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12-28 09:24:14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2篇(通用)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2篇(通用)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測量長度的方法。

  2、進一步感知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jié)果有關(guān),量具越長,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量具越短,測量的次數(shù)越多。

  3、對測量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用等長的量具一一排列擺放進行測量的經(jīng)驗

  2、學具:

 。1)各種長度不同的量具

  (2)記錄用的作業(yè)單、筆等

  3、教學用品:相等長度的小課桌若干、其他等物

  活動過程:

  一、用打扮教室引起幼兒的測量興趣

  春天到了,我們小朋友們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們幼兒園也將要打扮一新,我們要給這里的小桌子做一個布的'桌套,桌套要和桌子一樣大小,現(xiàn)在我們就來量量看,桌子有多長。

  二、幼兒自選一種量具進行測量。量好后,請幼兒用筆和紙記錄下來。

  三、幼兒交流自己剛才的測量方法與結(jié)果。教師講述正確的方法:要求每次測量注意首尾相接。

  討論:量相同的桌子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測量結(jié)果?

  小結(jié):

  測量工具越長,測得的結(jié)果越小,測量工具越短,測得的結(jié)果越大。

  幼兒換一種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并和第的測量結(jié)果進行比較,再次感受量具長短與測量結(jié)果之間的關(guān)系。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泥土里有很多養(yǎng)分,是許多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場所。

  2.能將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記錄下來并與旁邊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每人準備小鏟子等挖掘工具。

  2.選擇戶外便于幼兒挖土、觀察的比較松軟、肥沃的泥地一塊。

  3.幼兒探索記錄表。

  活動過程

  1.提問,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都挖過泥土,泥土可以用來干什么?它有什么用?

  幼:泥土可以種植花、草、樹木、莊稼。

  幼:泥土是小蟲子的家。

  幼:泥土可以燒成磚瓦蓋房子,還可以捏成泥塑做玩具。

  幼:小朋友可以用泥土來做泥娃娃。

  2.帶領(lǐng)幼兒來到土地上探索,介紹挖泥時的注意事項。

  師:小朋友要注意安全。挖泥的時候,注意小鏟子不要挖到自己的腳。挖泥的時候,還要仔細觀察泥土中生長的植物,一邊挖,一邊看看泥土里究竟有什么。

  幼兒自由尋找觀察,并與身邊的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提示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

  3.幼兒圍坐成一個圈,集體交流。

 。1)挖泥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泥土里有什么?

  幼:我用小鏟子,發(fā)現(xiàn)泥土中有許多小蟲子,還有小草的根。

  幼:我用磁鐵去尋找,發(fā)現(xiàn)泥土里有許多鐵沫!

 。ㄔ诖竽懙慕涣髦泻⒆觽儗δ嗤恋呐d趣愈發(fā)濃厚起來)

  師:泥土真有趣,有各種各樣的小蟲子,有蚯蚓,有爛葉子,有枯樹枝,有小草的根,有小石子。

  (2)為什么泥土里會有這么多東西呢?

  師:因為泥土里有許多養(yǎng)分,泥土是許多小蟲子的家,也是植物生長離不開的`地方。泥土的作用真大,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它。泥土有這么大的本領(lǐng),這么寶貴,今天我們來仔細看看泥土是什么樣的。

  4.說一說你都喜歡玩什么樣的泥土。

  幼:我喜歡玩干泥,因為摸起來沙沙的。

  幼:我們踩在干泥土上很舒服。

  幼:我喜歡玩濕泥土,濕泥土可以捏很多好玩的東西。

  請幼兒嘗試用泥土做泥娃娃、泥玩具。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風產(chǎn)生的原因、風的特征和種類。

  2、動手“制造風”,感受風的力量和等級。

  活動準備

  1、課件-可以產(chǎn)生風的物品。

  2、注射器、氣球、電吹風、風扇、尋找不同的風等。

  活動過程

  一、動手實驗,了解風產(chǎn)生的原因。

  1、教師用注射器吹起一個氣球,并用細繩扎好。

  在吹氣球的過程中,與幼兒互動。

  師:氣球有什么變化?(變大了。)

  為什么變大了?(因為有“氣”進入氣球。)

  “氣”從哪兒來?(從針筒中來。)

  針筒中的“氣”從哪兒來?(從空氣中來。)

  我們周圍都是空氣。(為下面認識風產(chǎn)生的原因打下基礎(chǔ))

  2、教師打開電風扇,讓幼兒感受到“風”。

  師:現(xiàn)在將風扇關(guān)閉,你還能感覺到風嗎(沒有風了)。

  當打開電風扇時,由于空氣流動,我們感覺到了風,當關(guān)閉電風扇時,空氣不流動,所以就沒有風了。因此,風是由于空氣流動產(chǎn)生的。

  二、幼兒實驗,加深對風產(chǎn)生原因的認識。

  1、小朋友選己喜歡的物品,試一試如何讓空氣動起來產(chǎn)生風。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組選出代表)。

  2、教師將吹起的'氣球發(fā)給幼兒,請他們兩人一組,將氣球里的氣放出,感受空氣被壓迫出來的動力,是否形成了風。

  3、分組討論:你在日常生活中,還能在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風或制造風。

 。T車,汽車開動,快跑的時候)。

  三、歸納,分析風的種類。

  1、根據(jù)活動準備,尋找生活中不同的風。

  現(xiàn)在就請大家來說一說,你們都找到了哪些風。

  (空調(diào)吹涼風;刮大風時很冷;打開冰箱有涼風;臺風;媽媽灑完香水后有香風;電吹風里的風很熱。)

  教師: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風,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這些風。

  風是一個大家族,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型的風可以按等級分,按季節(jié)分,按風向分。

  如一級炊煙隨風偏,二級風來吹臉面,三級風吹葉動彩旗飄,四級風吹飛紙片……

  夏季的風溫暖潮濕,冬季的風寒冷干燥。

  請幼兒根據(jù)兒歌判斷現(xiàn)在室外風的等級。

  2、實驗風的干濕、風向。

  用風扇將噴出的水霧吹向孩子,讓大家感受風潮濕的感覺,并引導孩子回憶下雨時風的特點(有點涼,吹在身上有濕的感覺)。

  再用電吹風吹向幼兒的頭,感覺風很熱很干燥。

  點燃蠟燭,讓孩子拿著站在窗口、門口和走廊上,觀察火苗的方向,并說出風是從哪兒吹來的。

  教師:小朋友了解了判斷風的等級、風向和風的干濕的方法,這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出來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對你們以后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嘗試用符號記錄規(guī)律。

  2、激發(fā)幼兒對物體排列規(guī)律的興趣,活動準備:

  斑馬圖片;條形旗圖片(規(guī)律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教師身穿條紋上衣,吸引幼兒注意。

  師:“老師的上衣圖案是怎么樣的?”

  2、出示斑馬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紋規(guī)律。

  3、出示條形旗圖片,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二、啟發(fā)幼兒用符號記錄規(guī)律。

  師:“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規(guī)律,怎么樣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1、幼兒討論記錄方法。

  2、確定簡潔的記錄方法——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規(guī)律(如:010101、□○□○□○)或用物體的'主要特點進行記錄(如:藍白藍白藍白)。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符號記錄。

  4、幼兒互相交流記錄結(jié)果的含義。

  三、啟發(fā)幼兒尋找生活中的規(guī)律,并嘗試進行記錄。

  四、幼兒相互交流經(jīng)驗。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使長方形的牙膏盒和紙張滾動起來。

  2、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幼兒的探索欲。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

  易拉罐、皮球、牙膏盒、紙張、記錄表

  2、操作材料:

  牙膏盒、紙張、VCD光盤、圓形玩具、彩色卡紙、小球、鉛筆、剪刀、膠帶座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老師依次出示易拉罐、皮球,復習滾動的.概念。

  2、出示牙膏盒、紙張,引導思考皮球和易拉罐為什么會滾動?

  二、提出問題:

  請小朋友將不會滾動的牙膏盒和紙張變得也能滾動起來。

  提示:可以改變它們的形狀,也可以用老師提供的卡紙、小球、VCD光盤、圓形玩具、鉛筆幫忙,讓它們滾動起來。

  要求:可以先幫助牙膏盒,也可以先幫助紙張變一變,做好一個后要放在地上滾一下,如果成功了,就放到自己的椅子前面,然后再去拿另外一個。看誰今天想出來的辦法多。

  三、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四、集中分享:

  1、依次請有代表性的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成果,根據(jù)他們出示的作品記錄。

  2、同樣作品的幼兒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磁鐵可吸鐵的特性。

  2、愿意進行探究活動,初步感受探究的樂趣。

  3、在游戲中加深對磁鐵吸引鐵質(zhì)物品特性的認識。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磁鐵、硬幣若干、鑰匙、花布、毛線、積木、紙張、紐扣等。

  活動過程:

  一、魔術(shù)導入,引出課題。

  老師:小朋友們好,這節(jié)課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進入神秘的科學世界吧!首先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表演一個小魔術(shù),大家看好啦!

  (進行魔術(shù)表演,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初步感受磁鐵的奧秘。)

  老師:小朋友們看看,小魚在上面干什么呢?

 。ㄓ變夯卮穑├蠋煟翰虏挛沂怯檬裁捶椒ㄗ屗苿拥哪?

  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二、基本部分。

  1、老師展示磁鐵。

  老師:哦,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哦,原來紙的背面有個東西,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ㄓ變夯卮穑├蠋煟簩,這個是磁鐵,你們知道磁鐵還能吸什么嗎?

 。ㄓ變核伎迹

  2、幼兒通過實驗認識磁鐵,進一步感受、了解磁鐵的特性。

  老師:剛剛有的小朋友說了自己的看法,那現(xiàn)在請你們看看桌上的東西,先猜猜哪些東西能被磁鐵吸起來,哪些不能?然后再用磁鐵一個個的實驗。

  (幼兒用磁鐵進行試驗,老師觀察并給予幫助。)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引導幼兒根據(jù)實驗總結(jié)磁鐵的特性。

  老師:好啦,大家都動手操作了一下,那根據(jù)你們所實驗和所觀察的,發(fā)現(xiàn)磁鐵有什么奧秘呢?

  老師總結(jié):磁鐵有吸鐵的'特性。

  老師:那除了老師準備的東西以外,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這間活動室還有什么東西能被磁鐵吸住,現(xiàn)在請你們?nèi)ピ囋嚢!發(fā)現(xiàn)了要告訴老師哦!

 。ㄓ變鹤杂稍诮淌依飳ふ铱梢员淮盆F吸住的鐵質(zhì)物品。)

  老師:好了,寶貝們我們快來坐好,非常棒,大家又找到了很多鐵質(zhì)的能被磁鐵吸住的物品。

  四、活動結(jié)束。

  老師:小朋友們小貓一家想要小朋友們幫助它們釣魚,因為新年快到了,它們要招待很多親戚朋友,可是在釣魚之前小朋友們想一想怎樣才能用磁鐵把小魚釣上來?

 。ㄓ變夯卮,并動手操作。)老師:寶貝們真聰明,這么快就找到辦法了。那我們現(xiàn)在來釣魚比賽好不好?在一分鐘內(nèi),音樂停了就停下來哦!我們看看哪組小朋友釣的多,誰就獲勝。然后把釣到的魚送給小貓一家。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7

  目的: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力的傳遞現(xiàn)象,知道直線傳得快、曲線傳得慢的道理以及簡單的終止力傳遞的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大膽探索、仔細觀察和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體驗合作的樂趣。

  準備:

  現(xiàn)成的多米諾骨牌或由木板鋸成的長木條若干、排列示意圖三張(如圖)、錄像帶。

  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我們已玩過“擊棋子”的游戲,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好了新的材料,你們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三組來玩“擊木塊”的游戲。

  2.出示排列示意圖(如圖),引導幼兒分組討論本組準備按哪種方式排列木塊。

  〔評:教師用簡潔的語言迅速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自由結(jié)伴、自主選擇排列形式這一做法的目的是大限度地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感受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

  二、體驗力的傳遞現(xiàn)象

  1.三組幼兒分別協(xié)商排列木塊的方式,并嘗試推擊木塊,體驗力的傳遞現(xiàn)象。

  2.集體討論:為什么有的組搭得快,有的組搭得慢?為什么有的組搭的木塊倒得慢,有的倒得快?(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3.引導各組幼兒在吸取其他小組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再操作一遍,然后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教師小結(jié):排得快慢與小組合作情況有關(guān),木塊倒得快慢與排列線路有關(guān)。

  〔評:在操作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不是簡單地將結(jié)論告訴幼兒,而是引導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得出結(jié)論,鼓勵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體驗與感想!

  三、探索終止力傳遞的方法

  1.將木塊排列好以后,如果我們不小心碰倒其中一塊,就會使它后面的木塊也連續(xù)倒下。碰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想個什么好辦法阻止木塊繼續(xù)倒下呢?

  2.各組幼兒分別通過操作,探索阻隔的方法。

  3.請每組派代表介紹自己組的阻隔方法,教師根據(jù)各組交流的情況小結(jié):排木塊時大家應努力協(xié)作,盡量放穩(wěn)木塊。如果不小心碰倒了,只要將手掌插入其中或趕緊抽掉后面的一塊,就可以避免后面的木塊倒下。

  4.每組幼兒分別運用其他小組的阻隔方法進行嘗試。

  〔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著重培養(yǎng)幼兒的是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tài)度和思維的靈活性、動手操作能力!

  四、分析交流

  1.各小組分別交換排列示意圖,幼兒繼續(xù)合作排列木塊并推擊,看看排列線路與力的傳遞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2.在幼兒操作實踐的基礎(chǔ)上,引導幼兒懂得:力的傳遞速度與其排列線路有關(guān),直線傳得快,曲線傳得慢,路線越彎曲,速度就越慢。

  3.看錄像了解生活中力傳遞現(xiàn)象的應用情況,如打桌球、打保齡球、打玻璃彈珠等。

  4.力的傳遞現(xiàn)象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回家找一找再來告訴大家。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兒對周圍物體現(xiàn)象的探索興趣。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自己嘗試動手制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花貓

  2、三塊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長方形紙、玩具望遠鏡、雙面膠。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興趣。

 。1)觀察桌上放著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貓圖片

  請幼兒分別用這三塊玻璃片去看小花貓圖片。

  (3)提問:透過這三塊玻璃片看到的圖片是不是跟原來的一樣大?

  (大了、小了、和原來一樣)。

  2、啟發(fā)、探索。

 。1)為什么透過三塊玻璃片看同樣的東西,大小不一樣呢?

 。2)請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這三塊玻璃片是不是一樣?

  (3)教師示范并告訴幼兒:“先摸玻璃片兩面的中間,再摸邊緣是不是一樣,然后把玻璃片豎起來用眼睛看!

  3、師幼進一步探討平、凸、凹玻璃片。

 。1)請幼兒取出中間和周圍一樣厚薄的玻璃片,告訴幼兒這是“平玻璃片”

 。2)請幼兒取出中間厚、周圍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凸玻璃片”

 。3)請幼兒取出中間薄、周圍厚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凹玻璃片”

  4、幼兒動手操作、體驗平、凹、凸三種玻璃片的作用。

 。1)請幼兒分別用平、凹、凸三種玻璃片去看周圍的事物,講講有什么不同。

 。ㄆ剑骸獦哟螅煌梗悍糯;凹:縮小)。

  (2)教師小結(jié):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科學家真會動腦筋,他們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嘗試制作望遠鏡,教師巡回指導。

 。1)請幼兒用玩具望遠鏡看一看周圍事物,引起幼兒制作興趣。

 。2)請小朋友動手把長方形紙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紙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紙筒前面,望遠鏡就做成了。教師重點指導雙面膠的用法。

  (3)請幼兒用自己制作的望遠鏡再看一看周圍事物的變化,進一步了解望遠鏡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動手制作的樂趣。

 。ń處熖崾就h鏡的作用。如看文藝演出、看體育比賽、看風景……)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fā)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雨中紅色玫瑰,山茶花2,菊花5

  2.彩色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課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兒觀看。

  2.教師:你們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嗎?

  看見花你感到怎么樣?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觀察: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有什么用?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花可以用來做什么禮物。

  2.教師小結(jié)花的用途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chuàng)造花的藝術(shù)品

  1.觀察花朵頭箍

  提問:這個頭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嗎?

  2.提出創(chuàng)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

  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然后說給大家聽,你想做什么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chuàng)造。

  四、環(huán)保教育

  討論: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認識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了解各種消化器官的功能。

  2.合作完成消化系統(tǒng)模型,并用清晰地語言進行講述。

  3.知道保護自己的消化系統(tǒng),有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

  2、難點:了解各種消化器官的功能。

  活動準備:

  1.西紅柿每人一份。

  2.《西紅柿旅行記》課件。

  3.不同消化器官拼圖、人體消化系統(tǒng)模型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一、品嘗食物,談談所吃西紅柿的去向

  1.出示食物

  師:孩子們,今天我請你們吃美味的'西紅柿,我們排好隊去拿西紅柿吧。

  2.師生交流

  師:想一想,你吃的西紅柿哪里去了?(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小結(jié)

  師:剛才有人說西紅柿到了胃里,有的說到了肚子里,還有的說到了腸子里……

  二、傾聽故事,說說西紅柿的消化過程

  1.傾聽故事

  師:那么,西紅柿到底去了哪里呢?我們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2.教師提問

  師:誰來說一說西紅柿去旅行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

  3.個幼回答

  4.教師小結(jié)

  師:西紅柿的旅程好奇妙!首先從嘴開始,經(jīng)過一條像水管的通道,來到一個像大口袋的地方,接著去了細細彎彎的小腸,來到一條比小腸粗的地方,后沒被吸收的被排除到體外。

  三、觀看圖片,講講各種消化系統(tǒng)功能

  1.觀看圖片

  師:誰知道這些消化器官都叫什么?

  2.個幼回答

  3.教師提問

  師:那你知道每種消化器官各自的功能都是什么嗎?現(xiàn)在請你和身邊的伙伴說一說吧。

  4.幼兒討論

  5.個幼回答

  6.教師小結(jié)

  師:剛才我們說的這些消化器官共同組成了一個系統(tǒng),叫做消化系統(tǒng)?谇恢械难例X負責咬碎及初步嚼磨食物;食道是輸送食物的通道;胃會不停地蠕動、分泌胃液,把食物消化成為食糜;小腸可以把食糜分解為養(yǎng)分,吸收食物的營養(yǎng);大腸可以吸去食物殘渣內(nèi)剩余水分,使食物殘渣成為糞便。

  四、拼圖活動,擺擺人體消化系統(tǒng)模型

  1.提出要求

  師:今天我們玩一個和消化系統(tǒng)有關(guān)的拼圖游戲,我為每組準備一套消化器官的拼圖和一個消化系統(tǒng)模型,完成拼圖后將消化器官粘貼到消化系統(tǒng)模型上,后每組選出一位代表用清晰的語言給大家說一說每種消化器官的名稱和功能,接下來開始行動吧!

  2.幼兒操作

  3.小組介紹

  師:現(xiàn)在請小組的代表到前面來說一說吧!

  4.教師小結(jié)

  師:通過大家的合作,我們從口腔、食道、胃、小腸到大腸,共同完成了一個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模型。

  五、生活踐行,聊聊飲食和衛(wèi)生好習慣

  1.提出問題

  師:消化器官非常重要,誰來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呢?

  2.個幼回答

  3.教師小結(jié)

  師:消化系統(tǒng)非常重要,平時我們吃完東西一定漱口,堅持早晚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飲食要有規(guī)律、定時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零食,多吃飯菜;飯后不要進行劇烈運動,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越來越棒。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觀察比較不同性質(zhì)紙的吸水性。

  2、懂得進行簡單的實驗記錄,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積極探索紙的秘密,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已認識過各種各樣的紙、滴管的使用方法。

  物質(zhì)準備:

 。1)蠟光紙、報紙、宣紙、牛皮紙。

  (2)滴管、碗、泥工板、臉盆。

 。3)記錄表、勾線筆、投影儀。

  (4)折紙小船、毛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螞蟻要到河的對岸參加比賽,可是小河上沒有橋。請小朋友幫小螞蟻想想要用什么辦法過河。

  師:小朋友們真棒!幫小螞蟻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很多小朋友都認為可以用船來幫助小螞蟻過河。

  過渡語:老師帶來了四種不同材料的紙船,哪種紙船才可以幫助小螞蟻過河呢?

  二、介紹材料,引發(fā)猜想。

  師:我先來看看這幾只紙船是什么紙做的。你們覺得用報紙、宣紙、牛皮紙、蠟光紙做的小船,哪些不怕水?能夠幫助小螞蟻過河呢?為什么呢?誰來說一說?

  過度語:到底哪個紙寶寶做的小船能夠幫助小螞蟻過河呢?讓我們用這些紙先動手試一試。

  三、幼兒探究操作,觀察紙張的`吸水性。

  1、介紹記錄表,提出操作要求。

  師:到底哪些紙能幫小螞蟻過河?

  2、提出操作要求。

 。1)用滴管同時滴幾滴水在每張紙寶寶的身上,滴完之后用你們的小眼睛來看看每張紙寶寶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什么紙會吸水,什么紙不會吸水。

 。2)將觀察結(jié)果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在記錄表里面。

 。3)如果不小心把水灑在桌子上,記得用毛巾來擦一擦。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分享交流探索結(jié)果。

 。2)師:水滴在紙上,紙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那種紙不怕水可以幫助小螞蟻過河?

 。3)教師小結(jié)。

  師:生活中的紙有的會吸水、有的不吸水,當水滴到紙的表面上,水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地滲透進去了,那這些紙會吸水的,就像宣紙和報紙一樣;當水一直停在紙的表面上,那這些紙是不吸水的,就像小朋友剛才發(fā)現(xiàn)的蠟光紙和牛皮紙一樣。

  四、游戲:不會沉的船。

 。1)游戲玩法及要求。

  師:我們把這四只小船放到水里面,你們來觀察看看后誰能帶著小螞蟻過河。

  要求:把船放在水里后,用眼睛觀察,不能用手去拿水里的小船。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誰來告訴我,你剛剛看到哪些船沉下去了?哪只船把小螞蟻帶過河了?

  小結(jié):原來啊,不怕水的是用牛皮紙做的小船,它把我們的小螞蟻帶過河去參加比賽了。

  【活動延伸】

  師:你們知道生活中有什么東西也是用紙做的,它也不怕水呢?請小朋友回去找一找,再來告訴老師。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2.幫助幼兒獲取溫度計指示溫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fā)幼兒測量溫度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水溫計,記錄卡,筆。

  2.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3.溫度計模型,氣溫計、體溫計若干。詞卡:溫度計、熱脹冷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水溫計,并知道它是測量水的溫度的。

  2.請幼兒仔細觀察水溫計,說出它的特征:玻璃管子、紅柱子、數(shù)字。

  3.出示溫度計模型,認讀記錄溫度。

  出示溫度計模型,問:"溫度計里的紅柱子和數(shù)字有什么用?"告訴幼兒:紅柱子指的數(shù)字就是溫度,我們可以用"0C"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出示卡片。)并且移動模型中的紅柱子,指導幼兒記錄溫度,第可由老師記錄,接下來可由幼兒上來記錄。

  (二)幼兒操作活動:測量并記錄水溫。

  1.孩子們,你們覺得測量有趣嗎?現(xiàn)在桌上有許多的水,請你們?nèi)グ阉臏囟葴y量出來,并記錄在小卡片上。

  2.在測量前提幾個小要求:

 。1)溫度計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碰到困難,請仔細想一想,或與好朋友商量,想出解決的辦法。

 。3)結(jié)束后,請與好朋友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

  幼兒第操作,教師觀察,了解孩子碰到的是什么困難?是否想辦法解決了困難。

  3.幼兒交流。

  "你是怎么使用溫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

 。ㄈ├^續(xù)指導幼兒測量熱水溫度并記錄。

  1.第二次操作。

  2.提問:"剛才我們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溫度,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交流,溫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fā)生變化),是怎么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么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么變呢?

  3.老師小結(jié):熱脹冷縮。

 。ㄋ模┯螒颍簾崦浝淇s。

  "小朋友,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來玩?zhèn)"熱脹冷縮"的游戲,好嗎?那這個"熱脹"怎樣來做出來?這個"冷縮"怎么來做?想出來后,師幼一起做游戲兩遍。

 。ㄎ澹┱J識其他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三個小問題,請你們動腦筋告訴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怎么知道他是不是發(fā)燒了呢?

 。2)我們怎么知道今天的氣溫有幾度呢?

  (3)我們怎么知道水的溫度呢?

  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溫度計,并告訴幼兒它們的名字:測量體溫的叫體溫計;測量天氣情況的叫氣溫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叫水溫計。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溫度計"(出示卡片"溫度計")

  1.請幼兒比較三種溫度計相同的地方。

  2.提問:"溫度計還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見過?"請了解后與好朋友或老師來交流。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01-10

幼兒園的小班科學教案03-06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01-26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09-18

幼兒園小班兔子科學教案04-29

幼兒園小班氣味科學教案04-29

幼兒園小班磁鐵科學教案10-20

(精選)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07-13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設計:螞蟻過河_小班科學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大全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