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通用16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1
看完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有四五天了吧,原本沒打算寫點東西,我看書一直都是看過之后評價了好壞推薦與否就拋到腦后了,雖然說這種讀書方法不被倡導,但我甘之如飴。過來寫讀后感是因為這兩天在看《認知覺醒》周嶺的書,里面的很多點都戳我的心,當然我很推薦這本書,不過我現在還是回歸正題吧。
整本書是以對話的形式展現的,展現了阿德勒心理學,這本書一開始就是一個青年聽說某個智者說: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他無法接受這個觀點,于是找到了這位智者開啟了對話。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根本沒聽過阿德勒這個名字,其實他也是心理學三大家之一,于其同等的是我們眾所周知的佛洛依德,榮格。這本書中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的很多方面,阿德勒心理學提出了目的論,和弗洛伊德的因果論不一樣,弗洛伊德說的話我們現在普遍都這么認為,弗洛伊德學說認為呢,現在是過去的`自己造就的,過去對現在影響很大。但阿德勒卻這么認為,過去對現在沒有影響,你覺得有影響是因為你有想要逃避的事情,你覺得有影響,是你拿過去作為借口,你把過去的經歷作為借口來實現自己的目的,這就是目的論。
阿德勒心理學簡單來表達就是:我愛你,與你無關。他提出要學會分辨人生課題,比如我愛你,這是我的課題,我要做的事情。而你,你愛不愛我,不關我的事,與我無關,這是你的課題。想明白這一點,很多煩惱都沒有了。
阿德勒指出:一切煩惱都來源于人際關系。比如說人際關系中的“權力斗爭”,書中提到了關于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權力斗爭,比如說:父母對子女的教育管教,是以一種上下級的關系,以一種指導的關系進行教育,子女往往會輸在權力斗爭中,但權力斗爭的輸方往往會對贏方進行“復仇”,這就有叛逆的表象了,有的孩子為了復仇表現出來的叛逆形式是逃學、上網、染發(fā)等等讓父母感到不滿的事情。那么良好人際關系的相處方式是什么?
書中提出的最好的方式是與交流者是一種”橫向關系”,不表揚也不批評的關系。那么我們常用的就是“縱向關系”,比如父母對孩子說的:“做好的,好樣的”,這種表揚,這種上下級的態(tài)度,容易聯想到操縱,干涉。以表揚的話語來操縱孩子做自己滿意的事情,來干涉孩子們的想法。但是有時候孩子不得不依靠父母的引導才能走向正確道路,所以這時候就有了基于橫向關系的援助,被稱為“鼓勵”,比如說孩子幫忙做了家務,不應該說“做的好”,應該說“謝謝”,把孩子和自己劃到一個高度來,以示尊重。
當人聽到感謝之詞時,就會知道自己能夠對別人有所貢獻,人只有在能夠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能獲得勇氣。當然有一種有價值,是:只要存在,就有價值。比如老人家,只要活著,家人們就開心,那就是價值。其實在關于這點上,橫向關系我很贊成,但實際使用起來卻很難。阿德勒心理學也可以說是被使用的心理學。
說實在的,今晚和我一個姐姐討論了一下這本書,主要是我單方面瘋狂輸出,輸出完之后才發(fā)現自己的語言漏洞很多,很多點都沒讀透,但我還是堅持發(fā)表了一篇讀后感,畢竟要是讓我再讀一遍,那就等明年吧。
別的不想說太多了,有興趣的就去看看這本書吧,書中還提到了自卑感,自卑情結,活在當下,人生意義等等。這本書名為被討厭的勇氣,如果你想活得自由獲得幸福,就要有邁開腿的勇氣。打開這本書,你就邁開了第一步。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2
這本書是以對話的方式來探討生命中的一些道理,它并沒有像普通的哲學書那樣晦澀難懂,而是以簡單易理解的文字向讀者傳達著它想表達的一切。其實我不得不承認,哲學家的思想確實有些難以接受,他們的觀點有些絕對化,有時我也會和書中的青年一起產生不認同的觀點,但哲學家的闡述有時又不得不令我信服,我的思維也隨之產生了一些變化。
就像書中所說的“所謂憤怒其實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種手段”,其實不然,在現實中我們也會遇到這種現象。記得高中時期,我和要好的朋友因為一件小事意見不一而大吵起來,我氣憤地轉身離開,那是我第一次對別人發(fā)那么大的火,出于一種不甘示弱的心里。事后很是懊惱,當我們再次聚到,把自己對想法說出來時,也覺得并沒有什么了,事情也得到了化解。
憤怒并不能解決事情,也沒有辦法左右別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用一種心平氣和的口吻進行交談,說不定事情就完美地解決了。
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說是一個小孩因為成績不好,他的媽媽對他大發(fā)雷霆,當在訓斥過程中電話突然想起,他的媽媽瞬間改變了語氣和態(tài)度,對電話中的人物表現得恭恭敬敬,電話結束后,他的媽媽又開始對他進行一番說教。這個例子是在提出“因為大發(fā)雷霆而制造憤怒”后舉出的。說實話,我在看到這個觀點時很不贊同,難道說別人濺了你一身咖啡,你真的不會生氣嗎?但看到這個生動的例子再想想現實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確實不無道理。想象對方是我們領導、父母或者親密的朋友,我們真的會對他們發(fā)火嗎?或許他們給我們道歉,我們還要微笑著說一句“沒關系”吧。這樣看來,脾氣確實是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亂發(fā)脾不僅會傷害到別人,也會傷害到自己。我們發(fā)脾氣無非是想讓對方對某件事情引起重視,那心平氣和地商量不是更好?
書中還提到了如何看待過去的經歷。我想,如果我們一味地活在過去,那么我們必然不會得到進步和成長。過去如果是成功的,我們會因為陷入其中而目中無人,毫無進;過去如果是失敗的,我們會長久被其束縛,整天萎靡不振,灰頭喪氣。所以當前才是我們最應該把握的,接受當下的自己并為之努力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紀伯倫曾經說過:“回憶是一種重逢,忘卻是一種自由”,回憶有時并不是美好的,但關鍵在于我們怎么看待它,遵循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所束縛才是我們給自己的幸福!
“無論過去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情,現在的狀態(tài)取決于你賦予既有事件的意義。”這句話讀完,我深有感悟,一件事情本身是一個陳述句,但是因為當事人的情感賦予在了它的身上,他才會變成了感嘆句,疑問句亦或是省略句。一個人的一生也是這樣,它由很多件發(fā)生的事情組成。在此看來,人生不是由一條線組成,而是由許許多多的點組成,每個點都是獨一無二的且都是不可重復發(fā)生的,而只有我們當事人才能決定它的大小、形狀等,這也就是我們所賦予它的意義!
“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逼鋵崿F在很多人活在別人的言論中。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一般來講,它也并不可恥。畢竟孔圣人也說過“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我們根據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從而做出相對應的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們的某些表現力而獲得進步。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如果我們過分地關注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只會讓自己深受折磨,困于言論的枷鎖無法獲得自由。不管何時我們都要明白,無論對方做什么,最后的決定權在我們手中,決定怎么做的都是我們說了算;反之,當別人做某些決定時,我們也應當尊重他們,不應該對他們指指點點,不去干涉別人的人生課題也是換來我們自由的前提。況且,都是第一次做人,哪有誰比誰更有經驗?
對于我們自己的人生課題,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好,至于別人怎么看待我們,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無論是喜歡也好,討厭也罷,我們無法左右。如果我們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那將會是我們最大的.缺點吧!
再來談談自卑,其實我認為自卑情結每個人都有,只是有輕重之別。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在公司里,領導下發(fā)了一個任務,很多人會自信大方地向領導推薦自己,但有些人因為自我感覺能力不足而畏畏縮縮;班級里,一群男生們在比較著自己的球鞋,“我的球鞋多少多少錢買的”等等,這時卻有一名男生低著頭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鞋子,繼而把腳縮了回去……這些都是自卑情結在作怪。
我想那一刻他們是不幸福的,他們因為自卑不快樂。但是我們可以想一下,我們?yōu)榱苏l而活?為了別人嗎?肯定不是的,當然是為了我們自己。畢竟,安全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給我們自己的。況且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接納,那誰還會接納我們?獲取幸福的第一步就應該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哪怕我們有些小自卑,有些小缺點,但是都是可以去改變的!
《被討厭的勇氣》,它乍一看像是有毒的心靈雞湯,但是細細品讀可以發(fā)現,它并不是雞湯,文中的某些描述或許會讓我們產生不快,但是確有醍醐灌頂的作用。它給我們帶來重拾信心的勇氣,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接受平凡的自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有限的一生中,保持一份勇氣,找到自由,找到幸福。做的每件事情,不為取悅別人,只為悅納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3
以哲人和青年對談的形式,圍繞所謂人生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以及“我將去到哪里”展開對話。
讀完這本書,我第1次知道三大哲學家,原來除了平常所知道的榮格與弗洛伊德,還有一個叫阿德勒的。哈哈哈~漲知識啦~
阿德勒心理學他更想表達的是,只要你想,你隨時隨地都是可以改變的,不要被固有的過去的一些東西,局限了現在以及未來的你自己。
他和我們慣常的.思考邏輯剛好相反。一直是逆向思維,主張目的論,進行課題分離,然后冷靜地劃清界限。我們日常篤定原因結果論,現在阿德勒正好相反,他主張目的論,從目的出發(fā)往前推,這似乎和我大學一位教授的授課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
中間一段在討論共同體話題的時候感覺很混亂很分裂。不過整體讀下來讓我對人生課題有了更寬泛的認知。有時候在想我是不是天生就該做哲學家或心理學家,很多東西其實我并沒有讀過,也無人告知,但我一直是這么踐行的。
活在當下,聚焦“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地做好現在能做的事情。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應秉持認真而不深刻的態(tài)度。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喜歡書友的一句評論:如果“我”改變,“世界”就會改變。在改變“世界”的旅途中,希望“我”能做自己的太陽,成為照亮別人的光。
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可能就會完全改變之后的人生。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4
這本書有多紅,應該不用我多說。周邊很多人都做了推薦,2年前我應該聽過曉書童講過這本書,當時也覺得有一些道理頗為精彩,能講到我心里。這次重新閱讀,也對于其中的一些點很有共鳴。
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與他人無關。
我們一直常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是多么的巨大,家庭的不幸給這個人畫上了悲劇色彩,先天的不幸似乎為后天的悲劇打下了可以被理解的伏筆。但是阿德勒認為:過去不重要,怎么看待過去才是重要。因為過去是死的,而我們是活的,我們不能被過去所束縛。過去不一定能決定現在,能決定的是當下最真實的想法和對于當下想改變的勇氣
課題分離
為什么現在有很多人都不快樂?很多煩惱?因為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擔心不被喜歡,擔心被討厭,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但是阿德勒認為:我們要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你才能真正獲得自由。怎么做到這個,用課題分離去實踐。舉個例子:你去追求一個人,但別人不喜歡你,所以你很痛苦。如果使用課題分離就是,你喜歡別人是一個課題,跟別人愿不愿意喜歡你是另外的課題。你喜歡別人是你的`課題,她愿不愿意接受你,是她的課題。每個人做好自己的課題就好了。這點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工作上,仔細想想真的有很多案例,有時候我也經常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花時間花精力投入,最終還沒人說你好,事后自己想想心里窩死。終于現在在哲學層面,我給自己找了條道路,首先要有被討厭的勇氣,找好邊界感,盡量不要讓自己因為人際關系讓自己難過,然后做好自己認為應該做的,將自己和別人的課題分離,只解決自己的課題,同時尊重別人的課題。因為別人如何對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別人的課題。自力更生于自己的課題,同時尊重和有邊界的處理別人的課題。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5
都是在三十多歲接觸阿德勒心理學,可能是緣分到了。
活在當下,接納自己,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這些觀點并不陌生,但是因為之前沒有深入思考(或者說沒有接觸阿德勒心理學),所以一直理解的很模糊,只是在特定場合下有碎片式的應用,因為不成體系,所以聽上去像口號甚至借口。
人都追求意義,但少有目標明確、信念堅定、同時又具備全部能力的幸運兒。所以大多數人渴望別人的認可,自我意識強烈的人雖然不需要別人的認可,但無法回避社會意義上的成功,這些渴望得不到滿足就會陷入迷茫和痛苦。對此,阿德勒給出的建議是接納自己。
如果僅僅是接納自己,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里,怎么看都是自欺欺人。對此,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第二個建議:不回避,修好人際關系這個人生課題。修好課題的關鍵是像伙伴一樣待人,無條件的信任,不求回報的利他。當然,伙伴范圍是自己決定的',心理學又不是宗教。
但是知易行難,改變需要勇氣,接納平凡的自己的勇氣,不在意別人看法的勇氣,不怕受傷、信任別人的勇氣,不求回報、利他的勇氣,坦然自我評價的勇氣,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6
可以說是對于這本書,真是相見恨晚,因為里面談及的好多問題我都有,心中很多小九九都得到了解決了。
自我承認是一個內心戲多的人,我做一件事情總會考慮到很多東西沒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我好久沒有給朋友圈的人點贊了,如果我給她點了贊,另外一個人看到我之前沒有點贊怎么辦,還有如果我在某個人發(fā)的朋友圈評論了,她不回我怎么辦會有點尷尬。
然后總會給自己設置不同的未知困難,比如我想轉租房子房東不同意,我又只能自己轉租房子,又怕合同到期后我不在廣州,然后房東不給我押金咋辦。用一個朋友的話說,你們女生真是醉了,事情還沒有發(fā)生,就預想著有個困難在那里,我跨不過去怎么辦呀?欸欸,就是這么事多,我自己看著這些小九九都心煩,太累了。
這是一本治愈系的心理學的書,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論相反,而是目的論。原因論是發(fā)生事情導致結果,就是存在原生家庭導致的心理問題,以過去發(fā)生一些難受的事情為因,導致現在的”我“有不開心的癥狀或者說是抑郁癥。而目的論,是”我“遭遇了悲傷的事情,我需要悲傷的情緒來使我堅持我下去,正是因為我需要才有選擇悲傷或者抑郁。而事實是,我可以選擇這次事情作為一次經驗,我選擇去面對它挑戰(zhàn)它,我至少戰(zhàn)勝了它,是一個勇敢的人。
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我之前總是找借口,我現在這種軟弱的性格,就是因為童年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也沒有得到過肯定。其實這也是我自己選擇的,不能因為童年沒有陪伴,我就選擇自暴自棄就埋怨自己,正如不能因為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夸獎而自我否定。
其實有些事情發(fā)生了就是發(fā)生了,有人說過,”任何事情只要考慮到人的因素都合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是好處還是壞處,取決于你自己的`想法,事情的好壞取決于主觀的看法。
文中主要觀點之一是學會課題的分離,如我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從理性上分析,別人怎么想是別人的課題,我們沒有辦法左右別人的看法,再說了沒有人比自己更在意自己,總是放大自己身邊的小事情,陷入一種過度思考的情況。這里課題分離我只講了一小部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書哦~~
來接受心理咨詢輔導的人幾乎沒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惱于要滿足別人的期待、滿足父母或老師的期待,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正如太宰治說的,“我想一輩子做個釣魚人,像個白癡一樣生活,你做不到的,你太容易理解魚的心情了。”其實往往是自己傷害自己,所以,也想對那些抑郁的人說,不要和自己糾結也不要責怪自己,你沒有錯。
文中還提到人生的意義,這完全是一個主觀問題沒有普遍性的答案。我想,就算現在有了答案,也會隨著時間自己的三觀改變而改變,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它意義,你想有它有什么意義就有什么意義。
最后,要關注于當下,不要執(zhí)著于過去,也不要過于浮躁地想要看到未來,當下才是進行時才是最可靠的。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7
這本書最受用的第一個道理是“目的論”:不再糾結于過去,學會從過去中抽離出來,不讓過去發(fā)生的事情過多的影響自己。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chuàng)傷”,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對于過去一些傷害我們的事情,必須要學會放手,向前看,這其實也是放過自己,放過那個糾結于過去的擰巴的自己。應當聚焦于當下,當下的'要做什么,希望未來是一個怎樣的走勢,為了這個“藍圖”應該有什么樣的行動。
第二個道理是“尊重自己”: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fā)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說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其實“心口如一”就是對我們自身內心的尊重,當然,這需要坦蕩的勇氣,因為改變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比慘淡的現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是關于“勇氣”的心理學。
第三個道理是拒絕“自卑情結”:自卑來源于“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才做不到B。這是一種自我麻痹的借口。哪里不自信,就努力去改變,如果一些不能改變的客觀因素(比如先天性的因素),我們要換角度去看待,不要急于否定自己,相信自己還有進步空間。Just do it。去做去改變去超越那個不自信的自己,將自卑感作為前進的動力,但不要將它變成自卑情結。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
第四個道理是“專注當下”,曾經發(fā)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后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夸大主觀能動性的調調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心理創(chuàng)傷”更有現實意義吧。
以上,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到來。不忘初心,專注當下,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共勉!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8
最近讀完《被討厭的勇氣》,它沒有小說那樣華麗與曲折,但卻給人無比的力量,讓人深刻的反思與啟發(fā)。全書圍繞哲學家與青年人的辯論與對話展開,深入淺出,余味繞梁。以下分享觸動我的幾個點~
一切不幸都是咎由自取
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心理創(chuàng)傷。在阿德勒看來,人的不幸與煩惱,并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而感到痛苦。決定我們自身的煩惱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人生不是由別人或者過去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打個比方,有人陷入了某種不幸,會把這些都歸結于自己出生在某種國家、某個時代、某個家庭等等這些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但是問題并不僅僅于此。因為問題不在于過去或者外部環(huán)境,而在于現在,在于你面對這些生活方式接下來自己所采取的行動。你可以選擇繼續(xù)之前一樣的生活方式還是重新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這完全取決于你自己。
大多數人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潛意識里下了“不改變”的決心。改變現狀意味著打破現有的條件或規(guī)則,意味著舊的問題或煩惱未必解決,新的問題或挑戰(zhàn)的不斷產生讓人陷入不安和恐慌。在這種兩難的選擇下,人們往往選擇了對自己來說比較容易的那條道路,也因此陷入了想改變又害怕改變的死循環(huán)中,周而復始,煩惱不斷。
阿德勒指出:這種矛盾的心理源自于缺乏勇氣,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變化產生的“不安”與不變帶來的“不滿”,我們選擇了后者。歸根結底,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他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
一切的煩惱都是人際關系的煩惱
我們會自卑,是我們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系中受傷,我們會因此討厭或者不喜歡自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低的位置,這樣說不定就可以避免在與他人的關系中受傷。
我們會孤獨,體會孤獨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會關系中才會體會到人的孤獨,如果一開始全宇宙就你一個人,孤獨根本就不存在。
我們會驕傲自大,有時候會表現出虛假的優(yōu)越感,以超越別人為榮。但是人生不是與他人比賽,在同一個平面上永遠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后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與其他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以及賦予它什么樣的意義。
學會課題分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要完成。一切人際關系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別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議是:首先思考一下“這是誰的課題”,然后進行課題分離,區(qū)分清楚到底是自己的課題還是別人的課題,并冷靜地劃清界限,同時做到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說白了,所謂的課題分離,就是能夠分清楚別人的事和我的事,別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說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對別人的事或者情感負責。
如果你的孩子沒那么愛讀書,不認真聽課不做作業(yè),作為家長的你會怎么做呢?你可能會說,我讓孩子學習是為了他好,為了他將來怎么怎么樣。但從課題分離的角度出發(fā),要不要好好學習,這是孩子自己的'課題。家長命令孩子要好好學習,事實上是對孩子課題妄加干涉。家長的這種行為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目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為洞察了這種謊言和欺騙,孩子們才變得叛逆。所以面對孩子不學習的情況,家長在一旁看著就好,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人生課題,選擇怎么做,由他自己決定就行,并且要對自己做出的選擇承擔相應的結果。
所謂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討厭。如果你不想被人討厭,你會怎么做呢?是否會時?磩e人臉色并發(fā)誓忠誠于任何人呢?是否會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諾“能做到”,負不起的責任也一起包攬?是否會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給別人?顯然,這種對自己撒謊也不斷對周圍人撒謊的行為是一種多么大的“不自由”!
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我們都想不被討厭,但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做不到上述這些代價,那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獲得所謂的自由。
“是否怕被別人討厭”是我自己的課題,我有權利自己選擇;“別人是否討厭我”是別人的課題,我沒辦法左右。即使有人討厭我,這是別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干涉。如果你看清了這一點,相信你的人際關系會一下子變得輕松起來。
世界很簡單,人生也是一樣。最后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話:必須有人開始。即使別人不合作,那也與你無關。我的意見就是這樣。應該由你開始,不用去考慮別人是否合作。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9
最近看了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內容是在講述阿德勒的心理學,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觀點是用目的論來分析發(fā)生的事情,而不是原因。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也就是說,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但是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接下來,運用目的論的觀點來分析一下以下的行為。
1、最近在家里閑來無事,終于有時間可以做之前一直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了,比如學習、健身、看書等等。想好了就要開始行動了!剛打開書突然發(fā)現有個事情需要現在處理一下,處理完了就開始學習,剛忙完發(fā)現自己了,不能虧待自己要吃點好吃的',在吃東西的時候得看個劇刷個視頻啊餓,光吃東西太無聊了...就這樣不知不覺中發(fā)現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每天都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沒有時間學習?墒菍嶋H上是這樣的嗎?不是。我是因為不想學習,所以制造了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
我制訂了今天要學習的計劃,但是因為課程時間太長、老師講課太無聊、還有好多事情要做等等理由,不想學也沒有時間學習。實際上這些都是為了逃避學習刻意制造出來的,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每次學習時都想刷微博、知乎、看朋友圈等行為都是逃避學習的做法,不是因為有了這些事情沒有辦法學習,而是為了逃避學習刻意制造了這些事情。
2、性格內向的人,不太喜歡和人交往。之前的想法:因為內向所以不想去和人交往。目的論:因為在人際溝通、交通方面有障礙,害怕和人說話,不想去和人交往,所以表現出來內向借此來逃避和人交際。
3、以前的好朋友,后來因為種種原因不再聯系了,有時候也很想去聯系,但是每次都會想到之前以前發(fā)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至于不能甚至不敢去聯系。之前的想法:因為過去發(fā)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不應該聯系,保持現狀即可。目的論:因為不想或者不敢聯系,所以想起了以前發(fā)生的事情,來加深自己的這個念頭。
........其實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既不能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也不能讓時針倒轉。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賦予過去的事情什么樣的價值。我們所做的很多逃避現實的事情沒有意義,改變不了任何東西,立足當下看未來才是王道!
注: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被并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他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同時也堪稱為思想家和哲學家。作為個體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阿德勒有“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之稱。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10
高曉松在《奇葩說》中提到一個說法,人要有一以貫之的價值觀,不能在要自由的時候就拿出西方的價值觀,要錢的時候就拿出東方的價值觀。用一個高級的說法就是邏輯自洽,自己說的話,所遵守的原則不能互相矛盾。簡單的說法就是你相信的得是絕對的。
自由是最高的道德。
在哲學家康德的理解中,權利是一個關于與他人外在關系的概念。每個人的權利都是有限度的,必須要承認他人的自由并能與之并存,這種自由不是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符合普遍法則,是一種通用的道德律令。
那么自由就是最高的道德是怎么說的呢?首先,道德是什么?在我一個學法律的朋友的口中是公序良俗,也就是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那么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又是怎么形成的,而自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嗎?
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字面上包括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紅燈禁止通行,孝敬長輩等等,是立法的一個依據。那么自由為何是最高的道德呢,康德看來自由就是不以他人意志和個人欲求的驅使而去做一件事,是無目的`的,不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什么東西,是自由意志的產物。是不受任何欲求,不管是出于他人的欲求還是自己的欲求的行為。簡單來說,這件事不是我應該做或者被期許這樣做而去做,而是我去做了。
那么自由就是被討厭是否等于被討厭的就是自由,阿德勒否定了這一點,這就像前面自由的定義一樣,無目的地做事,為了被討厭來追求自由,本身就不是自由。那么自由就是被討厭,其實應該是,自由就是不怕被討厭,在社會中,我們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會有人反對,討厭我們的做法,原因是個人期許的不同,然而做這件事是我們的課題,被別人討厭是別人的課題,這個就是阿德勒哲學的一個重要方法,課題分離,為什么要進行課題分離呢,因為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能夠分離課題,就是在自己和世界之間畫了一條線,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課題,我們只能做好自己的課題。
建筑學家貝聿銘說過,我一直沉浸在怎么解決自己的問題之中。我想老先生是自由的,所以他的建筑也是自由的。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11
這本書的作者是岸見一郎、古賀史健。全書采用對話體的形式,通過青年和哲人的論辯,對阿德勒的思想展開論述。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并稱為“心理學的三大巨頭”。
我覺得無論是哲學還是心理學,都是為“活得更好”而服務的。人們研究這個或者閱讀相關的書籍絕不是為了顯擺使自己顯得高深莫測,而是為了使人類或使自己活得更好、獲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記里也說了“哲學用只有專家才能看懂的語言來敘述,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這本書里沒有太專業(yè)晦澀的詞匯,每一句話都能看懂。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書中“青年”的困惑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釋完全是反常識的,可能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觸及過的思維,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會接受的。
有時候我們被慣性束縛了,覺得無路可走了,不如換一個思維試試(反正都無路可走了,換個方向又不會怎樣)。比如我們慣于把現在的困境歸結于過去的原因,而甘愿讓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變,其實這只不過是缺乏改變的勇氣,是給自己的一個借口。
比如我們人生的很多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我們怕被別人討厭、我們私自對別人進行干涉、我們時常和別人爭斗,其實進行課題分離、把他人當作伙伴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簡單、輕松;比如我們不斷詢問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人生的.意義就是在他者貢獻中獲得價值感,而他者貢獻又與他人無關,不需要別人付出對等的回報、不需要別人的評價;比如我們總是給自己設立許多目標、目光總是聚焦于未來,其實我們應該關注于當下,認真地過好現在的每時每刻,到某一個節(jié)點該來的自然會來,所謂“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體會一下與之不同的心境:在未來設立一個目標,焦躁迫切得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忽視了當下的美好,甚至當下的事情都沒做好)。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心中的許多困惑和煩惱也隨之解開,讀罷,感覺神清氣爽了許多。當然,還要付諸實踐,人生才算真正意義的解鎖。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12
最近狀態(tài)不是特別好,所以想從書中吸取經驗和建議,看了一本名叫《被討厭的勇氣》的書,這是阿德勒的信徒之一叫岸見一郎所著,看到一些評價頗高的評語,讓我堅定了讀這本書的勇氣。
有人說:如果說自卑是人類與世界互動的必然結果,那么勇氣就是人們在追尋意義人生中的必然能力。也有人說:若你的成功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討厭而換來的,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為他人活了一輩子。岸見一郎說,人的一切煩惱源于人際關系。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我對此表示有些疑惑不解,讀完這本書,我是一半肯定一半懷疑,總體來說還是有收獲的`。
文中講到世界本身不復雜,是人把世界看的復雜了,人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里,每個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也不能與任何人共有。與課題分離的觀點有點相通之處,別人怎么看我評價我,都是別人的課題,無法左右,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該做的事,其他人的選擇、評價或是干預都不要去理會,你的世界是由你自己作主,你的人生取決于當下,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岸見一郎說:過于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就舍棄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別人的人生之中,假如說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時也不可以發(fā)怒。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課題分離,比如信任,信任別人是你的課題,如何對待你的信任就是別人的課題,不能把自己的的希望強加給別人,不然就變成粗暴的干涉了。
目的論,有時候很多事情,是因為我們心中得到了目的,在為目的找借口,最后才形成了目前的結果,比如:每一次都說要改變的自己,每次都只是一個想法,沒有改變的勇氣,有時候覺得麻煩,有時候舍不得花錢,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借口,導致改變不是很徹底,就只是稍稍改變。
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正是因為真誠的接受不能交換的這個我,就是自我接納,才能不懼背叛的做到對他人寄予無條件的信賴(他者信賴)。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后盡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他者信賴: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雖可能會遭遇背叛,卻依然繼續(xù)相信的態(tài)度就叫信賴。他者貢獻是在我對他人有用時體會到自我價值的存在。
書中提到“人生中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就會完全改變之后的人生!彪m然不能完全同意,但還是想說讀書會使人睿智,說不定書中的某些觀點或建議就是適合你的呢。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13
與大多數人一樣,我總會在某些時刻不自覺的陷入自我厭惡與自我懷疑中,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偶爾也會覺得生活中存在諸多無奈,若是能換一種活法是不是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又或者對于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想要改變,卻又無從下手,最后只能長嘆一聲:“我又能怎么樣呢?“直到某一天我在書店里偶然發(fā)現了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書中阿德勒闡述的對自我的解放、對幸福的論述都讓我有種耳目一新、醍醐灌頂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薦序中所說:“這本書絕對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稍帶苦澀,但又可治病的'良藥!袄鐣兴f:“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睙o論是誰,無論你的年齡多大身處何種地位做著什么工作,復雜的人際關系都是無法逃離的存在。而在人際關系中,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在期待著他人的表揚,害怕他人的批評,害怕被他人所討厭或者害怕在人際關系中受傷害,從而不斷的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去迎合他人價值觀以及評判標準。因此,各種各樣的煩惱就此衍生,疲憊感也隨之而來。那么,我們該如何改變呢?書中大致給出了幾個方向:
其一、課題分離。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這不是自己的課題”這一界限,丟開別人的課題是解開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之線的關鍵。
其二、要有“摒棄現在的生活方式的決心”,書上說:“重要的不是給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之所以想要變成其他什么人,就是因為你只一昧關注著‘被給予了什么‘。其實,你不應該這樣。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一點上。
其三、要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害怕而止步不前,卻不知這樣的我們在他人眼里更顯卑微,所以,何不大膽的向前邁進,成就一個更好、更自信的自己!關于人生的其他許多課題,書中都給出了獨到的見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相信細細品閱后的你定能從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問題答案。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14
前幾天在看《被討厭的勇氣》,得到許多感悟,之前寫了一篇讀后感。這本是系列的后一篇。由于與前一本是一脈相承,因此并沒有提出新的概念,而是聚焦在了教育和家庭幸福的具體實踐中,突出了獨立和愛這兩個理念,對于我來說,在育兒和親密關系當中還是很有啟發(fā)的,走出小我,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怪圈,以更大的視角去看待生活,去獲取幸福。
教育的本質——使被教育者獨立
《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每個人的人生都面臨三大課題:工作、交友和愛,而這個課題是需要每個人獨立面對的,也就是提到的課題分離,每個人都必須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人生課題,而不能假于任何其他人之手。
因此,教育的目標就是“幫助“被教育者”自立“,而非”干涉“ 。這就涉及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關系定位應該是相互尊重,即之前提到的人際之間的“橫向關系”,而非上下級似的“縱向關系“。同時引發(fā)了教育的方式,不批評不表揚,而是鼓勵,形成民主的氛圍,避免孩子進入到一個習慣性去競爭的環(huán)境,而是關注自我的發(fā)展和環(huán)境的和諧。將孩子們置于競爭原理之下,迫使其與他人進行競爭的時候,你認為會發(fā)生什么呢?所謂競爭對手也就是“敵人”。不久,孩子們就會形成“他人都是敵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機會陷害我,絕不可大意”之類的生活方式(世界觀)。而這種情形是無法讓人得到真正的幸福的。
其實這些說起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在現實社會中,在競爭的大環(huán)境下,極少人會不焦慮,擔心孩子跟不上其他同學的進步,擔心孩子沒有一些才藝技能以后沒有辦法謀生。但是孩子問題行為發(fā)生的新聞也不斷提醒家長,一定要理性,要克制住自己想要干涉、管理、批評斥責的心情。
孩子問題行為的產生,阿德勒提到行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人的問題行為全都處于這五個階段之中。所以,應該在問題行為尚未進一步惡化之時,盡早地采取措施。這五個階段分別是:第一個階段是“稱贊的要求”,他們的目的始終只是“獲得表揚”,進一步說就是“在共同體中取得特權地位”,對應的措施就是通過表示“尊重”的方式讓他們明白即使不“特別”也有價值,不是在他們做了“好事”的時候去關注,而是去關注他們日常生活中細微的言行。而且還要關注其“興趣”,并產生共鳴。第二個階段是“引起關注”,當他做好事沒有被表揚或者沒有獲得特權地位的時候,他就會想通過一些行為表現得與眾不同,因此,處于這個階段他們的問題行為并不是“做壞事“,而是單純得想要與眾不同,引起關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得也是只通過“尊重”的方式告訴他們,其本身就很有價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別。第三個階段是“權力爭斗”,不服從任何人,反復挑釁,發(fā)起挑戰(zhàn),企圖通過挑戰(zhàn)勝利來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獲得特權地位。第三個階段之后會比較難以應對。這個階段,教育者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讓自己退出他所營造的“權力爭斗”中,不斥責不發(fā)怒,否則就會進入陷阱。第四個階段是“復仇”階段。當前三個階段的需求都沒有被滿足時,當愛的欲望無法實現的時候,人就會轉而尋求“憎惡”,在憎惡的感情中尋求關注。進入復仇階段的孩子們并不選擇正面作戰(zhàn)。他們的目標不是“壞事”,而是反復做“對方討厭的事”。自殘行為或者自閉癥在阿德勒心理學看來也是“復仇”的一環(huán),他們是通過傷害自己或者貶損自己的.價值來控訴“我變成這樣都是你的錯”,這個階段只能轉向專業(yè)人士求助,而不能直面這種行為,因為任何插手的行為都會引發(fā)“復仇”。最后一個階段是“證明無能“。為了被人當成“特別的存在”來對待,之前可謂想方設法、絞盡腦汁,但都沒有成功。父母、老師、同學,大家對自己甚至連憎惡的感情都沒有。此時,他就會對人生絕望,打心底里厭惡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并且,為了避免再次體會這種絕望就去逃避一切課題。向周圍人表明,“因為我如此無能,所以不要給我任何課題,我根本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边@種情況也只能求助專家,但是治愈的可能性也比較小。據書中介紹,大部分問題行為集中在三個階段之前,因此,教育者能做的事情還是比較多,責任也比較大。
因此,對于家長和其他教育者來說,學會尊重,學會“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聽,用他人的心去感受”。在跟孩子商量的時候,是真的再協商,聽取孩子的意見,而不是變相地給她挖坑,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長此以往,肯定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在孩子發(fā)生會激怒你的行為時,不要先入為主的認為她是在故意為之,而是應該去了解真相,不讓被情緒蒙蔽,保持理性,不感情用事,不大聲吼叫。這個也是家長經?刂撇蛔≈。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告訴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為一切都得由自己決定。并且,假如有做出決定時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識或經驗——那就要提供給他們。這也就是我們在育兒中經?吹降摹澳_手架“的作用,父母和其他教育者永遠都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真正的主角是孩子自己。尊重孩子們自己的決斷,并幫助其做出決斷。并且,告訴孩子自己隨時可以為其提供幫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隨時提供幫助的距離上守護他們。之前看到一個很好的比喻,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應該是從”領航“到”護航“到”并航“,父母需要敏銳觀察到孩子的實際需求,幫助他們,而非干涉他們。
批評的壞處很容易理解,但是表揚為什么不行呢?因為對于得到表揚才會覺得幸福的人,會對表揚產生“依賴”心理,只能在表揚中獲得認同感。要獲得真正的幸福,需要的是自我認同,“我”的價值由自己來決定,這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立“。而大人對于孩子的賞罰是企圖將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這種方式的大人內心害怕孩子“自立”,這樣的大人本身也是缺乏真正的自我認同,需要通過對于孩子的支配獲得認同感。所以說,自立不僅僅是孩子的課題,也是很多大人的課題。
關于愛的理解
之前的文里面提到過一個關于分享的話題,只有當自己富余了,人才會自然而然地去分享。愛和尊重一樣。因此,我們必須保持心靈富裕,并將其中的積蓄給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動去尊重、信賴他人……絕不能成為心靈貧困的人。
阿德勒主張的是能動的愛的方法,也就是“愛他人的方法”。愛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們的幸!。這里由“我“和”你“轉變?yōu)椤蔽覀儭埃⒌吕照J為,為了獲得幸福生活,就應該讓“自我”消失。我記得之前我跟byhan曾經有一次聊天,在聊天中,我提到那段時間我感覺不到幸福,感覺不到愛,找不到結婚在一起的意義,是因為我們覺得我們還是分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生活,而不是我們的角度去生活。想來,人本身對于親密關系的追求中,天然地就有“我們“這個共同體的需求。目前看來,我們的關系改善的點就在于我們慢慢地找到”我們“了。
安德雷認為,我們通過愛從“自我”中解放出來,實現自立,在真正意義上接納世界。懂得愛之后,人生的主語就會變成“我們”,這是人生新的開始。僅僅開始于兩個人的“我們”很快就會擴展到整個共同體乃至整個人類。他認為,愛不僅僅是個人的課題,更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 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又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們”的幸福。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脫離“自我”,才可以從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來,做共同體地一部分,而不是共同體地中心,實現真正的自立。
同時,愛不是全然的快樂,愛必須承擔的責任很大,還會有辛苦和無法預料的苦難。因此,愛的勇氣,也就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結語
看完這兩本書,最大的感受是,阿德勒心理學不僅僅是個體心理學,也是積極心理學,他強調個人通過行動去改變自己,主動去付出,去獲取,不被虛無的過去綁架,不去等待命運的安排,而是主動去創(chuàng)造命運,實現自立,獲得幸!,F在不是由過去決定,而是現在決定著過去。尊重和愛,是唯一兩件不能被強迫的事情,都只能是主動去付出,才能獲得回報。而選擇人生伴侶,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選擇幸福的路徑。
“主動去愛、自立起來、選擇人生“。做一個成熟自立的大人,陪伴小朋友一起成長,帶著愛和尊重。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15
心理學家阿德勒出生于1870年,雖然年代久遠,但他的觀點一直影響著我們。例如,“發(fā)生什么事不重要,我們怎么看待這些事才重要”轉換到我們現實生活的態(tài)度是,發(fā)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眼前的事情。你怎么看,怎么詮釋,就等于你決定了某一個版本的世界。
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很不同,對于一些人很致命的事,另一些人卻覺得沒什么。就拿分手這件事情來講,有人在分手后覺得很難過,整個人都很悲傷,覺得可惜,成為了遺憾;也有人抱著輕浮的態(tài)度,傲慢的姿態(tài)來看待分手這件事;也有人在分手后產生了憤怒,憎恨的情緒,因而又導致了某些令人難以啟齒的后果;也有人懂得反思自己,在這段已經結束的感情中發(fā)現了自己的問題,或者是讓自己明白了更重要的某些道理,從而驅使自己改變,在這段戀愛中得到成長。
“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你怎么看待過去,而我們對過去的看法是可以改變的”阿德勒如是說。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但是反觀自己的過去,我想說:過去并不是不重要,它很重要,因為已經發(fā)生過的許許多多的事,讓我明白,讓我成長,才有了如今的我。修正了許多問題,打磨了我的棱角……今非昔比,卻也仍不完美。不同時期的我,不同狀態(tài)下的我,對過去的看法,也是盡不相同,所以“我們對過去的看法”在不斷改變。
我談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戀愛,差一點觸摸到了愛情的高度。在一起兩年的時光,雖說分分合合,卻也惺惺相惜,當時是快樂的,想起來是幸福的,最后沒繼續(xù)走下去,只留遺憾滿滿。那時候不懂事,讓我喜歡的人受了不少委屈,積攢了失望,是我的問題,也是成為遺憾的根源,很對不起她……但是我覺得始終有機會,去彌補。心中默許,乾坤未定,我們在頂峰相會,我還想看到你的笑臉。
其實兩個人要在一起,外力是毫無作用的,因為要在一起的最終是兩個人,最后如果真是崩塌了,也頂多是外力給了一點暗示,推倒壁壘的依然是自己。無論情感曾經多么殘缺,結局一定歸于平靜寬廣,如果不是,那它還不是結局。
以上,便是我的感悟和理解。我想到了姬霄說過的.話,我們都是突然長大的,那個瞬間在無可挽回的事實前,學會了從容不迫,在大勢所趨時,學會了不動聲色,開始保守的給予,迅速的放棄,游刃有余的周旋。在那些眾口一辭的節(jié)日里,將最好的情感夾雜在尋常祝福中,試圖蒙蔽隱秘的初衷。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 16
普通人看完的感受,毫無心理學與哲學基礎!
怪書。它所講述的并不是糾正某個問題的一個方法或思維,而是一整套圈連起來的思想。如果你反對一個點,所有的點你都很難認同,我一開始因為好奇因為求知,這個知并不包含答案,但看完第一夜之前的對話,我確實很想知道答案。因為它推翻了大眾的普遍認知。第二次談話前有三個問題,自由是什么?我為什么不能自由?束縛我的究竟是什么?我按我自己的想法現代思維回答了。
往后看它告訴我們人的切煩惱來源于人際關系,想要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得從課題分化開始,你的課題,我的課題,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被別人干涉。這中間有一個例子,小孩的教育問題,關于他的學習是他的'課題,不是父母的課題,父母都不能去干涉他的課題。不能說,你應該學習,你應該要考哪所學校。能做的是“把馬帶到井水旁,喝不喝水取決于它自己”。
它主張目的論,否定精神創(chuàng)傷即“因為過去受過什么傷害,導致我現在怎么樣”否定因果論即“因為A我做不到B,內心暗示就是沒有A我也能做到B”總之人的行為都帶有對自己的“善”在里面為目的。我接著尋求答案,最終問題來到,如何自由,幸福。它對自由的定義是被討厭的“勇氣”,幸福則需要三個階段來實現,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自我接納我尚可接受,因為百分之九十的大眾都是普通人總會認識到自己的普通,完成自我認知。他者信賴與他者貢獻我卻是不敢茍同,太理想化,它主張你只管去開始做,不管他人有沒有回應,那是他人的課題,改變自己能改變的。這本書內容真的引起深思或氣憤,但其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目前所需的“勇氣”啊勒德的心理學是使用的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相關文章: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05-06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體會06-02
讀被討厭的勇氣心得體會05-04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09-09
被討厭的勇氣的讀后感11-21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08-20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06-02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05-06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