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印度》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教學目標達到,教學重點和難點突出,學生較為積極,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2、整堂課結構比較清楚,分成三大結構:位置——地形——氣候,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條理,思路清晰,最后再通過板書總結,鞏固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3、大量運用各種地圖,通過先讓學生自己在地圖上找出相關信息,然后老師在多媒體上顯示,及時糾正學生,并在此過程中適時提示相應讀圖方法,使學生及時糾正錯誤。
4、在分析“印度水旱災害頻繁”時,運用兩幅圖對比,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體會印度雨季和旱季;運用視頻和摘抄新聞的方式,一方面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直觀感受印度水旱災害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自然的引出印度水旱災害頻發(fā)主要是受到西南季風的影響,使學生能夠很清晰的區(qū)別印度雨、旱季的形成原因和印度水旱災害頻發(fā)的原因。
二、失敗之處
1、運用印度泰姬陵的愛情故事的方式進行新課導入,本意是想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由于文本設計過于冗長,精彩部分不夠突出,使效果不如預想。
2、在運用“印度的地形”圖分析印度的地形特點時,沒有通過讀地形圖的基本方法(運用顏色分析地形特點)來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在多媒體上展示三大地形區(qū)時,用圈勾出的形式不夠準確。
3、在介紹印度現有的水利工程時,就只讓學生讀課本了解,過于單調,沒能很好的與我國進行聯系和對比。
三、反思
1、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什么時候該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培養(yǎng)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并快樂的學習?什么時候需要教師先引導再教?
2、探索在地理教學中到底該如何做活動來提起學生興趣。
3、在教學中應多聯系實際,并且最好是學生感興趣的,并且看得見、摸得著,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的學習。
【七年級地理下冊《印度》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印度教學反思04-30
七年級地理下冊俄羅斯教學反思04-28
七年級地理教案印度(精選6篇)01-07
七年級地理教學反思11-08
七年級地理教學反思05-01
七年級地理下冊《極地地區(qū)》教學反思(通用5篇)01-05
地理教學反思04-03
地理的教學反思04-05
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學計劃04-04
七年級地理下冊教學計劃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