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實心球教學反思
在教學的反思中,落實教學過程,應多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使學生在語言方面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下面是拋實心球教學反思,希望幫助到大家。
拋實心球教學反思1
投擲類的項目對技術動作的理解最為關鍵,也就是發(fā)力的過程,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對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的有效的傳授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實心球教學來說教學重點是由下往上的用力順序,教學難點出手的角度和速度,我們教師一定要把握這兩點。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正確理解和體會實心球學習的每步用力順序。由梯度練習到動作的整合練習的過程,使學生能正確理解發(fā)力過程并能協(xié)調用力,以此來提高教學實效。
1、首先讓學生掌握手持球的動作,體會球在手中的位置,以便掌握球出手時的接觸點,為使球拋遠必須要有正確的持球動作。
2、讓學生體會腰腹部的屈伸用力的過程。學生先進行后仰反弓,加大工作距離,并結合準備動作進行嘗試練習?蛇_到4—5次。
3、平行開立。結合前兩個動作直立后進行練習。在找出其中的不同,和需要加入的動作,體會預擺、振腰出手的動作。
4、前后開立。從上面的三步逐漸深入,前后開立,增加做功的距離,重心由后向前移到送髖到腰部屈伸到上肢的出手動作,可做4—5次,達到協(xié)調用力。
5、整合。將前四步的動作按照順序進行連接。調整好身體重心的平穩(wěn)移動,增加實心球的運動距離,身體的發(fā)力階段機體要依次用力,使力量依次從后腿部—髖部—腰腹部—上肢—手協(xié)調用力,從下面?zhèn)鞯缴厦;最后是身體的重心向前平移。
拋實心球教學反思2
我選擇雙手向前拋實心球作為本課的主教材,而齊心協(xié)力作為輔教材。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技能為主要目的,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作為次要目的。改變以往教師不教動作,學生自由活動的模式。在整堂課中始終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讓學生嘗試體驗,挑戰(zhàn)目標練習達本次課的教學目標。
雖然我較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因為我接到上本次課的任務,時間比較短。因此,在此次課的準備上我不夠充分。具體表現在:對教材吃得不夠透徹。特別是在示范教學的時候,沒有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尤其是在講授站姿時,我沒有強調腳的要求。準確的教學是在拋的過程中雙腳是不能離地的。這一點我沒有說清楚。另外,我在讓學生進行目標練習的時候,定的目標脫離的學生的實際能力。使得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很難達成目標。再次,游戲環(huán)節(jié)我對游戲的技術含量要求定的不高,學生練習的負荷難以體現。這幾點主要是我在進行備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造成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努力改正過來。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我采取了多種教法與學法。成功體驗法,創(chuàng)設一定的獲取成功的一此途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講解示范法,突出難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及模仿思維能力;學導法,針對學生練習,教師進進行有目不暇接的的輔導;競賽法,充分調動學生裝的積極性、主動性;探究練習法,體會拋、推的用力情況及出手角度的把握;重復練習法,技能目不暇接標的達成;成功體驗法,達到一定的目標,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
實心球拋練習比較單調,學生在技能和力量上有比較大的差異,因而要求學生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和紀律,并要求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進行投擲,在組織隊形時,把學生分成男女二大組,沿跑道邊線間隔5米左右,以確保安全,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學生先看教師的出手方法和角度,模仿練習,讓學生互相之間糾正動作,在場地上畫幾個小園圈,要視學生的情況體現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用上述各種姿勢向園內投擲,先練習后比賽,再一個練習方法是畫三條投擲線,成績好的在最后的線上,中等的在中間線上,差一點的最前面的線上,看是否都能超出目標線,假如第一次站在最前面的線上投過了目標線,那未第二次投可以站到第二條線上投擲,看是否也能投到目標線上,培養(yǎng)學生成功的欲望。
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盡量體現學生為主體的特點。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的條件,形成主動參與的氛圍,為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和發(fā)展,課中不僅鼓勵學生參與,而且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把教師自己的角色放在導演的位置上,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掌握技能的方法。
拋實心球教學反思3
一、接到通知——激動中含著緊張
從最初參加學區(qū)的體育優(yōu)質課選拔到參加市里的教案比賽,這一次,都特別認真。當接到教研員張老師電話被告知錄選參加市級體育優(yōu)質課評比時,內心是激動又緊張。激動的是這一次終于能夠參加市級比賽的上課環(huán)節(jié)了,前兩次止步于寫教案環(huán)節(jié),緊張的是這幾年沒有深入體育教學,自身教學技能沒有得到成長,作為一個社會體育專業(yè)畢業(yè)的非師范體育教師,原本自身教學基本功就不是很扎實,這幾年又從事著學校輔導員工作,每天的忙碌自己是在完成體育課堂教學任務,嚴重的荒廢了幾年的學習和成長時間,內心很忐忑,帶著這樣的一個心理,進入了選課題環(huán)節(jié)。
二、海選課題——迷茫中彰顯決心
這一次優(yōu)質課評比教學對象是五年級、課題自定。當聽到這個消息后,馬上去找五年級的體育教學參考書,對照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能,最后定位到田徑的蹲踞式跳遠和投擲(上兩步投擲),最后定位到投擲這個動作技巧上。在確定投擲這個方向之后,最終在實心球和壘球兩個內容上選定了實心球作為本次課的教學內容。定下教學內容之后,我做了三項工作,一是翻閱教材,去深入了解技術動作的要領,去熟悉教學的重難點和教學策略;二是觀看教學視頻,在觀看視頻當中學習他校老師是如何上好者這一節(jié)課的,是如何表達教學語言、組織隊伍、突出教學重難點,通過觀看這個教學視頻,確實扎扎實實的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也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教學模板;三是詳改教案,參閱教材和觀看教學視頻之后,就產生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為此,在網上下載了幾份優(yōu)秀的實心球教案,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想法的融入。
三、扎實磨課——煎熬中收獲幸福。
教案理的差不多了,接下來的重心點就是磨課。這次磨課,是真正意義上的磨課,前后共磨了4節(jié)課,也使得自己對磨課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第一節(jié)試課的側重點在于熟悉教學流程,技術動作教學上的語言表達和隊形組織相對較亂;第二節(jié)課結束后,感覺教學語言上已經有了較大的進步,但并沒有很好的解決快速用力這個重點和滿弓這個難點;第三節(jié)課的側重點則在于解決重難點,這節(jié)課較好的解決了滿弓的這個難點,但快速用力這個重點卻不夠突出;這節(jié)課后,基本上所有的教學流程和教學語言表達基本上都已經固定下來,于是馬上去整理所有的教學過程,用文字的形式將所有需要表達的課堂語言一一撰寫下來,使得第四節(jié)在教學語言表達上變得更精煉,在教學重難點上也有了較好的突破。這四節(jié)課,雖然很煎熬,不斷重復教學動作和表達差不多一致的教學語言,到后面嗓子都有冒煙的感覺,但實實在在的能感受到一節(jié)一節(jié)的在進步,磨課中靜心收獲成長的幸福。
四、扎實上課——靜心中明白方向
我輪到的是下午第三節(jié)課,在下午第一節(jié)課后,利用課間休息的幾分鐘時間去五(5)班教室和隊員們來了幾個簡短的互動,同時,將所有需要用到的器材提前放置在教學場地邊緣,便于第二節(jié)課后馬上布置場地。當所有一切準備妥當時,正式的迎來了上課。從師生問好到宣布教學內容合注意事項,從開始動作教學示范到落實教學動作,從教學游戲到放松回收器材,整個課堂一氣呵成,中間雖然語言表達上還是略顯緊張,但基本上都精準的表達出了需要表達的教學語言,同時也更好的完成了教學動作、突出教學重難點,比起前面的4節(jié)磨課,自我感覺又進步了不少。上完課之后,一下子感覺自己成長了不少,這種成長,不僅僅是當堂的`課堂教學收獲,更是明白了今后的成長方向,作為一名一線體育老師,動作技能和課堂教學,是永恒不變的前進方向。
當然,在這節(jié)課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1、教學話語不精簡
這個班級相比其他幾個班級教學氛圍較為沉悶,為了更好的調動班級的練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用了一些幽默的話語來調動學生的課堂的積極性,學生的氣氛調動起來后,后續(xù)可以將教學外的語言縮減,但未控制好這個度,使得聽上去教學廢話太多!
2、重點解決不明顯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超越器械,快速用力;教學難點是超越器械時的“滿弓”和全身協(xié)調用力。這一節(jié)課中,我著重突出了“滿弓”這個身體形態(tài),用送髖和“搭腰勾手”這個輔助練習較好的落實了難點,但在快速用力上,雖然有帶到,卻沒有講明如何用力,也沒有組織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輔助性練習。
3、場地設計不規(guī)范
從最初的第一節(jié)磨課,就將練習場地國定在籃球場中線這個位置,這個思維定勢,使得后面花了一些時間來調動學生的隊伍來滿足后續(xù)的教學游戲,浪費了一定的時間。這也是今后著重要考慮的,教學場地設計,要滿足教學需求,使得教學過程變得高效。
每一次比賽,都是一次經歷和成長,我會以這次評比為契機,對自己提高要求,扎根于一線體育教學,爭取一步一個腳印的成長起來,為學校體育工作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拋實心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前拋實心球》教學反思05-07
雙手向前拋實心球教學反思04-30
關于前拋實心球教學反思05-07
《拋硬幣》教學反思05-02
實心球教學反思04-30
前擲實心球教學反思04-22
體育《投實心球》教學反思04-27
小學體育《投實心球》的教學反思04-27
投實心球教學反思3篇07-04
初中體育《上手前拋實心球》說課稿范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