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選派優(yōu)秀機關干部到農村任職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
年初以來,**區(qū)嚴格按照市委指示精神,認真選拔,精心組織,為區(qū)**鄉(xiāng)的13個行政村全部下派了干部,下派率達到100%。在工作中,13名下派干部緊緊依靠鄉(xiāng)、村兩級黨組織,嚴格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深入企業(yè)、農戶調查研究,積極扎實開展工作,主動為群眾解難題、做好事、辦實事,截至目前,下派干部為8個村制定了工作規(guī)劃,為6個村起草共16項內容的村規(guī)民約,做好事21件,為村民解決難題7件,制止上訪事件5起。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一、下派干部工作的實施背景
一是為了促進村委換屆選舉工作的健康、有序進展。在農村,多數村“兩委”班子團結協(xié)作,堅強有力,村里工作扎實有效,但個別村子仍然存在“兩委”班子的思想、作風狀況還不能適應或不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村支部、村委會之間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和矛盾,受村中派性、宗祖勢力的影響,使村干部陷入權勢的爭斗不能自拔,嚴重影響了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形成了現實中的癱村、亂村、重點村。為保證第五屆村委換屆選舉工作健康有序進展,選派優(yōu)秀年輕干部到村任職鍛煉是當務之急。
二是為了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密切干群關系。重點村差、亂現象的主要表現就是基層組織建設薄弱,村中關系復雜,村干部素質低下,相互掣肘,形不成合力,群眾意見大。下派優(yōu)秀年輕干部到村任職,能跳出農村錯縱復雜的關系網,在協(xié)調村“兩委”關系、黨員之間、群眾之間關系時能出于公心,行于公義,對化解矛盾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增進村“兩委”班子和黨員、群眾之間的團結。能讓群眾信服,利于工作開展。
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養(yǎng)鍛煉干部的需要。年輕后備干部大多從事機關工作,對政策性理論性要求高,而農村工作復雜多樣,既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到農村任職,為下派干部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施展個人才能的廣闊舞臺,通過兩年的任職工作,能大大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從根本上改變理論強、實踐弱的問題。
四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需要。選派優(yōu)秀共產黨員、優(yōu)秀機關干部到農村任職,就是要很好的踐行三個代表要求,帶領廣大農民發(fā)家致富,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fā)展,提高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能力,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二、下派干部工作的主要做法
。ㄒ唬╊I導重視,為下派工作提供組織保證
一是認真領會上級精神,提高工作認識。區(qū)委召開常委會,認真學習市委組織部的《通知》精神,專題研究部署下派干部工作,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對下派干部的管理、考核和選拔任用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為了使下派干部工作扎實開展,區(qū)委成立下派干部工作的領導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工作標準。
二是嚴格干部的選拔關,確保選拔優(yōu)秀。區(qū)委研究決定,從工農鄉(xiāng)機關選派13名年紀輕、學歷高、素質好、干勁足的中層干部到各村任職。為了嚴格選拔標準,組織部對13名后備干部建檔立冊,認真把關,對1名學歷不合要求的做了及時的調整,使下派干部的年齡、學歷全部達到了市委的要求。
三是抓好干部的培訓關,掌握工作方法。3月份,區(qū)委對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成員和13名下派干部進行了為期三天的集中培訓。學習農村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安排有經驗的村干部做經驗介紹,組織集體討論,統(tǒng)一思想,開拓工作思路。為了增強下派干部深入農村、服務群眾的意識,區(qū)委采取以會代訓的方法,組織大家深入學習欒川縣冷水溝村黨支部書記楊岳的先進事跡,學習了蘭考縣下派干部楊葆森同志的先進事跡,從思想上筑牢了下派干部安心基層、爭先創(chuàng)優(yōu)、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理想信念。
。ǘ┙⒁(guī)章,為下派干部健康發(fā)展提供制度保證
區(qū)委組織部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和完善了促進赴村任職工作的多項制度。
一是建立請銷假制度。要求下派干部因事、因病請假的,必須要履行書面的請假手續(xù),2天以內的要有工農鄉(xiāng)主管領導批準,3天以上要經鄉(xiāng)主管領導同意后,報區(qū)委組織部批準備案。對不履行手續(xù)未經批準,擅自離崗的,一次給予口頭批評,二次給予通報批評,三次以上的,調回原單位工作,并取消后備干部資格。
二是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和工作匯報制度。區(qū)委組織部每月5日前召開下派干部工作會議,主要聽取下派干部上月工作完成情況和本月工作的計劃、目標,根據工作的進展,提要求,定標準,不斷的糾偏校正,明確下派干部的努力方向。
三是建立檢查通報制度。區(qū)委組織部和工農鄉(xiāng)黨委對下派干部赴村任職工作堅持每月不少于3次的檢查和抽查,并對檢查情況及時進行通報。根據檢查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認真研究對策,及時制定下發(fā)了《后備干部赴村任職管理的補充規(guī)定》,使規(guī)章制度得到不斷的完善。
四是建立考核制度。根據下派干部工作的具體情況,制定了考評細則,量化了考評內容,明確了下派干部在選拔任用上的三個基礎條件,即必須達到規(guī)定的在村工作時間;分管工作能夠在市區(qū)名列前茅;群眾滿意率高,通過所在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和村民代表民主測評或推薦票在三分之二以上。通過半年考核、年度考核和任職期滿考核相結合的辦法,綜合評定下派干部的工作實績,使真正優(yōu)秀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
。ㄈ﹪栏窆芾,為下派干部能力提高創(chuàng)造工作保證
我區(qū)下派干部均在各村擔任副職,鑒于副職不在位對村里工作影響不大,為避免出現下派干部只掛職不到位,工作流于形式,難見效果這種現象。在認真區(qū)分下派與駐村、下派與包村的區(qū)別后,強化了下派干部工作的管理。
一是強化下派干部履行職責的意識。為了使下派干部安心村中的工作,按照上級要求,及時免去了下派干部的原任職務,并把下派干部的組織關系轉入所在村黨組織。明確下派干部任職期間,不得隨意調動工作。要求各村要對下派干部明確分工,給他們定責任、壓擔子。制定了下派干部在工作中的“四有”標準,即有思路、有措施、有目標、有行動。以此督促下派干部深入農村真抓實干。
二是嚴格下派干部在村工作時間。規(guī)定下派干部每月在村工作時間不少于20天。為了嚴格落實這一標準,建立了下派干部三級簽字聯(lián)審的《個人考勤登記卡》,考勤登記卡月底要有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及包村的鄉(xiāng)領導和組織部干部科負責人簽字驗證。強化了下派干部自覺遵守在村工作時間的意識。
三是加大下派干部工作督察檢查力度。區(qū)委組織部領導親自率隊先后四次到各村對下派干部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根據檢查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制定改進措施。比如在檢查中發(fā)現,個別村沒有按照要求對下派干部進行明確分工,導致下派干部在工作中找不準位置,進入情況慢,我們及時的予以糾正。針對工作日志格式、內容的不規(guī)范現象,統(tǒng)一標準,并創(chuàng)新提出下派干部的工作日志月底前要交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共同審閱,寫出評語,做出鑒定,確保了日志內容的真實。
四是做好下派干部的分類指導工作。在工作中定期聽取村兩委對下派干部的評價,認真收集村民對下派干部的意見和建議,細致的做好分類指導工作。比如對有能力有思路的下派干部,重點在強化他們扎根農村工作,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提要求,定標準,讓他們在農村工作的大舞臺上施展才能,實現抱負。對有能力沒經驗的,請優(yōu)秀的村干部講經驗、談體會,為他們傳經送
【選派優(yōu)秀機關干部到農村任職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教育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12-15
農村扶貧調查報告04-09
農村現狀的調查報告11-03
農村小學現狀調查報告05-16
農村環(huán)境調查報告04-21
農村學生學習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12-15
關于農村教育問題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12-15
農村環(huán)境治理調查報告04-15
農村合作醫(yī)療調查報告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