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讀書筆記(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邊城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邊城讀書筆記1
《邊城》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如水的平靜,沒有戰(zhàn)爭的那股硝煙。它描寫的是住在山區(qū)的一位老爺爺和他的孫女翠翠的平靜生活。在那個山村里有的是山,有的是水,有的是那樸素的人的一張張面孔。
作者曾經講到:世間真有百思始得其解的怪事情,每次只要我規(guī)規(guī)整整地寫下“沈從文”三個字,我就立刻會想到水,汪汪洋洋的水,這倒不是因為他的“沈”姓有一個三點水的偏旁,而是因為他如水的性情。他曾在寫于一九三一年的《自傳》中說:“我情感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離。我受業(yè)的學校,可以說永遠設在水邊。我學會思索,認識美,理解人生,水對我有極大關系!蔽沂亲≡诤_叧鞘械囊晃恢袑W生,對于水我是不會陌生的,我能理解:水和沈從文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的傾向不可分。我明白了,也領悟到了水的德性為兼容并包,從不排斥拒絕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離奇不經事物!卻也從不受它的玷污影響。水的性格似乎特別脆弱,且極容易就范。其實則柔弱中有強韌,如集中一點,即涓涓細流,滴水穿石,無堅不摧。水教給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并作橫海揚帆的美夢,刺激我對于工作永遠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個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熱情洋溢。足以啟發(fā)我們更精到地理解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和孔子所說的“智者樂水”所包含的深意。“正因為工作真正貼近土地人民,只承認為人類多數而‘工作’,不為某一種某一時的‘工具’,存在于現代政治所培養(yǎng)的窄狹病態(tài)自私殘忍習慣空氣中,或反而容易遭受來自各方面的強力壓迫與有意忽視。欲得一稍微有自主性的順利工作環(huán)境,也并不容易。但這不妨事,倘若目的明確,信心堅固,真有成就,即在另外一時,將無疑依然會成為一個時代的標志!”他的這段話極具預見性,隨后不久,他就因為不肯做“工具”而“遭受各方面的強力壓迫和有意忽視”,連“稍微有自主性的順利工作環(huán)境”也不可得了。這是作者的另一段描述,看出他當時達到處境是非常之艱難的。
《邊城》就是從這樣一個人的筆下刻出來的,是多么的生動傳神,文中的人物都是在這山水的哺育中長大的,這一點一滴是生就了多少美夢多少渴望。沈從文墓石的正面鐫著他的十六字真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他是一個什么類型的人,只有看了文章才可以下定論。一片樹林、一片大地、一個藍天,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當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變化:一座小屋、一個村莊、一個城鎮(zhèn)。一個步伐、一輛自行車、一輛轎車。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在進步還是在退化?人手所創(chuàng)造的不知道得否滿足于他們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當你貧乏的時候,追求的是財富;當你動蕩的時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這個時代,繁華的城鎮(zhèn)里高樓拔地而起、街道上車水馬龍、行色匆匆的人們在忙碌中建設著社會的發(fā)展。這景象本應符合人類的追求,但經歷過農村生活的城鎮(zhèn)人們卻開始向往農村的環(huán)境。這似乎有點矛盾,從落后的農村到發(fā)展的城鎮(zhèn),從發(fā)展的城鎮(zhèn)又到落后的農村。
看完這本書之后,我不面有點感慨!
邊城讀書筆記2
《邊城》是沈從文(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yōu)秀的抒發(fā)鄉(xiāng)土情懷的中篇小說。
《邊城》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yōu)秀的抒發(fā)鄉(xiāng)土情懷的中篇小說,(沈從文小說的代表作)。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
《邊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純潔美麗的化身,是《邊城》美好的靈魂:“爺爺”老船夫是淳樸厚道卻也倔強的老人,他為翠翠美麗而自信驕傲,為了翠翠嫁一個好人家,他不計地位的貧寒低賤,內心凄苦憂慮與責任自信交錯。
作者用細膩,平滑的手法描繪了又一個世外桃源,沒有戰(zhàn)爭的硝煙,沒有車馬的喧鬧,有的只是山清水秀,山路蜿蜒,即使偏僻閉塞,但依舊有著它的悠閑自得。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眾多鮮明的人物,甚至純真的愛情也只是剛剛萌發(fā),而沒有如熾熱的火焰。就在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恬靜的生活畫面——茶峒,小溪,白色小塔,一戶單獨的人家,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只黃狗。
《邊城》講述的故事凄美動人。它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也沒有撕心裂肺的感人場面,但他細膩而且真實,描述著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人間往事,卻透露著令人向往的淳樸民風,像一根輕柔的絲線悠悠地牽動你心靈的一角。
《邊城》里的人情亦如水,細水長流,卻不是如水一樣無色無味,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純凈。在閱讀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人性的.芬芳。翠翠和爺爺一起守著渡船,相依為命,彼此關懷。爺爺,一個堅強的老人,同樣有著每一位老人都擁有的那份慈愛,為翠翠的未來擔心,卻從不把煩惱告訴她,只是緊鎖在眉頭里一個人承擔。
不由的感慨,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結局或許不盡如人意,但不由得為祖孫間的關愛,兄弟間的情誼,男女間的感情而感動。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在這片悠然的土地上孕育著這樣一批有著淳樸,美好心靈的人。
邊城讀書筆記3
一條緩緩流淌的白江,一段默默悲傷的往事。
邊城,在沈從文筆下哭泣。這是一座美麗卻籠著一層紗的城,它在歡與悲的交界,獨自徘徊。
白江,是夾雜在山與岸之中的,要想出城到外邊去,只能乘渡船。那是艘不大的渡船,由一個老頭子擺渡。他有一個孫女叫翠翠,翠翠媽在生下她時就死了,翠翠爸也在不久后自殺,只留下老頭子獨自照顧翠翠。雖說只留下祖孫二人,日子過得倒也甜蜜。在翠翠十三四歲時,已出落得清秀美麗,得到城里許多人的追求,特別是船總的兩個兒子——大老和二老?墒牵驗榉N種原因,大老在水中淹死,二老遠走他鄉(xiāng)。翠翠的親人——爺爺,也在電閃雷鳴的'夜晚,靜靜地死去了。書的末尾,翠翠被接到了船總家,苦苦地等待二老回家。
無論最終二老是否回來,在我看來,都不可能成就一段他與翠翠的美好姻緣。因為二老對于翠翠的愛并不是真愛。真愛是經得起種種磨難與考驗的,譬如金庸筆下的楊過與小龍女,他們之間有過漫長的分離,也有生死的考驗,最終卻不離不棄,這才是真愛。或許二老仍愛著翠翠,但是他能放掉自己同胞兄弟的恨,放掉一切,放掉所謂的面子嗎?
他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去了桃園,那么即使有朝一日回來,說不定也已是有家室的人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翠翠必將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如林黛玉一般。船總收養(yǎng)她,是因為二老,如果二老不歸,難道他們就會輕易地把他嫁出去嗎?他們只會讓她等,等那個或許再也不歸的人。
《邊城》是在悲與歡之間搖曳不定的,沈從文用略帶憂傷的筆觸,描繪著這一段純美的初戀。每每讀完《邊城》,腦海中總會浮現出翠翠的影子。
《邊城》,一座飄忽不定的城,一段憂傷的故事,訴說著人世的不公和命運的哀嘆。
邊城讀書筆記4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著名作家沈從文的小說《邊城》。小說中,大師用他生動的描述給大家展現了湘西小鎮(zhèn)上淳樸的風土人情和美麗如畫的山水景色。
《邊城》描述了在湘西邊境,一座名為“茶峒”小山城。茶峒風景秀麗,有一條小小的'溪流,溪水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的差異。由于少數民族居多,河沿岸邊高高低低的立著吊腳樓。吊腳樓是苗族、土家族等最具特色的建筑。那里雖然景色美麗,但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卻并不能自主地把握命運,有著悲涼的人生命運。
小說中的幾位主要人物都很熱情樸實。文中的翠翠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和外公相依為命,對愛情無比執(zhí)著。而外公則代表著中國傳統的美德,對孫女翠翠滿滿的親情與愛護,可是他對現實的生活仍是無能為力,只能在孤獨和無奈中死去。
文中天保與儺送兩兄弟同時都愛上了美麗的翠翠,可因為兄弟間的深厚的情誼,都無法面對兄弟的感情,以至于哥哥意外身亡后,弟弟因傷心而遠走他鄉(xiāng)。
邊城讀書筆記5
一、 名段點讀
1、茶峒風情
【情節(jié)概要】茶峒憑山依水筑城。貫穿各個碼頭的是一條河街,街上的吊腳樓是茶峒富有特色的建筑。春水上漲時,茶峒人便搭了梯子進城,待水退后再從城門口出城。若大水特別猛,茶峒人便在城頭上呆望,若見水中有被飄起的人或物,茶峒人便急急地敢去救起。
茶峒很美,白河清澈,兩岸多山,山中翠竹叢立。河邊住戶自然隨意,黃泥墻,黑瓦頂,與周圍環(huán)境極其調和。邊地風俗淳樸,即便是妓女,也做得很義氣,相熟了有錢無錢都無所謂,如果遇見相愛的,便會全身心地投入。掌水碼頭的船總順順,雖然有錢,卻對經過的“破產的船家、過路的退伍兵士、游學文人”,“莫不盡力幫助”。老船夫便會裝出生氣的樣子,實在推辭不掉,便會買來煙葉送給渡人,或者買來茶葉泡出茶水供過渡人消暑。
【內容解讀】一方水土一方人,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有一種不為世俗所沾染的淳樸自然美。茶峒人也具有最原始的自然淳樸的品格。面對無法抗拒的春水上漲的考驗,茶峒人或安之若素,或從大水中救人救物。順應自然而又勇敢義氣。作者將邊城寫得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美,寄托了自己對這種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向往。更令人向往的是邊城人的仗義淳樸,即便做妓女的也讓人生不出一絲的鄙夷之心。而老船夫的不收錢、買煙葉、買茶葉的行為也許更讓喜歡斤斤計較的世俗人感到羞愧。
這樣的風俗人情、自然美景,才會孕育出翠翠、儺送這樣純美至善的湘西兒女。
2、端午初遇
【情節(jié)概要】端午節(jié),翠翠和爺爺一起進城看賽龍舟。祖父因記掛著家中替他擺渡的朋友,便打算趕回去換那朋友也來看看熱鬧。但回去后朋友卻愿意一起喝酒,兩人喝得醉倒了。爺爺便不能進城接翠翠了。天漸漸黑了,人們也回去了,可翠翠還不見祖父,又從喝酒的船上聽到水手傳來的一些粗鄙的談話,心中有些著急。這時二老儺送從水里捉鴨子上岸看見了翠翠,便讓她去自家的樓上等爺爺。但翠翠因為剛才聽到了船上談的有關樓上妓女的閑話,便誤解了儺送的好意,輕輕地罵了儺送。儺送只好便和她開玩笑說“回頭水里大魚來咬了你,可不要叫喊”,邊走回去讓家里的伙計送她回去。從伙計口中翠翠才知道剛才邀請她的是二老儺送。想起剛才罵他的話,翠翠又驚又羞。回去后便沉默了一個晚上。
【內容解讀】這是翠翠與儺送的初次相遇。作者憑借高超的寫作技巧將男女之間無意中發(fā)生、朦朧含蓄而且純凈似水的愛情美妙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在翠翠即將與儺送碰面之前,作者先安排她“無意”中聽到兩個水手關于男女之事的“鄙夷字眼”。為下文翠翠誤解儺送而“罵”儺送作鋪墊。更為下文翠翠得知自己“罵”的是“岳云二老”后又驚又喜的心理作鋪墊。而儺送被“罵”了卻安排伙計送翠翠回去,更烘托了儺送的善良和仗義。正是有了這些情節(jié),翠翠才有了“屬于自己不關祖父的”心事,并且讓她“沉默了一個晚上”。而且經過兩年的時間之后翠翠仍然覺得新年的熱潮“總不如那個端午節(jié)經過的事情甜而美”。
3、心掛青浪灘
【情節(jié)概要】又是一個端午節(jié)。上一年端午節(jié)和儺送相遇的情景一直是個甜美的記憶珍藏在翠翠的心間。因此翠翠又和爺爺到城河邊看賽船。祖孫倆到順順吊腳樓上避雨村時遇見了送翠翠回去的那個伙計;镉嬁吹酱浯湫χf起去年的誤會。翠翠抿著嘴直笑。但翠翠這次卻沒有見到儺送。聽伙計說儺送去了青浪灘。不過翠翠卻認識
了大老天保;丶視r,爺爺開玩笑問翠翠愿不愿做大老的媳婦。翠翠很不高興,只是問爺爺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灘”。爺爺只是唱著歌。兩個都記起二老的船只正在青浪灘。
【內容解讀】《邊城》總共寫了三次端午節(jié),每一個端午節(jié)都和翠翠的愛情緊密相關。第一次端午節(jié),翠翠等爺爺巧遇二老儺送外出,兩人心有靈犀,暗中生情;第二次端午節(jié),翠翠因為惦記著儺送,再去看賽船,沒想到儺送外出,卻認識了大老天保。第三次端午節(jié),儺送邀請翠翠去看賽船,誰知翠翠碰到了王團總的女兒,而且知道了王團總想讓女兒嫁給儺送,還用一座碾坊做陪嫁。最重要的是翠翠知道儺送真心愛著她。 第二次端午節(jié)作者安排二老儺送“缺席”,使得翠翠的純真情愛世界展現得含蓄、細膩。端午看船,忽落行雨,祖孫二人避雨到順順家,遇到了上次送翠翠回去的伙計,遇到了大老,偏偏沒遇上翠翠一直惦記的二老儺送。翠翠內心對儺送的愛意此時仍處在朦朦朧朧、似有若無之間,而且整部小說中翠翠愛情的基調是自然恬淡的,沒有濃情蜜意,沒有大喜大悲,這正是作者要歌頌的自然、樸素的人性美。大老愛上翠翠確實是這出愛情悲劇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然而大老對翠翠的感情卻是真實自然而不帶一絲雜念的。因此這種悲劇更顯人性之美。
作者采用了一種類似于中國山水畫留白的藝術,只是稍加點染幾個細節(jié),將更多的想象的空間留給讀者。如翠翠未見到儺送如何遺憾失望,大老如何驚艷于翠翠的美麗而一見傾心,這些都省去未寫。翠翠遇見上次送她回家的那個人,那人說了一句玩笑話,“翠翠,你長大了!二老說你在河邊大魚會吃你,我們這里河中的魚,現在可吞不下你了!贝浯湟痪湓捯膊徽f,只是抿起嘴笑著。讀者盡可想象翠翠笑容背后的甜美;丶視r翠翠突然問爺爺是不是正在下青浪灘,祖孫倆卻再也不說什么了。天真含蓄的愛情就這樣一直蕩漾在翠翠的心間。
二、人物鑒賞:
。ㄒ唬┐浯洌褐魅斯浯涫瞧渲锌坍嫷米畛晒Φ囊粋人物形象,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精靈,“她在風日里成長著,皮膚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撫養(yǎng)著她,教育著她!彼盀槿颂煺婊顫,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從不想殘忍的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邊城的風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個眉清目秀、聰慧溫柔,且?guī)追竹娉帧追謰蓺獾纳倥。她是美的精靈與化身。儺送遠走他鄉(xiāng),爺爺溘然長世,她痛苦悲傷但并沒有倒下,她謝絕船總讓她住進他家的好意,她像爺爺那樣守著擺渡的崗位,苦戀著并等待儺送歸來,充分表現她性格堅強的一面,展現著柔中有剛的美,她懷著希望與自己坎坷命運作持久的抗爭。
(二)其他人物:主人公老船夫忠厚老實,重義輕利,一副古道熱腸。幾十年如一日地守著渡船,不計報酬,不貪圖便宜,“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于本人的意義”,只是以給人方便為樂。真誠的老船夫同時獲得了人們對他的關愛。賣肉的不肯收他的肉錢,水手們送紅棗給他,小商販們送粽子給他。這種超越階級關系、金錢關系的鄉(xiāng)鄰之情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少見的,但沈從文卻通過這種感情揭示了人物身上所蘊含的美好的人性。船總順順盡管有財卻不吝財,他為人明事明理,正直和平,老船夫死后,不計前嫌,依然一片盛情邀請那分明與他的兩個兒子不幸遭遇有密切干系的孤女翠翠到家里安住。他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在這種良好的家庭氛圍中,都“結實如老虎,卻又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不倚勢凌人”。儺送為了純真的愛情,寧愿放棄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選擇渡船,天保則寧愿犧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愛情。他們都胸懷寬廣,光明磊落。
三、作品鑒賞:
1、思想內容:
《邊城》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小說以翠翠的愛情悲劇作為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湘西地方的風情美和人性美。沈從文以如椽巨筆,為我們繪就了一幅如詩如畫、如夢如煙、田園牧歌式的美麗的湘西世界。沈從文在后來曾經表白:“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毙≌f以牧歌式的情調描繪出田園詩般的邊城世界。這里的人民保持著淳樸自然、真摯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們誠實勇敢、樂善好施、熱情豪爽、輕利重義、守信自約,“凡事只求個心安理得”,就連吊腳樓妓女的性情也浸染著邊民的淳厚,儼然是一個安靜的平和的桃源仙境。這里的人民,詩意地生活,詩意地棲居。這是抒情詩,也是風俗畫。關于《邊城》的主旨,用沈從文自己的話說就是,“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邊城》以撐渡老人的外孫女翠翠與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儺送的愛情為線索,表達了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種寧靜的生活若和當時動蕩的社會相對比,簡直就是一塊脫離滾滾塵寰的“世外桃源”。在這塊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們充滿了原始的、內在的、本質的“愛”。正因為這“愛”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邊茶峒里的“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哆叧恰氛峭ㄟ^抒寫青年男女之間的純純情愛、祖孫之間的真摯親愛、鄰里之間的善良互愛來表現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過翠翠、儺送的愛情悲劇,去淡化現實的黑暗與痛苦,去謳歌一種古樸的象征著“愛”與“美”的人性與生活方式。翠翠與儺送這對互相深愛著對方的年輕人既沒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沒有離經叛道的驚世駭俗之舉,更沒有充滿銅臭味的金錢和權勢交易,有的只是原始鄉(xiāng)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這種情感像陽光下的花朵一樣,清新而健康。作者不僅對兩個年輕人對待“愛”的方式給予熱切的贊揚,而且也熱情地謳歌了他們所體現出的湘西人民行為的高尚和靈魂的美。
2、人物的塑造:
《邊城》對人物性格的塑造,顯然受到中國傳統藝術寫意傳神筆法較深的熏陶,它的人物更具東方式的恬靜的美,如翠翠是湘西山川靈氣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純潔、活潑,柔情似水,翠翠在風吹日曬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心機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3、語言及結構:
《邊城》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表現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詩情畫意的鄉(xiāng)村風俗畫幅,充滿牧歌情調和地方色彩,形成別具一格的抒情鄉(xiāng)土小說。沈從文在文中寫道“‘茶峒’的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憑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墻如一條長蛇,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余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边@些都是湘西世界之美,僅用純粹不加修飾的行字,就把觀眾帶進那樣一個至純至善的生活環(huán)境當中。隨著作者的筆鋒一路走下去,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樸實無華的當地建筑,還有“茶峒”悠然自得的生活形式,好比文中所說的,“在春水漲進街頭后河街上的人家,便會用長長的梯子,各搭在屋檐口和城墻上,人人皆罵著嚷著,帶了包袱、鋪蓋、米缸,從梯子上進城里去,水退時方又從城門口出城!鄙钤谶@樣一個艱難環(huán)境中的人們才是最貼近自然,反樸歸真,“茶峒”中的人會共患難,相互扶持一起度過最困難的時候。
《邊城》是一篇小說,但更像一首二十一個斷章組成的長詩。整部小說散發(fā)著濃郁的詩意,給人一種非常純粹的閱讀體驗,以至于劉西渭譽之為:“一部idyllic(田園詩的,牧歌的)杰作”,“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咀華集》)。美學家朱光潛評價道:“它表現受過長期壓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數民族心坎那一股沉郁隱痛”,“唱出了少數民族的心聲”!哆叧恰肥且磺鑼懴嫖魅藗內诵悦赖摹澳粮琛保徊棵利惖萌绱藰闼,悲劇得如此優(yōu)美的人性“牧歌”!哆叧恰肥巧驈奈摹八监l(xiāng)情結”養(yǎng)育出來的一顆明珠。
邊城讀書筆記6
沈從文的《邊城》里流淌著一條溫情的河,河上擺渡的.老人和翠翠,唱著一曲溫暖的歌。
老人擺渡50年,經歷了“凡是一個善良的中國鄉(xiāng)下人,一生中生活下來所應得到的勞苦與不幸”,但是他一如既往的愛著這方水土,愛著這方水土上的每一個人。
這位老人,從不肯收過渡人的錢!坝腥诵闹胁话玻ヒ话彦X擲到船版上時”,老人必定“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還以一副“吵嘴時的認真神氣”說著:“我有了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誰要這個!”
實在“卻情不過”,老人象征性地收了一點錢,“為了心安起見”,便把這些錢托人買來茶葉和草煙。茶葉放進大缸里,用開水泡好,給人解渴;草煙,則慷慨奉贈給過渡人。“他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于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地、很忠實地在那里活下去!崩先嗣恳淮芜M城,總是把酒葫蘆熱情慷慨地遞給每一個愛喝酒的人,這一口口酒水里傳遞的是邊城人溫潤甘甜而醇厚的鄉(xiāng)情!
老人的這份淳樸與善良,怎能不讓人動容?
邊城讀書筆記7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展示給讀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諧的生命形態(tài)!哆叧恰钒l(fā)表于1934年,小說描寫了山城茶峒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曲折愛情。青山,綠水,河邊的老艄公,16歲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龍舟中生龍活虎的儺送……
《邊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樣純凈自然,展現出一個詩意的自然環(huán)境與人類社會。然而最終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記憶里:天保與儺送一個身亡,一個出走,祖父也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死去,一個順乎自然的愛情故事以悲劇告終。
邊城為什么以邊城命名
應該是受到這部小說“邊城”的小說抒發(fā)鄉(xiāng)土之情然后命名的。
《邊城》是沈從文(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yōu)秀的抒發(fā)鄉(xiāng)土情懷的中篇小說。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生動的鄉(xiāng)土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的讀者,也奠定了《邊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邊城讀書筆記8
“這個人也許永遠也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帶著這個遺憾的結局,我結束了第三次閱讀《邊城》的歷程,那股強烈的復雜感涌上心頭,心里像是被風吹了整整一個通宵后清晨的藍天,空曠的發(fā)痛。沈從文給了我們失望,同時,又給了我們希望,儺送,明天,你會回來嗎?
那些由浮云記錄下來的花事,那些由花開裝點過的浮云,都在這一個無盡漫長的等待中變成荒原的旱季。當潮水涌上年代久遠的堤岸,夏天連接了下一個夏天,儺送,你什么時候回來?當大雨席卷了茅草屋后的那個白塔,夏天淹沒了下一個夏天,儺送,你什么時候回來?跳過綠春悲秋忍冬和下一個夏天,你會不會出現在那個渡口邊站著的翠翠面前,眉眼低重,轉身帶走一夏天的雨水,再轉身帶回染上顏色的積雪,你有沒有想念那個岸邊純真的翠翠呢?
在我心里,我一直固執(zhí)的認為《邊城》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翠翠苦苦等待的那個人,那個走馬路為翠翠唱歌的那個人,那個只要渡船不要碾坊的人,帶著他未了的心愿站在那張熟悉的、純真的臉孔面前,在那個和平安靜祥和淳樸的田園里,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正如沈從文所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睆倪@本書里,我看到的是對人類誠實美麗的贊頌。
翠翠——那個乖巧伶俐淳樸,天真而不嬌嫩,就如湛藍天空下剛長著青枝翠葉的嫩竹,這個純真的女孩對愛情的到來又向往又擔憂,在夜幕降臨的時候,她“會有點薄薄的凄涼”,她覺得生命中好像缺少了什么,情竇初開的少女心里既幸福卻又擔憂著、羞澀著。
至于儺送和天保,岳云二老英俊瀟灑又能干,大老沉穩(wěn)正直,兩兄弟同時愛上了天使般的純潔的翠翠,對愛情的忠誠、堅貞,同時又表現了他倆自我犧牲的美德。當兩兄弟約定在對岸為翠翠唱歌時,做哥哥的堅持讓弟弟唱,自己一晚上都沒開口,第二天就下灘去了,他心里為弟弟高興,同時又為自己失落著,所以他好多天沒有開口講話,而不幸的的事接踵而至,這個熟識水性的水鴨子為了救人淹死了,儺送的心里滿滿的'裝的都是對哥哥的內疚,他沿河灘找了幾萬里,為了找到哥哥的尸體,他不辭辛苦,那是對哥哥的不舍、內疚和難過回來后,他的心里更加矛盾,一邊是對哥哥的內疚,一邊是對翠翠那深深的愛,加上父親的壓力,他不得不選擇逃避,可是即使是逃避,他還是很堅定的告訴父親,自己不想當碾坊的主人,他歡喜的人是渡船的外孫女是那個純真的翠翠!就這樣,他走了,義無反顧的離開了家,離開了翠翠。而爺爺也因為一連串的打擊,在順順那里又得不到證實和肯定,留下孤苦伶仃的翠翠去了天堂。
我幻想著翠翠一直哭、一直哭,爺爺走了,再也沒有人帶她去看端午的賽龍舟,再也沒有人陪她度過以后的風風雨雨,再也看不到那個養(yǎng)育自己的惟一的親人了,讀到這里,心口那里像是揉進了一把碎冰,凍的發(fā)痛,就像是夏天突然咬了一大口冰含在嘴里,最后只能凍得吐出來,可是,揉進心里的冰怎么吐得出來?于是那些叫做悲傷的情緒,像是成群結隊的螞蟻,從遙遠的地方趕來,慢慢的爬上自己的身體,朝著最深處跳動著的心臟爬去。
反復的問自己為什么會這樣?我的眼淚就這樣不知不覺的爬上臉頰,逆光里黑色的剪影,沉淀出悲傷地輪廓,抬頭仰望天空,幾朵寂寞的云停在天上一動不動,那句“儺送,你回來吧。”就這樣漫過胸腔,爬上舌尖,跳過唇瓣被輕輕地釋放出來。
看到結局那句“那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我合上書,心像是一張白紙被輕輕的揉起來,再攤開后就是無數細小的褶皺。不甘心的翻開最后一頁,狠狠地看了那后半句“也許明天就回來”,欣慰的笑了,我想,我會把這本書的結局記成:儺送,明天就回來!
邊城讀書筆記9
小說主人公是擺渡船的老船夫及其孫女翠翠。故事圍繞翠翠的.愛情糾葛展開。茶峒掌水碼頭的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大老和灘送老二同時愛上翠翠,翠翠只鐘情於老二,祖父只知大老曾來求親,不知孫女心事。兄弟兩相約以唱歌爭得翠翠的心,哥哥自知非弟弟敵手而自動退出后淹水而死。順順和老二由此對翠翠祖父產生誤會,順順要老二另結一門富家親事,老二的心卻仍在翠翠,遂賭氣沿河下行,祖父已察覺此事,心中郁悶旋於某夜雷雨中去世了,而翠翠則一直等著老二。
邊城讀書筆記10
中篇小說《邊城》,是著名作家沈從文先生寫于1933年的一篇作品,這座《邊城》,最為濃郁地飄繞著沈從文先生的湘西風情!哆叧恰肥俏覈膶W史上一部優(yōu)秀的抒發(fā)鄉(xiāng)土情懷的中篇小說,(沈從文小說的代表作)。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
《邊城》以清末時期的湘西茶峒地區(qū)為背景,以“小溪”渡口為起點,繞山岨流的溪水匯入茶峒大河,展開了曠野渡口少女“翠翠”與山城河街“天!、“儺送”兄弟的動人愛情故事。沈從文先生極為優(yōu)美而流暢的語言文字,如詩如畫般描繪了白河沿岸恬靜幽美的山村,湘西邊城濃郁的風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曬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做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處不朗然入目。黃泥的墻,烏黑的`瓦……” 。這些充滿了自然真樸與生息傳神的描寫,給人以極美的享受。
《邊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純潔美麗的化身,是《邊城》美好的靈魂:“爺爺”老船夫是淳樸厚道卻也倔強的老人,他為翠翠美麗而自信驕傲,為了翠翠嫁一個好人家,他不計地位的貧寒低賤,內心凄苦憂慮與責任自信交錯。前清解甲流落軍官“順順”憑著一些積蓄經營木船,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又因大方灑脫,仗義慷慨,誠信公道,被眾舉為“掌水碼頭”一方豪杰紳士。他的兩個兒子“大老”和“二老”受父親江湖風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錘煉,皆成為江湖“岳云”式聰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鴨”的競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與翠翠一見鐘情,深深愛上了美麗的翠翠,“二老”儺送為追求翠翠寧可要條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 !按罄稀碧毂T谂c翠翠提親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馬路” ,“車路”推辭中,決不放棄對美的追求,執(zhí)著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為翠翠唱“三年六個月”的歌。
《邊城》是一幕愛情的悲劇,看似文字輕松酣暢的流淌,實則筆墨濃暈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愛情悲劇的美麗。沈先生筆下的妙齡翠翠,細膩的再現了一個少女春情朦朧的心里變化,生動的刻畫了少女羞澀的恍惚與冷漠。由于從未有過母愛和做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獨的翠翠面對癡心愛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沒,躲避推脫,終于憂郁等待竟是一場悲劇。山崖上再也聽不到天保和儺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渦中溺水身亡,儺送悲痛之際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遙遠的“桃源”地方。在這令人心碎的時刻,爺爺在吃了掌水碼頭“一悶拳”的怨恨后,那個暴雨雷鳴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終于倒塌,翠翠唯一的親人,辛勞一生的老船夫在睡夢中帶著憂慮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楊馬兵等人述說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個晚上,可是那如歌的歲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小說中最終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記憶里:天保與儺送一個身亡,一個出走,祖父也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死去,一個順乎自然的愛情故事以悲劇告終。一部極力張揚人性美的小說卻以悲劇而告終,這不能不使讀者陷入無邊的悵惘。作者自己曾說:“一切充滿了善,然而到處是不湊巧,既然是不湊巧,因之樸素的善終難免產生悲劇。
故事中5月中的斜風細雨,以及那6月中夏雨欲來時悶人的熱沐浴著濕潤與和諧的水邊小城,樸實、率真的人們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自然地生活著。比如翠翠,思想是那樣的單純,沒有任何雜念,氣質中透著自然美。所以“文明”社會古舊的禮法與習俗在自然人性面前難以施威。然而,當生活中的各種情感都順乎自然向前發(fā)展時,卻有著這樣那樣的陰差陽錯與偶然,仿佛一切的一切冥冥之中都是命運的安排,F在和過去的、生存和死亡、恒久與變動、天意與人為等諸種命題,常人都是無法解釋而又無法擺脫。所以說籠罩在整部小說之上的是一種無奈的命運感。
處處閃耀人性光環(huán)的小說卻是個悲劇的結局,生活在純自然的狀態(tài)下的湘西人卻處處受命運的擺布,快樂、自由生活的人們都有一種難解的凄涼……也許就是這一點對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才提升了這部小說的閱讀價值吧。
邊城讀書筆記11
除了魯迅,還有誰的文學成就比得上他沈從文《邊城》高呢?”——汪曾祺
《邊城》是沈從文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yōu)秀的抒發(fā)鄉(xiāng)土情懷的中篇小說。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生動的鄉(xiāng)土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的讀者,也奠定了《邊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小說描寫了20世紀30年代川湘邊界茶峒交界那如弓背的溪流,如弓弦的山路,如黑燕的瓦屋,如天擎的白塔……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山靈水秀、天地和諧的風俗畫。以至于“一個對于詩歌圖畫稍有興味的旅客,在這條小河中,蜷伏于一條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厭煩,正因為處處有奇跡,自然的大膽處與精巧處,無一處不使人神往傾心!
如此美的鄉(xiāng)土定然養(yǎng)育了美的人物,小說同樣刻畫了一群善良、淳樸的人物。閱讀此書,我似乎與三位主人公進行了一次人生的回眸,進行了一次心靈的.對話:
“船總,在川湘交界茶峒這個地方無人不知您,您有一副豪爽的胸懷,一顆仗義疏財的仁善之心,有一種光明磊落、正直無私的美德,在此地一提起你們爺三,無人不豎大拇指,您自豪嗎?”
“我在此地結交朋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因此我做事問心無愧,也不忌諱這是自夸。不過你莫說‘三人’,因為我的大兒子天保已經——已經死了。而且二兒子儺送至今也沒回來,這使我太痛心。這都要怪翠翠他爺爺,不,也許不全是,但定與他有關。”船總傷心地說。
“不要太難過,凡事都要看的開些,人生道路難免有風浪,可絕不能讓陰云永遠遮住太陽,畢竟晴天是多的!
“翠翠,想你爺爺了吧?”
“我自幼是爺爺養(yǎng)大的,爺爺對我親情無限,為我擔憂,對我關懷備至......他性格直爽,人人也都知道他的正直。我的好爺爺,可是他--他卻永遠離開了我!
“不要太傷心,現在有楊兵馬幫你,長大了總歸有一天要獨立,要離開爺爺,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知道,我一定會好好活下去,因為--因為我還要等二老!
“儺送,你秀拔出群,做事細膩,長得像岳云,但冒犯問你一下,你可別不高興!
“問吧,沒事!
“你還會回去嗎?”
“唉,我不想回去了。畢竟哥哥的死這件事有關,我忘不了哥哥......再說我已經答應了山寨中團總的親事,若回去我與其成親又忘不了翠翠。如此既對不起翠翠又對不起大哥,也許這是我最好的選擇……”
三個人的話語中無不透露出一絲憂傷的氣息,但三人的正直善良、善良可愛、細膩淳樸又讓我肅然起敬!但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淳美的鄉(xiāng)土養(yǎng)育了純美的人,為什么上演了卻是一出令人斷腸的悲劇故事呢?
邊城讀書筆記12
每一樣事物似乎都有屬于自己的標簽。春有花開,夏有蟬鳴,秋有果香,冬有雪飄。季節(jié)如此,人亦然。
說到巴金我們會想到《家》,說到老舍我們會想到《駱駝祥子》,那說到沈從文呢,您是否想起一個溫暖的名字《邊城》?從某個角度看,《邊城》就是沈從文的標簽。
作者以湘西的小鄉(xiāng)村為線索,描繪了一幅民風淳樸的風情畫,在這幅畫面里,描繪了一個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孫女翠翠的簡單幸福的生活,描繪著翠翠與船總的兒子天保、儺送之間曲折的愛情故事,深情地謳歌著親情、愛情、人與人之間的純真的友愛之情的贊美,充分展示了湘西的古老民俗與湘西人的善良,淳樸。
《邊城》所寫的故事簡單。老人年逾七十,身體很硬朗;翠翠十五歲,初識感情之事,爺孫倆相依為命。他們和所有邊城人一樣,熱情、淳樸、善良。懂事的翠翠在端午節(jié)賽龍舟時邂逅了船長的二少爺儺送,心底也因此次偶遇而播下了愛情的種子。儺送和他的哥哥天保幾乎是同時喜歡上美麗淳樸的翠翠。結果命運弄人,天保與弟弟互道心曲后,就駕船遠航不幸遇難。弟弟也因哥哥的死對渡船老人產生誤會,后來下桃源遠走了。渡船老人也在一次暴風雨中死去,只留下翠翠一個人,還好有很多好心人的幫助,才讓孤苦伶仃的翠翠有了依靠,后來,她依然擺渡,守著渡口癡癡地等待著沒有歸期的儺送……
《邊城》里的景是美的,美在景色的純凈。“有一所小溪,溪邊有一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的差異。小溪寬約有二十丈,河床為大石頭做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边@個小城有一種靜謐美。就連老人死后的天空作者都描寫的那么美好,“翠翠開了大門,到外面站了一會兒,耳聽到各處是蟲聲,天上月色極好,星星前進在天空里,非常沉靜溫柔! 這是個健康,自然,優(yōu)美的的世界。
《邊城》里的情是美的,美在它的真,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老人對外孫女翠翠的愛是醇厚的。他不只是作為外公愛著翠翠,他還承擔了翠翠母親和父親的責任。不只是關心著翠翠的.衣食住行,還得操心翠翠的感情歸宿。他與翠翠之間的親情,讀著感覺溫暖,卻又有著淡淡的憂傷;天保與弟弟儺送在面對同一個愛的對象時展現的手足情;天保與儺送對翠翠的愛情;順順和楊馬兵對祖孫倆的關懷……無一處不展示著那份難得的真情。
《邊城》的一切都讓人感覺到溫暖,但是文字里也浸透著作者很深的悲劇感。善良的老人死了,仗義的天保溺亡,深愛著翠翠的儺送出走……沈從文說:“事實上卻等于把我那小小地方近兩個世紀以來形成的歷史發(fā)展和悲劇結局加以概括性的記錄。凡事都若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若宿命的必然。
其實關于《邊城》我們可想的還很多。作者為什么安排擺渡老人和白塔一起“死去”?作者為什么要坍塌的白塔修復?那個把翠翠的心帶走的老二會回來嗎?
走進邊城,重拾那遠逝的夢,去追尋夢里那書,那景,那情。
邊城讀書筆記13
一、文中的兩兄弟。
船總順順的兩個出色的兒子天保大佬和儺送二佬都悄悄看上了守渡船人的孫女翠翠。這兩個年輕人“皆結實如小公牛,能駕船,能泅水,能走長路。凡從小城里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夠作的事,他們無一不作,作去無一不精!毙值軆蓚“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不倚勢凌人”善良,熱情,有勇氣,具有良好的秉性。雖然因為翠翠的確產生了矛盾,但“兄弟兩人在這方面是不至于動刀的,但也不作興有‘情人奉讓’如大都市懦怯男子愛與仇對面是作出的可笑行為。”兄弟兩人對愛的執(zhí)著決定了他們“遵照當地的習慣,很誠實與坦白去為一個‘初生之犢’的黃花女唱歌”。天保大佬自知決比不上山歌唱得極棒的弟弟,同時也為了成全弟弟,便主動退出,遺憾的是大佬最終不幸身亡。作為手足的.二佬對哥哥的死抱憾終生,他覺得自我對不起哥哥,就帶著這份沉重的愧疚之情,離開了家鄉(xiāng),離開了他所愛的翠翠。天保和儺送對愛的執(zhí)著以及磊落的胸襟,都展現了完美淳厚的人性人情。他們的生活中沒有過分的奢望,沒有過多的要求,他們?yōu)榱藙e人能夠放棄自我的想望。這就是中國人自古相傳并引以為傲但此刻卻即將失去的“成人之美”啊。
二、主人公翠翠
被兄弟兩人所愛的翠翠對人生的職責勇敢承擔,對感情的夢想執(zhí)著追求,她的身上有一種溫柔而又剛毅的美。她是一個“光人”,然而卻贏得了茶峒兩個最優(yōu)秀的青年。雖然她的樣貌很美,但經過天保大佬和老船夫的交談能夠看出,真正打動人的是翠翠內在的美,是耀眼的人性美,這就是翠翠的自然天成,是她的執(zhí)著。初次見面,盡管翠翠并不十分明白那種情感,但她已經認定了二佬,她沉醉在那種浪漫的邂逅中,度過了一個“屬于自我不管祖父的”“沉默”的夜晚。翠翠是很質樸很純真的,對于感情充滿了憧憬與向往,一旦認定之后,就不會改變,矢志不渝。老船夫曾對翠翠進行四次婚姻問題的詢問,翠翠總是“不作聲”“心中只想哭,可是也無理由哭”。也許她自我并不明白,但不難想像她的真心是放在儺送身上的。在儺送的歌聲中,她“摘了一大把虎耳草”。虎耳草的形狀近似心形,這樣就不難理解翠翠的真實情感。當二佬愧于哥哥的死,又被逼迫去理解碾坊,而意思還在渡船,所以賭氣下行時,翠翠選擇了等待,執(zhí)著地等下去。正是由于人性中最原始最純正的執(zhí)著,翠翠的愛迸發(fā)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這種執(zhí)著成就了一段杯具,但也正是這樣,“在愛的波濤里,堅定地勇敢地向著幸福彼岸前進的青年男女總要贏得人們的贊譽和一椈同情之
淚——正是這樣的人性美。”
其時,《邊城》中對人性美的展現,又豈是僅在他們三人呢?說著“不許哭,做一個大人,不管有什么事皆不許哭。要硬扎一點,結實一點,方配活到這塊土地上!”的老船夫,堅持著“凡幫忙人遠離患難,便是入火,人到八十歲,也還是成為這個人一種不可逃避的職責”的船總順順,又何嘗不體現了人性中的勇氣與義氣呢?在湘西那片靈秀的土地上,有著善良完美的品質的人們,是多么令人向往。所有這些未被現代禮貌浸潤扭曲的人生形式,就是沈從文所要表達,所不懈追求的人性美的極致啊!
邊城讀書筆記14
人向往的是什么?
一片樹林、一片大地、一個藍天,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當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變化:一座小屋、一個村莊、一個城鎮(zhèn)一個步伐、一輛自行車、一輛轎車。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在進步還是在退化?人手所創(chuàng)造的不知道得否滿足于他們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當你貧乏的時候,追求的是財富;當你動蕩的時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這個時代,繁華的城鎮(zhèn)里高樓拔地而起、街道上車水馬龍、行色匆匆的人們在忙碌中建設著社會的發(fā)展。這景象本應符合人類的追求,但經歷過農村生活的城鎮(zhèn)人們卻開始向往農村的環(huán)境。這似乎有點矛盾,從落后的農村到發(fā)展的城鎮(zhèn),從發(fā)展的城鎮(zhèn)又到落后的農村。
《邊城》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副畫面:“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痹谌缃,城鎮(zhèn)的物質建設雖然顯得騰飛發(fā)達,但是在建設的背后又顯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壞。就像自然環(huán)境,是那樣的污染不堪:樹木被伐、空氣干躁、噪聲不斷、垃圾成堆。這樣的環(huán)境,使人的身心受了嚴重的壓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農村那種清靜、舒暢的生活空間。
或許這也是《邊城》作者的思路。
在現今的時代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顯得是那樣的陌生和功利。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爭我奪的潮流當中。在建筑物空間越來越狹小的同時,人與人的心靈同樣顯得狹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與人來往的途徑是那樣的便捷,但人的溝通卻是那樣的艱難。一道墻,不單是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居住場所,也同時隔絕了人心靈的來往;一扇防盜門,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闖入,但同時也囚牢了自己與外界的聯絡。
而在《邊城》里面讓我們看到的是人的淳樸、勤儉、友善、和平的景象!肮芾磉@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個老人;盍似呤辏瑥亩畾q起便守在這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多少年。年紀雖那么老了,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于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寫到主人公翠翠的時候是:“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鹿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心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蔽恼略趯懙秸乒芩a頭順順時說:“這個大方灑脫的人,事業(yè)雖十分順手,卻因歡喜交朋結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為人卻那么公正無私;既正直和平,又不愛財”。在說到兩位年青人的時候,又寫得是那樣受人歡迎:“結實如小公牛;豪放豁達,不拘常套小節(jié);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而更讓人稱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顯得乖巧、懂事:“有時又與祖父黃狗一同在船上,過渡時與祖父一同動手,船將岸邊,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點,慢點’時,那
只黃狗便口銜繩子,最先一躍而上,且儼然懂得如何方為盡職似的,把船繩緊銜著拖船攏岸!
“美麗總是令人憂愁”。《邊城》作者在給我們展現這一幅人與自然相得相融,優(yōu)美和諧圖畫的同時,卻又流露出一副面對人生悲涼命運的無奈與困惑的面孔。本應該是圓滿美好的家庭,在母親與父親相聚不得志而前后離世下,翠翠從小就過著與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他們的孤單與悲涼時不時的涌流心頭。“黃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陽燒成桃花色的薄云”、“聽著渡口飄來那生意人雜亂的聲音,心中有些幾薄薄凄涼。”、“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為一只渡船與一只黃狗,唯一的親人便只那個女孩子!逼渲,還讓我們看到不幸的是,作為“水鴨子”的大老卻在水中淹死;以歌聲讓翠翠的心飛翔的二老卻離家出走;與翠翠朝暮相處、形影不離的爺爺,又在雷鳴夜晚中悄悄離世;這一切的發(fā)生,猶如一個個巨石壓抑著翠翠幼小的心靈。在《邊城》結尾,作者想通過二老“也許明天回來”來點燃翠翠心靈的一時希望。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又豈不是給她一種無限的困惑、迷茫。一個從小就遭受人生悲慘命運的心靈,本想尋得一處關愛、拯救的歸宿,卻一直得不到實現。這也豈不成了許多人的寫照?
邊城讀書筆記15
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
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無意中提到什么時會紅臉了。時間在成長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負點兒責。她歡喜看撲粉滿臉的新嫁娘,歡喜說到關于新嫁娘的.故事,歡喜把野花戴到頭上去,還歡喜聽人唱歌。茶峒人的歌聲,纏綿處她已領略得出。她有時仿佛孤獨了一點,愛坐在巖石上去,向天空一起云一顆星凝眸。祖父若問:“翠翠,想什么?”她便帶著點兒害羞情緒,輕輕的說:“在看水鴨子打架!”
月光如銀子,無處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為黑色。身邊草叢中蟲聲繁密如落雨。間或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忽然會有一只草鶯“落落落落噓!”囀著它的喉嚨,不久之間,這小鳥兒又好象明白這是半夜,不應當那么吵鬧,便仍然閉著那小小眼兒安睡了。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心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老船夫不論晴雨,必守在船頭。有人過渡時,便略彎著腰,兩手緣引了竹纜,把船橫渡過小溪。有時疲倦了,躺在臨溪大石上睡著了,人在隔岸招手喊過渡,翠翠不讓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過溪,一切皆溜刷在行,從不誤事。有時又和祖父黃狗一同在船上,過渡時和祖父一同動手,船將近岸邊,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點,慢點”時,那只黃狗便口銜繩子,最先一躍而上,且儼然懂得如何方為盡職似的,把船繩緊銜著拖船攏岸。
風日清和的天氣,無人過渡,鎮(zhèn)日長閑,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門前大巖石上曬太陽;虬岩欢文绢^從高處向水中拋去,嗾使身邊黃狗自巖石高處躍下,把木頭銜回來。或翠翠與黃狗皆張著耳朵,聽祖父說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戰(zhàn)爭故事。或祖父同翠翠兩人,各把小竹作成的豎笛,逗在嘴邊吹著迎親送女的曲子。過渡人來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獨自跟到船邊去,橫溪渡人,在巖上的一個,見船開動時,于是銳聲喊著:
“爺爺,爺爺,你聽我吹,你唱!”
爺爺到溪中央便很快樂的唱起來,啞啞的聲音同竹管聲振蕩在寂靜空氣里,溪中仿佛也熱鬧了一些。
【邊城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邊城讀書筆記03-05
邊城讀書筆記07-29
《邊城》讀書筆記12-23
《邊城》讀書筆記12-08
邊城讀書筆記05-11
《邊城》讀書筆記04-26
《邊城》讀書筆記01-23
邊城讀書筆記02-03
《邊城》讀書筆記匯編04-26
邊城讀書筆記60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