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經(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jīng)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重點難點:
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jīng)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別針、鉛筆、橡皮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談話:老師想要知道這本數(shù)學書的寬是多少,你們能幫助老師想想可以用什么辦法?(學生發(fā)揮想象,各抒己見。)
二、組織活動,體驗數(shù)學
(一)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同一長度。
1、教師先明確活動的方法。
。1)作為標準的.物品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要放平擺直。
。2)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人從四件物品中(圓形、正方形、曲別針、三角形)選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組交流匯報自己量的結果,并思考:為什么都是量數(shù)學書的寬,而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2、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匯報。
得出: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為標準測量,所以量的結果不同。
4、讓學生選用同一物品進行測量的學生展示他們測量的結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二)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
1、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鉛筆、曲別針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鉛筆盒等物體的長度。
2、交流展示學生測量的結果,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如:為什么數(shù)學書的寬是5個曲別針的長,鉛筆盒是5塊橡皮的長,但它們并不一樣長?
為什么桌子比鉛筆盒長,但桌子才4根鉛筆長而鉛筆盒卻有5塊橡皮長呢?
引導小學生體會到:因為選用不同的標準去量,它們的長度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
3、讓學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計量單位去量不同長度的物品看結果如何,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三、練習鞏固,實踐應用
1、做一做第1題,學生看圖直觀地判斷每種蔬菜大約有幾個方格那么長。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學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幾種蔬菜的右端對準哪個方格,可以用尺子對準方格的豎線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用鉛筆去量桌子的長、高,量凳子的高。
明確量的方法與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標準的物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來量,而是讓學生用一個物品,一次接一次地進行測量,看所來年感長度有幾個這樣的物品長。
3、做一做第3題,學生直觀看圖,先估計所測物品大約有幾個立方體長,再用上一題的方法在腦子里測量。
如果學生看圖測量有困難,也可以讓學生用立方體實物進行測量。用實物測量時都要提醒學生注意量的方法:實物的左端應與所量物體的左端對齊,這樣量出的結果才比較準確。
四、課堂總結
今天,大家親自測量了很多物體的長度,在測量過程中,你們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統(tǒng)一長度單位
1、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同一長度。
2、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
3、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計量單位去量不同長度的物品。
總結:在測量物體長度時,必須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測量。在測量時,應注意將實物與所量十五物體左端對齊,測量的結果才準確。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比除數(shù)。┑挠嬎惴椒,并能正確計算和驗算。
2、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驗算。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習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比除數(shù)。
1、引導學生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解決問題。
2、師出示問題:“華夏小學同學捐出576本故事書,送給6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
3、列出算式:576÷6
4、探討估算方法
。1)學生獨立估算商是多少?
。2)組內討論估計的過程。
5、探究豎式計算方法。
。1)學生列出豎式。
。2)提出問題:被除數(shù)百位上的“5”比除數(shù)“6”小怎么辦?
。3)交流反饋
(4)教師小結:被除數(shù)的最高位上的數(shù)比除數(shù)小,就要看前兩位。
。5)學生獨立計算后,引導學生理解商“9”要寫在十位上的算理。
二、學習驗算方法。
1、教師提出探索性問題。
要檢驗商是否正確該用什么方法驗算?
2、學生獨立思考
3、同伴交流
4、全班匯報,教師歸納小結:要檢查除法算得對不對,可以用商和除數(shù)相乘的方法來驗算。
5、嘗試解決問題
問題(1)如果把這些書送給4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多少本?
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獨立計算后集體討論計算方法。
問題(2)王老師有100元,最多可以買幾盒拼圖,還剩多少元?
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你遇到了什么問題?
小組代表匯報,集體解決問題。
6、質疑: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鞏固練習
1、出示教科書P62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計算方法,鼓勵學生用比較分析法做。
(3)集體訂正。
2、摘蘋果游戲
。1)出示試題,貼上蘋果。
846÷6156÷4364÷7432÷6389÷9872÷4
。2)摘下商是兩位數(shù)的`算式上的蘋果
。3)算一算,集體練習,指名部分學生板演。
四、應用
1、出示教科書P62第4題,按如下過程進行思考。
。1)說出題中的數(shù)學信息。
(2)找出題中的數(shù)學問題。
。3)找出問題解決的方法。
。4)獨立完成
2、出示教科書P62頁第五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量概念。 4、培養(yǎng)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學生隨意估計的結果可能是雜亂、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礎上,教師提問:怎樣估計才能盡量使結果準確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jù)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驗證。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總結: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教學反思:
1噸有多重(12)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掌握“1噸=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今天小明遇到難題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約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幫幫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大象的質量,引出質量單位“噸”。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圖片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說一
3、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單位要用噸。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看一看,第一幅圖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的
初步培育門生在具體的生存情境中采集信息,提出題目并解決問題的本領。教學準備
老師:課件。
學生:表格。
教學進程
1、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老師:同學們,咱們先來猜做個游戲好不好?
出示課件:想想,第十六個圖形是什么樣的?第35個呢?第98個呢?老師:我們應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老師:同學們真棒,猜得特別精確,實際這就是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就是“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
2、嘗試題目,自主學習。
。ㄒ唬┍憩F(xiàn)例四的主題圖,讓學生察看。
老師:在同學們的`體育活動之中也會出現(xiàn)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實際問題,大家請看!發(fā)問: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甚么?
你能依據(jù)圖中的有用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生一:有32個同學
生二:教師要求每六人一組
生三:可以分幾組,還多幾人?
。ㄕn件同步涌現(xiàn):可以分幾組,還多幾人?)
師:你能幫教師解決這個數(shù)學題目嗎?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法子算一算,入手吧。
。ǘ┳灾鲗W習,嘗試解決問題。
老師:小幫手們動作可真快!請兩位小幫手給大伙兒說說你的計算方法。師:哪位同學給人人說說自己的算法?
老師依據(jù)學生的口述板書,要是有的學生沒有寫出單位,這時候發(fā)問:
師: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呢?余數(shù)二呢?那單位各是什么呢?(依據(jù)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發(fā)問:
老師:你們知道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嗎?余數(shù)二呢?
生:商示意可以分五組,余數(shù)示意還多二人。)
。ㄈ┏鍪緦嵙暿牡诙}。
師:下面這道有關跳強繩的題目怎樣解決呢?看誰做得又對又快!19-八=十一(米)十一÷二=五(根)……一(米)
答:可以做五根短跳繩,還剩一米。
3、小結。
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
第一單元
第一課我愛我的家
教學目標:
。、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病⑼ㄟ^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fā)愛家的情感。
。场⑼ㄟ^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溫暖,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教學難點:
了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課程準備:
1、教學課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曲《可愛的家》,讓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曲子,會唱的一起唱。
。病⒙牻處熇收b一首詩歌:《我愛我家》
。、同學們,你們都有自身的家,你們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關心照顧下健康生長,你們愛自身的家嗎?現(xiàn)在請我們的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身的家。
二、認識自身的家庭
。、讓兩名同學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紹自身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huán)境。
。、談話,讓學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點,每個家庭也各有特點,不同地區(qū),人們的家居和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時候最想家
1、看圖說說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他們?yōu)槭裁聪爰摇?/p>
2、說說你什么時候最想家,為什么?
四、有家感覺真好
1、看照片評價照片中的小孩有一個什么樣的家。
2、教師給學生介紹自身也有一個溫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況,談談自身對家庭愛的一些體會和具體事例。讓學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關愛下生長的。
五、我愛我家
1、請學生用彩筆在教材上畫自身家居的外觀或內景,或者把家居的特點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動。
2、展示個別同學的作品,并讓他說說怎樣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張剪貼畫,貼在墻上;將零亂地房間收拾干凈、整齊。
3、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們應該用什么行動去愛我們的家?
六、講講我家歷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師先講講自身小時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長小時候的故事。
2、讓學生將自身的調查情況在小組或班級中匯報,也可以將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
3、交流一下調查后的感想。談一談,自身從中知道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談我的煩惱。
1、教師:家庭是溫暖的,是我們快樂生長的搖籃,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在實際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學也會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煩惱”,現(xiàn)在,請我們的同學說說心里話。
2、讓學生自身談談與家長發(fā)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決的。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jīng)驗。
3、教師設置三種選擇,學生先選其一,并說明自身選擇的理由: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爸爸媽媽有時對我不好,我還是愛他們;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
4、選讀一位學生的習作,宣讀。
八、小結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家人吧,愿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溫馨、更加美滿!
第二課、我們的學校
一、教學目標
1、結合自身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系。
2、通過觀看學校的櫥窗、展板、專欄、學校特色角等,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涵,在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的同時,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
3、通過了解學校的發(fā)展變化和全校師生取得的各種成果,形成為學校感到驕傲自豪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學生發(fā)生“我也要為校爭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學校,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進對學校的認識和對未來學校的神往。
二、教學重點
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系。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
教學難點
從學校文化中,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為校爭光的愿望。
三、活動準備
1、收集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的照片,學校的展板、專欄、文化墻、學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過去和現(xiàn)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圖片。
2、收集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學校的照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魳芬耄
1)播放歌曲《學校中的喜悅》
2)提問:聽了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嗎?你們喜歡學校的生活嗎?
。ǘ┴S富多彩的學校生活。
1)看圖片,了解學校開展了哪些活動。
2)說說自身參與學校活動的紀念品,回憶自身參與的學校活動,如入隊時的照片,參與活動時的照片,競賽中獲的獎,春游時買的小紀念品,活動后寫的日記,上課時畫的圖畫,制作的美術作品。
3)講一講對自身印象最深的學;顒。
。ㄈ⿲W校文化探秘
1)將學生實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學校文化寫成一個小報告。內容可以為“學校文化面面觀”、“我最感興趣的一角”、“我給學校文化的寄語”等幾方面展開。
2)小組討論,學校設計這樣的學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6
一、教學目的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二、教學重點: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對位置。
三、教學難點:能根據(jù)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
四、教具:正方體
五、學具:正方體,彩筆。
六、教學過程:
。ㄒ唬⿵土曇耄
1.師用3個4個正方形擺圖形,師提問: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來觀察它?你看到了幾個正方形?
。ǘ┳灾鲗W習,合作探索。
1.游戲一。
。1)引語:今天我們來做游戲,好嗎?
我用4個正方形木塊擺一個圖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擺的圖形,請你根據(jù)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師發(fā)指令,生活動。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guī)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2.游戲二。
。1)我們在來做第二個游戲。
師:我擺了一個圖形,請你們向我提問題,然后根據(jù)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guī)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三)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搭 一 搭
游戲一
游戲二
練 習 三
一、教學目的'
1.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難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三、教具:情境圖。
學具:小棒,卡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 復習引入:
指名發(fā)口令,學生按口令擺立體圖形。
。ǘ┗揪毩暎
1.P16第1、2題。
(1)獨立做。
(2)訂正。
2.P17第3題。
。1)獨立做。
(2)獨立搭。
3.P17第4題。
。1)獨立畫。
。2)訂正。
。ㄈ┩貜V練習:
1、同步練習P16
2、自主天地P10
。ㄋ模┬〗Y。
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求周長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求周長的計算。
2、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中交流等方式經(jīng)歷求周長的過程,使學生掌握求周長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衢州的哪些公園(學生自由發(fā)言)
喜歡逛公園嗎?今天,咱們就一起到一個小街心公園游覽一下吧。
板書課題:游園
請同學們將課本翻到第46頁情境圖,提問
觀察公園平面圖,你能發(fā)現(xiàn)那些數(shù)學信息?
如果學生沒說出課本中提出的問題,教師就創(chuàng)設情境,并提出問題:張奶奶每天早晨都要繞著公園邊的小路散步。算一算,張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
師:你能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同學們先自己試著做一做,然后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教師巡視指導,讓先做完的學生板演。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的做法
①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
、190+410=600(米)240+560=800(米)200+200+=400(米)600+800+400=1800(米)
師:這位同學,請你跟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師對學生發(fā)言給與恰當?shù)脑u價,并啟發(fā)學生說出不一樣的方法。重點學習怎樣湊整。
可以問:你是怎樣想的?誰跟他的想法一樣?你為什么這樣做?
誰還有類似的.方法?這兩種方法哪里比較相似?
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和他的方法不同在哪里?
這兩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師:其實我想的和你們一樣,我也喜歡這種方法。同學們用好辦法求出了公園的周長,那么算一算中圖形的周長你們會算嗎?請同學們先自己算一算。
二、師巡視指導,并指名板書。
重點指導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學生可能列出的算式
36+20+36+20(36+20)×2 36×2+20×2 22+22+22+22 22×4 22×2+22×2引導學生明白各個算式的意思?梢蕴釂
圖中只有一個36和一個20,你寫了兩個是怎么回事?
誰還有不同方法?你是怎樣想的?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
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到了這么簡便的方法。接下來請同學們試著用學到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出示題目)
師:房頂三角形長20米,房子高(不包括房頂)長41米,房子寬39米,房子的周長是多少米?(20+41+39+41+20=161(米))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用具:
幻燈、掛圖、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和飲料嗎?今天我們一起去買一些飲料,希望大家?guī)蛶屠蠋煛?/p>
二、探索新知
1、請學生獨立思考,先自己結合買飲料這個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2、小組中說一說各自的想法,解釋各自的估算過程。
3、匯報算法
。1)一箱飲料大約70元,兩箱飲料大約140元。
。2)一箱飲料超過60元,兩箱飲料就超過100元,但不到200元。
4、學生獨自解決共花了多少錢?。
5、小組內交流各自算法。
6、匯報算法
。1)243 = 72(元) 722 = 144(元)
。2) 2432
=(? ) 2
= (? )(元)
三、拓展應用
1、1547 12586 10245
2、估計你們學校大約有多少人?
3、哪道題的得數(shù)大?畫。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12346789 ( )
4、 1568 36912
32 + 173 (15 + 35) 6
5187 10525
5、我每分大約打41個字
(1)小明5分能打多少個字?
。2)一篇稿件共325個字,5分后還剩多少個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這篇稿件嗎?
6、楊樹168棵,今年種的松樹是楊樹的5倍。
。1)今年鐘松樹多少棵?
(2)楊樹和松樹共有多少棵?
四、小結
在這節(jié)課中,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9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頁的例1、例2和“做一做”,練習一的第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用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的數(shù)的口算。
2.使學生會用兩種讀法讀一個乘法算式。
3.使學生知道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簡便算法。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6捆小棒(每捆10根),以及例2的圖;學生準備6捆小棒(每棒10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算。(教師每題讀一遍,學生寫得數(shù),集體訂正。)
6×4 9×3 5×3 9×7 7×3
8×5 7×5 4×8 6×8 2×9
2.指名回答問題。
(1)6個十是多少?
10個十是多少?
12個十是多少?
。2)8個百是多少?
10個百是多少?
12個百是多少?
3.先讀數(shù),再回答問題。
。1)4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十?
。2)80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百?
(3)120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百?
二、新課
1.教學例1。
先讓學生擺小棒,每堆擺2捆(每捆10根),擺3堆。在學生擺的同時,教師也在黑板上擺出來。然后提問:
“每堆有多少根小棒?”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用加法和乘法)
“用加法怎樣計算?”(20+20+20=60)
“用乘法怎樣計算?”(20×3)“你能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思嗎?”(每堆有20根小棒,一共有3堆,也就是3個20,列成乘法算式就是20×3。)
“20×3得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想:每捆是10根,3個2捆是6捆,也就是3個20是60,所以20×3=60。
教師可以結合敘述,在算式下面對照寫出想的過程,如:
接著請兩個學生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然后教學乘法的另一種讀法。
教師告訴學生乘法的讀法除了已經(jīng)學過的一種外,還有一種,即20×3還可以讀作“3乘20”。
齊讀兩遍。
2.做第1頁“做一做”中的題。
第1題,教師先出示題目讓敘述用兩種讀法讀出3個乘法算式。可以先讓幾個學習好的學生做示范,然后把每個算式齊讀兩遍。接著再讓學生口算這3道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做20×4,訂正時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然后再分別做200×4和20xx×3。做200×4時,可提醒學生:你能不能按照剛才學的方法想出怎樣算?如果學生有困難,還可以啟發(fā)他們想:200是幾個百?2個百乘以4是幾個百?必要時在200下面注明“2個百”。使學生明確:2個百乘以4是8個百,也就是800,所以200×4=800。 最后讓學生做20xx×3。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第2題,讓學生一欄一欄地做。在學生獨立做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巡視,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并及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個別輔導。訂正時,指名說一說左邊兩欄的計算過程。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可有意讓學生在讀乘法算式時用新學的讀法讀。
3.教學例2。
教師分步出示例2的圖。先出第一組圖。問:“這幅圖中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帶著學生數(shù)出是300個。再出第二組圖。問:“這組里面有多少個小正方體?”(300個)“現(xiàn)在有幾個300了?”(2個300)類似地,出示第三、第四組圖。最后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出乘法算式?”(300×4)“這個算式還可以怎樣讀?”(4乘300)“你能根據(jù)前面的計算方法,想出這道題該怎樣計算嗎?”可以讓學生討論。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學會換算質量單位。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難點:
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體的質量
(1)老師手里握著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里有什么,并估測它的質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頭牛媽媽、一匹馬爸爸、一頭豬姐姐、一只熊哥哥約重多少千克?
2、講故事
師:這些動物們都住在美麗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條河岸上,這條河,河水很清,在河對岸也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住著白兔、小猴等動物。
3、認識噸,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師:
(1)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過橋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第十一頁,看第十一頁的例6。
。2)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只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么?
。3)匯報;
4、小結:
。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
。2)1噸=1000千克
5、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
二、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匯報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新知
1、讓學生說一說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練習三中的第三題和第四題。
四、全課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9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的: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的天數(shù),能初步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
時間單位年、月、日計時法。
教學難點:
計算一年內有多少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答:2小時=()分60秒=()分60分=()小時
二、新授。
1、課題:認識年、月、日。
提問引入:我們以前學過了一些時間單位,如小時、分、秒,誰知道還有哪些時間單位?
引入年、月、日,并板書課題。
問:誰知道一年有幾個月?
2、認識年歷。
師生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年歷。
教學生學會看年歷,并且指導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一邊回答問題:一年有幾個月?
每個月的天數(shù)都一樣嗎?各有幾天?
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
分別找出:兒童節(jié)、元旦、國慶節(jié)、教師節(jié)、勞動節(jié)、婦女節(jié)的月、日,說出今年這些節(jié)日是星期幾。
用鉛筆在今年的年歷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幾月幾日,說出那天是星期幾。
3、認識平年和閏年。
問: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嗎?(出示幾張不同年份的年歷)
使學生明確: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83頁有關平年、閏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確定閏年的方法:教師講解:經(jīng)過科學家的`測定,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大約是355天6小時。用公歷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閏年。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閏年。
強調:通常每4年中有一個閏年。公歷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
16051840190219441955
21001976198719942400
4、學會記大月與小月的方法。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頁的例題和“試一試”,第43~44頁的“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學習畫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學會解決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2、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今天,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褲子是誰買的嗎?你知道它們的價格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決一個有關買衣服的問題。(板書:解決實際問題)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課件出示媽媽帶著玲玲去買衣服的情境。出示褲子標價“28元”,營業(yè)員阿姨說:“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玲玲的媽媽問營業(yè)員:“買一套衣服要多少錢?”
提問:從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買一套衣服的意思嗎?
談話: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數(shù)學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線段圖。我們可以先用一條線段表示出褲子的價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表示褲子價錢的線段圖)
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該畫多長呢?(學生討論)
為什么要畫這樣的3份長?讓學生在書上畫出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畫。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錢,也就是求褲子和上衣的價格一共是多少,我們可以這樣表示問題(畫出括號,寫上問號)。
這樣線段圖就畫完了,誰能指著線段圖的每一部分說說表示的意思?
談話:這個問題需要幾步計算來解決?你會解答嗎?做在草稿本上,如果不會解答,可與同桌討論后再解答。
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指名說,教師板書)
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計學生一般先求上衣的價錢,再求一套衣服的價錢)
提問:有沒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沒有不同的算法,教科書上的第二種解法不再教學。如果有學生說到第二種解法,先讓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再讓學生指著線段圖說一說“1+3”表示的意思,即褲子的價錢是1個38元,上衣的價錢是3個28元,一套衣服的價錢是4個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價錢。
2、教學“試一試”。
。1)談話:媽媽想考考玲玲,她把問題改了改。(出示問題: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元?)指名讀問題。
。2)談話:我們先看線段圖,問題改了,線段圖要不要改?怎樣改?
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改線段圖。
會解答嗎?做在練習本上。指名板演。
。3)交流: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提問:有用第二種方法解答的.嗎?如果沒有,不再教學這種解法,如果有第二種解法解答的,讓學生板演,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比較。
提問:這兩道是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學生回答時,把課題板書完整。
三、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帶子圖,說說問題是求什么。
獨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樣解決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指名說說線段圖所表示的意思。獨立解答。
交流并訂正。說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題目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要我們做什么?
學生各自填表。
全班共同校對。
4、補上合適的條件。
養(yǎng)牛場里有黃牛25頭,________,奶牛和黃牛一共有多少頭?
。1)補上一個條件,使它成為一道一步計算的問題。
。2)補上一個條件,使它成為一道兩步計算的問題。
先獨立思考,再交流。
5、出示情境圖。
編一道用今天學習的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3
第一單元: 時、分、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熟記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3.進一步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從一分一秒做起。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情境中感知時間單位“秒”,體驗秒是比時和分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建立“1秒”和“幾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準備:錄像、、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初步感知時間單位“秒”。
1、情境激趣:同學們,知道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咱一塊上課,高興嗎?同學們還記得2010年12月31日晚上12點59分)嫦娥1號發(fā)射的情景嗎?在這個場景中還藏著一些數(shù)學知識呢,想再次來回顧一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嗎?好,讓我們跟著指揮長一起來為它倒計時加油吧!
(播放發(fā)射倒計時時刻)師生一起倒計時:10、9、8、7、6、5、4、3、2、1!
誰找到了藏著的數(shù)學知識了?生自由回答。
師小結:剛才我們每數(shù)一個數(shù)的時間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種時間單位。
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秒這個時間單位的.呢?生舉例。
師小結:劉翔在奧運會上用12秒91的成績奪得了男子110米欄的冠軍;這是我們過馬路時,常?吹降募t綠燈,顯示屏上跳動的數(shù)字也是用秒來計時的。
師小結:在生活中用到“秒”這個時間單位的地方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秒”。
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直觀感受1秒和幾秒。
。ㄒ唬┯^察鐘面模型,復習舊知。
師:(出示鐘面)還認識它嗎?請學生來介紹一下時鐘。
。ǘ┒喾N感官參與,建立1秒概念(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
1、認識秒針和1秒。
師:在鐘面上還有一個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來(秒針)誰來描述哪顆針是秒針呢?(又細又長的那顆)。
師:那秒針是怎樣計時的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仔細聽,認真看,鐘面上的秒針是怎么走的?(演示:鐘面上,秒針伴著“嘀噠”聲走了幾小格。)生自由回答。
師:秒針走1小格是多少時間呢?
生: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一秒。
板書: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
2、體驗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過渡: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1秒有多長呢?我們靜靜的來感受一下1秒有多長。
。1)(鐘面演示1秒),你感受到了嗎?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一次要想一個辦法在心里記一記1秒有多長。
。2)說一說,你是怎么記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腳、說2個字、點一下頭)
(3)你感覺1秒怎么樣?(學生發(fā)表意見。)
師小結:1秒的確很短,秒是比時和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ㄈ┗芋w驗,感受幾秒,加深對1秒的認識。
1、體驗10秒。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請你閉上眼睛,來感受一下10秒有多長。當你覺得到10秒了就睜開眼睛,悄悄的舉起你的小手,記住你看到的是幾秒鐘。
學生活動,然后反饋。
2、感受15秒。
師:還想做這個游戲嗎?提高一下難度,感受一下15秒行不行?那秒針要從12走到幾呢?
學生活動。
師:看來同學們的感覺是越來越準了。
3、游戲活動
師:這個游戲有意思嗎?現(xiàn)在同桌兩人,自己定時間來感受,一個同學看鐘面,另一個同學感受,交換進行;ハ鄮椭,調整好節(jié)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ㄋ模w驗探索,發(fā)現(xiàn)1分=60秒。
師:剛才小朋友們表現(xiàn)得很好,鼓勵一下自己吧,下面老師要送一個禮物給大家,送一段美妙的音樂來輕松一下,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一下這段音樂有多少秒?(播放一段60秒的音樂“梁!。)
師:這段音樂有多少秒?
師:這段音樂究竟有多少秒,讓我們伴著秒針的走動,再次來欣賞一下這段音樂。不過這一次,請你仔細觀察秒針走動時,分針有什么變化?(再次播放這段60秒的音樂,畫面顯示秒針從12開始走一圈,分針走1小格)
師:秒針走了多少秒?這段音樂是多少秒呢?
生:秒針走了一圈,分針走了1小格。
師:秒針走一圈是多少時間呢?分針走了1小格呢?
生:秒針走一圈是60秒,分針走了1小格是1分鐘。
師:我知道這段音樂是60秒,現(xiàn)在又說是1分鐘。到底是1分鐘還是60秒?
生:1分=60秒。
板書:1分=60秒
課堂小結:讓我們回憶一下,剛才我們認識了時間單位“秒”,感受了1秒有多長,還知道了1分=60秒。
三、練習、感受,加深認識
如果給你10秒,你覺得能干什么?學生交流。那10秒到底能干什么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這里我給大家準備了一篇和一些口算題,還有半張空白的紙。大家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一件事來作實驗。
四、課堂小結
10秒我們有這么多收獲,那如果只給你1秒你能干什么呢?學生交流。你們認為1秒干不了什么?是這樣嗎?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小結:汽車1秒能行20米,火車1秒能行30米;飛機1秒能飛行250米;地球1秒大約能自轉4100米;衛(wèi)星1秒約行7900米。
所以不要小看這短短的1秒,在一些國際比賽中,往往成敗就在這短短的1秒之內,(出示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視頻)這是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的精彩畫面,冠亞軍之間相差連1秒都不到。
難怪人們常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就是時間的價值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說。祝賀大家今天收獲可真不少,相信小朋友們今后都能珍惜分分秒秒,好好利用,做時間的主人。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能正確地筆算多位數(shù)減法,會解答有關的應用題。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減法的計算法則。
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舊知回顧溫故知新
1.直接講出得數(shù)。(課件出示):
80—7 35—8 42—5 32—9
63—4 43—6 26—7 65—9
2.豎式計算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筆算時應當注意什么?(回顧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例1
1.談話:同學們,喜歡去旅游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云南旅游去,好嗎?
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課件播放飛機飛到昆明機場動畫)
2.提出問題(課件出示主題圖片):①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從昆明到麗江有517千米,已經(jīng)走了348千米,
。1)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從大理到麗江有多少千米?從昆明到麗江有多少千米?
從昆明到麗江比從大理到麗江多多少千米?問我們還要走多遠?
師:(指導學生看線段圖)旅游圖彎彎的,不大好看,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現(xiàn)在老師把它用線段來表示這三個城市之間的里程
(2)指導學生列式計算。問:要求大理到麗江有多遠?怎么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517—348=
3.今天我們一起繼續(xù)學習減法(板書:減法)
三、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學習例1
讓生先估估看大約是幾千米?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不同的估算方法與結果。
方法一:把517看作是500,348看作是350,估算的結果是150。
方法二:把517看做是500,348看做300,估算的結果是200。
方法三:把517看作是520,348看作是350,估算的結果是170。
。1)哪個同學估得準呢,下面請同學們用筆算算一下,會算嗎?試試看。
。ㄗ寣W生先自己算算,然后再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計算過程和結果,并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板演。
517—348=169(千米)
5 1 7
—3 4 8
1 6 9
(3)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4)提出問題(出示豎式):聰聰也算了517—348=179(千米)誰對?為什么?
5 1 7
— 3 4 8
1 7 9
學生指導錯誤原因:十位上的“1”退了“1”給個位,還!0”,
“0—4”不夠減,從百位上的“5”退“1”,十位上是“10—4=6”。
。5)教師小結:我們在用豎式計算三位數(shù)減法時應該注意什么?
生:相同數(shù)位對齊
從個位減起
哪一位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1當10,再進行計算。
。6)引導學生與估算比較,哪個估算最接近準確答案?為什么?
把每個數(shù)看得越接近準確數(shù),估算的結果也越接近準確值。
(7)比較準備題與例題,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
說說相同點:都是退位減法不同點:例題是連續(xù)退位
根據(jù)學生發(fā)現(xiàn)補充課題:連續(xù)退位減法
例2
師:現(xiàn)在我們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計算時,被減數(shù)個位不夠減,需從十位退1,而十位是0,無1可退,需再從百位退1.)
學生自由發(fā)言
指學生到黑板前來,邊講邊板書。把講解權交給學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學生沒講清楚,可再找兩名學生說明計算方法,或有其它意見的學生發(fā)言)
問:改了數(shù)字之后我們所用的三條法則還用遵守嗎?
師:任何減法的筆算都要按照法則來計算。中間有零也可以借。
教師小結:
1.在連續(xù)退位減法中,必須把握計算法則,夠減直接減,不夠減的退位減,從前一位退1當10加上本位上的數(shù)再減。
2.當被減數(shù)中間某一位是0時,退位后,直接用9減。
四、鞏固應用,拓展思維
出示歌訣:計算遇到退位減,本位不夠向前點。前位退1變成10,再和本位加后減,哪位上有退位點,先退1后再來減。
例3
師:接下來我們看這樣一道題:500—185=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探究算法。
匯報
方法一:185分成100和85 500—100=400
400—85=315
方法二:185看成200—15 500—200=300
300+15=315
方法三:500看成485+15 485—185=300
300+15=315
方法四:筆算
師:誰能口述豎式計算的過程(生口述,師板書)
集體交流:整百數(shù)減三位數(shù)時應注意什么?
筆算整百數(shù)減三位數(shù)時:當個位不夠減時,要從百位連續(xù)退位,然后再減。(課件出示技巧)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4頁。練習二十的第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周長和面積的含義,以及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是怎樣導出的。并能根據(jù)它們的含義和公式計算所學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教具準備:
教師把教科書第134頁的兩個圖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周長和面積的含義
教師:我們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請說出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分別說一說多邊形和圓的周長的含義。然后,教師用教科書上的結語進行概括: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計量周長要用什么計量單位?(要用長度單位。)
教師:我們還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請說出什么是平面圖形的面積?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然后。教師用結語進行概括: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頃、平方千米。)
請你用手勢比劃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大小。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中間的圖,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讓學生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較。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左圖中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而平行四邊形的周長長一些(它的高與長方形的寬相等,那么兩斜邊就要長一些);右圖中的兩個圖形的面積不相等,但是周長是相等的。
二、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下面的圖。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這些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請說一說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各是怎樣計算的。它們的計算公式是怎樣導出的?先復習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然后,復習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是基礎,正方形的`有關公式是在長方形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因為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三角形和梯形都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圓的周長公式是怎樣導出的?(通過實驗導出的。)
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怎樣的關系?
表示什么?它是哪兩個數(shù)量的比值?
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圓轉化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教師:從前面的復習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哪個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最基礎的?(長方形。)
教師還可以把圖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整理成下表: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三十的第1題。
教師說明要求,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做練習三十的第2題。
題目中沒有給出數(shù)據(jù),讓學生先判斷要求面積需要哪些數(shù)據(jù),然后自己想辦法量出數(shù)據(jù),再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磳W生做題有什么問題。集體訂正時?梢宰寣W生說一說有沒有不同的做法。
3、做練習三十的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說一說思考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明道理。必要時,教師可以畫圖演示。
4、做練習三十的第9題。
先讓學生認真審題,明白題中所說的事情,然后指名說一說題目中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學生明白后,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四、小結
(略)
五、作業(yè)
練習三十的第4、5、6、7、8、10題。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3-02
數(shù)學上冊教案01-15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薦]08-27
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01-11
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1-13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6-20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9-16
小學數(shù)學上冊教案01-29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4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