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引號的作用。 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及想象的能力。
4、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問:當你們剛看到課題的時候,曾想到它會是一篇什么樣的?
2、讀了課文以后,你知道它寫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標上小節(jié)號,一邊讀一邊想想個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2、學習生字
。1)自學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出示詞語:
繁殖 捕殺 枯黃 生機勃勃
慘 災難 蔥綠 傳染病 生兒育女
*指名讀一讀
*討論“怎樣抓住它的關(guān)鍵部件記憶字形?
*說說你不能理解的詞語,集體討論。
三、課堂作業(yè)
1、練習讀課文,準備讀給大家聽。
2、抄寫詞語
繁殖 捕殺 枯黃 生機勃勃
慘 災難 蔥綠 傳染病 生兒育女
3、描紅
第二課時
一、聽寫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幅畫來描繪。
想想:每幅畫上該畫些什么?怎么畫?為什么這么畫?不太好畫的部分用直線標出。
交流自己的畫。
2、討論:
(1)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況?森林呢?
。2)后來狼和鹿的情況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3)結(jié)果,凱巴伯森林變成了什么樣子?
* 理解: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國”。
* 體會森林里鬧饑荒的情景。
3、板書:
三、指導朗讀第1—3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從一百多年前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產(chǎn)生這樣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國”是什么意思?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
1、學習第4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下列句子中加引號詞語的意思。
(1)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也是毀滅自己的“大壞蛋”。
2、討論:
。1)什么是“功臣”?為什么講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壞蛋”什么意思?鹿怎么成了“大壞蛋”呢?
3、小結(jié):文中三處引號所引用的詞語都是要引起人們注意的。
三、由事明理
學習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練習朗讀全文。
五、指導復述
指導:恰當引用文中例句,有利于復述。
同桌練習復述。
指名當眾復述。
六、作業(yè)
總結(jié):今天,我們兩次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在被毀的森林里我們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處,不應(yīng)該隨便消滅它,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乘著風車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把你的想法賦諸于行動。讓大家齊心協(xié)力,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而努力。
七、生活小水滴
最后,讓我們來看看“生活小水滴”,去調(diào)查,了解身邊有哪些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行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們愚蠢的行動;去行動,讓大家都來保護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將得到的獎品是地球的美麗和人類后代的幸福。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在不同的語境中正確認讀本課生字10個,積累詞語13個、句子2句。
2、能真確、流利地朗讀全文,背誦課文3—5小節(jié)。
3、能熟練地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印、療”。
4、使學生受到愛的熏陶、體會到愛的力量是偉大的。
教學過程:
一:上個月,小朋友們都捐來了校服,你們知道這些校服都是捐給誰的嗎?
1、討論。
2、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齊讀)
3、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感人的故事。
出示課題:39、一群光頭男孩
二:范讀課文
1、聽課文:思考:怎樣出現(xiàn)一群光頭男孩的?
邊聽邊標號。
三:交流,學1-2節(jié)。
1、找出生字:印、州、鎮(zhèn)、菜、瘤、治、療
a.開火車讀
b.記住字形
c.“萊-菜”區(qū)別字形。
d.抽讀
2、讀好這兩節(jié)、
四:大家看到布萊恩這樣,又是怎樣做的`?學3-5節(jié)。
1、學生字:剃、唯、透、擁
a.小小組自學。
b.交流自學情況
2、一個同學又怎樣做的?讀好男孩的話。
a.指名讀。
b.后再讀。
3、讀好最后兩節(jié)。
a.男、女比賽讀
b.小組讀。
c.齊讀
4、這個班級中的一個同學,你還會用什么方法獻愛心?
五:查字典比賽。
印療
完成課后表格:
語文教案 篇3
一、題揭導入
1.讀好課題,語文教案-鸕鶿。
、僬n件呈現(xiàn)課題。
、诮處煟航裉,咱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寫得非常優(yōu)美、非常生動的課文,誰來讀讀課題?
、壑付嗝麑W生朗讀課題,再齊讀課題。注意!“鶿”是第二聲,不翹舌。
[點評:讀準、讀好課題,看起來微不足道,其實不然。有心人稍加注意,便可從中挖掘出豐富的訓練內(nèi)涵。借此可以訓練學生正腔圓地讀,借此可以訓練學生響亮自信地讀,借此可以訓練學生大方利落地讀。這同樣是一種語文基本功的訓練,疏忽不得。]
2.簡介鸕鶿。
、俳處煟蝴R鶿是一種不鳥。它們愛吃魚,也愛捕魚,而且捕魚的本領(lǐng)特別高。大家看!這就是鸕鶿。
、谡n件呈現(xiàn)多幅鸕鶿的照片。
、劢處煟蝴R鶿捕到魚后,就會把魚吞進自己的喉囊。要是讓它繼續(xù)吞,那魚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鸕鶿捕魚前,漁人得用繩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魚后,再把繩子解開。大家看,這就是鸕鶿的喉囊。
④課件呈現(xiàn)出鸕鶿喉囊的位置。
、萁處煼秾憽昂砟摇眱勺,邊寫邊說明書寫要領(lǐng)。
⑥學生在書的插圖旁找一個合適的地方練寫“喉囊”。
[點評:“喉囊”兩字非常難寫。字形難記、筆順難辨、結(jié)構(gòu)難排。突破三難,唯有訓練。教師書寫示范練,趁熱打鐵因勢練,人人動筆扎練。對小學生而言,把字寫正確、寫工整是一項重要的語言語基本功。俗語有言:人能寫字,字能寫人。在倡導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此項基本功不但不能削弱,而且更應(yīng)加強。]
3.引入新課。
教師:課文對鸕鶿的描寫會帶給我們一種怎樣的感覺呢?請大家閉上眼睛,由老師美美地讀給大家聽。
二、通讀課文
1.教師范讀。
①教師配樂范讀全文,學生閉目欣賞。
、谧x后促醒學生的語感:小湖的景色優(yōu)美吧?漁人指揮鸕鶿捕魚的場面生動吧?
2.學生練讀。
①教師:帶著這些美好的感覺,像老師這樣,自由輕聲地讀課文。讀的時候,注意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
②學生自讀,教師巡視。讀后檢查學生的朗讀。教師指名朗讀課文。共抽5位學生,分別朗讀→、↑、→↓、°、±”自然段。教師注意正音。例如:
▲這個地方?jīng)]讀好。不要緊,你可以請一位同學幫你讀。
▲這個詞語沒念準,請再念一遍。
▲這個句子沒念通,聽老師讀。
▲這個新詞念得非常準,咱們聽他再念一遍。
▲這個句子比較長,你能讀得這樣通順,可見你平時對朗讀是化了功夫的。咱們請他再念一遍。
▲整段話沒念錯一個字,真不簡單。
▲這樣長的一段話,能夠念得這樣通順,這樣連貫,可見你讀書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實的。
[點評:把課文讀準讀通,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并非易事。朱熹有言:“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朱熹對讀書的這個要求提得真可謂:“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我們只要照做就是。問題在于,這樣讓學生讀書,有人不屑一顧,有人不以為然,有人不了了之,也有人不知所措。學生的讀書水平普遍不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鸕鶿》。把功夫扎扎實實地化在讀原文上,這是學好語文的金玉良言。]
3.再讀感悟。
、俳處煟簞偛艓孜煌瑢W的.朗讀,對你們有些什么啟發(fā)和幫助?(指名回答)
、诮處煟憾昧诉@些道理,咱們再讀讀課文,邊讀邊體會,你覺得課文的哪些地方帶給你特別優(yōu)美、特別生動的感覺。
、蹖W生自由讀全文。
、茏x后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4.選段朗讀。
①教師:讀了課文以后,同學們對課文的優(yōu)美和生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同學們的感受又都是與眾不同的。大家可以把自己感覺最優(yōu)美、最生動的那段課文挑出來,美美地讀給你的同桌聽。聽的同學要專心、要投入,邊聽邊想,你最欣賞同桌在哪些地方的朗讀。
②同桌互讀。
、劢處煟耗男┩瑢W想情不自禁、真心誠意地夸夸自己的同桌?(抽幾對同桌,一人讀,一人夸)
讀后教師小結(jié):能受到別人的夸獎,當然是一件快樂的事兒。但是,你們往往不太清楚,真誠地夸獎別人,其實更能讓自己快樂。只要你留心體會,語文課上這樣的快樂是很多的。
[點評:閱讀課上,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整體感知主要靠讀,有所感悟主要靠讀,培養(yǎng)語感主要靠讀,情感熏陶主要靠讀,積累語言更是靠讀。正如清人唐彪所言:“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學生只有在讀書中才能學會讀書,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真理往往就這么簡單。]
三、揣摩思路
1.教師朗讀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課文(最后一段)
2.鼓勵學生多元解讀:請大家再讀讀這段課文,看看你能從這短短的17個字當中讀出多少東西來。學生解讀的結(jié)果可作如下推想:
。1)從“恢復”這個詞上可以看出,湖面原來是平靜的,后來不平靜了,現(xiàn)在又變得平靜了。
(2)從“漸漸”這個詞上可以看出,鸕鶿捕魚的時間是比較長的。
。3)聯(lián)系課文前面的內(nèi)容,不難發(fā)現(xiàn),湖面的平靜與否跟鸕鶿捕魚是有關(guān)系的。
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如下:
捕魚前 捕魚時 捕魚后
平 靜 不平靜 恢復平靜
4.齊讀最后一段。(“又”字要念重音。因為只有這樣讀,才能讓人感覺到,湖面開始是平靜的,后來不平靜了,現(xiàn)在又變得平靜了。)
[點評:文章拿到手,泛泛地讀幾遍,算不算整體感知?當然不算。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揣摩文章思路也許是避免空泛感知的一條重要對策。關(guān)于揣摩思路,葉老有過這樣一段精辟地論述:“把一番話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過的一條路。思想從什么地方出發(fā),怎樣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最后達到這條路的終點。都要踏踏實實摸清楚!碑斎,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揣摩行文思路并非易事。好在此文最后一段已經(jīng)含蓄地透露了文章思路的痕跡,學生只要專心誦讀、用心理會,教師再稍加點撥,思路還是不難理清的。]
四、課堂作業(yè)
認真抄寫下列詞語。抄幾遍由自己決定,難寫的可以多抄幾遍,(學生抄寫時,可以播放背景音樂。)
夕陽 柔光 悠然 喉囊
一望無垠 波光粼粼 炊煙裊裊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5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體會作者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
4. 體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按照空間變換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學習作者按地點轉(zhuǎn)換順序、抓住景物特點記敘的方法。
教學準備
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二、 指導自學。
這座海濱小城將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完成以下幾項任務(wù):
1.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2. 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概括說明這是一座怎樣的海濱小城。
三、 匯報自學情況。
1. 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2.找出概括說明這是一座怎樣的海濱小城的一句話,并指導朗讀。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座海濱小城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 小組合作學習。
1.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海濱小城的?
2. 課文哪些地方可以體現(xiàn)這座海濱小城的美麗和整潔?
五、 展示學習成果。
引導學生匯報:
1. 作者通過描寫天、天上的海鷗和云朵,海、海面上的船只等景物我色彩,以及這些景物在早晨時的色彩變化來表現(xiàn)大海的美。
2. 沙灘的美主要通過描寫貝殼的多,出海捕魚隊歸來時的情景來表現(xiàn)的。
3. 小城庭院的美主要寫栽了很多樹。
4. 小城的公園美主要寫榕樹茂盛,給人們提供了休息的好去處。
5. 小城的街道不但美,而且很干凈。街道是用細沙鋪成的,它干凈到連一片落葉都沒有。
六、總結(jié)。
如此美麗又整潔的海濱小城究竟在哪里呢?
感情朗讀課文。
七、復習鞏固生字。
八、布置作業(yè)。
抓住景物特點記敘的方法,觀察自己家鄉(xiāng)的一處景物,再說給同學聽。
13 五彩池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15個生字,學會其中12個。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四自然段。
3. 理清課文記敘的'順序,了解五彩池的特點及其成因,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五彩池的特點成因,從而感受叁自然的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投影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讀題,引導學生質(zhì)疑。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 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注意自然段之間的停頓。
2. 檢查讀書情況。
3. 出示本課的生字,讓學生當小老師,提醒同學們注意字形。
四、 理清課文的記敘順序。
1. 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課文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
2. 討論課文記敘的順序:讓學生用先接著最后的句式來說。
五、 學習第一自然段。
1. 五彩池究竟在什么地方?自讀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2. 找出作者概括五彩池特點的一個詞。
3. 朗讀第一自然段。
六、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整體感知。
(1) 放投影片,教師以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內(nèi)容加以解說。
。2) 交流觀看后的感受。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畫出重點詞句,思考:這一自然段分別介紹了五彩池哪幾方面的特點?
討論交流,這一自然段介紹了五彩池的數(shù)量、顏色、大小、深淺、形狀。
。2) 朗讀體會句子的意思。
、 這段第一句話介紹了五彩池什么特點?
② 指導朗讀理解第二句比喻句,展開想像,體會五彩池的晶瑩耀眼的美。
、 通過導讀、用手比劃、簡筆畫,引導學生理解五彩池的大小、深淺、形狀等不同特點。
。3) 討論省略號所省略的內(nèi)容,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水池還像什么。
。4) 朗讀第二自然段,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5) 背誦第二自然段。
七、課堂練習。
1. 抄寫生字。
2. 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的(1)、(2)。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引入新課。
二、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更讓作者感到驚奇的是什么?指名讀。
2. 指導朗讀,抓住三個卻字,讓學生理解池水的顏色發(fā)生的神奇變化,體會作者見到這神奇變化時的驚嘆。
3. 小結(jié):
4. 齊讀第三自然段。
三、 學習第四自然段。
1. 池水為什么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呢?
2. 讓學生自讀課文,對這一自然段進行質(zhì)疑。
3. 引導學生討論,探究池水顏色變化的原因。
(1) 學生分小組讀書、討論。
。2) 推選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討論結(jié)果,其他同學給予補充或糾正,教師做適當?shù)狞c撥。
。3) 小結(jié)討論的結(jié)果。
4. 熟讀成誦。
5. 說說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可以用書上的句子說,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
四、 學習第五自然段。
讀出恍然大悟和贊美的語氣。
五、 總結(jié)全文,再次調(diào)動學生激情。
看到這神奇的景象,每個人都會情不自禁地贊嘆:
1. 學生自由發(fā)言,抒發(fā)情感。
2. 作者也情不自禁地贊嘆:原來五彩池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
3、學生齊讀。
六、 布置作業(yè)。
1. 讀課文第二、四自然段。
2. 向父母介紹五彩池,并說說顏色變化的原因。
語文教案 篇5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動地描寫了草原上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熱情好客。
2、老舍: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品有話劇《龍須溝》、《茶館》,小說《貓城記》、《離婚》、《四世同堂》。
3、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話:傾訴;斜陽:傍晚時西斜的太陽。這句話的意思是:蒙漢兩族人民的情誼很深,怎么舍得就這樣分別?夕陽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話別。
4、“嗯,剛吃過。(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這句中的“回味”指吃過東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霸谶@種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支,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這句中的“回味”指對經(jīng)歷或接觸過的事情重體味。
5、蒙古族習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為主,傳統(tǒng)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每年七八月間,草原上都要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內(nèi)容。
6、背誦1、2兩個自然段。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一、結(jié)合時代背景與關(guān)于老子的傳說、記載,初步了解老子及其辯證思想。
二、通過精讀課文積累文言知識(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與成語。
三、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充分理解本文的思想內(nèi)容。
[教學設(shè)想]
一、以逐段講解為基礎(chǔ),啟發(fā)思維,引導學生一起參與課堂討論。
二、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介紹春秋時代背景及老子其人。
二、講解前三節(jié),并就有關(guān)思想進行討論。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時代背景及作者簡介(同學介紹,老師補充)
(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
周室東遷以后,奴隸制社會逐漸動搖。到了春秋戰(zhàn)國之交,社會各個階級都在轉(zhuǎn)化,新興地主階級逐漸代替了奴隸主貴族階級。在這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產(chǎn)生了新型的士,其來源很復雜,屬于中間階層,在統(tǒng)治階級的最下層,同人民比較接近。士的地位雖低,卻大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他們中間有的通曉天文、歷算、地理等方面知識,有的則是政治、軍事的杰出人才。在學術(shù)流派上表現(xiàn)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農(nóng)家、縱橫家等。當時諸侯無不禮賢下士,延攬如恐不及。士這個階層極為活躍,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孟軻、荀卿,墨家的墨翟,法家的商鞅、申不害,農(nóng)家的許行、陳相,縱橫家蘇秦、張儀等,都是在這一社會變革中先后以學者或政論家面貌出現(xiàn)于政治舞臺的。他們出身不同,立場不同,為了解決現(xiàn)實問題,從代表各自的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出發(fā),對政治提出各種不同的要求和主張,并且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這就是春秋末期到戰(zhàn)國時代諸子散文蓬勃發(fā)展的基本原因。
百家爭鳴,對活躍我國學術(shù)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國學術(shù)思想史上一個重要的發(fā)展階段。它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前進,對我古代文化的繁榮昌盛從各個方面都作過重要貢獻。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將整個中國哲學史分成子學時代與經(jīng)學時代:自春秋迄漢初,為子學時代;漢武帝時期起,到康有為、譚嗣同為止的時代稱為經(jīng)學時代。子學時代的特點是建造,經(jīng)學時代的特點是闡述。先秦諸子的思想,除了本身具有價值外,也對后世具有巨大的啟發(fā)作用。
(二)老子的傳說與簡介
老子是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人,姓李,名耳,謚曰聃,字伯陽。約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據(jù)說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即管理圖書的官,當時的圖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檔案),后退隱蒙山著書立說,游歷江南塞北,又西出陜關(guān),不知所終。他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著有《道德經(jīng)》五千言,但經(jīng)考證是后人或老子同時代稍后的人根據(jù)老子的言行編纂的,又名《老子》,基本上概述了老子的思想。他在世界上較早提出了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為人們提供了觀察社會、思索人生的獨特視角,他的思想是構(gòu)筑中華文化思想體系的重要支柱和組成部分。他又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一位特立獨行的奇人,為人處世卓爾不群,在當時和后人的心目中包裹著濃厚的神秘色彩,神化傳說中的太上老君指的就是他。
也許正是如此,老子才半云半霧,“神龍見首不見尾”,令人好奇。最有代表性的記述是關(guān)于孔子求見老子的故事,說孔子見老子問“道”,老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也!笨鬃佑謫枴叭柿x”,老子說:“今仁義慘然而汩人心……夫子修道而趨,則以至矣,又何用仁義?……夫子乃亂人之性也。”又說孔子引以為榮的《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藝”都是因人陳跡,了無新意:“跡者履之出,而跡豈異哉?”這些話對儒學理論進行了一番鞭辟入里的韃伐與批判?鬃幽瑹o言回來,三天沒有給學生講課。學生怪問,孔子慨嘆:我見什么人做什么事都能猜測揣度其用意,“至于龍,乘云氣,游太清,吾不能逐也。今見老子,其猶龍乎!”老子使名滿天下的孔丘張口結(jié)舌,“神錯而不知其所居也”。
二、講解課文前三節(jié)。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斯:則,就。惡:丑,長得難看。已:表示確定語氣。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形:在比較和對照中顯現(xiàn)出來。盈:呈現(xiàn)。
美與惡,有和無,難和易,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后,都是相對的概念,這節(jié)選文意在說明事物都是相對而存在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到處顯示著這個道理,譬如動與靜,世界上沒有絕對靜止的事物,物理學中談到運動,都會先假定一個相對靜止的參照物。假如沒有靜止,運動也就無從談起。再推而廣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存在著一個對立面。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一切事物中都包含著相反的動向,這就是道家所說的.“反者道之動”:客觀規(guī)律總是驅(qū)使著事物向它的對立面轉(zhuǎn)化,雖然細微但卻綿延不絕地持續(xù)著。
討論:事物有以上說的運動趨勢,請結(jié)合生活實例討論:我們在看待世界時,應(yīng)該采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
以紀律和自由這對概念為例,自由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但是,如果人人都不擇手段地追求自己的完全自由,必然會侵害別人的利益,影響別人的自由,而別人為了得到自由,也會侵害你的自由,整個群體就會成為一團混亂。所以,為了得到自由,群體就需要自由的對立面——紀律。遵守紀律就意味著受約束,這表面上看來與追求自由背道而馳,但實際上,每個人都遵守紀律,就會帶給別人自由,而自己也會得到自由,這就是文中表述的道理。
“圣人執(zhí)一為天下式!
執(zhí):堅守。一:指自身。式:表率,標準。
“執(zhí)一”就是堅守自身,也就是老子所主張的“無為”,因為事物包含著對立面,“無為”的態(tài)度也就會得到“無不為”的效果。所以做天下的表率,并非指事必親躬,而是要無為而治。這是老子的治世理念。與儒家相比,似乎顯得消極,但實際上卻包含著更為深刻的道理。儒家講“躬行”而濟天下,以道德為本,追求大山一樣的仁厚;道家講“無為而無不為”,追求的是智慧,是像水一樣的靈動。后者對于中國哲學思辨精神的發(fā)展意義更大。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見:表現(xiàn)。是:正確,引申為認為正確。伐:自夸。長:長進。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世聞道,大笑之!
討論:如何理解三種“士”對于“道”的不同態(tài)度?
老子將“士”分為三種,實際上講的是“聞道”的三種境界:大笑是因為不能窺透天機,只覺得荒謬;半信半疑是因為看明白一些,卻又不能完全弄懂;而上士之高明,就在于他能夠一眼看穿,見出本質(zhì),從而勤力行之。這三種境界從側(cè)面說明事物(“道”)深藏不露,常常以相反的姿態(tài)示人,如文中所舉: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和協(xié)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昧:暗,絲線上的疙瘩,引申為不平。建:通“健”,剛健。偷:茍且,懈怠。渝:改變,此處為敗壞。器:才能。貸:施與。
大器晚成: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jīng)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思考:除了文中舉的這些例子,你還能想到類似的情況嗎?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等等)
這一段說明,真正的“大”與“高”,可能不會直接給人這樣的印象,而庸人常常被蒙蔽;只有高明的人,才能得道。而且,得道之士,也不會直接表現(xiàn)出高明,反而常常會甘居人下,不避塵世。就像后世談到隱士所說:“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懂得整理生活、學習用具的小要領(lǐng),鍛煉多方面的能力。
2.情感與態(tài)度
愿意嘗試自己動手。樂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體會到成就感。
3.行為與習慣
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基本學習習慣,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過程與方法
在徒手操、個別示范中學習;在評比、鼓勵中糾正;在競賽、唱兒歌中鞏固;在表演中體驗、提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1)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整理生活用品的能力。
(2)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2.難點:懂得整理生活、學習用具的小要領(lǐng)。
教學設(shè)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事先調(diào)查一下班上學生生活自理的情況。
學生準備:家庭的相片。
教學過程
活動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1.師:孩子們,我們升入一年級已經(jīng)有段時間了,相信你們認識了很多小伙伴,但是小雨呢?除了這些親愛的小伙伴以外,還結(jié)識了不少特殊的“小伙伴”,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有哪些?(課件出示一些學習、生活用品)
2.生答,并列舉自己擁有的“小伙伴”。
3.師:這些“小伙伴”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揮了什么作用呢?
4.生討論總結(jié),并在全班交流。
5.師:看來大家對自己的“小伙伴”都很熟悉,那下面老師給大家出2個謎語,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我們的哪個小伙伴?
6.師課件出示教材上面的2個謎語。
7.同學們一起猜一猜。
8.教師宣布謎底,對于猜對的小朋友給予表揚。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明白“小伙伴”指的是什么,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小伙伴”在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用!
活動二:找不到“小伙伴”了
1.師出示視頻。(視頻展示一個小學生在雜亂的房間里找不到橡皮而急得滿頭大汗的情景)
2.師生共同觀看視頻。
3.師:看完視頻,同學們有什么想法?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當時的感受怎樣?
4.生分組討論。
5.師生共同匯報,全班同學一起交流。
6.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
7.生自由發(fā)言,師借機引導。
8.師:找不到“小伙伴”了很麻煩,但是正是因為我們的東西沒有條理,房間太亂,才造成我們找不到自己的“小伙伴”,同學們一定不要學視頻中的小男孩。要想不出現(xiàn)這樣的麻煩就得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幫我們的“小伙伴,,找到自己的家。
【設(shè)計意圖:以視頻的形式讓學生體會那種找不到物品的焦急,設(shè)身處地地理解這樣做的后果,幫助學生樹立養(yǎng)成愛整潔的好習慣!
活動三:送“小伙伴”回家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安排了一個游戲:送“小伙伴”回家,請同學們拿出你的愛心,幫幫我們迷路的“小伙伴”,把它們送回自己的家。
2.游戲安排: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各種生活、學習用品放在中間的桌子上,在這張桌子的'對面安排2~3張桌子,這幾張桌子代表了這些“小伙伴”的家,有生活用品、學習用品、衛(wèi)生用品等。
3.學生分組進行游戲,一組完成,大家用筆記錄下結(jié)果,物品回歸原位,下一組繼續(xù)進行。
4.最后比一比哪一組完成得又好又快,正確率高。
5.全班總結(jié)游戲結(jié)果。
6.師:這些物品都是我們的“小伙伴”,缺少了哪一個,|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希望同學們能熟悉這些“小伙伴”,明白它們的家在哪里。
【設(shè)計意圖:以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盡快熟悉這些物品的用處,以及應(yīng)該放置的位置,幫助學生明白這些物品的重要性,同時進一步養(yǎng)成愛整理的好習慣。】
活動四:養(yǎng)成整理好習慣
1.師:我們今天認識了一些新的“伙伴”,也有些是老朋友也對它們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送它們回到了自己的家,這是一種很好的習慣。老師這里也有兩個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小朋友做得對不對?(課件出示:教材上的兩幅圖)
2.學生積極回答這樣做得對不對。
3.師:是呀,這兩個小朋友做得都不對,媽媽會整理,但是媽媽不可能幫我們一輩子,而且媽媽很忙,我們應(yīng)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一個小朋友說,等長大了我再自己整理,這也是不對的。小的時候沒有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學會最基本的本領(lǐng),長大了也做不好。
4.師:其實,整理這些物品并不難,它也有一些小竅門,哪位同學平時做得比較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jīng)驗、竅門幫幫大家。
5.請事先準備好的同學介紹經(jīng)驗,其他同學注意學習,師尋機指導。
6.師生共同整理總結(jié)。
7.師:怎樣才能養(yǎng)成整理的好習慣呢?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學習教材上的兒歌,學會怎樣養(yǎng)成整理的好習慣。
8.師生一起讀兒歌,并進行分析。
9.師:老師交給大家2個小竅門,一個是定時整理,整理好了畫個笑臉夸自己,一個是物歸原處,掌握好這2個竅門,你就能養(yǎng)成整理的好習慣。老師預祝大家都能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成為一個愛整潔的好孩子。
【設(shè)計意圖:通過兩幅圖片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凡事都要靠別人的思想是不對的,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東西,要從小做起,增強學生養(yǎng)成整理好習慣的意識!
板書設(shè)計
讓我自己來整理
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找不到“小伙伴”了
送“小伙伴”回家
養(yǎng)成整理好習慣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關(guān)于語文的教案02-02
(精選)語文教案09-16
(精選)語文教案10-02
語文教案[精選]08-24
語文《趙州橋》教案12-05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03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30
語文教案07-21
語文識字的教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