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典型事跡
在新洲建筑企業(yè)界里,有這樣一位老黨員,他年近花甲,自己只有高小文化程度,他尊師重教。他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為一位離退休老師安享終身;他用一顆溫暖的心,去幫助那些上不起大學的窮孩子們;他寧可苦自己,濟困建學校;他的真情感動了他的同行們……他,就是武漢祥和建筑集團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劉維宏同志。在采訪這位年滿五十六歲老同志的時候,從他的談話中,看到了這位老同志的可歌事跡,也看到了他那顆感恩的心發(fā)出的溫暖和情懷。
“用感恩的心,回報老師為我畫上了美好人生軌跡。”
劉維宏同志是位木工師傅,只上過小學四年級。六十年代初,家里很窮,父親多病,母親是小腳,不能干農(nóng)活,父母親生養(yǎng)他兄妹七人,由于當時醫(yī)療條件差,五個兄妹都夭折了,只剩下他和一位姐姐。由于經(jīng)濟困難,他上小學四年級就輟學了,回家學木工手藝。
談起上小學四年的時光,他不忘一位叫余常明的小學老師。他說:“沒有余老師,我怕四年書也讀不成。 由于家里窮,沒有桌椅板凳,有時連五角錢的學費都是余老師墊付。”回憶起學木工手藝那個年月,在六十年代,學個手藝也十分艱難,經(jīng)濟困難,文化程度低,社會技術(shù)封閉。在那個時候,在農(nóng)村里的木工活,修農(nóng)具大都要用到圓和等分線,一些師傅技術(shù)保守,不肯教,要學好木工技術(shù),要經(jīng)過幾年的艱難徒弟生涯;叵肫饋恚瑒⒖偢卸鞯卣f:“感謝余老師,多虧在小學里學到了圓周率和分數(shù);為我學木工畫上了人生美好的軌跡”。
在談到這位小學老師的時候,他感慨地說:“在我的一生的生存和發(fā)展中,我感到老師教學生是無私的。在我看到的中國近幾十年發(fā)展和強大,我領(lǐng)會到是教育奠定了強大的基礎(chǔ),是老師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這個人很敬重自己的師傅,更敬重我的老師!
在從事木工到從事建筑工作這幾十年里,劉維宏同志從沒有忘記自己的.這位小學老師。余常明老師是位腳有殘疾的老師,他輟學后,拜余老師為干父,不識的字請他教,不會計算農(nóng)具活,請余老師講,自己學會了識字,學會了計算。每年的逢年過節(jié),都上老師那里去看望:老師家里有重活他都去幫忙做;老師退休后在家里休息,他抽點空閑到老師那里去問寒問暖。XX年余老師病倒在床上,他囑咐妻子去幫助照料;余老師家里有困難,他常常幫助解決,直到余老師去世,劉總的一家人前來為這位小學老師過逝操辦后事。
“自己苦一點好啊,濟困建學校值得”
劉維宏同志是位很勤勞節(jié)儉的人,他不抽煙不喝酒,一家人在他的影響下,日子過得很清平。直到九十年代末期,他一家并沒有達到百萬富翁這個標準?伤麨榻逃聵I(yè)發(fā)展出力,為家鄉(xiāng)建學校帶頭奉獻樹立了榜樣,受到了教育界的贊譽。
一九九七年,他的家鄉(xiāng)余姚村小學為了“普九”達標,小學進行改建擴建,由于資金不足,余姚村黨支部召集全村在外從事建筑業(yè)的工匠們開會,回家出資出力。劉維宏同志在捐款會帶頭捐款五千多元,濟困家鄉(xiāng)建校經(jīng)費不足。在他的帶動下,其他工匠們紛紛捐款,余姚村小學七萬多元建校經(jīng)費缺口得到了解決,村里干部和群眾對他的主動捐款是十分地感激。
二0XX年,邾城街教委為了解決進城農(nóng)民工孩子上學問題,擴建邾城街一小,劉維宏同志承擔此重任。也是由于經(jīng)費不足,加之施工時間緊,不能延誤工期。劉維宏同志四處借債,籌措資金,完滿地完成了一小的擴建施工任務。直到現(xiàn)在,邾城街教委還欠下他借來的近十萬元的工程款。他的妻子時常問及此事,他笑著解釋說:“日子苦一點好啊,能為建學校盡一點貢獻值得!你看看,自己的孫女不是在一小上學了嗎?”
【尊師重教典型事跡】相關(guān)文章:
勞動楷模典型事跡02-08
典型事跡材料01-01
鄉(xiāng)村振興典型事跡11-29
優(yōu)秀師德典型事跡12-05
核酸檢測典型事跡11-20
師德先進的典型事跡12-04
留守兒童典型事跡11-09
網(wǎng)格員典型事跡11-16
典型事跡材料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