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世間》觀后感 推薦度:
- 人世間觀后感 推薦度:
- 《人世間》的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人世間》的觀后感
當(dāng)認(rèn)真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rèn)為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世間》的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世間》的觀后感1
《人世間》中塑造了很多對夫妻,就拿周家這三個孩子來說,周秉義和冬梅、周蓉和馮化成,都是令人羨慕的婚姻?墒嵌泛椭苋貐s過得并不幸福。冬梅夾在娘家和婆家為難,周蓉想跟女兒親近,他們這個時候都羨慕鄭娟。冬梅羨慕她能夠得到周志剛的贊賞,周蓉嫉妒玥玥喜歡鄭娟。
其實整部劇來說,最可憐的是鄭娟,但活得最幸福的人,也是鄭娟。她真的'是能夠把苦難咽下,最后還讓它開出花兒的人。
鄭娟一開始并沒有指望自己能夠嫁給周秉昆。在外人眼里,她是殺人犯的妻子,是個寡婦,還帶著一個孩子和一個瞎眼的弟弟,沒有工作。這樣的她,怎么配得上工人身份的周秉昆呢?
但是,她感念周秉昆為自己的付出,一直想要報答他。這個時候,周母腦溢血躺在床上,周秉昆需要幫手,她挺身而出。
兩年半的時間里,她一直兢兢業(yè)業(yè),絲毫不懈怠,即便秉昆被關(guān),她也沒有怠慢過周母和玥玥。她始終懷著感恩之心幫助秉昆支撐著周家。
后來,她被周父認(rèn)可,終于嫁給了秉昆,但是她也沒有因此就忘記自己的初心。她依然操持著整個家庭的家務(wù),伺候周母、照顧玥玥。過年,大家都回來了,他們在屋子里說說笑笑,而她則一個人懷著身孕還張羅一大家子的年夜飯。
《人世間》的觀后感2
今天早上,我和同學(xué)們一起看了一部紀(jì)錄片,名字叫《人世間》。
紀(jì)錄片講的是一位名叫蔡弦安的骨腫瘤患者,他患了骨癌,左手臂上長出了一個乒乓球大小的腫瘤,于是被迫截了肢,但他并沒有放棄對生的渴求和對生活的希望,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開始積極的面對化療,面對厄運。這筆紀(jì)錄片還講了其他許多許多骨腫瘤患者的故事,有不滿十歲的兒童,有十幾歲的青少年,還有成年人。
隨著情節(jié)的起伏,我的心也跟著不定。當(dāng)蔡弦安進行手術(shù)時,我緊張,當(dāng)蔡弦安帶病參加活動時,我感動,當(dāng)蔡弦安平靜的度過他生命的最后幾天時,我難過……
這部紀(jì)錄片告給我很多感觸:我們要樂觀地面對人生中的困難與挫折,要珍惜當(dāng)下和擁有的,要感恩父母及那些給予過你幫助的人們,要關(guān)愛那些被疾病所折磨的.人,當(dāng)你在困境中,要堅韌地面對,這樣,才能渡過難關(guān)。在生活中,樂觀、珍惜、感恩、關(guān)愛以及堅韌是你最大的財富。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不可能永遠(yuǎn)的一帆風(fēng)順,當(dāng)我以后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人世間》里那些像蔡弦安那樣遭受病痛折磨的人,始終用微笑迎接病痛,面對生活、迎接挑戰(zhàn)。
病房里的笑容,你們是人世間最絢麗的風(fēng)景!
《人世間》的觀后感3
《人世間》就是從家寫起,一張“全家福”之后多少年,才能遇到另一張“全家!,周家兄妹無論身在何方,都牽掛著這個家,也被這個家系念著,家是根。過年了,就想回家,就想團圓,那是血液里帶來的情感歸屬的基因,最深沉,也最濃烈。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具有中華民族這樣深沉的“家”的情感,這是一種無形的凝聚力。
當(dāng)然,家里也有性格沖突,有代溝,有矛盾,這些矛盾起源于骨肉親情之愛,愛的另一面叫疼痛,所以叫疼愛。但無論怎樣,孩子長大了,就要開枝展葉,另筑新巢,蛻舊變新,一代一代生生不息。
人來到世間,都是有使命的。人與人的差異,就是人們以不同的價值觀為導(dǎo)向,走過不同的人生路徑,顯示不同的人生價值。《人世間》里的各色人等,在時代大潮中起起落落,尋找自己的愛情,尋找自己的位置,發(fā)揮自己的才能,這個過程并非一帆風(fēng)順,甚至有的.人早早殞命。
人世間,多歧路,周家三兄妹,誰沒有經(jīng)歷過挫折?像周秉昆那樣,坎坷不斷,磕磕絆絆,但無論如何,人總是要努力向前走。人未必都能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平凡的人生同樣需要扎扎實實的腳步,兢兢業(yè)業(yè)地付出,善良在心,希望在前,腳步就有力量,生活就有勁頭,人生就有光彩。向前向善,這就是《人世間》啟示的人生坐標(biāo)和目標(biāo)。
《人世間》的觀后感4
勾勒時代,細(xì)節(jié)多是舉重若輕的。周秉義和周蓉是學(xué)霸型文藝青年,劇里用“書”四兩撥千斤。周秉義去兵團報到前關(guān)照弟弟保管好61本書,強調(diào)這些書放在工人家庭才安全,寥寥幾筆點出特殊的年代背景。周蓉追加叮囑,“里邊還有我三本”,《葉爾紹夫兄弟》《安娜·卡列尼娜》《唐詩三百首》,精巧暗示了一個詩意浪漫愛情至上女子的未來。
多數(shù)時候,細(xì)節(jié)是伏埋千里的。父親周志剛是新中國第一代建筑工人,前期老工人的戲份不算多,但前后呼應(yīng)的戲劇“扣子”豐滿了父親的形象。他極重道義,終于跋山涉水探望女兒,見女婿第一面便明確,周家祖訓(xùn)做人要懂報恩。一個“恩”字后來成了他接受“寡婦”鄭娟成為周家一分子的驅(qū)動,因他瞧見了與美麗容顏不相符的布滿繭子的手,瞧見了干干凈凈、臉色紅潤全然不似昏迷兩年的老伴。一家之主的'他明事理,既沒在郝冬梅家“落難”時勸長子分手,也能在時移世易后常常體諒兒媳的難;可他偶爾又不那么通情,帶兒女三對夫妻串門拜年,跟鄰里鄉(xiāng)親念叨周家走出兩名北大學(xué)子的榮光,卻忽視了為周全哥哥姐姐歲月靜好、替全家扛過艱難光景的小兒子夫妻。
綿密細(xì)節(jié)滲透在《人世間》里,人們得以看見一個有斗嘴但不撕裂、有個性但又相濡以沫的原生家庭。這樣平凡的周家,從過去到現(xiàn)在,始終是中國社會最普遍常見的原子。觀劇的家庭對上了劇中一家人的信道,觀眾自然會認(rèn)可,時代進程里周家眾人的浮沉,就是當(dāng)代中國百姓五十年生活變遷的真實注腳。
《人世間》的觀后感5
《人世間》17、18集郝家和周家出現(xiàn)了矛盾,可以說把劇情推向了一個小高潮。不少觀眾都在批評冬梅的父母忘恩負(fù)義,自己翻身了就看不起周家,不想認(rèn)這門親戚了。
不過話說回來,就事論事,郝家和周家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大家怎么罵冬梅父母,冬梅在劇里已經(jīng)替大家說了,但是這件事情的本質(zhì)就是周秉義說的,就是客觀差距。
人難的是跳出自己的固有認(rèn)知。咱們小老百姓是看不見冬梅父母的難處的。我們義憤填膺是因為冬梅父母帶有色眼鏡看周家,生怕這一家子窮親戚打自己手里權(quán)力的`主意。
我們作為看官很明白,老周家不是這樣的人,但是對冬梅父母來說,蔡曉光的事情之前,他們的確很認(rèn)可周秉義,但是幫蔡曉光辦事以后,就開始有意回避了。
這事難理解嗎?蔡曉光的事是應(yīng)該辦的事,但是很多事情就是這么奇怪,辦了落人口實。周秉義明白,事情沒錯,渠道錯了。
從冬梅父親角度考慮,這事給誰辦都可以,但是給自家人辦就會落人口實。他愛惜自己的羽毛有錯嗎?這是這種生態(tài)問題,有時候就是有些人盯著這些事,沒辦法。
用這么大的權(quán)利幫蔡曉光辦這么小的事,就是大炮打蚊子,往淺了說是不知深淺,往重了說就是坑。這大炮威力是大,但是動靜也大啊。
周秉義說,老百姓的大事和省長的大事不在一個層面上,老百姓的大事在省長面前就是小事,下次再來找,辦不辦?
冬梅父母看不起這個窮親戚是事實,冬梅也替大家罵了,這是差異擺在這里,不容忽視。
《人世間》的觀后感6
雕塑奮斗,讓我們汲取拼搏的滋養(yǎng)。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美好是拼搏出來的。人如此,家如此,國如此。這種幸福不一定是大富大貴,只是一種精神的蝶變與升華,生活的充實與厚重;這種美好,也不一定是人間奇絕,或許,只是做到了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成功,雖然沒有光彩奪目,但也在人生征程熠熠生輝!度耸篱g》里的人物非常平實,主人公們沒有光環(huán),踏踏實實地拼搏,平平淡淡地生活。但,在人間煙火里,我們看到的是道義和擔(dān)當(dāng);在悲歡離合中,創(chuàng)作者共同抒寫的'是情義和正直。這正是我們普通人追求的幸福和美好,這正是普通大眾的精神質(zhì)感。
平凡人平凡事,彰顯寬廣溫厚,昂揚拼搏堅強。我們在《人世間》找到了自己,發(fā)現(xiàn)了自己,提升了自己,而這恰恰是培根鑄魂、化人養(yǎng)心的教育作用和美育功能!度耸篱g》的人氣“破圈”,源于內(nèi)容的入心坎,源于貼心的溫暖,源于跟普通人牽手一起向前行。這恰恰是藝術(shù)作品應(yīng)該追求的價值。藝術(shù)應(yīng)該是普通大眾的,應(yīng)該是反映時代奔騰的,應(yīng)該是釋放生活澎湃正能量的。
《人世間》的觀后感7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度耸篱g》熱播之后,其中蘊含的“恩”與“情”固然引發(fā)了觀眾的思考,父母該如何對待孩子也同樣令人感觸良多。隨著生育政策的改變,多子女家庭漸成常態(tài)。
手心手背都是肉。在主觀意愿上,父母當(dāng)然會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由于每個孩子稟賦習(xí)性的不同,面對客觀存在的差異,父母想真的做到一碗水端平,并非易事。尤其是當(dāng)孩子之間的“出息”程度相差較大之時,如何對待孩子更是對父母的嚴(yán)峻考驗。
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父母要立足長遠(yuǎn)辯證看待孩子。孩子“有出息”固然是為自己爭光,沒什么“出息”但只要品性良好,也不是一樁壞事!度耸篱g》里,大哥、二姐雙雙考上了北大,一個娶了省長的女兒,一個嫁給了知名詩人,忙得常年回不來。而老三周秉昆是家里最普通的那個孩子,但也是看起來最沒出息的.他,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擔(dān)負(fù)其照顧父母的重任。現(xiàn)實中,類似的情況并不鮮見,很多觀眾產(chǎn)生了強烈共鳴。
父母子女一場,是人世間最難得的緣分。父母要抱著平常心,平和地看待孩子,多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無論孩子出息也好,普通也罷,都是自己的驕傲,都是自己心中的寶。
《人世間》的觀后感8
《人世間》恰如一江浩蕩的生活流,在50年的蜿蜒曲折中寫出了國家發(fā)展和老百姓生活的磅礴變遷,其中流淌的人與人之間的無限情義深深打動并溫暖了觀眾的心,堪稱一部當(dāng)代中國的影像心靈史詩。他們在這“人世間”相遇,用文字、鏡頭、表演述說著中國平民的50年,將中國社會變遷下,老百姓向往與追求美好生活的堅韌、努力娓娓道來。這不僅是一個故事,也是一段人間煙火史。
觀看《人世間》讓我大飽眼福。在他的筆下,各形各色的人相聚一起,擦出不同的火花,讓我感受萬千。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便是要對生活充滿信心與希望,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態(tài)。記者柴進在《看見》里提過“人在還能笑的時候,是不易被打敗的!蔽闹械娜耍(jīng)歷了一系列困難:50年代荒災(zāi),60年代文革,二零零三年“非典”等等。時間不會停止,生活仍要繼續(xù),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態(tài),會讓你在困境之中,找到光明。
電視劇善于展現(xiàn)日常生活,《人世間》的獨特之處在于能將前述經(jīng)典恢宏的史詩性與細(xì)膩的.情感性融為一體,在經(jīng)緯交織中熔鑄出以光字片的歷史命運為代表的當(dāng)代中國城市發(fā)展與百姓生活的縮影。古人就有說:“人生如白駒過隙,恍然而已。”人生不過百年,你笑我哭都是一輩子。心態(tài)是由你自己掌控的,一個不敢笑的人,又怎能挑戰(zhàn)生活的困難呢?
《人世間》的觀后感9
最近更新的《人世間》,發(fā)生了兩件大事——
一是郝今龍夫婦說好了去見親家,卻不想在檢查工作的過程中突然發(fā)病,只好讓秘書去代為拜訪,因為秘書拿錯了禮物,鬧出一連串誤會;
第二是周志剛帶著幾個孩子四處拜年的時候,大家都只看到了周秉義、周蓉和郝冬梅三個大學(xué)生以及馮化成這個詩人,一直為周家操勞的周秉昆這對夫婦,卻被大家給遺忘了。
就算提起,也是喬大媽因為嫉妒,說出了鄭娟未婚先孕的事情。
看到這一節(jié)的時候,不僅周秉昆覺得委屈,就連自詡為上帝視角的我,也替周秉昆跟鄭娟感到不值,明明為這個家付出最多,可是這些付出,大家都看不到。
反倒是周蓉周秉義的大學(xué)生身份,郝冬梅省長千金的.出身還有馮化成的詩人職業(y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rèn)可。
試想想,如果不是周秉昆一直在家里撐著,沒有鄭娟全心全意照顧周媽媽,就算馮化成會按照政策平反,但是周秉義和周蓉考大學(xué)這件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ê芏嗳硕剂R周蓉那幾年只管自己逍遙不管孩子,是個典型的白眼狼,對于這個說法,我還是有所保留的——雖然周蓉把孩子放在家里這件事大錯特錯,但是在那個年代,她想要隨時回家看孩子,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
說句實話,如果沒有老三兩口子一直在家撐著,也許周家早就散了都不一定,畢竟在我們慣常的認(rèn)知里,一個大家庭里,只要母親不在了,這個家基本上也就沒有了歸屬感。
《人世間》的觀后感10
世人皆知萬物有靈,皆懂生之可貴,皆曉存活苦楚,卻仍不愿放過。
本有森林般寬廣的靈魂,卻被囚于方寸,鎖鏈鐵網(wǎng)交錯,尖牙利爪不被允許,于是剝奪,王淪為階下囚,調(diào)笑與折磨,成了小丑,用討好求得生存,不屑,瘦骨嶙峋又如何?仍乃王者。
失去了歌聲,迷失了航向,家園成了危機四伏的死亡港,怎樣才能讓那些鄙劣的謀殺者聽懂悲鳴?于淺灘滅亡,讓這龐大的身軀被困于險惡世間,純潔的靈魂去尋找新的海洋,可那透明器皿中的天使呢?以保護的名義也難掩飾謀利的目的.,什么時候得以解脫?
怒吼,咆哮,掙扎,自亡,親自送乳兒上路,也好過這鐵甲針管的奪取,萬惡的掠奪者呵!鐵石心腸!將內(nèi)心的欲望無限壓制于無辜者的脊骨上,世間極兇極毒之詞已經(jīng)無法形容這些人間魔鬼!
是什么樣的心,才有此不知羞恥的勾當(dāng)?將單純的魂魄強添艷色?利,除了利還有什么解釋?
親手將迷茫的花蕊送入輪回,圍觀者冷眼冷語臉上掛起笑顏,誰人無辜,手上皆染殷紅,幸好還有一人挽留……還有不負(fù)為人的援助者。
我們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便妄想著統(tǒng)治萬物,剝奪,自私,萬物有靈,它們也是誰的子女,誰的愛侶,誰的父母。希望終有一天,所有自由的靈魂都不再困于囚籠,鐵鏈被砸碎,水池被摧毀,它們的家園本就是星途大海。
愿我不會淪為人間惡魔,于濁世保一絲清明。
《人世間》的觀后感11
人世間這部電視劇已經(jīng)放了有近20集了,從第一集追劇到現(xiàn)在,可以說一集不拉,每集都有令人感動的戲份。目前是講到1980年初,生為80后的我,更想看后面的集數(shù),因為八十年代開始我出生了,那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年代。
老媽說我是真的老了,不管外表有多年輕,但是畢竟歲數(shù)已經(jīng)四十了,所以特別愛看這樣的年代劇,其實我很少看這樣的年代劇,但是迄今有三部反映新中國建設(shè)的'年代劇都是我的最愛,《雞毛飛上天》《山海情》還有就是這部《人世間》。能把年代劇拍的這么帶感,真的很不容易,在過去的20多集中,讓我印象最深,最感動的是冬梅和她媽媽吵架那段,太有代入感了,老戲骨宋春麗被女兒氣到特別難受,想哭但又要忍住的那個演繹太到位了,冬飾演梅的年輕演員也把這個角色演活了,那些迸流而出的淚水,相信在真實拍攝現(xiàn)場也是如此。這部劇從七十年代開始說起,七十年代這一段邊追劇邊由老媽在旁講解,很多那個年代的特色臺詞我還是不是很懂。
所以強烈安利這部劇給大家,接下來的劇情將進入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20xx年代,相信后面的劇情會引起更多人的共鳴。
《人世間》的觀后感12
周秉義自不必說,上山下鄉(xiāng)的政策實施之前,他就已經(jīng)被兵團給錄取了。
按照當(dāng)時的政策規(guī)定,周秉昆和周蓉姐弟倆必須留一個在家里,按照周志剛夫婦的計劃,是打算把周蓉留在家里的,但是沒想到周蓉為了追求愛情,不管不顧地跑去了貴州,把整個家都扔給了周媽媽和周秉昆。
當(dāng)然,那時候的周蓉應(yīng)該不會想到后來的事情。
這些年來,一直是周秉昆在家里,雖然比哥哥姐姐少吃了一些苦,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也是受累最多的——
周秉義在兵團,因為有才華的緣故,一直比較受重要,如果不是為了郝冬梅,可能他早就成了軍區(qū)領(lǐng)導(dǎo)了;周蓉在貴州,雖然遠(yuǎn)離了家鄉(xiāng),但是做一名鄉(xiāng)村教師,倒也不算太累。
畢竟,那時候的老師,只要教好書就夠了。
反觀周秉昆,作為兄妹三人中讀書最少的一個,先是在木材加工廠上班,從事體力勞動,后來去了醬油廠,又被分配到了出渣車間,干的還是體力活。
最為重要的',周秉義可以和郝冬梅出雙入對,周蓉可以和馮化成相親相愛,反倒是周秉昆和鄭娟,明明彼此相愛,卻不得不地下戀。
當(dāng)然,這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家里就只剩他一個孩子,遇到家里的苦活累活,也只有他去干,周秉義和周蓉就算再擔(dān)心家里,也是鞭長莫及,更何況那時候的周蓉,滿腦子都是自己的愛情和愛人的詩歌,未必會操心家里的事情。
所以,相比而言,周秉昆吃的苦要比哥哥姐姐多。
《人世間》的觀后感13
那是在上海的華山醫(yī)院,一個年僅24歲的名叫焦俞的年輕人,剛剛被醫(yī)生斷定腦死亡,無法再活過來。面對這個噩耗,家屬們悲痛欲絕,而兩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卻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捐獻器官。要知道,分別親人是非常痛苦的,更何況還要讓親人捐獻器官。
與此同時,等待了好久的三個病人都有了重生的希望。他們的病情都非常嚴(yán)重,本來已經(jīng)走向了“鬼門關(guān)”,現(xiàn)在因為焦俞家人的善舉,三人的生命就有了希望。
焦俞被推進了手術(shù)室,他的父母親一邊流淚,一邊摸著孩子的額頭,作了最后的.告別。之后,醫(yī)生摘除了焦俞體內(nèi)可用的器官,共捐獻了七樣器官:一個心臟、一個肝臟、一個肺、兩個眼角膜和兩個腎臟。等待了好幾年的腎臟病人和肝臟病人也被推進了手術(shù)室,開始進行器官移植。他們都很幸運,移植手術(shù)都非常成功。在八月十六那天,他們開開心心地跟家人團圓過中秋。
盡管焦俞過世了,但是他的器官像一顆種子,在別人的生命里生根發(fā)芽,這就是人間的真情,偉大的、令人敬佩的。
【《人世間》的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人世間觀后感11-04
《人世間》觀后感06-01
《人世間》觀后感11-07
在人世間作文08-01
《人世間》觀后感[優(yōu)秀]07-07
《人世間》的觀后感12篇12-13
《人世間》觀后感(13篇)12-17
《人世間》觀后感(15篇)12-14
人世間觀后感10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