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課評課記錄
活動記錄
時間:2014年9月22日
地點:梁頭塬中學會議室
參加人員:李平、郝建鋒、王鵬、吝春薇、王紅喜、閆永軍、王建文
主持:王建文
活動主題:聽課評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
內容及過程
1、各位教師聽楊光老師課!兑辉畏匠痰母c系數的關系》
2、交流研討
王紅喜:說課稿 第一部分 設計思路
本框題內容相對抽象和理論化一些,而且本課知識點比較多,層次多,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的話,必然會造成散亂的印象,重難點容易被弱化。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我采取情景探究法和問題探究法進行教學。首先,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根據本課中設置的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相互合作來解決問題,再利用多媒體實現情景的拓展與回歸,一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在進行問題探究時,通過教學生制作學習卡片進行學習,這樣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也方便其記憶。
根據九年級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我采取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制作學習卡片的方法來進行學法指導。九年級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較高,他們希望能夠自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采用了讓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制作學習卡片主要是為了強化和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方便學生理解與記憶。
第二部分 教學要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要使學生能夠識記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內容,各種經濟成分的含義、地位和作用,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區(qū)分各種經濟成分,并說明它們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觀察、鑒別、思考、判斷等思維能力。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并能用它來解釋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用學過的基本原理來分析新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在教學中主要采取情景探索和問題探究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學習,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也要培養(yǎng)學生一種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分析情景,從教材中重組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要使學生能夠擁護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認識到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有利于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fā)展。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種經濟成分的地位與作用。
教學重點
公有制主體地位的主要體現
教學難點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
第三部分 教學過程
情景激疑:
。úシ乓纛l《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展示幻燈片“熙攘的上班人群”“各行各業(yè)中工作的人們”引導學生暢想未來)
師:同學們,你長大后,準備在怎樣的行業(yè)工作呢?
生:(略)
師:同學們的志向都不錯,那么大家所說的這些行業(yè),歸結起來,就是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多種所有制經濟構成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板書)
活動一:討論我國存在的六種經濟成分
1、我國存在的六種經濟成分(板書)
(把學生按座位分為六組,自主解決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舉例,并派代表發(fā)言)
生1:國有經濟,指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形式。它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對于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作用。如寶鋼。
。ㄆ渌麑W生補充)
。1)國有經濟含義、地位、作用(板書)
生2:集體經濟,是由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經濟。它是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梢晕丈鐣Y金,緩解就業(yè)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國家支持、鼓勵和幫助集體經濟的發(fā)展,對發(fā)揮公有制的主體作用具有重大意義,對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如農村的家庭承包責任制。
(其他學生補充)
。2)集體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板書)
生3: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lián)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這種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都屬于公有制經濟。如交通銀行。
。3)混合所有制經濟含義(板書)
生4:個體經濟是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占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它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如理發(fā)店和飯館。
。ㄆ渌麑W生補充意義)
。4)個體經濟的含義、作用(板書)
生5:私營經濟,以生產資料所有和雇傭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梢栽黾泳蜆I(yè)。
。ㄆ渌麑W生補充作用)
。5)私營經濟的含義、作用(板書)
生6:外資經濟,是指外國投資者和港澳臺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guī)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yè)以及中外合資企業(yè)、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其他學生補充作用和舉例)
。6)外資經濟的含義和作用(板書)
師:大家回答得特別好。這六種經濟成份可以歸類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成份,二者構成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基本內容,其中公有制是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是重要組成部分。
2、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板書)
師:請同學們閱讀表格和材料,思考它們包含了什么經濟學道理?
材料一:2008年3月12日,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介紹,2002年—2007年中央企業(yè)資產總額年均增加1。5萬億元,銷售收入年均增加1。3萬億元,實現利潤年均增加1500億元。2007年,中央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超過千億元的有26家,利潤超過百億元的有19家,進入世界500強的有16家,分別比2002年增加20家、13家和10家。
材料三:據全國中小企業(yè)工作會議披露的消息顯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中小企業(yè)和非公經濟蓬勃發(fā)展,近年來,中國中小企業(yè)和非公有制經 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
GDP、稅收和進出口額均占全國的50%以上。同時也是擴大就業(yè)的主渠道,解決了75%以上就業(yè)崗位。
生1:表格說明我國已經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發(fā)展的格局。公有制經濟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較快,但公有制經濟仍為主體。
生2:材料二說明,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對經濟發(fā)展起著導向作用。
生3:材料三說明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經濟發(fā)展、擴大就業(yè)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1)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板書)
師: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要注意兩點:一是這種優(yōu)勢是就全國而言的, 有的地方,有的產業(yè)上可能有差別,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分布上的優(yōu)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簡單的數量上,要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yè)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方向、運行態(tài)勢和重要缺有資源。
、俟匈Y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板書)
、趪薪洕刂茋窠洕},對經濟發(fā)展起主導作用(板書)
在我國現階段,除公有制經濟外,還存在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對我國經濟發(fā)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2)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板書)
師:請同學們思考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有何異同?
生(略)
師:二者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基礎不同,個體經濟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私營經濟以雇傭勞動為基礎;二者的相同點都是非公有制的經濟形式,都在促進經濟發(fā)展發(fā)明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師(過渡):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發(fā)展中,相得益彰,促進了又好又快地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
3、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板書)
師: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關系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想一想,生產關系狀況是由什么決定的?
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生產力狀況決定的。
師: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由什么決定的?
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狀況決定的。[來源:學科網]
師: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狀況是怎么樣的?
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發(fā)展不平衡,多層次性。
師: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符合生產力狀況,那么,基本制度的實施有什么重要性?
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發(fā)展,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適合我國生產力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板書)
(2)實踐證明,它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標準(板書)
師:這要求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的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的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師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知道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種形式,以及它們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在學習中應該結合日常生產、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去深刻理解這些知識,充分認識堅持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義。
交流過程:
王建文:通過前面我們對杜郎口模式,洋思模式等課改名校的教學思路方法的學習,結合王紅喜上的這節(jié)課,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首先讓王紅喜對這節(jié)課進行說課。
王紅喜:說課稿見上面。
閆永軍:我們評這節(jié)課的目的何在?1、讓學生學得高興,喜歡思想品德。2、列舉的實例接近生活,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這是一節(jié)家常課,符合學生的實際。也希望這節(jié)課能給大家一個啟示,引起大家的思考。思考在日常的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這節(jié)課中解決通過實驗使學生直觀的獲得知識,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有促進,使學生掌握了一些解題的基本方法。通過讓學生動手做,學生更容易記住現象,關注了學生的經歷。如何看待這節(jié)課,我認為我們需要適合學生的、對我們教學有幫助的事實在在課,而不僅僅是一些花哨的課。
郝建鋒:這節(jié)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紅喜將抽象的理論通過多媒體教學活動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對我們一些薄弱的學校來說,不可能全部照抄,但可以取其中的一部分。總之,我從這節(jié)課上學到了很多,收獲很大。
王鵬:通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體驗,知道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讓學生記憶深刻,符合課改理念。整個教學過程也設計的很好。教師可以更加活躍一些,學生的積極性可能會更高。
李平:聽了上述各位老師的評課,我認為他的教學設計是一串線,非常連貫,教學問題是一層層撥開的。他的教學風格是:娓娓道來,思維嚴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我們常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藝術,每個人都應該追求自己的藝術風格。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人文素養(yǎng)不能一直是紙上談兵。應該是從一節(jié)節(jié)實在的課做起。我也提幾點建議:1、我們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多一些有意注意。2、課堂上不要怕學生出錯,讓錯誤的東西冒出來。當然公開課是有時間問題的,我們平時的課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3、我們考慮問題有時不是單單只考慮一個問題,而是要全面思考問題。教師設計問題是這樣,學生解決問題也需要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意圖:本板書對教材高度概括,精心提煉,使人感到簡明準確,一目了然。把課本復雜知識予以簡化,不僅能更直觀的反映本課的教學要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此外,學生可以利用板書進行課后復習,縮短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
6、課堂小結
利用多媒體和板書展現本節(jié)課的綱要,并指出重點和難點。
設計意圖:不僅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相互連接形成知識網絡,而且進一步強化對重點知識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利于學生在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
7、課堂練習
利用多媒體展示由易到難的練習。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并把它轉化為讀題解題的能力,在練習中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各類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培養(yǎng)學習本學科的興趣。
8、課后探究
聯(lián)系國家鼓勵青年人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時政熱點,讓學生課后查閱青年學生創(chuàng)業(yè)基金的實施項目,鼓勵學生將來進行自主創(chuàng)業(yè)。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并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樹立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意識。
五、小結
本課教學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重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確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2、重能力:通過合作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集體思考、知識遷移、發(fā)散思維的能力。以市場經濟生活知識來支撐,突出思想政治觀點教育;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自主生成知識,學會學習。
3、重教學:綜合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憤,激發(fā)學生興趣。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通過形象直觀的動畫展示,以便于學生記憶、理解、掌握,提高教學效率。
4、重反饋:通過訓練來強化知識,通過運用來鞏固和提高,把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素質并形成能力
教材地位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是在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根的判別式之后引入的。它深化了兩根與系數之間的關系,是我們今后繼續(xù)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的主要工具,是方程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選
擇,解答題的形式出現,考查的頻率較高,也常與幾何、二次函數等問題結合考查,是考試的熱點。
教材的處理: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的關系并會初步應用。
2、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歸納的能力和推理論證的能力。
3、滲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
4、通過學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綜合、判斷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點:根與系數的關系。
難點:對根與系數的關系的理解和推導。
難點的突破方法:由已知兩根構造新方程入手,由學生觀察并發(fā)現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用求根公式再嚴格加以證明,證明的過程是一個再熟悉和再理解的過程。
在構思這節(jié)課時,感到教材中所提供的方法固然能更加直接的引出根與系數的關系,但忽略了定理最初形成的過程(即:為何要檢驗兩根之和,兩根之積?)。因此我根據前面所學內容,從已知兩根求作方程入手,引導學生觀察并發(fā)現根與系數的關系。此時所得出的恰好是二次項系數為1的方程,這種特殊的方程有這種規(guī)律,是不是對
二次項系數不為1的方程也同樣有這種規(guī)律呢?于是引出下文,并推及到韋達定理的出現與證明。然后加入對數學家韋達的介紹,及我國古代數學家在根與系數關系上的貢獻,激發(fā)學生的愛科學,用科學的
給整節(jié)課畫上圓滿的句號。
四、教法、學法:
為了體現二期課改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在課程的引入和新授中充分地考慮在學生已有知識與新知識間架起一座橋梁,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注重由學生自己探索,讓學生參與韋達定理的發(fā)現、不完全歸納驗證以及演繹證明等整個數學思維過程。
學生通過對所提問題的求解,在觀察、歸納中發(fā)現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間的關系。從已知兩根構造方程引入,積極配合使學生能觀察出所給出的兩根與所作方程系數的關系。比原先求出兩根,驗證兩根之和,之積的難度提高了,但數學思維品質也相對提高了。實踐
目中去獲得發(fā)現的。
1、復習提問
。1)寫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和求根公式。
。2)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根分別為
1)2和3 2)—4和7
3)3和—8 4)—5和—2
問題1: 從求這些方程的過程中你發(fā)現根與各項系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2、新課講解:
如果方程x2+px+q=0有兩個根是x1,x2,那么x1+x2=——p,x1x2=q猜想:2x2—5x+3=0這個方程的兩根之和,兩根之積是否滿足這個特征?
問題2:對于二次項系數不為1的一元二次方程兩根之和,兩根之積有怎樣的特征?
引出根與系數的關系定理,并加以嚴格論證。
3、鞏固練習:
口答下列方程的兩根之和與兩根之積。
判斷對錯,如果錯了,說明理由。
(1)2x2—11x+4=0兩根之和11,兩根之積4。
。2)4x2+3x=5兩根之和,兩根之積。
。3)x2+2=0兩根之和0,兩根之積2。
。4)x2+x+1=0兩根之和—1,兩根之積1。
4、學生自主小結。
5、布置作業(yè)。
交流過程:
劉飛:通過前面我們對杜郎口模式,洋思模式等課改名校的教學思路
方法的學習,結合楊光上的這節(jié)課,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首
先讓楊光對這節(jié)課進行說課。
楊光:說課稿見上面。
程軍:我們評這節(jié)課的目的何在?
1、讓學生學得高興,喜歡數學。
2、數學實例例舉接近生活,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這是一節(jié)家常課,符合學生的實際。也希望這節(jié)課能給大家一個啟示,引起大家的思考。思考在日常的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這節(jié)課中解決通過實驗使學生直觀的獲得知識,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有促進,使學生掌握了一些解題的基本方法。通過讓學生動手做,學生更容易記住現象,關注了學生的經歷。如何看待這節(jié)課,我認為我們需要適合學生的、對我們教學有幫助的事實在在課,而不僅僅是一些花哨的課。
肖沖:這節(jié)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楊光將抽象的理論通過活動和實驗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對我們一些薄弱的學校來說,不可能全部照抄,但可以取其中的一部分?傊,我從這節(jié)課上學到了很多,收獲很大。
楊建鋒:學生通過大量觀察實驗和活動體驗,認識了數學規(guī)律,讓學生記憶深刻,符合課改理念。整個教學過程也設計的很好。教師可以更加活躍一些,學生的積極性可能會更高。
劉飛:聽了上述各位老師的評課,我認為他的教學設計是一串線,非常連貫,教學問題是一層層撥開的。實驗多,密度高,符合理科教學的要求,動手、實驗、比較、分析和思考。他的教學風格是:娓娓道來,思維嚴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我們常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藝術,每個人都應該追求自己的藝術風格。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理科思維和理科素養(yǎng)不能一直是紙上談兵。應該是從一節(jié)節(jié)實在的課做起。我也提幾點建議:
1、我們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多一些有意注意。
2、課堂上不要怕學生出錯,讓錯誤的東西冒出來。當然公開課是有時間問題的,我們平時的課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
3、我們考慮問題有時不是單單只考慮一個問題,而是要全面思考問題。教師設計問題是這樣,學生解決問題也需要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聽課評課記錄】相關文章:
評課議課記錄11-28
聽課評課總結05-31
聽課評課的心得02-16
聽課評課體會09-22
聽課評課心得12-27
《說課,聽課與評課》的反思04-26
觀課聽課評課評語05-25
聽課評課活動方案01-28
聽課評課培訓心得01-22
關于聽課評課的心得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