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原電池教學反思
[教學原述]通過銅—鋅原電池的演示實驗及動畫演示電子流動情況,幫助學生理解原
電池的原理。我考慮到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概括能力還不是很強,沒有讓學生馬上討論“構(gòu)成原電池的條件”。我對教材進行了處理,增加了一些演示實驗(如下表),按銅—鋅原電池的裝置,變化電極材料和燒杯里的物質(zhì)(其中實驗6中鋅和銅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讓學生通過預測、觀察、對比、分析、歸納、得出結(jié)論。 序號 電極材料 燒杯中物質(zhì) 預測結(jié)果 實驗結(jié)果 1 Zn——Zn 稀硫酸 2 Cu——Cu 稀硫酸 3 Zn——C(石墨) 稀硫酸 4 Zn——Cu 硫酸銅溶液 5 Zn——Cu 無水乙醇 6 Zn——Cu 稀硫酸 同學們一邊興致勃勃地預測實驗結(jié)果,一邊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我一邊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一邊有序地做著實驗。隨著實驗的進行,同學們順利的得出了構(gòu)成原電池的條件。然后學生通過練習鞏固所學內(nèi)容。從反饋來看,學生似乎掌握得很好了。
[問題分析]
課后有學生對我說,如果能讓他們自己親手做這些實驗就好了。還有學生問:我家里的電動車里的電池的正負極及電解液是什么?每年要更換電池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才能延長壽命?我被深深地觸動了,我們往往只注重學生是否掌握了理論知識,而不注重學生是如何獲得這些理論知識;只注重怎樣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知識,而不舍得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理論知識。而且理論知識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要為實際生活服務。我們是否就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理論知識?如此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顯然缺乏應有的化學素養(yǎng),只會是一個死讀書的學生。
[反思視點]
反思一:本課例是典型的師導生學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很好地掌握知識點。但本課內(nèi)容與生活聯(lián)系很多,可以在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方面都有很好的資源連接,例如音樂卡片、廢舊干電池、電動玩具、手機、電子手表、照相機、電動車、汽車等等。能不能調(diào)整課堂模式,讓學生從生活中來提升學習知識能力呢?
反思二: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有關(guān)原電池最關(guān)注的是什么?選擇什么作為活動的切入點,怎樣利用好所有的資源與活動內(nèi)容進行最佳組合?怎樣的形式來展開才能真正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出發(fā)更好地引領(lǐng)學生?
反思三:找準切入點后整個活動的順序安排怎樣?從時間、材料、內(nèi)容、重點難點、學生情況進行有機整合。
[模式改進]
課堂活動模式改為:
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探究活動 分析問題 探究加深 掌握新知 在一陣音樂賀卡的音樂聲中開始了新的學習,學生們馬上充滿了好奇,音樂賀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然后我就順水推舟的告訴學生要探究的主題。教師在每個桌子上提供以下材料:電極有鐵、銅、鋅、石墨;溶液有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無水乙醇;還有塑料繩、電線、電流計。學生從中挑選材料設(shè)計出原電池。學生先分組討論,擬訂實驗方案,然后利用實驗探究。教師參與其中,加以有效地引導、啟發(fā)。學生實驗完畢后,各小組匯報實驗研究情況,小組間互相交流,從而理解原電池的原理及構(gòu)成條件。最后教師設(shè)計問題情景讓學生分析實際問題。課后布置家庭小實驗——水果的原電池實驗。
【原電池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原電池教案03-21
原電池教案04-25
硫化礦原電池效應研究現(xiàn)狀04-29
頤和園的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0-01
守株待兔反思教學反思10-01
“教學反思”之反思05-01
教學反思04-19
精選教學反思04-21
教學反思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