"感"字,僅略表鄙人陋見是也.可以說,《紅樓》一書實際上是將筆墨集中在一代家族的興衰,進而表現(xiàn)了整個清王朝的大體的興衰史.縱觀全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實就在于它的《金陵十二釵》,以及它的副冊,又副冊.這里面包含了幾十位性情各異的女子,可以說,實際上整部書的構(gòu)架,就是圍繞著這些人物而設(shè)計的.可以說,曹雪芹先生在人物塑造上是相當(dāng)成功的--我之所以不提高先生,是由于整部書的人設(shè)幾乎由曹雪芹先生一人完成.縱觀全書,人物間性格或有相似之處,但絕無重復(fù).拿兩個性格同樣潑辣的人物,王熙鳳和探春來說,王熙鳳在性格上更重視錢財,并時常有炫耀自己的心理,而探春則自有一番孤高的性格,與王熙鳳相差甚遠(yuǎn).文中其他的人物也是一樣的道理,可以說,在一個活動背景如此狹窄(容,寧二府,大觀園)的地方,要集中如此之多的人物,又要突出各自的性格特點,本身就是一件奇事.《紅樓》一書的可讀性,在很大程度上與它優(yōu)秀的人設(shè)有不可隔絕的聯(lián)系.《紅樓》一書,在對待人物的處事上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情癡情種類:代表人物賈寶玉,秦鐘.勤懇理家類:代表人物襲人,薛寶釵.倚強好勝類:代表人物王熙鳳.下作無恥類:代表人物趙姨娘,王善保家的.心小計大類:代表人物林黛玉,秦可卿.麻木不仁類:代表人物香菱.游手好閑類:代表人物賈蕓,賈瑞.軟耳無能類:代表人物王夫人.以下還有若干,皆因人數(shù)過少而不便提及.從《紅樓》一書的總線來看,故事是圍繞著"寶,黛,釵"三人的悲情戀愛展開的.在這場橫貫全書大約八十回的悲劇中,沒有一個人是勝利者,他們都失去了屬于自己的東西.自然,損失最慘重的是黛玉,她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全書的男主人公賈寶玉,由于他是在曹雪芹的反對封建思想的筆下成長起來的一個人物,因此,他的行為舉止,不免與別人有很大不同.他性格乖張,敢冒當(dāng)時"大逆不道"的事情,又是個典型的情癡,而且非得在女人堆里才能表現(xiàn)出自己"紳士"的一面.為此,無數(shù)評論家們曾說他是個"天生的敗家子","好色之徒"等等.但我們不應(yīng)該否定了寶玉所帶來的反封建的積極意義.例如,封建禮教講究婚姻是"父母之約,媒灼之言",而在他所屬的大觀園中,偏偏的有個薛寶釵,又偏有一塊金鎖,講究個"金玉良緣".但寶玉偏不信這一套,以至于在睡夢中都會喊出"什么是金玉良緣,我偏說他是木石姻緣"這樣的話來.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盡管用在這里稍嫌牽強,但寶玉反感于功名利祿的一系列做法都反映了他與封建社會的對立,具有明顯的進步意義.對于書中的女主人公之一林黛玉來說,--為什么要用"之一",是由于在《金陵十二釵》中把他們兩個人的事單合為一首詩,列所有詩詞之首,她的命運也算得上是數(shù)一數(shù)二凄慘的了:幼年父母雙亡(另一人是史湘云),體弱多病,期望中的愛情不能得到(這其中的典范是迎春),最終死在了封建禮儀制鋯下(香菱也可以算一個,只不過她是精神的死亡),也算得上是一生命運坎坷不斷了.除了心胸不夠開闊和體弱多病以外,她的其他能力都可以在大觀園中的所有女性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事實上,黛玉的性格之表現(xiàn),就是受到了寶玉的進步主義思想的熏陶.和寶玉青梅竹馬的她,本希望能有一段圓滿的愛情,但最終就是死在了這段愛情手里.同時,她的才氣,她的靈性以及她未加掩飾的性格,也因此被一并埋葬了.至于書中的另一位女主人公薛寶釵,她歷來是人們爭議的焦點所在.有人說,她從一開始所表現(xiàn)的那種端莊識大體,沉穩(wěn),寬容以及能取悅于長輩的能力等等,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那張寫著"寶二奶奶"的寶座,而在此過程中,她還用了無數(shù)的陰謀.實際上,說出這種話來,真的是冤枉死薛寶釵了.她確實端莊,沉穩(wěn),但并不顯得做作.她和黛玉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這里.本來,她也有活潑的性格,這一點從她聽見黛玉無意間提起《西廂記》中的文字后,笑道"你跪下,我要審你",而后又悄悄揭露自己實際也看過類似的書籍,以及她在螃蟹宴后與黛玉嬉鬧的情景都可見一斑.事實上,寶釵是在封建勢力的魔爪下一步一步走向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至于說她"工于心計",這話用在王熙鳳身上還可以,但寶釵本是為選秀【[轉(zhuǎn)]紅樓夢讀后感1 -紅樓夢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紅樓夢》的經(jīng)典讀后感07-16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17
《紅樓夢》的讀后感05-28
《紅樓夢》讀后感06-13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07
《紅樓夢》讀后感06-14
紅樓夢讀后感06-16
紅樓夢的讀后感06-26
《紅樓夢》的讀后感07-24
[經(jīng)典]《紅樓夢》讀后感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