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范文(精選7篇)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范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1
此次培訓,旨在培養(yǎng)教師核心素養(yǎng),提升教學技能,鼓舞大家勇?lián)處熤厝。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有以下學習體會:
一、提高了我的思想認識。
我清楚地知道了作為一名教師既要提升個人的素養(yǎng)和知識能力,跟上時代的前進步伐。教書育人是建立在高度責任感上的,作為老師,要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給學生以積極恰當的引導,要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學中的公平性,對待學生一視同仁,要懂得傾聽與尊重,讓學生愿意信任你,讓學生學會自立,讓學生學有所得。
二、在工作中要不斷學習的新的技能,豐富自身技能。
我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更新自己的'思想,讓自己新的理念更加做到因材施教。激勵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和反思,并對工作有了新認識。
三、關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問題。
通過這次遠程培訓我認識到課堂的組織和授課的方式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要有相應的技能和教學方式來指導學生,讓學生在各學科的課程要求完成身心的素養(yǎng)成長,在學科的延伸中讓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形成個人自主自律的核心素養(yǎng)。
通過此次培訓,讓我體會到對一名優(yōu)秀數學教師應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更清晰的認識。今后我將更加努力在教育事業(yè)的這條道路上前進。
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2
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念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養(yǎng),教育觀,世界觀,人生觀起著直接影響作用。一方面需處理好知識和能力、品格之間的關系。知識是基礎,發(fā)展能力和品格離不開知識的習得;知識是手段,目的是通過知識的習得發(fā)展能力和品格。另一方面需明確所要發(fā)展的能力和品格的特殊指向性,要適應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再者,教師本身的價值觀應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和諧。專業(yè)思想的建立,將會直接影響教師的知覺、判斷等心理過程,從而引發(fā)其相應的有彈性的教育教學行為。
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堅持探究性的教與學,讓學生學會認知。知識是必需的,但不是灌輸給學生的,而是學生通過探究獲取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堅持問題解決式教學,讓學生學會做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與技能或者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并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觀察、思考、想象、研究、操作、合作等方式,逐漸地形成核心素養(yǎng)。圍繞這一思想,項目驅動法、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法以及像藝術家那樣工作都是不錯的選項。但無論哪一種方法,情境、問題、探究、合作都是其中的關鍵詞。再有,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性、自主性的學習,讓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自我教育、反思與管理。
二十一世紀呼喚著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yǎng),多層次人才培養(yǎng)呼喚著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也呼喚著高尚的師德修養(yǎng)。教師擔當著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師德修養(yǎng),業(yè)務能力強的老師才能振興教育,也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愛是教育美麗的語言,我們教師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用愛去對待學生,影響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
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3
通過本次專題學習,我對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和標準、與素質教育、綜合素質教育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特別關注了核心素養(yǎng)課程與教學改革,內容實在,可讀性強,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我們要學習他們教育思想的先進性,教育理論的嚴密性,教育措施的細致性,教育成果的全面性,真正做到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創(chuàng)建真正的高效課堂。我談三點學習體會:
一、轉變教學理念
想要真正使核心素養(yǎng)落地,教師必須轉變并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教師的“教”要切實為學生能“學”服務,正確對待教師的“少教”,給學生以更多的“多學”主動權。在教師的組織和引領下,變學生“聽懂了”為“學懂了”“學會了”。我也結合了自己英語課堂的實際,在以學生“自學”為主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都得到全面改觀,學生由過去的被動“接受式”或“被填灌式”的學習狀態(tài),轉變成為現在的自主式與開放式的主動學習狀態(tài),我們不難發(fā)現,學生在課堂上變得活躍、自信了,也更樂于用英語大膽的進行交流和表演。
二、領悟有效教學
學習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積累與運用、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要會學、善用。核心素養(yǎng)的主體是學生,提倡“以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教師需有精湛的教學藝術,學會閱讀課堂,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思想,學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學會幫助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進行思考。我認真學習并思考著每一個觀點,同時也思考著如何將這些優(yōu)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也深刻地領悟到:在教學中應不斷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處理好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課堂預設與生成等等之間的關系的重要性。通過實踐對理論、經驗的檢驗,尋找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點、相同點與銜接點,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
三、學會終身學習,提高教育素養(yǎng)
首先要立足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突破學科教學的界限,樹立教師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在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懂的教育規(guī)律,做反思型教師,養(yǎng)成反思習慣,反思自己的活動過程,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通過總結經驗,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
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4
xx區(qū)教育局英語教研室開展了全區(qū)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會,本次培訓以“落實核心素養(yǎng)”為主題,意在提高全區(qū)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首先,由李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一起作業(yè)”平臺中結構升級后的板塊設計、基于藍思分級閱讀測評系統(tǒng)的繪本分級練習、新增的自然拼讀板塊設計及教師端的教學資源分享介紹。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學習的平臺,從李老師的口中得知,城區(qū)教學中已大面積應用到這個教育資源平臺。很遺憾,在我的教學班級中,對此平臺的實踐還是“零”,雖然現在是大步邁向小康的激昂時代,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于一些農村家庭的孩子擁有或使用電腦,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當作一個留給學生的階梯作業(yè)吧,對于那些有條件或有能力或有興趣的學生而言,不妨試用一下,也許會收到不一樣的學習效果。
其次,由區(qū)教育精英公園道小學的劉老師分享了“小學英語復習”經驗,無論是新授課的課后隨堂練習、單元復習、每個學期的期中/期末復習,還是每堂課大量PPT的運用,讓我深深地感到學生成績的提高與劉老師如此細心、縝密的教學態(tài)度和背后默默的大量辛苦工作的付出是分不開的,雖然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但對我而言,有非常大的借鑒作用。
再次,由學習北派名師培訓的優(yōu)秀教師們分享了她們的心得體會和各自的教學經驗。她們對“單元主題下的輸入”,“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英文繪本與教學課本相整合”,“語音教學與自然拼讀在教學中的運用”,“分級閱讀”等做了思想與教學實踐上的傳遞。雖然各位教師對這些教育理念介紹的比較簡短,但可以看出這是教育教學必然之的趨勢。培訓后,對于這些目前教育改革中呼聲很高的“熱詞”,我仔仔細細的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正是這次培訓,拓展了自己思想上的局限性,讓腦洞大開。一些教育專家和教師對此方面的研究已經走在了先列,對于我們而言,要在自己的.教學試驗田上需要不斷地思考、學習、理解、接受、再運用。
最后,非常感謝這次的培訓平臺,每次培訓都在思想理念上,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上受益匪淺。雖然北派名師學習的教師人數有限,但楊老師如此用心良苦的來把一線的動態(tài)和教育聲音傳達給每個老師,是我所敬畏的,感謝這次培訓,讓我又受到一次思想上的修行。在即將開始的新學期,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對于這些教學理念的運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有了開始,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收獲。
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5
在本輪小學語文教師網絡學習中,我學習了幾門有關核心素養(yǎng)的必修課,如《核心素養(yǎng)的定義與愿景》、《聚焦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教育改革》、《關注核心素養(yǎng)》等。學習中,認真觀看了相關專家的精彩視頻,受益良多。
“素養(yǎng)”一詞的含義比“知識”和“技能”更廣!凹寄堋备嗟貜哪芰嵌戎v,我們所提“素養(yǎng)”不僅僅包括能力,更多考慮人的綜合素養(yǎng),特別是品德上的要求。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核心素養(yǎng)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yǎng)。下面談談我對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
一、文化基礎是核心素養(yǎng)的基石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沒有文化基礎就很難有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所謂的文化基礎應該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的人文底蘊和學生在學習、理解和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等方面的科學精神。所以要求教師無論在哪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都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同時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以便增強學生的人文底蘊。
二、自主發(fā)展是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
在發(fā)展上,核心素養(yǎng)具有終生發(fā)展性,也具有階段性。核心素養(yǎng)是所有人都應該具備的素養(yǎng),每個人都需要不斷發(fā)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終生的連續(xù)性。最初在學校中培養(yǎng),隨后在一生中不斷發(fā)展完善。另一方面,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并不否認其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點。核心素養(yǎng)在個體不同人生階段中的著重點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階段(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對某些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即一些核心素養(yǎng)在特定的教育階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養(yǎng)效果,這為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小學階段,不同學科的教師落實不同學科的素養(yǎng),那么綜合起來就是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讓學生自己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充分認識自我價值,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標;還要讓學生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能夠認識自我,規(guī)劃人生目標,在這些長遠目標的基礎上教學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才是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所在。
三、社會參與是核心素養(yǎng)的最終目的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養(yǎng)成現代公民所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價值實現,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發(fā)展成為有理想信念、敢于擔當的人。學生在日;顒、問題解決、適應挑戰(zhàn)等方面所形成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應用等基本要點。
通過本輪小學語文教師網絡學習,對核心素養(yǎng)有了一些膚淺的認識,在以后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將以此次的理論學習作為基點,努力去研究在本學科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抓住重點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
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6
作為一名幼兒學段的老師,兩次隨教體局師訓科組織的中牟名師隊伍進行提升學習,收獲頗多。如果說揚州行時讓我有所思,而武漢行卻讓我所悟。同行的都是小學、中學的優(yōu)秀老師,專家的講座和參觀的學校也都是小學和中學,雖涉及到幼兒園的內容不多,但也有很多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這次武漢學習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大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無論小學、中學和幼兒園,我們的教育目標都是培養(yǎng)什么樣的未來人,教師要關注的是孩子們怎樣學的問題,我們該有怎樣的教育觀,該怎樣轉變我們的教育理念,該怎樣尊重孩子們的學習特點和方式,真正做到以孩子為主,將課堂還給孩子,讓學習真正作用在孩子們身上。
這次培訓,在聽講座和參觀學校的過程中不斷地反觀自己日常的教育行為,專家講座是引領,也是解惑,也更堅定了我的信念。
一、解讀“立德樹人”、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
最早接觸“立德樹人”的概念是在《國家中長期教育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上,《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實行)》中把師德放在了首位,那時我也僅僅是將立德樹人停留在師德教育建設的層面上,很少主動和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以及教育行為進行銜接。武漢教育科學院的朱長華副院長在《核心素養(yǎng)和教學變革》報告中,以高瞻遠矚的理論架構和娓娓道來的教育實踐的事例闡述,引領我們明白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中最重要的是“熱愛學生的人格魅力和通過學科知識引領價值觀形成的教學能力”。而今天,我們是否敢理直氣壯地說:自己已經為培育中牟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做好了職業(yè)與專業(yè)上的準備呢?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我和各位名師的認識基本是一致的:在教師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上,我們欠缺的還很多,還需要不斷努力學習、研究、自覺修煉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王校長在《淺談中學教育管理者的心智修煉》中談到,教育的使命是立德樹人,他指出:一是擺正成人與成才的關系!俺扇恕敝赜凇俺刹拧保坝恕敝赜凇坝拧;二是怎么做。找準“立德樹人”的切入點、結合點。關于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幼兒園在這方面理念是非常正確的,從我園的課程設置上也已經體現出來了。我們除了開展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基礎課程,還開展了“早期閱讀”特色課程和以“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文化教育”為主題的園本課程。今后,我們還要加強這方面的實踐研究,爭取將我們的課程推廣開,讓更多的孩子收益,引領我們中牟幼教走向更專業(yè)的方向上來。
二、立足課堂教學,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
聽了靖國平《做具有教育智慧的好老師》講“鷹乃學習”的教育觀點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很久很久耳邊一直回響著“鷹乃學習、鷹乃學習…”孩子們坐在課堂就是學習嗎?什么是真正的學習?只有讓孩子主動習得才稱得上學習,這也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以幼兒為本,我們真正做到以幼兒為本了嗎?誠然,我們離真正的以幼兒為本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無論是朱長華副院長分享的《貓》的課程設計和課堂實踐還是華東心理學教授張文分享的從《灰姑娘》故事課堂教學康孩子的教育方式,都讓我深深的體會到生動地課堂是給予孩子的興趣和學習方式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喜歡學習,才會愛上課堂。反觀我們日常的'課堂教學,我們該做的是減法,去掉那些華而不實的形式,去掉老師過多的預設,把自主學習還給孩子。這樣做,并不是說老師放手,老師就輕松了,反而印證了前面提到的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有跨學科的知識,要懂孩子。針對幼兒園教育而言,教師要會觀察孩子。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將幼兒行為觀察記錄和撰寫教育故事常態(tài)化,以此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
這次名師培訓班學習,我深深感受到教體局領導對我們名師培養(yǎng)工作的重視,特別是蔡科長冒著酷暑從頭至尾和我們一起學習讓我深受感動;馮老師和蔣老師更是為我們做好所有的后勤服務工作讓我們沒有一點后顧之憂,享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和快樂;和中牟的五十多位名師在一起,更感受大家的學習的熱情。蔡科長在開班和研討交流會上的發(fā)言讓我震撼更引發(fā)我思考,促我行動,他鼓舞我們不僅自己要在專業(yè)成長的路上要越走越遠,還要帶領的團隊一起發(fā)展。更告誡我們要沉下來,才能走的更遠,才有可能成為躍龍。
通過培訓讓我的思想越來越深刻,了解到小學、中學的教育重點也更加拓寬了我的眼界,明白教育的大方向,我也更加自信我們幼兒園的培養(yǎng)目標、方向是非常正確的,接下來我要努力借“他山之石”更好的開展我園教育實踐活動,爭取帶領大家共同成長。
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7
核心素養(yǎng)必須在課程建設和教學模式兩個方面去落實。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聯(lián)系,對立統(tǒng)一,缺一不可。在某種程度上說,當前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來實現課程建設提出的目標更為重要。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如果僅僅局限在課程建設方面,因此落實核心素養(yǎng)必須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為保證。
1、層次化教學,滿足學生差異化需求
分層次教學的實質就是滿足不同學生的差異化需求,這是一切從學生出發(fā)的具體體現,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實現有效教學和高效學習的最基本策略。我們千萬不能把分層次教學理解成辦尖子班,在實踐上更不能用拔尖的教師去教拔尖的學生,而是用同樣的教師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學生,教師在備課、上課、輔導各個方面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給予不同的教學服務。
2、主題化教學,實現知識的縱向聯(lián)系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自身的邏輯規(guī)律,不斷挖掘和整合教材,按照一系列的主題進行教學。在教學實踐中,這種教學方式往往都是在期末或者高考復習中運用,平時總是打牢雙基。一些有經驗的教學水平高的教師往往在每一個學習階段,就要進行一次主題式或者是專題式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知識模塊與模塊之間的內在關系,讓知識形成大的模塊,從見樹木到見森林,再從見小森林見到大森林。
3、問題化教學,實現知識的橫縱聯(lián)系
真正實現學習方式的改變,要靠問題化學習。我們從講授中心的課堂轉變?yōu)閷W習中心的課堂,中間有一個橋梁,這個橋梁就是問題化學習。因為問題化學習讓我們所有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線去設計,必須以學生的問題展開,必須讓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能夠發(fā)生。知識要從碎片化、斷點化的知識轉變?yōu)榻Y構化的知識,而結構化的知識其實就是問題化的學習,把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讓學生在對問題的追尋中找到知識之間的橫縱聯(lián)系。
4、情景化教學,實現由學習走向生活
真實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養(yǎng)為本的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學生在學校學過的知識和現實生活建立不起聯(lián)系,原因就是我們的教學過程缺少真實的情景,只是把知識符號化。知識符號是表達知識體系的,這個知識體系如果不同生活建立聯(lián)系,只是把知識符號背熟、認知、復述,去對付考試,就很難讓學生形成核心素養(yǎng)。
我們必須認識到知識是素養(yǎng)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把核心素養(yǎng)貫徹到教育教學中,就是把以人為本,以生為本,以學為本的思想體現在教學中去,真正體現課堂的育人功能。落實核心素養(yǎng),一方面要遵循知識內在的邏輯規(guī)律進行有效學習,真正實現構建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循學習者的認知規(guī)律把學習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在學習和實踐中形成良好的品質和健全人格,讓學習者真正形成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必備品德和關鍵能力。
【語文教師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語文核心素養(yǎng)學習的心得體會08-06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08-24
核心素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11-11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8篇)03-29
數學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09-07
小學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心得體會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