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計劃匯總5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復習計劃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復習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是高三的第一個學期,主要教學內容為在第一輪的專題復習。在本階段復習中,以高考語文大綱和高考考試要求為依據,切實做好專題復習、重點強化工作,優(yōu)化組合各方面信息,以講帶練,力求為高考作好全面系統(tǒng)地、充分的準備,爭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二、備考理念:科學全面,扎實有序,先易后難,寧精勿濫,高質高效
1.科學全面(科學制定備考計劃,科學使用訓練材料,全面落實考綱要求)
2.扎實有序(扎實利用好包括早讀在內的每一段“語文時間”,認真落實好每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和鞏固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3. 先易后難(先從難度較小的專題入手再過渡到較難的專題)
4. 寧精勿濫(學生基礎不好,只能少講精講,不然的話效果就不明顯)
5.高質高效(把握好考綱要求,提高備考的針對和有效性;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時掌握“學情”與“考情”避免無效性付出,提高備考的`有效性)
三、具體目標、措施、要求
第一輪復習:重點是全面落實考點要求,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
1.完成的內容及順序:
(1)語言文字運用專題。
(2)現代文閱讀(主要是實用類文本閱讀)專題。
(3)文言文復習專題。
(4)詩歌鑒賞專題。
(5)古詩文默寫。(每周都背)
(6)作文。(兩周一次)
2.達成目標的具體措施:
(1)語言文字運用。
復習方式:由于學生高二時已經復習了成語、病句的知識,并且進行了相應的訓練,所以高三此部分內容采用以練帶講的方式,在學生閱讀高考考點專題突破用書相關考點解說的基礎上進行點撥,指導學生完成相關訓練。除成語、病句外,重點的專門訓練,其余的碰到相關內容可穿插訓練。
(2)現代文閱讀(主要是實用類文本閱讀)。
復習方式:充分利用高考考點專題突破用書相關考點解說,結合經典高考試題進行。復習中重在掌握高考要求,培養(yǎng)閱讀能力,掌握讀懂文本的基本方法,讀懂題目的方法,解題的方法,提高應考水平。
(3)文言文閱讀。
課內文言文復習。
重點:高中語文教材必修1-5課文及選修課本的回顧與整理。(重點是古文)
復習方式: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分別復習課文,朗讀課文(主要利用早讀、課前),理解文意,重點整理文言實詞(多義、通假、古今異義、活用等)、文言虛詞用法、特殊句式(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等)、重點語句翻譯、課文內容素材積累整理等。
高考文言文專題復習。
復習方式:文言文復習盡量結合前階段課內文言文復習的內容,以幫助學生掌握;充分利用高考考點專題突破用書相關考點解說(本部分針對考點,對考生進行應試策略及技巧上的指導,指導學生應試策略及答題技巧,引導考生形成解題、答題的科學思維),結合經典高考試題進行;完成與各考點對應的高考經典試題。復習中重在掌握高考要求,掌握相關文言知識,提高應考水平。
(4)詩歌鑒賞。
復習方式:由于高二時結合《唐詩宋詞》初步進行了詩歌鑒賞考點復習,完成了一些古詩詞高考真題測驗,所以備考時充分利用高考考點專題突破用書相關考點解說部分內容,使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有進一步系統(tǒng)的把握;結合20xx年各地詩歌鑒賞題講練。
(5)古詩文默寫。
復習方式:復習資料上要求背誦的內容資料,利用早讀背誦,并進行檢測。主要以檢測過關為主。要求逐篇(首)默寫過關。
(6)作文。
兩周一次大作文訓練,在高一、高二作文序列專題的基礎上分文體分專項序列訓練,突出議論文的寫作。(還要結合課前演講、素材積累、讀書筆記、周練進行)
3.要求:
、倮煤酶呖伎键c專題復習用書,落實好考點要求;
、谝龑W生自覺構建高考知識網絡;
③講練到位;
、艹浞掷煤迷缱x和語文專項訓練時間。合理安排課后訓練。
復習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時間緊,任務重。我們的指導思想是:靠科學的態(tài)度和方法,調動學生的復習積極性,突出尖子生,重視學困生,提高中等生。
二、學生狀況分析
小學生經過近六年的學習,已經接觸和積累了相當數量的數學知識,形成了相關的數學技能,也能對生活中有關數學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智力上已達到一個“綜合發(fā)展”的層次。但是,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數學學習,不可否認還缺乏整體性、綜合性和發(fā)展性的認識。所以在這小學階段最后的時間里,組織學生全面復習和梳理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顯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對于部分“學習困難學生”,總復習更具有重要意義。
三、教材情況
教材總復習的內容不僅是本冊教材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內容教學質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任務能否圓滿地完成。教材把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劃分為44個課時進行整理復習。根據教材編排,大體上可將44個課時的內容分成6個部分。
第一部分重點復習數的知識,包括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等的意義和性質及其相關知識點,還包括數的整除知識。
第二部分重點復習數的運算,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法則、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解方程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等。
第三部分重點復習比和比例的有關知識,包括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求比值、化簡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義及其判定等。
第四部分重點復習量與計量的有關知識。包括質長度、面積、體積(容積)、時間等的單位及其進率,單位之間的換算與化聚等。
第五部分重點復習幾何形體的相關知識。包括線與角的概念、判斷、度量、操作等,平面圖形的特征、周長與面積的計算,立體圖形的特征、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容積)等的計算。
第六部分重點復習各類應用題。包括基本的數量關系,簡單應用題、兩、三步計算的一般復合應用題和典型應用題,方程和比例應用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等。
教材的整個編排內容豐富、詳細,系統(tǒng)性強,力圖通過全面整理復習,促使學生達到鞏固知識,掌握基本數學概念,熟練基本技能,發(fā)展思維能力的目的。同時,力圖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復習目標
通過總復習,引導學生力求達到:
1、比較系統(tǒng)、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比和比例、簡易方程等的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用學過的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進行簡便運算,力求計算方法合理、靈活,具有一定的速度。會解簡易方程。養(yǎng)成自覺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鞏固已經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各種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與換算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各種單位之間的化聚和名數的換算。
3、牢固地掌握所學各種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等幾何形體的特征,建立相應的表象,能比較熟練地計算所學集合形體的周長、面積(表面積)和體積(容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畫圖、測量等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圖形實際問題。4、掌握所學統(tǒng)計初步知識,能正確地繪制(一般是半獨立性)簡單的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能正確理解統(tǒng)計表(圖)并能根據圖表信息分析、解決相應的問題,正確地解答有關平均數問題。
5、牢固掌握所學常見數量關系和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方法,正確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答相關的應用題,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6、結合總復習,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覺檢查和驗算的習慣,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的精神。
五、小學數學畢業(yè)總復習過程的安排
由于復習是在原有基礎上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再學習,所以,學生原有的學習情況直接制約著復習過程的安排。同時,也要根據本班實際復習對象和復習時間來確定復習過程和時間上的安排。結合我班實際,總復習階段共計44課時,復習過程和時間安排大致
。ㄒ唬岛蛿档倪\算(12課時)
這節(jié)重點確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上。
1、系統(tǒng)地整理有關數的內容,建立概念體系,加強概念的理解(4課時),包括“數的意義”、“數的讀法與寫法”、“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數的整除”等知識點。
2、溝通內容間的聯系,促進整體感知(2課時),包括“分數、小數的性質”、“整除的概念比較”。
3、全面概念四則運算和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2課時),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四則混合運算”。
4、利用運算定律,掌握簡便運算,提高計算效率(2課時),包括“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
5、精心設計練習,提高綜合計算能力(2課時)。
(二)、代數的初步知識(4課時)
本節(jié)重點內容應放在掌握簡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統(tǒng)知識、加強聯系(1課時),包括“字母表示數”、“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識點。
2、抓解題訓練,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課時),包括“簡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課時),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應用題(16課時)
復習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嚴格遵循開卷考試的規(guī)律,緊扣教材,精心安排復習計劃,整合知識點,科學組織復習,收集焦點和熱點,遷移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
二、學情分析
1、現在的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復習的最大特點就是普遍不夠重視,或者說重視程度偏低,明顯表現為上課情緒激情不足,平時主動復習的欲望淡薄,有些學生甚至出現練習馬虎應付的現象。
2、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時積累少,或者根本沒有積累;二是平時練習時間少;三是平時練習的一些比較有創(chuàng)新的題目依賴性較大,表現為等待老師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3、大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特別是在辨析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學生語言的組織非;靵y,答題結構不完整,導致失分的現象嚴重。
4、學生自己可控的時間少,自主學習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復習時間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以致于在一些他們所認為相對不是很重要的科目上的復習不夠認真,導致復習效果欠佳。
5、學生對練習的鞏固情況令人擔憂,大部分對練習沒能形成一個系統(tǒng)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單純地認為練習過的習題就是不需要再進行鞏固了,甚至個別的學生眼高手低,對多次出現的習題視而不見,失分嚴重。
6、許多學生的書寫仍是比較潦草不清,答案不講格式,學習習慣比較差。
7、學生對于復習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經常顧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顧,復習的質量大打折扣。
三、復習方法
歷史中考已從應試型考試向能力型考試方向發(fā)展。在歷史中考復習中,離開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去談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歷史中考復習必須做到知識和能力并重。
1、歷史事件的發(fā)展是有其內在規(guī)律的,歷史教材的編撰也是有其經緯邏輯的,要緊扣課程標準,,理清歷史事件脈絡。
2、歷史學科講究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要學會把課本中的.知識縱向排列、橫向比較,這樣能夠比較容易地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找準該歷史事件的地位作用、影響大小,
從而有利于我們記憶和理解。
3、課文中的遣詞造句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我們要尊重歷史,用與書本中相同尺度的語言來講述歷史事實,切忌隨意發(fā)揮,畫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績,還要注意課本中頁腳注釋、補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內容。要做到這一點,細是基礎,懂是關鍵,活是技能,從而達到用的目的。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和習慣。把課本中的文字轉變成一目了然的表格,使歷史知識條理化、簡單化、小專題化,可以很好地增強我們讀題、解題、做題、答題的能力。
5、課堂以讀議練為主,課堂上老師講課的內容,都是經過認真思考和準備的,重點、要點、難點分明,學生以聽記為主。復習中,思考自查,學生則要以思考為要,找出自身的弱點、肓點,要從追求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提高為得出有用的歷史結論。
6、既要掌握歷史知識,也要學會考試技巧,一道結構完整的歷史試題,通常由4個部分組成,即提示語、主干語、限定語、項目語,答題時要有意識地按照這4個方面去認真分解試題,答題書寫要做到“四化”,即構思目標化、層次條理化、答案要點化、書寫序號化,尤其是書寫序號化要再三向學生強調它的重要性,使用它,可以幫助學生讓答卷顯得條理清晰,格式規(guī)范,這有助于提高得分率。
四、復習計劃
第一輪:復習時間到五月上旬。復習內容為:依據課標,引導學生過好教材關。復習任務:課堂復習和練習盡量與考試說明保持一致性。學生在讀好教材的基礎上,適當完成課時練習,真正做到查漏補缺;教會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教會學生讀題審題,學會選擇答題方向;重視書寫和格式,提高應考能力。
利用3周復習中國近現代史,因為這部分內容中考所占比重最大,頭緒多,知識點多,學生遺忘的也多,先從這里下手,就切入了重點和難點。
利用2周左右復習中國古代史。
利用2課時復習世界古代史。
利用3周左右復習世界近現代史。
第二輪專題復習。初步擬定以下專題:
1、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2、中國中央及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3、中外改革
4、中外思想解放運動
5、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
6、科技革命與世界經濟、政治的發(fā)展與演變
五、課堂復習模式
堅持以教材為中心,以單元模塊為線索,以學生識記、創(chuàng)新思維為主導,精心設計復習訓練題,快節(jié)奏大容量,落實課堂效率。具體復習模式:
第一步:依據知識網絡,學生熟讀教材,初步建立知識體系。
第二步:整合知識點,突破重難點,形成知識平臺。
第三步:課堂訓練,說寫結合,提高應考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第四步:注重知識的遷移,建立知識間的縱橫向聯系
第五步:課堂練習,量少質高,達到鞏固和提高。
總之,歷史科目的中考復習,沒有定式,只有規(guī)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捷徑,來不得虛假,一份付出一份回報,在最后的時刻,師生共同努力,為實現終極目標付出所有的細心、耐心和恒心,勝利就在前方。
復習計劃 篇4
一、目的:在學校高三畢業(yè)班教學備考的指導下,根據學科的特點與歷年的高考說明及高考中數學的地位,使數學復習有一個依據順序,協(xié)調班級之間的教學復習工作,使與教師充分發(fā)揮各自特長、特點、優(yōu)點,出色完成高三數學復習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得到應有的數學知識,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達到理想的彼岸。
二、指導思想:針對高三學生現有的真實水平及實際情況,以課本內容為基礎,新課程標準及高考說明為依據,選擇適合的復習資料,運用恰當的途徑,熟讀、細讀高考說明,準確把握高考的信息、動向,規(guī)范復習,夯實基礎,充分發(fā)揮本學科的科任教師的特長、特點,協(xié)調與其他學科間的橫向關系,讓各位老師都舒暢、樂意、輕松、出色的完成高三數學復習教學任務。
三、復習安排:
1、第一輪(9月初至明年3月中旬)基礎復習(課本為主,藍本資料為輔助)。夯實基礎,讓學生弄清楚所學知識的基本結構,基本技能,重視知識結構的`先后順序及掌握基礎知識的方法并賦以應用。具體課時安排:
知識內容課時數1、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62、平面向量83、不等式的性質與解法包括基本不等式和簡單的線性規(guī)劃。104、函數的概念及性質105、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66、導數及其應用67、函數與方程,函數的綜合應用48、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49、遞推數列與數學歸納法410、三角函數811、三角恒等變換412、解三角形413、平面解析幾何初步1014、圓錐曲線方程1015、立體幾何初步1216、空間中向量與立體幾何617、計數原理與概率1018、隨機變量及其分布619、算法初步、統(tǒng)計、統(tǒng)計案例1220、推理與證明及復數8第二輪:(明年3月下旬到4月下旬)專題復習(視情況有機選擇)。教師以方法、技巧為主線;主要研究數學思想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通性通法,系統(tǒng)全面地復習,靈活運用通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想方法,注意必考點,關注熱點,立足得分點,分析易錯點,把握準確無失誤。具體作法(專題選取):
1、第一輪復習中反映出來的弱點;
2、教材中的重點;
3、歷年高考試題中的熱點;
4、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系統(tǒng)介紹;
5、解題應試的技巧;
6、具體題型的復習(如:選擇題、填空題、最值、定點、定值、平幾、立幾、……)
第三輪:(5月份至臨考)綜合訓練,補漏補缺。重視反思,減少失誤,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規(guī)范解題。優(yōu)化學習方法,規(guī)范模式規(guī)律,心理輔導,放松心情,輕松應考。
復習計劃 篇5
一、數學復習的任務
1、首先我們系統(tǒng)地梳理小學階段的所有核心知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中的系統(tǒng)整理、優(yōu)化,從而形成符合學生個性要求的有效知識網絡結構。
2、引導學生全面鞏固所學知識,查漏補缺。畢業(yè)復習本身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再學習和知識結構再優(yōu)化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從掌握水平達到熟練掌握水平的過程。我們很清楚,在平時的教學中,部分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問題,而通過總復習,我們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彌補知識上的缺陷。
3、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各種能力。包括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空間觀念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復習中應充分體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
4、再次激活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體驗,使學生進一步受到學習目的教育、國情教育,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在數學總復習過程的安排上
由于復習是在原有基礎上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再學習,所以,學生原有的學習情況直接制約著復習過程的安排。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復習時間來確定復習過程和時間上的安排。結合各班教學實際和本校特色,總復習階段共計30課時,復習過程和時間安排大致如下:
。ㄒ唬、“數與代數”分成:數的認識、數的運算、式與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四段。
1.“數的認識”(3課時)
重點復習:
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和計數方法,以及這些數的聯系與區(qū)別;分數性質、小數性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有關倍數和因數的知識;數的實際應用。
復習建議:
。1)幫助學生熟練地在數軸上填整數、小數、分數,理解數的意義和相互關系。
。2)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結合具體素材讀、寫多位數,改變數的計數單位,求近似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寫多位數,復習十進制計數法,包括計數單位、數位順序、數位分級、多位數的組成等。通過讀多位數、改變多位數的計數單位、求多位數的近似數以及比較多位數的大小結合起來,進一步突出數的意義。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讀多位數一般先分級,還要
遵循讀數的規(guī)則,尤其是數里的0的讀法規(guī)定。另外這里還帶著復習小數的知識,包括計數方法、讀寫方法、比較大小的'方法等。
(3)在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性質、小數性質改寫數與式上。移動小數點的位置,計算小數乘(或除以)10、100、1000,這些知識常用于名數的化與聚,并且還是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的聯結點?梢韵葟土暦謹岛统ǖ年P系,分數的基本性質。再應用這些知識進行小數、分數、百分數的相互改寫。
。4)將數形結合,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5)用卡片擺數,復習倍數和因數的知識。我們著重利用擺出的數復習質數與合數、奇數與偶數的概念,回憶2、3、5的倍數的特征,以及公倍數、公因數的含義。把許多知識融合在一個活動之中,使知識不孤立,復習不枯燥。
。6)新教材中特別要強調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我們應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學會在車票、商品標識以及報紙、網絡上尋找數的信息,體會數的具體含義,感受數能表示數量的多少,也能表示次序或用于編碼。
2.“數的運算”(5課時)
重點復習:四則計算的意義和算法,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加法
和乘法的運算律。應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發(fā)展思路。 復習建議:
。1)應該掌握的口算、筆算、估算等方法。并進行靈活的選擇,主動采用簡便運算。通過選用合適的算法,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和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2)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應主要抓住加強數量關系,突出解題思路的訓練,全面、充分挖掘條件間的聯系,進行信息的再加工;溝通未知與已知的聯系,規(guī)劃解題的步驟。充分利用分數、百分數的概念進行推理,充分利用題組體會不同問題的內在聯系。鼓勵學生獨立理解題意并解答,交流解題的體驗,自己再提出和解決一些問題,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3.“式與方程”(2課時)
重點復習:用字母表示數,等式與方程的概念,等式性質和解方程,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等。
復習建議:
。1)讓學生體驗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掌握書寫規(guī)則。進一步體會字母表示數的好處。
。2)熟練掌握應用等式性質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實際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問題如果列算式計算,思路曲折、列式困難,如果列方程解答顯得順暢、方便。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更要讓學生學會合理的判斷。
4.“正比例和反比例”(2課時)
重點復習:比的意義和性質,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及有關比例尺的知識。
復習建議:
。1)通過用測量、調查獲得的數據或統(tǒng)計表里的數據寫出比、體會比的意義。并能熟練用比組成比例,體會比例和比的聯系與區(qū)別。
。2)能通過判斷,復習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畫出正比例圖像并能解決一些有關比例尺知識的實際問題。
。ǘ、“空間與圖形”分成: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圖形與變換、圖形與位置三段
1.“圖形的認識與測量”(8課時)
重點按“線—角—形—體”的順序讓學生自主整理知識,教師把形、體的特征與求積計算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復習。復習建議:
。1)首先回憶直線、射線、線段的特征,整理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2)接著整理學過的角,用工具度量角的度數、畫垂線與平行線,再認平面圖形的底和高。
(3)在復習三角形的知識這一部分內容上,復習包括三角形的分類、邊特殊的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內角和180°等內容。
【復習計劃】相關文章:
復習計劃11-22
復習計劃范文09-13
化學復習計劃06-17
考試復習計劃08-29
數學復習計劃09-09
2023復習計劃07-21
【精選】期末復習計劃07-06
期末復習計劃07-17
數學復習計劃08-11
(精)復習計劃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