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葛亮孔明的名人名言 推薦度:
- 諸葛亮名言佳句 推薦度:
- 諸葛亮名言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諸葛亮的名言(精選180句)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是對生活、對世界的綜合濃縮,簡短的一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名言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諸葛亮的名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諸葛亮
2、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諸葛亮
3、夫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諸葛亮
4、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諸葛亮
5、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
6、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7、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 ——諸葛亮
8、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 ——諸葛亮
9、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諸葛亮
10、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諸葛亮(三國·蜀)《便宜十六策·賞罰》
11、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諸葛亮
12、勿以身貴而 ,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持功能而失信。 ——諸葛亮
13、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4、勸農(nóng)業(yè),無奪其時。
15、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1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
17、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18、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 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紀(jì)。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19、圖以于易,為大于細(xì)
20、喜不應(yīng)喜無事之事,怒不應(yīng)怒無怒之物。
21、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yuǎn)。
22、國之大務(wù),莫先于戒備
23、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24、勢利之交,難以經(jīng)遠(yuǎn)。
25、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26、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
27、非寧靜無以成學(xué)。
28、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29、夫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xì)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30、統(tǒng)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nèi)剛的氣質(zhì)
31、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32、夫?qū)W須志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33、大事起于難,小事起于易
34、夫知人之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nèi)欺者,有外勇而內(nèi)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35、勿與惡小而為之,勿與善小而不為。
36、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yè)
37、有文事必有武備
38、賢不遺野,天下一家,無名無德,光耀中華。
39、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
40、善理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zhàn),善戰(zhàn)者不敗,善敗者不亡。
41、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42、日月之明,眾下仰止,乾坤之廣,萬物順之。
43、治國者,圓不失規(guī),方不失矩,本不失末,為政不失其道,萬事可成,其功可保。
44、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45、當(dāng)斷不斷,必受其亂。
46、伏念臣賦性拙直,遭時艱難,興師北伐,未獲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47、賞于無功者離,罰加無罪者怨,喜怒不當(dāng)者滅。
48、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
49、非靜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
50、喜不應(yīng)喜無事之事,怒不應(yīng)怒無怒之物!T葛亮
5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T葛亮
52、萬事具備,只欠東風(fēng)。
53、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T葛亮
54、勿以身貴而,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信。
55、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T葛亮
56、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T葛亮(三國·蜀)《便宜十六策·賞罰》
57、勿以身貴而,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持功能而失信!T葛亮
58、國之大務(wù),莫先于戒備——三國·諸葛亮
59、夫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諸葛亮
60、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T葛亮
61、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T葛亮
62、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T葛亮
63、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T葛亮
6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T葛亮
65、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66、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67、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T葛亮
68、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69、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70、夫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7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72、恢弘其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73、遠(yuǎn)慮者安,無慮者危。
74、喜不應(yīng)喜無喜之事,怒不應(yīng)怒無怒之物。
75、防奸以政,去奢以儉。
76、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7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78、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79、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醉之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其之事而觀其性。
80、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后之。
81、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82、勿以身貴而賤,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信。
83、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84、故國以軍為輔,君以臣為佐;輔強則國安,輔弱則國危,在於所任之將也(諸葛亮《治軍第九》)。
85、夫?qū)W需靜也,才需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誡子書》)。
86、淫慢則不能勵精,險燥則不能治性(諸葛亮《誡子書》)。
87、夫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
88、忍屈伸,去細(xì)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德,何患于不濟(諸葛亮《戒外甥書》)。
89、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諸葛亮前《出師表》)。
90、受命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諸葛亮前《出師表》)。
91、帷坐待亡,孰與伐之(諸葛亮后《出師表》)。
92、寢不安席,食不甘味(諸葛亮后《出師表》)。
93、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94、若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諸葛亮《自表后主》)。
95、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之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并濟,上下有節(jié),為治之要,于斯而著(諸葛亮《答法正書》)。
96、可是兵不戰(zhàn),民不勞而天下定也(諸葛亮《答杜微書》)。
97、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余,妾無副服(諸葛亮《又與李嚴(yán)書》)。
98、糧谷,軍之最要(諸葛亮《與陸遜書》)。
99、中益莫大于進人,進人者各務(wù)所尚(諸葛亮《稱姚迪教》)。
100、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諸葛亮《南征教》)。
101、知有所愛,知有所不足愛,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將者,以其所不足愛者,養(yǎng)其所甚愛者(諸葛亮《兵法》)。
102、士之不能皆銳,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堅固也,處之而已也(諸葛亮《兵法》 ) 。
103、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失忠則兇(諸葛亮《兵要》)。
104、貴之而不驕,委之而不專,扶之而不隱,免之而不懼,故良將之功也,猶璧之不污(諸葛亮《兵要》)。
105、良將之為政也,使人擇之,不自舉,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飾,妄譽者不能進也(諸葛亮《兵要》)。
106、言行不同,豎私枉公,外相連誣,內(nèi)相謗訕,有此不去,是謂敗亂(諸葛亮《兵要》)。
107、勢利之交,難以經(jīng)遠(yuǎn)。士之相交,溫不增華,寒不改棄,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諸葛亮《論交》)。
108、兵卒有制,雖庸將未;若兵卒自亂,雖賢將危之(諸葛亮《兵要》)。
10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諸葛亮《答惜赦》)。
110、吾心如稱,不能為人作輕重(諸葛亮《雜言》)。
111、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諸葛亮《隆中對》)。
112、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諸葛亮《隆中對》)。
113、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諸葛亮《隆中對》)。
114、君不見申生在內(nèi)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諸葛亮《為劉琦謀自安術(shù)》)。
115、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諸葛亮《又稱蔣琬》)》。
116、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yuǎn)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諸葛亮《與群下教》)。
117、任重才輕,故多闕漏(諸葛亮《與參軍掾?qū)俳獭罚?/p>
118、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諸葛亮《泣答皇帝托孤》)。
119、羊之亂群,猶能為害(諸葛亮《彈廖立表》)。
120、清濁太明,善惡太分(諸葛亮《論張溫被廢》)。
12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諸葛亮前《出師表》)。
122、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勝也(諸葛亮《兵要》)。
123、嚴(yán)號申令,而人愿斗,兵合刃接,而人樂死矣(諸葛亮《將誡》)。
124、善積者昌,惡積者喪,古今常數(shù)也(諸葛亮《為皇帝伐魏詔》)。
125、將在軍,軍令有所不受(諸葛亮《答姜維》)。
126、夫酒之設(shè),合理致情,適體歸性,禮終而退,此合之至也。主意未殫,賓有余倦,可以至醉,無致迷亂(諸葛亮《又誡子書》)。
127、治國之政,其猶治家,治家者務(wù)立其本,本立則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應(yīng)和也。倡始者,天地也,應(yīng)和者,萬物也。萬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長,非人不成(諸葛亮《治國第一》)。
128、圓鑿不可以方納,鉛刀不可以砍伐,此非常之事不能成其功,非常之器不可成其巧。故天失其常,則有逆氣;地失其常,則有枯。蝗耸涑,則有患害(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129、君以施下為仁,臣以事上為義。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禮,則民易使,上下合順,則君臣之道具矣(諸葛亮《君臣第二》)。
130、君以禮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謀其政,臣謀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勤功也。
131、君勤其政,臣勤其事,則功名之道具立矣(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132、私不亂公,邪不干政,此治國之道具矣(諸葛亮《君臣第二》)。
133、君臣上下,以禮為本;父子上下,以恩為親;夫婦上下,以合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亂下逆(諸葛亮《君臣第二》)。
134、目為心視,口為心言,耳為心聽,身為心安。故身之有心,若國之有君,以內(nèi)合外,萬物昭然(諸葛亮《視聽第三》)。
135、觀日月之行,不足以為明;聞雷霆之聲,不足以為聽。故人君以多見為智,多聞為神(諸葛亮《視聽第三》)。
136、夫五音不聞,無以別宮商;五色不見,無以別玄黃(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137、蓋聞明君者常若晝夜,晝則公行事,夜則私事興(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138、或有吁嗟之怨而不得聞,或有進善之忠而不得信(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139、怨聲不聞,則枉者不得伸;進善不納,則忠者不得信,邪者容其奸(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140、為政之道,務(wù)于多聞,是以聽察采納眾下之言。謀及庶士,則萬物當(dāng)其目,眾音佐其耳(諸葛亮《視聽第三》)。
141、圣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諸葛亮《視聽第三》)。
142、納言之政,為之諫諍,所以采眾下之謀也。故君有諍臣,父有諍子,當(dāng)其不義則諍之,將順其美,匡救其惡(諸葛亮《納言第四》)。
143、惡不可順,美不可逆;順惡逆美,其國必危(諸葛亮《納言第四》)。
144、防奸以政,去奢以儉。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
145、圖以于易,為大于細(xì)。諸葛亮
146、靜以修生,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T葛亮
147、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諸葛亮
148、統(tǒng)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nèi)剛的氣質(zhì)。諸葛亮
149、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諸葛亮(三國。蜀)《便宜十六策。賞罰》
150、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諸葛亮
151、鞠躬盡力,死而后已,F(xiàn)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15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53、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者不懼!T葛亮
154、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三國。諸葛亮
155、一人不及人智;個臭皮匠,勝個過一個諸葛亮。
156、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
157、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國諸葛亮《出師表》)
158、欲思其利,必慮其害。三國。諸葛亮《便宣十六策。思慮》
159、您推崇真誠和廉潔,以此視作為人處世的準(zhǔn)則。您是我們莘莘學(xué)子心目中的楷模。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
160、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
16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T葛亮
162、天使來訪我們,但我們在他們走后才知道。佚名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
163、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諸葛亮
164、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
165、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醢彩
166、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
167、財有限,費用無窮,當(dāng)量入為出!佒
168、節(jié)用于內(nèi),而樹德于外!惹亍蹲髠髡压拍辍
169、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先秦《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170、靜以養(yǎng)身,儉以養(yǎng)德!T葛亮
171、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先秦《易傳否》
172、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著祖國的事業(yè)。
173、節(jié)儉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獝勰
174、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子《韓非子顯學(xué)》
175、舒適的享受一旦成為習(xí)慣,便使人幾乎完全感覺不到樂趣,而變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R梭
176、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含慕富貴,枉道速禍!抉R光《訓(xùn)儉示康》
177、奢儉之節(jié),必視世之豐約!惹亍度龂尽の簳ぜ簞P傳》
178、安其居,樂其業(yè),至老不相攻伐,可謂善理者不師也。
179、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T葛亮
180、不倍兵以攻弱,不恃眾以輕敵,不傲才以驕之,不以寵而作威。
【諸葛亮的名言】相關(guān)文章:
諸葛亮經(jīng)典名言05-31
諸葛亮名言警句08-19
關(guān)于諸葛亮的名言07-25
諸葛亮名言佳句大全10-25
諸葛亮名言50句10-18
諸葛亮的故事07-11
諸葛亮的成語09-02
諸葛亮個人09-28
諸葛亮的故事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