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論文
[摘要] 本文通過總結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精華和語言學習應遵循的規(guī)律,分析現(xiàn)行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并對其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 [關鍵詞]課堂教學模式 反思 改進 自《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以來,我國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各種教學理論、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其中,普遍為大家接受并推廣開來的有: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交際性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等。這些理論在思想上雖然各有側重,但它們的共性也很明顯,即:強調英語學習以“任務”為中心,英語教學應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并指導學生在“做中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即語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現(xiàn)行英語課堂教學呈現(xiàn)以下特點:(1)重視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2)教學的展開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對語言的習得在參與活動中完成;(3)對鼓勵、保護學生運用英語的積極性注重有加,忽視甚至反對為學生糾錯;(4)多媒體、互聯(lián)網技術的引進,大大增加英語課堂教學的容量。 現(xiàn)行課堂教學所呈現(xiàn)的特點順應了“培養(yǎng)大量‘實用型’外語人才的時代需求”,卻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語言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1)語言本身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教師不可能為學生預測他們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各種英語交流情景。(雍毅,XX)(2)眾所周知,語言是由語言能力和語言行為兩部分組成,且語言能力優(yōu)先于語言行為。任務的設置、活動的完成是具體的語言行為,而語言行為的產生依賴于各種語言能力的獲得(如基本的語法規(guī)則、詞匯的記憶及詞形轉換、基本的表達方法等)。(3)語言的學習強調日積月累和身體力行地習得。電化教學在方便課堂教學的同時,也容易讓學生產生依賴心理;課堂容量過大會使教學步驟的實施流于形式,學生對語言的學習也只能淺嘗輒止。(4)外語教學應遵循字——詞——句的語言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對基本詞法、句法的掌握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本保障,所以及時糾正學生在運用語言中所犯錯誤乃是幫助其提高語言能力的基本途徑之一。(5)語言習得的過程由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兩種循環(huán)組成。傳統(tǒng)教學中強調的聽、讀、說、寫的四種技能正是兩種循環(huán)的最好詮釋。語言的輸出有賴于語言的輸入,只有正確的語言信息輸入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合理得體的語言輸出。而“任務型”“交際性”等教學模式主要以語言輸出為主,相對忽視語言信息、語言規(guī)則的輸入,長期下來,就會使得語用能力的提高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正如前文所述,語言的使用受到規(guī)則的限制。換言之,語言使用者的語言知識取決于一套有限的規(guī)則,他們通過激活這些規(guī)則來理解并生成無限的語言。(雍毅,XX)因此,如何讓學習者更好地掌握英語的基本語言規(guī)則、言語習慣,關系到他們的語言能力能否真正得以提高。正確的做法是:以語法規(guī)則為框架,以詞匯、語言知識為基礎,以情境、任務的設置為途徑和手段,引導學生在具備語言能力的基礎上執(zhí)行語言行為,又通過語言行為來鞏固和提高語言能力,完成兩個部分的良性互動,從而使語言學習的根本得以回歸。 “任務型”“交際性”教學模式的推廣改變了以往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現(xiàn)象,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貫徹新課程標準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論文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http://www.szmdbiao.com)。但不能因此就徹底否定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好的做法應是將兩種思想中精華的部分結合起來。這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做好以下幾點: 一、借助母語的結構和隱語現(xiàn)象輔助英語教學 世界上大多數語言在結構上都有共性。比如,對大多數民族來說,字母——音素——文字是最方便的文字體系。(鄧萬勇,XX)漢語在語言形態(tài)上雖然與英語有很大的區(qū)別,但在文字表意上,他們都有許多共通之處。所以,我們在具體教學中不應片面強調英漢語言的差異,而應充分利用母語與英語在句法結構、言語習慣、語言邏輯等方面的共性,引導我們學生利用已掌握的語言規(guī)律來實現(xiàn)語言知識的正遷移,從而更好地完成英語學習。 例1.漢語:(1)我在王府井大街上遇見了她。(2)我是在王府井大街上遇見她的(不是在天安門廣場)。英語:(1)i met her in the wang fujing street.(2)it was in the wang fujing street that i mether. 通過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英漢在句型結構上的相通之處。這種比較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英語的強調句型。 例2.(1)he lived here 2 years ago.(=he left here 2 years ago.) 這兩個句子意思相同,學生很難理解。其實,漢語也有一樣的表達方式,即(2)他住在這兒是兩年前的事了。(意即:他兩年前就離開了,現(xiàn)已不住這兒了。)
例3.(1)it will be a long time before he realizes his mistake.(2)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他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較以上兩句就會發(fā)現(xiàn),英漢都是通過結構連詞達到這一表達效果的。 再如:在講授虛擬語氣的用法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英漢兩種語言中類似的語言現(xiàn)象進行比較,從而更好地理解語氣(moods)的用法。其實,英語中虛擬語氣(subjunctive mood)的使用就是為了降低語氣的生硬度,使說話的語氣變得更柔和。例證1. would you please …? 比will you please…?;could you…? 比can you…? 的語氣更委婉、客氣。例證2 在order, demand, insist(堅持要求)等單詞的賓語、主語、同位語從句中要用虛擬語氣 (should) do也是同樣的道理。漢語的語氣表達也同樣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只不過通常是加上語氣詞達成這一表達效果的。如:“您”——“你”、“請”——“務必”、“能不能……?”——“一定”,還有“可以……嗎?”“……怎么樣?”、“麻煩你……?”等語氣詞的使用都能起到軟化語氣的作用。 教學中如果細心觀察,還能發(fā)現(xiàn)英漢兩種語言中有些詞語在音、義上也是相通的,如“borrowed words”——“舶來詞”,“舶來”意即“運輸”、“引進”,與“borrowed”一詞的音、義相同。還有cool——酷,sofa——沙發(fā)等等。 二、注重詞形、詞性轉換規(guī)則的教授,使詞匯學習體系化
詞匯教學是外語教學效果得以實現(xiàn)的基礎,而現(xiàn)行課堂教學中更多注重單詞的語境特征和語義理解,傳統(tǒng)教學中詞形、詞性轉換規(guī)則和基本構詞法等知識的教授常常被忽略。長此以往,勢必造成單詞記憶困難、不成體系的后果,學生在遣詞造句時也會錯誤
「 1」 「 2」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論文】相關文章:
課堂教學模式心得體會09-05
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實施方案范文11-25
改革課堂教學手段和模式實施方案04-05
紀實作品的總結模式07-29
中學英語培訓心得體會04-17
中學英語教學經驗材料總結01-20
課堂教學總結05-26
課堂教學方案01-11
中學英語教師教學計劃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