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科學教案精華(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水果可以榨出果汁,對榨果汁有興趣。
2、愿意嘗試用榨汁器榨果汁,喜歡喝果汁。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榨汁器(事先消毒)、橙子(切成一半)、橙汁、托盤(裝橙子)、人手小毛巾一塊、一次性桌布、一次性杯子。
【活動過程】
一、喝現(xiàn)成果汁。
(價值取向:在觀察交流橙汁的特征的過程中對橙汁有興趣。)
1、提問:這是什么果汁?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用亮亮的.眼睛看出來橙汁是橙色的。
2、聞聞、嘗嘗果汁。
提問:橙汁聞起來有什么氣味,喝起來是什么味道?
小結:橙汁橙汁香噴噴,橙汁橙汁酸又甜。
3、小結:你們用眼睛看、鼻子聞、嘴巴嘗的辦法知道這是橙汁。
二、動手榨果汁。
。▋r值取向:對榨果汁有興趣,愿意嘗試用榨汁器榨果汁。)
1、提問:你們有什么辦法把橙子變成橙汁?
2、介紹榨汁器。
提問:看看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3、自制橙汁。
、儆變旱谝淮尾僮。
提問:你用了什么好辦法榨出果汁的?
小結:橙子橙子放放好,壓一壓、擠一擠、轉一轉,哎呦哎呦,橙汁出來了。
②幼兒第二次操作。
要求:試一試剛才我們說到的方法,榨出更多的果汁。
三、喝自制果汁。
。▋r值取向:品嘗自己榨出的果汁,激發(fā)幼兒喜歡喝自制果汁的興趣。)
提問:橙汁榨好了,怎樣喝到果汁。
小結:小手小手真能干,果汁果汁有營養(yǎng),果汁果汁真好喝。
活動反思:
果汁是幼兒非常喜歡吃得飲料,平時他們喝得最多的是牛奶,對于這種水果飲料特別的感興趣,首先讓幼兒根據(jù)顏色和味道分辨各種水果飲料,帶著這份好奇心幼兒自己調制水果飲料,幼兒知道將水倒進杯子后要用勺子攪拌均勻,這樣飲料才能充分溶解,讓幼兒體驗自己調制水果飲料的樂趣。
小百科:果汁是以水果為原料經過物理方法如壓榨、離心、萃取等得到的汁液產品,一般是指純果汁或100%果汁。
科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擺》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中》的第五課,旨在通過做擺,探究擺得快慢與什么有關,帶領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過程,學會控制變量,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對科學實驗興趣十足,已基本具備了觀察、思考和整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也能夠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類,但探究過程中過程與方法的運用還有待提高。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得就越慢,反之則快。
2、認識到“控制變量”是一種搜集證據(jù)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結果。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設;
2、能夠根據(jù)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驗證;能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shù)。
3、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shù)據(jù),并選擇有效的數(shù)據(jù)支持證據(j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反復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
2、體驗到對待科學研究要持嚴謹?shù)膽B(tài)度;體驗合作、發(fā)現(xiàn)擺的規(guī)律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根據(jù)自己制作的擺,推測影響擺擺動次數(shù)的因素。經歷一個觀察現(xiàn)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的活動過程。
教學難點:通過小組合作,嘗試自行設計對比實驗,研究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擺角的大小無關,只與擺線的長度有關。初步學會分析和推理對比試驗中的定變量關系,并學會設計控制一個變量的實驗。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穩(wěn)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結構。
過程與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來加固框架結構。
設計、制作一個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結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驗動腦、動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師自己準備:框架結構建筑的圖片或影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現(xiàn)示各種框架結構的圖片(可選視頻材料)
二、 研究簡單框架
1、 實踐體會
利用筷子捆一 角形框架和長方形框架
觀察經們受到力的作用時有什么不同?
哪一個容易變形?
可以把長方形框架加固嗎?
2、 根據(jù)要求分組操作,并作好各種形狀的記錄。
主要思考增加斜桿起什么作用?
并說說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點。
三、 做一個堅固的正方體框架
1、 請同不思考如何制作一個堅固的方體框架。
2、 制作一個較復雜的結構,應當先畫草圖,計算材料。
3、 做一個堅固的正方體框架要多少根橫桿?多少根豎桿?多少根斜桿?它們的長短一樣嗎?
4、 每根斜桿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個三角形?
5、 考驗我們的正方體的承受能力。
在我們的正方體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書,它能承載多少本?
四、 小結
板書設計:
制作的原則 做成的`形狀
穩(wěn)定
承壓大
用料少
【信息反饋】:
《做框架》是一堂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課。在學生動手實踐之前,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懂得增加斜桿能加固立方體框架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為此我花了一定的時間找了些資料做了點課件,想讓課盡量生動些。
原來打算以課件的形式出示艾菲爾鐵塔,并講解相關的知識之后,用課件演示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原理:因為三個邊相互起到了一個“推”和“拉”的作用:四邊形在中間加上斜杠之后也就變成了三角形,從而和三角形一樣有了穩(wěn)定性。然后安排了一個加固立方體比賽的環(huán)節(jié)。執(zhí)教時,我就改為以故事形式導入,從巴黎鐵塔的設計師埃菲爾因為設計這座鐵塔遭遇當時工地附近居民的起訴,設置懸念,激起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探究。充分借助課本插圖,讓學生認識什么是框架結構,框架結構有哪些優(yōu)點,構成框架結構大多是什么形狀,最基本的形狀又是什么,接著讓學生研究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怎樣加固長方形框架,在討論斜桿起到什么作用時,將課件演示轉化為兩個學生上講臺演示,最后讓學生做加固正方體框架比賽。可以說整堂課的條理還是清楚明了的,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到兩個實驗中,而且在做實驗時都有具體要求,提出相應問題,讓學生邊做實驗邊思考。這些是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在聽取了其他老師的講評后,我才意識到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首先是導入后讓學生看課本插圖不能馬上告訴學生這些建筑物是框架結構,應該讓學生找建筑物的共同點,讓學生自己來認識框架結構。接著又馬上讓學生說框架結構的優(yōu)點,這個環(huán)節(jié)課本上是放在兩個實驗之后,我擅自將教材做了處理,以為會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做三角形穩(wěn)定性研究實驗時,讓學生解釋原因,當學生表達不夠清楚,我就立刻接過話題,替學生表達,急于在黑板上畫三角形用力學原理分析,這樣做違背新課程理念。然后學生在討論增加的斜桿起到什么作用時,由于學生沒有把四邊形框架擺平,致使學生認為增加一根作用不明顯,應加兩根。這一難點由于我處理不當沒有突破。這節(jié)課時間上的安排也欠妥當,在做加固立方體框架比賽實驗時,離下課還有8分鐘,正常情況下,最慢的小組實驗時間也要8分鐘。
科學教案 篇4
冊數(shù)、單元:六上第一單元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重、難點:
1、通過探究,讓學生認識輪軸,知道輪軸的作用,以及輪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重點)
2、通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描述等能力。(重點)
3、通過探究,使學生感悟到周圍生活處處充滿了科學,只有掌握其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難點)
教具準備:輪軸兩個(軸同粗,輪大小不同)、鐵架臺、鉤碼、螺絲刀……
教學步驟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比賽導入、激發(fā)探究興趣
1、教師:同學們,前兩節(jié)課,通過探究我們認識了杠桿,了解了它的一些原理。這節(jié)課起我們要來探究另一種簡單機械,接下去,先讓我們來玩一玩“小個子戰(zhàn)勝大力士”的游戲。
游戲規(guī)則:同桌兩人一組,力氣小的同學手握螺絲刀的刀柄,力氣大的同學手握螺絲刀的刀桿,兩人向相反的方向用力,看看誰能取得勝利。
2、教師:誰贏了?說說你們的比賽結果?
3、教師:為什么力氣大的同學反而輸了呢?你思考過這個問題嗎?
1、學生按照游戲規(guī)則進行游戲。
2、讓學生說說比賽結果,并對結果做一個合理的解釋或推測。
探究螺絲刀刀柄的秘密
1、教師:看來,螺絲刀雖然簡單,但卻隱藏著許多秘密。下面,就以同桌為單位,仔細地觀察一下螺絲刀的構造,看看都有些什么發(fā)現(xiàn)?
2、教師:哪組同學來描述一下你的發(fā)現(xiàn)?
A、螺絲刀的刀柄總是比刀桿要粗一些。
B、刀柄上有些凹槽,手握在上面時,可增加摩擦力,也就是說在用力時,能使得上勁。
小結:像螺絲刀這樣,由一個較大的“輪”與一個較小的“軸”組合在一起的簡單機械,叫做輪軸。
3、教師:認識了輪軸,接下去我們來體會一下輪軸的`作用。出示幻燈片:
A、用一根繩子把幾個鉤碼系在螺絲刀的刀桿上,轉動刀柄,將鉤碼吊起;
B、把這幾個鉤碼系在刀柄上,轉動刀桿,將鉤碼吊起。
請每位同學分別試一試,并仔細體會操作時的感受,然后跟同桌進行交流。
4、教師:誰來談談你的感受?——用繩子將鉤碼系在刀桿上,然后轉動刀柄比較省力。這就是力氣小的同學能戰(zhàn)勝力氣大的同學的原因所在了。
1、學生觀察螺絲刀的構造,并將發(fā)現(xiàn)用較為準確的語言進行描述。
2、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會,并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
輪軸的研究
1、教師出示實驗材料,介紹裝置中的軸、輪及穿線的方法,出示幻燈片:
A、把鉤碼分別掛在輪和軸的引線上,試試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這說明什么?
。ó斴S上掛x個鉤碼時,輪上只掛一個鉤碼便可保持平衡了——說明手握輪那部分工作時省力,輪軸有省力的作用。)
B、(軸不變,輪增大)把鉤碼分別掛在輪和軸的引線上,試試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這又說明了什么?
(當軸上掛y個鉤碼時,輪上只掛一個鉤碼便可保持平衡了,這說明當軸大小不變時,輪越大就越省力。)
學生動手探究,仔細觀察其現(xiàn)象,討論其中的秘密,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課后延伸
教師: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輪軸?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
學生先說一說,然后再回家找一找。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的幼兒,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并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尚處于探索的狀態(tài)。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分不清左右,對自己的身體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為了引導孩子能夠清楚區(qū)分左右,特設計此活動,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并能用語言來表達,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2、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3、使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小紅旗、娃娃卡片、嘴、鼻子卡片、小獎品若干。
學具準備:
小紅旗、小汽車方向盤。
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生:客人老師好!
師:誰知道一共來了幾位客人老師?
生舉手回答。
二、活動新課
1、 認識左右手。
。1) 剛才你回答問題舉的是哪只手?(右手)
出示卡片《右》——認識右,跟老師一起念“右”。
每個小朋友的凳子底下都有一面小紅旗,把它粘在你的右手背上好嗎?老師也在右手粘上小紅旗。誰能告訴老師右手可以做什么?
生自由回答。
生:用筷子吃飯。
生:用右手寫字,上網(wǎng)用右手握鼠標。
生:右手拿球拍,握手。
(2)右手能做這么多事呀,那與它相對的是哪只手呢?(左手)
出示卡片《左》——認識左,跟老師一起念“左”。
左手能做什么呢?
生:右手寫字時,左手把本,右手拎不動東西時,左手幫忙。
師:左右手合作力量大,我們要多鍛煉左右手,尤其是左手,它會使我們越來越聰明。
。病⒄遗笥。
左和右是一對好朋友,你身上有這樣的一對對好朋友嗎?
生:左眼和右眼。
生:左腿和右腿。
生:左胳膊和右胳膊。
……
找到這么多好朋友,我們現(xiàn)在和這些好朋友做個游戲吧!
三、課堂鞏固(游戲)
。、聽口令做動作。
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跺跺左腳,跺跺右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拍拍左腿,拍拍右腿。同學們做得真不錯。
。、這些是我們自己身上的左右,那我們周圍,我們的位置有左右嗎?誰來說說?
生:張東在我的左邊,曹博在我的右邊。
生:付美琦在我的左邊,李容光在我的右邊。
師:好,那我們就和你左邊或右邊的小朋友玩拍手歌吧!
乒乓乒乓,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手心手背,左手摸鼻梁。
。场①N鼻子
師:剛才我們的小朋友都摸到了鼻子,可是有一個小朋友沒有鼻子很苦惱,我們來給它貼上好不好?
找一位小朋友來上前貼,其它同學只能說左、右來提示他,讓他把鼻子貼正。(左轉三圈,右轉三圈)
師:鼻子有了這位小朋友笑哈哈,誰把它的笑嘴貼上?
也是象剛才一樣,只能喊左右。
師:這兩位小朋友真棒,老師和你們擁抱一下。發(fā)給你們一個小獎品。
4、體驗左右相對性。
師:剛才老師和那位小朋友握手,伸的都是右手,可為什么方向不一樣呢?
生:因為老師和他面對面,左右正相反,就像照鏡子一樣。
四、課后延伸
師:我們知道左和右是不一樣的,你知道生活中什么事是分左右的嗎?
生:行人車輛靠右側通行。
生:司機坐在車輛的右邊。
生:解放軍叔叔齊步走時先邁左腳。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用你的'右手跟客人老師再見!
開著小汽車走吧!靠右側通行。
教學反思
讓幼兒初步掌握“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是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也是重點和難點。所以在本節(jié)課中,我設計了大量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知識。整個活動貫徹《綱要》中所說,“幼兒園的教學應以游戲為主要向導,孩子在游戲中得以不同發(fā)展和提高”。結果證明,我的思路是對的,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在每做完一個動作之后,我應該全盤檢查一下孩子們的具體動作,由于時間關系,我沒有做到,還有在孩子們一起正確指揮小伙伴去貼鼻子和嘴巴后,我只表揚了這兩個表演的孩子,而忽視了座位上的一群小指揮者。這兩個方面是我所沒有照顧到的,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我多加注意。
科學教案 篇6
一、教學思路
這是本單元第一個活動,這個活動要求我們和學生們一起盡量多地傾聽各種各樣的聲音,分析這些聲音是由什么物體發(fā)出的,然后說說我們聽到過哪些聲音,并分析哪些是自然界發(fā)出的聲音,哪些是我們生活和工作發(fā)出的聲音。
科學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以探究為核心,所以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我處處著眼于以生為本,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探究活動活動中自己感悟。
二、教學目標
1.能自己觀察、傾聽不同的聲音,動手做聲音的游戲。
2.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現(xiàn)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對有關聲音的現(xiàn)象作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
3.通過聽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感知聲音的產生與物體有關,沒有物體就沒有聲音;
4.通過游戲、實驗,說出聲音有大小、遠近、高低的不同,能夠分辯聲音的大小和高低。
5.感受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聲音。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聲音的大小和高低。
難點:懂得聲音的大小叫音量,聲音的高低叫音調。
四、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光盤一只,《記錄卡》每人一張,透明玻璃杯6-8只,清水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科學教案 篇7
華佗的“五禽戲”
華佗是我國東漢末年的大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為充實和豐富我國古代醫(yī)學寶庫,做出了重大貢獻。
華佗不僅精通醫(yī)術,而且非常重視體育鍛煉對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華佗正在書房里讀書,見一小孩把住門閂來回晃蕩,他立即想到古書上“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話,人為什么不也這樣天天運動,讓氣血流通呢?后來,華倫參考了“導引術”(全面鍛煉身體的方法),編出了一套鍛煉身體的拳法,名叫“五禽戲”。這種體育運動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運動姿態(tài)的體操,可以使周身關節(jié)、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華佗的弟子吳普,由于幾十年堅持做“五禽戲”,活到九十多歲,仍然步履輕捷,耳聰目明,牙齒堅固?芍拔迩輵颉笔切兄行У慕∩眢w操。
得助于孩子的啟發(fā)
1608年,荷蘭米德爾堡一位不出名的`眼鏡師漢斯李波爾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它是怎樣發(fā)明的呢?
有一天,兩個小孩正在李波爾賽的商店門口玩弄幾片透鏡,他們通過前后兩塊透鏡看遠處教堂上的風標,突然,好像發(fā)現(xiàn)什么似的,興高采烈。李波爾賽趕忙跑了過去,他也拿起兩片透鏡一看,遠處的風標放大了許多。
李波爾賽高興地跑回店中,把兩片透鏡裝在一個筒子里。試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臺望遠鏡。后來,伽利略仿效制造了放大32倍的望遠鏡,直接導致了“日心說”的偉大發(fā)現(xiàn)。
“小人國”的發(fā)現(xiàn)者
列文虎克(1632~1723)是顯微鏡的發(fā)明者。顯微鏡的發(fā)明使人類真正開始了對微生物的觀察和研究。
列文虎克只是個荷蘭德爾夫市政府的看門人。他利用看門之余,磨制了許多鏡片。有一次,他透過兩片透鏡看東西,發(fā)覺能把極為微小的東西放大許多倍。這下子,引起他莫大的興趣。他用這種鏡片觀看自己的牙垢,發(fā)現(xiàn)了許多奇形怪狀的“小人國”居民。他驚訝地寫道:“在一個人口腔的牙垢里生活的“小人國”的居民
小生物,比整個荷蘭王國的居民還多!”一個看門老頭兒發(fā)明了顯微鏡,成了微生物學的開門鼻祖。
有人對他十分羨慕,追問著他成功的“秘訣”。列文虎克什么話也沒說,僅向問話者伸出他的雙手
一雙因長期磨鏡片而滿是老繭和裂紋的手。
碰倒紡車的啟示
“珍妮紡織機”的發(fā)明者詹姆斯哈格里沃斯(英國發(fā)明家)是一個普通工人。他既能織布,又會做木工。妻子珍妮是一個善良勤勉的紡織能手,她起早貪黑,一天忙到晚,可紡紗總是不多。哈格里沃斯每次看到妻子既緊張又勞累的樣子,總想把這老掉牙的紡車改進一下。
一天,他無意中把家里的紡車碰翻了,他看到原來水平放置的放車錘變成了垂直豎立,仍在不停地轉動。這一偶然事件,使他得到啟示:既然紡錘豎立時仍能轉動,要是并排使用幾個豎立的紡錘,不就可以同時紡出好幾根紗了嗎?他說干就干,終于試制成裝有8個紡錘的新式紡織機,并給它命名為“珍妮紡織機”。這項發(fā)明比舊紡織機提高效率幾十倍,被恩格斯作為“使英國工人的狀況發(fā)生根本變化的第一個發(fā)明”。
科學教案 篇8
目的:
1、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體會“事實與證據(jù)”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2、能指出哪些是事實與證據(jù),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的。
。獣䦶淖约航洑v的事情中總結經驗,自己編制游戲圖。(并不是必須達到的目的,可依學生實際情況而定。)
準備:
一個骰子,每個參加者一個棋子,一張通關游戲圖
怎樣進行:
1、復習導入
先讓學生回憶前一部分學的內容,讓學生復述 “一千個小偵探找青蛙”講了一件什么事,從這個活動中你學到了什么。
2、了解游戲規(guī)則
游戲規(guī)則見教課書第100頁。
這是通關游戲學生能否玩得有趣的關鍵。在準備好棋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講一講這個游戲怎么玩。特別要說清楚所走的每一步的圖標代表什么意思,注意聯(lián)系前一課學習的.內容來說。做好準備后,學生就可以玩游戲了。
玩過幾遍之后,當學生的興趣漸漸減弱時,鼓勵他們采用另一種游戲規(guī)則來做游戲。可以兩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學生如果有更好的游戲規(guī)則,也可以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規(guī)則來做游戲。
同時,學生每玩一遍,讓他們說出走到了哪一關,這一關是要求你干什么,每個圖標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哪些是事實與證據(jù)。一直到學生完全明白這個游戲告訴我們什么為止。
拓展活動:
設計并玩自己的通關游戲。這項活動要求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比較高,難度也很大。因此,只要是能夠模仿課本上的“科學小偵探通關記”游戲,編的簡單一些也沒有關系?梢援媹D,也可以寫字代表每個圖標,但關鍵是要用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設計游戲。可以讓他們先說事件過程,再找出這件事中哪些地方可以提出問題,設計成關卡,如何過關等。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科學教案10-01
【精選】科學教案09-28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02-22
科學教案(經典)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