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么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 1
剪紙藝術歷史悠久,人們用它作為迎春、喜慶的裝飾品,還廣適應用到刺繡、印染、陶瓷等工藝中。具有單純、簡潔、明快、樸實、富裝飾性的特點。一般來說北方剪紙粗獷樸拙,南方剪紙精巧秀麗。剪紙題材廣泛,表現勞動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其形式有陽紋、陰紋、點色、套色、分色、襯色等。剪紙使用簡化、夸張和添加的.造型裝飾了法,著意藝術情趣和意境的表現。構成形式呈均衡或對稱式。剪紙經起稿、剪刻和貼裱完成。剪刻時按先細后粗、先密后疏、先內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順序進行。在剪刻時陽紋要“剪剪相連”陰紋“剪剪相斷”注意剪刻刀味。
本課的設置是讓學生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美,發(fā)揚我國民族,民間優(yōu)秀的藝術傳統(tǒng),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課知識點與第七冊(上)的圖案有相通之處,學習時可相互聯(lián)系。在教學中運用了典型作品啟發(fā)學生發(fā)現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與創(chuàng)造力,將民間剪紙藝術發(fā)揚光大。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 2
剪紙藝術,在我國的民間中可算源遠流長,在北方,逢年過節(jié),貼窗花,上門箋,姑娘們剪紙忙得不亦樂乎,僅次于縫衣刺繡的針線活。在南方,廣東的潮州剪紙,佛山剪紙也算名揚天下?梢娂艏埶囆g普及范圍之廣,影響力之深遠。剪紙藝術作為一種美術形式,現代人也十分喜愛,除了作為純剪紙藝術欣賞外,它還可以作書幀、插圖、火花、郵票設計等應用。眼前來說,同學們出墻報,題花、尾花、也可以運用剪紙形式,賀卡書簽的設計也可用剪紙。
傳統(tǒng)剪紙的表現內容大致分為動植物、人物和工藝圖案幾大類,其功能主要是裝飾。作為一種審美活動的剪紙藝術,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的事物的藝術追求,寄托著人們的愛好和希望。舉例說,一幅“龍鳳呈祥”,不正表達了人們對社會,對人生和祥的驥望嗎?一幅“五谷豐登”正是人類為了生存而希望風調雨順、以達精耕細作、稻糧滿倉的美好境界。一幅剪紙,蘊涵著多少情,多少意!
剪紙的表現類型很多,大致概括為下面十三種:黑白剪紙、套色剪紙、染色剪紙、分色剪紙、襯色剪紙、彩編剪紙、剪影、撕紙、折疊剪紙、立體剪紙等等。
剪紙既然類型這么多、影響這么大,下面,我就來說一說我是如何進行剪紙的教學的。
剪紙,就是融合繪畫,充分運用抽象的造型和剪刻手段,包含多種意識的一種傳統(tǒng)民間藝術。剪紙的教學是以繪畫和剪刻兩個環(huán)節(jié)為一體的教學過程。我在教學中改變以單純的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玩”、“畫”、“剪”、“賞”中,掌握和提高剪紙的剪刻和創(chuàng)作水平。
一、“玩”中得新知
興趣是進行創(chuàng)造活動的原動力,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發(fā)明創(chuàng)作的導師。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從玩中找剪紙的切入點,讓學生在玩中吸收新知識。例如,我在講授如何剪一個對稱紋樣時,就讓孩子們進行比賽,“看誰剪得又快又好”,沒有思維的束縛,剪刀在孩子們手中快樂舞動著。完成制作后就把作品展示出來,認識了“什么是剪紙”,在游戲的玩樂中吸取新的知識。
二、“畫”中創(chuàng)題材
藝術創(chuàng)造就是表現感受,抒發(fā)情感和想象,利用剪紙選材貼近生活這優(yōu)勢,把孩子們帶入創(chuàng)作聯(lián)想情境中,與他們一起分享童趣。兒童有多姿多彩的生活,有豐富無邊的想象,有獨特有趣的畫法,教師不應該以傳統(tǒng)的剪紙題材限制兒童的表現欲望。而應根據兒童繪畫的特點,在技巧和手法上給予適當的引導。例如,人物的動態(tài)畫夸張一點,是否更有趣;衣服的紋樣添畫幾種,是否更漂亮;樹木造型變形一下,是否更有趣及韻味;紋樣線條與主體不連接,應該動手“粘”起來……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中讓學生悟出構圖,繪畫語言等概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一幅幅造型有趣、形象夸張、富有兒童特色的.剪紙畫稿。
三、“剪”中獲技能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動手實踐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是一種非常必要的鍛煉,在實踐中使學生主動積極的進行學習和探索,更快的掌握剪紙的剪刻技能。
第一、感知剪刻:初學剪紙時,學生對制作方法還不明確,根據這個特點,就要求學生從單個圖案剪刻起,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流花紋”的剪法叫“陽刻”法,也稱鏤刻,這種方法流暢、清新、玲瓏細致,而“去花紋”的剪法叫“陰刻”法。也稱鐫刻,這種刻法效果厚重、結實、份量感很強,有一種強烈的黑白對比感,北方剪紙多用此法。通過陰、陽刻法技能的剪刻實踐,自己悟出剪紙的基本剪法。
第二、掌握剪刻:孩子們熟悉剪紙的基本剪法后,我就讓學生剪兩個相互重疊的圖案。例如,剪兩只相連的蝴蝶。如何表現相重疊的地方,這是一個難點,那么就要靈活運用“陰陽”刻法,利用“陽刻法”鏤空的效果和“陰刻法”保留的特點剪出相互重疊的部分。學生在實踐中理解花紋線條與主體相互連接的關系,靈活運用“陰陽”刻法,掌握剪紙的技能。
玩、畫、剪的剪紙教學,充分發(fā)揮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學習氣氛中體會剪紙的樂、情、美!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 3
《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采用第一人稱,敘寫了姥姥心靈手巧,剪紙技藝精湛,圍繞“喜鵲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紙展開了“我”和姥姥之間動情有趣的故事,表現了“我”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姥姥的剪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這條線索,帶領學生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 通過引導學生理解“熟能生巧,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從中感悟姥姥的話是經驗之談,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勤練不止!姥姥為什么如此熟練,下面的“總剪”二字透露端倪,因為老是不斷地剪,豈能不熟練?手都有準頭了,因為總剪,再熟練不過了,日久天長,剪起來就心中有數,從哪兒開始,到哪兒結束,要注意什么,剪起來才能得心應手,豈不是有了準頭了。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學生很容易明白。
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學生的說話練習還需老師進一步引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紙那樣,因為不斷地練習,反復地實踐,達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從而進一步體會姥姥的話中寓意!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 4
在上《姥姥的剪紙》第二課時,我覺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一、披文入情 環(huán)環(huán)相扣
經過這反復思索,我將落腳點放在“感受姥姥剪紙技藝高超和他們之間濃濃的親情”上。把握了這個重點,就以“神”為線索展開教學,我采用圈畫關鍵語句、讀、批、悟、談等方法進行了有效的突破。上課就按著“這是一位怎樣的姥姥”——感受姥姥的技藝高超;“姥姥是如何練就這一手絕活的”——讓學生知道姥姥不光是在剪紙,也是在用剪紙教育我,感受姥姥對我的疼愛;“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剪這么多呢?”——進一步感受姥姥把對我濃濃的愛傾灑在一幅幅剪紙中。這樣學生就深刻體會到姥姥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
二、利用好電子白板輔助教學
雖然高年級的語文課堂使用電子白板的機率不是很高,但我還是進行了積極的嘗試。使用電子白板中的“筆”圈畫重點詞“剪”,通過反復引讀,體會姥姥剪的時間長、次數多;使用放大鏡效果出示“鄉(xiāng)親們對姥姥贊嘆的話語”,放大鏡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富有教學機智,注重課堂的生成性
本來板書“神”是在教學完1-3自然段后請學生概括,課堂上有一位學生在讀相應的句子時就把這個字讀好了,我就相機板書。
對“拴”的處理,我認為也較為到位。結合當時是“密云多雨的`盛夏”的危險和作者的活動,文中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的“拴”,引出課文中的“拴”,與學生進行熱烈地討論“課文中用什么拴住了什么”,經過追問明白了姥姥用剪紙拴住了我的身體,更用剪紙拴住了我那顆貪玩的心……為領悟祖孫倆那濃濃的情作好輔墊。
在快要結束課文時,因時間還有多余,我就靈機一動,增加了一個板塊“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誰?說說你的理由”,將感恩教育推向了一個高潮,學生在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孩子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并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四、板書既體現了人文性,又體現了工具性。
“神”這一個字是對姥姥剪紙的高度概括與濃縮:姥姥的剪紙的神奇不僅在于本身剪紙技藝的高超,更在于她把對外甥的愛傾灑在一幅幅剪紙中,讓作者的心境與夢境都變得有聲有色。“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是學生習作中常用的方法,通過對例文寫作方法的剖析,目的在于讓學生今后習作中使用好這個方法。
五、讓學生敢于提問。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蔽覀儼嗟膶W生學習的自主性非常強,據此,我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質疑能力,在欣賞姥姥的多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后,請學生提問,并順利成章的引入到了下文的學習。
但還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
1、在處理“這是一位怎樣的姥姥” 時,因課前對此部分的教學時間估計可能會比較長,因此課上想抓緊時間。所以當學生結合“一張普普通通……要什么便有什么了”回答到“技藝高超”,我就急于讓學生談“還有哪些地方也體現了技藝高超”,而沒有讓學生很好的體會這句句子:材料平常,方法簡單,姥姥卻無所不能以及講正面描寫,到后來才補上去。
2、課堂上學生發(fā)言積極、精彩,理解到位,感悟深刻,但在朗讀上不能很好的將自己的體會融入到情感朗讀中,今后在指導朗讀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3、此外今后將進一步研究電子白板,盡量讓學生上臺使用電子白板,增強師生的互動性。
我想如果在以后的課堂中,教師用心地解讀教材,努力挖掘課文的訓練點,精心設計,爭取讓每節(jié)課都精彩。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 5
《姥姥的剪紙》為我們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整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在教學設計時,我始終圍繞姥姥的“剪紙”開展教學活動。我把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二段為第一部分,先是讓學生找描寫剪紙的語句,感受姥姥剪紙的形象生動、精巧細致,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了解。接著,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思辯姥姥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我能從他們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到這一點。
然而,整篇課文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我還是抓住剪紙,讓學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紙圖,想想它們有什么特點,體會到在實際生活中姥姥的勤勞,作者的貪玩。學生在交流這三幅圖片的含義時,能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當我讀著作者后來寫的對姥姥臨終前的回憶時,教室里一片安靜,有的學生感動得甚至要流淚了。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并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 6
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再難的事做起來也充滿了樂趣。剪紙是本學期第二個活動主題,一共安排了四節(jié)課的時間來開展活動。作為中華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剪紙深受人們的喜愛。
剪紙是一門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技藝。簡易的剪紙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能夠達到熟練掌握、運用自如的程度,但要真正想學精學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和研究琢磨才能夠做得到。
在和學生們共同開展剪紙活動時,第一節(jié)欣賞課上,當我把上屆同學制作的精美的剪紙圖片張貼到黑板上時,同學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些美倫美奐的作品,互相評價著自己最喜愛的是哪些,通過這樣的導入方式,極大地調動起孩子們對剪紙的興趣,為接下來的制作環(huán)節(jié)起到了一個良好的開啟作用。從最簡單的對稱剪紙喜字和窗花開始,我們一起走進了剪紙的世界,一刀一剪,一點點地,孩子們那一幅幅略顯稚嫩的作品完成了,看著自己的`巧手也能創(chuàng)作出剪紙作品,他們興奮極了,從那掛滿笑容的小臉上我知道他們收獲到了成功的體驗和創(chuàng)作的快樂。到了第二次剪紙活動課時,我把選好的圖案印刷出來發(fā)給學生們,這較之前的對稱式剪紙有了一定的難度,要把剪刀和刻刀結合起來使用,學生們心中向往著自己的手中能夠創(chuàng)作出這么精美的作品,所以做起來不怕難,小心細致地操作著,慢慢地,掌握了制作的方法,有些動作比較快的同學在當堂活動課上做完了,馬上興奮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沒有完成的同學則小心翼翼地收好工具和材料,準備回家以后繼續(xù)完成。我又請做得成功和比較好的同學向大家來介紹操作的注意事項,做得不理想的同學也來說一說不足和問題發(fā)生在哪些地方。
第三、四次主題活動課仍然是發(fā)剪紙圖案來進行練習,只不過難度和內容都變化了,整個活動結束后,學生們的手里已經有了4—5幅剪紙作品了,我把同學們完成的作品進行了最后的裱貼,然后把所有的作品張貼在黑板上進行展示,他們看著自己的作品,心里笑開了花,歷時一個月的時間,剪紙這一主題活動已經結束了,可他們仍然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下課后圍著我,笑著訴說著自己的體會和快樂,小臉上掛滿了快樂和幸福,還在不停的問,老師你還有其它的圖案嗎……
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明確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主題活動能不能得到學生的喜愛和歡迎,既要選好題,又要做好活動的準備和動員,還要在活動實施環(huán)節(jié)中做好指導和點撥,在活動結束后及時總結活動的成功和不足,做好活動評價,并且讓活動能夠得到拓展和延伸。在剪紙這一主題活動結束后,有一部分同學仍然想剪紙,他們希望得到更多的圖案和內容來練習,還有的同學大膽嘗試進行染色剪紙的創(chuàng)作,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制作出了第一張染色的剪紙作品,看著精美的作品,學生們笑了,他們感受到了研究的收獲和創(chuàng)作的快樂。學生們不僅在模仿和嘗試創(chuàng)作,還有的同學大膽的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八年十班的金廷勛同學不僅剪得好,還在裱貼上獨辟蹊徑,用壓膜用的塑料膜來裝剪紙作品,用這種方法來裱貼,整幅剪紙的效果是玲瓏剔透、充滿了動感。較之傳統(tǒng)的貼到紙上的效果要好很多。八年二班的步xx同學雖然文化課的成績不太理想,但她在綜合課上充滿了自信,剪刻的作品深得同學們的欣賞和稱贊,在整個八年級她的剪紙水平也是屈指可數的。
從孩子們自信和幸福的小臉上,我知道他們接受和喜愛綜合實踐活動課,為了讓孩子們能夠通過這一學科獲得知識,獲得體驗,獲得實踐的快樂,為了孩子們,我要努力地把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好,我知道沒有最好,但我會努力做到更好。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 7
《姥姥的剪紙》課文為我們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說她普通,她實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紙技藝,讓所有人都贊不絕口。姥姥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我”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說她不普通,她實在又太普通,每天燒飯、擇菜、淘米、喂豬。與所有的姥姥一樣,樸實平凡,日夜勞作,與外孫相濡以沫,有著化不開的親情。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通過這剪紙的高超技藝,姥姥那純樸、善良、熱情的形象,以及與“我”之間濃濃的親情,似在我們眼前清晰、豐滿起來。
教學中,我通過抓住姥姥的“剪紙”,讓學生找出“剪紙”圖的語句,并從中體會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例如“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突出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嫻熟。然后緊扣環(huán)節(jié)設計問題“姥姥的剪紙為什么那么神呢?”又帶領學生圍繞“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一句進行引導學習,品味語言,體現姥姥的技藝的高超是付出了努力練成的,再抓住“身心入境”一詞,深刻表現剪紙給姥姥帶來的投入與快樂。
前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所講的較多,讓學生自己體會理解的較少,我授課時表達的語速也較快,這給學生造成一定的障礙。在一個是教學的后半部分從“牛兔圖”體會我和姥姥之間的`情感不夠深入,特別是出示了三幅剪紙圖,應該讓學生說說姥姥剪這三幅圖的寓意是什么,明白姥姥對我的疼愛。但是,我只是集中起來理解,缺少深入的挖掘體會,為后面對以“姥姥的剪紙”為題的理解產生了一點阻礙,特別是學生的語言組織上明顯有了障礙,而一部分中等生和后進生理解上就要再花一點時間才行,這也是我在挖掘語言文字上最大的問題,常常點到為止,應該多考慮理解能力差的學生。
這一課,個別老師給我提出了建議,應抓兩條線,一個是“神”,一個是“情”,把文章結成一個整體,讓學生挖掘文字,至于這樣的設計可能還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但是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總之,從今天的這節(jié)課我看到自己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為了使自己的語文課堂充實起來,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動起來,我要盡快解決不足之處。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 8
《姥姥的剪紙》是蘇教版國標本十一冊語文教材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她有一手深入人心的剪紙技藝,讓鄉(xiāng)親們贊不絕口。姥姥手中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快樂回憶。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依托語詞、學生經歷,引導學生把課文讀薄,把課文讀厚,把課文讀活。我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部分,復習導入,把課文讀薄。
導入課題非常簡單,“姥姥“是北方人的叫法,十分親切,學生親切地讀一讀課題。樸實的開頭,意在營造輕松的、有趣的、親切的氛圍。接著將第一課時所學內容濃縮成幾個鏡頭,即鄉(xiāng)親夸贊姥姥,作者思念姥姥,引出作者的心夢之境,即文章中心“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第二部分,感悟舐犢之情,把課文讀厚。
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讀出姥姥的心靈手巧。以“熟能生巧”統(tǒng)領4——6自然段的探究,以“甜蜜”、“溫馨”為情感基調,由讀而思,訴說心情,引導學生多種多樣的“讀”,體悟姥姥在各時各地的“剪”,饒有情趣。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品味濃濃的祖孫情。抓住文章細節(jié)“拴”、“纏”,引導學生體悟“拴”和“纏”的傳神,演示“拴”和“纏”的動作,引出用什么“拴”住了上學前的“我”,怎樣“拴”住了“我”以至于“纏”著姥姥,讀中體悟濃濃的祖孫情,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
第三部分,走進作者的心夢之境,把課文讀活。
以填空仿寫式練筆為平臺,貫穿全文,讀寫的`自然融合,使“讀”觸發(fā)了學生渲洩的激情,使寫成了讀的必然延續(xù),形成了一條讀寫一體的“生態(tài)鏈”。體現了在閱讀教學中,學生不僅僅是消極被動的“吸收”,更是一種能動的“自我實現”。最后在一曲《感恩的心》動人的旋律中,情感很自然達到高潮。
縱觀整個教學過程,多處抓住了文眼展開教學,可謂“提領一頓,百毛皆順”。教學環(huán)節(jié)時刻與文章中心“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毕嗪魬怀龂@。板書設計成兩顆心聯(lián)結在一起,寓意深刻,象征著姥姥的期待之心與作者的感恩之心,因姥姥那惟妙惟肖的剪紙而牢牢地系在一起,緊扣文章主旨。
但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還不夠到位,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不大。這也是我們要不斷探討的問題。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 9
《姥姥的剪紙》一課,我把重點和難點定為:感受姥姥剪紙技藝高超,以及我與姥姥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
在學課文前,通過學生回憶自己跟姥姥之間發(fā)生的一些事情,激發(fā)學生學文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質疑問答,以學定教。如此一來,帶著學生不明白的問題走進課文。本文并不是單純寫姥姥的剪紙,而是通過寫剪紙來詮釋姥姥是怎樣的一個人,在了解姥姥的剪紙的段落里,我通過讓學生朗讀,結合關鍵詞句談體會,感受姥姥剪紙的高超技藝,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無可挑剔”等語句,感受那么多人喜歡姥姥的剪紙,稱贊姥姥的剪紙,作者當時內心的自豪與驕傲,體會姥姥剪紙為什么那么“神”。然后在作者“刁難”姥姥的那一部分,我出示了“喜鵲登枝”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剪紙的細微處,由此聯(lián)想到姥姥的手藝之精巧。接著,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思考姥姥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更加佩服。
整篇課文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我圍繞剪紙,讓學生把7—12自然段中具體描寫“牛兔圖”的句子用波浪線畫下來,并為剪紙起名字,用自己的話說說剪紙的`內容。我還將這部分內容中的幾幅“牛兔圖”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小兔騎牛圖”“老牛小兔啃草圖”,并進行換位思考,結合自己的生活加以想象,如果自己就是姥姥,也要剪紙,還會剪什么內容的牛兔圖?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想象明白到,無論怎么剪,無論老牛和小兔的形象怎么改變——兔子總是在玩耍,老?偸窃诟苫睿秃孟罄牙褜Α拔摇钡南矏叟c呵護。這樣順其自然,學生就會明白牛代表什么,兔代表什么,這牛兔圖的剪紙代表的是作者和姥姥生活場景的再現。
最后一幅剪紙,通過抓詞語“定定地”、“出神地”,感受姥姥內心又是希望朝夕相處的孫兒能留在身旁,又想讓孫兒去更廣闊的田地發(fā)展的矛盾心情。姥姥舐犢情深,對兒孫們是如此的牽掛深深打動了作者,也使讀者的內心也掀起了情感的波瀾,所以最后一部分配樂朗讀,很多孩子有感而發(fā),甚至有的眼含淚花。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并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 10
作為美術特色課——剪紙課程,我和孩子們于本周剛剛結束了一學期的剪紙學習,作為老師,應該沉淀下來,全面認真反思課程開展過程中出現的不足,總結教和學應該發(fā)揚和改進的方面。
一、技法
扎扎實實練技法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雖然孩子們難免會感到枯燥,但技法是學剪紙的大前提,所以,本學期在教學中不間斷地,練習剪紙中基本紋樣的剪制方法,收效顯著,學生對剪刀、紙和手三者之間的協(xié)調性已經掌握的很好,較學期初對剪刀的陌生感,到學期末順利完成自己作品,成果顯著。在下學期,技法的持續(xù)練習也是不可或缺的,技法本身就是熟能生巧的,為了不使學生感到乏味,可以在課堂中適當加入小游戲,提高練習興趣度。
二、題材
技法最終都要運用到剪紙作品中呈現出來,那么選材就很重要,題材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冬天到了,五角剪——雪花的'剪紙學習,很受學生歡迎,學習的效果事半功倍;和學生聊天,發(fā)現他們喜歡動物,對動物形象也感興趣,就加入“十二生肖”的主題學習。相反,對傳統(tǒng)的剪紙題材,孩子們就反應平平,在剪紙過程中容易產生不耐煩的情緒,從而變得較粗心。因此,下學期可以多搜集傳統(tǒng)剪紙的故事,以故事導入,讓學生了解傳統(tǒng)剪紙的社會背景,紋樣寓意,代入感強了興趣點就高了,課堂效果也會好。所以,選材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現狀和他們創(chuàng)作情緒的要求適時、靈活的進行改變,這樣既貼近生活也便于他們發(fā)揮創(chuàng)造。
三、構圖
學習剪紙,初期的臨摹是少不了的,在熟悉剪紙的構圖之后,就要慢慢引導學生如何自己設計剪紙的構圖,處理虛實關系,分清楚陰刻和陽刻,但是在構圖設計過程中,有一少部分學生往往不清楚何處留邊,何處應該剪去。我總是找不到方法,如何把虛實關系講得更具體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在向其他老師請教過后,首先,可以讓學生在樣稿上用筆畫出剪去的部分,打上叉號,并感受一下,再進行調整;或者運用點錢面的知識,保留線就去掉面,保留面就去掉線,二者結合起來,多練習就會孰能手巧。功在平時,還是要多學習,才能找到更多的教授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工具
剪紙時除了用剪刀剪以外,刻刀的使用也不容忽視,在作品細小的部位利用刻刀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所以我在教學中加入了刀刻教法,指導學生靈活的使用刻刀。在下學期,還可以嘗試用其它的方法來完成作品,例如手撕等方式,同樣也能產生豐富的畫面效果。另外,對于剪紙教學,不一定要求每人完成一件作品,下學期,可以嘗試讓小組內兩人合作或多人合作,用剪紙拼出更新穎、有趣的作品。
五、安全
學習剪紙,安全保障是首位的,因為每節(jié)課都由老師分發(fā)工具,并明確要求使用剪刀、刻刀的安全性,所以學生都能做到正確規(guī)范地小心使用剪刀,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安全隱患還是存在的,上課過程中,難免會兼顧不到班上的所有學生使用工具的情況,所以,下學期,還應分小組制定安全監(jiān)督員,確保剪紙課的安全性。
最后,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過交流才能了解學生的想法,從而加以指導,有助于解決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困難。所以,還是要多參與到學生中去,在剪紙教學和學生合作又分工,同時通過對他們創(chuàng)作的指導,了解他們的喜好、興趣、思想,更進一步地做到高效的剪紙課堂。
【民間藝術剪紙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剪紙故事教學反思04-19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04-03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1-21
民間藝術剪紙作文300字11-17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通用21篇)10-11
《剪紙花邊》教案及反思12-16
剪紙教學的實踐與探索12-10
《民間剪紙》教學設計12-17
中文俱樂部-剪紙課教案與反思12-17
剪紙課程教學計劃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