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后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體的行為表現及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jiān)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在新課程標準中已經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 反思。如果沒有反思,教師的教學就會僅僅是一種重復單調的工作,教師像工人,學生像產品千篇一律地生產出毫無創(chuàng)新的產品。所以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就應該主動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長處,修改自己的短處,揚長避短,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能。
一、在備課過程中設計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于語文、數學,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如在設計“民歌”課教學方案時,就可以先給自己設計這樣的幾個問題以供反思。例如:“學生對本課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樣設計學習民歌的教學方式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學唱民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會出現哪幾種問題,如何對癥”等等。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會有的放矢,備課也不會流于形式。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如果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生特別有興致,或者無動于衷,就該問問自己是什么原因,積累經驗教訓,并在平等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不是車間的流水線,一成不變。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五十名學生可能有五十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癥下藥。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yōu)化。因此,在課堂上發(fā)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師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進行探索。例如,在欣賞《獅王進行曲》時,筆者事先考慮到學生喜歡扮演動物角色的心理制作了一些頭飾,在欣賞的.過程中讓兩名學生扮演獅王,其余學生扮演森林里的各種小動物,不料一個班級的小朋友竟無人愿意演“可怕的大獅子”,最后只好由我自己戴上頭飾張牙舞爪地演了一回獅王才得以收場。而另一個班級的小朋友卻爭先恐后地要求演獅王,還有模有樣地表演了獅王出場,小動物們四散躲避的場景。演了一遍不過癮,要求再來一遍。兩個班級的天壤之別讓我領會到了反思的重要性。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大的區(qū)別?是教師引導的方法不同引起的,還是學生的個性不同造成的?這都是反思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三、在課后進行各種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許多種,可以通過語言也可以通過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過交流進行集體反思。
反思最常見的方式是教師的課堂小結。課堂小結往往能夠最迅速地使教師獲取反饋信息,找出教學程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研究產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進優(yōu)化的方向。課堂小結最有效的寫作時間是在剛上完這節(jié)課時。因為此時的感觸最為鮮明,要趁熱打鐵,如果隔了幾天,可能感觸就完全不同了,淡化了。而且每一個平行班的課程相同,效果卻可能完全不同,應針對每一堂課的教學效果來寫課堂小結,我寫了下面一段文字:“感受到一班、二班如此之不同,我是否應該思考一下引導的方式呢?對于平常就不太活躍的一班,我應該換一種導入,先讓他們沉浸在音樂的氛圍中,創(chuàng)設出威武莊嚴的獅王形象,或者用一段他們喜愛的動畫片《獅子王》的錄像來激發(fā)起他們對獅子的喜愛,而不是僅僅讓他們認為獅王兇猛可怕,就不會出現沒人愿意演獅子王的尷尬場面了!
【音樂課后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課后反思08-26
初中音樂課后的教學反思03-19
課后教學反思07-06
課后教學反思10-28
課后教學反思09-22
音樂課后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5篇)02-23
奧爾夫音樂小葉子課后反思07-21
課后教學反思范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