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語文教案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完成練習中的兩道語文基礎(chǔ)知識題目。
2.積累名言警句。
3.閱讀知識短文,拓展知識面。
4.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縮句練習
教學準備:反映人類交通工具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給下面的字換偏旁,成為新的'字,再組詞。
難---堆、誰、準、推……
樣---洋、癢、佯、徉……
蝙:遍、編、匾、……
媽:碼、瑪、螞、馮……
二、照樣子寫句子。
抓住主要意思,主干的訓練。
參考: 1.貝爾興奮。
2.“多利”是復制出來的。
三、日積月累
激發(fā)學生的熱愛科學興趣。
四、知識窗
1.讓生課前查找資料。
2.閱讀短文理解。
五、小制作
要求:1.自己制的
2.交流
3.評比
語文教案 篇2
本教案嘗試構(gòu)建自主互動創(chuàng)新的課堂結(jié)構(gòu),探索語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語文研究性學習相結(jié)合的古詩文教學新模式。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靜女》,進一步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點及其賦和比的表現(xiàn)手法。
能力目標:
1、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結(jié)合注釋,初步讀懂詩歌的能力。
2、運用聯(lián)想、想象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學重點:
1、品味詩歌細節(jié)描寫的藝術(shù)效果。
2、典型情節(jié)及精練語言。
◆教學方法:
以情景教學法為主,教師用幽雅的音樂,用優(yōu)美的語言營造詩情畫意的詩意氛圍。學生以“話劇”形式,再現(xiàn)情詩含蓄、朦朧、蘊藉的意境,引起同學情感共鳴。以小組自主研究和討論為輔。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投影儀制作的powerpoint課件紅簫茅草柳樹與月亮模具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愛情是文學作品中永恒的主題,是滾滾紅塵中不衰的話題。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著悲歡離合。有的千古傳誦,有的默默無聞;有的轟轟烈烈,有的催人淚下。我們上節(jié)課所學的《氓》講的是愛情悲劇。悲劇的根源固然跟男子的二三其德有關(guān),但也與女子的盲目輕率,不夠莊重失去理智不無關(guān)系?少F的是,這個女子已經(jīng)覺醒,雖然傷害已經(jīng)造成,但總比一錯再錯,死到臨頭仍渾不覺死要強得多。飛蛾撲火的故事是不值得贊美的。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靜女》,看看又是一個怎樣的愛情故事。
二、整體感知《邶風靜女》:
1、學生齊讀詩歌,教師疏通字詞:
俟:(sì)等待。孌(luán):美好。懌(yì):喜愛。
荑(tí):茅草芽。洵(xún):誠然,實在。其:形容詞詞頭,無實義。
有:形容詞詞頭,無實義!罢f”通“悅”!皻w”通“饋”,贈送。
2、學生自由朗讀,背誦全詩。
3、師:《靜女》全詩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生甲:《靜女》寫的是一對青年男女一次令人心跳的甜蜜約會,表現(xiàn)了男青年對女友的一往情深。
生乙:《靜女》描寫了青年男女相愛、約會、贈送情物的情景。全詩共三章,每章四句,運用賦的手法,把詩中的“我”和靜女約會于城隅,以及靜女“愛而不見”的逗趣,“我”得到贈物時的喜悅等一一敘述出來。
師:兩位同學對詩歌的感受都很準確,乙的感受比甲的更具體一點。
。ㄈ嗾坡暪膭睿
三、鑒賞詩歌,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想象能力:
1、“切入情節(jié),激發(fā)想象”法:
師:要欣賞詩,必須運用想象,而想象又不是無根據(jù)地讓思維馳騁,只有抓住典型情節(jié),才可以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形象。請你根據(jù)《靜女》中的"愛而不見"及睹物思情的典型情節(jié)進行大膽想象,以塑造出鮮活的人物形象,將《靜女》改寫為話劇并隨堂表演。
。ń庹f:此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完成再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作活動。)
2、四個學生為一小組,把《靜女》改寫為劇本,教師巡查指導。
3、相鄰兩個小組同學交換自己所寫的劇本,并推薦出兩篇好劇本。
4、教師挑出最好的一個劇本,并請出寫此劇本的小組表演。
師:先秦時,詩、樂、舞不分家,載歌載舞的。所以先秦詩歌往往具有很強的表演性。千載之下,讓我們在時空隧道里乘風逆行,在溶溶月色中去領(lǐng)略《詩經(jīng)邶風靜女》中那馨香的約會吧!
第一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第二幕,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第三幕,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人物:“我”(扮演者:黃建金)和“靜女”(扮演者:范靜雅)
旁白:張名杭
道具:柳樹,陳秀清,曾文芳;月亮,黃振。
改編:第六小組(成員:黃建金,范靜雅,張名杭,黃振)
第一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時間:黃昏
地點:城之角樓
旁白:(播放音樂《Myhartwillgoon》)“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摇挽o女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一轉(zhuǎn)眼到了情竇初開的年華……”
男:(走上舞臺,抬頭望月)“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的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然我不是玉樹臨風,瀟灑倜儻,但我有廣闊的胸襟跟強健的臂彎!
(在臺上久久徘徊,左顧右盼。)
女:(躲在角樓里捂著嘴偷偷的笑,在小伙子背過身去的時候,偷偷把頭探出來,小伙子回頭的時候,一伸舌頭又把頭縮了回去。)
男:(在舞臺上走的更急促了,焦急的抓耳撓腮。)“等你等到我心痛……”
女:(在小伙子背對角樓的時候,從角樓后邊躡手躡腳地走出來,悄悄地走到小伙子的身后,偷偷地蒙上了小伙子的眼睛。)
第二幕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時間:月芽兒初升地點:城之角樓
。▋扇瞬⑴抛诮菢堑南逻,播放音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女:(從懷里摸出一支紅笛子,在小伙子的面前閃了閃。)“金哥,我喜歡聽你吹簫,送給你!”
男:(從衣袖里掏出一只紅艷艷的蘋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兩只手緊緊握在一起,紅簫和紅蘋果交相呼應(yīng)。)
。ㄅ园祝凹t色,那分明是心的顏色!紅色,那分明是火的顏色!紅色是愛情的見證,更象征著愛情的真摯和熱烈!”)
男(深情地)“在天愿為比翼鳥!”
女:(眼含熱淚)“在地愿為連理枝!”
第三幕: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時間:月兒當空地點:郊外
旁白:(“我”和“靜女”在郊外散步,繼續(xù)播放音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女:(彎腰采了一棵純白的荑草,雙手遞給了小伙子。)“金哥,你看這草兒美不美?”
旁白:(白色是雪的顏色,是云的顏色,象征著愛情的'高尚和淳樸。)
男:(鄭重地接過了草,不看草,卻拉住姑娘手,盯著姑娘目不轉(zhuǎn)睛地看?吹霉媚镏钡皖^。)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草兒雖美,但你比草兒美萬倍!”
。▋芍皇志o緊握在一起!)
男:“執(zhí)子之手,”
女:“與子偕老!”
旁白:“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在下一幕中,艷麗如桃花的靜女將在親友的祝福聲中成為阿金的最美的新娘,在這里我們祝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ㄈ酂崃业恼坡暯(jīng)久不息)
四、探討閱讀:
師:《靜女》中男子對自己接受的兩件禮物更喜歡那一個?為什么?
。▽W生討論,教師明確)
生丙:彤管,因為“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生。很璨荩驗椤胺桥疄槊,美人之貽”。
師:兩位同學都說得有根有據(jù)。照理說,彤管比荑草要貴重,但男主人公對受贈的彤管只是說了句“彤管有煒”,欣賞的是它鮮艷的色澤,而對受贈的普通的荑草卻由衷地大贊“洵美且異”,顯然欣賞的不是其外觀而別有所感。原來,荑草是她跋涉遠處郊野親手采來的,物賤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之“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達。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的鮮艷的色澤,那種“說(悅)懌”只是對外在美的欣賞;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業(yè)“洵美且異”,是對它所傳送的那種有著特定內(nèi)容的異乎尋常的真情的深切體驗,在我們看來,那已經(jīng)超越了對外表的迷戀而進入了追求內(nèi)心世界的諧和的高層次的愛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將會長成茂盛的草叢,也含有愛情將更加發(fā)展的象征意義。
五、《氓》與《靜女》比較閱讀:
師:《氓》與《靜女》有何異同?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
教師明確:《氓》與《靜女》都是《詩經(jīng)》中優(yōu)秀的愛情篇章但兩者無論是思想感情還是藝術(shù)特色都有異同。首先是思想感情上,兩首詩都表現(xiàn)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鹅o女》大膽熱烈的愛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睹ァ返闹魅斯星楦鼮閺碗s,初始她懷著愛情的忠誠決心“及爾偕老”建立了家庭,因此丈夫的負心就給她造成了巨大的感情傷害,但她并沒有現(xiàn)在“靜言思之,躬自悼矣”的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在總結(jié)出“無與士耽”的教訓后,決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義無反顧地離開丈夫,開始新的生活,更表現(xiàn)了人格的尊嚴。而在藝術(shù)特點上,兩首詩都寫得十分動人形象。如,同時盼望著約會中遲到的戀人,《靜女》中的男子是“搔首踟躕”,焦急和煩躁全然沒有掩飾,而《氓》中的姑娘卻“不見復關(guān),泣涕漣漣”,抑制不住的眼淚泄露了深埋心底的愛情。再入,寫女子給男子的饋贈,《靜女》寫戀愛時節(jié)贈的是浪漫的茅草,《氓》寫結(jié)婚,帶上的是整車的嫁妝,準確的寫出了民間習俗和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現(xiàn)。
六、總結(jié):
師:我們通過《氓》和《靜女》兩首詩的學習,了解了《詩經(jīng)》所處時代的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向往,教育了我們應(yīng)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七、布置作業(yè):背誦默寫《氓》和《靜女》。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熟讀并背誦。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nèi)涵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朗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內(nèi)容。
2、通過點撥、討論、分析講解,鑒賞詩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nèi)涵
一、導入
中國是詩的國度,在中國古代詩歌這條道路上出現(xiàn)了不少名家,詩歌寫作的體裁也得到不斷拓展,由此產(chǎn)生了許多風格迥異的派別,比如:
1、浪漫派 ,以抒發(fā)個人情懷為中心,詠唱對自由人生個人價值的渴望與追求。詩詞自由、奔放、明白、順暢、想象豐富、氣勢宏大。語言主張自然,反對雕琢。代表人物李白《月下獨酌》、《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
2、現(xiàn)實派, 詩歌藝術(shù)風格沉郁頓挫,多表現(xiàn)憂時傷世,悲天憫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來都繼承了杜甫的寫實風格,代表詩人杜甫《三吏》、《三別》、《兵車行》
3、山水田園詩派,體裁多為青山綠水,自然風光,風格多為恬靜淡雅,代表人物有陶淵明、王維《山居秋瞑》、孟浩然《過故人莊》等。
4、邊塞詩派,體裁多為描寫戰(zhàn)爭與戰(zhàn)場,表現(xiàn)保家衛(wèi)國的英勇精神,或描寫雄渾壯美的邊塞風光,奇異的風土人情,又或描寫戰(zhàn)爭的殘酷,軍中的黑暗,戍守邊疆的艱辛,表達民族和睦的向往與情懷。代表人物有高適《別董大》、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維《使至塞上》等。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也是古詩,請同學打開課本《詩四首》,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一下這些古代名作。
在《桃花源記》一文中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陶淵明對和平、安寧、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陶淵明的《歸田園居》一詩,進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及作品簡介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jié)先生,是我國田園詩的開山鼻祖,寫了大量歌頌田園風光和農(nóng)村生活的詩篇,他曾經(jīng)做過幾任小官,41歲辭官而歸,從此居住在農(nóng)村,參加田間勞動,63歲去世,這首詩是在他辭官的第二年寫的。
三、整體感知
1、教師朗讀課文
2、學生正音、劃節(jié)奏并自由朗讀課文。你們在這首詩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合作探究
(一)自主學習
1、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勞動生活情形?
(從“種豆”“草盛”“夕露”可以看出是農(nóng)歷三四月間,即春末夏初)
2、詩人到田間干什么,用了多少時間?
(鋤草,從“晨興”“帶月”可以看出他干了一天。)
小結(jié):詩的前四句寫了給豆鋤草一事,交代了種豆的地點,“南山”指廬山,是人家住柴桑,是廬山之北,故以廬山為“南山”,第二句交代了鋤草的原因,草長得茂盛,把土里的營養(yǎng)都吸收走了,豆苗長不起來,非鋤不可,第三句說作者一大早就去鋤草,“興”,起的意思,“晨興”就是早早起來;“理”清理,清除, “荒”,雜草,“穢”田間的雜草,第五句說自己歸家之時已是月兒初升之時,“荷”擔的意思。
3、第五句中“道”是怎么說的?為什么開頭不說,在這里才說它狹而草木深?
(詩人的歸途)(為了引出下一句,表明是詩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服被露水沾濕)
4、作者為什么要寫夕露沾衣呢?
(借夕露沾衣突出詩人整日勞作的艱辛,烘托出詩人堅定的歸田愿望)
小結(jié):詩人寫勞動生活,也是為了表明他終身歸隱的愿望,盡管勞作一整天,也不感到辛苦,歸途中夕露沾衣就表現(xiàn)了他的意愿,生動的表現(xiàn)了詩人自然樸素的風格。
(二)探究學習
1、這首詩可分幾層意思?
(三層意思:種豆的地點及勞動結(jié)果;勞作的辛苦與執(zhí)著;自己的田園之樂。)
2、“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的是什么?
(田園勞作之樂,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自我。)
3、、這首詩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享受田園之樂的愜意、閑適的心情。)
4、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這首詩的畫面。(結(jié)合人物身份、舉止、心情)
(詩人如釋重負,告別了那個令人壓抑的官場,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園。來到南山腳下,種下了豆子,但因體力不支,農(nóng)藝不精,所以草兒盛,豆苗稀。詩人只好一大早起來就扛著鋤頭去除草,晚上一直勞作到與星星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濕了衣衫,可解脫了身心束縛的詩人不以為苦,而深深地體味其中的樂趣。)
六、布置作業(yè)
預(yù)習《使至塞上》
語文教案 篇4
鼓勵同學多練
多練包括“說”與“寫”的過程!罢f”為寫打下基礎(chǔ)。說與寫分別是語言的兩種表達形式。說是口頭語言,寫是書面語言作文教學為什么選說后寫呢?首先是從兒童語言的發(fā)展來看,一個人學習語言總是先學習口頭語言,口頭主席是書面語言的先導,也是書面語言的基礎(chǔ)?陬^語言的發(fā)展能促進書面語言的發(fā)展。小學低年級的同學口頭語言變?yōu)闀嬲Z言,還必需經(jīng)過嚴格的說寫訓練。對于少數(shù)民族同學來說先說訓練尤為重要,從民族語言變?yōu)闈h語,F(xiàn)行課程教學中,每次習作之前都配有一次口語交際。交際內(nèi)容與習作要求大致相同,也就是說口語交際是為習作打基礎(chǔ)的為此,口語交際特別重要。每次習作,俺都用1至2課時進行口語交際教學,之后才進行習作。
如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三》中,口語交際是:說說俺自身,而習作是:把自身介紹給他人。在此次習作中,口語交際做好了。同學在習作時就容易得多,說可以檢查考慮的結(jié)果,起到組織語言的作用。同時又促進考慮,有利于書面語言的發(fā)言。說就成了內(nèi)部語言轉(zhuǎn)化為外部語言的橋梁。
強調(diào)口語交際的目的性,做到有條有理
《語文課程規(guī)范》指出:口語交際做到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diào)適當。一堂口語交際課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說話的中心。但同學在興奮的同時,說話就不著邊沿,東拉西扯的。這時教師要充沛發(fā)揮主導作用,逐步引導同學回到說話的主題中來。
如:語文園地三中《說說俺自身》,同學開始都在說自身的外貌、性格、優(yōu)缺點,在講事兒時說著說著話題一轉(zhuǎn),就介紹起他人的優(yōu)缺點了,這樣就沒有把話題落實到介紹自身上。這時,需要教師因勢利導地提問:“同學們,說他人是為了更好地介紹自身,你自身在這件事上有什么表示呢?”經(jīng)過老師引導,又回到了主題上。在同學說話前,俺先讓同學閉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緒,把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口語交際帶寫作
教材在編排口語交際和習作時,確實進行了認真的考慮和布置。例如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是“說說俺自身”,習作的內(nèi)容就是“自俺介紹”。筆者首先上口語交際課,讓同學推選兩位與眾不同的同學站到前面,讓同學們進行觀察和發(fā)現(xiàn),找出他們的不同點。這其實是借鑒別的教師的做法,效果確實不錯。同學發(fā)言非常積極,完全出乎教師的意料。這樣先讓同學說一說,教師引導同學總結(jié)出寫人可以從相貌、衣著、興趣喜好等方面進行,只要抓住特點,就可以寫好。如王威寫自身愛踢球,寫了一場精彩的足球競賽中自身的表示;于明杰寫自身愛惡作劇,寫了自身生病輸液時在地板上灑水讓媽媽滑倒的故事;王永超寫自身愛考慮,抓住了一次檢驗自身解決一道難題的經(jīng)過。其中的句子是這樣的:
俺想啊想,一只手拿著筆在桌子上亂畫,另一只手抓著頭發(fā)。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俺還沒有做出來,真把俺急壞了。就在這時候,俺突然想出了解題的方法。時間就要到了,俺連忙在試卷上寫下了答案,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心里真輕松。
句子之所以如此流暢、精彩,完全是因為口語交際課上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準備工作充沛,同學再寫就得心應(yīng)手了。每次習作之前,教師都可以設(shè)計相應(yīng)的口語交際訓練,借以啟迪同學的考慮,誘發(fā)同學的寫作興趣,理順同學的思路。同學往往善于說,而不善于寫,教師要提醒同學,把自身說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其實就是一篇好文章。
開展活動引寫作
同學寫作文感到無話可說,主要原因是平時活動少,同學又不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為彌補這一缺乏,教師可以精心組織同學開展活動,在活動中指導同學細心觀察。例如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的習作內(nèi)容是“秋天的快樂”,教師可以帶領(lǐng)同學走出教室,走進廣闊的大自然,去尋找秋天,尋找快樂。在活動中,教師可以指導同學觀察: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動物呢?人們呢?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變化?同學的感受豐富了,自然有許多話要說。經(jīng)過適當引導,就可以寫成一篇好作文。
語文教案 篇5
(設(shè)計A)
教法展示
安排一課時。(下同)
1.自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通過自讀課文,要求學生能用“原文”正確無誤地答出下列內(nèi)容:
、僮髡叩囊粋觀點:“修辭就是在運用語言的時候,根據(jù)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選擇語言材料這樣一個工作過程!被颉靶揶o是一個選擇過程!被颉靶揶o不是把話這么裝飾那么裝飾,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樣翻新的說法,只不過從現(xiàn)有的材料中精心選擇而已!
、谛揶o選擇的兩個標準:一個是“準確,富有表現(xiàn)力”;另一個是“修辭有時代性,有社會性”。
、壅Z言積累的三個結(jié)合:“它(按:指豐富語言)同思想的提高,知識的充實,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關(guān)系非常密切。”
2.深入課文,思考論述
布置學生再讀課文時,要求思考以下問題:
、僮髡呤窃鯓犹岢鲎约旱挠^點的?(要點:開宗明義后即用生活現(xiàn)象印證,正面亮出觀點時不忘修正一些人的誤解。)
②課文在論述“兩個標準”時如何安排層次?(要點:論述第一個標準時,先說明為什么語言運用要講究準確和富有表現(xiàn)力;接著說明“主客觀統(tǒng)一,表達效果才會更好”;最后論述對象和場合的問題。論述第二個標準時,先談修辭選擇因時代不同、社會不同而有異,其次提出了今天的社會對修辭選擇有新的要求。)
、墼谡撟C修辭選擇的條件時,作者強調(diào)了什么?(要點:積累語言的重要性。)
3.結(jié)合課文,遷移訓練
課文后面設(shè)計的兩道練習,可安排課內(nèi)、課外各完成一道。
(設(shè)計B)
教法展示
1.名例引路
即用某熟知的修辭例子讓學生發(fā)表意見。
示例:相傳王安石寫“春風又綠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過”字,又換“入”字、“滿”字,經(jīng)過多次更易,最后才選定了“綠”字。
要求:請比較一下“到、過、入、滿、綠”等5個字的`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答案(參考要點):“到、過、入”無非表示春天已經(jīng)來臨!皾M”雖然能表示春意之盛,但并不確切,“風”和“滿”配搭也很勉強。而“綠”既包含了“春到”,又表示“春滿”,更富有春意盎然、春光明媚,使人產(chǎn)生如見其景、如入其境的真實感和美感。
2.金口大開
即課前布置學生備好《現(xiàn)代漢語詞典》或關(guān)于現(xiàn)代漢語修辭知識方面的資料、書籍。課堂上由學生開放式地給“修辭”下定義或作解釋,答案不求統(tǒng)一,《教師教學用書》上的“名家關(guān)于修辭的說法”可供參考。
3.課文采珠
即布置學生自讀課文,弄清“一個觀點”,熟悉“兩個標準”,了解“三個結(jié)合”。(“一、兩、三”所指的內(nèi)容見設(shè)計A)
4.火花碰撞
即由學生談學習課文后的感受。學習課文后,每個人的感受可能不同,但以下幾點應(yīng)達成共識:
、僬n文的觀點新穎,見解獨到;
、谡n文對語言運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凵钪袘(yīng)鍛煉自己的修辭選擇能力。
5.身體力行
即完成練習題,答案可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設(shè)計C)
教法展示
1.閱讀課文,了解“一、兩、三”
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捕捉信息,回答“一、兩、三”所指(具體內(nèi)容見設(shè)計A)。
2.完成練習一,回答“為什么”
為節(jié)省時間;可將全班同學分成三大組。每組思考一段材料,著重闡述“為什么這樣或那樣”的理由、原因。不必局限于《教師教學用書》上的“答案”,而應(yīng)鼓勵學生求異思維,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說出自己的見解,有“理”即可。
3.結(jié)合練習二,補充實例,暢談?wù)J識
舉實例最好是自己或周圍同學經(jīng)歷的;談?wù)J識可深可淺,可長可短,但必須“真實”。
4.利用課余時間,有意識地選擇本班近期某人某篇作文,翻印給全班同學,要求運用所學知識或受到的啟發(fā),從修辭角度對作文作些修改,并列舉修改的理由。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學習帶竹字旁的字6個,寫字3格。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棵:
出示竹子圖,同學們你們看圖上畫的是什么?你能猜出土上的字念什么嗎?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帶偏旁得字,你能猜出我們今天學的是帶什么偏旁得字?
二.學習新課;
1.出示詞語:竹子竹筍竹竿毛筆竹筐筷子箱子籃子笛子
2.練習讀一讀,互教互學。
3.討論:帶點的字有什么特點。
4.為什么這些字都是竹字頭。
5.讀一讀:風箏燈籠帳篷籬笆
算盤話筒水管篩子
。1)互教互學。
。2)說一說這些字為什么都是竹字頭?
6.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筷箱藍笛算管
。2)指名讀一讀。
(3)說一說這些字的結(jié)構(gòu),有什么組成?你怎樣記這個字的.?
(4)找朋友。
7.學寫字
(1)出示生字:籃笛算
。2)互相說一說:這些字的結(jié)構(gòu),怎樣寫,注意什么?
。3)在田字格里練習寫。
三.鞏固復習:
1.比賽:帶竹字旁的字看誰說得多。
2.比一比,并組詞。
籃()蘿()笛()
藍()籮()苗()
四.課堂總結(jié):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總結(jié)。
教學回顧:
板書設(shè)計:丁丁冬冬學寫字
筷箱藍笛算管
籃笛算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會正確書寫蠶、床、脫、舊、胖、吐、繭、卵、桑、裳、嫩、漸、蛾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正確書寫卵、桑、裳、嫩、蛾、漸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教學過程:
一、揭題、教學生字。
1、出示蠶的圖畫
今天,魏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新朋友,是什么呀?(蠶)
2、出示生字蠶
請小朋友把這個字的音讀準。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古時候的人們把蠶稱作天蟲蠶能吐絲結(jié)繭織成美麗的絲巾。我們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寶寶而這里小作者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姑娘誰親切叫它一聲?(指名讀)
讓我們一起親切地叫它一聲蠶姑娘(齊讀)
3、蠶姑娘非?蓯,我們先來聽一聽課文錄音。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很多同學都了解蠶,有的同學可能還養(yǎng)過蠶,對蠶感到很親切,相信讀了課文,你會更喜歡蠶。
三、學生自學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反饋:
〈1〉出示詞語(帶拼音)
蠶卵桑葉蠶床脫下蛾姑娘又白又嫩
繭子漸漸長胖吐出舊衣裳又黃又瘦
老師把帶有生字的詞語找出來了,請同桌互讀,注意讀準字音。如果有讀錯的`,請你幫他糾正一下。重點朗讀詞語蠶卵又白又嫩舊衣裳蠶床
〈2〉、請你再看看這些帶有拼音的字,哪個難寫而你又用好辦法記住了,請你介紹一下。重點指導卵的筆順(指名說教師板書書空學生在作業(yè)
本上寫一個)
四、讀準了生字詞語,現(xiàn)在我們來讀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挑選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一小節(jié)讀給大家聽。
3、反饋、評議。要求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評的重點就是上面兩方面。
可作如下點評:
〈1〉你一個字都沒讀錯,真行!
〈2〉這個詞語你讀的特別準,你再讀一遍。
〈3〉你讀得太心急了,把字給丟了,慢慢來再讀一遍。
〈4〉你這一小節(jié)沒讀好,沒關(guān)系,你可以請同學幫你讀。
當學生讀第六小節(jié)時,教師板書繭。讀第七小節(jié)時板書蛾
五、剛才小朋友經(jīng)過認真地讀課文,了解了從蠶卵里鉆出了蠶姑娘,蠶姑娘又變成了繭子,繭子變成了蛾姑娘,你對哪部分最感興趣,四人小組交流討論讀。
。1)自由準備
。2)抽四人小組賽讀。(2組)
。3)你們看,這就是蠶的一生。(課件出示圖畫)你記住了嗎?
。4)拿出課堂作業(yè)本,填一填。反饋、校對
六、小結(jié)
蠶姑娘從卵轉(zhuǎn)變?yōu)槔O再轉(zhuǎn)變?yōu)槎辏鼈兪窃鯓訚u漸變化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語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堂鉛筆字基本筆畫筆法教學課。在一年級時,學生已經(jīng)學過基本筆畫的寫法,對鉤的形態(tài)認識和寫法并不陌生。但臥鉤與斜鉤在書寫中仍存在較大的難度,要做到提按適宜、快慢適當,寫出筆畫圓轉(zhuǎn)、鉤尖利索、勢態(tài)優(yōu)美的字,這對二年級學生的書寫基礎(chǔ)來說,還存在著較大的學習困難。
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突出臥鉤的寫法教學重點,這里采用淡化書法技法教學,加強形象化教學,同時,選擇學生易書寫的漢字,增強學生寫字的信心。
教學目標:
1、掌握臥鉤的寫法。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含有臥鉤筆畫的'漢字。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臥鉤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欣賞書法作品,體驗書法的美。
1、小朋友們,你知道我們這堂課上什么嗎?(寫字)因為老師在課件上寫了“寫字”兩個字。
2、欣賞書法家的字帖,說說你的感受,感受漢字的美。
3、看8歲小朋友溫淑怡的鉛筆字,說說你的看法。
4、如果同學們也認真的寫字,一定比她寫的還要好。今天,我們就來學寫臥鉤和斜鉤,
二、學習臥鉤的寫法
1、觀察圖片(出示月亮圖和臥鉤),交流臥鉤的寫法,書空筆畫。
2、師邊講解邊示范:
臥鉤:起筆輕,先向右下斜、略呈弧形行筆,收筆處稍停、按牢,向左上用力鉤出。
。ㄗ⒁猓号P鉤的弧度要大一點,字才顯得飽滿。)
3、生練習書寫,實物投影評價交流,再次練習。
三、書寫漢字:心 忠
1、出示生字“心”,交流,師范寫,生書空,練寫,實物投影講評。
心:字形較扁,中點居中,比左右兩點略高。
2、出示生字“意”,交流,范寫,生練寫,講評
七、練練寫寫
師巡回指導,看到寫的好的及時送上笑臉,表揚寫的特別好的同學,將掌聲送給他(她)。
八、總結(jié)
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臥鉤,以及有這個筆畫的字,你有什么收獲和建議,全班交流。
送給學生一句知心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希望大家寫字時要做到認真觀察,仔細書寫。祝愿每個小朋友都能寫出一手好字。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
教后反思:
無論是筆畫臥鉤,還是帶有臥鉤的漢字,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都是比較難掌握的部分。因此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筆畫臥鉤是一個較難掌握的知識要點!臥鉤教學的難點是對筆畫臥鉤形態(tài)把握以及對書寫技巧的掌握,F(xiàn)在的學生很聰明,他們對筆畫臥鉤形態(tài)的理解一點也沒問題?墒菍τ谡_的書寫卻很難體現(xiàn)出來。既然學生能夠理解,不能書寫出來,可能是教學中那個環(huán)節(jié)出了點小問題?
怎樣才能讓學生在書寫中正確的體現(xiàn)臥鉤的形態(tài)特點?在嘗試了多種方法后,通過分析比較,最終覺得對臥鉤形態(tài)描述簡潔化、口令化、統(tǒng)一化、形象化,這樣教學效果明顯些,學生也比較容易掌握。即由以前的對臥鉤形態(tài)分析時講解它的特點是“前段斜,后段平,形扁橫臥,鉤向左上角寫出”變成書寫時帶著口令“彎——平——向上翹——鉤向左”這樣反復的帶著口令書寫。但是在書寫之前必須要讓學生充分感受的如果不這樣做就出不來漂亮臥鉤的情感,也就是錯誤的書寫方法。讓學生對錯誤的方法有了強烈的排斥,這樣正確的書寫方法學生便很容易接受了,從而根生蒂固的存在他們的腦海中,輕而易舉的在書寫中體現(xiàn)出來! 好的方法需要不但的摸索,但教育的真諦在于用最簡單的方法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并運用。這將是指導我尋找書寫教學良好方法的座右銘!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設(shè)想
理解詩中語句,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把握詩歌的意境,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背誦五首詩詞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采取讀讀、議議、背背的方法教學。閱讀強調(diào)整體感知,字面上的意思給予答題解惑,不必逐字逐句講解;學生看不出的精妙之處要給予點撥,點到為止,不必深挖。引導學生進入詩詞的意境,發(fā)揮想象,作再創(chuàng)作,可以畫成圖畫或擴展成一個故事進行口述。還要注意各首詩詞的寫法。
安排兩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古代詩詞是我國文化和文字寶庫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有思想、有意境、有韻律,尤其是本課所選的五首詩詞更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同學們應(yīng)反復誦讀.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把握詩詞的意境,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龜雖壽
曹 操
一、檢查預(yù)習。
1.指名朗讀全詩,教師訂正或強調(diào)“驥””櫪”的讀法。
2.指名解釋下列詞語。
竟時 烈士 暮年 不已 盈縮之期 養(yǎng)怡之福
二、簡介背景。
這首詩是《步出夏門行》的最后一章,寫作時間比《觀滄海》稍晚,寫在他平定烏桓叛 亂、消滅袁紹勢力之后,南下征討荊、吳之前。曹操以統(tǒng)—天下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戰(zhàn),歷盡艱辛,既有過勝利的喜悅,也嘗過失敗的痛苦。但他從不消極,總是主動進取,雖屈暮年,還是老當益壯,不失雄心壯志。這是他寫這首詩的思想基礎(chǔ)。
三、品味、理解詩歌的意境,了解詩歌的寫法。
1.齊讀課文。
2.討論以下問題。
①全詩的核心句是哪幾句?表現(xiàn)廠詩人怎樣的精神和氣概?
明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表現(xiàn)了詩人為統(tǒng)一中國而繼續(xù)奮斗的雄心壯志。
教師補充:詩人寫這詩時53歲。故以“老驥”自稱,又稱“暮年”,但他還要繼續(xù)奮斗,所以又說“志在千里”“壯心不已”。他的“志”就是要統(tǒng)一全國。他認為統(tǒng)—全國符合歷史的需要,所以決心為此奮斗終生。
②學生自讀、背誦這四句詩,本詩主要寫自己’的雄心壯志,為什么要寫到“神龜”“騰蛇”?
明確:作者先以神龜、騰蛇為喻,極言人的壽命有限,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30 詩詞五首》。這四句詩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龜、騰蛇這樣的神物都不能不受到自然規(guī)律的限制,更何況人?詩人這樣說,用意是積極的,即要求自己利用這短暫的生命建功立業(yè),不要虛度一生。
、奂热挥钪嫒f物都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終,那么人的壽命長短是不是全由天來決定呢?請從詩中找答案,并作簡要分析。
明確:不是。“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說明人的壽命長短也不是全由天決定的,人可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順應(yīng)自然,養(yǎng)怡身心,延年益壽,與天爭時,始終保持昂揚樂觀的進取精神。詩人這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十分可愛的。他的千里之志,就是建筑在這一人生態(tài)度的基礎(chǔ)之上的。
④這首詠志詩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精神和氣概?
明確:先運用比喻后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詩人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進取精神和豪邁的氣概。
3.自由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石壕吏
杜 甫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的意思
一何 前致詞 新戰(zhàn)死 長已矣 無完裙 逾墻走 語聲絕 泣幽咽 登前途
—、檢查預(yù)習情況。
二、簡介背景:指導學生看注釋⑦。
三、指名朗讀課文,教師訂正生字讀音,注意“逾”、“戍”、“嫗”、“咽”等字讀音。
四、口述故事:將這首敘事詩擴展成一個故事。
五、引導學生分析課文,討論下列問題。
1.這首敘事詩按故事情節(jié)可分為幾部分?
明確:開頭四句為第—部分,寫故事發(fā)生。第二部分從老婦致詞起到敘家事結(jié)束,寫故事展開。最后四句寫故事結(jié)局,是全詩第三部分。
2. 為什么要特地點明差役捉人是在夜里?第一部分中哪一句對下文敘事最有預(yù)示作用?
明確: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fā)生,人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們已經(jīng)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同時,詩人是“暮”投石壕村的,從“暮”到“夜”,已過了幾個小時,這時當然已經(jīng)睡下了。
第二課時
相見歡
李 煜
一、解題:引導學生讀注釋①。
二、教師指導朗誦后范讀課文。學生再自讀。
三、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理解詞的意境和詞人的情感。
1.“無言”和“獨上”描寫了詞中人怎樣的形象和心境?
明確:“無言”,“獨上”,讓人看到一個孑然一身,“斯人獨憔悴”的孤影。由此可以想見其人處境的孤寂,心境的蕭索。
2.二、三句是摹畫詞中人所見樓外之景,按什么順序?qū)懢,景中滲透了一種什么心情?
明確:從仰望之景、天空之景寫到俯視之景、地面之景。殘月的清光照著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門緊鎖。這些詞中人眼中之景。無不籠上冷落凄清的濃郁的色彩.雖沒寫一個“愁”字,但寂寞哀愁之情自見。
3. 第三句中哪個詞是傳神之筆?請說說它的妙處。
明確:“寂莫”者,非梧桐深院。乃人也:被“鎖”。 非“深秋”。 亦入也。人間秋色,無所不在。如何能鎖住!這一個“鎖”字,是傳神之筆。是詞中小人“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所產(chǎn)生的主觀印象。被鎖于深院主之人悲愁無盡。只有“清秋”相對,怎能不深感寂寞。
以上三句是詞的上闋。指導學生自讀,背誦上闋,體會景中愁情。
4.下闋與上闋相比。在抒情方式上有沒有不同?
明確:上闋寓情于景,下闋借助比喻直抒離愁。
5.“離愁”是抽象,難以言狀的.為何詞人能將它寫得如此真切、深刻?
明確:以“剪不斷。理還亂”為喻,是形象地描繪離愁的絕妙之筆。因“絲”與”思”諧音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
四、小結(jié):這是廣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前2句寫景,后2句議論。全詩以方塘作比,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七色花》 誰見過七色花?(沒見過),那么,看到這個題目,你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呢? (七色花什么樣?哪些地方與其它花不同?誰有七色花?這七色花是怎么來的?它有什么作用?) 過渡:剛才同學們圍繞題目提出的問題很好,很值得我們?nèi)パ芯。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看我們提出的問題能不能通過讀解決。
二、自由讀文,了解大意。 請同學說一說,你讀了一遍課文知道了什么,用簡練的語言回答。 (課文主要講珍妮意外地從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實現(xiàn)了自己的種種愿望,并且用它幫助了一位有殘疾的.小男孩的事。)
三、快速默讀,自學生字詞。 1.要求讀準字音。 秩:應(yīng)讀zhì,不要讀成chì。 跛:應(yīng)讀bǒ,不要讀成pǒ。 2.理解詞義。 陌生:生疏,不熟悉。 合攏:合在一起。 孤零零:形容孤單,無依無*。 眨眼功夫:形容時間極短,瞬間。 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跛子:跛腳的人;瘸子。 小心翼翼: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四、引導探究性學習 1.同學們讀了兩遍課文后,一定會有許多疑問或感興趣的話題,請你再快速讀瀏覽一遍課文,把你感興趣的內(nèi)容用﹏畫下來;有疑惑的句子用畫下來。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感受,解決問題。 以下句子要重點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費了,這最后一片,要它做什么事,得好好想一想。 (這句話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時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說明她此時已經(jīng)意識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義及作用不大,因此,對最后一片花瓣顯得格外地珍惜,她要讓最后一片花瓣充分發(fā)揮作用,把它用在可用之處,用在有意義之處,要充分體現(xiàn)它的價值。) (2)珍妮想買巧克力糖,買蛋卷可是吃過就沒有了;買三輪小車,買電影票不,等一等,讓我再想想看。 (這句話寫出了當剩下最后一片花瓣時,珍妮復雜的心理活動。在她腦中閃過了不少念頭,然而又被她一一否決了,因為她發(fā)現(xiàn)如果買吃的,吃過就沒有了;買玩的,玩一段時間就膩了;看電影,看過就完了讓我再想想,說明她想用這僅有的一片花瓣給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東西,給他人帶來一些有意的幫助)
五、指導朗讀 課文中有一句話飛吧,飛吧!我要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較多,但是每次出現(xiàn)情況都不相同。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根據(jù)每次出現(xiàn)的具體情況,聯(lián)系上下文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情。前幾次七色花滿足了珍妮的愿望,她感到很開心,要用輕松的語氣讀。用最后一片最珍貴的花瓣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樂啊!在朗讀時,先要讀出小珍妮心情沉重,認真思考的語氣,最后要表現(xiàn)出小珍妮幫助了別人后那種愉快的心情。
六、討論 1.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會怎樣用? 2.我們周圍有什么人需要什么樣的幫助,舉出具體實例,說說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30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背影》教案05-01
語文教案-《背影》的教案05-01
語文教案:春風教案04-30
語文教案:春教案04-30
語文教案-《邊城》教案05-01
語文教案-《荷花》 教案05-01
語文教案-《林!方贪05-01
語文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