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五年級教案
課題:小漏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制作小漏斗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觀察——思考——嘗試——比較評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zhì)。 教學重點:學習制作小漏斗的方法。 教學難點:畫扇形圖。 教學準備:易拉罐、剪刀、鉗子、錘子、木棒、圓規(guī)、尺子、漏斗等。 課 時: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師:從大瓶往小瓶里倒油或倒酒,沒有漏斗就很不方便。自己動手用易拉罐做一個小漏斗,爸爸媽媽一定很高興。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做小漏斗。 板書課題:小漏斗 二、嘗試制作,反饋矯正 1.閱讀理解、歸納方法。 (1)請大家看書P12-14,請大家討論一下制作小漏斗的方法是怎樣的? (2)學生小結(jié):選材——畫圖——折邊——對接——整理手柄——試用 2.嘗試制作體會方法。 (1)根據(jù)剛才討論的方法來試著做一個漏斗。 (2)學生實踐,教師輔導,即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3)反饋信息,落實訓練,請學生說出在實踐過程中自己認為最難的地方是什么? 三、反復實踐,掌握技能 1.明確要求。剛才大家試著制作了一個小漏斗,請大家看看老師是怎樣制作的。 2.教師利用半成品進行示范。 要求:制作精細,講求質(zhì)量。注意安全。 四、小結(jié)評議,拓展延伸 1.將自制的漏斗帶回家,請家長試用一下,并提出改進意見。 2.教師小結(jié),鼓勵學生:用易拉罐還能做其他東西嗎?動手做一做。- 板書設計: 小漏斗 課題:金屬絲造型——蝴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金屬絲造型—蝴蝶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觀察思考——感知課本——實踐——評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了解并掌握金屬絲造型蝴蝶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在造型中掌握好比例關(guān)系,學會固定。 教學準備: 課 時:1課時 教學過程: 1、設計情境激趣導入 2、嘗試體驗探究方法 3、動手實踐完成作品 4、展示作品課后拓展 板書設計: 金屬絲造型—蝴蝶 材料 金屬絲 絲網(wǎng) 五年級 課題:有趣的線體造型(一) 教學目標: 1.了解線體造型,繼續(xù)鞏固尖嘴鉗、錘子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插、交叉繞、彎折的基本技能。 教學重點:學會用鐵絲彎制人物的造型。 教學難點:掌握交叉繞的方法,插、固定手臂使其不松動。 教學準備:鐵絲、尖嘴鉗、錘子、人物線體造型、木塊。 課 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激發(fā)學生興趣,了解線體造形 二、新授 1、觀察、交流。 (1)各小組內(nèi)觀察人物線體造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交流觀察結(jié)果。 (3)再次認真觀察人物線體造型互相交流探討人物線體造型是怎樣彎制的。 (4)全班交流人物線體造型的彎制方法并演示。 (5)小結(jié) 2、學生制作 3、展示與評價 (1)組內(nèi)欣賞評價。 (2)全班展示評價。 三、拓展 1、玩“超級變變變”的游戲。 四、欣賞,開闊視野,感受線體造型之美。 板書設計: 有趣的線體造型 人物 頭部 彎 軀干 交叉繞 雙腿 彎折 雙臂 插 繞 課題:有趣的線體造型(二) 教學目標: 1.了解線體造型,繼續(xù)鞏固尖嘴鉗、錘子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插、交叉繞、彎折的基本技能。 教學重點:學會用金屬絲彎制人物的造型。 教學難點:掌握交叉繞的方法,插、固定手臂使其不松動。 教學準備:金屬絲、尖嘴鉗、錘子、人物線體造型、木塊。 課 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激發(fā)學生興趣,了解線體造形 二、新授 1、觀察、交流。 (1)各小組內(nèi)觀察人物線體造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交流觀察結(jié)果。 (3)再次認真觀察人物線體造型互相交流探討人物線體造型是怎樣彎制的。 (4)全班交流人物線體造型的彎制方法并演示。 (5)小結(jié) 2、學生制作 3、展示與評價 (1)組內(nèi)欣賞評價。 (2)全班展示評價。 三、拓展。你用金屬絲還能做寫什么作品! 四、欣賞 欣賞老師作品!回家試著做一做 板書設計: 有趣的線體造型 人物 頭部 彎 軀干 交叉繞 雙腿 彎折 雙臂 插 繞 課題:簡易衣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制作鐵絲衣架的方法和彎折鐵絲的技能,并能自己動手做衣架。 2.過程與方法:感知教材——指導—、示范——動手制作——評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學習制作簡易衣架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鐵絲連接處的緊固。 教學準備:鐵絲衣架、鐵絲、半成品等。 課 時: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師導語,引入課題: 1.師:衣服洗干凈后用什么晾曬比較方便?(衣架)衣架的種類有許多,有木制的,塑料的,也有鐵絲制作的。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怎樣用鐵絲做衣架。 板書:簡易衣架。 二、感知教材,講解制作要領(lǐng): 1.教師邊講解邊示范。 2.重點講解鐵絲彎折的方法和制作衣架的順序及要求。 三、深化認識,掌握方法: 1.學生看書中的“制作過程”。 2.齊讀制作要領(lǐng)。(課件)做衣架,要記清,調(diào)直鐵絲。量畫尺寸再彎折,架身要對稱。架頸扎牢固,架鉤大半圓。這樣的衣架,平整,堅固、又美觀。 四、指導學生實踐操作 1.教師巡視,加強個別輔導,糾正制作中的錯誤。 2.重點指導彎折鐵絲的方法。 五、評比總結(jié),擴展延伸 1.展示評比。把學生的作品掛在黑板前的繩子上,讓學生自己評,說說哪些同學做得好,好在哪。 2.討論:自制鐵絲衣架的意義,談談自己動手做衣架的感受? 3.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制作衣架的方法,大家也談了自己動手做衣架的感受,你們不僅說得好,也做得好,希望你們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多動腦,多動手。 板書設計: 簡易衣架 課題:做 衣 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運用彎、銼等方法制作衣叉。 2.過程與方法:觀察研究——討論——實踐——評比——拓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認真不怕困難的精神,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做衣叉的方法。 教學難點:彎和銼。 教學準備:教具、鐵絲、鉗子、銼刀、錘子、尺子長木棍等。 課 時: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課題: 1.把衣服曬在高處,掛、取都不方便,如果自己動手做一個衣叉,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板書課題:做衣叉 二、探究制作方法: 1.教師出示衣叉,讓學生觀察研究。 2.提問: 它是由幾個部分組成的? 它用的是什么材料、怎么制作的? 3.指名回答以上問題,教師適機進行板書。 三、動手實踐: 1.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2.學生每人制作一個衣叉。 3.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四、評比 1.師:衣叉做好了,我們要來試用衣叉,看衣叉是否穩(wěn)定牢固,若有松動,你用什么方法解決呢? 2.個組評選出最穩(wěn)定牢固的衣叉。 3.教師進行評價鼓勵。 五、拓展與小結(jié) 1.師:如果沒有木棍,也可以用竹竿代替。想想,如何在竹竿上固定叉頭? 2.怎樣制作一個兩面帶叉的衣叉,想一想,應該怎樣制作? 3.教師小結(jié)。 板書設計: 做衣叉 課題:簡易書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錘、彎、折等基本小金工技術(shù),掌握制作簡易書立的方法并能動手制作出一個簡易書立。 過程與方法:觀察欣賞——討論——感知課本——實踐——評比。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體驗自己親自動手動腦制作學習用品的快樂過程。 教學重點:制作簡易書立的方法。 教學難點:校直和按尺寸彎折。 教學準備:教具、鐵絲、小釘錘、鉗子、尺寸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1.師: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中年級的學生了,書和資料也增多了,如果用書立將書直立在桌面上,看上去既整潔,用起來也方便,那該多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做簡易書立。 2.板書課題:簡易書立 二、觀察討論制作方法: 利用基本線條制作物品。 1.教師出示書立,讓學生仔細觀察,想一想書立是怎樣制作的。 2.先在小組里說,然后指明說書立的制作方法。 3.教師隨機進行板書。 截取鐵絲 校直鐵絲 彎折鐵絲 整形 三、感知 課本 讓學生感知課本上的制作方法進一步加深印象。 四、動手制作 1.教師提出制作要求:注意安全和工具的使用。 2.四人一組制作一對書立。 3.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五、展示評比 1.各組把制作好的書立展示在展臺上。 2.請學生評出做得最好的書立,它好在哪里。 3.指名說說制作書立的感受與收獲。 4.試試書立是否好用,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六、拓展與延伸 1.教師出示各樣書立讓學生欣賞。 2.師:除鐵絲以外,還能用其他材料做書立嗎? 3.設計一個你喜歡的書立式樣,并把它做出來。 板書設計: 簡易書立 制作方法: 截取鐵絲、校直鐵絲、彎折鐵絲、整形 課題:做紙花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讓學生制作做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