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個人的科研簡潔工作總結(精選5篇)
時間乘著年輪循序往前,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yè)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這時候,最關鍵的工作總結怎么能落下!但是卻發(fā)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個人的科研簡潔工作總結(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個人的科研簡潔工作總結1
本學期是“十三五”課題開展研究階段,而且本學期省規(guī)劃課題立項和省教育廳課題立項也在本學期完成。所以我們的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下面就本學期的`工作進行簡單的總結。
一、召開了年初教育科研工作會議。
3月15日,在教師進修學校召開年初教育科研工作會議,對上一的工作進行總結,同時布置20xx年教科所的工作任務,確定了以“研培一體”“高效課堂”為重點,推動“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研究工作。
二、開展了科研視導工作。
3月末至5月初,按著計劃開展了科研視導工作。本次視導,采取由各校申請、教科所研究準備的方式,分別深入到鮑家小學、華家小學、青山中學、黃魚圈中學、哈拉海中學、永安中學、華家中學等7所學校,現場指導規(guī)劃課題研究的實際問題,深受學校和教師的歡迎。
三、完成了上級相關工作任務。
。、完成了省級規(guī)劃課題評審申報工作,共申報吉林省教育科學院規(guī)劃課題18項,立項16項;評選申報吉林省教育廳教研室教研課題7項。
2、完成了長春市科研名師和名校長評選申報工作,根據長春市和農安縣評選方案共初評申報名師22名、名校長7名,并有兩名教師入選省級科研名師:孫育紅和萬林麗。
。、完成了吉林省第十屆教育科研成果初評申報工作。在70余項申報成果中,共評選申報5項,最終有2項獲獎:二等獎小城子小學遲英杰,三等獎楊樹林小學王娟。
。、組織參加長春科研成果展示現場會議六次:一實驗小學、87中、師大附小、十一高、汽車廠6中、天津路小學。
。、5月18—19日,配合吉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調研工作,分別深入特殊教育學校、哈拉海小學、柴崗小學等單位,圓滿完成了一體化管理等方面的調研任務。
個人的科研簡潔工作總結2
自參加工作以來,能夠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理論修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提升,以人為本,關愛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一個科研型、學者型教師始終是我的夢想與追求。由于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與默默無聞的耕耘,在讀書——思考——研究中不斷地豐富自己、提高自己,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點滴成績,不但促進了自己業(yè)務水平的提升,更有力的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一、以學習為樂,持之以恒
我認為教師要想提高業(yè)務,就要勤于學習博采眾家之長,關注細節(jié)善于思考,剖析得失務求實效,于是常年以讀書為樂,堅持記筆記寫反思。近年來自己先后學習了《素質教育理論綱要》、《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走進學生思考的世界》,魏書生的民主與科學的管理思想,劉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論等。自己開通了教育博客,每天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堅持書寫所思所感所悟。在讀書中學有收獲,在反思中日有提高。幾年下來,自己養(yǎng)成了做事踏實、善于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不僅提高了業(yè)務理論水平,而且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
二、發(fā)現就是進步,總結就是提高
教科研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地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由理論指導實踐的辯證循環(huán)。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新課程改革、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教與學、學習后進生的轉化、德育管理、教師隊伍建設等等,這些都是教科研的對象。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用研究的眼光去觀察發(fā)現問題,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去分析解決問題。招準問題的切入點,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癥下藥。一般老師工作就停留在了問題解決的層面上,而沒有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上升到理論高度進行總結,這就是庸師和優(yōu)秀教師的最大區(qū)別。
我相信發(fā)現就是進步,總結就是提高。為了形成高質量、個性化的成果,我經常閱讀相關雜志刊物和教育理論書籍,了解所研究內容的前沿動態(tài)和已有的理論成果,同時還進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在與別人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更新觀念,撞擊思維,將自己發(fā)現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學地、準確地表達出來。20xx年本人撰寫的《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習后進生的轉化》在《山東教育科研》上發(fā)表,《我們對提高教師素質的幾點認識與做法》在濟南市組織的.小學教師優(yōu)秀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論小學中年級語文訓練的內容與方法》在“新世紀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文大賽”中獲一等獎;20xx年撰寫的《實踐人本思想注重名師培養(yǎng)》在濟南教育學院學報上發(fā)表;20xx年撰寫的《研究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實效》在濟南教育學院學報上發(fā)表,《以愛育人為師之本》在濟南市教育局組織的德育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20xx年撰寫的《運用電教手段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在濟南市組織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尋找生活中的美》在濟南市中小學研究性學習教學方案設計評比中獲二等獎;20xx年撰寫的《巧妙自然用投影輕松愉快學數學》在山東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與教育教學研究優(yōu)秀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20xx年撰寫的《小學作文教學指導初探》在全國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教學論文比賽中獲一等獎;20xx年撰寫的《班主任要善養(yǎng)“三氣”》在內蒙古教育上發(fā)表,本人承擔的章丘市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小學作文教學走向生活的研究”順利通過專家組鑒定結題。
三、以教科研為平臺,讓每位教師都成功
教科研是教師成長、自我發(fā)展的支撐。因此,作為校長我同班子成員一道為教師創(chuàng)設了各種條件、采取多種措施努力營造有利于研究的寬松氛圍,引導教師走上科研興教之路。教師60余人。從整體上講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偏大,教科研意識比較淡薄。針對實際學校確定了“專家引領、科研先行;點上突破、面上輻射;整合強化、凸顯特色”的教科研思路。首先我們邀請了市教科所的郭道勝所長來我校為全體老師作了精彩的教科研報告。使老師們明晰了教科研的意義、步驟與方法,打破了對老師們來說教科研高深莫測的神話,使全校老師走向了問題型教研課題研究。學校在教科研上實施政策激勵、全力支持。如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料,科研設備,廣開門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給教師以拓寬研究的視野,提高研究水平。學校還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更新觀念,進一步提高教師科研意識和水平。同時,還為教師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臺,為教育科研成果的發(fā)表與推廣創(chuàng)設條件,為教師提供展示個人才華的機會,充分促進了學術觀點的碰撞、科研靈感的激發(fā)。我校的小學作文走向生活的研究、小學數學優(yōu)良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章丘市級兩個課題于去年四月份立項開題,經過課題組全體成員歷時一年半的刻苦公關于今年八月份終于通過市教科所的鑒定順利結題。最難能可貴的是兩個課題的結題,使老師們找到了自信,激發(fā)了全體教師的教研熱情!罢n題引領潤無聲,校園興起教研風”已經成為中心小學教學教研的真實寫照。
回顧近幾年的教科研工作,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進一步充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決心繼續(xù)加強學習努力實踐帶領廣大教師營造全員參與的氛圍,搭建更多展示才華的舞臺,提供信息交流的場所,使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使學校的教科研工作有個新的跨越。
個人的科研簡潔工作總結3
在學校黨委和主管校長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廣大教師和科技處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科技經費穩(wěn)步增長,重大科研項目申報成績顯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繼續(xù)保持增長勢頭;科技成果產出(尤其是SCI、EI論文)速度加快,科技成果推廣與技術轉讓初見成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得到加強;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211工程”完成了中期建設任務;“985工程”建設通過論證。20XX年度科技工作呈現“跨越式發(fā)展”勢頭。
1、科研成果取得重要突破
20XX年度我校申報各類科技成果獎27項,其中21項獲獎,獲獎率78%!稗r牧交錯帶農業(yè)綜合發(fā)展和生態(tài)恢復重建技術體系與模式研究”等2項成果獲省部級一等獎;“絨山羊絨毛生長機理及舍飼半舍飼營養(yǎng)調控技術研究”等8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二等獎,有43項科技成果通過鑒定。
SCI、EI論文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論文數量繼續(xù)快速增長、質量呈上升趨勢。全年SCI、EI、ISTP收錄論文共計368篇(SCI論文281篇;EI論文61篇;ISTP論文26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比20XX年增長78%。全校有140位教師發(fā)表SCI、EI論文,SCI論文數排名前三位:楊定(21篇)、李寧(16篇)、王賀祥(14篇)。學院排名前三位:生物學院(84篇)、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49篇)、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49篇)。SCI論文單篇影響因子最高的作者張大鵬(5.634),累計影響因子最高的作者王賀祥(34.5)。
20XX年度申請專利172項,其中發(fā)明132項,占77%。比去年專利申請量(111項)增加55%。授權專利51項,是去年的2.1倍,其中發(fā)明16項,實用新型35項,創(chuàng)歷年最好水平。20XX年申請新品種權6項,通過國家動物品種審定1項,計算機軟件登記24項。
堅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zhàn)場,促進重大成果與技術的轉化與推廣。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XX年我!稗r大系列玉米品種”推廣面積達4000多萬畝,遍布19個省市自治區(qū),占全國玉米播種面積近14%。“旱稻系列新品種”建立了數千畝的示范區(qū)。
“草業(yè)產業(yè)化綜合技術”示范推廣面積近12萬畝,經濟效益過億元;“冬小麥節(jié)水省肥高產簡化四統(tǒng)一栽培技術體系”成果實現小麥畝產500-600公斤,累計推廣面積20XX萬畝以上;“養(yǎng)分資源綜合管理技術”在小麥等作物上推廣60多萬畝,經濟效益1.2億元;“農大褐3號”節(jié)糧蛋雞新增飼養(yǎng)2千萬羽,累計近1億羽,經濟效益8-9億元;“保護性耕作技術與機具”在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qū)示范推廣1000萬畝以上。
“飼草、秸稈機械化加工技術與機具”輻射加工范圍2萬畝,為企業(yè)和農戶帶來經濟效益800萬元;“現代節(jié)水灌溉設備及技術”已經推廣到北朝鮮、埃塞俄比亞等國家;“土壤水分智能快速檢測儀器與技術”在11個省建立了21個固定墑情監(jiān)測站!案咝秃显霎a菌及其生產工藝”專利技術,以1043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在美國上市的佳華生物科技公司;“高油玉米技術”成功轉讓給美國QTI公司,標志著我國高油玉米研究工作繼續(xù)處于世界先進地位。世界頂級種公牛在我校克隆成功,朱镕基親自為克隆牛命名“大隆”和“二隆”。該項成果是中國在動物克隆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人文社科類研究成果顯著增長。獲得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中國消除貧困科研獎1項。我校教授向國家提出了扶貧工作八點建議,回良玉副的批示“提出的建議值得研酌”。我校教師參與完成了《畜牧法》的起草工作,這是既《農村土地承包法》和《農業(yè)法》(修訂)之后,我校參與完成的第三部國家法律。我校中國農村政策研究中心(CRDP)組織力量撰寫的“關于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農業(yè)和農村發(fā)展的若干建議”,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評價,并在《農村要情》全文刊出。
2、項目與經費繼續(xù)保持增長勢頭
20XX年度共申報項目944項,批準項目406項,批準經費1.80億元。與去年相比,申報項目數增加188項,批準項目數增加120項,增長42%,結題項目153項。
重大科研項目申報成績顯著!973”項目“畜禽肉品質性狀形成的營養(yǎng)代謝與調控機理”獲得批準2500萬元,使我校主持的“973”項目增加到6個,繼續(xù)保持全國高校第3位。20XX年基金委資助項目總經費2806萬元,比去年增加40%。其中重點項目3項,面上項目86項(全國所有單位排名第19位,北京市排名第4位),比去年增加7項,資助率29%,比基金委平均資助率高10個百分點。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人,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1個。國家科技攻關及重大科技專項項目56項,批準經費5333萬元,其中我校參與起草建議的“糧食豐產科技工程”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啟動實施,申報的“糧食主產區(qū)保護性耕作關鍵技術研究”課題得到批準,表明我校將對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區(qū)的糧食生產能力和節(jié)水增效提出保障措施,在解決國家糧食安全和三農問題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863計劃項目19項,批準經費1653萬元;948計劃項目6項,批準經費1360萬元,國際合作項目48項,經費1310萬元。
截止20XX年12月15日,到?蒲锌偨涃M2.22億元(含到校未撥款253萬元),比去年全年科研經費增加10%。其中,縱向科研經費1.93億元,占總經費的87%,橫向科研經費0.294億元,占總經費的13%。總經費中科技部撥款1.17億元(占52.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撥款2714萬元(占12.2%),農業(yè)部撥款2517萬元(占11.3%)。到校經費列全校前三位的學院是: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5102萬元)、生物學院(3625萬元)、動物科技學院(2748萬元)。
3、科研基地建設進展順利
20XX年我校經多年建設的科研基地(中心)大部分通過驗收。動物營養(yǎng)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中國農科院共建)納入國家建設計劃,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科技部驗收,國家玉米改良中心和國家獸藥安全評價中心通過農業(yè)部驗收,國家動物寄生原蟲實驗室納入農業(yè)部20XX年度建設計劃(經費1200萬元)。
農業(yè)部飼料效價與安全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和農業(yè)部獸藥安全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通過審查認可與計量認證,功能乳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北京市共建)通過建設計劃論證,教育部玉米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教育部驗收,北京市教委投資200萬元,加強我校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建設,我校與企業(yè)聯(lián)合申報的.“動物生物反應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通過國家發(fā)改委初審并進入現場考察。另外,我校還申報草業(yè)工程中心、野生稻種質資源保藏實驗室等。逐步完成上莊實驗站的機構設置、前期環(huán)境調研、土地勘測和初步規(guī)劃等。
4、“211工程”完成中期建設任務,“985工程”建設項目通過論證
目前“211工程”中央專項資金到賬累計6500萬元(占總資金的82%),20XX年中央專項資金到賬20XX萬元。20XX年招標采購設備總金額為3297萬元,共計307件。其中進口設備共165件,計2887萬元。國內設備共142件,計410萬元。單價40萬元以上設備14件,計1891萬元。主要大型儀器設備(100萬以上)有:同位素質譜儀、離子阱-液質聯(lián)用儀、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附飛行時間質譜、基因芯片分析平臺、生物信息處理系統(tǒng)等!211工程”建設項目通過校內專家中期檢查與評估,完成中期建設任務。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繼續(xù)實施“985工程”建設項目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學校成立“985工程”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辦公室。學校瞄準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圍繞國家中長期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結合學校學科優(yōu)勢和特色,在多次充分研討的基礎上,編制了《大學“985工程”二期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985工程”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和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論證報告》,并通過教育部論證。
教育部、財政部文件同意我校立項,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控制額度為3億元。進入“985工程”二期建設,為我校向世界一流農業(yè)大學邁進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機遇。我!985工程”二期建設中,設立I類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2個:農業(yè)生物學與生物技術、農業(yè)資源及其高效利用;Ⅱ類5個:現代農業(yè)工程與信息化、動物營養(yǎng)學、動物重大疫病防治、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安全、生物質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Ⅱ類1個:中國農村政策研究。
5、進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為了配合“985工程”二期的規(guī)劃建設,在原《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管理辦法》的基礎上,起草了《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團隊)建設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作為我!985工程”二期規(guī)劃建設配套的保障措施,使我校今后在創(chuàng)新團隊的培養(yǎng)和推薦工作有章可循。
為促進學校科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培養(yǎng)年輕的科研人才,解決其經費不足的困難,起草了《大學科研啟動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并經學校黨委會暨校長辦公會討論通過,并發(fā)文正式啟動實施。第一批54個項目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已經專家評審后批準立項?蒲袉踊鸬膶嵤玫搅藦V大青年教師的擁護。
為了宣傳我校取得的科研成果,促進科研成果的產出,擴大學校的影響力,記載重大的科研進展和科研成果,從20XX年起每年編印一本《大學科技發(fā)展年報》。
建立和完善了預答辯制度,全面提高了我校重大項目的資助率。在加強日常管理的同時,積極主動地與上級主管部門聯(lián)系,盡早地獲得第一手材料。重大項目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有效地協(xié)調組織申報。
組織召開了20XX年度學?萍脊ぷ鲿h。研討了985工程二期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規(guī)劃方案,初步確定了6個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的建設,正式拉開了我!985工程”規(guī)劃建設的序幕。
6、強化對重大項目的組織管理
組織完成了973項目“作物抗逆的水分養(yǎng)分高效利用的分子機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國家攻關、948等各類項目的驗收,組織落實李寧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和武維華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的實地考察,順利通過了國家基金委專家組的考察。
完成了各類項目的中期檢查,協(xié)調項目主持人、財務處配合財政部、農業(yè)部順利完成了948項目的績效考評工作,對項目執(zhí)行情況進行了檢查,對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審計。組織有關人員撰寫國家科技攻關專項“草地植被恢復重建關鍵技術”“園藝作物關鍵技術研究”“保護性耕作關鍵技術”三個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報告,并爭取到3個課題的主持。組織召開了國家中長期規(guī)劃重大專項“農林生物質工程”“四大作物超級種的培育”專家研討會,形成項目立項建議書向科技部匯報。
協(xié)助教育部組織召開了“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的規(guī)劃”匯報會,全國38所大學校長向科技部、教育部匯報,協(xié)助國家基金委組織召開了“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暨海外、港澳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及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生命學部”項目的二審評審會,圓滿完成會議計劃,熱情周到的服務,得到上級主管部門和各參會大學的好評。
個人的科研簡潔工作總結4
本人自20XX年7月任副研究員職務以來,先后任職于揚州大學農學院、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和蘇州市農業(yè)科學院(江蘇太湖地區(qū)農科所),被聘為副研究員職務。工作期間,對照不同的崗位要求,認真履職,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六年來,在組織的關心幫助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下,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技術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偨Y如下:
思想品德方面。能認真學習黨的政治理論,貫徹執(zhí)行黨的方針政策,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生活中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思想積極要求進步,團結友善,明禮誠信,立志于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職業(yè)道德方面。熱愛本職工作,自覺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工作積極主動、勤奮努力、任勞任怨、踏實嚴謹,愛崗敬業(yè),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做到忠于職守、嚴于律己,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平時尊重領導和同事,服從分配,與同事之間團結協(xié)助、相互配合。
教學方面。在揚州大學工作期間,模范地遵守高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具有良好的師風師德,能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在高校工作期間,系統(tǒng)地給本科生講授了“農業(yè)推廣學”、“農業(yè)經濟管理”、“景觀生態(tài)學”等4門專業(yè)課和2門選修課的教學任務,系統(tǒng)地為研究生講授了“茶樹栽培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和實習任務,學生和督導課評等級均為優(yōu)良以上;主持校教育教改課題1項,參加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教改課題1項,教學效果優(yōu)良。
作為學生實習指導老師和研究生導師,認真做好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養(yǎng)和指導工作,完成8名本科生的本科科研(教學)實習任務,順利完成學士論文答辯;作為碩士生導師指導了4名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工作,指導的學生均順利就業(yè)并在工作中發(fā)揮了作用。
科研方面。任現職以來,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在研究工作中具有獨立開拓、主持攻關重大課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較強,能把握本專業(yè)、本學科的研究熱點和方向,并把科研和推廣應用緊密結合,實現科研、教學和推廣的互動。通過任現職以來的努力,科研能力不斷增強,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科研成績顯著。
先后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和省農機三項、省農業(yè)三項、省綜合開發(fā)科技推廣等其它省市級科研項目10項,參加了國家基金、省基金等研究課題若干項。作為江蘇省作物學會水稻栽培委員會委員,在開展基礎性研究的同時,能結合江蘇生產實際,積極參與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應用工作,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中科學選題,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自20XX年10月到農科院工作以來,研究工作能緊密聯(lián)系生產實際,主動地下基層,下園區(qū)找課題,能了解生產一線的.實際需求,積極思考,研究、探索符合蘇州現代農業(yè)特色的研究目標和發(fā)展方向。積極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注重學科的融合和攻關,有針對性地研究分析和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農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實用的技術支撐和服務。
在任現職以來近6年的工作中,本著繼續(xù)學習、不斷提高、發(fā)揮所長的工作宗旨和謙遜謹慎的工作作風,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無論是在學校、社會還是農科院工作期間,都能認真守則,不斷學精各項業(yè)務技能,并強化在工作中的執(zhí)行力,高質量地完成了教學、科研和管理的各項任務。
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良好,20XX年度考核優(yōu)秀,同年提前晉升工資一級。業(yè)務上本著嚴謹、創(chuàng)新、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地完成每一項科研任務和科學試驗。6年來在《RICESCIENCE》和《中國農業(yè)科學》國家級核心期刊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9篇,其中第一作者13篇,通訊作者2篇,參加完成其他學術論文若干。
主要參與完成的研究成果“水稻高產與水分養(yǎng)分高效利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和“稻米品質形成機理與栽培調控技術”分別獲得教育部20XX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XX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的成果“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充實與品質差異形成機理及其調控”獲得揚州市20XX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該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XX年被遴選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第三層次培養(yǎng)人選。
加強進修學習和掛職鍛煉,在實踐中提高自己鍛煉自己。
任現職期間,受江蘇省委組織部的委派,本人參加了“江蘇省科技鎮(zhèn)長團”,于20XX-20XX年期間掛職宜興市西渚鎮(zhèn)黨委副書記。任職期間,緊緊把握學習鍛煉的機會,緊密結合基層實際和農業(yè)科技需求,精心調研、科學研究,為地方的經濟發(fā)展提供了科學的技術職稱和人才支撐,綜合表現優(yōu)秀,被宜興市人民政府和西渚鎮(zhèn)黨委聘為“宜興市科技和人才工作顧問”和“西渚鎮(zhèn)社會經濟發(fā)展顧問”。
此外,積極參加各類專業(yè)學習培訓、繼續(xù)教育培訓和國內外學術會議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多渠道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參加工作以來,本人取得了些許成績,但也存在不少缺點,如理論研究與實踐結合的還不夠緊密,轉型發(fā)展的動力還不夠足,學科建設中個人的作用發(fā)揮得還不夠大等等,本人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不足之處,取長補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才智為農科院的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個人的科研簡潔工作總結5
科研工作是高等學校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與教學的關系非常緊密,是整個學院工作的重點。我院一直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學院克服各種困難,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搞好全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xx年度科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組織好各類項目的申報工作
學院在組織各類項目的申報工作中,多次召開了院領導班子和各教研室組成的申報工作會議,積極動員和鼓勵教師進行科研項目的申報,對申報項目的老師進行指導,提高申報的項目的質量。xx年度,學院共完成各類科研項目的申報15項。立項15項。
二、科研成果質量有所提高
本年度,學院全體教師共發(fā)表論文31篇,其中核心和權威核心期刊13篇,占總量的42%(xx年為31.5%)。學院教師以第一作者發(fā)表的論文被EI收錄9篇(xx年為6篇)。xx年度結項各類項目31項。獲得省、市級獎勵12項。
三、科研團隊建設初具規(guī)模
學院通過引進高水平人才,整合科研群體,充分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積極開展科研團隊建設。xx年,學院有1名教師考上博士,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在此基礎上,結合學院實際情況,整合各方面資源,學院科研團隊建設的相關事宜正在有序推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
四、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xx年學院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先后邀請了鄭州大學李夢如教授等專家來學院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同時也有10余名教師外出參加了各類學術會議。
五、科研管理上新臺階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學院認真完成了科研管理的日常工作。為提高工作效率,使學院的科研管理更上一個臺階,為提高學院科研成果質量,對已發(fā)表論文、申報科研項目等進行獎勵,并制定了相應的獎勵政策。繼續(xù)完善科研檔案存檔工作。對全院的'科研檔案進行清理。
總的來說,xx年學院根據其發(fā)展的方向、學科特色、資源,采取有力措施,積極開展各項科研工作,開創(chuàng)了學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但也存在諸如科研成果數量偏少,高水平論文和高級別項目少,平臺建設水平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漸完善和提高。
【個人的科研簡潔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個人教科研主任簡潔的工作總結04-24
個人科研工作總結12-28
科研個人工作總結-01-12
科研個人工作總結05-29
個人科研工作總結04-21
科研個人工作總結01-24
科研個人工作總結05-30
科研管理簡潔工作總結(通用5篇)04-27
個人科研計劃09-24
個人科研工作總結范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