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海陸的變遷》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海陸變遷地理教案
【重點】
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
用板塊運動學說解釋一些現(xiàn)象。
【難點】
火山、地震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教學方法】:
演示、分析、討論、推理為主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滄海變桑田
引入:
師:同學們聽說過“滄海桑田”這個成語故事嗎? “滄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海陸變遷
師:在地球上海陸變遷的例子很多,不僅有滄海變桑田,也有桑田變滄海。
(投影1)――喜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誰來說說為什么喜馬拉雅山中會有海洋化石?
學生回答:說明很久以前這里曾經是海洋。
師:對,地殼運動使這里從滄海變成了桑田。
(投影2)――東部海域的海底發(fā)現(xiàn)古河流的遺跡
誰來說說為什么東部海域的海底會發(fā)現(xiàn)古河流的遺跡?
學生回答:說明很久以前這里曾經是陸地。
師:對,海平面的上升使這里從桑田變成了滄海。
(投影3)――荷蘭填海造陸
誰來說說為什么歐洲的荷蘭全國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過圍海造陸獲得的?
學生回答:因為荷蘭有四分之一的陸地低于海洋,人們通過自己的力量對地面進行改造。
師:對,這說明人類的活動也可以造成海陸變遷。
從這三個事例中,我們得出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有三個:
1.地殼運動 2.海平面升降 3.人類活動
(投影4)――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
學生連線:喜馬拉雅山――――地殼變動
我國東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蘭的圍海大壩――人類活動
二、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過渡:
人們已經知道了海陸是變遷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變的呢?20世紀上半頁在地理學史上有一場激烈的爭論,那是“地球活動論”和“地球固定論”之間的較量。地球活動論者認為:七大洲四大洋在運動。地球固定論者認為:大地很堅固、穩(wěn)定,海陸輪廓自古就是這樣。
師:一個躺在病床上的氣象學家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是誰?他是通過什么證據證明他的觀點的?請同學們閱讀課本36頁閱讀材料《偶然的發(fā)現(xiàn),偉大的假說》。
(投影5)――從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學生回答:他是魏格納,他在世界地圖上發(fā)現(xiàn)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輪廓吻合,于是他懷疑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以前是連在一起的。
師:對,這就是魏格納的大陸漂移猜想。
但是發(fā)現(xiàn)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輪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說它們原先就是連在一起的?為什么?
學生回答:不能,因為會有巧合。
師:很好,現(xiàn)在我們做個實驗來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實驗一):
教師課前準備一張報紙A,撕出一個角1,再在另一張報紙上撕出一個和角1一模一樣的角2,教師分別將角1和角2與原報紙A拼成完整的一張報紙。提問:角1和角2的輪廓都能與這張報紙相吻合,但哪一個才真正是這張報紙的一部分呢?為什么?
學生回答:角1,因為角1上的文字和圖片與原報紙拼合后一一對應。
(投影6)――撕碎的報紙
師:非常好,僅有這個證據還不足夠,我們看看魏格納還找到哪些重要證據。
學生回答: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拼合的幾種古老地層相似,另外,鴕鳥不會飛,海牛只生活在熱帶淺海,按理它們都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但是他們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陸都有分布。
(投影7)――古老地層證據和古生物證據(35頁活動)
師:魏格納一生都在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在他50歲生日那一天,他犧牲在他尋找證據的途中,用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大陸漂移學說的建立,這是和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的表現(xiàn)。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一看大陸漂移學說的基本觀點是什么?
(投影8)――演示flash動畫“大陸漂移”
兩億年前,各大洲是連在一起,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才分裂為幾塊,緩慢漂移逐漸形成今天的布局。
三、板塊運動
過渡:我們從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假說的故事里得到一個啟示:科學是需要認真觀察、敢于懷疑、勇于實踐的。大陸漂移學說很快被人們接受,于是人們又提出了新的問題:大陸為什么會漂移?是什么推動它漂移的呢?在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后,美國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擴張學說”。在此基礎上,英國科學家首創(chuàng)了“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大陸漂移是板塊運動引起的,現(xiàn)在板塊構造學說已成為最流行的地理科學新理論,該學說較好地解釋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現(xiàn)象發(fā)生和分布的成因。
師:我們先來看看“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ㄍ队9)――“板塊構造學說”的三大觀點:
1. 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
2. 各大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中的;
3. 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比較活躍!皟确(wěn)邊活”.
(投影10)――六大板塊的分布
師: 請同學分別指出六大板塊及其分布。
。ㄍ队11)――板塊的運動
師:看看板塊又是如何運動的?(注意圖上的紅色箭頭表示板塊運動的方向)
學生回答:有些板塊之間在互相靠攏,有些則正在分離。
師:是的,比如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就在靠攏,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就在分離。
板塊之間有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相對運動,一種是相離運動。第一種運動形式叫板塊擠壓,它使地表隆起抬升,第二種運動形式叫板塊張裂,它使地表發(fā)生斷裂。
(實驗二)
師:請同學們先將書托到半空中,再用兩手從書的兩側向內擠壓,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學生回答:會發(fā)生隆起或凹陷。
師:對,書有這種現(xiàn)象,地面也有。
在兩個板塊相碰地區(qū),常形成山脈,如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ㄍ队12)――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
師: 圖一: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斷縮;圖二:兩個大陸繼續(xù)靠近,相互擠壓的力量使地面不斷隆起,最后兩個大陸結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圖三:印度洋板塊擠入亞歐板塊下方,板塊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而且喜馬拉雅山脈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演示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flash動畫)
(投影13)――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動態(tài)圖
請同學們再想象一下,如果給一張報紙一個相離的力,結果會是怎樣?
學生回答:報紙會被撕裂。
師:在板塊張裂地區(qū),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紅海、大西洋、東非大裂谷。
。ㄍ队14)――展示衛(wèi)星圖片:東非大裂谷、紅海)
東非大裂谷的成因:東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wèi)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位于非洲東部。在1000多萬年前,地殼的斷裂作用形成了這一巨大的陷落帶。地殼的張裂至今一直進行著,裂谷帶仍在不斷地向兩側擴展。
紅海的形成:紅海地處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邊界上,由于地殼張裂作用而形成的,而且一直在擴大,預測以后會成為全球第五個大洋。
師:那么同學們想一想,兩個如此巨大的板塊長期相互碰撞或張裂,是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還是板塊內部地殼運動活躍?
學生回答: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
師:很好,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自然就容易發(fā)生火山和地震。我們來一起找找哪些地方最容易發(fā)生。
(投影15)――世界火山、地震帶分布圖
學生回答:環(huán)繞著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師:對。這里有世界上兩個著名的火山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火山地震都是大型自然災害,不僅對地表形態(tài)有破壞,對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也有很大的破壞。下面來看看火山地震帶來的災害。
(投影16)――火山地震圖
【課堂小結】
下面同學們也可以做一個小小科學家,展望未來,預測下列地理事物在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1.地中海的面積將會……
2.紅海的面積將會……
3.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將會……?
4.東非大裂谷將會……
5.在南極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煤炭資源,這說明了……(投影17――南極煤炭)
6.在臺灣海峽海底發(fā)現(xiàn)森林的遺跡,這說明了……
【思維拓展】
回顧我們認識海陸變遷的這種過程,你會得到怎樣的啟示?
八年級地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學案
學習目標 :
重點:1.使學生了解新疆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
2.使學生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設施的分布特點,并分析其原因;
難點:3.使學生了解影響新疆農業(yè)發(fā)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學習主題一 概況(高山、荒漠和綠洲)(一組)
1、讀新疆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位置:位于我國______邊陲,從東向西南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等8個國家相鄰,是我國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區(qū)。
地形:三山夾兩盆(_______山、_______盆地、_______山、_______盆地、_______山)。
(1)寫出下列代號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
山脈① 盆地② 鄰國③
。2)我國最大內流河④
(3)我國最大的沙漠⑤
2、民族:以_______(少數民族)、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地。
3、面積:160多萬平方千米,是我國面積_________的省級行政
4、氣候:非季風區(qū),深居內陸,屬于_______ __氣候類型,降水少,干旱。
5、河流:內流河為主,我國最大的內流河――________河
6、植被:____ ___為主
學習主題二 綠洲 (二組)
一、閱讀課本P42圖6.34回答下列問題
1.綠洲分布在 地帶,原因是
2.新疆是一個以 、 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qū),其中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原因是:
3.荒漠化最容易在哪些區(qū)域發(fā)生?為什么?人們在這些地區(qū)生產、生活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學習主題三 農業(yè)(富有特色的綠州農業(yè))(三組)
一、農業(yè)生產條件
1、優(yōu)勢條件:
、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瓜果著色)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積累)
、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設施提供了穩(wěn)定的灌溉水源
2、主要農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色農產品: 、 、 。
4、紅色系列是指: 、 、 。
。ㄋ慕M)二、新疆富有特色的綠洲農業(yè)生產的特色農產品以產量豐富、品質優(yōu)良聞名全國與新疆特有的光熱條件有關,連線回答下列問題分析其原因:
紅色系列(西紅柿、石榴、枸杞) 夏季炎熱干燥
西瓜、哈密瓜特別甜 夏季晝夜溫差大
優(yōu)質棉花 夏季熱量充足,光照強烈
2.有了特有的氣候條件,農產品的生產離不開穩(wěn)定的灌溉水源,干旱新疆的綠洲有一種古老的飲水工程,為綠洲農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水源,它是( )
A、坎兒井 B、都江堰 C、靈渠 D、三峽水利工程
【海陸變遷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海陸的變遷》教案2篇02-25
海陸變遷教學反思(精選8篇)11-09
七年級地理上冊《海陸變遷》教學的反思05-01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海陸變遷》教學反思05-01
陸地和海洋《海陸的變遷》教學反思范文05-02
變遷04-30
房子的“變遷”04-08
文化變遷04-29
住房的變遷04-30
小路的變遷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