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的演講稿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xiàn)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F(xiàn)如今,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巖松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巖松的演講稿1
各位財大的同學:
下午好!
好了,接下來,就讓我出聲,你們就不用出聲了(眾笑)。
看到熱氣騰騰的這個場面,就想起自己的大學生涯,對我來說,大學是一生當中最美好的四年。前天晚上在廣州,因為做亞殘運會的志愿者,我們大學的幾個同學,即使很晚,也要一聚,因為他們是你一生的朋友。
第一個,在大學里一定要珍惜、維系和發(fā)展那種一輩子很難遇到的集體的友情。舒婷有一句話叫“人到中年,友情之樹和頭發(fā)的多少成正比,友情之樹日漸凋零!钡牵诖髮W里面所結(jié)下來的同學情誼,可以貫穿一生。
我既不同意更不反對大學期間談戀愛,但是千萬不要丟掉大學四年在你這一生里無法復制的這種集體友情。即使你在談戀愛,也要融入集體當中,去分享那種騎十幾公里或幾十公里自行車去踏青,一幫人昏天黑地地打牌,考試前一起臨陣磨槍的這樣一種記憶。
第二個,在大學期間一定要錘煉自己非常堅強的心理素養(yǎng)。我們總談一個人業(yè)務(wù)素質(zhì)很高、身體素質(zhì)很好,但我衡量一個人經(jīng)常是用心理素質(zhì)去衡量,一個心理素質(zhì)足夠強的人才可能成功。在大學的時候你會面對失敗嗎?你學會面對成功嗎?我工作這么多年,回頭去看,是有一顆還比較強大的心臟幫了我足夠多的忙。我也有機會看年輕人的成長,有的時候會很好奇,哪些人更容易成功,而哪些人不可以。到最后就發(fā)現(xiàn),心理素質(zhì)足夠強的人容易成功。因為打擊對于心理素質(zhì)不好的人,會演變成一種自卑、壓抑;對于心理素質(zhì)足夠強的人,反而越挫越奮。擁有一顆還算強大的心臟,這是將來走向社會的必備條件,而不是你可以選擇的條件。
(擠在會場外面的人太多,白巖松中斷演講問:“外面還有多少人?如果你們愿意,臺上可以容納三百多人,大學應(yīng)該不拘一格!苯Y(jié)果外面聽眾歡呼涌入,講臺上坐滿了人)
第三個,大學期間一定要學會用腦子開始思維。我們走進大學校園的時候,跟同齡人是沒有區(qū)別的,是什么讓你們在4年后發(fā)生了很大的區(qū)別?學校里專業(yè)的設(shè)置與其說是給你們專業(yè)知識,不如說讓你們習慣用專業(yè)的思維方式去觀察這個世界。大學畢業(yè)后,我已經(jīng)習慣了用新聞人的眼睛去看待這個世界;我有的同學學法律,他們已經(jīng)學會用法律人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而學理工科的同學,會用理工科的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
人的收入和社會地位跟什么成正比呢?跟你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不可替代性強,獲取自己更加穩(wěn)定的位置和向前進的速度就更快,但如果你隨時可以被替代就很難。我們有的人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一個月掙的工資很低。比爾·蓋茨經(jīng)常飛來飛去還打牌,卻那么有錢。沒辦法,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比爾·蓋茨。而很辛苦的那些工作,隨便把我們拽過去培訓不到一天,立即就可以從事那工作,也就是不可替代性太弱。
不可替代性需要你擁有一個獨立的人格和獨立的思維方式,需要你做出與眾不同的事情來。我們經(jīng)常說我也能和別人一樣,但你能做到別人無法和你一樣嗎?比如說干新聞的,每天對我們的考驗都是擁有獨家新聞。但現(xiàn)在這個時代,新聞沒有越來越強的獨家占有的可能,拼的是什么?拼的就是在傳播和發(fā)布新聞的當中,你的競爭性強嗎,你的獨特性強嗎,你的思維和語言表達具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這就是挑戰(zhàn),這就是競爭,都跟思維方式有很大很大的關(guān)系。
第四個,學習、工作和未來之間的關(guān)系。我曾經(jīng)見到一個年紀很小的孩子來實習,我問:“校友?”“校友,廣播學院的!薄皫啄昙?”“一年級!薄皬拿魈扉_始本單位不接受你實習,回去上課!蔽耶敃r還是有點小權(quán)力的,把他攆走了,我不能夠接受剛上大學一年級的孩子就開始實習。你知道你要什么嗎?你知道你需要填充什么嗎?你不能夠擁有一個系統(tǒng)的專業(yè)的訓練,包括知識的訓練、思維方式的訓練的時候,實踐對于你是沒有意義的。
我知道現(xiàn)在有相當多的大學生心猿意馬,總覺得要盡早地去實踐,好像就跟未來的工作建立了關(guān)系;有相當多的學校大四的畢業(yè)實習和論文形同虛設(shè)。我們在上大學的時候,畢業(yè)實習是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的,并且畢業(yè)實習鑒定成為我們很重要很在意的東西。而現(xiàn)在很多的學校管理不嚴,導實習的時候是放羊的狀態(tài)。
我想說的是,沒有必要一開始,在你的理論、你的思維方式以及你的專業(yè)知識,都補充不夠的情況下,就急于去實踐。工作、婚姻、戀愛和成功都非常非常相似,它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jié)果,過程做得好必有好結(jié)果。為什么不用去做好一個過程的方式,求得一定還不錯的結(jié)果呢?
第五個,你終將要面對社會,社會需要的并不是拿了就能用的成品,而是需要可成長、可進步、可學習的這種人。我多次參加過招聘,我從來不看他現(xiàn)在所達到的水準,我看的是他具沒具有再生長的空間。我2003年招聘的時候,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
沒有看到過電視的優(yōu)先,為什么?因為媒體會進入一個跨媒體的時代,你不會電視,我可以教你啊,但你僅僅會電視而不會其它,我如何教你呢?我不要求你來了立即就成為師傅,你可以是我的學生,但你將來有機會成為師傅。那批招進來的,新華社的有,報紙的有,各行各業(yè)的都有,其中也有一部分電視的。這些人現(xiàn)在是我們的中堅力量,而且非常好用。
其次,我特別在意心理素養(yǎng)。我得知道這哥兒們抗打擊能力強不強,這姐兒們是不是一有了挫折就給我哭。為什么柴靜在一篇博客上說,白巖松有一天告訴我,你不要穿裙子上班。我是在悄悄地提醒她,你是一個新聞人!新聞人出差的地方,山崩、地震、礦難隨時會發(fā)生。有一次,柴靜來了以后,我告訴她,請趕緊回家,收拾行李,一個小時之后,西源機場起飛,青海地震。這個時候,對我們來說是沒有性別概念的。所以,心理素質(zhì)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其實工作也不相信。
另外,我衡量一個人的新聞素養(yǎng),不僅僅是看他抗打擊能力強不強,我還要看他抗表揚的能力也是不是足夠強。有相當多的人不是折在挫折上,而是折在頭一兩次的成功上。頭一兩次的成功,飄飄然了,原本有一個還不錯的上升空間,就被他自己給堵住了。
此外,我當然是格外格外格外地看重一個人。有人問,你用什么數(shù)據(jù)來看一個人是不錯的?我憑直覺,我能感覺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需要合作的時候,只有人格、人性相當不錯的人,才有可能進入合作的團隊當中,才可以激勵別人,也被別人激勵。所以做人是人一生中永遠也無法改行的行業(yè)。
時代不管怎么變遷,終歸衡量人的標準變化不大。1993年我曾問過上海的一位哲學家,為什么現(xiàn)在的醫(yī)學、科技等各方面的進步都如此之快,但人們?nèi)匀恍枰欢倌昵暗囊魳啡嵛啃撵`?哲學家就回答了一句話:人性的進步是很慢很慢的。
有一個人很逗地問過我,你既然沒有發(fā)過郵件、打過電腦,你怎么就知道犀利哥呢?唉,我當時就特別同情這個朋友,我說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思維方式呢?———非黑即白、非對即錯、非好即壞。會打電腦固然可以,對我來說,我已經(jīng)習慣了寫字跟思維之間這種同步的速度。我之所以不打電腦,是因為我等不及我的腦子,它更快。
說到思維方式的時候,也要從一種傳統(tǒng)中的禁錮中走出來,必須得改變“這人是好人,那人是壞人”的想法。溫文爾雅的人依然會有不齒于展現(xiàn)在大眾面前的怪癖,你亦如此。要不把每一個青年成長的過程,都告訴他們父母的話,父母會感覺到驚心動魄的。我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媽我偷著喝酒、抽煙、曠課等很多不好的事情,身邊的人也都是如此。為什么我們都這樣了,還要去衡量別人百分之百的好還是百分之百的壞呢?
最后一個,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離開大學校園,我們要帶著什么去走向社會呢?上大學的時候,我與你們一樣,都浪漫地憧憬著大學生活,大學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有這樣的夢想。但是當你真正走進生活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幸福的事是百分之五,痛苦的是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平淡的,日復一日。而聰明人會善于把這百分之九十的平淡轉(zhuǎn)化為幸福,不聰明的人會善于把這百分之九十的平淡往痛苦那靠。
我給你描述一個婚后的狀態(tài):老公在那兒看電視,拿著遙控器在那兒看報紙;夫人在那兒織毛衣,偶爾看下電視;孩子在那兒寫作業(yè),一晚上沒多少話。一會兒泡完腳說,睡吧。我問這種狀況怎么樣?很多大學生說,快離了吧。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對于相當多的四五十歲的人來說,這是能想象的一種最幸福的生活。生活不會是天天放禮花的,禮花之所以好看是偶爾放一下,天天放的話,受不了。
前兩天公布了一個中國人的婚戀狀況報告,說百分之七十的女性要求對方必須有房,希望對方有房才能結(jié)婚,男性百分之五十。我覺得百分之百的女性都希望有房,而現(xiàn)實生活中,不會百分之百的男人都有房。不會,中國永遠都做不到。那么中國的女性都單身了嗎?(全場大笑)
人們總會因為一些其他的因素而結(jié)合的,就像我跟我的夫人也是在居無定所、前景不明朗的時候結(jié)合的,但是那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非常簡單去想,就能夠把平淡過成不平淡的滋味。其實我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極其平淡,報題、想選題、看報紙、做直播,然后回家,大致如此。生活就是這樣,只有做好了迎接平淡的準備,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屬于你自己的輝煌;如果認為生活都該是輝煌的,那就注定平凡。有很多人問我,白巖松你是不是現(xiàn)在成功了呢?我一直都喜歡跳高,這并不是我擅長跳高,而是因為它像人生的一種比喻。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跳高的一個特點:越過了一個高度,就一定要擺上新的高度。即使當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沒了,他已經(jīng)是冠軍了,他一定要再升一厘米,過了他就會還要再升,也就是說,他一定要以最后一跳的失敗來宣告自己的成功。我覺得這太像人生了,人最理想的一輩子,就是以最后一跳的失敗來宣告自己的成功!
很多人在說,現(xiàn)在年輕人不容易。我非常理解,全社會應(yīng)該關(guān)愛你們
,但是,不必溺愛。有人說,我們現(xiàn)在買不起房子,我們太痛苦了。誰說二十七八歲的人就可以買得起房子了?日本等國家一般是四十來歲才可能擁有自己比較穩(wěn)定的住房,中國人就非常性急。本人擁有自己第一套房子的時候,都32歲了,是在租了八年的房子之后,連我們的孩子都是在流浪的路途中生的。你說,哪一代人的青春容易?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我們在上大學的時候流行的一首詩的第一句就是“21歲我們走出青春的沼澤地”。可見,大家也正在沼澤地里。所以,去放大青春中那些最美好的東西,去享受這個日子,把平淡的日子往幸福那靠;所以,期待你們的將來。
謝謝各位!(掌聲不止)
白巖松的演講稿2
“在大學一定要成為一個熱血青年,用你們的熱情去激活人到中年的那種落寞,不要在這個年齡里去嘲笑很多人為國、為民擔憂的那種熱情,不要在這個年齡里就變的那么勢利,只想到自己。否則在你年老的時候,拍著孫子,給他講故事時,你會張不開嘴!
“年輕的最大魅力就是不斷犯錯誤,而有時間去改正。樂觀面對困難,好好培養(yǎng)一下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
“在大學一定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兼容并蓄的人,我最痛恨的.就是大學這個‘!謿Я宋摇H绻耶敵醵鄬W點文科性的東西,我想我一定比現(xiàn)在優(yōu)秀。記得我在人民大會堂采訪楊振寧教授時,他說,‘物理研究的盡頭就是哲學’,其實很多門課程是相通的。我認為中國最優(yōu)秀的人往往是‘雜交’的。
白巖松的演講稿3
“孔子學院影響世界最根本的障礙是連他(傳播者)自己都沒有影響到,又如何去影響別人哪?”
白巖松從問題的根結(jié)出發(fā),提醒孔子學院的準教師們:文化的傳播過程也是一次發(fā)掘內(nèi)心的過程。
“孔子學院傳播的理念是否深刻地影響了你自己?你是否相信?”用中國的一句古語:信則靈。如果說在市場經(jīng)濟下都信仰人民幣的話,那么每個人的信仰形式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在中國很難有同樣的信仰。白巖松發(fā)人深省的話語讓在場的學子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收獲不到的知識。
白巖松的演講稿4
各位,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來了之后才知道不好講,為什么?年齡層相差太大,36到42(歲)的一群人,還有年輕的大學生,你怎么把一家兩代人融合在一起還要給他講呢?講養(yǎng)生上一撥聽,下一撥不聽;講勵志,下一撥聽,上一撥不聽;講成功,底下(有)一半兒人都有經(jīng)驗,很難,所以,聊聊天吧。
社會推廣閱讀是一種悲哀
這一個月正處在廈門的讀書月,我是受出版社的“裹挾”,來跟大家談閱讀之美,其實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稍微悲哀的事情。今年臺里頭做一個關(guān)于讀書的公益廣告,這幾年(都在)做讀書的推廣,我總納悶一件事,你見過國際上把哪個日子定為“吃飯日”嗎?說到國際吃飯日,沒有。那既然國際沒有吃飯日,那為什么要有一個讀書日呢?
對于人們的身體、肉體來說,不吃飯活不下去,那我很納悶,對于我們的精神來說,不讀書難道不也是跟不吃飯一樣活不下去的一件事嗎?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墮落到了要全社會去推廣“閱讀”這樣一種現(xiàn)狀?我覺得這件事情恰恰印證了此時此刻中國的某種悲哀和某種覺醒。
“無用”與“有用”
中國人不做無用的事,什么是無用的事,什么叫有用的事?與升官有關(guān)的,與發(fā)財有關(guān)的,與出名有關(guān)的。比如說在我們的學堂里,現(xiàn)在的學子提的(問題)跟過去不一樣,現(xiàn)在的學子提的問題都是有指向性和目的性,功利性極強,“我該怎么辦?”“應(yīng)該怎么著?”“你直接告訴我一個什么?”我每次都回答我不是賣大力丸的,我治不了“急”病,只能是說一些慢道理。
但是現(xiàn)在的人覺得慢道理不叫道理,你必須要告訴我一劑藥吞下去立馬要見效,只有一種藥真能達到這個效果,(那就是)劇毒的毒藥。你只要吃下去,保證兩分鐘后啥事兒都沒有了,你吃嗎?所以,有用的藥恐怕都需要時間。
現(xiàn)在中國人很有意思,看名片、遞名片;氐郊乙豢矗@哥們沒用,撕了,因為你用不著他。就在一個又一個篩選名片、把沒有用的名片一張張撕掉的過程中,你(錯過了)生命中有趣的人,留下的全是有用的人嘛,有趣的朋友越來越少。
但是這個世界上最貴的東西(往往)是無用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最無用的東西是什么?戒指。你告訴我一個實用功能,它有嗎?但是它非常貴。還有服裝,比如說,服裝有用的功能是什么?保暖和遮羞。如果要是滿足它有用的功能,去個小商品市場,100元一身,拿下。但是很多女士的一身10000都拿不下,這9000花在哪兒了?花在沒有任何實際功能的用途上,牌子、感覺、樣式。它一點也不會為保暖和遮羞增加更多的因素,很貴很貴的東西在遮羞方面反而能力減弱了,尤其在夏天(聽眾大笑)。無用的才最貴,你們可以去研究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看看是有用的貴還是無用的貴?
曾經(jīng)有一次我在講這個事情的時候,陳丹青非常認同我的看法。陳丹青他們干的這活兒有什么用?請問畫家有什么用?詩人有什么用?沒用啊,大前年我去了浙江富陽,也就是著名的《富春山居圖》的富春,到了那兒之后,我詳細地了解了黃公望的故事。老爺子九百多年前到富陽,之后也被邊緣化,六七十歲了才在邊緣的山里畫這幅《富春山居圖》,城中心都是領(lǐng)導、企業(yè)家、達官貴人,黃公望用了六、七年的時間把這幅圖在寂寞中畫完,畫完給了一個僧人“無用”。
一個寂寞文人感嘆自己無用,恰恰遇到一個叫“無用”的僧人還喜歡這幅畫,送了。九百多年過去了,城中的達官貴人不知道哪里去了,但是這幅無用的人畫的無用的畫可是真有用,成了這個城市招商引資的最大名片,甚至總理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都談到了這幅《富春山居圖》。它有用嗎?沒用。真沒用嗎?有用。
漢字的精髓
隨著我年齡的增長,我對漢字的喜愛是在增長的,好多人跟我說,誰這年頭還在讀詩啊……詩歌里有最濃縮的中文,我要告訴他們幾件事情,第一,中文是每天面臨再次發(fā)明的。發(fā)明這個詞是理科啊,怎么會跟文科有關(guān)。我說不,漢字的常用字五、六千字,但是每天當你落筆要寫字寫文章的時候,你都承載著或主動或被動的重新發(fā)明漢字的可能。想想我們廈門的詩人,舒婷,很多年前同樣路過神女峰,為什么她能寫下:“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上痛哭一晚!边@兩行詩有哪兩個字你不認識嗎?
但是她把我們熟悉的漢字重新組合在一起,誕生了“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意境,而且成為一個時代的標志。在詩歌里頭,同樣存在著看似無用的東西,但是漢字每天都可以重新生長,我們要探討中文的無限可能……
海子寫過“今夜我不想人類,我只想你”。這是海子最偉大的一句情詩,依然是大白話,但是它有我們最濃縮的東西。當一個民族有持續(xù)二十多年的時間不讀詩厭惡詩,而且把它邊緣化的時候,你就知道我們生活中發(fā)生了什么樣的問題。
讀書應(yīng)追求樂趣,拋棄功利
今天下午,也有學生跟我溝通關(guān)于讀書的問題,“我喜歡讀書,但我的很多同學都去看美劇等等,我是不是需要堅持”等很多這樣的問題。(其實)炫耀讀多少書和炫耀多少財富沒什么區(qū)別,都挺招人討厭的。另外,當用“堅持”這樣的字眼去說讀書時,已經(jīng)壞了,讀書是一種樂趣。
有人問我,哪本書對你影響最大?每個人都想得到一個功利性的結(jié)果,對你影響最大的一定最有用。但我覺得對我最有用的書肯定就是新華字典啊。(笑)不可能再有第二個。剩下的、所有的書都像小溪流從源頭出發(fā),長江黃河在開源的地方都是涓涓細流,然后不斷地有水系匯入其中,然后不斷地、慢慢地壯大到長江和黃河如此之遼闊。
你能知道是哪條匯入的溪流、哪條匯入的河流讓黃河成為黃河,讓長江成為長江?我當然無法回答,我這一路上汲取的這么多營養(yǎng),到底是哪個營養(yǎng)塑造了我。有人問我讀了多少本書?我說無法回答你一個數(shù)字,此時此刻我什么樣就可以反過來告訴你我讀了多少書,因為它變成了我。最重要的是,讀書本身是一種最大的樂趣,不是我的結(jié)果讓我得到了樂趣。
現(xiàn)在去中國的書店,最顯著的特點是有這樣幾摞書。第一個是與考試有關(guān)的書,第二個是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書,第三個是所謂的暢銷書。這涉及到人們所關(guān)心的(內(nèi)容),要過關(guān),要長壽,要有談資,怕被時代拋棄,其實全具有功利性。但是有很多好書不是為了功利,而是為了有過程。你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得到很多樂趣。
天我在來的路上看的這本書,一次又一次地讓我熱淚盈眶。這種熱淚盈眶我覺得很好,我還有熱淚盈眶的時候,我還知道自己是誰。當你知道自己是誰的一個重要緣由是,知道你還容易被什么所感動。我來的路上看的是《西南聯(lián)大行思路》,是張曼菱寫的一本書。這本書有太多讓人熱淚盈眶的地方。比如說鄧稼先的爸爸是清華大學哲學系的著名教授,在抗戰(zhàn)爆發(fā)的時候,他的兒子即將要去昆明讀西南聯(lián)大的時候,他說了這么一句話:“兒子,學科學吧,科學有用!边@句“有用”的確反應(yīng)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某種心聲,但是如果沒有哲學系他所擁有的境界,(他)怎么會讓自己的兒子在國難當頭,拋離這一家子的傳統(tǒng)?最后,鄧稼先(成為了)我們的兩彈元勛啊!
南開大學在1937年7月29日被炸成一片廢墟,當時的校長張伯苓寫了一句話“物質(zhì)之損失我毫不掛懷,南開之精神將在這個廢墟上永遠。”蔣介石決定徹底抗日就是在頭一天,南開被炸之后第二天作出的決定,蔣介石講了一句話:“中國在,南開在!睆埐叩膬鹤訌能妼W了飛行,最后駕駛那種簡陋的飛機,在與日本人的戰(zhàn)爭中陣亡了。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校長,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校長公子。我那時候眼淚就下來了。這都是一些無用的敘事,藏著這種無用的閱讀樂趣。(而)你的人格就是在這種無用的事情的一步步熏陶過程中,慢慢健全獨立起來。
現(xiàn)在應(yīng)該提倡越來越多的人去做看似無用的事
我每周必須跑五天的步,非常無用的事兒,但是在跑的過程中慢慢成為一種享受,你跟自己對話,把自己放空。累得一塌糊涂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跑步,的確,當我跑完步的時候,累的是雙腳,但心和腦子都緩和過來了,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一種辯證法。
大學是止于至善,這是我認為大學最重要的因素,永無止境。創(chuàng)新需要具備的素質(zhì):獨特的思維方式,獨立的人格,人心的自由。我們過去對自由的'理解是狹隘的,真正的自由在內(nèi)心。面對最小的宇宙和最大的人心,只要可以探究的而且能得出一定結(jié)論的就不算遼闊,無法掌握的是最遼闊的,人心是最遼闊的。創(chuàng)造就是對固有牢籠的掙破。所謂自主創(chuàng)新,沒有自主就不會有創(chuàng)新,一所好的大學是將有用的和無用的相結(jié)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件事有人說對有人說錯,這是常理。我舅舅是中學數(shù)學老師,以前每天都跟我玩一個游戲,每天都給我出一道題,但缺德的是他往往先畫一條輔助線,讓我去找第二條輔助線。當時我是一個孩子,只是每天去完成一個任務(wù),總能找到,因為任何一個平面幾何題都有一條兩條甚至三條四條輔助線能把它搞定,很多年后,我突然意識到,他已經(jīng)深深地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為什么?因為我從那時候開始,相信所有的事情都不止有一個答案,當別人有一個答案的時候,我總是下意識地要去找第二條輔助線,創(chuàng)造力和不同就在這一個小細節(jié)上誕生了。你要知道,第一條輔助線是功利的,第二條輔助線是無用的,但是第二條輔助線提升了我,塑造了我。作為一個學生,只要我找到第一條輔助線,得10分,ok啦,我完全不需要再去找第二個答案,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玩的訓練,深深成為了今天的我。我不相信問題只有一個答案,當別人有了答案我也從不絕望,我再去找第二個答案就好了嘛。所以我稱之為第二條輔助線,而它恰恰來自于不功利性的無用的訓練。所以未來中國的創(chuàng)造,一定是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發(fā)呆,開始思想,開始與眾不同,開始另類,開始有第二條輔助線,開始做無用的事情都被鼓勵。
人類的進步是由科學家的好奇推動的……所有的東西都是相通的,楊振寧跟我說過,物理學到盡頭是哲學,而哲學學到盡頭是宗教,所有的東西是一個大圈,因此他的話對我是有相當?shù)恼f服力的,他是這個領(lǐng)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成為一個大家會看到一個相通的地方,而不是聚集在這,他之所以給我講這句話的緣由在于他經(jīng)常做無用的事兒,而且感謝這件事兒,就是讀大量的金庸小說和各種文學作品。
白巖松的演講稿5
孫玉勝對央視的工作人員提出過這樣的要求:首先要做一個好記者,之后要做一個好主持人,最后要做一個好的新聞評論員。白巖松說他就是這一理論的踐行者。
“我在做評論的時候并不僅僅是自己角色的一種轉(zhuǎn)化,更重要的是為中國媒體探索出一條新的發(fā)展道路”白巖松說經(jīng)過自己一年的奮戰(zhàn),推動了央視的.改版。他還希望媒體能有更多的新聞自由,更多的新聞獨立性,能更好的尊重新聞規(guī)律。
【白巖松的演講稿】相關(guān)文章:
白巖松最經(jīng)典勵志名言03-31
白巖松:人性不敵物欲09-02
[原文]人格是最高的學位 白巖松10-31
白巖松給兒子的一封郵件10-06
白巖松:我們無法生活在現(xiàn)實里12-30
白巖松:“白話”版里約奧運開幕式解說11-09
白巖松的演講稿:人格是最高的學位12-29
白巖松演講稿: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