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場中的定律: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是指你對人或事物留下的最初印象將會影響到你對此人或此事件其他方面的判斷,
職場中的定律: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huán)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提出的。暈輪是一種當月亮被光環(huán)籠罩時產生的模糊不清的現象。愛德華認為,人對事物和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從局部出發(fā),然后擴散而得出整體現象。就像暈輪一樣,這些認知和判斷常常都是以偏概全的。
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huán)籠罩,并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huán)所籠罩,并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心理學家戴恩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先讓被測試者看一些人的照片,這些人形色、著裝各不相同。然后讓這些被測試者從特定的方面來評定這些人。結果表明,被測試者賦予了那些有魅力的人更多的、理想的人格特征,比方說:和藹、沉著、好交際等等。
事實上,暈輪效應不僅僅表現在通常的以貌取人上,我們還常常以服裝來判斷別人的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談斷定他人的才能與品德等等。在對不太熟悉的人進行評價時,暈輪效應體現得尤其明顯。
我們內心深處總是認為人的品質之間是有著內在聯(lián)系的。比方說,熱情的人往往對人比較親切友好、富于幽默感、肯幫助別人、容易相處;而“冷漠”的人較為孤獨、古板、不愿求人、比較難相處。這樣,對某人只要有了“熱情’’或“冷漠”的一個核心特征,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去補足其他有關聯(lián)的特征。其實這種從外表知覺內心,又從內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對外表的評價正是產生暈輪效應的主要原因。
從認知角度講,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正如歌德所說:“人們見到的,正是他們知道的”,暈輪效應的錯誤就在于:
它容易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征,習慣以個別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以點代面;
它把并無內在聯(lián)系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征聯(lián)系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征必然會有另一種特征;
它說好就全都肯定,說壞就全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
資料共享平臺
《職場中的定律:暈輪效應》(http://www.szmdbiao.com)。有的領導看到一些青年官兵的個別缺點,或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工作之余的衣著打扮看不順眼,于是就會把他們看得一無是處。而看到某人的字寫得好,就認為他思路清晰,辦事果斷、認真、有條理等?傊@種帶著有色鏡去判斷對方正是陷入了暈輪效應的迷宮,所以我們應該克服和避免這種錯誤的心理效應:
不要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點附加給對方:這種人際知覺的投射傾向,往往是不自覺的。一旦你自己不加注意,沒有清醒地、理智地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產生各種偏見。
冷靜、客觀地對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準備: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總是會影響你對于以后信息的判斷。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補充和解釋的角色。
不要按照預想的類型將人分為不同種類:這是一種類化作用,我們常常會對某一類人普遍特征的進行歸類,比方說:教師便是“文質彬彬”,商人則是“唯利是圖”等等。
不要以貌取人:我們要在認識他人的問題上應該不滿足于表象,而是注重了解對方心理、行為等深層結構。
最后,暈輪效應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心理錯覺,你在自身盡量避免時,也應該恰當利用來提高自己的人際關系。比方說,你對人誠懇多一些,即便能力差一些,別人也會對你產生信任。在應聘時,你就更應該巧妙地運用暈輪效率,把自身的優(yōu)勢充分地展現出來,給招聘者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從而得到對方的賞識。
暈輪效應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注意告誡自己不要被別人的暈輪效應所影響,而陷入暈輪效應的誤區(qū)。
【職場中的定律:暈輪效應】相關文章:
職場中需要培養(yǎng)的14種能力10-18
職場中充滿激情的勵志名言160句07-27
職場中十大不成熟的表現10-10
職場勵志:揭開職場上的薪酬秘密08-29
職場法則:如何成為“快樂職場人”10-14
輪滑比賽策劃書03-13
職場勵志口號03-13
職場交際法則02-03
趕跑職場焦慮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