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 推薦度:
-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 推薦度:
-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的第一次抱母親教案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第一次抱母親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質(zhì)疑導讀
1、師板書課題,生隨師書空寫課題
2、教師質(zhì)疑課題:看到課題想到了什么問題?
學生提出: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親?
生:第一次抱母親有什么感受?母親有什么感受?
生: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抱母親?
3、師表揚具有質(zhì)疑精神的學生
二、引導初讀,感知課文
4、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課文,聲音不一定要大,怎樣讀進去就怎樣讀?
5、找到答案的請舉手?(學生紛紛舉手)
6、明確初讀要求:我最關(guān)心的是不是生字都認識了嗎?課文讀得通順了嗎?
7、檢查初讀:
。1)生字會讀的請舉手(學生紛紛舉手)
。2)現(xiàn)在不許開口出聲,一起看這個字(教師端正書寫“越”),會讀的舉手?
指名讀后,問:“翻山越嶺”是什么意思呢?(生聯(lián)系課文理解后解釋:走過很多的山路)
。3)我讓大家認一個課文中最難最難的字。
出示“愧疚”一詞,指讀后,追問:是什么意思?交流明確是“慚愧、內(nèi)疚”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要求讀通
8、我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再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
9、檢查再讀情況: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相機指導(其中一個學生讀時偏快,教師馬上作出反應(yīng),指導他讀好句號)
10、當學生讀完第3自然段時,表揚學生讀了三遍就讀得通順、正確。
四、教師范讀,以情激情
11、于老師備課時讀了好多遍,但沒有大家讀得好,我也想讀給大家聽聽,好嗎?謝謝大家坐得這么端正。
12、教師配樂范讀結(jié)尾段(非常動情,非常感人,聽課師生共同鼓掌)
13、教師激勵學生讀:
同學們,有人把“讀書”稱為“煮書”,剛才大家把課文只讀了兩遍就讀得很好,很多地方給我以啟發(fā),比如有的同學甚至讀出了表情,希望我們互相學習,練習讀書,把課文讀好,讀出作者的感情來。
第二課時
細讀課文,披文悟情
1、明確悟讀要求:聽了于老師的讀書,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得更好,能夠讀書,煮書,也就是邊讀邊思,展開想象。
會讀書的人用兩只眼睛讀書,一只眼睛看字面的意思,另一只眼睛看紙背面的意思
2、指名讀第一段
(1)當學生讀到以下兩句:
我趕緊說:“媽,你別動,我來抱你!”
護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責怪我說:“你使那么大勁干什么?”
師馬上予以即時性表揚:“趕緊”“責備”這兩個詞讀得好,一起寫(教師指導學生書寫)
。2)指導讀好第一句話
。3)“責怪”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用“責備”?
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回答:因為這里不是抱怨,而是埋怨的意思
。4)再指名讀護士的這句話
。5)學生仍舊讀不好,師及時范讀:要不要老師讀?師范讀后再讓學生讀
3、讀中學習第二段
。1)當學生讀到“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時,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
師問:會讀書的同學能透過這個詞讀出更深層的意思嗎?
。2)教師深情地用古詩文來贊頌?zāi)赣H,并小結(jié):
母親挑的不是一付重擔,而是半邊天。‖F(xiàn)在回想起來,你怎么看待“翻山越嶺”的意思?(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深切談了感受)
。3)相信你們用這樣的方法去體會課文,會把課文讀得更好。
當你們讀書的時候,眼前要浮現(xiàn)出媽媽帶著孩子翻山越嶺的情景,指名讀(生讀得很有感情,很有感染力)
4、讀中學習第三段
(1)看黑板。教師板書一個“笑”字,并背誦課文中的句子問學生:你從母親的表情和語言中,看出了什么?
。2)生一:從母親“笑了笑”的表情中,看到了母親把幾十年的辛勞看得很平常,很不在乎,所以母親的胸懷很寬廣。
生二:從“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這句話,我看出了母親很愛自己的`子女。因為我從這句話想到了我的媽媽,她平時有什么好吃的都給我吃,但遇到很累的活卻不讓我干,比如我的書包很重,送我上學的路上總是幫我拎著,怕累著我,所以,課文里的母親也是和我媽媽一樣,是一位關(guān)心孩子,愛孩子好母親。
。3)帶著自己的感悟再讀
5、激趣學習第四、五段:
(1)“就在這時,我突發(fā)奇想,……”誰來讀課文中最感人的一段
。2)想一想,母親的淚水是怎樣的淚水?
生答:幸福、欣慰、激動、開心,是甜的
。3)師小結(jié)學生的答案
(4)教師板書第五段第一句話中的關(guān)鍵詞:“無數(shù)次”,讓學生比較:與課題中的“第一次”比較比較,你想說句什么話?(生答:母愛無私、母愛博大)
6、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知道老師最想用你們學過的一首什么詩句來抒發(fā)此刻的情感嗎?
。ㄕ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教師讀自己的讀后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要象文中的母親一樣愛我的學生……
7、學生再分段讀課文
8、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完成抄寫作業(yè)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母親的辛勞以及“我”難過、愧疚的心理。
3、通過“我”抱母親的場景,激發(fā)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為我們付出了許多艱辛。歌頌?zāi)赣H也一直是千百年來人們傳誦不衰的主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歌頌?zāi)赣H的文章——第一次抱母親。 (師生同板題)生齊讀課題體會“抱”,再讀題。
二、精讀悟情:
1、師指導讀書方法(“煮書”)。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我”在抱母親的過程中有哪些情感變化,并畫出文中表示“我”心情的詞句。
2、生交流,師相機板書: 難過、愧疚
3、課件出示: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佟熬谷弧笔鞘裁匆馑?(居然、沒想到、出乎意料)作者沒想到什么?(沒想到母親這么輕)從前文的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我沒想到母親這么輕?
生交流,師課件出示:
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差點仰面摔倒。
我沒想到我媽這么輕。
母親說:“我這一生,最重的時候只有89斤。”
、谥笇в谩熬谷弧闭f一句話,要求說完整。
③男女生分別讀這幾句話。
4、母親輕輕的,我為什么會感到難過和愧疚?默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仔細想一想,找到相關(guān)的語句,把它劃出來,想想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什么。
、偕鷧R報交流。
、诔鍪灸赣H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說說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我們再來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
、蹘熛鄼C課件出示:
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A、指名讀這段話。
B、哪些詞句讓你感受最深?
著重引導學生抓住“翻山越嶺”、“年復一年”、“重擔”等詞語來體會。
母親翻越的僅僅是那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還有什么?
是啊,母親為了家庭、為了子女、為了生活,還會面臨種種的困難,走過許多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
母親挑的僅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擔子嗎?她的重擔里還有什么?
母親的重擔里裝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母親所挑的不僅是100多斤的擔子,她挑的實際上是辛辛苦苦把兒女養(yǎng)育長大的.重擔,是整個家庭的重擔,是生活的重擔……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文字,讀出母親的不容易,肩負的擔子重。指名讀。
C、說起這樣一位母親,老師的心里也充滿了敬意,充滿了感動。老師也想來讀一讀這段話?梢詥? 師配樂范讀。
D、觀察比較兩幅插圖:當年的母親和現(xiàn)在的母親有了怎樣的變化?(用幾個詞來形容)這樣年復一年,我們慢慢長大,生活的重擔使母親由當年那個較小俊俏的少婦變成了今天這個滿臉皺紋、白發(fā)蒼蒼、瘦小病弱的老人。讓我們帶著對母親的回憶,再來讀讀這段文字——
E、想起這樣一位母親,“我”的心中充滿了難過、愧疚、自責。讓我們和作者一起懷著難過、愧疚和自責的心情再讀這段文字——
F、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偉大的、了不起的……)
過渡:可是母親卻說——
5、課件出示:
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僦该x這句話。母親的話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②齊讀。
師:是啊,哪個母親不是這樣的?其實天底下所有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不僅僅是作者的母親,你們的母親,我的母親都是這樣的。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說:“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同學們,這是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我們的母親,想起母親在生活中為我們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就像《母親》這首歌中所唱的——(播放《母親》這首歌)
6、讓我們在回憶自己母親為我們做的點點滴滴小事中,懷著對母親的感激,再來深情地讀讀這段話——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母親做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見)一起來看看這感人至深的畫面。
7、出示抱母親圖,說說看到的圖中的情景。
課件出示: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里,……眼角流下來……
、賻熍錁贩蹲x。
、谡f說你心中的感受。指名讀。
、勰赣H流下的是什么樣的淚水?(幸福的、快樂的、酸甜的……)
“我”僅僅是一次抱母親,就讓母親流下了激動、幸福的淚水,而母親小時候曾無數(shù)次地抱過“我”。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用一個小小的、輕輕的、滿懷深情的舉動,來抱抱我們的母親吧。
齊讀——
三、抒情練寫:
同學們,你們被感動之后最想說的是什么,最想做的是什么?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吧!可以是一段感受,可以是一首小詩,還可以是一首歌曲哦,讓我們寫起來吧!
。▽懲曛螅堃粌晌煌瑢W念一念。)
四、結(jié)語:
有一個人,她永遠占據(jù)在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愛她;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一個人叫母親,這一種愛叫母愛。讓我們好好地愛自己的母親吧!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幸福、安康!
。úシ鸥枨度碎g第一情》)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關(guān)鍵字詞入手,通過朗讀,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激發(fā)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第13課——第一次抱母親。抱母親,多么簡單的一個動作,卻讓我的心情很不平靜。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好好地品味一下作者的第一次抱母親。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用“——”找出描寫我第一次抱母親的語句,讀一讀,說說從中可以看出什么?
2、學生自讀后交流。(從“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差點仰面摔倒!备惺艿轿覍δ赣H身體很輕的情況一點也不了解,以為母親很重。)
3、這一自然段中還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以為母親很重?
4、母親這么輕,只有89斤,我卻不知道,以為她有100多斤。是因為我們不關(guān)心母親嗎?從哪里可以看出?(注意“輪流”“趕緊”)
5、讓我們再讀一讀這段內(nèi)容,尤其是人物的對話要讀好。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我們都很關(guān)心、體貼母親,可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并不了解母親。母親只有89斤,為什么我會以為她很重,有100多斤呢?請大家認真讀一讀第2自然段。
2、重點理解“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出示文字)
。1)再讀讀這幾句話,具體說說為什么我會以為母親很重,有100多斤?
。◤牡谝痪湓捴懈惺艿侥赣H對子女的關(guān)愛和生活的無比艱辛,她很強;第二句話中感受出母親一直都是這么做的;第三句感受出母親情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讓我們吃苦,我們也習慣了,覺得母親能做,她力大無比。自然這樣的人應(yīng)該是很健壯,很重的。)
。2)可是萬萬沒想到母親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其實母親所承受的重擔何止肩上挑的100多斤重的擔子!還指什么?“翻山越嶺”指什么?
。3)為了家庭,為了生活,為了子女,母親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可是她卻獨自一人默默承擔著,連跟她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的兒女都不知道。你們感覺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誰能把這段話讀好?
3、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應(yīng)有100多斤,沒想到她是不愿讓我們受苦,用她那80多斤的身體,去獨自承受著生活的重擔。所以我很難過,我更是愧疚。
4、接讀:這時,身旁的護士也被感動了。她動情地說:———— 可母親卻笑了笑說:————
5、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1)母親說的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那些事”指哪些事?“這樣過來的”指怎樣過來的?)
。2)從母親的表情,母親的話語中,你們感受出了什么?
。3)母親覺得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心甘情愿。她覺得那些事很平常,每個母親都是這么做的。她不求回報,她只要兒女們健康、幸福。這就是母親,這就是偉大無私的母愛!
。4)誰來讀一讀,讀出母愛的偉大無私。
。5)同學們,讀到這兒,你們肯定也想到了自己的母親了吧!誰愿意來說說你的母親又是怎樣愛你們的?
四、學習第4~5自然段
1、你們的母親和文中的母親一樣,都很偉大!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這時,我突發(fā)奇想地說————母親說————護士說————母親這才沒有作聲。(出示圖片)請同學們靜靜地看這個溫馨感人的場面,用心去體驗這濃濃的親情。(教師配樂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2、看,母親的眼角流出了淚水,你們覺得這是什么樣的淚水?
3、現(xiàn)在,作者僅僅是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覺得那么欣慰、激動,那么幸福、甜蜜。可小時候母親曾經(jīng)是無數(shù)次抱我們,我們卻覺得那是很普通的事。此時此刻,大家的心情一定也很不平靜,你們現(xiàn)在最想對誰說些什么呢?(可以對文中的母親或作者說,也可以對自己或自己的母親說)
4、這是課文中最感人的一段,讓我們再一齊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五、總結(jié)課文
今天我們讀了《第一次抱母親》一文,感受到了天下所有母親無畏、博大、無私的胸懷。我們的母親是應(yīng)該得到我們的崇敬和愛戴的,我們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記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六、課后延伸
1、背一背課文中最令你感動的語句。
2、制作心意卡,寫上自己最想對媽媽說的話,送給媽媽。
《第一次抱母親》說課稿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情感型課文。文章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很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母親對子女的愛,更表達了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lǐng)域影響是最深廣的,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币虼,“張揚個性,讓課堂噴涌真情”是我在教學時追求的目標。
在教學中,我首先創(chuàng)設(shè)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自由且充分地閱讀,積極主動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調(diào)。
閱讀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產(chǎn)生優(yōu)化的效果。接下來,我通過抓重點語段,反復品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如我抓住“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者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和“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讓學生展開想象,通過語言文字呈現(xiàn)豐富的內(nèi)心視像,將文本語言伴隨著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學生的心靈世界之中,在此基礎(chǔ)上多次朗讀,揭開文本深藏的內(nèi)涵,讓他們深切感受到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文章其實最感動的是最后一段,那是一顆對母親感恩的心在震撼著我們。所以在處理最后一段時,我讓學生看圖、聽朗讀,將自己和文本融為一體,用朗讀,用思考,用言語抒發(fā)著感受。在學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礎(chǔ)上,通過小練筆讓學生表白內(nèi)心,使他們的情感得到宣泄。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 篇4
曾經(jīng)有人這樣評價于永正老師,說“于老師是平民,或者說是平民哲學家,甚至是禪學家,散淡、平易、簡潔、隨和、詼諧、他似乎有一根金手指,在簡簡單單的課文里,在平平凡凡的生活里,隨手找到語文教學的真金,平易之處最奇崛。”陽春三月,美麗的水電都城——宜昌迎來了這位“貧民”教育專家。帶著他的“金手指”,帶著融融的春意,于老師為我們呈現(xiàn)了《第一次抱母親》的精彩課堂。坐在距離講臺不到兩米遠的地方,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于老師的白發(fā)。一直以為白發(fā)對于長者是無以言表的生命的燦爛,是華麗的。于是,我相信這位老人的平易與樸素之中一定蘊藏著某種典麗與華美。終于,我在于老師的課堂,發(fā)現(xiàn)了這種近乎鋪張與奢侈的東西——那就是讀!
一、讀進去,山就是山
于老師常說:“語文就是語文,不需要加許多定語。我追求的是一個實字!本唧w到一節(jié)課上,他首先關(guān)心的是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他把“讀正確,讀流利”當作硬任務(wù),當作人人要做到“保底工程”。所以,在教學《第一次抱母親》這樣人文色彩極濃的課文時,他也能沉下心來,從一個字開始,教學生扎扎實實讀書。
師:生字認識了嗎?我寫一個你讀一個。(師轉(zhuǎn)身寫)你先不要讀,我寫完你讀。(教師板書:“越”)越可以和哪些字組成詞語?
生:翻山越嶺……
師:翻山越嶺,(教師將詞語在黑板上補充完整)一起讀。
生(齊讀)翻山越嶺
師:把每個字讀實,聲音不要發(fā)漂,不要輕浮,要實在。
生:(輕輕讀)翻山越嶺
師:“越”在這里當什么講?
生:越過
師:等于沒說
生:穿過 走過
師:在《新華字典》里這個字有七種解釋,這里是“跨”,取這個意向。
當學生知道了“越”在這兒作“跨”講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嶺”的意思是翻過一道道山,跨過一道道嶺了。山就是山,在語文課堂上,任何表面的熱熱鬧鬧都替代不了事物還原原本的過程,惟有讀可以在學生的頭腦里喚起語言文字所描繪的形象。
二、讀出來,山不是山
師:德國一個作家歌德說過:會讀書的人有兩只眼睛,一只看到紙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看到文字的背后。如果用兩只眼睛讀書,讀“重擔”你決不會只看到一百多斤重擔。用兩只眼睛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默讀課文第四段
師:現(xiàn)在你對重擔是怎樣理解的?
生:贍養(yǎng)老人
生:撫養(yǎng)子女
生:生活的壓力
生:母親是家庭的頂梁柱
師:說得多好啊!這就是“重擔”的含意。同學們,當我們這樣理解了“重擔”的意思之后,再回過頭來看前面的“翻山越嶺”,母親僅僅是翻過一座座山,跨過一道道嶺嗎?這個“翻山越嶺”你現(xiàn)在是怎么體會的?記住了,用兩只眼睛讀書。
生:是一個個生活的困難。
書讀到這里,進入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山已不再是單純意文上的山,它是“母親為了子女、家庭和社會所走過的艱辛道路!蔽一砣婚_朗:書要讀得進去,也要讀得出來!爸負迸c“翻山越嶺”——一個前后關(guān)聯(lián)的照應(yīng),一次過去之后的回首,將平易處的奇崛,樸素里的華章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我不得不嘆服:大師就是大師!大師總能從看似平淡的課文里鉆出“味”來,而把引導學生品味的落腳點永遠落實在讀上面!爸負钡姆至渴菍W生讀出來的;“翻山越嶺”的艱辛是學生讀出來的;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與精髓是學生讀出來的。
三、讀開去,山還是山
師:誰來讀最后兩段?
生:讀最后兩段(教師板書“無數(shù)次”)
師:(生讀完畢)讀得真好!看黑板上(”第一次抱母親”和“無數(shù)次”)現(xiàn)在黑板上只剩下課題和我剛才寫的三個字。同學們,我們小的時候都是被母親無數(shù)次的抱過,我們在母親的.懷抱中長大。而我們第一次抱母親,就讓母親感動的流下了淚水。當這兩個詞放在一起的時候,你不想對自己的母親說一句話嗎?
生:媽媽,我以后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你。
生:媽媽,也許你很平凡,也許你不算很偉大。但我認為你是最棒的,我會為了你,為了祖國媽媽增磚添瓦。
師:(指著一名女生)我看到她流淚了。
生:(站起來,泣不成聲)媽媽,你撫養(yǎng)我長大,含辛茹苦,媽媽,你辛苦了。我想對自己說,以后不要太任性,不要對媽媽發(fā)脾氣了。
師:(激動地)知道我最想說什么?
生:(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把這句名言,這句至理名言寫在課本上,刻在心里。在備課的時候,我在書上還寫了一段話,讀給你們聽聽:這篇文章深深地感動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動別人呢?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母親雖然去世了,但我的周圍還有很多別人的母親,我要像愛我的母親一樣愛周圍的老人,我要像關(guān)心我的孩子一樣愛我的學生。
“無數(shù)次”與“第一次”的蒙太奇手法,是于老師的“金手指”點到的又一真金。憑借這種蒙太奇的作用,使學生產(chǎn)生“驀然回首”的頓悟,產(chǎn)生與老師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再通過讀,把這種共鳴表達出來。仔細聽,山還是山,只是那山,看在眼里,已經(jīng)有了另一種內(nèi)涵。
“好好學語文,語文太好了!好好讀書,書越讀越有味道!”課在于老師深深的感觸和殷殷的期望中結(jié)束,在場的一千多人沉浸在他一步一步帶著我們走進的讀書境界里,像流連于一處美倫美奐的風景,久久不愿意離去……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第一次抱母親》的教案03-05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03-03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01-02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12-17
《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08-26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01-28
13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12-17
《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15篇03-07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15篇03-07
第一次抱母親教案匯總八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