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大班數學教案范文集錦十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分解組成,知道7的多種分法。
2、提高對7以內數加法的理解和運算能力。
3、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雪花片、數字卡、PPT。
活動過程:
1、利用多媒體,玩“碰球”游戲,鞏固復習6的分解組成。
“小朋友,我問你,我的1球碰幾球?”
“王老師,我告訴你,你的1球碰5球!
2、出示7個正反面不同顏色的雪花片,撒地面上,根據顏色引導幼兒說出7的'6種分解。
3、湊數游戲“我的朋友在那里”,7個幼兒拿著1-7其中一個數的數字卡,根據音樂兩人找朋友組成7,以理解7的多種組成。
4、利用多媒體,出示“森林音樂會邀請卡”,想參加音樂會就得破譯密碼,根據7的組成完成加法算式獲取密碼。
5、播放音樂會樂曲,帶領幼兒參加音樂會,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
2、理解9的實際意義,知道9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9的物體。
活動重點:
學習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
活動難點:
用完整的話描述9的形成。
活動準備
1、小羊玩偶一只,小白兔和蘿卜圖片各9。
2、數字9。
活動過程
一、拍手游戲,復習數字2—8的.形成
二、小羊的生日
1、出示小羊玩偶:今天是小羊的生日,它的好朋友小兔子姐妹要來幫
它慶祝生日。
2、出示8只小兔:小朋友看看來了幾只小兔,8只小兔要用什么數字來表示?
3、出示8個胡蘿卜:小羊為了招待小白兔準備了它們愛吃的胡蘿卜,小羊準備了幾個胡蘿卜呢?八個胡蘿卜要用數字幾來表示?
4、數字8可以表示8只兔子和8個蘿卜,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學習形成
1、兔姐姐(排在最左邊的)發(fā)現咦怎么少了一只兔妹妹呀,(學小兔的口吻,并再出示一只兔子)我來了,我跳得慢,你們也不等等我。
2、小朋友現在又幾只兔子來參加小羊的生日會?為什么是9只兔子呢?9只兔子要用數字幾來表示?
3、小羊的準備的胡蘿卜夠吃嗎?怎么辦呢?8個蘿卜添上一個蘿卜是幾個蘿卜呢?9個蘿卜要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4、8只小兔添上一只小兔是9只小兔,8個蘿卜添上一個蘿卜是9個蘿卜,那我們可以說幾添上1是幾呢?
四、認識數字9
1、出示數字9:我們來看看數字9是什么樣子的?數字9像什么?
2、數字9還可以表示什么?
3、小結:數字9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9的物品。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大班數學活動:運用貨幣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運用貨幣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認識人民幣的不同面值,嘗試在生活中運用人民幣。
2、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仿真人民幣”;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標有價格)。
2、學具準備:“仿真人民幣”。
3、《操作冊》第6冊第61-62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走線,線上游戲:朋友抱成團。幼兒扮演10元的人民幣,在音樂聲中走圓圈。音樂停止,幼兒看教師手中的人民幣數目,自由結伴,湊成與教師手中人民幣相同的數目,抱成一團。
2、集體活動。
、僬J識人民幣。
教師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幣”,從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幣各一張,將人民幣擺成一排,邊擺邊引導幼兒讀出面值。
待幼兒熟悉后,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從中任意拿走一種面值的人民幣,請幼兒睜開眼睛,找一找,哪種面值的人民幣不見了。
、诟兄嗣駧艃稉Q關系。
提問:100元可以換成幾個50元(幾個20元、幾個10元)?請你用學具擺出來。
教師小結:100元可以換成2個50元、5個20元或10個10元。
3、游戲活動。
游戲:開商店。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游戲場地,觀察陳列在貨架上物品的價格,玩“開商店”的游戲。將幼兒分成兩組,人數較少的一組扮演售貨員,另一組當顧客。買東西時要算清楚自己應該給多少錢,找回多少錢。幼兒游戲時,教師根據情況引導幼兒正確的付錢、找零錢。
4、分組操作活動
第一、二、三組:操作“仿真人民幣”,玩換錢游戲。幼兒2人一組,一人拿面值大的`“仿真人民幣”(如50元),另一幼兒找出幾個小面值的湊成50元?梢杂5張10元的組合來交換;也可以用2張20元的和1張10元的組合來交換;還可以用1張20元的和3張10元的組合來交換。游戲中讓幼兒感知多種組合。
第四、五、六組:“開商店”游戲。每組的一名幼兒當售貨員,另幾名幼兒扮演顧客,玩“開商店”的游戲。
第七、八、九組:做《操作冊》第61-62頁的活動。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發(fā)現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感受規(guī)的存在和美感
2、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項鏈一串、有規(guī)律的事物、幼兒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經驗以及開放性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受規(guī)律的存在,發(fā)現生活中的規(guī)律。出示穿好的項鏈提問:
1、這條項鏈漂亮嗎?為什么?
2、在項鏈上你還發(fā)現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串起來的?
4、如果你來串,你會怎樣做?
二、引導幼兒聯想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guī)律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1、除了我們的項鏈是有規(guī)律的外,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發(fā)現哪些東西是有規(guī)律的?
2、他們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排起來的.呢?
三、幼兒嘗試利用多種材料排序,體驗創(chuàng)造與表現的樂趣
1、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這么多東西,都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進行排隊的,那我們今天也來玩一個排排隊的游戲好嗎?
2、一會兒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選擇你喜歡的材料,為他們排排隊,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這件事情。
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兩個問題:
1)你為什么要這樣排隊?
2)你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進行排隊的?
3、提示幼兒:如果你的排隊方法很多,怕記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張紙把你排隊的規(guī)律都記錄下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相互交流
1、幼兒分兩組進行交流,一組幼兒坐在那里當講解員,另一組幼兒自由參觀,然后交換。
2、幼兒自由參觀,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幾種排隊的方法。
3、教師有目的的與幼兒一起參觀,有重點地進行多維度排序的講解與評價
六、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再活動區(qū)中進行多維度排序的嘗試,并進行相應紀錄。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數字對幼兒來說是空洞枯燥,但幼兒對生活中的物品充滿了樂趣,于是我將一個個的數字融入幼兒的生活,激發(f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經驗來感受單、雙數的概念、并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本次活動設計的主導是讓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依據:《指南》提出成人要善于發(fā)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等。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嘗試操作,能熟練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yǎng)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fā)現單雙數的能力。
依據:《指南》指出5-6歲幼兒能發(fā)現事物簡單的排序規(guī)律,并嘗試創(chuàng)造新的排列規(guī)律。
三、活動準備:
1、課件、音樂《小樹葉》、玩具小火車。
2、幼兒分組操作材料(樹葉、小貓小狗圖片、紐扣、瓶蓋)依據:《指南》指出5-6歲幼兒能發(fā)現事物簡單的排序規(guī)律,并嘗試創(chuàng)造新的排列規(guī)律;同時,教師應充分運用廢舊品,讓幼兒在有效的探索中充分發(fā)展。
四、活動重難點:
正確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知道兩相配的是雙數,余下的一個不能兩兩相配的是單數。
依據:《指南》指出5-6歲能發(fā)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五、活動過程:
(一)以歌曲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二)學習新知,讓幼兒找出10以內的單數、雙數。1、出示掛圖,讓幼兒感知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2、幼兒分組操作(小貓小狗圖片、紐扣、瓶蓋廢舊品),嘗試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三)開火車體驗學數學快樂,結束教學。
依據:《指南》指出要讓幼兒在生活中感知數學,幼兒每天接觸的各種事物都會和數、量、形有關,教師應充分運用廢舊品,讓幼兒在有效的探索中充分發(fā)展。
六、活動反思:
首先我以歌曲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自然導入新知,其次我運用課件讓幼兒學習新知,最后我引導幼兒進入操作區(qū)鞏固新知。
依據:《指南》讓我認識到了應該怎樣更好的去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鞏固對鐘面主要結構的認識。
2.學會認識整點、半點的書寫方式,掌握認識鐘面整點、半點的方法。
3.愿意動手操作,增強時間觀念。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整點和半點。
2.難點:掌握認識整點和半點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2.物質準備:ppt、畫好的鐘面圖畫紙每人6張、筆每人1支、時鐘2座。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通過出示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提問,讓小朋友們回憶鞏固對鐘面主要結構認識。
老師請來了一面鐘(ppt),它來得太匆忙,好像丟了什么東西,請大家一起幫他找回來吧!
小結:鐘上面有時針、分針、1-12按順序排列的數字,其中分針長,時針短。
二、利用ppt上面的圖片,舉例講解整點、半點的特征,使幼兒學會辨認整點、半點的書寫方式。
。ㄒ唬⒄c和整點的書寫方式
小朋友們都認識了鐘長什么樣,那都會看時間嗎?
1.播放ppt,請幼兒回答這是幾點?為什么?
2.我們應該怎樣書寫?(ppt展示書寫方式)
小結:當長針(分針)指到12時,時鐘(短針)指的數字幾就是幾點鐘。
(二)、認識半點和半點的書寫方式j
1.現在是幾點鐘?現在長針和短針有什么變化?
2.長針指在6,短針指在7和8中間,這就是7點半。
3.表示半點的`時候,長針一定是指著6的,短針一定是指在兩個相鄰數字的中間。
4.表示半點時,用數字怎么表示?(7:30)
小結:分針指著6時,時針一定會指在兩個相鄰數的中間,那么時針已經走過幾,就是幾點。
三、操作
。ㄒ唬┱垉擅變荷吓_,操作時鐘。根據老師說出的半點,轉出指定的時間。
1.教師說出任意半點,幼兒操作。
2.教師引導下面幼兒集體檢驗。
(二)請幼兒觀察自己手中的鐘面,引導幼兒回憶一日生活流程的時間,并請他們在鐘面上畫出來。
1.我們在幼兒園中一天時間安排是怎么樣的呢?(8:00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下午2:30起床——4:30晚飯——5:00放學)
2.在鐘面上畫出相應的時間。
3.對照ppt一一幼兒相互檢查操作結果。
(三)完成幼兒用書第18-19頁
書上這些時間你都認識嗎?請把對應的時間連一連。
四、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在戶外游戲時,玩老狼老狼幾點鐘。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辨認左右的位置關。
2.激起幼兒的好奇、勇敢和探究的精神,讓幼兒喜歡上數學、愛上數學。
活動準備:
小貼紙,10個同樣大小的空盒,10個小動物的貼紙,幼兒用書《我的數學》。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1.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認認我們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好嗎。
二、認識右邊。
1.教師出示右手,手上貼有貼紙,提問:你知道老師手上有什么嗎?(貼紙)
2.教師背對幼兒舉起自己的右手,請你舉起和我相同的手?
3.教師觀察幼兒舉手的情形,教師幫幼兒在右手背上貼個小貼紙,
4.幼兒按指令做游戲:"我說你做"
(1)請把有貼紙的手舉起來
。2)請把有貼紙的右手舉起來;
。3)請把你的右手舉起來;再次強調:我們貼有貼紙的是什么手?(右手)
。4)先和同伴伸出右手來握握手。
三、認識左邊。
1.告訴幼兒與右手相反的就是左手。
四、游戲:給小動物找家。
1.教師將10個空盒粘成上下兩排,每排五個,變成小動物的家。
2.當警察給小動物找家。
3.教師示范玩法,請幼兒按照教師的描述位置找家。如:"小貓住在從左邊數第二家的一樓,就將畫有小貓的'卡片貼在正確的盒子上。
五、請幼兒做練習,《我的數學》第10頁。
[評析]分清左右看似簡單,可對幼兒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設計的《我的右手》這一活動,幼兒在講講、貼貼、做做的過程中輕松掌握了左右概念;顒釉O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游戲氣氛活躍,完成了教育目標。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一、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們即將上小學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幼小銜接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一年是多久呀?幾個月是多長時間啊?有多少天呢?”幼兒對于“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fā)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fā)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積極設計了“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并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展示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使原來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于理解。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過游戲,知道掛歷等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它們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圖卡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qū)分);日歷、臺歷和掛歷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筆人手一份;
3、20xx年日歷表人手一張。
四、活動過程:
。ㄒ唬⒁缘脚笥鸭易隹偷男问,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2、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ǘ、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系,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并認讀。
2、你認為數字與房子有什么關系?(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ㄈ、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置問題,引導幼兒發(fā)現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系。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
——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這些房子比較大?
——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這些房子比較小?
——最小的月是幾月?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
1、認識日歷、臺歷和掛歷。
2、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
3、幼兒嘗試在日歷上找節(jié)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加號、等號,知道它們表示的意思,初步學習2的加法算式,并進行運算。
2、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三副圖的意思。
3、專心的進行自己的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螃蟹
2、數字卡1、1、2,符號+、=。
3、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小螃蟹吐泡泡。
1、教師出示一只小螃蟹圖片,邊演示邊引導幼兒觀察:
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
鼓勵幼兒講述小螃蟹先吐了1個泡泡,又吐了1個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個泡泡。
2、啟發(fā)幼兒思考:
小螃蟹先吐的1個泡泡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又吐的`1個泡泡可以用什么符號和數字幾來表示?
一共吐了2個泡泡可以用什么符號和數字幾來表示?
3、引出"+和=",初步了解加號表示把它兩邊的數合起來,讓幼兒知道可以用"+1表示又吐了1個泡泡,
等號表示它兩邊的數一樣多。幼兒認讀并空手練習書寫加號、等號。
4、教師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導幼兒說一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操作活動。
1、看圖列2的加法算式。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三幅圖,看圖說說三幅圖的含義,并在下面的空格處寫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義。
2、看分合式寫數字。
仔細觀察分合式,在空格處天上正確的數字。
3、看圖說算式。
請幼兒介紹看圖的加算式活動,說一說三幅圖的含義,引導幼兒講述為什么要用加法。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建立湊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湊十法的優(yōu)越性,知道如何湊十。
2、經歷知識轉化的過程,感受學習數學的方法。
3、體會數學學習中的轉化思想。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湊十法。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能完整敘述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小猴子圖片 、桃子圖片、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10加幾。
為感受湊十法的優(yōu)越性奠定基礎。
1、師出示課件卡片: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10加幾的加法,有一只聰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課件出示小猴子),有沒有信心?請看大屏幕: 10+1=( ) 10+7=( ) 10+3=( ) 10+8=( ) 10+5=( ) 10+6=( ) 10+2=( ) 10+4=( ) 10+9=( )
2、小結:10加幾等于十幾。
二、看盒子說數。讓孩子們在頭腦中將盒子建成10的模型。
師:同學們學得真不錯,小猴要送大家一個禮物,(出示空盒子)這個盒子非常神奇,能幫助我們解決數學問題。想知道它的秘密嗎?
1、先來仔細觀察一下:一共有幾個格子?
2、如果每格裝一個菠蘿,一共可以裝多少個?
3、出示9個菠蘿圖:現在有幾個菠蘿?怎么知道的?
4、出示8個、7個菠蘿圖,提問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個菠蘿圖,問答后小結:裝滿就正好是10個。
三、小動物們的問題。
體會湊十的優(yōu)越性,初步感受湊十需要從一個數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個數組成10。
1、小猴的桃子,9+3。引出湊十法,從多樣化中初步感受湊十法的優(yōu)越性。
。1)出示10個格子的盒子裝有9個桃子,盒子外面有3個。師背景敘述:愛勞動的小猴幫媽媽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幾個?(9個)今天又摘了幾個?(3個)。
(2) 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能解決什么問題(提一個數學問題)?(兩天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
。3)你知道嗎?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現點數、接著數和湊十法,對于前兩種請學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湊十法做重點分析。教師對湊十法的引導語:從外面拿一個放進去裝滿正好是10個(板書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啟發(fā)其它孩子理解,提問:聽明白他的想法了嗎?誰來再說說?/一樣想法的請舉手,再來說說。引導其它孩子評價,教師定性評價語:不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 12個。
。4) 教師在課件上圈出盒子,小結:將盒子裝滿湊齊10個,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簡便。這真是一個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將它喂飽(裝滿)它就告訴你答案。結語:湊十是一種簡便快捷的計算方法。
教師小結: 脫離實物進行湊十。
1、說圖意、提問、列式。
2、說計算過程。提問:怎么湊十?
教學反思:
“湊十法”是一種簡捷的計算方法,本節(jié)課的教學并不要求學生必須用“湊十法”進行計算,但是學生應該會“湊十”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湊十”的計算方法.做一做時再通過圈一圈、看圖計算和算一算,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湊十”的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做數學。
小百科:湊十法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本思路。運用湊十法能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轉化為學生所熟悉的10加幾的題目,從而化難為易。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量詞》大班數學教案10-11
《寬窄》大班數學教案10-11
《對稱》的大班數學教案10-11
《直尺》大班數學教案10-08
大班數學教案:小鴨偵探10-30
大班數學教案:剪“春”10-30
幼兒數學教案 大班《學習規(guī)律》12-16
序列推理大班數學教案09-14
公用邊大班數學教案09-14
《6的組成》大班數學教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