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新課改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07 13:19:3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新課改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課改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課改教學反思

新課改教學反思1

  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認為:“課堂教學必須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思維訓練為主線,創(chuàng)造品質(zhì)的培養(yǎng)為目標!毙W語文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增長知識,還要增長智慧,能力;不僅要學會,還要會學,這樣就必須改變以往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從書本到黑板再到書本的不良教法,因為這種教法讓學生仍處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課堂上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我校積極響應新課改精神,在一年級實行新課改,經(jīng)過一個學年的新課改實驗,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激活新課堂教學:

  在以往教學中,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剛從幼兒園上來,上課時大多數(shù)孩子都坐不住,都在東張西望,因此集中孩子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成為我們當前首要解決的問題。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我在教學時采取引發(fā)興趣,定向?qū),啟發(fā)理解等學習方法。例如:在教學第二冊識字5這篇課文時,我用猜謎語的形式導入課文,讓學生帶著想揭開謎底的心情來學習課文,從而也做到集中孩子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的作用。也大大加強了課堂學習氣氛。在教學最后我還讓學生從課外書籍中查找謎語讓同學猜一猜,還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自己為漢字編謎語,這樣不僅使孩子學到了知識,還能引導學生去閱讀課外讀物,增強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可愛,但他們還十分不懂事,不懂得該如何學習,因此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成了首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實施一套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成為最大的難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從和他們談心開始,了解他們的想法,從而找出一套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例如:在教學第二冊第14課《荷葉圓圓》時,我讓孩子們自己說說應該用什么學習方法來學,許多孩子都認為應該用朗讀、表演讀的方法學習。因此,我讓孩子分成四人小小組進行朗讀學習,自己排練表演讀。孩子的學習氣氛特別高,排練表演讀的形式也很多,一節(jié)課下來,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能把這篇課文背下來,提前達到了課時要求。

  同孩子們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和學習動態(tài),有助于我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這樣做即增強了孩子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也達到預定的教學,真是一舉三的。

  三、新課改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新課改使孩子們變得愛學、樂學、想學、會學;也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提高了一定的教學質(zhì)量。但在新課改中我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問題。例如:課文的識字量太大,雖然在教學中我采取了識字袋、自己用好辦法識字,交流識字等方法學習,但許多孩子展握的識字量最多只有80%,特別向我們這樣的一般校,差生面較廣,差生的識字量最高只能達到50%。另外,有2/3的課文都偏長,低年級學生閱讀起來較為困難,因此,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也是我校課改組當前解決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希望通過和其他學校的課改總結交流來解決這項難題。

新課改教學反思2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地理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學習地理課的方式、態(tài)度、情感與興趣等方面有了較大的起色。但是由于對新課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失偏頗,過于追求形式或角色定位模糊不清等因素的影響,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有時走入一些教學的誤區(qū),對新課改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誤區(qū)一:盲目創(chuàng)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新課改把“在活動、實踐基礎上通過交往促進學生發(fā)展”作為課程實施的基本思路,從而使課程實施體現(xiàn)出“參與、合作、體驗、探究”為特征的發(fā)展性特點,有時可能認為一堂課如果沒有“合作、探究”的教學設計思路,就不是一堂新課改下的課。因此,在教學時,在不需合作的時候來個同學間的“合作”,不需要自主探究的時候也來個“自主探究”,在聽課者看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活動也許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氣氛也比較活躍,但實際上這是種“做秀”,完全不考慮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知識和認知規(guī)律,只是盲目地迎合了一種新的理論,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nèi)容的本身,事實上,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不理想的。新課改不是課堂非要熱熱鬧鬧,新課改不是多上幾節(jié)活動課,不能認為要將知識點的落實與過關就是穿新鞋走老路。

  為了體現(xiàn)“參與、合作、體驗、探究”的精神,許多教師自然的把小組合作學習用于課堂教學。但是,我們不無憂慮地看到,在相當多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有其“形”,而無其“實”。例如: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習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學生頻頻發(fā)言,其他人則成為“多余人”,坐在那里靜聽;小組匯報時,真正發(fā)言的仍是那一兩個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參與合作學習的只是少數(shù)幾名學生,大多數(shù)學生則游離于學習過程之外,達不到共同發(fā)展的要求,因此這是失敗的小組合作學習。再比如:為了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特別是公開課教學時),不顧問題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問題都拿來小組合作,導致問題過于簡單(課本直接能找到答案),小組合作只是作為形式表現(xiàn)出來。

  誤區(qū)二:否定或摒棄“講授法”的合理運用。

  新課改并不是完全摒棄講授法,講授法中教師精彩的描繪、縝密的分析論證、詼諧幽默的語言可以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學習。有專家認為:“由知識傳授的基本特征決定了在中小學教學中,講授法永遠是主要的,但不等于是唯一的,也不等于滿堂灌與死記硬背,注重參與、合作、體驗、探究,但并不是取消講授,也不應是用探究發(fā)現(xiàn)學習來取代講授。”很多老師都把“少講”或“不講”作為新課改下課堂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和要求,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講“多”者往往會被冠之以觀念陳舊、不和時宜等許多莫須有的罪名。那么,新課改下課堂教學中要不要“講”了?我們應該給“講”一個什么樣的名分?首先,講肯定是要講的,不過,新課改下課堂教學中的“講”和過去應試教育下課堂教學中的“講”相比起來,確確實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二個方面:

  一是角色的變化。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一直是權威,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遞者,但是在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中,老師不再是權威,也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一個完全將自己擺到和所教的學生同樣位置、同樣水平、同樣無知、同樣充滿了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心的學習者,同時也是學生們最好的朋友和最好的合作者,但是,教師又是他們中間的“領頭羊”,他們中間的“佼佼者”,他們中間的“專家”。

  二是內(nèi)容的變化。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一直注重的是結果,所講給學生的是生硬的知識,是“金子”,是“其然”,而不是“其所以然”。但在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一個學習者、尤其是一個成功的學習者的身份向大家講述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心得體會,他不但要向大家說明自己是如何獲得這些知識的,而且還要告訴大家自己那根“點石成金”的手指是如何修煉成的,即在講的內(nèi)容上,注重的是學習的過程和獲得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生硬的結果。

  誤區(qū)三:過分強調(diào)多媒體教學形式而忽略“三板”教學的獨特功能。

  在地理新課改中緊跟時代的節(jié)拍,利用現(xiàn)代的媒體與手段,是教學改革的必然。我們可以利用電腦把一般教學手段不好表現(xiàn)的內(nèi)容開發(fā)為地理課件,不僅包含文字和圖形,還能呈現(xiàn)聲音、動畫、錄像。例如:在《東南亞》一課中通過影像文件展示東南亞的美麗風光,融聲音、音樂與圖片于一體,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對流雨的形成通過Flash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形象直觀地讓學生了解對流雨的形成過程與原因,改變了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也更具直觀性。講述東南亞的地形時,我讓學生先看陳毅的《致緬甸友人》,伴隨著高山流水的古箏曲,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發(fā)現(xiàn)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形特點。

  在使用電腦時,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開發(fā)課件時,對簡單知識的制作,也會浪費教師的時間。在課件的使用上,我們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需要與地理學科特點,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如“三板”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在學生學習簡單的知識時,充分利用“三板”教學的靈活性,留一些空間給學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要避免因知識形象化而忽視學生的抽象思維的發(fā)展。

  板書是課堂教學藝術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教師運用書面語言進行教學的有效方式。經(jīng)過精心設計的地理板書,是地理教學內(nèi)容的精華,是構成地理知識的骨架。教師通過板書把教學內(nèi)容要點分類、編碼,簡明扼要地展示給學生,不僅能訓練學生邊聽邊記的能力,也利于學生依據(jù)板書筆記對照教科書進行復習鞏固。板圖是教師憑借自己的記憶和熟練的技巧,用簡單的工具(如粉筆等)和簡煉的筆法在黑板上邊講邊繪制成的略圖或示意圖(也可以師生共同完成),它只取其形似而不計其細節(jié),也就是說,只要抓住特征,突出重點即可。板圖具有簡便省時、隨用隨繪、形象生動等特點,恰當運用板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非洲的地理位置時,我先在黑板上繪出非洲的輪廓圖,然后要求同學們根據(jù)課文第一自然段關于非洲地理位置的描述并結合自己的記憶,把文字描述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到板圖上。同學們表現(xiàn)得很踴躍,有的上臺標注了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亞洲等名稱,有的繪出了赤道、南北回歸線等代表性的緯線,并突現(xiàn)了赤道穿過非洲中部的特點!霸鯓芋w現(xiàn)非洲的經(jīng)度位置呢?”在我提出這個問題后,經(jīng)過短時間的靜默,有一位同學上臺畫出了20°w經(jīng)線,非洲位于東半球西部的經(jīng)度位置終于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我不失時機地及時表揚,并借機總結了學習某地地理位置的規(guī)律。同學們通過圖文轉(zhuǎn)化、繪圖、填圖等手段,加深了對知識的記憶,并在頭腦中建立了空間觀念。“板畫”和“板圖”一樣,是教師在教學中憑自己的記憶和熟練技巧,在黑板上用簡易的筆法,隨教學進程,配合口頭講授,迅速地將復雜的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描繪成畫。它具有板書、板圖所不能及的獨特作用。例如:在講地形雨的成因時,教師用幾筆勾畫出山脈,用箭頭表示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用虛線表示降雨,這樣迎風坡多雨的特點就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

  我們在新課改中一定要找到新課改的根本實質(zhì),領會新課改的內(nèi)涵,結合學生與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靈活而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探索我們在教學中具有可操作性和高效性的教學方法與規(guī)律,走出對新課改認識的誤區(qū),還地理課堂一片湛藍的天空。

新課改教學反思3

  實行新課改,教材的整體結構編排、欄目設置等均有較大的變化,有利于開展探究性學習方式、給學生更大的主動性,同時也由于教材的“新”,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以下是幾點個人看法,與同仁們探討。

  一、 教學中“度”難以把握

  新教材為了更加有利于探究性學習,因而知識結構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教材中以實驗為基礎,通過探究從而得出結論,因而造成理論知識很少,只提供了基本框架,而相應內(nèi)容必須由教師引導和補充,這就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到底補充多少知識,補充到什么程度,真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容易造成兩個極端,對于無高三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那可是“水過地皮濕”,因為對舊教材沒有先入為主的原因,使得他們基本上就不補充,也沒什么可補充的`,因而教得輕松,進度也快,但會造成容量不夠,無東西可教;而對于有高三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因有前面知識的積累,經(jīng)驗常會憑借自己的已有的高考復習經(jīng)驗大量進行補充,這將會成課堂容量大,教學進度慢,課時不夠,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等問題。我個人認為這兩種處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應折中處理,對于高一年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必須完成必修1、2的學習,修完4學分,能夠順利通過會考,圓滿畢業(yè),而對于知識難度要求,可在文理分科后再根據(jù)考綱要求進行拓展、深化。

  二、 教學條件難于達到新教材的要求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教學中處于重要地位,而新課改推行探究式學習,實驗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尤為突出,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是基礎,如果實驗條件不具備,那么探究就成為無本之木,整個教學就難以順利開展。比如教材中設置了很多探究實驗,而這些大都是分組實驗,對于如此高要求的實驗條件,對于一所重點完中都覺得難以實現(xiàn),更何況是農(nóng)村普通完中呢?比如教材中設置了很多探究實驗,而這些大都是分組實驗,根本難以達到此種要求。

  三、 知識銜接不好,一些知識點出現(xiàn)比較突兀

  在新教材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教著教著就會突然冒出新概念或新知識點,而這是學生前面所未曾學過的。因而教師不得不大費周折對此進行解釋說明,比如說物質(zhì)的分類中出現(xiàn)了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的判斷,而這兩個概念直到物質(zhì)的分散系中才會學習。另外,對于一些知識的說明講解經(jīng)常讓人感覺是欲言又止。

  總之,新教材將帶給我們?nèi)碌母杏X和挑戰(zhàn),需要老師們共同探討,共同提高。

新課改教學反思4

  自從九月份學校實行新課改以來,我覺得本次新課改正好與大語文教育的思路相符合,楊坡中學的課改要求是放手給學生,相信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能力。而大語文教育的要求是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語文綜合素質(zhì)能力、把文學語言應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

  在課改的剛開始,確實挺費勁,學生一直以來適應的是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剛剛放手讓他們自主學習,似乎有點不知所云,我就慢慢引導,從基礎知識的掌握,文學常識的幾步驟,到閱讀理解的方法、角度,還有作文知識的日積月累,手把手的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做到“授之以魚莫若授人以漁”,爭取把語文知識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從一世而不是從一時達到對學生的影響。

  當然,在實施過程中難免會有挫折與停頓,尤其老師在去聽課時,往往把要求提高到老師全權操作的水平,那怎么可能呢?一名新教師的成長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何況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呢?

  我相信,只要努力堅持,學生會達到一個全面發(fā)展的水平,達到大語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新課改教學反思5

  昨晚我校新課改團隊第一次會議召開,曹校長主持會議,要求首先要轉(zhuǎn)變理念!盀槭裁匆模趺锤摹,是會議的中心議題。

  今天,我嘗試著用新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探究,在七年級4班上的第一課,我讓同學快速閱讀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同步探究,自己找到這節(jié)課要解決那幾個問題,然后小組討論,問題越多越好,小組集中并寫在小黑板上,然后組內(nèi)解決提出的問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要重視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一個學生等著小組長或別的'同學告訴他答案,你告訴我吧。

  而不是主動去學,不去思考,不去探索,沒有做到自主,更不要說探究。這樣就凸顯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弊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沒有找到一個非常好的辦法,讓每個學生主動,而不是等別人,去靠別人。

新課改教學反思6

  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雖然有很多優(yōu)點,但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束縛了學生的個性,而且也讓我們每一位一線語文教師教得很累。本來以為"課改"會讓我們輕松一點,可是半年下來,沒有感到絲毫的輕松。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評價機制,需要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適應;同時新課改第一年,家長、社會、教育部門的密切關注,這些都也讓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雖然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教齡都在8年以上,教學經(jīng)驗最少的也經(jīng)歷了兩個大循環(huán),但我們一致覺得,每一個人都象工作第一年剛剛上崗的新教師,緊張加忙亂。回顧這半年來我們的困惑、思考與實踐,我們不能說有什么經(jīng)驗,只有一點點甘苦,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們面對的是課程結構的變化。

  以前的高中語文教學,課程相對固定,很少變化,是一種穩(wěn)定的結構。而新課改突出了發(fā)展個性和以人為本的概念,相應的對新的課程結構就提出了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較高要求。具體體現(xiàn)為壓縮必修課時,增開選修課,以提供較充分的個性化空間。以前高中3年的語文內(nèi)容,在新課標中壓縮為5個必修模塊,在高一、高二共兩個半學期內(nèi)完成。另有3個半學期左右的時間,學生可用來選修。選修課現(xiàn)在設計為5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每個系列又可設計若干模塊。必修課每個模塊計2學分,學生修滿10個學分,可以達到基本水平。選修課學生依個人興趣自選4個模塊,修滿8個學分后,與必修課共計18學分,這樣就可算作語文科目合格。

  課改大大壓縮了必修課的課時,我們的周課時數(shù)減至四節(jié),課時減少了,授課內(nèi)容卻不減反而增加了。新教材每個必修模塊包括四個單元的閱讀鑒賞、一個單元的表達交流、一個單元的梳理探究和一個名著導讀,相當于舊教材的一冊書,而新課程要求一個學期修完兩個模塊內(nèi)容,也就是說,舊教材一年上完的內(nèi)容新教材要一個學期上完。于是,期中考試前我們高一師生就是在與時間賽跑,與有限的精力作斗爭,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達一個終點,還沒來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個終點奔去。課改,變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個大大的"累"字,我們被這個大大的"累"字壓得無暇去體味課改帶來的益處。我們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師生的趕和累為代價,那它的存在價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說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就是讓學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難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那么多的內(nèi)容,這的確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但在接下來的必修2中,這個問題就緩解了不少。因為教完必修1后,我們?nèi)M教師一起進行了認真的總結與反思,大膽地對教材進行了取舍、處理,縮減了一些內(nèi)容。比如第二個模塊中的演講詞單元,本單元的重點在于拓展運用,所以我們只用了兩個課時以本單元的第一篇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和第二篇著名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兩篇演講稿為范例,讓學生掌握一般演講詞的特點,把口頭的演講訓練放在課前口語訓練甚至平時的課堂發(fā)言中。同時我們加大課堂密度,爭取有效的授課時間,基本上每一節(jié)夜課我們都用來講課,很少考試。果然,時間夠用了,期末實現(xiàn)了我們留出一個半星期總復習的預期。但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又出現(xiàn)了。開設必修課的目的,是構建語文基礎,可是略有教學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打基礎是不能開快車。語文各種能力的養(yǎng)成不是一瞬間就可完成,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靠積累、感悟,運用,哪一樣也少不了分析和訓練。

  缺乏了分析和訓練即使能形成也終究是薄弱的,是難以提高的。新課程中盡管回避了訓練的話題,而參照其"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tǒng)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的表述,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它暗示了在教學中運用知識與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訓練能力的必要。但現(xiàn)實是課時這么少,幾乎每節(jié)課都要講一篇新課文,這與鞏固基礎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第四單元是新聞單元,這個單元和高考語言運用考點的新聞壓縮直接對應,我們精心挑選了一些這方面的例題、練習,但是就是沒時間給學生做,本應期中考試前就完成的練習內(nèi)容,直到期末復習才安排下去,而這距新聞單元的學習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最突出的就是文言文教學,無論是舊教材還是新教材,文言文總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往的文言文教學很注重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新課程似乎弱化了語文的工具性,更注重語文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課改形式下有限的課時里的文言文該怎么教?同時還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就是很多很好的甚至是必須的語文學習習慣(以往學生語文成績好很大程度得益于這一點),因為搶時間,學生每天只是疲于應付新內(nèi)容,沒有時間復習、整理,所以并沒有形成。我想也許是新課標這樣安排有些理想化,也許是我們在思路和方法上還存在問題,我想這是我們下一個學期重點要突破的一個難題。

  再來說說選修課,本學期學校在高一年級開設了校本選修課。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大了,老師講課的靈活性大了,大大激發(fā)起了教學雙方的興趣。我們備課組以打通教材和高考為出發(fā)點,結合學生實際,開設了一門《中國當代名家導讀》的選修課,結果深受學生歡迎,這一門課的選課人數(shù)達到了人。

  課改給我們的感受是"累",但"累并快樂著"。

  解讀教材之樂。

  語文教師難當,沒有哪一個學科會讓教師在上課之間,首先思考的是"教什么?",而語文課就是這樣,限制中包含著自由,有限中孕含著無限。語文學科本就是人文性、藝術性最強的感性學科,在各科教學中最講求個性,也最能體現(xiàn)出教師的個人氣質(zhì)和才智學識。新課程標準提倡教師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也就是說在新課程標準和《大綱》背景下,語文教師對教材地處理和運用可以是豐富多采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說,教改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當我們在課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蘊、知識功底、價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讀的平臺,以認知價值、審美價值、發(fā)展價值引導學生與文體進行"精神"對話的時候,那種快樂是難以言表的。比如,我們學《史記》中的《鴻門宴》、《項羽本紀》,我們?nèi)绻眯捏w會,就會發(fā)現(xiàn)太史公對項羽作為一個悲劇英雄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抱著高度贊賞的態(tài)度來評價的;揚項羽即意味著某種程度的貶劉邦,而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如果我們繼續(xù)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太史公的作為漢朝臣子蔑視至尊的權貴而又不得不隱晦表達的深層用意。也許這種解讀,未必符合史學專家的正統(tǒng),但是誰都不能否認,這種語文學習可能就是太史公和我們后人在作跨越千年的對話,哪怕這種對話可能有著許多誤解的成分。我們在處理教材時設置一些相關的情景,介紹一些背景知識,學生自己就把思考推進到這一層面。

  這學期,我們讀古代詩歌,從《詩經(jīng)》《離騷》到漢魏晉詩歌,我們從這些飄逸著歷史流風遺俗的詩句中,遙想那個時代的興衰和個人悲歡;我們讀《赤壁賦》、《囚綠記》《荊軻刺秦王》我們深深感受到有那么多如此壯

  闊而又形態(tài)迥異的人生奮斗軌跡和生命的選擇;學習《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飛向太空的航程》對人類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在名著導讀中,穿越時空隧道,與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進行思想的對話,借他們的智慧之光照亮我們的生命旅程。

  當然新課改對備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目標的設定由單一統(tǒng)一目標變?yōu)槎嘣鄬哟文繕,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提高;備課時的知識準備要更充分,更重要的是備學生的可能,盡可能多的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在內(nèi),選好切入點和提問方式,把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作為我們備課的出發(fā)點和歸屬點。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與教學方式的提高。

  新課改的教學方式,以學生自主建構為特征。《課程標準》建議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語文學習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中,新課程特別將"自主、合作、探究"作為重點進行倡導。

  由于課程改革剛剛開始,一開始我們對課程的認識還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認識到位了,實踐也不能很快地跟進,也有過誤區(qū)。比如說,偏面地認為"新課程的課就是要新",于是在課堂上花樣百出,有時課上強調(diào)所謂的"自主",而學生實際都是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活動,他們非常"忙碌"地,興致勃勃地交流著、匯報著、表演著……而學生并沒有時間進行思考。一講"合作"就是"小組",什么課都是小組討論,什么內(nèi)容都要通過小組討論來"解決",而很少考慮討論的價值。再有有時,合作是合作了,但沒有提供足夠的時間,合作過程是簡短的,討論研究是匆忙的,因此,學生往往拿不出什么結果或結論,感到非常茫然。

  通過校內(nèi)的跟蹤聽評課以及教育學院的展示課,我們及時反思,認為從根本上說,這一誤解是與我們對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領悟不到位有關,從而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膚淺與浮躁,甚至于有些急功近利。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多種方式體驗",應該是有條件的。它取決于正確的價值取向,一切脫離學習內(nèi)容、違背語文特點、不符實際的、節(jié)外生枝的體驗,應當慎重。自主學習,應該在于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書,有足夠的空間思考,有較多的機會實踐。在這個前提之下,在面對相同學習內(nèi)容的情形時,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學習的伙伴,以飽滿的情感來展開學習活動,才能將自主學習落實到實處,避免虛假的自主在課堂上的出現(xiàn)。合作學習要以自主學習為前提,在經(jīng)過獨立思考后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學習,必須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學習的難點上。而不是為合作而合作。合作學習是通過多人的頭腦在討論中碰出智慧的火花來解決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問題,而不是一般問題。因此,合作學習的組織,也必須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積極發(fā)言,從而得以發(fā)展。同時不要一有問題,就組織學生探究,如果探無可探,以學生的實際究無可究,還是結合傳統(tǒng)的講授為好,要把"實"與"活"結合在一起,把"預設"和"生成"結合在一起。

  半年的課改實踐,我們遇到的問題不少(也許是我們對課改理念認識得還不夠深入、透徹吧),但我們相信,課改之路,雖有荊棘,但沿途的風光無限。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想法,但為人師的我們還是在課堂上充滿愛心、竭盡所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力求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和目標,并且相信,無論如何,課改都將有益于孩子們的成長、發(fā)展,都將促進教師的不斷學習與提高!

新課改教學反思7

  新課程改革,倡導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強調(diào)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zhì)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作為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更新教學觀念,迎接新課改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地更新個人的知識體系,要時刻做好學習和接受新知識的心理準備。

  1、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教師要確立為“學”而“教”的指導思想。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zhuǎn)移到以“學”為重心,并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學生的認知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轉(zhuǎn)化過程,教師要根據(jù)教學任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促成矛盾轉(zhuǎn)化,從而使學生較快地實現(xiàn)學習上的飛躍。所以我們應該做到“學”是在“教”之下的學,“教”是為“學”而教。

  2、教學要歸還學生的主動權,拓展學生發(fā)展的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學習的主動權應掌握在學生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①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②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

 、郯阎v的機會讓給學生。

 、馨丫毜陌才偶{入課堂。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自覺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

  3、精心設計主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的實質(zhì)是交際,是通過活動表現(xiàn)的;顒邮歉陆虒W觀念,開創(chuàng)英語教學新局面的一個重要支撐點;顒邮寝D(zhuǎn)變學習方式的關鍵。課堂教學中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更是通過學生參與主體活動實現(xiàn)的,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主體活動。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課改取得的進步有:

  1、教師提高了自身的素質(zhì)

  2、教材的合理應用

  3、學生能自主學習

  課堂中人人平等參與,主動思考學習。這樣不但會使一堂課動起來,實現(xiàn)趣學求知的'目標,而且還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當然,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要改變以往“只要管好紀律就行”的態(tài)度,應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如四人一組的討論、倆倆對話、全班游戲、即興演講、個人才華展現(xiàn)等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并針對學生問題做出合理、公正的評價。

  二、存在的問題

  1、走課改之路,迎當頭一棒

  2、急于求成,事倍功半

  所以,面對新課改后的一系列問題,教師應從容面對,切勿急于求成,否則只能事倍功半。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必須要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盡力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景,在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的前提下,把自己融入課堂在,走進學生的心中,轉(zhuǎn)變觀念,更新知識,調(diào)整結構,樹立形象。

新課改教學反思8

  新課程的實施使教師的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轉(zhuǎn)變。同時,觀念的轉(zhuǎn)變還帶動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以往師講生聽,師問生答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正在蛻變,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diào)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而富有個性的學習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我們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總能走下講臺,走向?qū)W生、貼近學生,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使自己的教真正為學生的學服務,使教學向著師生互動交流,共同發(fā)展靠攏。不少教師的課,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權威性,教學氛圍更加愉悅、和諧了,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民主了。教師注意了把讀書、思考、探究的時間盡可能多的還給學生,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自主學習了。同時,教學更加開放了,注意走出課堂和書本,重視對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課前搜集,課中交流,課后拓展等這些對教學資源的利用形式已越來越多地被教師所重視。但是,我們也看到,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反思。

  一、個性張揚得到了重視,學習行為的規(guī)范養(yǎng)成卻被忽略。

  課堂上不再是教師一言堂,開放、自主的群言堂使得學生有了動感。學生想問就問,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甚至想擺出個什么姿勢也隨心所欲。有些教師誤以為對學生提出要求會束縛學生的個性張揚,于是便不對學生作任何的要求和約束,任學生盡情地張揚,沒有了任何秩序和規(guī)范,這種無規(guī)范狀況帶來的只是表面上的課堂氛圍的活躍,而導致的卻是教學效率的低下。如何做到活而有序還需要我們下一番大功夫。

  二、許多教師重視了課堂評價,評價的語言也更趨向于激勵,但對課堂評價還應有更清楚的認識。

  評價是什么?評價應該是欣賞,是激勵,還應是導向。教學改革使得教師確實放下了架子,改呵斥為呵護了,教學氛圍也的確使學生身心感到愉悅了。但是,在課堂評價中以下幾種情況應值得我們反思:一是部分教師還不會評價學生,把握不好評價的時機,不會從學生的表現(xiàn)和語言之中挖掘出評價因素,評價語言平泛,語調(diào)平直,缺乏情感。二是教師的評價語言往往缺少個性和價值?偸悄阏f得真好!你說得太好了!等這樣的既空又泛的放之四海皆管用的一路贊歌式的評價,對甲同學是這樣的評價,對乙同學也是這樣的評價,對此問題是這樣的評價,對彼問題也還是同樣的評價。學生得到的'只是精神上的慰籍,而缺少思維上的碰撞和認識上的飛躍。長時間的這種缺乏個性的評價方式使得學生也逐漸變得不以為然,連精神上的慰籍也沒有了。三是評價方式單一,缺少多元的互動式的評價。課堂評價應該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這三個方面。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還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而學生間的互評、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則很少有。學生間的互動評價即便有,也更多的是挑刺,而缺少賞識和改進性的建議,并且對評價的認識水平也極其有限。比如,某同學讀完課文后學生間的評價,不是說某某同學這里加字了,那里漏字了,就是說某某同學聲音太小了,低年級同學這樣評價,高年級也是這樣評價,似乎學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他們的認識水平永遠都只是停留在同一個層面上。既然評價除了欣賞和激勵外還有導向,那么教師的評價就必須是具體實在的,就必須能使學生認識到下一步應該怎樣去努力才能做得更好。一堂課中,對學生的表現(xiàn)評價得體,就能達到很好激勵效果,學生的學習情緒就會更好,積極性就會更高。每位教師都應把學會評價學生、善于評價學生作為自己教學的一項基本功來鉆研。

  三、多媒體資源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對媒體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還應更科學、合理。

  新的教學理念不但帶來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同時也帶來了教學手段的優(yōu)化和多樣,最直接的表現(xiàn)便是對多媒體資源的廣泛應用。我們都知道,多媒體教學資源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是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它所帶來的便利和優(yōu)勢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多媒體課件的開發(fā)和使用中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一是對多媒體課件的期望太高、太重,而過份依賴課件。部分教師認為沒有課件就上不出好課,于是將課件作為提升授課水平和效果的亮點為自己增色出彩。為了增加課件的技術含量,單純地追求課件的高、新、奇,課前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制作課件。一節(jié)課從開課到結課始終都在使用課件,整堂課成了課件的演示課,整節(jié)課看到的只是聲像音畫的不斷變換和展示,而看不到教師的引導,看不到學生的思維,本應是教師和學生的活動也由課件包辦代替了。二是對多媒體課件的認識和定位還不夠清楚,致使主次不分,賓主倒置。多媒體課件的便利和優(yōu)勢再多再好,但它也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在授課中我們感覺到,部分教師的課有明顯的教師跟著課件跑的傾向和痕跡,教案是根據(jù)已有的課件來設計的,教學進程是由課件來控制的,教學節(jié)奏也是由課件來決定的,致使課件占據(jù)了教學的主導,而教師則變成了課件的操作者和跟隨者,學生面對的是課件而不是教師。對多媒體課件的開發(fā)和使用我們還應大力提倡和推廣,但同時還必須加強在這方面的研究,要用得更科學,更合理。課件使用得好了,的確能為我們課帶來新鮮的空氣,能增色出彩,不然則只會是適得其反。

  四、致力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關注,但應該如何關注,如何求得實效,還需我們合理把握。

  致力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是目前教學改革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努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正是課堂教學改革所努力的方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一種主要形式,被教師廣為使用。但在授課中也發(fā)現(xiàn),自主、合作學習的形式多,實效少。不少教師僵化地理解合作學習,片面地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有的教師把問題一提出沒有讓學生經(jīng)過獨立思考就直接進行合作討論;有的問題則只需要學生經(jīng)過獨立思考就可以解決也去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有的合作討論的目標方向不明確或范圍太空太大,學生不知道該去合作什么,討論什么;有的合作討論則根據(jù)沒有時間的保證,幾個學生湊到一起還沒說幾句話時間就被終止了;有的小組學習,幾個學生各自將答案一對便完事了,根本沒有了合作,沒有了討論,結果你還是你,我還是我;有的小組學習中,有發(fā)言權的依然是那些學習好的,學習差的則只是旁聽;有的小組合作因缺乏有效的組織和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而變成了學生說笑或玩耍的機會;還有的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時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于是就這里看看,那是站站,有的還干脆去干自己的事去了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課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xiàn)。

  組織小組式的合作學習要遵循合作學習的原則。首先,合作學習要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其次,要選擇好合作學習的時機,當學生的確遇到疑難時、意見不統(tǒng)一時去合作才會是有意義的學習;再次,合作討論時要有明確的問題、內(nèi)容、方向、范圍,合作氣氛要民主,要各抒己見,誠心參與,并且要有時間保證。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必須根據(jù)這些原則進行指導或者把這些原則作為我們選擇教學形式的決策依據(jù)。我們要準確把握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絕不能把小組合作學習當作我們課堂教學的調(diào)味料或商標。合作學習也不應期望獲得統(tǒng)一的答案,應允許學生在合作討論后仍有不同的意見和見解。

  五、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以過程分析代替目標落實,二是只重視結果的得出而忽視過程的體現(xiàn)。

  在教學中,經(jīng)?梢园l(fā)現(xiàn),有的教師把過程當作目標,把學過了當作學好了,把分析完了當作分析好了。很明顯,學過與學好,分析完與分析好之間還是有很大區(qū)別和距離的。學生學過了,但并不能說明學生就完全掌握了、理解了和吸收了。對教材分析完了,同樣也不能說明就是分析好了。并且很多時候,那些看似頭頭是道的分析其實已經(jīng)偏離了教學的重點和目標。這樣的過程分析,忽視了目標的存在,教學效果得不到體現(xiàn),更談不上對教學任務的落實了。另一種傾向就是只重視結果的得出而忽視了過程的體現(xiàn)。本人認為過程的體現(xiàn)應主要看兩個方面,一是看老師教的過程,即教師是如何啟發(fā)、引導的,二是看學生學的過程,即學生是如何獲取知識的。就拿語文朗讀指導來說,朗讀一般也講求兩個方面,一是數(shù)量,二是質(zhì)量。朗讀的遍數(shù)多了,也可以算作是有了朗讀的過程,但更應體現(xiàn)出質(zhì)的訓練過程。怎樣體現(xiàn)呢?同樣要通過數(shù)量來體現(xiàn)。在一次次的反復朗讀中,后一次要能比前一次有所進步,有所提高,要能體現(xiàn)出誦讀訓練的層次性來。要能讓學生在多次的反復的不斷訓練中,逐步地去體味語言,體會情感,提高朗讀的能力,最終達到自能感悟的程度。還比如說數(shù)學中對學情的反饋,反饋學情主要也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做練習題來反饋,另一種在師與生、生與生的語言(信息)交流中反饋。這兩種反饋學情的方式都非常重要,但如果從過程與結果的角度來看待,前一種是對學習結果的反饋,后一種則是對學習過程的反饋。過程的反饋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是怎樣獲取知識的,了解學生的思維狀況,便于更及時地調(diào)控教學進程,其意義就在于能將問題及時解決在課堂之中。但很多時候,這種信息交流僅僅局限在了題目的正確與否上面,而很少能夠感受到學生的思維和想法,而這才正是學情反饋的目的所在。

新課改教學反思9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人們的目光進一步聚焦教育的主陣地——課堂,課堂教學改革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的景象,這是相當可喜的。但是,認真審視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也有一些現(xiàn)象值得我們深思。

  1、學習方式提倡“探究式”,還要不要“接受式”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學習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并逐漸成為占主流地位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對于改變過去機械的、被動的“注入式”學習,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探究式”是萬能的嗎?沒有“探究”就不是教學嗎?

  我們知道,學習方式的選擇運用,要受到教學內(nèi)容、學生水平、個性特點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們認為: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學習內(nèi)容都適合讓學生通過探究去解決。第二,“探究式”適合智力好、主動性強的學生,而學生的智力發(fā)展、知識水平不平衡是客觀現(xiàn)實,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會嚴重脫離一些學生的實際,挫傷他們的積極性。第三,學生個性不同,“探究式”也好,“接受式”也罷,適合學生個體特點的學習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另外,“探究式”學習有優(yōu)勢,也有弱點;“接受式”學習有弱點,但也有優(yōu)勢。機械的“探究”會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有意義的“接受”也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關鍵在于教師的運用之妙。如果不顧實際,對于明明是簡單而不需探究的,或者學生沒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識,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時髦”,就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事實上,“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的取中、平衡、按本國傳統(tǒng)來整合”,“搞理論要走一點極端,搞實踐應用必須‘執(zhí)其兩端而用之’,真理往往在兩個極端的中間!鳖欍鲢湎壬倪@段話可以說是對“探究式”與“接受式”關系的最好詮釋。

  2、教學注重“過程”,還要不要“結果”

  “結果”與“過程”的關系實質(zhì)上是“知識”與“方法”、“能力”的關系。倡導教學應該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zhuǎn)變,這對糾正過去傳統(tǒng)教學重“結果”、輕“過程”的弊端,無疑具有積極的作用。所以,教學“重在過程”也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是,隨之而來,有一種聲音似乎越來越流行,認為知識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

  知識真的不重要了嗎?真變成第二位了嗎?不!從知識與方法、能力的關系來看,知識是基礎。沒有知識,何談方法與能力。如果只讓學生追求形式上的“過程”,而不論“結果”,甚至不論“是非”,到頭來學生獲得的是什么?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能使教學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有明確的評價標準,這是我們的長處,是我國教育的特色。我們應當做的是改變過去輕“過程”甚至無“過程”的現(xiàn)象,不僅使學生“孤零零地掌握、記憶、再現(xiàn)”知識,而且使學生弄清知識發(fā)生過程的“來龍去脈”,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重構、質(zhì)疑、批判”知識!敖Y果”與“過程”并非是對立的關系,而是一種統(tǒng)一的關系。

  3、突出學生的“主體”,還要不要教師的“主導”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diào)了教師的傳承作用,教學以課堂、教師、教材為中心,學生只是作為知識的“容器”、“倉庫”。學生的學習沒有主動性可言,也就談不上處于主體地位了。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轉(zhuǎn)變教師的角色,突出學生這一主體,這是絕對正確的。但有些教師似乎沒有 在新課程中找到準確的角色定位,他們由過去的“一切都管”變?yōu)椤耙磺胁还堋,課堂上教師不講授,完全是學生的活動,還美其名曰“敢于放手”,教師的作用被淡化,漸漸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其實,教學作為一個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交互作用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進行的。任何一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既離不開學生,也離不開教師,師生雙方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兩者缺一不可。在某種程度上,學生的行為還取決于教師的態(tài)度和行為,因為,學生正處于認知、情感、價值觀的發(fā)展階段,他們的知識水平和社會閱歷都有限,大部分學生對于自主學習還有一個適應過程,他們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教學過程的發(fā)展、教學節(jié)奏的調(diào)控、教學效果的評價都離不開教師的主導。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新課程改革后的課堂教學已不再是教師所能預設的,而是呈現(xiàn)出雙邊共時、動態(tài)生成的特性。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教師做什么、怎樣做,也對其自身的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廣大教師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教育經(jīng)驗,產(chǎn)生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4、追求“民主”、“開放”,還要不要“秩序”、“規(guī)則”

  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必然帶來課堂常規(guī)的變化。我們注意到,隨著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民主、開放,一些如上課要發(fā)言先舉手、不許隨便下位子、兩手平放坐姿端正等舊的課堂規(guī)則被打破了,這是令人欣慰的。民主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是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精神的前提,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平等相處,有利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心理放松、敢于質(zhì)疑的空間,使學生真正享受生命成長的自由與快樂。

  但是,追求“民主”、“開放”,有些教師又走入了一個兩難境地。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教師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但是學生一旦興奮起來,爭著發(fā)言,幾乎吵做一團,不少學生為了湊熱鬧,只顧自我表現(xiàn),根本不管他人(老師或同伴)的意見。這時,教師如果板起面孔“管”一下,就會壓制這樣熱烈的氣氛,甚至會戴上教學“不民主”、“違背新課程的精神”的“帽子”;如果聽之任之,不予組織,教室里就會亂成“一鍋粥”,秩序混亂,效率低下,有時根本不能完成教學任務。

  怎么辦?首先對“紀律”與“規(guī)則”要有全新的認識。我們反對專制、懲罰等手段,但教學的“民主”、“開放”是以課堂的“秩序”、“規(guī)則”為基礎的,是離不開課堂管理的。沒有有效的課堂管理,就不會有成功的課堂教學,要在“民主”、“開放”與“秩序”、“規(guī)則”之間尋找一個結合點。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把學生當成學習知識、追求真理的朋友,還要與學生共同建立發(fā)言、討論、爭辯的新規(guī)則,養(yǎng)成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傾聽、接納他人意見的習慣,使課堂教學高效、有序地開展。

新課改教學反思10

  新課改已有好幾年了,教師們更新觀念,積極探索,勇于實驗,在逐漸摸索中,新課改已逐步走入教學軌道。數(shù)學課堂教學隨之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如學生能主動地開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一線教師作為課程的建設者、教學的研究者,在課堂教學探究活動中,面對學生的變化、課程內(nèi)容的變化、教學形式的變化、考試題型的變化等,都有著太多的疑問、太多的困惑。這幾年來我一直從事初中數(shù)學教學工作,親身體驗了課改之路的艱辛和不易,現(xiàn)將我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的一些嘗試、實踐,以及與其他教師交流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產(chǎn)生如下反思:

  一、 實施新課改的可喜變化

  1、學生更喜歡數(shù)學了。 新課程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比起傳統(tǒng)教材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經(jīng)驗來說,更關注學生的現(xiàn)實世界。將教學目標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自我需求”,將教材知識與學生生活及現(xiàn)代社會、科技發(fā)展相聯(lián)系,將重結果的灌輸式教學轉(zhuǎn)化為引導學生親身體驗、主動參與的重過程教學。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課堂呈現(xiàn)勃勃生機,師生之間平等交流、共同學習的民主關系逐步形成,學生更喜歡數(shù)學了。

  2、教師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教師是新課改的開拓者,對每位教師來說,這既是一種嚴峻的挑戰(zhàn),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機遇。教師更新理念,重新認識、定位自己的角色,提高自身素質(zhì),努力實現(xiàn) “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的基本理念。重研討、重實踐、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氛圍蔚然成風,新課改有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二、實施新課改的困惑與思考

  1、教師由“獨奏者”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錯位。部分教師常重教案的精心設計,注重從如何教的層面考慮,照“案”宣科時,更關注的.是教學進度和當堂的教學效果,忽略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體驗數(shù)學的過程,置學習過程中的“想不到”于不顧,不能有效地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教案,只是形式上的“放手”,實則牽著學生去合作、探究,不愿真正放手讓學生去體驗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這樣淡化探索,重模仿的教法,教師實質(zhì)上還是“解題的指導者”,走出了新課程倡導的學生是探索知識的“主動建構者”的意境。

  2、以分組合作學習、“熱鬧”的討論充當新課改“標簽”。 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樂于與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教學中評價學生的一個重要標準。部分教師刻意追求上課氣氛熱鬧,笑聲掌聲越多越好,使小組討論流于形式,討論問題數(shù)學思維層次低,指向不明,為討論而討論,以問代講,“雙向交流”太多太濫,教學出現(xiàn)盲目性、隨意性,教學過程匆忙零亂,缺乏整體性。

  3、評價的多樣化與呈現(xiàn)形式與中考指向“短路” 。新課改下數(shù)學學習評價要求多樣化,評價形式要通過“評分+評語”的形式呈現(xiàn),而現(xiàn)實的升學壓力和功利性,教師忽視了對學生基本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成為課堂主旋律,教師更關注中考命題走向、題型分值,使課堂評價成為一句空話。

  4、課堂教學反思與課后體會混為一談。常有教師專心課堂教學后記,把教師本人的教學實施過程與教學設計比較,描述課堂中出現(xiàn)的異常與教學目標的狀況差異,以及今后需改善之處的一些經(jīng)驗與教訓,把課后體會混同于教學反思。真正的反思,不僅要對我們采取的那些教學行為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對支配這些行為的潛在的教學觀念進行重新認識。

  新課改的精神、理念要轉(zhuǎn)化為實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精研、精思,方能曉其義,識其神。深入開展對新課程的研討交流,從主體認識上找根源,樹立“問題意識”,積極實踐,找差距,找問題,找不足。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素質(zhì),進一步深入探究新課改的內(nèi)涵,真正走進初中數(shù)學新課程,為實現(xiàn)新課程的理想而努力。

新課改教學反思11

  反思性教學方法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不斷地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潛力和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潛力。在當前中學政治課教學中,一些教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教學效率低,與教學投入不成正比。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同時要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構建實效性的教學反思體制,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zhì)。

  一、中學政治教學方法的反思

  (一)遵循教材,不囿于教材,科學使用教材

  對新教材的使用,教師要嚴格地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熟悉新的教材,然后和舊的教材進行比較找出不同、找出新的資料,根據(jù)自己任教的班級學生的特點進行備課和任教。在剛接觸新教材的時候,教師已經(jīng)習慣了舊教材的那種按部就班的編排的思路,一接觸到新教材,不知從何下手,從何講起。上課時不由自主地用舊模式進行授課,結果學生聽得稀里糊涂,感覺課堂沒有核心和重點,導致課堂效果很差。因此,我們意識到務必改變教材觀,要把新舊教材有機地結合起來,找出它們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我開始對新教材資料進行刪減、整合、重組,把握認識發(fā)展的規(guī)律,實現(xiàn)生活邏輯與學科知識邏輯的有機統(tǒng)一,真正地科學使用新教材,找出重點,讓學生學起來得心應手。

  (二)把握時代脈搏,永葆時代氣息

  政治課是一門時代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其中時事政治和新聞對于這個學科很重要,有時考試的時候會出現(xiàn)這樣的`題目,這就要求教師要多培養(yǎng)學生看新聞的習慣,讓他們在學課本上知識的同時也要了解身邊發(fā)生的事,然后與課本上的知識有機聯(lián)系在一齊。為此,我經(jīng)常指導學生閱讀各類報刊,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政治報》《時事》等。例如,朝鮮半島問題,韓國屢次進行大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意圖何在?為什么每次軍事演習都有美國的參加?中國對這樣的聯(lián)合演習有什么看法?教師能夠根據(jù)課本知識聯(lián)系實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回答這些問題,并且讓學生進行討論。這些事件有什么樣的政治背景?教師能夠與學生一齊討論。這樣把課本知識與事實政治聯(lián)系在一齊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從而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師要用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組織教學

  中學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和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在課本上都是用比較抽象的觀點和深刻的道理去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因此,要學好政治,難度較大。對政治教師來說,上好一堂政治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教師要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尋求適應本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讓學生聽起來通俗易懂。這樣才會調(diào)動學生的用心性,他們學起來才會有興趣。因而恰當和準確地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課程在資料上增加了許多當今的實事政治和實事新聞,也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把這個學科緊緊地和我們的實際聯(lián)系到一齊。教師要充分體現(xiàn)出教學的開放性和自由行,給學生必須的討論和發(fā)表自己推薦的空間。使得一些抽象的理論講解得較為生動透徹,讓學生學起來和理解起來通俗易懂。除了用必要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外,教師還能夠借助多媒體,把一幅幅生動的圖片展現(xiàn)給學生,把學生帶入某種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透過這種情感渲染和傳達,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對知識的詮釋和理解,免去了生澀與呆板,也到達了使學生學會對知識活學活用的目的,從而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學政治教學中應如何進行反思和總結

  (一)中學政治教學反思的作用

  中學政治教師在講完每堂課后都應要進行總結和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授課后對自己的授課過程進行的一種有效總結,只有透過反思教師才會成長,才會不斷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后不斷地去改善和完善自己。教師在總結自己的同時要把這種總結經(jīng)驗教給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學完新知識后也要進行總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對功課進行復習?傊,中學政治的教學反思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二)中學政治教學反思的策略

  1.反思教育理念

  當學生不喜歡上政治課時,教師就應怎樣辦?教師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和方法是否貼合學生求學的需求。學生不喜歡上政治課說明學生對這個學科沒有興趣,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上下功夫。能夠用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把學生帶出課本,讓他們了解到政治這個學科與社會的聯(lián)系是密切的,政治知識對以后我們的發(fā)展是有用的重要的。這樣,學生學起來就不像以前那樣漫無目的性了。因此,作為當代的政治教師,個性是在新一輪課改正在進行的前提下,我們務必轉(zhuǎn)變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轉(zhuǎn)變理念,善待學生,少一點批評與指責,多一點贊揚與欣賞,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都能找到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途徑。

  2.反思教學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很重要,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教育,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技巧要進行反思,也要不斷地更新找出更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和技巧的運用,關鍵是看教師運用得是否得當,即是否貼合教學目標、學生的思維和年齡特征以及教師自身的實際狀況等,尤其要看是否貫徹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要想真正地讓學生學習這個學科后有所收獲,最主要的還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前提,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用心性。它不在于一堂課問多問少、講多講少、練多練少,而在于問、講、練的過程中是否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用心性,能否激發(fā)學生的用心思維和內(nèi)在的動力。因此教師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時,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和自己的教學特長、學生的實際特點相結合,要根據(jù)教學資料適時地進行調(diào)整。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指出了如果要不斷進步,就要不斷反思、反省,教師亦是如此。我們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jīng)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業(yè)務潛力,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樹立與時俱進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將反省納入日常教學體系中。

新課改教學反思12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課程理念與課堂實踐實現(xiàn)了逐步融合,由此引發(fā)了新課改背景下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嶄新視界,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改的全新理念帶來了全新的課堂教學,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fā)生了可喜變化。新課改下,我們以“追求智慧的數(shù)學課堂”為辦學理念,堅持以課堂教學研究為中心,扎扎實實地開展學習新課程、實踐新課程、研究新課程的系列活動,努力構建“智慧的數(shù)學課堂”。

  一、課改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評價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標準粗線條地確定為五個方面: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shù)學課;學生投入數(shù)學學習的程度;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體現(xiàn)的情況;數(shù)學交流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能力的發(fā)展狀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

  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shù)學課,主要評價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環(huán)境是否形成,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較好的培養(yǎng)。

  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主要評價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留有的思維空間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

  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體現(xiàn)的情況,主要是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啟發(fā),敢于發(fā)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現(xiàn)情況,評價學生智力潛能是否得到較好的發(fā)揮。數(shù)學交流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能力的發(fā)展狀況,主要評價學生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合作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情況和靈活、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特別是學生獨立構建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我逐漸受了新的教學思想,駕馭課堂和管理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而且對課改很有興趣,因此保證了課改工作的順利進展。

  二、探索新的課堂組織形式

  大課堂教學有利于教師為中心的講解,但不利于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要想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不改變長期延續(xù)的大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很難辦到的。為此,我積極探索班級、小組、個人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重點加強小組研討的學習方式,相對削弱大課堂講解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發(fā)表創(chuàng)新見解。

  三、逐步推行探索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改革,就是觀念的轉(zhuǎn)變問題。目前不少教師還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教師把書本內(nèi)容講清楚,或一問一答問清楚,學生用心記住,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和應付考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做其實把一種“隱形的”、寶貴的東西——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別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統(tǒng)統(tǒng)丟掉了。我通過探索,認識到教學過程應該是這樣的:教學中應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當真正遇到有挑戰(zhàn)性、有討論價值的問題,而學生個體又無法解決時,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當把握住“積極互信、個體責任、有效溝通、反饋及時”這四個要素。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情景中,緊緊被問題吸引,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創(chuàng)造”著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著獲取知識的愉悅。同時,在和諧誠懇的交流中,充分展示著自己的個性和才能。

  總之,面對新課程,教師要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要帶著新的理念,要用一顆智慧的心,從數(shù)學學習的需要出發(fā)。把新課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探究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與新課程同行,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更加流暢,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新課改教學反思13

  摘要:隨著新教育改革的進行,高中物理教學迎新一輪的反思。在新教育改革過程中,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提出了新要求,力爭從根本上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zhì)量。從各地的實踐證明看,高中物理教學反思不僅能夠彌補過去教學活動中不足的地方,而且是教師取得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有效途徑。重點分析了四川省內(nèi)新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并有所反思。

  關鍵詞:新改;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物理作為一門在平常應用較為廣泛的基礎科學,受到各高中學校的密切關注。在過去的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以升學為目的采取題海式方法傳授物理知識,導致學生被動接受而不能理解物理在實踐中的巨大價值。隨著新教育改革的進行,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學得到了反思,教學活動開始以物理為載體拓展學生新思維和不斷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教學宗旨轉(zhuǎn)換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為學生未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一般有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這條教學公式就很好地說明了教學反思的重要性。新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就要很好地利用這一公式,只有對高中物理教學活動進行不斷反思,才能取得進步和長遠發(fā)展。這不僅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具備專業(yè)知識,向?qū)W生傳輸正確的物理知識,而且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最后達到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因此,在新程改革下,各高校要不斷對高中物理教學進行反思,向當前研究性學習不斷靠攏,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新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反思途徑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币馑季褪且笕藗冊谌粘W習中不斷反思,從而找尋到最佳的解決方法。如今,新程教育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正需要這種反思精神。新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拋棄原“說教式”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物理問題的能力。下就從這幾方面具體分析了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學反思途徑。

  1教學手段的反思

  一個優(yōu)秀的物理老師必須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了解復雜困難的物理知識,有以下手段可供選擇:

 。1)教師可以利用高科技多媒體技術,避免理論堂的死板,營造輕松活躍的`氛圍。除了演示理論知識以外,教師可以播放一些仿真、視頻、實例動畫等改變教學方式,(fsir)在增加堂趣味性的同時吸引學生眼球。教師在備時應該避免大量字,以簡潔易懂的提綱和表格為主,以此說明問題。

  (2)學校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組織學生建立學習小組,通過自主討論解決部分知識難點。學生可事先查閱書籍和資料得出相關結論,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查閱知識的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

 。ǎ┧拇ú糠謱W?衫镁W(wǎng)絡輔助教學改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校可以開發(fā)相關網(wǎng)站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2教學觀念的反思

  一般教師的觀念都為非主動,沒有自己的思想,通常都是簡單的重復和抄襲,其教學效果也不是很明顯。因此,教師必須學習相關新程,積極反思自身教學觀念,在深層面上更新和改變四川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四川高中物理新標在對物理知識教學提出了新標準和需求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學生必備的物理素養(yǎng)也是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培養(yǎng)的,教師一定要重視其相關方面的教學。相關堂教學一定要符合素質(zhì)教育的標準,這樣有利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形成正確的物理觀。

  教學過程的反思

  四川高中新標所提倡的“探究式學習”給學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方式獲取知識,了解問題的發(fā)生和解決途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提前體驗人生、了解社會、關心底層人士,積累相關感性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比如,在問題提出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并且相互交流討論,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和解決方法。教師應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討論,一起探究學習,在學習的同時和學生成為朋友。教師做總結時,應該把重點放在討論過程上,肯定學生正確的觀點,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意見。另外,“探究式學習”也可以把教學活動延伸到外,鼓勵學生融入社會。

  三、新改下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的重要意義

  四川高中物理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有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教學反思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更深一步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四川省相關教育部門也可以回顧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不斷反思進取,豐富專業(yè)知識和開闊理論視野,形成獨特的教育風格。

  通過以上分析可得知:在新程改革的前提下,對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學進行反思,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而且能推動學生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為國家培育出一批優(yōu)秀人才,為祖國的偉大建設作出貢獻。在高中物理教學反思中,教師應該不斷反思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勇于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不斷提升教學能力,促使高中物理教學在新時期得到長遠發(fā)展。

  參考獻:

  肖吉霞。淺析我國新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國校外教育,20xx(01):91

  初中物理教學堂背景導入方式探討高中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談高中物理教學新導入的技巧

新課改教學反思14

  第一、對理論和專業(yè)基礎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于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但是僅僅行停留在經(jīng)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識的教學理論和專業(yè)學識為基礎。

  1、豐富物理專業(yè)學識。

  學科專業(yè)知識對于新課改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歷史與社會教師如何提高專業(yè)修養(yǎng)、豐富專業(yè)學識呢?關鍵是多研讀物理學名著、物理學學術論文、物理著作等。閱讀這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名著,研究學生學習物理的動機、方法和興趣,不但足以提高專業(yè)素質(zhì)、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方法。

  2、轉(zhuǎn)變物理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jīng)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呢?即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

  第二、教學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yè)基礎上,新課改下物理教師主要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重視物理實驗、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教學。

  1、物理課的聽課活動。

  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范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nèi)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

  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并做了評課,課后,再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2、物理課案例研究。

  “所謂案例,其實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fā)生的典型事析,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

  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并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

 。场⒄n后小結與反思筆記。課后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核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程下,以物理學科來說,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后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總之,雖然新課改下關于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有效途徑,也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復合型教師。

新課改教學反思15

  一、新課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將發(fā)生哪些變化?

  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zhì)、更新觀念、轉(zhuǎn)變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產(chǎn)生相應的變化。

 。、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diào)尊重、贊賞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重和價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種學生:

 、僮鹬刂橇Πl(fā)育遲緩的學生;

 、谧鹬貙W業(yè)成績不良的學生;

 、圩鹬乇还铝⒑途芙^的學生;

 、茏鹬赜羞^錯的學生;

  ⑤尊重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

  ⑥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

  尊重學生同時意味著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俨惑w罰學生;

 、诓蝗枇R學生;

 、鄄淮舐曈柍鈱W生;

 、懿焕渎鋵W生;

  ⑤不羞辱、嘲笑學生;

 、薏浑S意當眾批評學生。

  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

 、儋澷p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

 、谫澷p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

 、圪澷p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xiàn)出來的善意;

  ④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zhì)疑和對自己的超越。

 。病⒃趯Υ虒W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diào)幫助、引導

  教怎樣促進學呢?教的職責在于幫助:

 、賻椭鷮W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

 、趲椭鷮W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

  ③幫助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

 、軒椭鷮W生發(fā)現(xiàn)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

 、輲椭鷮W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

 、迬椭鷮W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nèi)在化;

 、邘椭鷮W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傾向。

  教的本質(zhì)在于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fā);引導的內(nèi)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價值和做人。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啟迪:當學生迷路的時候,教師不是輕易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怎樣去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了的時候,教師不是拖著他走,而是喚起他內(nèi)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不斷向上攀登。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diào)反思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yè)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yè)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新課程非常強調(diào)教師的教學反思,按教學的進程,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在教學前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zhì)量高效地進行;教學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后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教學反思會促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工作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diào)合作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面對學生外,還要與周圍其他教師發(fā)生聯(lián)系,要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與配合。課程的綜合化趨勢特別需要教師之間的合作,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教師要相互配合,齊心協(xié)力地培養(yǎng)學生。每個教師不僅要教好自己的學科,還要主動關心和積極配合其他教師的教學,從而使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有機融合、相互促進。教師之間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團結互助,這不僅具有教學的意義,而且還具有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必須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與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首先,要尊重學生家長,虛心傾聽學生家長的教育意見;其次,要與學生家長保持經(jīng)常的、密切的聯(lián)系;再次,要在教育要求與方法上與家長保持一致。

  二、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新課程體系在功能、結構、內(nèi)容、實施、評價以及管理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它給中學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和諸多發(fā)展的機遇?梢哉f,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使我國教師隊伍發(fā)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做出自己的回答。新課程給教師帶來的挑戰(zhàn)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

  在已有課程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學生的管理者,是課程的執(zhí)行者;在新課程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課程的研制、開發(fā)者。

  2、構建新型教學樣式

  在已有課程里,占支配地位的教學樣式,其特征是教師教授、學生接受的"單項傳授"關系和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新課程要求建立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構建起新型的教學方式。新的教學樣式,是以學生

  的主動學習為核心,包括發(fā)現(xiàn)學習、掌握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以及活動學習等。教師必須隨著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重新建立自己的新型教學方式。

  3、提高綜合課程教學的素養(yǎng)

  在過去的課程中,主要是分科教學,教師大多是靠個人力量解決課堂教學的所有問題。新課程的綜合化、平衡性和選擇性的特點,需要教師具有綜合性的專業(yè)知識修養(yǎng),能夠開展合作教學,具有課程資源開發(fā)的能力。

  4、建立現(xiàn)代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方式

  新課程的建設和推展過程,要求教師建立一系列現(xiàn)代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方式,實現(xiàn)"六個"轉(zhuǎn)變:從重教師的教到重學生的學,從重知識傳授到重能力培養(yǎng),從重認識到重情感,從重結果到重過程,從重教法到重學法,從重繼承到重創(chuàng)造。

  5、養(yǎng)成新的教學技能

  過去,課程統(tǒng)一內(nèi)容、統(tǒng)一考試、統(tǒng)一教材、統(tǒng)一標準,教師過分依賴教科書,影響了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新課程賦權給教師,使教師可以支配的因素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被解放了。隨著課程內(nèi)容的綜合性、彈性加大,教材開發(fā)的空間加大,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利用信息技術,采用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教學形勢和教學方法,決定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決定教學組織形式。為此,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課程整合能力、課程設計開發(fā)能力和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而對教科書的依賴將越來越低,進行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程度將越來越高。

  6、提高教育教學探究創(chuàng)造的素養(yǎng)

  在新課程的建設過程中,從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到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等,是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造過程,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通過科學探究,發(fā)揮自己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共同創(chuàng)建起新的課程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教育教學探究創(chuàng)造的素養(yǎng),投身到新課程改革之中,為新課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新課程改革向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教學內(nèi)容的飛速翻新,教學方法的日益進步,教學手段的逐步現(xiàn)代化以及終身教育觀念的逐步深化,要求教師不斷地重新學習,接受在職教育,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專家水平。

【新課改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對語文新課改的教學反思09-18

新課改語文教學反思04-07

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反思10-06

新課改的反思01-03

教學反思在新課改中的困境與出路12-10

初中語文新課改教學反思04-19

高三數(shù)學新課改教學反思10-09

高二英語新課改的教學反思08-28

新課改小學英語教學反思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