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晉祠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晉祠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領略晉祠的環(huán)境和建筑的美麗風采。
2、學生能夠了解晉祠的由來和深邃的文化歷史底蘊。
3、初步掌握說明類小品文的寫作特點:科學性、趣味性、通俗性。
重點難點:
講析課文的主體部分“三美”“三絕”
了解晉祠的由來和深邃的文化歷史底蘊
教學設想:
教師以導游身份,帶領學生做一次虛擬旅游,使課文、圖畫、視頻相結合,帶領學生游覽山西著名的風景名勝——晉祠,通過解讀課文,配合圖像和視頻資料,使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晉祠的美和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進而產(chǎn)生對歷史古跡的喜愛之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廣袤的中華大地,孕育了五千年中華文明,黃河河套地區(qū)河東河西的秦晉高原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歷史滄桑變幻,但不變的是祖先留下的豐厚歷史遺跡,給我們后世子孫提供了一筆豐厚的歷史遺產(chǎn)。今天,讓我們在歷史的隧道里穿梭,尋找祖先的痕跡,聆聽祖先的故事——
同學列舉你所了解華夏文明、歷史古跡
秦始皇兵馬俑、萬里長城、故宮、陜西法門寺地藏秘宮……
上下五千年,泱泱我中華,一處又一處的歷史古跡,演繹著一個又一個傳奇的故事,顯示著中華民族華夏兒女的聰明才智和勞動結晶。
今天,老師當一回導游,帶領大家一起去山西太原,游覽一處名勝古跡——晉祠,一起去領略一下古老晉祠的美麗風采。
二、出示教學目標
準備好了么?那么就跟我出發(fā)——
三、學習課文:
1、老師先給大家講述一個故事——“剪桐封弟” 《史記晉世家》第九篇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
《晉祠》原文閱讀
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懸甕。山上原有巨石,如甕倒懸。山腳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晉水。在這山下水旁,參天古木中林立著百余座殿、堂、樓、閣、亭、臺、橋、榭。綠水碧波繞回廊而鳴奏,紅墻黃瓦隨樹影而閃爍,悠久的歷史文物與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渾然一體,這就是古晉名勝晉祠。
西周時,年幼的成王姬誦即位,一日與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隨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葉,剪成玉圭形,說:“把這個圭給你,封你為唐國諸侯!碧熳訜o戲言,于是其弟長大后便來到當時的唐國,即現(xiàn)在的山西作了諸侯。《史記》稱此為“剪桐封弟”。姬虞后來興修水利,唐國人民安居樂業(yè)。后其子繼位,因境內(nèi)有晉水,便改唐國為晉國。人們緬懷姬虞的功績,便在這懸甕山下修一所祠堂來祀奉他,后人稱為晉祠。
晉祠之美,在山美、樹美、水美。
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這處秀麗的古跡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而香遠;秋來,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無論何時拾級登山,探古洞,訪亭閣,都情悅神爽。古祠設在這綿綿的蒼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嬌羞迷人。
這里的樹,以古老蒼勁見長。有兩棵老樹,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樹干勁直,樹皮皺裂,冠頂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臥于石階旁,宛如老者說古;那唐槐,腰粗三圍,蒼枝屈虬,老干上卻發(fā)出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微風拂動,一派鶴發(fā)童顏的仙人風度。其余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無不顯出滄桑幾經(jīng)的風骨,人游其間,總有一種緬古思昔的肅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沖云霄,它的樹皮卻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絲紋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其余有的偃如老嫗負水,有的挺如壯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蔭護下,顯得分外幽靜、典雅。
這里的水,多、清、靜、柔。在園內(nèi)信步,那里一泓深潭,這里一條小渠。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石間有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中有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從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聞佩環(huán)齊鳴,卻找不到一處泉眼,原來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隱于亭后。更可愛的是水清得讓人叫絕。無論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線好,游魚、碎石,絲紋可見。而水勢又不大,清清的波,將長長的草蔓拉成一縷縷的絲,鋪在河底,掛在岸邊,合著那些金魚、青苔、玉欄倒影,織成了一條條的大飄帶,穿亭繞榭,冉冉不絕。當年李白至此,曾贊嘆道:“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瀉翠娥。”你沿著水去賞那亭臺樓閣,時常會發(fā)出這樣的自問:怕這幾百間建筑都是在水上漂著的吧!
然而,最美的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這里保存著我國古建筑的“三絕”。
一是圣母殿。這是全祠的主殿,是為虞侯的母親邑姜所修的。建于宋天圣年間,重修于宋崇寧元年(1102年),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殿外有一周圍廊,是我國古建筑中現(xiàn)在能找到的最早實例。殿內(nèi)寬七間、深六間,極寬敞,卻無一根柱子。原來屋架全靠墻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撐。廊柱略向內(nèi)傾,四角高挑,形成飛檐。屋頂黃綠琉璃瓦相扣,遠看飛閣流丹,氣勢雄偉。殿堂內(nèi)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國現(xiàn)存宋塑中的珍品。她們或梳妝、灑掃,或奏樂、歌舞,形態(tài)各異。人物形體豐滿俊俏,面貌清秀圓潤,眼神專注,衣紋流暢,匠心之巧,絕非一般。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這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盤龍殿柱。雕于宋元潭年(1087年)。八條龍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風從云生,一派生氣。距今雖近千年,仍鱗片層層,須根根,不能不叫人嘆服木質(zhì)之好與工藝之精。
三是殿前的魚沼飛梁,這是一個方形的荷花魚沼,卻在沼上架了一個十字形的飛梁,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撐,橋面東西寬闊,南北翼如。橋邊欄桿、望柱都形制奇特,人行橋上,隨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魚躍清波,荷紅映日,真樂而忘歸。這種突破一字橋形的十字飛梁,在我國現(xiàn)存的古建筑中是僅有的一例。
以圣母殿為主的建筑群還包括獻殿、牌坊、鐘鼓樓、金人臺、水鏡臺等,都造型古樸優(yōu)美,用工精巧。全祠除這組建筑之外,還有朝陽洞、三臺閣、關帝廟、文昌宮、勝瀛樓、景清門等,都依山傍水,因勢砌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濃蔭之中,揉造化與人工一體。就是園中的許多小品,也極具匠心。比如這假山上本有一掛細泉垂下,而山下卻立了一個漢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腦門,笑瞇瞇的眼神,雙手齊肩,托著一個石碗,那水正注在碗中,又濺到腳下的潭里,卻總不能滿碗。和尚就這樣,一天一天,傻呵呵地站著。還有清清的小溪旁,突然跑來一只石雕大虎,兩只前爪抓著水邊的石塊,引頸探腰,嘴唇剛好埋入水面,那氣勢好像要一吸百川。你順著山腳,傍著水濱去尋吧。真讓你訪不勝訪,雖幾游而不能盡興。歷代文人墨客都看中了這個好地方,至今山徑石壁,廊前石碑上,還留著不少名人題詠。有些詞工句麗,書法精湛,更為湖光山色平添了許多風韻。
這晉祠從周唐叔虞到任立國后自然又演過許多典故。當年李世民就從這里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趙光義,曾于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在這里消滅了北漢政權,從而結束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一九五九年陳毅同志游晉祠時興嘆道:“周柏唐槐宋獻殿,金元明清題詠遍。世民立碑頌統(tǒng)一,光義于此滅北漢!
晉祠就是這樣,以她優(yōu)美的身軀來護著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她,真不愧為我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晉祠》練習題
1.《晉祠》是一篇以( )為說明對象的說明文,我們還學過另一類說明文則以( )為說明對象,如內(nèi)容同樣是園林名稱的《 》
2.晉祠的特征是( )
3.《晉祠》一文運用了( )和( )相結合的文法,把晉祠的特征介紹的具體形象,形神兼美。
答案:
<晉祠>是一篇以實體事物(晉祠)為說明對象的說明文,我們還學過另一類說明文則以事例為說明對象,如內(nèi)容同樣是園林名稱的<蘇州園林>.
<晉祠>的特征是悠久的歷史文物同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
<晉祠>一文運用了描寫和說明相結合的文法,把晉祠的特征介紹得具體形象,形神兼美>
【晉祠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晉祠(教案)01-02
晉祠雜文02-28
關于晉祠的作文05-05
晉祠導游詞06-08
晉祠優(yōu)秀作文(精選24篇)09-22
晉祠公園導游詞04-20
關于晉祠的作文29篇07-31
晉祠導游詞范文11-20
[通用]晉祠導游詞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