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點關注:狀元經濟下的狀元鬧劇何時收場
高考加分者占“狀元榜”的半壁江山,除了讓人驚嘆浙江省高考加分普及率之高外,最感到難堪的恐怕要算是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了。禁止炒作高考狀元的通知年年都發(fā),但在強大的現實面前,非但狀元沒禁住,還衍生出了變種,有越炒越熱的趨勢。 真不知道,這讓主管部門的面子究竟往哪兒放?
爭辯誰是真正的狀元,并無多少實際意義。裸分狀元固然貨真價實如假包換,但加分狀元從道理上說,倒似乎更符合我們的教育方針。所謂加分狀元,即在各類加分項目上有專業(yè)特長者,當然能夠更為全面地反映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不正是我們一直以來提倡的素質教育?當然,前提是,所加之分得取之有道。所以,盡管有近8成的人認為,裸分狀元才是真狀元,但不妨礙學校理直氣壯地將“加分狀元”也宣傳得路人皆知。
值得疑問的是,狀元到底是誰的榮耀?報道中有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一位狀元考生說:“學校宣傳全省狀元的行為與個人無關!钡渌谥袑W的老師則認為:“這是沒有良心與不負責的言辭。原本是理直氣壯的事情,現在好像放不到臺面上來了,高考成績與學校教育理應得到尊重與肯定!边@段對話,很清楚地表明,狀元其實與學生已經沒有多少關系,而更像是學校的一種榮譽。
只不過,這名老師沒有解釋清晰的是,學校高考成績與教育管理得到尊重與肯定的價值在于,在爭搶優(yōu)秀生源上的話語權優(yōu)勢,以及教育資源的傾斜,甚至還包括擇校費的大幅度提升。也即狀元之爭承載的是狀元經濟的命題。狀元排名方式的變化,是因為學校越來越認識到,狀元仍是一種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代表著一所學校的知名度,能夠實現轉變成一種可得利益。在這個意義上,學校不遺余力地進行狀元宣傳,甚至逆主管部門的禁令而行,都不過是以教育之名,行自我利益之實。
優(yōu)勝劣淘是自然法則,倘若教育機構能夠借助這樣的自我宣傳,實現一種良性的競爭,倒也不是什么壞事。但是教育一旦披上功利化的外衣,必然與其本位相背道而馳。狀元亂象下,揭開的其實是學校不擇手段爭名逐利的事實。高考加分者占“狀元榜”的半壁江山,這符合邏輯嗎,有多少經得住公平和公正的拷問?而這在其中,教育部門和學校又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不由聯想到浙江“三模三電”高考加分政策,雖然廣遭詬病,卻遲遲未能取消,這是否已經成為左右教育資源,平衡各種利益關系,從而影響教育公平的一個潛在砝碼?
誰是真正的狀元?“裸分狀元”,還是“加分狀元”?在浙江幾所中學圍繞今年高考“狀元”的宣傳戰(zhàn)中,爭論的焦點之一是高考的裸分與加分排名問題。據浙江高考“狀元榜”顯示,文科第一名、第二名都是體育競賽獲獎者,高考成績被加20分;理科前三名中,位居第一的仍是一名加20分的考生。高考加分者占“狀元榜”的半壁江山。(《中國青年報》8月31日報道)
【熱點關注:狀元經濟下的狀元鬧劇何時收場】相關文章:
關注高考狀元:山西今年高考還“沒”狀元04-26
評論:名校何時能對狀元說不04-26
北京文科狀元梁倩:考前我就想沖擊一下狀元04-26
廣東高考理科狀元:立志當大師 關注廉政04-26
考研生“住狀元公寓”能考狀元04-26
瑤家狀元作文11-19
狀元亭作文05-07
明朝三狀元05-01
廣東狀元獎學金從未“斬獲”真狀元(組圖)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