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奇妙的蛋殼教案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奇妙的蛋殼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科學奇妙的蛋殼教案1
大班科學活動:
奇妙的蛋殼執(zhí)教者:溧陽市實驗幼兒園/黃金秀雞蛋是家喻戶曉的一種食品,普遍性的食物給幼兒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和經(jīng)驗基礎。隨著科學經(jīng)濟的現(xiàn)代化,許多的科學現(xiàn)象都將被普及化,同樣需要我們根據(jù)幼兒的需求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力的分散”一個抽象化的現(xiàn)象,如進行概念化的傳授,就呆板無趣,讓結果事得其反,只有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與好奇心,來展現(xiàn)幼兒的主體地位,才會吸引幼兒;所以我們要運用生活中顯而易見的實物進行親自操作,既簡單、又明了,效果會更加的明顯。蛋殼的出現(xiàn)會給幼兒帶來一種生活上的親切感,活動中也減輕了幼兒“自己不行”的恐懼心理,只有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放松、自由的環(huán)境,才能大膽地去發(fā)現(xiàn)、挖掘、探索,在探索過程中去體驗實驗帶來的成功感與實驗中的愉悅感。
1、探索力作用于蛋殼凹面、凸面出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現(xiàn)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學習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3、體驗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答案的愉悅感。
1、幼兒操作材料:1/2的雞蛋殼、長短相等鉛筆(削尖的)、粗吸管(管腔略大于鉛筆)、透明膠帶、方形積木若干、復寫板、長方形卡紙(兩頭貼有雙面膠)等人手一份。
2、教師操作材料:
、俣嗝襟w課件。
、谘菔静牧希弘u蛋殼、小盤子、滴管、藍色的水。
、劢處熥灾频亩喙皹蛞蛔。
3、生活中有關拱形的應用圖片:隧道、城門、蒙古包、拱橋。
一、設疑激趣,幼兒操作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講述故事《小雞出殼》,引出疑問:到底是誰啄破了蛋殼?
﹝分析:用多媒體制作的故事情節(jié)引出課題,使幼兒置身于有趣的童話世界之中,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啟發(fā)幼兒用鉛筆筆尖模擬小雞的嘴巴“啄”蛋殼,尋求答案。
(1)介紹實驗材料:蛋殼、膠帶、吸管、削尖的鉛筆。﹝分析:教師巧妙地啟發(fā)幼兒用筆尖模擬小雞的尖嘴巴,使幼兒體驗到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答案的愉悅感。﹞
。2)電腦展示實驗過程。
(3)幼兒模擬操作,得出“雞妹妹用尖嘴巴啄破蛋殼”的結論。
﹝分析:此處吸管的運用相當精彩,它既控制了筆尖下落的高度,又控制了筆尖的落點,避免幼兒產(chǎn)生蛋殼不破是因為“筆尖滑走”的誤解。﹞
二、演示解惑,幼兒初知原理。
1、“為什么蛋殼從凸面不容易啄破,從凹面容易啄破呢?
2、請幼兒觀看教師的實驗演示,發(fā)現(xiàn)“力的分散”現(xiàn)象。提問:我把滴管里流下的藍色水比作鉛筆掉下去的力,請大家看看水落到蛋殼上怎么樣了?
﹝分析:教師將無形的“力”用有色的“水”來代替,把抽象的.、隱性的“力”轉(zhuǎn)化為具體的、顯性的“水”,成功地突破了“力的分散”現(xiàn)象這一學習難點。﹞
3、教師邊借助圖示,邊用有趣的語言小結“薄殼結構原理”。
﹝分析:將幼兒零散的感性經(jīng)驗歸納并上升為圖示符號的表述,既簡明扼要,又為下一環(huán)節(jié)“遷移應用”作了很好的鋪墊。同時,它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明白:許多事物可以用簡明的符號、文字來說明。﹞
三、引導遷移,幼兒運用經(jīng)驗。
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向幼兒介紹生活中的隧道、城門、蒙古包、拱橋等物體,知道這些都是蛋殼的奧秘在生活中的應用。
﹝分析:經(jīng)驗的遷移運用是一個難點,教師從引導幼兒想象到展示事物,并運用經(jīng)驗去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揭示了科學社會化、科學生活化的內(nèi)涵。﹞
四、激勵探索,幼兒比較統(tǒng)計。
活動目標
1、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2、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已有較強烈的尋求問題答案的意愿,但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原有的經(jīng)驗會受到挑戰(zhàn)。要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就要尋找合適的媒介物來成為連接幼兒原有水平與潛在能力之間的橋梁。在該活動中,教師巧妙地借助了蛋殼這樣一個幼兒熟悉的物品,利用蛋殼凸面受力和拱橋橋面受力原理相同的特點,讓幼兒把在蛋殼受力實驗中獲得的經(jīng)驗自然地遷移到拱橋上去,從而弄清拱橋受力大的原因。
大班科學奇妙的蛋殼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蛋殼凸凹兩面所承受力的差異,知道拱形物體表面能承受較大的力。
2、實驗時能小心操作,會將猜想和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并能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蛋殼、透明膠、粗吸管、鉛筆若干;桌面教具;網(wǎng)上下載有關拱形建筑物的圖片若干;
長條卡紙(反面用雙面膠貼好)、小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通過小雞出殼的故事,引出問題讓幼兒討論:
“到底是雞姐姐從外面啄破了蛋殼?還是雞妹妹從里面啄破了蛋殼?”幼兒猜想并記錄
二、幼兒通過動手實驗來感受受蛋殼凸凹兩面所承受力的差異。
1、引導幼兒想象,用筆尖代替小雞嘴,用吸管統(tǒng)一高度,保證每次用力大小一樣。
2、幼兒每人拿幾個蛋殼,用筆尖代替小雞嘴在蛋殼凸凹兩面進行實驗,并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3、集體記錄。
4、小結:
師:“是誰啄破了蛋殼?”
“蛋殼是從外面啄破的還是從里面啄破的`?為什么從外面啄不容易破呢?”
“下面我們來看看蛋殼是什么樣的?”(是拱形的、半圓形的)
“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原來拱形的物體表面都能承受很大的力,不信,我們用這張小紙條來做個實驗就知道了!
三、幼兒體驗拱形的紙橋所能承受的壓力。
1、“這兒有兩張紙條,一個把它做成直橋,一個做成拱橋,我們來看看哪種橋的力氣大?”
2、教師介紹示范制作方法。
3、幼兒兩兩合作實驗,一個做直橋,一個做拱橋,然后實驗(在橋面上放小積木)并做好記錄。
4、大家把自己的記錄結果說出來,得出結論:拱形的橋面能承受更大的壓力。
四、拓展經(jīng)驗,知道拱形的表面能承受較大的力。
師:“小小的蛋殼里面藏了這么多秘密,后來人們就根據(jù)這個奇妙的蛋殼造出了許多建筑物,我們小朋友知道有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的嗎?……”
1、幼兒回憶已有的經(jīng)驗。
2、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拱形建筑物,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已有較強烈的尋求問題答案的意愿,但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原有的經(jīng)驗會受到挑戰(zhàn)。要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就要尋找合適的媒介物來成為連接幼兒原有水平與潛在能力之間的橋梁。在該活動中,教師巧妙地借助了蛋殼這樣一個幼兒熟悉的物品,利用蛋殼凸面受力和拱橋橋面受力原理相同的特點,讓幼兒把在蛋殼受力實驗中獲得的經(jīng)驗自然地遷移到拱橋上去,從而弄清拱橋受力大的原因。
大班科學奇妙的蛋殼教案3
活動目標:
1、探索力作用于蛋殼凹面、凸面出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現(xiàn)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學習用語言描述、簡單統(tǒng)計等方法來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①個人材料:1/2的雞蛋殼(洗凈晾干)4~5只,約15厘米長削好的鉛筆一支,直徑約4、5厘米、高約2厘米的透明膠帶紙圈1個,直徑約1、2厘米、高約20厘米的粗吸管1根(管腔略大于鉛筆)。
②分組操作材料:大河、小河模型各一,23厘米×9、5厘米的長方形卡紙2張,“小積木”20塊(每塊由兩枚陸軍棋粘合而成),記號筆1支。
2、教師操作材料:
、佟靶‰u出殼”桌面教具一套(制作方法附后)。
、谘菔静牧希喊雮海洋球、小盤子、一次性針筒、淺藍色水。
、塾嘘P拱橋、隧道、球形屋頂?shù)日掌皩嵨锿队皟x。
、苡每堊龀傻墓靶螛蚨慈齻(一大二小,如圖四)。
⑤圖片一張,如圖三。
活動過程:
一、教師設疑激趣,幼兒操作感知
1、結合桌面教具,講述故事《小雞出殼》(附后),引出疑問:到底是誰啄破了蛋殼?
〔評:用桌面牽線教具和故事中小雞姐妹的對話引出課題,使幼兒置身于有趣的童話世界之中,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啟發(fā)幼兒用鉛筆筆尖模擬小雞的尖嘴巴“啄”蛋殼,尋求答案。
、偈裁礀|西比較像小雞的尖嘴巴?
、谟變耗M操作,得出“雞妹妹用尖嘴巴啄破蛋殼”的結論。
〔評:教師巧妙地啟發(fā)幼兒用筆尖模擬小雞的尖嘴巴,使幼兒體驗到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答案的愉悅感!
3、引導幼兒探索相同的力分別作用于蛋殼的凹、凸面而出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
、匐u姐姐不服氣,說剛才用的力不一樣,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讓鉛筆掉下去的力差不多大小呢?
、谟變汉喍逃懻摵螅處熞龑в變航柚芎湍z帶紙圈再次操作(方法如圖一),結果發(fā)現(xiàn)雞妹妹確實是用尖嘴巴啄破蛋殼的。
〔評:此處吸管的運用相當精彩,它既控制了筆尖下落的高度,又控制了筆尖的落點,避免幼兒產(chǎn)生蛋殼不破是因為“筆尖滑走”的誤解,體現(xiàn)了教師在設計科學活動時的嚴謹態(tài)度!
二、教師演示解惑,幼兒初知原理
1、小小蛋殼真奇妙,這么放不容易碎,而這樣放就很容易碎,這里面有什么奧秘呢?(幼兒簡短討論。)
2、請幼兒觀看教師的實驗演示,發(fā)現(xiàn)“力的分散”現(xiàn)象。提問:我把針筒里流下的藍色水比作鉛筆掉下去的力,把半個海洋球比作蛋殼,請大家看看水落到“蛋殼”上怎么樣了?(教師操作演示,如圖二。)
〔評:教師將無形的“力”用有色的“水”來替代,把抽象的、隱性的“力”轉(zhuǎn)化為具體的、顯性的“水”,成功地突破了“力的分散”現(xiàn)象這一學習難點!
3、教師邊借助圖示(如圖三),邊用有趣的語言小結“薄殼結構原理”。
〔評:將幼兒零散的感性經(jīng)驗歸納并上升為圖示符號的表述,既簡明扼要,又為下一環(huán)節(jié)“遷移應用”作了很好的鋪墊。同時,它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明白:許多事物可以用簡明的符號、文字來說明!
三、教師引導遷移,幼兒運用經(jīng)驗
1、教師指著圖示上的“⌒”,提問:這個拱形像什么?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形狀的物體?
2、運用實物投影儀和照片,向幼兒介紹生活中的拱橋、球形屋頂、隧道等建筑物,知道這些都是蛋殼的奧秘在生活中的應用。
〔評:經(jīng)驗的遷移運用是一個難點,教師從引導幼兒想像到展示實物,并運用經(jīng)驗去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揭示了科學社會化、科學生活化的內(nèi)涵!
四、教師激勵探索,幼兒比較統(tǒng)計
1、請幼兒分別在與“小河”上建筑一座不同弧度的拱橋,嘗試橋面中央最多能放幾塊積木,并將結果記錄到表格中。
〔評:“造橋”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在“造橋”過程中,不僅學習了統(tǒng)計、測量方法,而且獲得了與同伴成功合作的體驗!
2、引導幼兒結合記錄,比較、分析兩種拱橋的利弊,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
、倌淖鶚虮容^牢?它有什么不方便?(太陡、費力。)
、谶@座比較平的拱橋雖然不太牢,但它有什么好處?(方便。)怎樣使這座橋也變得牢固起來?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為了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弧度與承重的關系,發(fā)現(xiàn)新問題,從而使幼兒的探索活動更具遞進性!
、塾變河懻摵,教師再次運用“薄殼結構原理”在其中一座“拱橋”下放入三個“橋洞”(如圖四),并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上面能壓多少積木。
活動延伸:
1、讓幼兒通過圖片、投影觀察各種現(xiàn)代橋梁的建造方法,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2、引導幼兒繼續(xù)關注“薄殼結構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情況。
附:
“薄殼結構原理”簡介當力作用于蛋殼凸面時,力會沿著蛋殼表面四處分散,因此蛋殼就能承受較大的力,不易破碎;相反,當力作用于蛋殼凹面時,力就會集中于一點,蛋殼受到的力較大,容易破碎。
故事《小雞出殼》及桌面教具操作方法“嘰嘰嘰,我是雞姐姐。我的雞妹妹怎么還不出殼呀?還是讓我去幫幫她吧!”雞姐姐用她的尖嘴巴去啄蛋殼,“篤篤篤、篤篤篤”(拉動牽線,使雞姐姐從草叢后“走”到蛋殼邊),啄著啄著,忽然蛋殼裂開了。ㄝp拉半邊蛋殼的牽線使蛋殼裂開)從里邊走出了可愛的雞妹妹。(拉動牽線使之從蛋殼后移至雞姐姐邊上。)雞姐姐高興地對雞妹妹說:“妹妹!妹妹!是我?guī)湍阕钠屏说皻,你還不快謝謝我?”可雞妹妹卻并不高興:“誰要你幫忙,剛才是我自己啄破蛋殼的!” “不對!是我?guī)湍阕钠频!”(雙手同時拉線。) “不對!是我自己啄破的!”(雙手同時拉線。) “不對!不對!不對……” “不是!不是!不是……”她倆吵個不停,小朋友,請你評評理,到底是誰啄破了蛋殼?
教具制作方法簡介
雞姐姐和雞妹妹制作方法:
用硬卡紙雙面立體制作,底部粘上透明尼龍線作為牽線(如圖五)。
蛋殼制作方法:
、僭诖蟀氲皻け趁嬲成戏e木,并將積木底部與演示臺面(如圖六)粘合固定。
②在小半蛋殼外粘上牽線,使之拉開后可以在桌面上搖動,不會倒下。
、塾秒p面膠輕連兩邊蛋殼(如圖七)。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已有較強烈的尋求問題答案的意愿,但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原有的經(jīng)驗會受到挑戰(zhàn)。要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就要尋找合適的媒介物來成為連接幼兒原有水平與潛在能力之間的橋梁。在該活動中,教師巧妙地借助了蛋殼這樣一個幼兒熟悉的物品,利用蛋殼凸面受力和拱橋橋面受力原理相同的特點,讓幼兒把在蛋殼受力實驗中獲得的經(jīng)驗自然地遷移到拱橋上去,從而弄清拱橋受力大的原因。
大班科學奇妙的蛋殼教案4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力作用于蛋殼凹面、凸面出現(xiàn)的不同科學現(xiàn)象。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現(xiàn)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學習用語言描述、簡單統(tǒng)計等方法來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賯人材料:1/2的雞蛋殼(洗凈晾干)4~5只,約15厘米長削好的鉛筆一支,直徑約4、5厘米、高約2厘米的透明膠帶紙圈1個,直徑約1、2厘米、高約20厘米的珍珠奶茶吸管1根。
②分組操作材料:小河模型各一,23厘米×9、5厘米的長方形卡紙2張,一角面值的硬幣若干枚,記號筆1支。
2、教師操作材料:
、"小雞出殼"桌面教具一套。
、赑PT課件、多媒體設備;
、劢y(tǒng)計表一張。
活動過程
一、教師設疑激趣,幼兒操作感知1、結合桌面教具,講述故事《小雞出殼》(附后),引出疑問:到底是誰啄破了蛋殼?
2、啟發(fā)幼兒用鉛筆筆尖模擬小雞的尖嘴巴"啄"蛋殼,尋求答案。
、偈裁礀|西比較像小雞的尖嘴巴?
、谟變耗M操作,得出"雞妹妹用尖嘴巴啄破蛋殼"的'結論。
3、引導幼兒探索相同的力分別作用于蛋殼的凹、凸面而出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
、匐u姐姐不服氣,說剛才用的力不一樣,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讓鉛筆掉下去的力差不多大小呢?
、谟變汉喍逃懻摵,教師引導幼兒借助吸管和膠帶紙圈再次操作,結果發(fā)現(xiàn)雞妹妹確實是用尖嘴巴啄破蛋殼的。
二、教師演示解惑,幼兒初知原理
1、小小蛋殼真奇妙,這么放不容易碎,而這樣放就很容易碎,這里面有什么奧秘呢?(幼兒簡短討論。)
2、請幼兒觀看PPT課件中的實驗演示,發(fā)現(xiàn)"力的分散"現(xiàn)象。提問:把針筒里流下的藍色水比作鉛筆掉下去的力,請大家看看水落到"蛋殼"上怎么樣了?
3、教師邊借助圖示,小結"薄殼結構原理"。
三、教師引導遷移,幼兒運用經(jīng)驗
1、教師指著圖示上的"⌒",提問:這個拱形像什么?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形狀的物體?
2、運用PPT,向幼兒介紹生活中的拱橋、球形屋頂、隧道等建筑物,知道這些都是蛋殼的奧秘在生活中的應用。
四、教師激勵探索,幼兒比較統(tǒng)計
1、請幼兒分別在"大河"與"小河"上建筑一座平橋和一座拱形的橋,嘗試橋面中央最多能放幾塊積木,并將結果記錄到表格中。
2、引導幼兒結合記錄,比較、分析兩種橋的利弊,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
、倌淖鶚虮容^牢?為什么?
、诠皹蛩惺裁床环奖?(太陡、費力。)怎么辦?
【大班科學奇妙的蛋殼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奇妙的蛋殼教案03-18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蛋殼09-30
大班科學蛋殼的秘密教案03-03
大班科學神奇的蛋殼教案03-05
大班《神奇的蛋殼》科學教案10-07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蛋殼03-27
大班科學探究教案:神奇的蛋殼10-06
神奇蛋殼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