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美術教案3篇【優(yōu)】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A、在看懂漫畫的“笑點”理解漫畫的特點和作用。
B、在前漫畫技法的基礎上進行拓展,作為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讓學生敢畫、喜歡畫。
C、從實際生活中提取出作為漫畫創(chuàng)作的素材,并完成完整的小作品。
2、隱性內容與目標:通過感知和表述,了解漫畫作為一種藝術表現(xiàn)的手段,不僅僅是技法,更重要的是它體現(xiàn)了對實際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幽默感”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和生活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漫畫的特點及其在創(chuàng)作中的使用方式。
教學難點:從實際生活中選材并賦予作品“幽默感”。
三、課前準備:投影機,不同類型的漫畫作品
學生材料準備:喜歡的漫畫和基礎畫具
四、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方法。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組織教學
準備學具、集中精力
二、導入新課
1、舊課回顧,插入新課。
引導學生展示不同的漫畫作品,表達對不同漫畫的理解。
2、回顧
3、展示漫畫作品
展示者:并表述選擇特定漫畫作品的原因;是否會讓人發(fā)笑?讓人發(fā)笑的原因,笑點在哪里?其他學生:看到不同漫畫后的表情、語言等反應。
4、討論分析
5、引導學生欣賞不能馬上理解的漫畫,找己喜歡的漫畫并分析“笑”的原因!靶Α倍际且驗椤伴_心”嗎?除了“開心”還有其他的成分嗎?從情感角度出發(fā)使用不同漫畫表現(xiàn)手法的原因。
6、看漫畫在“笑”過之后是否有更深層的體會,了解漫畫的現(xiàn)實意義。
7、文字在漫畫中使用方式和作用。
8、看懂漫畫,體會其中的“笑”的共同點:“幽默感”是由“人”帶來的.,通過作品再傳遞到“人”。
9、討論“笑”的不同點——a:諷刺b:幽默c:單純相像……(把不同手法的漫畫作品進行分類。)
10、畫的東西(表現(xiàn)對象)不同。不同的漫畫中觀察到的時代特征、社會現(xiàn)象、人物的性格特點等。(漫畫藝術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的加工提煉。)
A談談對幽默感的認識
B談談對某張漫畫作品的深層體會。
通過比較體會:“題目”:點睛“旁白”:輔助。
4、構思與創(chuàng)作
A、教師給學生提示社會生活、學校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
B、選取大眾話題進行命題創(chuàng)作(也可放在第二課時)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漫畫的構思,注意選擇適合的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情感。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jié)要吃湯圓。
2、了解湯圓的形狀,嘗試用紙漿制作湯圓。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KT板各組一塊,上面畫好“湯圓”的外輪廓,各色紙漿、棉簽、鑷子。
【活動過程】
1、提問:元宵節(jié)的時候,我們吃什么?
2、出示湯圓的圖片,說說湯圓的`形狀,吃上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顏色的?
3、教師示范用紙漿在KT板上制作湯圓。
4、幼兒入座,選擇在就近的“湯圓”外輪廓上進行紙漿湯團的制作。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同時幫助幼兒用鑷子把選用的紙漿放在指定的湯圓輪廓中。
6、作品展示、講評。
【活動反思】
對此次的活動感觸頗多:
1、來自孩子的感觸,曾記得班中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紙漿,是在托班,對于他們第一次的操作場面只能用一個字——“亂”來形容,紙漿在桌子、地面隨處可見;而在這次的活動中,場面確是非常整潔、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觸,此次的“湯圓”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個較長的待干過程,由于在室內一時沒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場地,我們靈機一動,把它臨時布置在了美工區(qū)內,美工區(qū)中美術的氛圍頓時增添了許多。這可謂是“弄巧成拙、一舉多得”呀!
美術教案 篇3
目標
1、探究畫面中人物造型的變化與折紙方法的關系,感受其中的趣味。
準備
操作材料:手工紙(折過與未折過的紙)、記號筆、詞條、范例
設計意圖: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照哈哈鏡,孩子們也不例外原因就是鏡中人物的變形夸張,讓人不由自主地嬉笑不已,幼兒更是對此喜愛有加,簡單的小人繪畫對于大班幼兒來說不具任何挑戰(zhàn)性,但在美術活動中融入探究的環(huán)節(jié),這對于有一定繪畫技能和對事物、位置有一定經(jīng)驗的大班孩子來說更具吸引力,本次活動所呈現(xiàn)的過程與結果就像幼兒自己在照哈哈鏡,孩子們在操作過程中表現(xiàn)的“小人”造型,會因折線的關系身體部位將發(fā)生變形夸張,充滿童趣,能引發(fā)幼兒的探索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預設方案:
1、“頂天立地”的小人
。1)教師:上大班了,孩子們你們長大了,而且我發(fā)現(xiàn)你們的本領也越來越大,特別是畫畫的本領,會畫的東西越來越多了,我要問問大家,你最喜歡畫什么?
(2)教師:大班的孩子就是不一樣,今天,我又要請大家來畫畫了,畫什么呢?(出示詞條)
。3)教師:沒錯,畫一個“頂天立地”的小人,孩子們,什么是“頂天立地”?
教師小結:就是要頂?shù)阶罡叩牡胤,站在最下面?/p>
。4)教師:(出示圖片)瞧,這就是頂天立地的小人,請你們仔細觀察小人的模樣和大小,然后自己也來畫一個頂天立地的小人。
。5)幼兒操作,并比較作品與范例之間的差異
2、“小人”與折紙
(1)教師:會畫頂天立地的小人了,現(xiàn)在我要請你們玩接下來的游戲。
。2)教師:(出示兩張紙)看,這兩張紙一樣嗎?哪里不一樣?接下來,我要請你們在折過的紙上再來畫一個頂天立地的`小人。
重點提示:不可以打開這張折過的紙
(3)幼兒操作,在折紙上表現(xiàn)“頂天立地”的小人
(4)引導幼兒觀察打開折紙后“小人”的變化
教師:孩子們,請你們將紙打開,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探索發(fā)現(xiàn)“小人”變化的原因
教師小結:原來斷開的地方和紙上的折線有關系,哪個部分畫在折線上,當你打開的時候,這個部分就會斷開。
。6)教師:孩子們,你有沒有辦法可以讓斷了的地方連起來?(引發(fā)幼兒用連線的方式把斷開的地方連接起來)
。7)教師示范,幼兒觀察
。8)幼兒操作,并展示作品
教師小結:瞧,“小人”的身體發(fā)生了變化,孩子們,只要你想讓小人哪里變長,你就把要變長的東西畫在折線上,這樣你們的一個個“小人”就會變成大巨人。
。9)幼兒第三次操作
教師: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想把“小人”的哪里變長?(鼓勵幼兒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
3、哈哈小人
(1)幼兒欣賞、比較同伴的作品,發(fā)現(xiàn)與眾不同之處。
。2)引發(fā)思考
教師:孩子們,剛才我們把“小人”變成了“大巨人”,那你能把“大巨人”變回成“小人”嗎?(引發(fā)幼兒探究折紙的方法)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美術教案-美術:螃蟹09-29
精品美術教案美術作品教案08-23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06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7-29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17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24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