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科學《滑輪組》的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滑輪組》教學反思范文
一、“老師!他占領了彈簧秤,能否再給我一個!”
依照要求,同學開始組裝一個最簡單的滑輪組,并探究滑輪組的作用。每個小組分得兩個滑輪,一根細繩,四個鉤碼,還有一個彈簧秤。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有一個同學匆匆走到我跟前說:“老師!他占領了彈簧秤,能否再給我一個!”聽到這么一句話,著實讓我一驚。一個小組只有一個彈簧秤,也只需要這么一個彈簧秤,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走到小組跟前才知道,原來有一位女生“搶”到了彈簧秤就不愿意給大家做實驗了,而其他同學都認為她是比較“不行”的,不應該把實驗器材給她。 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不得不讓我再一次感嘆我們的小朋友真的非常缺乏“合作精神”,在有限的條件下,不可能分出更多的小組,六人合作就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而在小組合作中卻經常出現(xiàn)爭搶實驗器材,“工作量”差異大等問題,內局部工不協(xié)調,導致小組成員之間無法很好地進行有效地合作,這樣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勢必導致同學發(fā)展不均衡,探究效率低,無法發(fā)明出一個良好的科學探究環(huán)境,同學的科學素養(yǎng)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提高。如何做到科學有效的分組,是在今后教學過程中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
二、依葫蘆畫瓢,真難! 同學明確實驗目的后,就要依照要求,組裝一個最簡單的滑輪組。事實上,只要依照課本上的圖片,依葫蘆畫瓢即可。教學預設這一環(huán)節(jié)5分鐘應該足矣,而事實上,同學花了10分鐘都沒有完成,作為教師,真的有點無奈,難道非要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們的小朋友動手能力真有這么差嗎?我無語!不得不讓我想起上本單元《使用工具》一課時,很多同學連螺絲刀都不會用。從這幾件小事中折射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現(xiàn)象:同學的動手能力真的很差。而我們老師,該做點什么呢?我們中國的教育能做點什么呢?難道這一切就無法改變嗎……
三、沒有記錄的習慣。 可能是我的關系,沒有在同學實驗之前說一句“認真和時做好實驗記錄”,全班同學沒有一個做到和時將數(shù)據記錄下來。當實驗結束后進入全班匯報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早記不全實驗時獲得的數(shù)據了……和時記錄實驗獲得的數(shù)據,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局部,也是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與研究依據,而我們的同學仍然沒有養(yǎng)成記錄的習慣,科學探究流于膚淺的表層,華而不實。從不記錄到記錄,從記錄到習慣的養(yǎng)成,其間需要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科學教師責無旁貸。
【《滑輪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滑輪組》的教學反思12-04
滑輪組教案05-01
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報告04-30
頤和園的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5-04
“教學反思”之反思05-01
守株待兔反思教學反思10-01
「教學反思」04-28
精選教學反思04-21
教學反思04-19
教學反思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