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氓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氓教案優(yōu)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氓教案優(yōu)秀1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jīng)》的有關知識。
2、積累字詞
3、把握《氓》的情節(jié)和主題,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劇原因。
教學重點:
1、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比興和重章疊句。
2、主人公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題。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愛情是個永遠不會變老的話題,有人的地方,就會書寫不同的故事。今天,我們走進遙遠的公元前的衛(wèi)國,聆聽一個古老的故事,體會一下那時、那地發(fā)生的那件事。
二補充,了解詩經(jīng)》的有關知識。
1、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2、多為四言詩。
3、原名《詩》或《詩三百》,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即被奉為經(jīng)典,從此稱為《詩經(jīng)》。被列為“五經(jīng)”之一。
4、儒家奉為經(jīng)典的有“四書”“五經(jīng)”。
5、開創(chuàng)了我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先河,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源頭。和屈原的《離騷》并稱為“風騷”,用來指兩大文學流派。
6、 《詩經(jīng)》的`六義:風雅頌賦比興。風:國風,共160篇,多是民間歌謠,富思想意義、藝術價值。真實反映了當時時代風貌和人民生活。“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真切地表達廣大人民自己的感受、愛憎和愿望。雅:宮廷樂曲,大雅:用于諸侯相會;小雅:用于貴族宴享。(另有觀點:按產生先后:舊為大雅,新為小雅)頌:用于周天子及諸侯祭祀樂歌。分周頌、魯頌、商頌。
賦:“敷陳其事而直言之。”如:“氓之嗤嗤,抱布貿絲!
比:“以此物比彼物也!比纾骸吧V绰,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以桑樹的繁茂,比喻未婚男女情意濃厚;以斑鳩貪食,比喻自己的自陷情網(wǎng)。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币陨涞娜諠u凋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比纾骸吧V绰洌淙~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現(xiàn)在民歌中也多見比興手法,如“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上河里的鴨子下河里的鵝,一對對毛眼眼找哥哥。”“杏花村里開杏花,兒女正當好年華!
三、教師初讀課文,正音。
1、正音:愆垣載筮咎隕隰
2、多音字漸jiān(1)浸濕(漸染)流入(東漸于海)
將qiāng(1)愿,請(將進酒)
靡mǐ(3)倒下(望旗旗靡)mí(2)奢侈(奢靡)
載zài(4)一邊一邊(載歌載舞)裝載充滿(怨聲載道)
zǎi(3)一年半載記載刊載登載
3、通假字
匪:非于:吁說:脫泮:畔
四、學生齊讀,進一步熟悉課文。
五、作業(yè):
1、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2、梳理文章脈絡。
第二課時
一、學生齊讀課文
二、教師提示本文的一些重要詞語
1、氓:是對一般男子的稱呼。詩中的氓,從其“抱布貿絲”來看,是一位做販絲生意的小商人。
2、之:主謂之間,取獨,無實義。
3、本文的四個通假字:
匪:通“非”,不是。
于:通“吁”,感嘆詞。
說:通“脫”,擺脫,脫身。
泮:通“畔”,邊岸。
三、師生逐段就字詞疏通提問。盡量結合注解和以前積累的文言文知識疏通文意。
四、共同梳理文章脈絡:
1、故事情節(jié)
本文講述的是一個女子被一個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來兩人結為夫妻;楹螅M管妻子甘心貧困,日夜操勞,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終還是被丈夫遺棄的故事。
2、全文結構
一段:定情。
1、表現(xiàn)女子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而有主見;氓急躁而任性。
2、婚姻方式:自由戀愛,自主婚姻。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二段:戀愛。表現(xiàn)熱戀女子的癡情,終于答應結婚。
三段:懊悔。敘事中斷,勸告所有女性,暗示婚后生活并不幸福。
四段:被棄。簡述婚后的辛苦生活和氓的無情。兩人關系破裂的原因在“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二三其德,喜新厭舊,感情不專一。(色衰愛弛)
五段:勞苦。具體敘述婚后的悲苦生活,表現(xiàn)女子的善良和勤勞。
六段:決絕。表現(xiàn)女子的清醒和堅強。
全詩結構為
一部分:戀愛(第一、二章)
1、基調:熱情,幸福
2、手法:賦——直接鋪陳敘述,追憶當年戀愛結婚的經(jīng)過。
二部分:婚變(第三、四、五章)
1、基調:怨恨、沉痛
氓教案優(yōu)秀2
學習目標
1.了解《詩經(jīng)》的有關知識,背誦、默寫《氓》。
2.掌握《詩經(jīng)》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
3.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體會女主人公心理的前后變化,感受詩歌“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抒情特征。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ㄒ唬╆P于《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先秦稱其為《詩》,或取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漢代時被尊為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
《詩經(jīng)》按內容分為“風”“雅”“頌”三大類!帮L”有15國風,共160篇,大都是民間歌謠,富有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雅”是宮廷樂歌,分大雅、小雅,共105篇;“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jīng)》中的詩歌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數(shù)為隔句用韻,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點。
風雅、頌三種詩歌體制和賦、比、興三種表現(xiàn)手法,稱為“《詩經(jīng)》六義”。
《詩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頭,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對我國文學,尤其是詩歌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寫作背景
春秋以前,原始的平等觀念仍殘存于人們頭腦中,社會的不平等現(xiàn)象相對后來社會較少。到了春秋時期,隨著私有財產的形成和父系社會的確立,愛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的`社會現(xiàn)象逐漸產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給女性造成的巨大創(chuàng)傷。作品通過一位被遺棄的婦女的自述,描寫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ㄈ对娊(jīng)》名句
1、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jīng)邶風擊鼓》)
2、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jīng)王風采葛》)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4、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大雅蕩》)
5、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經(jīng)小雅小旻》)
6、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詩經(jīng)王風黍離》)
二、學習過程
任務一:詩情深處是故事
任務設計:
請學生自由朗讀,結合注釋,梳理行文脈絡。
行文脈絡:
第一章寫了相識與允婚,第二章相思與成婚,第三章相愛與新婚,第四章寫遭棄與離婚,第五章憶苦自傷,第六章表明情斷義絕,展現(xiàn)了女主人公曲折的人生經(jīng)歷。
小結:《氓》以一個棄婦口吻講述自己從戀愛、結婚到被拋棄的過程,展示了她從情意綿綿到悲傷無助,再到激憤決絕的心路歷程,體會女主人公心理的前后變化,但面對不幸婚姻她又清醒倔強剛強,感受詩歌“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抒情特征。
氓教案優(yōu)秀3
【教學策略】
本案例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操作,共計兩課時,第一課時為學生利用自習課自主學習文本,第二課時為針對第一課時的學情設計課堂研討突破課。自主學習課上,學生利用“自主學習導學案”、課本、音頻、微視頻通過自主學習反復誦讀文本,結合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了解有關《詩經(jīng)》的常識,掌握常用詞語“愆”“乘”“將”“賄”“耽”“爽”“靡” “之”“以”等文言知識。積累重要文言知識的基礎上初步感知文本內容。課堂研討突破課上,學生把自主學習課中的小組疑問提交課堂解決,教師在批閱學生自主學習導學案后對“自主初探”等環(huán)節(jié)的問題設計成“課堂研討突破學案”,幫助學生解疑答惑,并引領學生細研深剖和品評提升,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
【評價設計】
1、通過收批學生的自主學習導學案,檢查學生對文本掌握的情況。
2、通過課堂上學生發(fā)言和教師提問,了解學生對文本的把握,口頭評價學生。
3、借助自主學習評價表了解學生對自己知識掌握的情況。(見附件1)
4、通過小組評價量規(guī)來綜合評價小組活動。(見附件2)
《氓》自主學習課
【學習目標】
1、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了解有關《詩經(jīng)》的常識,掌握常用詞語“愆”“乘”“將”“賄”“耽”“爽”“靡” “之”“以”等文言知識。
2、通過誦讀文本,把握全文的故事情節(jié),理清文章思路。
3、借助微視頻,掌握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習地點】微機室
【學習方法】誦讀法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法
【學習過程】
1、課代表出示學習目標,解讀本節(jié)課的學習規(guī)劃(詳見《氓》學案)。介紹本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1)觀看微視頻之前,先完成自學學習任務。(2)觀看微課視頻時,當聽到老師要求思考一下或自己先解答一下時,請按暫停,思考完或寫完繼續(xù)觀看視頻。(3)觀看視頻過程中,需要做筆記的時候可以按暫停鍵,遇到?jīng)]有聽懂的地方可以返回重復觀看。(4)觀看視頻后,將自學及觀看視頻時的疑惑之處先記下,等待課堂上交流、探討。
2、學生利用課本,誦讀音頻1,微課視頻2和自主學習導學案完成第一堂課的內容。
第一環(huán)節(jié):資料卡片
了解并熟知學案上的“《詩經(jīng)》的起源及《詩經(jīng)》簡介”等知識點。
第二環(huán)節(jié):朗讀課文
一讀——正字音。結合課下注釋自己大聲朗讀課文,將課下注釋中的字音標注到課文中,不會讀的做出標記。
二讀——讀準節(jié)奏和押韻。借助微課1,正音順句,并跟讀課文,讀準節(jié)奏和押韻。
第三環(huán)節(jié):知識梳理
首先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自主疏通文意,先完成確定會的和憑推測可得的.,再借助工具書集中解決不會的字詞句;其次小組內交流疑惑之處。
其次基礎知識過關,檢測一下自學的成果,獨立完成學案上文言字詞句難關。
然后學習微視頻2,賦、比、興是《詩經(jīng)》中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這些手法在《氓》中是如何運用的呢?先自己讀文本動腦想一想,然后再結合微視頻2,更深入地了解賦比興的手法。
第四環(huán)節(jié):自主初探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梳理文意,整體感知文章內容,作必要的閱讀標記,并完成學案內容,組長收齊上交老師,以備課堂研討。
問題設計:這首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理清文章思路。
第五環(huán)節(jié):合作互學
學生結合課本、教輔資料采用自主學習和合作互學的方式獨立完成自主學習導學案的內容,借助微視頻輔助自學。學習過程中該學習小組的所有人對疑難問題進行討論、交流、質疑、爭辯、解答,爭取學生自己解決這些疑難問題。某些疑難問題通過小組的集體討論和查閱相關資料仍無法解決的,不能達成共識的由小組長負責整理好交給老師,以備課上研討突破疑難點。
《氓》課堂研討突破課
【教學目標】
1、解疑答惑:強化重點詞語,加深文意理解。
2、深入挖掘:鑒賞形象,探究主題。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入
首先,老師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什么話題是你們這個年齡段大家最感興趣的但學校卻堅決制止的?——對,就是愛情。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氓》就是一首有關愛情的詩歌,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課堂上能夠大膽地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闡釋你對愛情的見解。
二、限時檢測
★設計思路:針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點,教師通過設計相應的練習題進一步驗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加強知識點的鞏固。
★學生活動:力爭在5分鐘的時間內獨立完成學案1-4題。
★學生活動:做完之后,教師找學生當堂出示答案,有疑問爭議處其他學生訂正或補充;翻譯題找學生上黑板寫答案并找學生上黑板批改。
★教師活動:適時對疑難處點撥歸納。教師重點強調:
“屢試不爽”中的“爽”義為“差錯”;“夙興夜寐”中的“夙”義為“早”。
三、解難釋疑
★設計思路:教師把自主學習過程中小組懸而未決的問題合并同類項后,在展臺上逐條列出課前整理提交的疑難問題,請做對或會的同學對“自主學習導學案”中的疑難點為不會的同學作出解釋回答。
★學生問題:
1、“乘彼垝垣”中的“乘”什么意思?
2、“載笑載言”中的“載”怎么理解?
3、“秋以為期”“以望復關”“以我賄遷”中的“以”分別怎樣理解?
4、《氓》中女子對男子的稱呼為什么不斷變化?
★教師的話:請做對或會的同學對“自主學習導學案”中的疑難點為不會的同學作出解釋回答。
★學生活動:到講臺上做具體闡述,其他同學補充或更正,教師隨機引導。
四、交流提升
★設計思路:由小組疑難問題——《氓》中女子對男子的稱呼為什么不斷變化引入,讓學生找出詩歌中女子對男子不斷變化的稱呼,進而引導學生分析女子對男子感情的變化,從中概括出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特點以及塑造人物形象所運用的藝術手法。
★學生活動1:
參照下面的問題思路,在老師的引導下當堂各抒己見。
。1)依據(jù)文本,找出女子的情感變化并有感情地品讀。
。2)品讀文本,鑒賞形象:
我讀《氓》中的“ ”(原文引句),從中看出女主人公(或男主人公)(自我概括)的特點。(試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預設成果展示:
婚戀(1、2節(jié))婚變(3、4、5節(jié))決絕(6節(jié))
感情基調快樂幸;、恨、悲平靜
女子形象善良熱情任勞任怨蒙羞剛烈、理智
男子形象憨厚老實三心二意自私冷酷無情
學生活動2:
小組內探討交流下面的問題,由小組代表在班上發(fā)言。
這樣一位可愛、可敬的女主人公為什么會遭受一段不幸的婚姻?跨越千年的時空,你認為女主人公婚姻失敗的原因是什么?你從中得到怎樣的愛情觀?
★預設成果展示:
主觀原因:女子對男子缺乏必要的了解,種下了婚姻悲劇的種子。
客觀原因:(1)為色說:女子容顏衰老導致男子變心。
(2)為財說:女子的陪嫁被男子揮霍后男子變心。
(3)社會根源: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地位。
★教師補充:
《詩經(jīng)》產生的時代是奴隸社會中后期,是男子為中心的社會。在男權社會中,女性在經(jīng)濟上政治上都處于附屬地位,她們,生活的幸福與否不是由自己把握,因此這一婚姻悲劇就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所以這場婚姻的悲劇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劇。
【板書設計】
婚戀(1、2節(jié))婚變(3、4、5節(jié))決絕(6節(jié))
感情基調快樂幸;、恨、悲平靜
女子形象善良熱情任勞任怨蒙羞剛烈、理智
男子形象憨厚老實三心二意自私冷酷無情
《氓》
一、學習目標1.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了解有關《詩經(jīng)》的常識,掌握常用詞語“愆”“乘”“將”“賄”“耽”“爽”“靡” “之”“以”等文言知識。
2、通過誦讀文本,把握全文的故事情節(jié),理清文章思路。
3、借助微視頻,掌握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4、通過品讀及合作探究,鑒賞人物形象,探討人物悲劇的根源。二、學習資源課本,微課視頻,自主學習導學案,課堂研討突破案。三、學習方法1.觀看微視頻之前,先完成自學學習任務。
2、觀看微課視頻時,當聽到老師要求思考一下或自己先解答一下時,請按暫停,思考完或寫完繼續(xù)觀看視頻。
3、觀看視頻過程中,需要做筆記的時候可以按暫停鍵,遇到?jīng)]有聽懂的地方可以返回重復觀看。
4、觀看視頻后,將自學及觀看視頻時的疑惑之處先記下,等待課堂上交流、探討。自主學習導學案溫馨提示:結合課本、練習冊和微視頻,自學《氓》,完成“自主學習導學案”。
。ㄒ唬┵Y料卡片
1、詩經(jīng)的起源
詩經(jīng)起源于人類的勞動和生活,原始祖先的口頭創(chuàng)作。據(jù)說,周王朝有一種“采詩”制度,朝廷派人采集民間歌謠和樂章,借以了解民間習俗和政治得失。另有公卿列士向朝廷“獻詩”制度,表達貴族階層對政事的歌頌和批評。這些詩歌匯集至朝廷樂官“太師”手中,經(jīng)太師整理編纂成書。
2、《詩經(jīng)》簡介
《詩經(jīng)》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期的500年間的古代社會生活。成書于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期,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
《詩經(jīng)》按其表現(xiàn)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又稱15國風,大都是民間的歌謠,它和屈原的《離騷》后人經(jīng)常把它們并稱為“風騷”,本用來指兩大文學流派,后人多用來指文人如“遷客騷人”。但是再后來的許多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的“風騷”其意卻大相徑庭,如“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身量苗條,體格風騷”“賣弄風騷”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它是一種正統(tǒng)音樂。
“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二)朗讀課文
1、一讀——正字音。結合課下注釋自己大聲朗讀課文,將課下注釋中的字音標注到課文中,不會讀的做出標記。
【氓教案優(yōu)秀】相關文章:
《氓》的教案12-16
《氓》教案12-17
《氓》教案312-17
‘教案’衛(wèi)風氓教案01-02
‘教案’衛(wèi)風氓教案01-02
衛(wèi)風氓教案01-03
高考語文氓教案12-09
《氓》中的女子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