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八年級美術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居室美化的平面設計與效果圖制作。
(2)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養(yǎng)學生細致、耐心、認真完成制作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品質。
(4)學會對身邊事物觀察、理解的敏銳程度。
(5)自信、個性培養(yǎng)和請頂師長同學意見的包容胸懷。
教學重點:
居室布置設計方案
教學難點:
設計中創(chuàng)新意識、功能意識和審美意識的完美結合。
教學方法:體驗法、討論法、查閱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聆聽歌曲:《讓愛進我家》
1、教師提出問題:生活中,我們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哪里?學生回答:家。引入課題。
2、教師:提到家,想到最多的是哪些詞匯?
學生:溫暖、溫情、親切、父母、兄弟、姐妹等
3、教師:這些溫暖、親切、充滿生活氣息的氛圍靠什么來營造。學生:親人之間的言行,室內的陳設、裝飾、色彩、燈光營造的氣氛等等
二、教師:聯系我們學過的美術知識和生活中的實際感受來想一想:怎樣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你喜歡什么樣的家庭環(huán)境?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1、每組推薦發(fā)言人把大家討論的主要內容談一談,其他同學注意聽,然后歸納出重點。
學生發(fā)言。(可以各抒己見,不一定準確)
2、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課本學生作業(yè)逐步歸納出正確的結論。對范例加以評述。讓我們走進不同的房間,看看怎樣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客廳是家庭成員進行交流的場所,請想一想布置一個理想的.客廳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1)體現主人的品位和生活情調
。2)家具擺放錯落有致、空間利用合理,不過分擁堵
。3)色彩明快,色調和諧而富有變化
(4)合理劃分使用區(qū)域,滿足人們的學習、生活、運動、或娛樂等需要
。5)書房的設計最能體現主人的興趣、愛好和藝術品位
3、教師提問:劃分好區(qū)域后在干什么?學生總結:布置家居,色彩搭配,體現個性,你一定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小天地,你能把它布置得既實用又美觀嗎?
根據學習和休息的需要,合理地劃分居室空間。
4,家居設計圖中是否可以隨意畫出家具的大。繛槭裁?
教師出示設計圖。
你能畫出自己居室的平面圖嗎?
方法一、用單色線條繪制的居室平面圖:準確、清晰
方法二、用色彩繪制的居室平面圖:直觀、鮮明
方法三、用彩紙拼貼的居室平面圖:裝飾性強
方法四、用紙片拼擺的方法展示居室布局:可變換家具擺放的位置
三、學生作業(yè)(每倆人一組,一人為設計師。一人為甲方)每組設計一個單元方案)
四、作業(yè)展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五、小結:
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按著個人品味、感覺或顏色喜好,隨意自由組合自己的家居布置,設計獨一無二的理想家居,甚至因不同的時間活動及節(jié)日,為家居加添色彩和心思,增加生活情。在歌聲《越來越好》中結束本課。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印象派繪畫的藝術特點,提高運用比較欣賞方法欣賞作品的能力。
2、搜集和處理相關信息,培養(yǎng)對美術作品進行綜合審美評述的能力。
3、增進對人類藝術活動與社會歷史發(fā)展之間內在聯系的體會和理解。
教學重點:
1、了解印象派繪畫的藝術特點,提高運用比較欣賞方法欣賞作品的能力。
2、搜集和處理相關信息,培養(yǎng)對美術作品進行綜合審美評述的能力。
教學難點:
增進對人類藝術活動與社會歷史發(fā)展之間內在聯系的體會和理解。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用具:圖片、課件。
學生預習:
課前自己收集印象派畫家的相關資料以及印象派繪畫資料。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莫奈的繪畫作品《日出印象》
a、畫面表現的是瞬間景象的感受和印象。
b、畫家是如何表現畫面的光的感受的?
光源:橙紅色。天空與水面受光源色的影響。
物體的色彩:強調瞬間的色彩氛圍,沒有仔細描繪物象的具體輪廓。
筆觸:短小而清晰的筆觸,把不同的色彩排列上去,造成一種光影在顫動的效果。
2、印象派產生的歷史背景:
a、照相機的出現。
b、人們對色彩產生的認識。
3、印象派藝術的基本特點:
a、以光和色彩作為認識世界的中心,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固有色和棕色調的造型觀念。
對比欣賞:
《石橋》、《父親的'肖像》、《買水的人》(固有色的明暗變化)
《草垛》、《農家少女》、《阿戎堆的橋》(色彩豐富,光色交融)
b、用明確的筆觸畫出交織融會的色點色束,強調客觀再現個人的瞬間視覺印象。
對比欣賞:
《父親的肖像》和《農家少女》兩幅作品。
c、關注色彩、線條給視覺造成的印象和刺激。
欣賞作品《盧昂教堂》和《舞臺上的舞女》兩幅作品。
三、課堂小結:
印象畫派的產生,突破了傳統(tǒng)的繪畫模式和色彩觀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觀和繪畫表現手法。畫派中的每位畫家都有自己的繪畫風格。印象畫派使繪畫變得更豐富、更自由、更具繪畫特點,并由此引發(fā)了新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的繪畫流派的形成。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中外卡通故事形象
教學目標:
1、在了解欣賞卡通畫時感受卡通畫這一繪畫方式在表現形象時特殊的藝術感染力。
2、初步學會能用簡單的語言從美術的角度評價卡通畫。
3、學會用大膽、夸張、抽象的卡通畫的特殊表現手法畫一幅自己喜歡的卡通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放假都看了很多好電視吧?你們最喜歡看什么電視節(jié)目?
生:略
師:這些都是動畫片。你們知道嗎,動畫片和漫畫就是卡通。英文中卡通是cartoon讀音象卡通,所以我們中國翻譯成卡通。我們今天就是要學第一課:出示課題:《中外卡通故事形象》(邊放以前的國產動畫片)在以前還沒有電腦時,要完成一部動畫片要畫出成千上萬的畫,把很多個連續(xù)動作的畫連續(xù)播放才能完成一個簡單的動作,所以我們把它叫做動畫片。
二、欣賞卡通
1、(出示教材中的卡通圖片)教師講解教科書左邊的幾個動物明星:
(1)《三個和尚》:三個和尚體態(tài)個異,高矮胖瘦對比十分強烈,而且樣子滑稽可笑,從他們的眼神中不難發(fā)現小和尚心里正想事呢。用筆非常簡潔,人物內心刻畫栩栩如生。
。2)《大鬧天空》孫悟空,家喻戶曉誰都喜歡,他以獨特的人格魅力吸引著中外觀眾。作品線條流暢,色彩艷麗,個性鮮明,造型傳神。
。3)《米老鼠和唐老鴨》滑稽、夸張的形象、人物幽默風趣、故事精彩跌宕,所有情節(jié)都是那么有趣和出人意料,在歡笑聲中濡染真善美。
2、(播放動畫片段)師:注意這些人物(包括動物)形象的動作、神態(tài)、特征、性格。播放完師:說說你最喜歡的人物,為什么?
先叫幾個學生回答再讓全班同學集體評價幾幅(教師注意啟發(fā)引導從不同角度評價,主要從美術的角度)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中外卡通故事形象
教學目標:
1、在了解欣賞卡通畫時感受卡通畫這一繪畫方式在表現形象時特殊的藝術感染力。
2、初步學會能用簡單的語言從美術的角度評價卡通畫。
3、學會用大膽、夸張、抽象的卡通畫的特殊表現手法畫一幅自己喜歡的卡通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欣賞卡通
1、(出示教材中的卡通圖片)教師講解教科書左邊的幾個動物明星:
。1)《三個和尚》:三個和尚體態(tài)個異,高矮胖瘦對比十分強烈,而且樣子滑稽可笑,從他們的眼神中不難發(fā)現小和尚心里正想事呢。用筆非常簡潔,人物內心刻畫栩栩如生。
。2)《大鬧天空》孫悟空,家喻戶曉誰都喜歡,他以獨特的人格魅力吸引著中外觀眾。作品線條流暢,色彩艷麗,個性鮮明,造型傳神。
(3)《米老鼠和唐老鴨》滑稽、夸張的形象、人物幽默風趣、故事精彩跌宕,所有情節(jié)都是那么有趣和出人意料,在歡笑聲中濡染真善美。
2、(播放動畫片段)師:注意這些人物(包括動物)形象的動作、神態(tài)、特征、性格。播放完師:說說你最喜歡的人物,為什么?
先叫幾個學生回答再讓全班同學集體評價幾幅(教師注意啟發(fā)引導從不同角度評價,主要從美術的角度)
三、學生動手
玩你說我畫的游戲:一位同學描繪一下想表現的人物形象的一些特征。另一位同學把其描繪的形象畫出來。(教師引導用夸張?zhí)卣鞯姆椒▉肀憩F人物)比如:豬八戒的特點是耳朵大,肚子又大又圓等,你就要把這些地方畫的夸張點。還可以畫上象征性的佩物——耙子。
同學們用自己的筆來畫一幅自己喜歡的卡通畫(教師巡視指導)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趣味水墨(一)
教學目標:
1.體驗墨點的'藝術趣味,學習用中國畫的方式和各種不同的墨點來表現心中的構想。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創(chuàng)作以“墨點”為主要造型元素的國畫作品。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過程:
一、尋找墨點:
課件演示:展現米羅、沙孟海、吳冠中的作品,引導學生探尋畫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的運用,并引出“墨點”。取師引語:假設:這是三位著名藝術家的作品,誰能說說他們是誰的作品?作品中用了哪些造型符號來表現自己的想法呢?→引出墨點教學實況1:上課班級是一個小縣城的中心小學,學生關于美術的知識面不是很廣,但仍有小部分學生了解西班牙著名畫家米羅的作品,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發(fā)現了這幅作品的一個共同點,即作品中充滿了一個獨特的視覺符號:點,并表現出對這一造型符號的新奇感。
二、感受墨點:
課件展示墨點教師引語:“同學看到這墨點你有什么獨特的感受?與線、色塊等相比,它有什么獨特的地方?” 教學實況2:對單一黑點的感受學生們更多地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如象鋁球象一個太陽等、教師適時引導了學生生活中任何東西當離我們越來越遠時,都會成為一個黑點、并最終消失。在藝術的感悟中,老師引導學生體驗了墨點的抽象性、概括性、多義性等,這一點很重要。
三、探索墨點:
1.教師現場示范畫一個墨點,簡單解說畫法(如調墨、用水、運筆等)要點后,鼓勵學生在自己的小宣紙上用較短的時間畫出一個或幾個與老師不一樣的墨點。
2.展示(用實物投影儀)與交流: “說說你畫了一個怎樣的墨點、它有什么獨特之處,是怎樣畫出來的?” 教學實況
3:國畫教學并不是定全擯棄示范,相反示范是很重要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作了簡單的示范,強調出了墨點表現最基本的注意點、引導學生在表現墨點時關注用筆、用墨、用水與最終墨點效果的關系,并激發(fā)起學生對墨點的探索的強烈欲望。在學生的墨點探索活動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們都能充滿興趣地變化出各種與老師不一樣的墨點,在展示與交流活動中也都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個教學步驟為學生進行墨點的主題創(chuàng)作活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4、欣賞一些不同的墨點,進一步感受墨點表現的豐富性。(如形狀、濃淡、干濕、疏密等不同的變化)教師引言:“同學們感受一下這些墨點(課件欣賞),它們與我們自己剛才畫的墨點有什么不同?又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5、為了進一步地開闊學生的思路,豐富學生關于墨點的視覺表象,老師按排了這個教學的步驟,重要的是對這個教學的步驟作了簡化的處理,僅僅作為對學生
自我探索墨點的完善與補充,我認為這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觀念。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趣味水墨(一)
教學目標:
1.體驗墨點的藝術趣味,學習用中國畫的方式和各種不同的墨點來表現心中的構想。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創(chuàng)作以“墨點”為主要造型元素的國畫作品。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想象墨點:
1. 單個墨點的聯想:“看到這樣一個個墨點,你有怎樣的想象?可以小組討論,并想象一個畫面。
2.組構墨點的聯想:看到這樣一組墨點,你又有怎樣的想法呢?
3.學習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活動,你對墨點又有了哪些新的感受?教學實況
4:這個步驟的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如何拓展學生的藝術想象,教師作了教學的深入,組織了學生的小組討論和匯報,尤其對于組構的墨點學生們表現出了更濃厚的興趣,構想出了許多構思新穎奇特、充滿趣味的畫面。
三、欣賞墨點(課件演示)
欣賞以墨點為主要造型方式進行表現的作品,體會藝術家與其它小朋友們是怎樣用墨點來表現自己的構想的?
四、表現墨點:
請小朋友自由創(chuàng)作一幅以墨點為主要造型元素的國畫作品,看誰的作品表現出墨點的趣味和新意,給人以獨特的美感。教學實況7:學生的創(chuàng)作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的,相互間可以交流和借鑒,課堂里播放著輕松的音樂。在創(chuàng)作中有的學生主題表現得不夠明確,把許多對墨點的構想安排在同一個畫面里,這時老師加以了提醒,使學生按一個主題性構想進行構圖和藝術的表現。有的學生不太能感受到自己的這種表現形式所具有的一種現代藝術味與美感,而只是好奇地加以把玩,老師也要用貼切的話加以點拔和鼓勵。有的學生畫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構思,如日全食、火警、池塘與蝌蚪等,老師加以了留意,并在評價活動中對這些作品加以了。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趣味水墨(二)
教學目的:學習傳統(tǒng)筆墨技法知識,及在造型中表現的藝術情趣,提高對民族繪畫的認識并培養(yǎng)作畫的基本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工具,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講授新課:
。ㄒ唬⿲耄
現在生宣紙上,用大筆以濃淡不同,相互重疊滲化的點線面筆墨,信手表現幾種不同的造型。以無聲的語言,加上筆隨意轉的舉動 ,把學生引入微妙的遐想和情思,趁機提問,“老師用什么工具材料畫出來的?你們畫過這種畫嗎?有什么體會?”
(二)用筆用墨技法及藝術情趣
1、用筆法(結合欣賞、演示與學生嘗試)
、俟P鋒運用練習:中鋒、側鋒
、诠P觸練習:點、線、面
2、用墨法:(結合欣賞、演示與練習)
、倌簼狻⒌、干、濕
、谀ǎ汗P、墨、色、水相互交融的趣味
教師當堂演示用筆蘸墨、蘸色、色墨混合效果的試驗以及在造型中的具體應用,樹干、樹枝及不同用筆形成的點線效果,采用隨堂講練結合的辦法。
墨法主要包括:潑墨法、破墨法、積墨法
潑墨法:一般以大面積的濃淡墨色,采用寫意手法,勢如潑出,有的先以重墨落紙后,接著以水筆暈開找出形象再加點景;破墨法:應用廣泛,但不論濃破淡還是淡破濃,均應把握趁濕接畫;積墨法:主要是依據形象由淺到深層層積點,但要干后再接畫第二遍,它在形象塑造方面更具特點。
三、作業(yè)要求:
1、墨色的濃淡與水分把握的關系
2、墨和色相互作用的效果
第一點作隨堂練習,第二點是學生做練習的重點,并可作為本課的主要任務。當堂作業(yè)的練習,要提醒學生注意水分與濃淡掌握的情況,檢查試筆紙和襯紙的運用的情況。
四、教學小結:
1、表揚筆墨效果,水分把握較好的學生,并展示習作,要求多在實踐中體會。
2、布置下節(jié)課的學具準備。
當堂作業(yè)的練習,要提醒學生注意水分與濃淡掌握的情況,檢查試筆紙和襯紙的運用的情況。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4
教學重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通過師生一起分析《搗練圖》,使學生對于我國唐代的繪畫題材與風格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與認識。
教學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以點帶面,通過對《搗練圖》的欣賞使學生對于唐代的時代背景、審美標準、繪畫發(fā)展、以及當時的總體文化背景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課的設計與串講中要很好地把握好課的條理與節(jié)奏。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電腦、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設計:
⑴、組織教學(按常規(guī)進行)在課前可以展示一些與唐代有關系的文物圖片
、、引入新課:再出示一組唐代的特色建筑物、文物、繪畫作品的圖片,同時讓學生根據圖片說出它們的名字:大雁塔、“開元通寶”貨幣、三彩駱駝俑、敦煌壁畫、《簪花仕女圖》.
繼續(xù),讓學生根據圖片:
這些圖片都有什么共同點?(都是唐代的作品)
通過圖片所反映的唐代都有什么特色呢?(人們生活很安逸,在佛教、詩歌、經濟、貿易等許多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
大雁塔:在唐代,佛教文化得到空前的發(fā)展,無論是唐玄奘西行取經還是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宣揚佛法,都發(fā)生在這個時期,所以唐代的佛教文化也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普及。
“開元通寶”貨幣:唐代的經濟也是在空前的發(fā)展,從當時貨幣的樣式到普及制作,充分顯示出唐代時期人們生活的富有與經濟上的繁榮。
三彩駱駝俑:用是一種陪伴死者的隨葬品,“唐三彩”是在武則天時期得到的發(fā)展,是唐代陶瓷上的創(chuàng)舉,所謂的“三彩”是以鉛為熔劑制成的其中以黃(赭)、綠、藍為主色施于白底胎上。從上面表現的人物來看,人物多為西域等地的商人,所以充分顯示出唐代商貿的發(fā)達,“絲綢古道”也是在這個時期成型的。
敦煌壁畫“西方凈土變”:唐代佛教的盛行也使得藝術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佛教氛圍,我國各地佛教建筑、雕像、壁畫的大面積出現,使得在人們心中產生了一種佛教文化。“西方凈土變”畫面表現了在西方極樂世界中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畫面中的伎樂天的形象生動多姿,特別是其中的“反彈琵琶”造型更是敦煌壁畫中的精品,畫面中一片喜慶、祥和的景象。
、恰ⅰ遏⒒ㄊ伺畧D》:盛唐時期的工筆重彩代表作,畫面表現盛唐時期幾位頭簪大花的貴族婦女在私家庭院中閑庭漫步的情景,畫面人物體態(tài)豐肥,衣著華麗,動作輕柔舒展。繪畫技法嫻熟,色彩濃艷又不失和諧。通過看這幅作品。帶領學生在圖上尋找他們認為怪異的裝扮:學生提問:人物面部的眉毛比較有特點,這是怎么回事?
教師解釋:唐代追求“以胖為美”的審美準則,所以人物的種種設計都是由它的美學的原理構成的。唐代人比較胖,每個人的臉型都是圓臉,大家想想看,在一個很大的臉上畫一個細細的柳葉眉好看嗎?(學生回答:當然不好看,主要是不協調。)那么這種眉毛畫在臉上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學生回答:與人物的圓臉產生形象上的呼應。)所以聰明的唐代人就以雄蛾子的觸角得到了啟發(fā),發(fā)明了“蛾眉”,為的就是在臉上和臉型呼應。
在唐代婦女的生活十分單調,每天只是在屬于自己的世界中單調的活動,化裝便是她們每天的.重要消遣。各種新鮮的發(fā)式便是婦女們日;üΨ蜃矫牡胤。高髻便是在唐代婦女發(fā)式中用得比較多的一種,在《章懷太子墓壁畫》、《執(zhí)扇仕女圖》中均有較多的表現。它的主要特點是在頭上先用假發(fā)把頭發(fā)墊高,然后用真頭發(fā)包在外面,使得頭發(fā)高高的立于頭上,體現出人物的高聳的頭型,既提高了人物的身高,又使得雍容、華麗的發(fā)簪得以展示。而在高髻上簪花更突出了這個特點,收到了雍容華貴的效果。
在每個人物的面部,還體現了古代婦女的主要化妝方法,其中在每個主要人物的面部都有黃金花子的體現,“花子”是古代婦女的常見的裝飾物,在古代的名《木蘭辭》中就講到:“當戶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其中的“花黃”便是這里提到的花子。它是一種用金箔剪刻出的裝飾圖案,通常貼于前額、兩鬢的位置,花子在敦煌壁畫中也有大量的出現。
看過了每個人物的頭部裝飾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在人物身上的表現。首先受到人物身材、地理位置的條件決定,畫面中人物主要的服裝材料都是紗質服裝,這不但透氣性好,還很輕盈,在畫面中畫家以十分寫實的手法,表現出畫家高超的繪畫技巧。服裝中大量的花卉圖案充滿了富貴的氣息,層層的暈染加上細致的勾描表現出層層的圖案從紗的下面隱隱的露出來的效果。最后帶學生分析畫面的人物動作以及畫面構圖方法,再讓學生體會畫面中的人物是什么樣的心態(tài)?
在我國的古代,許多婦女在外表上看過著十分富有的生活,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她們的生活還是十分寂寞與無聊的,所以在《簪花仕女圖》中每個人物都是在拈花、逗狗、戲蝴蝶……從外表看來他們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實際上她們內心的空虛、寂寞是今天的人們無法理解的,我們只能通過繪畫作品來洞悉她們的內心世界,從而感受到作為古代的婦女可悲、可憐的心靈世界……
⑷看過了《簪花仕女圖》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唐代另一位繪畫高手張萱的作品《搗練圖》。這是一張反映唐代勞動婦女生活的畫面,主要表現的是在絲織品作坊中的勞動場面,一共表現了十二個人,有中年婦女、年輕女子以及五、六歲的小女孩兒,她們對于勞動有著不同的反應:有的認真工作;有的正在休息;還有的在勞動環(huán)境中嬉戲、玩!寣W生分析畫面中的人物動作,勞動內容。讓學生分析對比《搗練圖》與《簪花仕女圖》在題材、人物上的差異。最后由學生兩件作品在藝術上的貢獻,我們通過了解兩件作品了解了唐代文化的哪些方面?通過課件進行展示、。
最后布置課下觀察作業(yè):到生活中去尋找唐代的藝術品,看看能否利用課上的分析方法去解讀它們,能否取用獨立的眼光去發(fā)現藏在藝術品細節(jié)中的信息,做一個會發(fā)現美、會體會美的學生。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對書籍封面設計重要性的認識;封面設計的基本內容和表 現形式;封面設計布局的基本組織方法:對稱與均衡。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書籍裝幀設計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表現形式,并學習對 稱與均衡的布局方法。
難點:對稱與均衡的布局方法的理解及應用。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教材、相關圖片、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新學期伊始,我們又領到了很多新課本,不同的課本封面都 不相同,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我們美術課本的封面有什么內容; 同學們逛書店的時候會被五彩斑斕的各種封面所吸引,從而 產生閱讀的沖動,甚至會因為對封面的.喜愛而買下它… …
二. 教授新課
1. 書籍裝幀設計的基本內容:封面、封底和書脊。 封面:是設計的主要內容,是一本書風格、內容的視覺表現,通 過封面我們可以直接了解這本書的最基本信息。 封底:是書籍的最后一面,與封面在風格上相呼應,形成統(tǒng)一的 風格特點。 書脊:是設計中面積最小的一部分,以文字設計為主,便于我們 的收藏和整理,具有強烈的實用性。
2. 封面設計的基本表現形式: 以繪畫為主、以攝影為主、以文字為主和以圖案為主。講解四種基本 表現形式的基本特征。 提醒同學們注意,無論哪種表現形式,文字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 內容。
3. 封面布局的基本組織方法: 對稱:這是比較簡單的設計方法,將各種設計元素按照一定的對 稱方法進行安排,使畫面達到穩(wěn)定平衡的效果。如 軸對稱 點對稱 均衡:均衡和對稱的目的相同,都是使得畫面平衡穩(wěn)定。均衡是一 種視覺上的平衡,方法更加的靈活多樣,富于變化。舉例講解均衡的 方法,如利用色彩的深淺、距離的遠近、形狀的大小等等。講解以下 兩個作品: 對稱使畫面獲得絕對的平衡,均衡使畫面獲得靈活的視覺平衡。 用對稱的方法設計封面適合于比較穩(wěn)重、莊重的題材,而用均衡的方 法設計封面更適合于輕松活潑的題材內容。
三.作業(yè) 請同學們采用均衡的方法做一個封面設計草圖。 以繪畫作為主要表現 形式,文字可用方塊替代。注意畫面要達到所要求的平衡感。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居室美化的平面設計與效果圖制作。
(2)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養(yǎng)學生細致、耐心、認真完成制作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品質。
(4)學會對身邊事物觀察、理解的敏銳程度。
(5)自信、個性培養(yǎng)和請頂師長同學意見的包容胸懷。
重點
居室布置設計方案
難點
設計中創(chuàng)新意識、功能意識和審美意識的完美結合。
教學準備
剪刀、卡紙等
教學方法
體驗法、討論法
板書設計布置理想的家居
注意的問題:1整體布局、2室內線條美感、
3、比例關系。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教師提出問題:生活中,我們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哪里?
學生回答:家。引入課題。
2、教師:提到家,想到最多的是哪些詞匯?
學生:溫暖、溫情、親切、父母、兄弟、姐妹等
3、教師:這些溫暖、親切、充滿生活氣息的氛圍靠什么來營造。學生:親人之間的言行,室內的陳設、裝飾、色彩、燈光營造的氣氛等等
4、教師:聯系我們學過的美術知識和生活中的實際感受來想一想:怎樣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你喜歡什么樣的家庭環(huán)境?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5、每組推薦發(fā)言人把大家討論的主要內容談一談,其他同學注意聽,然后歸納出重點。
學生發(fā)言。(可以各抒己見,不一定準確)
6、教師引導學生逐步歸納出正確的結論?勺錾倭康狞c評,對范例加以評述。
7、分組:(每倆人一組,一人為設計師。一人為甲方)每組設計一個單元方案)
8、評價:提出問題:應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評價?直至總結出若干可行的評價點。
自評、互評、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9、小結:展示優(yōu)秀作品。賞析。進一步強化學生印象,領會本課內容,希望未來影響學生生活實際生活。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7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創(chuàng)作山水畫,提高學生的繪畫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力。
2、用繪畫的表現形式,抒發(fā)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平時從多種傳播媒介接受和貯存的視覺審美信息和各種知識,創(chuàng)作一幅山水畫。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步驟。
2、難點:勾、皴、染、點的運用。
三、教具和學具的準備
1、教具:幾種山石的皴法掛圖一幅。山水畫創(chuàng)作步驟圖一幅。
2、學具:國畫工具-------筆、墨、紙、硯。
四、 教學步驟
1、導言:山水是離不開樹、山、石的。上堂課我們已學過樹木畫法,本堂課我們將學習山石畫法,并結合上堂課學的知識,創(chuàng)作一幅山水畫。畫山先畫石,那么我們就從畫古一講起。
2、石頭的畫法:古人畫石起手有:石分三面“之說。(邊講邊示范)所謂”三面“無非是說,畫石開始勾勒輪廓,就要分出它的.陰陽向背,凹深凸淺的基本形態(tài),即石頭的體積感。(示范畫石,要畫群石。石的穿插在于大小高低,聚散得宜。)
3、介紹幾種山石的皴法。(將幾種山石和皴法的掛圖掛出講解)(1)斧劈皴:如刀砍斧劈,故稱為斧劈皴。這種皴法宜于表現質地堅硬,棱角分明的巖石。作畫時,常用中鋒勾勒山石輪廓,而以側鋒橫刮之筆畫出皴紋,再用淡墨渲染。斧劈皴圖片折帶皴圖片荷葉皴圖片(2)折帶皴: 用側鋒臥筆向右行,再轉折橫刮;向左行可逆鋒向前,再轉折向下。畫出的墨線如“折帶”,故以名之。(3)荷葉皴: 皴筆從峰頭向下屈曲紛披,形如荷葉的筋脈,故名。
4、 創(chuàng)作步驟(1)構思、構圖。以平時見過的山水風景(影視、畫頁等都可以)大膽構思,運用學得的畫尖技法和皴法,加以變通和發(fā)揮,創(chuàng)作一幅全新的山水畫。(2)勾線:(在上幅石頭示范畫的上面加山、作主體。)凡能用線概括的地方,要分出主次先后。用重墨(相對于整體來看)線盡量明確、肯定地勾出來。遇到有部分敗筆也不要怕,不要中途怯場退卻,要一直把整體畫面的線都勾完后,再根據整體進行調整。(3)皴擦:皴擦要在大的線的骨架基礎之上加以補充,以進一步表現山石的脈絡、轉折,使畫面逐步豐富起來!榜濉焙汀安痢笆且粋意思,只是筆觸的大小與輕重略有差別。(4)點染:在勾、皴的基礎上進一步以不同筆法的點加以充實、豐富,逐漸形成畫面的整體效果。染,放在最后進行。染,是以水分較多的筆觸去畫,但不可大面積地瞎涂。當留出的空白,要留出來,不可統(tǒng)統(tǒng)堵死。
五、作業(yè)要求
1、作業(yè)用紙,最好用生宣紙或毛邊紙。
2、提倡自己運用“勾、皴、染、點”的畫法去變通表現,創(chuàng)作一幅山水畫。(不定題)
【八年級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美術教案01-02
八年級美術教案02-13
八年級美術下冊教案12-16
精選八年級美術教案3篇04-25
八年級美術教案五篇04-28
【精選】八年級美術教案四篇04-28
八年級美術教案3篇04-28
精選八年級美術教案三篇04-27
八年級美術教案6篇04-27
八年級美術教案四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