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人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打開像笊籬一樣的40根扇骨,嫻熟地在半厘米寬的扇骨上刷上漿糊,再把扇骨一一嵌進綢面褶皺中,首尾兩端多余的綢面利落剪去,最后涂上漿糊、合攏,一把小巧精致的“王星記”絹扇,就在技工趙美娣的手中完成了重要的“糊面”工序,
紡織工人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在杭州市“拱宸橋歷史文化街區(qū)”手工藝活態(tài)展示館,不時有訪客在趙美娣的展位前駐足觀看。綢面質地細軟輕薄,與普通紙扇相比,將扇骨嵌進綢面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細心。但趙美娣的手藝靈巧細致,完成“糊面”工序僅要一分多鐘。
“‘糊面’最難的就是扇骨背面不能沾到一點漿糊,正面上上下下必須把漿糊抹勻”,面對訪客們好奇的詢問,趙美娣流利地講解著。在有著一百多年制扇歷史的老字號杭州“王星記”制扇廠,她已多次作為技術代表,參加各類展會制扇技藝表演。誰又能想到,這位技藝卓越、從容大方的手工藝技工,四年前才剛剛開始學習制扇技術,五年前還是一名紡織廠的織布女工。
2007年,由于所在的杭州第一棉紡織廠關閉停產(chǎn),在紡織一線工作近20年的趙美娣,與眾多同事一下子被推到了失業(yè)、再就業(yè)的人生關口。在杭一棉的20年里,趙美娣工作勤奮、表現(xiàn)突出,年僅24歲時就被評為“杭州市勞動模范”。而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紡織工作,趙美娣也一度彷徨無助了。
“那個時候也不會做別的工作,剛好杭州市總的顧大姐找到了我。她特意跑過來問我工作找得怎么樣,要不要幫忙介紹”。回想那段困惑的時期,趙美娣至今還對杭州市總工會的“牽線搭橋”心存感激。“顧大姐問我要不要去‘王星記’做扇子,我是在車間一線待慣了的,還是想做點實實在在的事,‘王星記’又是老字號,就這么過去了”,
資料共享平臺
《紡織工人先進個人事跡材料》(http://www.szmdbiao.com)。杭州市總工會對勞模的幫扶,加之用工方對“勞模”稱號的信任,趙美娣比較順利地就成為了“王星記”制扇廠的技工,并跟隨工廠技藝精湛的師傅學習。“萬事開頭難”,從織布車間到制扇車間,從跟有聲的.機器打交道到跟無聲無息的竹紙絹綢打交道,這位紡織車間的技術能手著實適應了一段時間。
“原來在紡織廠的時候,是轟隆隆的機器旁站一個班,現(xiàn)在是坐在桌子旁邊,安安靜靜做一天。剛開始學的時候,有時候心里也會煩躁”。說起初學制扇的窘狀,趙美娣也很坦誠,“在紡織廠我只要把機器操作好就行,但是做扇子不一樣,師傅也說了,技術傳給你,要靠自己的悟性去琢磨”。
看著做了十幾年扇子的同事們雙手麻利地翻飛,趙美娣心里也急躁。這時候,她那“勞模”的鉆勁和韌勁又上來了,耐著性子學,忍著性子練,給自己加壓多琢磨多動腦筋。最終,經(jīng)過半年的學習與培訓,趙美娣開始上崗制扇,成為一名傳承民間手工藝的技工。
如今,在制扇行業(yè)從業(yè)四年的趙美娣,又成為了這一領域的技術能手,說起糊面、沿邊等制扇工序頭頭是道。被廠里選派來展示館的這段時間,她的制扇工作就是生動的“活態(tài)展示”,吸引了不少訪客觀摩、拍照。每天解答訪客咨詢、介紹制扇技藝之余,手快的她還能做一百余把扇子。
“王星記”扇子與絲綢、龍井茶并稱為“杭產(chǎn)三絕”,制扇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F(xiàn)在的趙美娣,與她的眾位同事一道,在制扇的本職工作外,又承擔起了傳承民間技藝、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新任務”。
從現(xiàn)代工業(yè)到傳統(tǒng)手工業(yè),從機械操作到純手工制作,從紡織女工到民間手藝傳人,趙美娣的轉身,既是回溯又是超越,既是傳承又是創(chuàng)新。
相同的是,不論紡織還是制扇,一樣的勤奮勞動,一樣的創(chuàng)造美麗。
【紡織工人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1.先進個人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