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誠信的名人小故事
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
關(guān)于誠信的名人小故事
。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一諾千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關(guān)于誠信的名人故事,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于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于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分析:“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言而無信則自取滅亡。
話題:“人無信不立”“誠信”“證明”
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
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著稱于世。時人諺云:“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說,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后來,季布跟隨項羽戰(zhàn)敗,為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guān)。最后,季布憑著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分析:只有誠信待人者,才能被別人誠信相待。
話題:“誠信與人生”“互助”“誠信的價值”
李苦禪燒畫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yīng)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后,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并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后院,將畫燒毀。事后,對兒子說:“今后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畫家、藝術(shù)家都是些感情真摯而豐富的人。他的不虛偽造作,講誠信,從不食言,真可謂畫品如人品。
話題:“誠信人生”“重諾”
經(jīng)營人心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后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眾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為‘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為‘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jīng)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分析: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chǎn),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對于企業(yè)、商家而言,經(jīng)營人心是事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關(guān)鍵。此事亦可看出鄭板橋的智慧與幽默。
話題:“經(jīng)營人心”“誠信”“名人的智慧”
宋慶齡
新中國誕生后,有一天,一個幼兒園接到上級通知,說宋慶齡副主席要來看望孩子們。大家高高興興做好了一切準備。誰知到了那一天,天氣驟變,飛沙走石。大家紛紛議論:“宋副主席可能不會來了”,“也許,風(fēng)停了再來……”正在這時,只聽大門外汽車喇叭聲鳴,宋奶奶冒著漫天的沙塵來了,
資料共享平臺
《關(guān)于誠信的名人小故事》(http://www.szmdbiao.com)。幼兒園老師很感動,一位老師歉疚地說:“天氣不好,您就改個日子再來嘛!”宋副主席搖了搖頭,認真地說:“不,我不能失信,我應(yīng)該遵守諾言。”宋慶齡從小就注重養(yǎng)成遵守諾言的美德,答應(yīng)的事,一定去做,從不失信。
一個星期天,宋慶齡一家用過早餐,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小慶齡聽到這個消息后,高興得跳了起來。她最喜歡到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養(yǎng)的鴿子長著尖尖的嘴巴,紅紅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極了!叔叔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小慶齡想到這些心里就高興,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間,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來穿上,準備和爸爸宋耀如一起去叔叔家。
她剛跟著爸爸媽媽走出門,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來跟她學(xué)疊花籃,于是就不知不覺地停住了腳步。小珍和小慶齡的年齡差不多,兩人可要好了。
父親見小慶齡站在那里不動,就問:“慶齡,你怎么落后了,難道你不想去看鴿子了嗎?”
小慶齡說出原委。父親說:“沒關(guān)系,明天你到小珍家里教她。”
她為難地說:“不行,我們已經(jīng)約好了,不見不散。我走了,會讓她失望的”
姐姐說:“小珍不會怪你的,明天見到小珍,解釋一下就行了。”
可是小慶齡仍然站在那兒不動:“爸爸說過,做人要信守諾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見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現(xiàn)在我想起來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耀如同了女兒的話,心里很高興,于是就對其他的孩子說:“慶齡做得對,你們都應(yīng)該向她學(xué)習(xí),做個講信用的孩子。”
父親到了朋友家,把這件事跟他的'朋友講了,那位叔叔還讓父親給慶齡帶回兩只鴿子,算是對她的獎勵。
宋慶齡從小就養(yǎng)成的誠實善良的品格一直伴隨她一生。她是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妻子,孫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她一直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雖然孫中山創(chuàng)立了 ,但是 統(tǒng)治下的 已經(jīng)腐敗,脫離了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立時的宗旨。于是宋慶齡始終站在共產(chǎn)黨一邊,為中國革命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被尊稱為 “國母”。
永遠做一個誠實的人
父親的書房外,是司馬光和姐姐的樂團。一個秋天的下午,司馬光撿來很多核桃讓姐姐幫他把皮剝掉。核桃皮厚且非常堅硬,所以姐姐用指甲劃、手指掰都無濟于事。如果用石頭砸就容易連核桃仁一塊砸碎了。姐姐吃不上,就生氣地跑掉了。剩下小司馬光獨自在為難。
恰好一個仆人走過來,看到發(fā)呆的司馬光,感到有些奇怪,就過來詢問。聽完原因后,她把司馬光帶進屋子里,把核桃放進開水里燙一燙,然后用小刀一刮。這樣,核桃殼一下就掉了,她把一個完整的核桃仁交給司馬光。司馬光拿著核桃仁,走到先前的核桃堆前,驚奇地欣賞著,正巧被走過來的姐姐看到。她奇怪地問司馬光:“你是怎么剝掉核桃殼的?”司馬光晃了晃腦袋,得意地說:“是我自己用手弄掉的。”
姐姐知道弟弟聰穎過人,前不久他還砸破水缸,救出落水的小朋友呢。于是就信以為真,連連稱贊說:“好弟弟,你真聰明,但你究竟是怎樣弄掉的,教教我吧。”司馬光只是兜圈子,不愿改口。
坐在書房讀書的父親將屋外發(fā)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他放下書本,走到屋外,看著司馬光的眼睛問:“這核桃仁是你剝的嗎?”父親一問,司馬光臉就紅了,低下頭去。父親要求司馬光把核桃仁是怎樣剝出來的真實情況講給姐姐聽。司馬光不得不老老實實地講了仆人是怎樣幫忙的。
父親看到司馬光沒有撒謊,很滿意,就告訴他說:“一個人聰明是好事,但如果仰仗聰明就說謊騙人,就不是好孩子。我希望我的兒子不僅聰明,還要永遠做一個誠實的人。”
父親的教育讓司馬光受益終生。他后來成長為一位偉大的史學(xué)家和政治家,即使對皇帝權(quán)貴也不說自己違心的話,贊成就是贊成,反對就是反對。他對當朝宰相王安石提了很多尖銳的意見,但王安石也一直贊許司馬光是一位誠實無欺的人。
【關(guān)于誠信的名人小故事】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