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錦集9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xiàn)象,簡單的數(shù)據(jù)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tǒng)計圖,數(shù)學廣角和數(shù)學實踐活動等。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
2、增加聯(lián)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shù)學,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shù)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fā)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fā)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ㄒ唬、知識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shù)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
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xiàn)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xiàn)象。
6、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
。ǘ(shù)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shù)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描繪現(xiàn)實世界中的簡單現(xiàn)象。
2、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ㄋ模、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shù)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6、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復習團圓和南瓜的變形方法。
2、能用小刀均勻刻畫南瓜的花紋。
3、敢于大膽嘗試塑造南瓜的基本形象。
活動重點:
練習用小刀均勻刻畫花紋。
活動準備:
紅、黃彩泥若干,南瓜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分析南瓜的外形特征
展示動畫PPT,引導幼兒猜想結出的果子是什么?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討論南瓜的制作方法
1、師:提問南瓜長的是什么形狀?
生:圓形、扁扁的圓形
2、討論:怎樣制作出南瓜的形狀
第一步,先揉一個圓球。
第二步,壓扁,然后壓上花紋。
第三步,再加一片綠葉。
第四步,再加一個瓜蒂
3、再次討論:怎樣制作南瓜的'花紋
4、小結:先團圓在輕輕壓扁,制作出南瓜主要部分;再搓小水滴做南瓜把;最后用大肚刀刻畫花紋,表現(xiàn)南瓜的基本特征。
三、幼兒嘗試操作
1、幼兒分組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商崾居變鹤⒁庥^察南瓜的形狀,不要將南瓜壓的過扁。
2、作品展示與分享
四、活動延伸
觀察其他蔬菜的生長及果實,嘗試進行制作。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對比色的組成及色彩原理。
2、能夠運用對比色搭配規(guī)律設計賀卡。
3、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的審美感受能力或豐富的`想象。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色彩的對比。
教具準備:
錄像、圖片、兒童優(yōu)秀美術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課件播放馬蒂斯,凡高的作品,引導學生初步欣賞,導入本課題。
二、發(fā)展階段
1、從色相環(huán)上認識對比色。(紅與綠,黃與紫,橙與藍)
2、讓學生在色相環(huán)上找出對比色。
3、欣賞兒童優(yōu)秀美術作品學習別人繪畫優(yōu)點。
4、了解對比色在生活中的應用(衣服,工藝品,日用品等)
5、教師出示用對比色原理制作的賀卡,引導學生欣賞其造型、對比色面積的運用。
三、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yè)要求:合理利用對比色,做工精美。
四、展示作業(yè),引導觀摩互相交流評價。
美術教案 篇4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了解畫家如何利用物象進行魔術組合,感悟利用改變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進行作所產生的藝術效果。
2、技能目標:學習夏加爾的表現(xiàn)方法,將生活中看似沒有關系的物象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任選一組課本提供的圖形組成新的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難點:改變思維方式,用不同類型的圖形組成一幅新穎有趣的畫。
教學準備:范畫若干、若干圖片、彩色筆、記號筆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穩(wěn)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做好上課準備
二、欣賞、感悟、暢想
1、出示:《我和我的村莊》(油畫)夏加爾(俄國)
你們看,今天的繪畫有什么特點,給你帶來什感受呢?
2、你能總結它的表現(xiàn)方法嗎?
顛倒的人物、房屋,動物眼中映射出的藍天,像花草一樣握在人手中的果樹??畫家對故鄉(xiāng)的種種美好回憶疊映在一起,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童話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學們,你有沒有想過,把生活中看似沒有關系的物象組合在一起,也能變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4、板書課題:圖形的魔術組合
5、出示圖形
6、小組合作討論:這些圖形進行組合排列可以組成哪些新的圖案?
7、圖形的組合方法
根據(jù)需要重復圖形、放大圖形、縮小圖形、重組圖形。
8、總結:看,在同學們的筆下,不同類別的圖形變成一幅幅神奇的圖畫。他們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改變思維方式,來了個“腦筋急轉彎”。
9、學生作品欣賞
布置討論題:書上的這些作業(yè)是怎樣進行魔術組合的?你認為哪些地方組合得巧妙?你還想怎樣組合?
三、體驗、表現(xiàn)、創(chuàng)新
1、任選一組課本提供的圖形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一組圖形進行創(chuàng)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動物、植物、花卉、照片、風景、人物都可以是繪畫的主題。看誰畫的'形象最有創(chuàng)造性!
2、根據(jù)需要重復圖形、放大、縮小、重組圖形。最后上顏色時注意色彩的對比。
3、教師:說一說,你將用哪一組圖形來表現(xiàn)什么?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穩(wěn)定情緒
二、完成創(chuàng)作
教師就上節(jié)課學生的實踐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對發(fā)現(xiàn)的普遍問題或學生存在的困難,給予及時點撥、啟發(fā)、幫助學生解決。
學生繼續(xù)創(chuàng)作,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展示、交流、評價
1、學生活動:你覺得教室里同學們的作品哪張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優(yōu)缺點,為同學提點建議或者幫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師點評。
4、修改、評優(yōu)。
四、課后拓展
展示幾種利用廢棄物組合的新形象,引導學生回家大膽嘗試。
板書設計:
圖形的魔術組合
夏加爾《我和我的村莊》
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學習夏加爾《我和我的村莊》的表現(xiàn)方法,將生活中看似沒有關系的物象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想。讓學生學會圖形組合的幾種方法,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作品出來。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貴州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儺戲面具,引起幼兒對儺戲面具的興趣。
。2)鼓勵幼兒觀察了解儺戲面具的特征,嘗試設計自己喜歡的儺戲面具;顒訙蕚洌汗适隆秲畱虻膫髡f》儺戲面具(實物、圖片)
操作材料:繪畫筆紙剪刀松緊帶 訂書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老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苗寨里……(故事附后)
二:老師:現(xiàn)在,我們貴州的少數(shù)民族還保留著表演儺戲的傳統(tǒng),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請大家欣賞。
。1)介紹表演儺戲的場景。儺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突出人物性格。無論是儺祭活動還是儺戲演出,面具都被賦予了神秘的宗教與民俗含義,F(xiàn)在儺戲已成為當?shù)剞r民閑暇季節(jié)喜愛的娛樂形式,除保留祭神驅鬼逐邪外,還充滿了對平安豐收的祈禱,象征勇敢和勝利,F(xiàn)已被納入旅游娛樂活動,儺戲的演出形式簡易、隨意,通常于曬壩或村街便可以出演。
。2)介紹儺戲的各種角色。儺戲里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種野獸的面具,有象征疾病的病魔,還有表示神力無邊的山寨的保護神。
。3)重點介紹儺戲面具的特征。面具的眼睛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別大,還有眉毛又粗又長,也有的眼睛用很多鋸齒線和花紋來裝飾,看上去很吸引人。面具的鼻子也很大,兩個鼻孔圓圓的,有點嚇人,還有的鼻子下面裝有大胡子。面具的嘴通常是張開的,有一排排白白的牙齒,在牙齒的兩邊還有四顆又尖又利的獠牙,很兇猛的。面具的頭上的裝飾也是各種各樣的,有的用小鬼的臉來裝飾,有的'是有漂亮圖案的帽子,還有一些用龍或動物的圖案來裝飾,這樣就可以達到趕跑敵人的效果。
(4)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對儺戲面具的感受.你看到這些儺戲面具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歡哪一種面具?為什么?三:引導幼兒設計自己喜歡的儺戲面具。老師:“儺戲面具又神秘又有趣,你想為自己設計一個有趣的面具嗎?快畫出來吧!”
(1)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制作。
(2)指導幼兒進行繪畫。
(3)幫助幼兒掌握面具的大小和繪畫的著手點,對能力較弱的幼兒提供已經畫好臉形的作業(yè)紙。
(4)重點引導幼兒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畫出來。
(5)協(xié)助幼兒將畫好的面具剪下來,制作成儺戲面具。
小結活動。
(1)鼓勵幼兒用語言向同伴描述自己設計的儺戲面具,并給自己的面具起名字。
(2)引導幼兒用自己制作的面具來進行表演。附:故事《儺戲的傳說》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貴州有一個山寨,寨子里住著很多苗族人,他們每天放牛、打獵,過著自由快樂的生活。有一天,附近的強盜來到他們的寨子門口,要把苗寨里的東西都搶走。寨子里的頭領阿苗就帶著強壯的伙伴和強盜戰(zhàn)斗。當頭領阿苗騎著馬出現(xiàn)在強盜面前,卻遭到了對方的嘲笑,原來,苗寨的頭領阿苗皮膚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就象一個女孩子,強盜們一點也不怕他們。苗寨的隊伍給打敗了,大家垂頭喪氣的回到寨子里,害怕第二天強盜又要來搶他們。頭領阿苗也很難過,認為是自己的模樣使大家失敗了。一個老爺爺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第二天,當強盜們又來到苗寨門口,要苗寨的人們全部投降的時候,一個兇惡的將軍從苗寨里沖出來,把強盜嚇壞了,那將軍揮舞著長槍,把強盜全趕跑了。原來,老爺爺連夜給頭領阿苗做了一個兇惡的面具,阿苗戴上這個面具,保護了苗寨的全部人。苗族的兒女為了紀念這件事情,就在休息的時候穿上特制的服裝,戴上面具,用歌曲和舞蹈來講述著個故事。一年一年延續(xù)下來的戲劇,就是我們苗族的儺戲。
美術教案 篇6
課題:電腦美術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打開電腦并進入操作系統(tǒng)畫面。
2、指導采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簡單的繪畫游戲。
3、培養(yǎng)學生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感受電腦美術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利用矩形、橢圓形等工具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教具學具:電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從電腦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談起,讓學生知道它們的重要性。
2、新授
(1)介紹WINDOWS里的畫圖工具。
。2)欣賞畫圖程序畫出的作品,學生自學為主
(3)由學生介紹畫圖程序中幾種工具的使用。(簡單)
三、布置作業(yè)
學生創(chuàng)作:各自進入電腦美術的頁中自學。
從三個題目中選擇一個進行創(chuàng)作。
音樂停止,學生創(chuàng)作完成。
提出問題:在畫的時候遇到什么困難?
四、學生制作設計、教師輔導
五、講評
作業(yè):讓學生在屏幕上互相欣賞、評述其他同學的作品。
用"我覺得自己或他的'畫怎么樣"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ㄍㄟ^自己手中的"小兔子"以"投票"形式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畫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畫出來。
。2)操作目標:學生通過欣賞學習和自己的想像力,參照藝術家的原作,用水墨畫進行表現(xiàn)。
(3)情感目標:借助于名畫的形式畫出對生活用品的回憶和感受。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用水墨工具臨摹改編名畫。
教學難點
運用毛筆的中鋒、側鋒以及水墨的濃淡表現(xiàn)畫面。
教學課時:1-2課時
課前準備:水墨畫工具;名畫投影片;補充的名畫;范畫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畫家和他們的作品。
。2)欣賞:
方案一:教師在多媒體上播放中外名畫,引導學生欣賞。
提問:在欣賞時思考畫面的主題內容和構圖。
方案二:欣賞課本上高更的畫《高更你早》。思考畫面上的主題內容。
。3)討論:
師:什么是變體畫?
學生自學,相互討論,全班交流。
。4)作品評析:
欣賞書上的學生作品,與高更原作進行分析比較(主體物,構圖的表現(xiàn)方式)。
討論:怎樣才能完成變體畫。
。5)嘗試練習:
教師提出具體要求。請學生代表上黑板試畫,其他學生在草稿紙上試畫。
。6)創(chuàng)作水墨變體畫:教師示范水墨變體畫。
水墨畫的技法要求:
A、用毛筆的中鋒勾畫主要的形狀。
B、用毛筆的側鋒做大面積的渲染。
C、墨色的運用:焦、重、濃、淡、清。
。7)學生作業(yè)練習:
A、選擇《高更你早》或《故鄉(xiāng)的夢》進行改編。
B、可選擇橫或豎的構圖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
C、勾線后染墨。
(8)作業(yè)展評: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師生共同講評。
(9)課后拓展:選擇自己喜歡的水墨名畫改畫成水彩畫或油畫。
第二課時
。1)復習導入:將上一課時的作業(yè)展評。討論作業(yè)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效果。
(2)欣賞;欣賞中國漢代畫像石和木版年畫。
(3)討論交流:
討論;漢代畫像石、木版年畫上畫面內容。讓學生聯(lián)系我們的平常生活情景一談。
。4)創(chuàng)作構思:
A、欣賞書上的兒童畫作品。
B、在草稿紙上用鉛筆參照書上提供的三幅畫進行變體畫的創(chuàng)作。
C、教師點評:構圖和內容提要豐富生動,富有生活情趣。
D、老師用線描的方法創(chuàng)作《老鼠娶親》,畫出結婚時的熱鬧場景。
。5)創(chuàng)作練習:
師:在宣紙上模仿漢代畫像石或年畫的形式共青團一幅水墨變體畫。
(6)作業(yè)要求:
水墨要求:注意水墨的濃淡,用中鋒勾線,粗細勻稱,線條流暢。用側鋒渲染時注意墨色的焦、重、濃、淡、清的運用。
構圖要求:合理安排畫面,主次清楚,層次分明。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樹葉的外形特征和葉脈的生長規(guī)律。
2.能寫生落葉,提高動手能力。
3.養(yǎng)成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
活動準備
裝落葉的袋子、雙面膠、畫紙(各色卡紙、刮畫紙、牛皮紙、砂紙均可)、記號筆、水粉顏料、棉簽、扭扭棒、魔法玉米粒(根據(jù)實際情況可要可不要)。
活動過程
一、撿落葉,感受自然
帶領幼兒到公園去撿落葉,用袋子裝好。提醒幼兒只撿落葉,不摘樹葉,不破壞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懷。
二、落葉寫生,動手動腦
1.感受葉子的外形特征,辨認葉子的顏色。
小結:不同的葉子有不同的外形,比如有的葉子是圓形的,有的是橢圓形的,有的是橄欖形的,有的像切開的蘋果,有的像小手掌等。除了不同種類的葉子顏色多樣之外,同一片葉子上的顏色也多姿多彩,小朋友們要仔細觀察,看看葉子上有哪些顏色。
2.觀察、分析葉子的組成及各部分的特點。
小結:葉子由葉柄、葉面、葉脈組成。葉柄的生長是有粗細變化的,葉子的主脈把葉子分成對稱的兩半,側葉脈在葉面的.左右有規(guī)則地排列,和主葉脈形成粗細對比。
3.畫葉子,巧手展示。
提示:先畫葉子的外形,再畫主葉脈,接著畫細小的側葉脈,最后畫葉柄。用油畫棒或水粉顏料給葉子上色,適當加上合適的背景。(寫生的紙張可以是白色畫紙,或是牛皮紙、砂紙、刮畫紙等,不同的紙張上會有不同的效果,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條件自由選擇。)
三、展示作品,適當點評
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和簡單的圖案表現(xiàn)不同外觀的房子,并用貼線拓印的方法表現(xiàn)出畫面黑白線描的效果,美術組活動教案。
2.通過欣賞圖片、教師講解、自主操作,了解貼線拓印,認識發(fā)現(xiàn)和體驗實物紋理具有的浮雕感及美感。
3. 感受貼線拓印帶來的樂趣,能在活動中細致大膽的操作。
準備:線
過程:
一.欣賞幼兒“美麗家園”的線描畫設計作品,引發(fā)幼兒對貼線拓印的興趣。
1.展示設計特別的房子作品,觀察欣賞。
教師導語:“仔細看看,你能找出它和別的房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2.展示貼線拓印的房子作品,觀察、對比,感受貼線拓印的不同之處。
二.介紹貼線拓印的方法.
教師導語:“用膠水把棉線貼在畫好的線上,蓋上一張白紙,壓好。用鉛筆順著一個方向將白紙涂上黑色!保ń處熯吔榻B邊在彩色線描畫作品上制作)
三.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1.交代作畫要求。
。1)將設計的房子變的更漂亮。
。2)沿著畫好的線貼棉線。
。3)等畫面上的膠水干了才能蓋上白紙。
。4)用鉛筆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注意畫面的完整,沒有破損。
2.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評價作品,拓展拓印的經驗,教案《美術組活動教案》。
1. 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教師導語:“你最喜歡哪一座房子?為什么?”
2.鼓勵幼兒嘗試其他材料的拓印,拓展拓印的經驗。
教師導語:“今天我們拓印出了棉線貼成的圖案。其實我們身邊有許多帶花紋的東西都可以進行拓印!
活動名稱:快樂的小蝸牛(中班)
南京奧體藝術幼兒園 王玲玲
活動目標:
1、幼兒探索2股毛線編制的方法,并嘗試用2股毛線編織。
2、幼兒能夠用編織好的毛線順著繞圈,并做好粘貼。
3、養(yǎng)成有條理地操作,和耐心細致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毛線若干,蝸牛范作一幅,紙盤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fā)活動興趣
1、師: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口袋,請小朋友摸一摸,猜猜里面裝了什么呢?
2、小朋友猜了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
3、請幼兒從口袋里摸出毛線,提問:這是什么?毛線有什么用?
4、師:今天老師要用毛線來變魔術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我們一起數(shù)"一、二、三"。(蝸牛)
二、幫小蝸牛找殼,啟發(fā)思考探索
1、教師講述小故事,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有只小蝸牛,它很糊涂,自己的.殼都找不到了,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2、啟發(fā)幼兒說說蝸牛的殼是怎么做成的。師:這只蝸牛的殼很漂亮,你們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
3、創(chuàng)設情境,毛線轉圓圈(教師示范毛線纏繞的方法來做小蝸牛的殼)
師:小朋友剛剛想了很多辦法來幫助小蝸牛找殼,現(xiàn)在我們的毛線朋友要來跳圓圈舞來幫助小蝸牛找殼拉。毛線寶寶走走走,停一停,轉個彎,繼續(xù)往前跳。轉了一圈又一圈,個個滿場飛,可真熱鬧!
4、教師示范講解制作蝸牛殼的方法。
師:毛線寶寶和小朋友一起來跳舞了,你們喜歡嗎?我們也讓它們來比一比,看誰跳得最好看。我們一起來跳圓圈舞吧!
5、請個別幼兒嘗試編織,教師指導并協(xié)助幼兒。
6、幼兒集體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蝸牛找殼吧!
三、 誰的殼最漂亮
1、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自己的作品,教師簡單評價作品。
2、請幼兒帶著找到殼的小蝸牛一起去散步。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精品美術教案美術作品教案08-23
美術的教案01-04
《美術》教案02-18
(經典)美術教案08-06
美術教案【精選】07-29
(精選)美術教案08-22
[精選]美術教案08-22
美術教案【經典】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