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青島版六年級上冊“回顧整理——總復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加深鞏固比的有關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3.通過交流整理與復習的不同思路,學會整理知識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回顧與反思習慣。
教學重點:
鞏固比的有關知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課件出示三幅“奧運會”會徽旗幟圖:分別是長3厘米、寬5厘米;長3厘米、寬3.8厘米;長4厘米、寬3.7厘米。
師:你認為哪幅圖最勻稱?
學生交流。
師:能不能用數學語言描述長與寬的關系?
學生交流。
出示課題:比的整理與復習。
二、回顧知識,整理歸納
1.回顧知識,合作梳理
。1)師:請大家四人小組合作,把所學有關比的.知識用喜歡的方式整理出來。
學生整理。
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整理的情況與大家分享一下?
小組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2)師談話:對于這一部分知識,你認為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我們學習比的基本性質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
學生交流:類推的方法。
2.溝通聯(lián)系,主體內化
師:請小組討論,比、除法、分數之間有聯(lián)系和區(qū)別?請用表格的形式整理。
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整理的情況與大家分享一下?
小組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師:求比值和化簡比有什么區(qū)別?請大家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來。
全班交流。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1.判斷
。1)比的前項與后項可以是任意數。 ( )
追問:既然比的后項不能是0,而足球賽中常出現(xiàn)的“2 :0”的意義是什么?它是一個比嗎?使學生明確足球賽中出現(xiàn)的“2 :0”不是數學意義上的比。
。2)小強身高1米,他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強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 ( )
。3)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乘一個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 )
。4)比的前項增加5,要使比值不變,后項也要增加5。 ( )
。5)8:4化成最簡整數比是2。 ( )
。6)鹽占鹽水的1/20,鹽與水的比是1:20。 ( )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答案,交流師讓學生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2.我班男生有24人,女生有18人,體育老師拿來14個籃球,怎樣分公平呢?
學生解決,集體訂正答案。
師生總結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特點、解題思路、檢驗方法。
把人數改成男生有18人,女生有18人可以怎樣解答?你發(fā)現(xiàn)什么?
3.實際運用
張叔叔和李叔叔、王大伯三家合資辦廠,由于他們齊心合力,經營有道,一年下來,除去繳納稅款、發(fā)工資和其他費用,獲得利潤14萬元。該怎么分配這些利潤。
現(xiàn)在同學們四人一組,也像他們一樣圍在一起,商量商量如何分配這14萬元的利潤。教師巡回,作適當的指導。
四、全課總結,升華提高
今天我們復習了比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用比解決問題的事例還很多,說說看比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課前調節(jié)
今天巢老師來跟大家一起上一節(jié)數學課,你們開心嗎?在這節(jié)課上,巢老師希望你們能做到:“眼睛仔細看,耳朵仔細聽,開動小腦筋!毕嘈抛约耗茏龅絾?
二、講授新課
1、圓片出角
師:我們先來活動活動手指,做個小手工吧!(出示圓片)老師這兒有個大圓片,看,老師將要干什么呢?
師:(圓片對折兩次)你能像老師這樣折一折嗎?試試看。
師:請你像巢老師這樣拿著,找到這兒(頂點位置),戳戳你的掌心,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請你說。為什么會有痛的感覺呢?
生:它是尖尖的。
師:接下來,從這個尖尖的地方往這兒摸一摸(邊),再從這尖尖的地方往這兒摸一摸(邊),說說這又是什么感覺呢?請你說。
師:對的,這是直直的,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紙片輕輕夾到書中。
師:現(xiàn)在,老師要把剛才我們摸的那部分描在黑板上,小朋友們,請看。想想,當老師把紙片移開后,留在黑板上的是什么圖形呢?
師:他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伙伴——角。(板書課題:角)
2、圖形出角
課件出示剪刀、三角形、鬧鐘
師:像角這種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請看大屏幕,小剪刀、三角形、小鬧鐘都跑出來了,它們都說自己身上藏著角,巢老師就是找不出來,你能幫巢老師找到它們身上的角嗎?學生口答或是直接指出角,課件逐一顯示物體面上的角(剪刀開口處有角、三角形有三個角、在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了角)
師:老師把它們身上的角畫下來了,就是這樣的。(課件出示)
3、各部分名稱
師:繼續(xù)仔細觀察,這些角都有那幾個部分組成?睜大眼睛仔細觀察。(留有時間,學生仔細觀察)那么多想說的,同桌相互說一說。
師:小朋友,誰有發(fā)現(xiàn)的?請你說,還有什么?
師:是的,每個角都有一個點,這個點,我們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頂點。(齊讀:頂點、角的頂點)角還有兩條直直的線,這直直的線我們把它叫做邊,(齊讀:邊)這一條直直的線我們也把它叫做邊。(同時在相應的位置板書頂點、邊、邊)我們通常用小圓弧作為角的標記?匆豢矗@個角的頂點和邊在哪兒呢?請你說,這是(頂點)?這是?(一條邊)這是?(另一條邊)這個角,誰來說?很好,誰來指一指黑板上這個角的頂點和邊?你來。說的真好。
4、畫角
師:想知道巢老師是怎樣畫出這些角的嗎?好的,小朋友們,要看仔細哦。先畫。(頂點)再畫?(對,兩條直直的線)這是頂點,這就是邊。你能學著老師的樣畫出一個角嗎?拿出作業(yè)紙,試試看。
畫完了嗎?畫完了就坐正。誰能將黑板上的這句話補充完整?問:角有()個頂點()條邊。(板書這句話,多指名幾位學生回答)
5、辨角
過渡:今天,還有位小伙伴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看,是誰?(小蝸牛)它也畫了一些角,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角畫的對不對?
師:(課件出示)下列圖形是角的在()里畫笑臉,不是角的在()畫哭臉。第一個……(重點講述第二題)
師:第二個圖形為什么給它哭臉?(因為它有一條線是彎的)第二個……有人說笑臉,有人說哭臉,怎么回事?覺得是笑臉的舉手,你的意思是它就是角了,請你說說你的理由。同意嗎?又有人覺得它不是角,說說你的理由。聽清楚了嗎?誰能把話說的清楚些?誰能再說一遍,讓大家都能明白?(反復讓學生自己說出理由)是的,角有一個角和兩條邊,而且這條邊必須是什么樣的?直直的第三個……第四個……為什么是哭臉呢?第五個……等等,它不是有兩條直直的邊嗎?怎么不是角呢?
師:你們的速度真快,老師必須送個你們個大拇指。
總結: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一定要注意看是不是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還要看這條邊是不是直直的。
6、數角
過渡:為了感謝小朋友的`幫忙,小蝸牛特地帶來了禮物盒要送給大家,可是,它把密碼忘了,盒子打不開了。你愿意幫它找回密碼嗎?小蝸牛說啊,只要你們能數出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就能找到密碼了,有信心嗎?拿出作業(yè)紙,自己完成第二題。
師:這個可不容易哦,我們要先判斷它是不是角再來數一數,做完了還要記得再檢查檢查。重點講述第一題。
師:第一個圖形有幾個角?1個,同意嗎?你上來指一指。還有嗎?還有呢,你來指一指,一共3個。有誰反對?請你說。你說的真清楚,你來指給大家看看,哪條不是直的?有幾個角?正確答案只有1個。
總結:我們在找角的時候,也要記住了,角有尖尖的,有一個頂點,兩條邊,這兩條邊必須是直直的。
師:密碼是什么?盒子打開了。
7、找出身邊的角
過渡:小蝸牛給大家?guī)砹艘粋五角星,你喜歡嗎?老師在這個面上找到了許多的角,你能找到嗎?別著急,老師也找到了一個角。下面仔細聽,聽巢老師是如何介紹這個角的。我找到的是這個角,這是角的頂點,這是它的一條邊,這是另一條邊。你學會了嗎?你能像巢老師這樣介紹你所找到的角嗎?好的,你來介紹。說的真不錯。誰還找到了不同的角?你來介紹。聲音真響亮啊。
小朋友們的眼睛真厲害,能很快地找到圖形中的角,其實,我們的身邊處處存在著角,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找一找:和你的同桌找一找,我們的課桌上和教室內哪些物體的面上藏著角,并指出它的頂點和兩條邊。
師:同桌互相幫忙。小朋友,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呢?請你上來指一指。(糾正學生指角方法)學生若指出課桌的面、鉛筆盒的面、黑板的面上有角就指出生活中的角和數學上的角是有區(qū)別的:為了安全起見,我們生活中如果做出尖尖的角就可能傷害到別人,所以工人叔叔就想辦法將它磨圓了。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練習十三的第46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立體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學會運用本單元所學的立體圖形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佼嬘虚L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的立體圖形的投影片;
、陂L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的模型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幾種立體圖形?它們的名稱是什么?
學生:我們學習過五種立體圖形(如果沒有選學球就說四種立體圖形)。它們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
教師出示畫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的立體圖形的投影片,讓學生觀察。
教師:這些立體圖形都有各自的特點,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說一說每種立體圖形的特點。分別說出每一種圖形的組成部分及名稱,如幾個頂點、幾條棱、幾個面、幾個底面、底面的形狀、高、曲面等。
教師:我們還學習了求這些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誰能說一說每一種圖形的表面積和它的體積有什么區(qū)別?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拿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模型說明:什么是這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什么是這個立體圖形的體積。
教師:怎樣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表面積?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說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表面積的方法。
教師:怎樣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體積?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說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積的方法和公式。
教師:大家說得很好,學習得很扎實。這些立體圖形除了各自的特點以外,有的圖形還有與其他圖形共同的特點,F(xiàn)在我們就來動動腦筋,給它們分分類,把有共同特點的圖形分成一類。先自己試著分一分,然后說一說,你是根據什么分類的,它們共同的特點是什么。
讓學生自己試著分,然后讓學生發(fā)言說自己的分法、分類的理由。通過教師與學生的討論,可以有幾種分法。如:
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沒有曲面。
圓柱和圓錐的底面都是圓形。
圓柱、圓錐和球都有曲面。
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是上下一樣大。
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都是底面積高。
教師:很好2我們不但掌握了這個單元學習的新知識,還會把新學習的知識與以前學習的知識結合起來理解,這使我們掌握的知識更豐富、運用起來也更靈活。
二、課堂練習
教師:現(xiàn)在.我們還要練習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可以使我們知道所學的知識有什么用處。還可以使我們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1.做練習十三的第4題。
讀題后,讓學生討論這道題的題意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解這道題先要求什么?(先要求這個底面直徑是2米、高是3米的圓柱的側面積,加上這個圓柱的底面面積。)
然后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行間巡視,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十三的第5題。
請學生讀題后,教師提問:這道題先要求什么?(先要根據高與半徑的比,求出高的長度。)
然后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行間巡視,提醒學生第(1)小題的得數需要取近似值,注意取近似值的方法。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十三的第6題。
請學生讀題后,教師提問讓學生思考:
這道題先要求什么:(先要求這個底面積是12.56平方米、高是1。2米的圓錐的體積:)
再求什么?(再求已知這個長方體的體積,又知道它的寬是10米、高是2厘米,求這個長方體的長。)
然后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行間巡視,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材p73--75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萬以內數的調查、收集、整理,讓學生初步感受多位數,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
2.使學生掌握萬以內數的讀法,會正確地讀出萬以內的數。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能力。
5.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收集資料,感知四五位數
學生課前收集資料,寫在卡紙上,并貼在黑板上。
昨天同學們都收集了電腦的價格,現(xiàn)在請同學將它們貼到黑板上來,讓大家來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類
師:黑板上有這么多數,請你先輕輕的試著讀一讀,然后觀察這些數的特點,并給這些數分分類。
生:這兩類數一類中有零,另一類沒有零。
三.讀法
1.沒有零的數的讀法。
師:你覺得哪一類數讀起來比較容易?誰能來讀一讀?
讀這些數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書:
從高位起,按照數位順序讀;
萬位上是幾就讀幾萬,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是幾就讀幾百……
2.有零的數的讀法。
師:這些有零的數你會讀那一個?你能找出和他同一類的數嗎?
學生小組討論。
師:每個人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
師將黑板上的數移位。
師:讀這些數有什么好方法?
板書出示: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0;
師:你還會讀哪一個數?(末尾有0的數)找出末尾有0的數,
師:讀這些數,又有什么好辦法?
板書出示: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師:剛才我們已經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數的讀寫的方法。你能寫一個中間和末尾都有零的數,讓大家來讀一讀嗎?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現(xiàn)在請同桌互相出題,考考對方。
四.寫法
師:剛才還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價格還沒有展示出來,現(xiàn)在我就請這些同學來報一報,看你們能不能記下來。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
出示板書:幾萬就萬位上寫幾,幾千就千位上寫幾,幾百就百位上寫幾……
師:誰還能來報一報。(有0的數)
學生試寫。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同桌兩人交流一下。
學生匯報。
出示板書: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五.練習與鞏固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小結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到了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讓學生比較熟練地利用6-9的口訣計算表內乘除法,進一步體會乘除法之間的關系。
2、數學思考、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學到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讓思維敏捷的學生能拓展應用知識,培養(yǎng)學習初步的數學思想。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會運用乘除法的綜合知識提出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乘除法的綜合知識提出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1、情景導入:
師:如果今天我們去游樂場,你們最想玩什么?
(讓學生“玩”,激發(fā)學生對問題情境的興趣)
生:小火車、碰碰車、游船、青蛙跳、卡丁車……
師:如果去玩,你們最關心的是什么?
(伴隨興趣,引發(fā)學生對“玩”的思考,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類,以利于學生獨立編題,如何坐人——評出“小領袖”,如何花錢——評出“小管家”)
生:小火車4人/節(jié)、碰碰車2人/輛、……(如何坐人)
生:票價……(如何花錢)
2、提出相關數學問題:
A:買5張碰碰車的票需要多少錢?
B:24人能坐滿幾節(jié)火車車廂?
(1)、學生獨立完成。
(2)、學生匯報
生:因為一張碰碰車票是5元,5張是5個5元,所以5×5=25元
生:因為一節(jié)車廂坐4人,把24人按每節(jié)4人做,用除法24÷4=6輛
(3)、小結:
師:上面算式各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是乘法、一個是除法。
生:就來利用乘除法幫助我們解決去游樂場玩的一些小事。
(啟發(fā)學生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讓學生自主探究本節(jié)課的重點,形成乘除問題的意識)
二、你問我答,師生同樂
1、師:根據如何坐人,如何花錢,結合我們的'游樂項目編寫問題,看誰能做大家的“小領袖”,“小管家”,組織好大家的游玩?
(要求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編算花錢,還是編綜計人數的)
2、學生獨立編寫問題。
3、師:我想你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證明自己有沒有“小領袖”,“小管家”的能力了吧,請你的同桌幫你評評吧,請同桌列出算式。
(本課重點在于解決有關乘除法的簡單問題,所以在訓練過程中,只列式,不計算)
4、學生列出同桌相關問題的算式。
5、師:小組合作交流一下,評出本組“小領袖”(或)“小管家”。
(列算式情況是否正確,學生自主進行辯論,在辯論中達成共識,列出正確答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互助水平,鍛煉了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
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練一練 第2小題
盒飯每盒4元
小兔:我買2盒用了多少錢?
□○□=□(元)
狼:我用了24元錢,我花的錢是小兔的幾倍?
□○□=□
小牛:20元我能買幾盒?
□○□=□(盒)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匯報交流
四、師生同樂,提升知識
三人擊靶,靶環(huán)只有8環(huán)、9環(huán),每人擊三次,一人27分,一人26分,一人24分,
問:他們每次各得幾分?
1、設計游戲:四人小組,一人持簽,三人抽簽,游戲3次,統(tǒng)計三人得的總分。
2、小組匯報結果
3、說出算式,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
生:9×3
生:9+9+9
生:3個8同上
生:9×3—1(通過觀察,學生得出,9比8 多1,所以26是3個9少1)
生:8×3+1×2(根據上面學生提示,9比8 多1,所以26是3個8多2個1)
五、練習總結,回歸自然
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 第1題(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9 ÷3=48÷8= 27÷9= 49÷7=
16÷4=42÷7= 54÷9= 81÷9=
18÷3=54÷6= 63÷7= 4 ÷4=
6 ×7=36÷4= 12÷6= 7 ×9=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第67頁例5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并能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知余數在生活中的靈活應用,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目標解析:
本課教學目標是在學生已學習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定位的。結合學生熟悉的劃船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最多與至少的含義,運用所學的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選擇進一法或舍余法確定問題的結果,進一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感知余數在生活中的靈活應用。
教學重點:
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情況對余數進行合理取舍。
教學準備:
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設疑自探
。ㄒ唬┙涣鳎河米疃嗪椭辽僬f一句話。
(二)復習導入
1.復習有余數的除法。
口算教材第69頁第3題。
2.匯報交流,以舊引新。(板書課題)
二、解疑合探
(一)提出問題,理解題意。
1.課件出示例5
22個學生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他們至少要租多少條船?
2.審題交流
。1)你知道了什么?
。2)每條船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
。3)至少要租多少條船什么意思?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學生嘗試解題,教師巡視指導。
2.多種方式感受進一法。
(1)畫圖表示
。2)數字表示:4,4,4,4,4,2,要租5+1=6(條)船。
。3)列式表示:224=5(條)2(人)
還多出的2人,應該再租一條船,共要租5+1=6(條)船。
3.比較辨析,理解進一法。
(1)討論辨析,明確進一法。
、儆行┩瑢W認為租5條船就夠了,你怎么想?
、谟嘞聛淼2人怎么安排?
(2)比較優(yōu)化,掌握列式表示法。
。ㄈz驗結果,梳理強化。
1.回顧反思:他們至少需要6條船,解答正確嗎?
2.乘法驗證:5條船最多只能坐20人,所以要坐22人至少要6條船。
三、質疑再探
師生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收獲嗎?
余數在生活中真是太調皮了,有時候需要加1,有時候需要舍掉,一不小心就會出錯。在今后的學習中、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有余數的問題,只要同學們認真審題,靜心思考,根據實際情況對余數進行合理的取舍,就能成為余數的好朋友。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運用拓展
(一)基本練習(第67頁做一做的第1題)
1.審題,理解題意。
2.思考,獨立解答。
3.質疑:結果為什么要加1?
。ǘ┳兪骄毩暎 教材第67頁做一做的第2題 )
1.小麗有10元錢,買3元一個的面包,最多能買幾個?
。1)弄清題意。
。2)獨立解答。
(3)討論交流,理解舍余法.
思考:余下的1元,還夠再買一個面包嗎?
2.用這些錢能買幾個4元的面包?說說理由。
(三)綜合練習(教材第70頁練習十五的第8題)
學生獨立審題思考解答后,匯報交流,引導學生綜合考慮3種花的情況,以束數最少的花為標準確定。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角、認識角的過程。
2.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學會畫角。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角。
教學難點:
正確畫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
2、提問: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什么?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聯(lián)系實際,找角
1、說一說你從圖中發(fā)現(xiàn)什么?
2、小組活動:找角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物體上有角,你能找到嗎?現(xiàn)在在小組內把你看到的角說給別人聽,看哪個小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師:哪個組的同學想先把你們組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請幾個學生上臺指)
師:老師明白了,同學們指出的角原來是這樣一個圖形(邊說邊在黑板上點一個點),這是個角嗎?
生:不是,這是個點。
師:對,這是個點,剛才同學們指的不就是這樣嗎?想想看,怎樣才能將你想的樣子完整地指出來?在小組里討論一下,再指指看(學生活動)
師:哪位同學能指給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請同學上臺指)
師:現(xiàn)在同學們指角的時候,不光指了一個點,還指出了兩條直直的線,也就是這樣一個圖形(出示現(xiàn)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學的指法還不對。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樣指角的?(教師示范)
會指了嗎?在小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組合作,折角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圓形的紙,這張紙有角嗎?
生:沒有。
師:怎樣才能折成一個角?(師生折角,生高舉角展示)
師: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用這個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覺,再摸一摸兩邊,有什么感覺?
誰能給這尖尖的取個名字?誰能給這兩條直直的取個名字?
師:像這樣從一點引出兩條直直的線的圖形,就可以說它是一個角。誰能告訴大家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同桌互說:自己折的角的頂點、邊在哪里?
(四)動手操作,演示活動角
1、師:(出示活動角,兩邊重合)
請同學們拿出活動角,跟老師一起做(師讓活動角慢慢張開)
你發(fā)現(xiàn)角有什么變化?
師:請你跟我這樣做。
你又發(fā)現(xiàn)角有什么變化?
師:通過剛才的操作,我們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邊叉得越開,角就越大。
2、魔術
師:同學們表現(xiàn)真好,老師送你們一個魔術。(抽動活動角)
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沒有變化?
師:角的大小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3、比較角的大小
師:(課件出示)猜一猜,下面兩個角,哪個大?哪個小?
師:怎樣驗證?(打開p40,用三角板驗證)
你發(fā)現(xiàn)什么?
(課件演示:兩個角重合)
(五)體驗感悟,畫角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把角的樣子畫在紙上。(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工具試一試)
2、展示學生畫的角
師:畫得怎樣?
3、師示范畫
師:想知道怎樣畫又快又美觀嗎?
4、請用正確的畫法再次畫一個角。
[評析: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發(fā)揮的機會,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在探索和自主體驗過程中,學生獲得體驗]
(六)總結升華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鞏固拓展(游戲)
1.師: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老師獎勵你們做游戲,好嗎?(好)同學們喜歡爬山嗎?(喜歡)今天咱們就來做個爬山游戲。看,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頂的路上,設了這樣幾個關口,只有順利闖關,才能到達山頂。哪組同學愿意帶領大家率先闖過第一關
電腦出示:下面圖形哪個是角
2、師:現(xiàn)在繼續(xù)闖第二關。電腦出示: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
3、師:第三關最難,誰有信心繼續(xù)闖關?電腦出示:下圖中有幾個角?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一兩步連續(xù)運算,并通過計算探索發(fā)現(xiàn)一些簡單數學規(guī)律。
2、讓學生體驗計算器計算的方便與快捷,進一步培養(yǎng)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受計算器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一些簡單的數學規(guī)律。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紙、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 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談話:同學們,你們玩過快樂聯(lián)想的游戲嗎?還想玩嗎?
課件依次出示四個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完美
基督教
醫(yī)院
三三兩兩
師:你能想到什么?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出示提示四
生3:我猜是十。
答對的同學,給予肯定。
師:還想玩嗎?
課件依次出示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知錯能改
小巧
學習用品
計算工具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認為是橡皮。
出示了提示四后
生3:計算器。
表揚答對的同學。
今天我們來學習用計算器計算。
課件出示課題,并板書。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認識計算器。
同學們,你們在哪里見過計算器?(根據同學回答,依次出示課件中的圖片)
表述:看來計算器已經深入我們生活中。瞧,老師手中就有一個計算器,你們觀察過計算器嗎?看老師手中的計算器,你們看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依次板書數字鍵、符號鍵、功能鍵、鍵盤、顯示器)
指出:有些功能鍵由于我們所學知識有限,現(xiàn)在還不需要用,今后我們可以再慢慢認識它們。
2、認識開機鍵、關機鍵。
用計算器前,先按什么鍵?(ON鍵,根據學生回答指出開機鍵)
用完后呢?(OFF鍵,指出關機鍵)
3、嘗試用計算器計算。
有多少同學會用計算器?真會?那我們來試著瞧瞧。
(課件出示 38 + 27 = 3018 = )
指名說第一題計算過程。
師:你是怎么輸入的'?
。ㄏ容斎3和8,再輸入加號鍵,輸入3和7和等號鍵,等于65。)
追問:想知道得數,需要輸入什么鍵?(等號鍵)
指出:算完后,我們可以口算或者筆算驗算計算結果。
4、用計算器計算試一試。
看來同學們都會使用計算器計算了,讓我們再顯身手,拿出計算器和學習工具。把得數寫在練習紙上。
。ㄕn件出示書上第101頁的試一試)
交流得數
師:你有什么感受?(計算器計算的便捷,是我們的好幫手)
重點講解816 68 27 是怎樣輸入的 ?
5、比一比用計算器計算
。ㄕn件出示題目)
師:剛才同學們表現(xiàn)的都非常出色,我們來一次計算比賽如何?
問:你為什么這么快?(因為有幾題可以口算的)
師:其它同學看出來了嗎? 是哪幾題呢?(25 4 128 8 6180625)
小結:是啊,能口算的就不需要使用計算器了。
6、解決實際問題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
課件出示: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每天大約滴水12千克,按照一年365天計算,這個水龍頭一年會 浪費( )千克的水。
師:你知道一年要浪費多少水嗎?(36512 =4380 千克)
讀完這則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說
小結:我們從小就要培養(yǎng)節(jié)約用水的習慣。
三、 探究規(guī)律,靈活運用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1頁第3題。)
師:想不想繼續(xù)接受挑戰(zhàn)?
問:觀察式子有什么特點?(都有一個相同的乘數)
問:那么它們的積和乘數142857有什么關系呢,先計算,再交流。
全班交流得:積都是由乘數142857里的數字組成。而且還有回文的特征。
2、教學11111111111111=
師:數字1也給大家?guī)Я艘坏离y題,愿意繼續(xù)接受挑戰(zhàn)嗎?
學生計算
師:從同學們的表情中,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遇到了困難,是嗎?
指名說遇到的困難。
指出:顯示器上顯示了錯誤的標志,即使顯示了一部分數字,也是不準確的。
師:誰能想個好辦法呢?
交流得出:找規(guī)律
課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指名說得數,觀察這些算式得出規(guī)律。
師: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11111111111111=的積怎么填了嗎?
指名說。
師:你有沒有想說的 ? (計算器也有不足的地方,人腦更勝一籌)
3、課件出示
99=81
9999=9801
999999=998001
師:觀察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規(guī)律?
學生交流得出規(guī)律
師:再讓你用9寫幾個這樣的等式,你會嗎?
展示兩位學生的式子。
小結:同學真棒,已經會用規(guī)律來解決問題了。
四、了解計算工具的歷史
師:同學想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歷史嗎?
課件出示圖片和配音文字。
師:了解了這些資料,你想說什么?
學生發(fā)言。
五、總結全課
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最想對計算器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