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課題:
小數的大小比較第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學推理。
2.通過運用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教材第90頁主題圖,談話引入:今天天氣真熱,童童想到冷飲店買些冷飲。請大家觀察價目表,看看這里有哪些品種的冷飲,價錢分別是多少?
學生看圖,教師指名說說每種冷飲的名稱和價錢。
教師整理板書: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磚1.5元,蛋筒2.2元。
提問:通過這些商品的價錢,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2.談話:童童想買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個貴一些,你能幫她比一比嗎?揭題: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3。
提問:如何比較0.8和0.6的大小?
課件出示:0.8 ○ 0.6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并選派代表交流、匯報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686,0.6=,>,所以0.8>0.6。 10101010
出示兩個正方形,讓學生在正方形中分別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小結:兩個小數都是零點幾的,我們可以比較它們的小數部分,十分位大的這個小數就大。
2.試一試。
提出問題:比一比雪糕和冰磚的價格,并和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出示:0.8 ○ 1.5
(1)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小組選派代表匯報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數部分是0,1.5的整數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寫成分數是88,
想法三:因為8比15小,所以0.8
(2)談話:同學們說得很多,這些方法都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我們還可以用數軸來表示這兩個數。
(出示數軸圖)提問:你能在數軸上標出0.8和1.5的位置嗎?
學生在教材中的數軸上標出兩個小數的位置。
學生匯報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結:兩個小數的整數部分不相同時,可以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
(3)引導:在數軸上標出0.6,比較0.6、0.8和1.5這三個數哪個,哪個最小。學生獨立標出位置,并比較大小。
(4)任意選兩種冷飲,比一比價格,再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學生在小組里交流,主要比較以下四種情況:
0.8○2.2 0.6○2.2 1.5○2.2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比較的方法,師生共同講評。
比一比:四種飲品,哪種冷飲最貴,哪種,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結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提問:我們在比較小數的大小時,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來比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師總結。
(1)采用換算單位法,把較大的單位換算成小的單位。
(2)數軸比較法,先把這些數依次在數軸上標出,然后比較其大小。
(3)整體比較法,即位數相同,從位比起,相同數位上的數誰大這個數就大;位數不同,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時候,就比較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大,這個小數就大。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兩條彩帶各長多少厘米嗎?(6厘米和9厘米)
再問:用分米作單位,這兩條彩帶分別長多少?
再問:你能比較這兩個小數嗎?(0.6分米
(2)要求:先寫出小數再比較大小。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說說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根據圖中的涂色部分寫出小數,然后比較大小。
指名匯報,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比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先回顧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再獨立完成,完成后指名匯報。
4.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先在數軸上標出數,然后按順序把三個數填入括號內,最后集體交流,說說比較的過程。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的例題2 。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guī)律的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guī)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每生準備3張數字卡片,學具袋。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問題情境:
師:森林學校的數學課上,猴博士出了這樣一道題(課件出示)用數字1、2能寫出幾個兩位數?問題剛說完小動物們都紛紛舉手說能寫成兩個數:12、21。
接著猴博士又加上了一個數字3,問:“用數字1、2、3能寫出幾個兩位數呢?”
小豬站起來說能寫成3個,小熊說6個,小狗說7個,到底能寫出幾個呢?
小朋友們回答能寫6個。
請問:“用數字1、2、3能寫出幾個三位數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師:請同學們也試著寫一寫,如果你覺得直接寫有困難的話可以借助手中的數字卡片擺一擺。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匯報所寫個數,教師根據巡視的情況重點展示幾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有的重復寫了,有的漏寫了。
3.小組討論師:每個同學寫出的個數不同,怎樣才能很快寫出所有的用數字1、2、3組成的三位數,并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
4.小組匯報匯報時可能會出現(xiàn)下面幾種情況:
。1)無序的。
。2)從高位到低位,數字由小到大。先寫出1在百位上的有123、132;再寫出2在百位上的有213、231;再寫出3在百位上的有312、321。
。3)從高位到低位,數字由大到小等方法。
5.小結教師簡單小結學生所想方法引出練習內容:課本113頁例2,小組討論完成。
。ㄈ┩卣箲1、數字2、3、4、5寫出不同的三位數?寫完交流。請你試著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教學反思:
簡單的組合(兩兩組合)
教學內容:教科書114頁例3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玩一玩、畫一畫等實踐活動,2、了解有關兩兩組合的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問題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大膽猜想、積極思維的學習品質,5、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6、學生能應用組合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兩兩組合規(guī)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方法準確地計算出組合數。
教學用具:主題圖的課件、學具卡片、鉛筆、直尺等。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
2、激趣導入。
導語:小朋友們喜歡什么樣的球類運動呢?讓學生各抒已見。當有人說到足球時。老師馬上引到學校冬季運動會,我們三年級3個班的比賽情況,結果我們班得了第一。那我們班比賽了幾場?學生回答兩場。三個班比賽,每兩個班比賽一場,那一共要比賽多少場呢?四人小組合作完成。然后匯報,并說理由。
3、引導參與。
4不48、共同探究。
師:20xx年世界杯足球c組比賽有幾國家?是哪幾個國家?讓學生發(fā)表意見。他們說不出,老師再告訴他們。
師:如果這四個隊每兩個隊踢一場球,一共要踢多少場?(課件演示主題圖)
1、讓學生大膽說一說、猜一猜。
2、四人小組用學具卡片擺一擺、討論討論。
3、學生匯報。
4、匯報時可讓學生利用學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們求組合數的方法。
5、一小組演示。
6、其他同學認真觀看。
8、然后在相互探討、補充。
9、力求能準確算出比賽場數。
10、方法允許多樣。每種方法都放手讓學生相互交流、學習。老師適當引導。
11、師生共同。
12、小結。
a、用畫“正”字數出要踢多少場。
b、把巴西、土耳其、中國、哥斯達黎加四個國家擺成正方形用連線的方法求出場數。
c、把巴西、土耳其、中國、哥斯達黎加四個國家擺在一直線上在用連線的方法求出場數。
13、用課件將上面第二、第三種方法直觀演示。
14、讓學生把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具體化。
15、老師總結。
剛才同學們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況逐一羅列出來,有的同學是用圖示法求出兩兩組合數的,用哪一種方法求都可以,只要這種方法是你喜歡的。
16、比賽結束了。運動員相互握手告別。問題是:四個人每兩人握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
(1)進行禮儀教育。
。2)四人小組進行實踐。
。3)請1-2個小組代表上臺演示。
三、拓展練習。
提問:如果是5個運動員每兩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
討論、匯報。
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我們的校園(教材第106頁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能認真仔細的觀察插圖(見教材第106)頁例題),解決“如果只有3000元,如何鋪草皮”的問題,讓學生用不同的鋪草皮的方法計算出相應的費用。
2.在熟悉的校園生活情境中,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能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體現(xiàn)“用數學”的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習的自信心,獲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1.解決“只有3000元,如何鋪草皮”的問題;
2.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yǎng)“用數學”的意識,滲透優(yōu)化思想。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愛我們的校園嗎?校園就是我們平時生活學習的場所。綠茵茵的草坪多么可愛!可是你們知道嗎,這些場所里面還有一些數學問題。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領你們再次走進我們美麗的校園,用我們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去解決校園中的一個個數學問題,看誰最靈活,好嗎?
板書課題:我們的校園
【新課講授】
(一)課件出示鋪草皮例題:
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生1:兩塊草坪同樣大,長28米,寬16米。鋪草皮有3種種類:白三葉每平方米2元,高羊茅每平方米3元,天堂草每平方米4元。
只有3000元的費用。
師:有哪些鋪草皮的建議?
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匯報。
。1)先算出草地的面積。
生2:因為兩塊地同樣大,是長方形的.,根據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列式為:
28×16×2=896(平方米)
(2)鋪草皮的建議。
生3:全部鋪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葉草。
生4:全部鋪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
生5:一半鋪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葉草,一半鋪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生6:一半鋪鋪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葉草,一半鋪每平方米4元的天堂草。
(3)計算不同鋪法的費用。
方法一:全部鋪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葉草。
生7:896×2=1792(元)
1792元<3000元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通過實踐活動,發(fā)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正確辨認從正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難點:
正確辨認從正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具:課件、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立體圖形。今天老師邀請正方體和我們一起來學習。用正方體搭一搭立體圖形。(板書:搭一搭)
二、動手操作,建立空間觀念
1、活動一:探索站在最佳位置觀察正方體,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正方體,看看它有什么特征?(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大小相等的正方形。)
。2)教師任指幾個面,讓學生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來描述。
。3)請你拿出一個正方體學具,放在桌上,從一個最佳的角度觀察它,看看你最多可以看到它的幾個面。用手摸摸你能看到的那幾個面。(一個正方體最多可以看到三個面。)
。4)小結:你觀察到的這三個面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正面、側面和上面。(板書:正面、側面、上面)
2、活動二:請你用四塊大小相等的正方體,自由搭建立體圖形。同桌說說從正面、側面、上面分別看到的是什么形狀。(出示課件)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觀察到的圖形不同。
3、活動三:根據指令搭出相應的立體圖形。
。1)李老師設計了一棟大樓,想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立方體搭一搭,比比哪個同學能夠理解老師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來。搭完的同學就馬上坐端正,老師就知道你是最棒的了。
1)橫著放3個方塊,在最左邊的正方體上面再放一個正方體。你們是怎樣搭的?(電腦出示)你們搭的和李老師設計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這個設計師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師。
2)先放一個正方體,再在它的前面、上面、右面各放一個正方體。(電腦演示)
(2)老師想找最棒的同學來當“設計師”和“建筑師”!霸O計師”的指令要既清晰又簡潔,“建筑師”要搭得又快又好。同桌兩人輪流互換練習,等會請你們把最棒的“設計師”和“建筑師”推薦給老師。(同桌練習搭立體圖形)
請一組同桌發(fā)指令搭立體圖形。在“設計師”發(fā)指令的時候,其他同學也一起搭一搭,跟“建筑師”比比,看看誰搭得更好。
4、活動四:通過盡可能少的.問題搭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1)同學們玩得這么高興,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玩。老師不看你們搭好的大樓,不用同學們給我指令,只要問你們一些問題,根據你們的回答,我就會搭出和你們想的一樣的大樓來,我們試試看吧!
你用了幾個立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上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側面看是幾個正方形?
。2)你看,老師搭的和你想的一樣嗎?你們同桌兩個人也來試一試吧。注意:你們的問題盡可能提得明確些,回答問題的同學也盡可能回答準確;Q輪流練習。
三、鞏固練習。
1、搭一搭,看一看。正面畫“√”,上面畫“○”,側面畫“△”。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搭一搭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
第3單元 測 量
第3課時 千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經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換算方法。
3、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4、滲透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 點: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以及距離的估測。
難 點: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以及距離的`估測。
【教學準備】課前領學生到操場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計下所需的時間及步數。
【教學步驟】
一、導入,初步感知: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度。
。4)測量教室的長。
。5)測量武漢到廣州的路程。
師:如果要測量武漢到廣州的路程,我們可以選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呢?
3、揭示課題: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武漢到廣州的距離比較遠,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邊說邊板書)
二、學習新知
(一)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千米”,(教學例4)如:
。1)出示四張畫片,學生觀察討論,說標記的意思。
圖1:火車已經行駛了180千米。
圖2:公路上汽車限速每小時60千米。
圖3;離南京還有98 千米。
圖4:地圖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別表示實際長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過“千米”?(讓生答)
(3)小結: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做單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書:千米的認識)
。ǘ┬抡n展開:
1、聯(lián)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觀念:
1千米有多長呢?昨天老師帶領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個100米?(10個)對,就是像我們昨天那樣走10次,5個來回。
10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們可以寫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齊讀一次 。(指導學生朗讀:用不同的停頓來區(qū)分)
追問:2千米=( )米 (讓學生說想法,如:2千米里有2個1千米,就是20xx米)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長?
。1)出示學校操場:這是我們小學的操場,一圈是400米,沿著它跑幾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師進行了一次實地測量,從我們熟悉的學校出發(fā)一直往東走,到工商銀行大約是1千米。
從學校出發(fā)一直往西走到天橋底大約是1千米。
現(xiàn)在你腦子里有1千米長度的概念了嗎?閉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長度。
。3)你能從生活中找出1千米嗎?
三、實際運用
1千米在你們頭腦中已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師帶大家到智慧宮去闖一闖,愿意嗎?
1、第一關(練習六第4題)
。1)讓學生獨立嘗試,通過畫一畫,算一算,加深對千米的認識。(把算式寫在本子上)
(2)交流反饋,鼓勵學生在圖中找出不同的路線表示出1千米。
2、第二關(練習六第8題)
一圈400米,5圈幾千米?如何列式計算,先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關(練習六第14題)
。1)學生先讀題,然后理清思路,他們選擇什么方式去比較合適,關鍵是看出發(fā)地點與目的地點的距離,根據距離的長短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別是多少,根據距離,估測一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長能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
4、第四關:改一改:
。ㄕn件出示) 小明的日記
20xx年9月17日 星期四
今天早晨7點鐘,我從2厘米的床上起來。用了3小時很快刷了牙、洗了臉,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長約20分米的油條。然后和爸爸媽媽走了200千米來到公共汽車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鐘。路上碰到體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問:“小明,上哪兒去?”我說:“去七一廣場放風箏! 丁丁說:“七一廣場離這里很近,才1米呀!
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里的一個新成員:千米。你們有什么收獲嗎?(了解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簡單換算,并了解了它的實際用途。)
五、課后延伸
1、讓學生實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讓學生試著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確地進行計算。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植樹節(jié)馬上就到了,你們有什么計劃嗎?請看明明班的同學在干什么呢?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出示掛圖,大家看一看,這里有什么?
1、仔細觀察并說出圖意。
2、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問題?
3、試著解決所提問題。引出:20×3=
4、討論算法——20+20+20=602×3=6,20×3=60
三、嘗試解決,拓展應用
1、每箱草莓40個,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個?(學生獨立解決,全
班交流)
2﹑70×830×6600×94×6020×73×80090×58×50700×4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
90根。
、3頭小象吃一堆香蕉,夠1天吃嗎?
、1頭大象一個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還能提出兩個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四、小結:
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比較簡便?本節(jié)課學生在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并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
板書設計:
小樹有多少棵
有3捆樹苗,每捆20棵,一共有小樹多少棵?
20×3=60﹙棵﹚
答:一共有小樹60棵。
需要多少錢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7
教學內容:
三年級第一學期(試用本)課本第12~13頁
教學目標:
1、會運用乘法模式“乘是同數連加”來計算乘整十數、整百數,加強對乘法定義的理解。
2、推算:從3×2推出3×200,培養(yǎng)類推能力。
3、掌握并能熟練計算乘整十數、乘整百數。
4、經歷自主探究乘整十數、整百數計算的方法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感悟算法最優(yōu)化。
5、在探索與應用過程中,發(fā)展自主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習數學的信心與興趣,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掌握并能熟練計算一位數乘整百數。
教學難點:理解推算:從3×2推算3×200。就是表示3×2個百,即(3×2)個百。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主題圖
師:今天帶著同學們來參加秋季運動會,學校的跑道一圈長為200米。激烈的比賽開始了。
二、探究新知
1、獨立探究
出示小胖的問題:3×200是多少?
師:這道3×200的積是多少呢?你會算嗎?如果你可以獨立解答,算完后就把你的解答方法和你的同桌介紹一下。如果有困難也可以先找小組內的小朋友討論后再解答。
2、交流算理
交流匯報計算方法:
方法一:因為3×200表示3個200連加,200+200+200=600
所以,3×200=600
方法二:我使用推算的方法,因為3×2=6,所以3×200=600
(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時出示板書介紹算理)
師:把200看成2個百,那么3×200就是(3×2)個百,也就有6個百,是600,所以我們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來計算。
3、歸納小結,揭示課題
在計算一位數乘整百數時,可以利用乘法的定義--同數相加來計算;也可以先想一位數乘一位數再推算出結果。
板書:一位數乘整百數
4、獨立完成4個800是多少?小胖第一名,來算。
4×8=32
4×800=3200
5、練一練
、傧裥∨忠粯佑嬎悖
5×3= 7×5= 5×7= 3×5=
5×30= 7×50= 5×70= 3×50=
5×300= 7×500= 5×700= 3×500=
、谟米约合矚g的`方法計算,誰快?
5×400= 5×900= 4×900= 7×800=
8×300= 4×800= 4×800= 6×800=
10×700= 9×700= 4×700= 5×800=
問:你是怎么計算一位數乘整百數的?
那通過7×9這道題,你可以推算出哪些乘法題呢?
生:7×9=63,7×90=630,7×900=6300……
三、實際應用
1、出示:第13頁的圖
師:從圖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2、問: 3×20=? 20×3=?
學生獨立計算,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板書:交換
3×20=? 20×3=?
3×2= 2×3=
3×20= 20×3=
3×20= 20×3
3×200=? 200×3=?
3×2= 2×3=
3×200= 200×3=
3×200= 200×3
3、師:運用剛才計算方法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的生活實際問題。
4、完成第13頁的練一練
五、總結全課: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是收獲呢?
測試練習:400×2= 20×50= 400×20= 60×30=
6×600= 70×8= 20×60= 90×8=
7×20= 500×8= 700×3= 200×60=
課后反思: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
一、教學內容
1.時間單位“秒”的認識
2.對于一段時間的感受和體驗
3.簡單的時間計算:時間單位的簡單換算及計算經過時間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選擇合適的單位和工具對時間進行度量。
2.結合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會用一定的方法估計時間。
3.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體會時刻與經過時間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培養(yǎng)估計意識,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三、編排特點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學生對時間概念的理解
對“時間”這個可以計量的量,掌握單位并能選擇合適的單位和工具進行測量,是認識時間概念十分重要的兩個方面。
在認識了時間單位“秒”之后,安排對分與秒關系的認識,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時間單位的系統(tǒng);在認識單位后,安排對其計量工具的認識,包括鐘面、電子表和秒表,了解其使用方法,以便選擇合適的工具對時間進行度量。
時間不像長度、質量等概念那樣直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非常抽象。學生對時間概念的理解是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而逐漸深入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經歷大量的實踐活動,而學校教育的時間十分有限,因此,教材充分利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大量關于時間的經驗,設計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時間概念。
2.設計豐富的、形式多樣的活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
首先,讓學生感知“1秒”“1分”這兩個時間單位的長度時,通過聽滴答聲,眨眼、拍手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觀,幫助學生對標準時間單位建立清晰、準確的感知。
其次,設計了“1秒有多長”“15秒有多長”“1分鐘有多長”“記錄運動前后1分鐘內心跳和呼吸的次數”等多種體驗活動,將抽象的時間轉化為能夠具體感知的“量”,幫助學生體驗時間的長短,同時滲透估計的方法。
最后,注重體現(xiàn)估計的方法。
3.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
教材安排讓學生解決生活中與計算時間有關的實際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問題解決能力。關于時間的計算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教材通過突出解決問題的步驟和解決問題方法的梳理與引導以突破這一難點。
教材在例題中安排了求經過時間的問題,認識并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數學模型“經過時間=結束時刻-開始時刻”,培養(yǎng)學生的模型思想。
同時,注意解題策略的多樣化。例如,針對例2提出的問題“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教材中給出了“數格子”和“計算”兩種方法,不要求學生一定用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四、具體編排
。ㄒ唬┟氲恼J識
1.主題圖
(1)主題圖由四幅情意圖組成,呈現(xiàn)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馬路上設有計時器的紅綠燈、操場上1分鐘跳繩及50米跑步測試的場景,喚醒學生已有的關于時間的生活經驗,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同時為建立時間觀念提供素材。
。2)這4個場景,同樣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例如,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除夕人們都會一起等待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蘊含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馬路上的紅綠燈蘊含著交通安全的教育;跳繩和跑步活動蘊含了鍛煉身體意識和習慣的教育。
2.秒的認識和“1分=60秒”
。1)在主題圖的教學之后,教材直接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同時,認識鐘面上的秒針,進一步理解鐘介紹鐘面上刻度的含義。
。2)以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3幅連續(xù)的鐘面,幫助學生理解分與秒的關系,即1分=60秒。至此,應使學生對所學的時間單位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把握。
。3)介紹常用的其他可以計量秒的工具,電子表和秒表,明確各自用途。
。4)通過動作、聲音等多種活動,讓學生體驗1秒究竟有多長,幫助學生建立1秒的時間觀念。
。ǘ┖唵蔚臅r間計算
1.例1(時間單位間的換算)
。1)看課件
2.例2(解決問題)
。1)呈現(xiàn)“數格子”“計算”等多種解題策略,讓學生了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2)在這兒還只是簡單的時間計算,教師在補充練習時也不要出跨“時”的題目,如6時40分至7時20分是多少分。
五、教學建議
1.關注學生認識需求,切實開展體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
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是本單元內容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中,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讓學生用多種方式體驗:1秒有多長?10秒有多長?15秒有多少?30秒有多長?1分能干什么?……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及1分的正確的時間觀念。
2.充分發(fā)揮鐘表模型等直觀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學難點
由于時、分、秒之間的進率是60,而不是十進制,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有關時間計算的教學無疑成為了一個教學難點。因此,教學時,加強對鐘面的觀察,讓學生明確: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多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了多少;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關系。
在教學有關時間的計算時,可以引入數軸來直觀表示“時間”(如右圖),將抽象的的時間與直觀的數軸建立起聯(lián)系,將“時刻”與數軸上的點建立聯(lián)系;將“經過時間”與兩點間的距離建立聯(lián)系,幫助學生思考。3.注意課內外結合,適當挖掘和拓展教材資源
3.注意課內外結合,適當挖掘和拓展教材資源。
例如,“1分有多長”的體驗活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像口算、朗讀課文、畫畫等便于操作的活動,而像跳繩、仰臥起坐等活動,由于受到場地和時間的限制,不適宜在課內組織活動,可以在課內估計,課外實踐驗證。比如,人騎自行車1分約行進200米,脈搏1分約跳動75下等例子。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也能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意識和習慣。
4.恰當把握教學要求
無論是時間單位間的換算還是經過時間的計算都相對比較簡單。例如,時間單位間的換算,只局限于相鄰兩個單位之間,是學生能用加法計算解決的問題。但時間單位間的進率是60這一點一定要讓學生牢記。再如,經過時間的計算,不要求計算跨過中午12時的,如上午9時至下午1時的時間;而且不強求學生一定用計算的方法解決,允許學生借助鐘面、數軸等模型“算”出經過時間。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9
第1課時 平移和旋轉圖形
教學內容:
教材第P80~82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2.通過聯(lián)系生活經驗,使學生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培養(yǎng)空間觀念。
3.通過動手操作、模擬示范以及觀察圖片,加深學生對平移現(xiàn)象和旋轉現(xiàn)象的理解。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以及動手實踐的能力,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平移和旋轉。數出平面圖形平移和的格數,以及畫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紙飛機、溜溜球、各一個;師生都準備一個圓盤、一個指針,學生準備“動手做”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老師出示美麗的圖形,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
二、學習新知
。ㄒ唬┱J識平移
1.出示例1圖
(1)依次出示3個運動的畫面(火車、電梯、和國旗的運動)。
提問:你感覺這些運動有什么共同特點?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明確這些運動都是沿著直線的運動。
指出:像圖中火車車廂電梯國旗這樣的運動,都可以看成是平移。
。ò鍟浩揭疲
舉例:請小朋友說一說,你還見過哪些平移現(xiàn)象?
。ǘ┱J識旋轉。
1、出示例2圖
提問:你能看出圖中表示的是哪些物體的運動嗎?
引導:電風扇葉片、螺旋槳和鐘面指針做的是怎樣的運動呢?你能用手勢表示這些運動嗎?清小朋友來說一說,并且表示給大家看一看。
指名學生交流并表示運動方式。
提問:你知道這些運動有什么特點嗎?這幾個物體運動時,為什么它們的位置固定在那里而沒有移動到另一處呢,這是什么原因?
學生交流,明確這些運動都是圍繞一點轉動。
指出:像圖中電風扇葉片、螺旋槳、鐘面指針這樣的運動,都可以看成是旋轉。(課題位置板書:旋轉)旋轉的特點是繞著一點轉動。
(板書:旋轉繞著一點轉動)
追問:電風扇葉片繞著哪一點轉動?螺旋槳和鐘面指針呢?
舉例:小朋友還在哪里見到過旋轉現(xiàn)象?
2、學生“試一試”。
。1)做轉盤出示“試一試”中的轉盤,讓學生用事先先準備的轉盤面和指針,照樣子做一個轉盤。
提問:你是怎樣做成這個轉盤的?圓面中心為什么用一個掀鈕固定?
。2)動手旋轉
引導:請小朋友按老師的要求做一做:把指針從指向A點旋轉到指向B點,再把指針旋轉到指向C點或者指向D點。
提問:剛才指針是什么運動?是繞著哪一點轉動的?請小朋友再把指針從指著A點開始,順時針旋轉一周回到A點。
還可以怎樣旋轉一周回到A點?請大家做一做。(學生逆時針旋轉)
追問:怎樣的運動是旋轉?
(三)比較
引導:請大家用手勢表示平移,再用手勢表示旋轉。
比較一下平移和旋轉,它們有什么不同的特點?
小結:我們剛才研究了物體的運動,認識了物體運動的兩種方式,這就是平移和旋轉。沿著直線移動的運動,是平移,繞著一點轉動的運動是旋轉。
三、練習鞏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獨立觀察,把通過平移能和綠色樹葉重合的圖上顏色。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方格圖,讓學生說一說平面圖上的方向,讓學生說說兩枚棋子各在原來位置的什么方向。
4、完成“動手做”
指出:不管向哪個方向旋轉,只要是繞著一點的轉動,就是旋轉運動。
四、課堂總結
談話: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能說說平移和旋轉有什么不同嗎?你還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平移和旋轉
在日常生活中,像火車車廂、電梯、國旗等物體的運動方式,我們稱之為平移。
在日常生活中,像電風扇扇葉的運動、飛機螺旋槳的運動、時鐘鐘擺的運動,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轉動的,我們稱這種運動方式為旋轉。
教學反思: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而這種發(fā)現(xiàn)的最佳途徑則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去獲取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各種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和實踐中去體驗、思考、討論,在教學活動中經歷、感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課程標準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因此,教師要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一切條件設計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素材,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中。通過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實踐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fā)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fā)展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xù)開發(fā)?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二、探索新知
1、讀題,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拓展應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塊。分給2人,平均每人……人數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2 4 8
80÷2 =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這本書共170頁,我已經看了90頁。
⑴、還剩多少頁每看?
、、剩下的書,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四、總結: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課后反思: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地指出物體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出角。
2.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是教學的重點,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出角,能正確地指出物體表面的角是教學的難點。教具準備:課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紙片、實物鐘。
學具準備:硬紙條、圖釘、小棒、蠟光紙、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師:
這個周末,小明和小紅可忙了,他們在忙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主題圖)師:他們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體師:這些物體上有沒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生說,師課件閃現(xiàn))師:這些物體上不但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還藏著我們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樣子嗎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板書課題:認識角)評析:教師創(chuàng)設了學生熟悉的:做手工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從畫面的物體中抽象出平面圖形,再從平面圖形中引出新知一——“角”,這樣的導入,不僅符合幾何平面圖形的一般規(guī)律,而且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
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溝通了數學與實際的聯(lián)系。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物體的角藏在哪里(課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紙片、鬧鐘)[說明:為防止學生對角形成片面的認識,這里有意將三角形紙片上的角設計成開口朝下,鬧鐘上的角開口朝左]師(出示實物剪刀):打開剪刀,剪刀的開口就形成了一個角。(師指出,并用課件閃爍角)這就是剪刀上的角。
師(拿出一張三角形紙片,指著其中的直角):三角形紙片的這里也是一個角。(課件閃爍)師:剪刀、三角形紙片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鐘面上哪兒能找到角呢(拿出實物鐘,轉動指針)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能形成一個角(課件閃角)。
評析:教師以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為例,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經歷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角并初步感知角的特征的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適時抽象、建立表象。
師:這些都是藏在物體上的角,那么數學上的角是什么樣的呢師(用課件隱去物體,剩下三個角):如果我們給這些角脫去外衣,再標上角的標記,就變成了數學上的角,這三個圖形都是角。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三個角,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有的開口朝左,有的朝右,有的朝下。
生2:有的大有的小。
生3:都有兩條直直的線。
生4:都有尖尖的地方。
師:數學家們給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聽的名字,像剛才同學們說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邊。
師板書:
通常我們還在兩條邊之間用一條小弧線作為角的標記。(板畫)師:你能說出上面每個角各部分的名稱嗎(師指出,生說)師生共同小結: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師!板書:角評析:在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礎上,教師提出“這些都是藏在物體上的角,那么數學上的角是什么樣的呢”這一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輔以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很自然地把學生在生活中認識的具體的角,過渡到抽象的數學上的角,為學生形成角的表象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多層練評、內化新知。
1.找角。
師:看來同學們都已經認識角了,那么該怎樣找角呢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個角,像老師一樣摸一摸,頂點在哪里有什么感覺生l:尖尖的,會刺人。
師:他的邊在哪里有什么感覺生2:平平的、滑滑的、直直的。師:通常我們在找角時,都要先找到角的頂點,再沿著角的的兩邊分別指一指,你們能用這種方法,找出身邊物體上的角嗎找出來指給同桌看。
(生找,指名說,學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講臺桌面上的角,還有很多學生舉手)師:憑著我們二(4)班同學的聰明.如果你們能繼續(xù)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來,由于時間關系,你們課后可以繼續(xù)找…… 2.搭角。
師:剛才我們能正確地找出物體的角。你能用兩根小棒搭出一個角嗎(生搭)師:你能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嗎(指名上臺演示,并指出角的頂點和邊) 3.辨角(“想想做做”第l題)。
出示題目,學生明確題意,用手勢作出判斷,是角的,指出頂點和邊,不是的,說說為什么不是,教師課件展示。
4.數角(“想想做做”第2題)。
(1)出示題目。
(2)師:請同學們翻開書本第66頁先找出圖形中的角。做上標記,然后數一數,填在括號里。
(學生在書上完成,教師巡視,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中第三個圖形,一男生填寫零個,學生做完后,教師展示個別學生的作業(yè),對第三個圖形的正確答案,教師沒有作任何的評價)師:這位同學說第三個圖形有兩個,有沒有不同意見(那位男生馬上舉手)師:你有不同意見你認為這個圖形有幾個角生1:我認為這個圖形沒有角,因為,他們說的這個角雖然下面是直的,可是到了上面就變彎了,所以這個圖形根本沒有角。(多么認真觀察的孩子!)師(驚喜的):你真是個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孩子,而且你能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其余同學自發(fā)地鼓起掌來)師: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生2(舉手):我不同意,如果我們把圖形上面的半圓遮掉,下面的邊就是直的,所以它是一個角。
師:你們聽明白這位同學說的意思嗎生3:。老師,我聽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可以把這個圖形分成一個半圓和一個長方形來看,那么下面的邊就是直的了。
師:你們不但善于聽別人的發(fā)言而且還善于思考,謝謝你們的精彩發(fā)言讓同學們懂得了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其他同學露出了佩服的神情)評析:教師沒有過多的語言,留給學生的是廣泛而又開放的思維空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都得益于教師采用的延遲評價,當學生提出錯誤的想法時,教師沒有輕易否定而是用贊賞的語言“你真是個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孩子,而且你能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來緩解這位同學的緊張心理,然后一句“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把問題拋給學生,在學生的辯論中,暴露思維過程,引出“如果我們把上面的半圓遮掉,下面的邊就是直的。”這么精彩的發(fā)言。這一過程不但使學生鞏固了對角的認識,而且還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相對封閉的平面圖形的認識。
(四)動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觀察。
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看看角還有什么特點(師演示鐘面上的指針,將時針和分針撥成一個小角)師:現(xiàn)在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怎樣(很小) (師慢慢轉動鐘面上的指針):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個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越來越大)師:角有什么特點生:角有大小。(師板書:角有大小)師:你們的這個發(fā)現(xiàn)非常重要!老師這里有三個鐘面圖,每個鐘面上都有一個角,你能看出上面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生判斷)
2.操作。
師:如果給你兩根硬紙條和一枚圖釘,你能做出一個角嗎(生做角,師巡視)師:你能把手中的角變大嗎怎么變(指名一邊演示一邊說)師:你能把手中的角變小嗎怎么變師小結:我們通過張開兩條硬紙條,可以使角變——合攏硬紙條可以使角變—— 3.比較C想想做做第3題)。
師: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比如說,夏天常用的紙扇,(出示紙扇圖)打開時,紙扇上的角在哪里頂點呢師:同學們認真觀察,慢慢打開,扇面上的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師出示剪刀圖):合攏剪刀時,剪刀上的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師小結:什么情況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來越大,什么情況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來越小4.折角(想想做做第4題)。
(1)學生動手折出一個角,作上角的標記,找出頂點和邊。
(2)師: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該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該怎么做(3)學生思考——動手折——展示。評析:通過找角——搭角——做角——折角等一系列的遞進學習活動,學生從認識靜態(tài)中的角過度到認識動態(tài)中的角,并在這個動態(tài)變化中直觀體會、理解認識了角有大小,初步體會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大小的關系,
三、總結延伸
1.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能不能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學會這些知識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媽媽展示你今天所學到的本領,找出生活中物體上的角,并指給他們看,好嗎總評:本節(jié)課的教學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中,教師先引導觀察生活中物體上的角,再利用課件演示將物體上的角抽象為數學上的角,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角的表象,最后通過找角——搭角——做角——折角等一系列具體化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操作中,通過活動體驗自主建構對角的特征的理解。這樣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未知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同時也注重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大耳朵圖圖》嗎?圖圖是一個愛動腦筋,喜歡問問題的孩子。這不,圖圖又提出問題了:(課件出示教材第85頁例4)給下面的兩張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卡片四周圍上彩帶,哪個圖形用的彩帶多呢?大家猜猜看。
學生自由猜測:長方形用的彩帶多;正方形用的彩帶多;一樣多。
2.提問:看來大家出現(xiàn)了分歧。你認為彩帶的長短和什么有關呢?(圖形的周長)
3.揭示課題:同學們的思維可真敏捷。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兩張卡片的周長吧!(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二、互動新授
1.指出周長。
指名學生上臺用手指描一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并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什么是它們的周長。
2.探究方法。
師問:怎樣才能知道哪張卡片用的彩帶長呢?你有什么好辦法?
(1)學生獨立在答題紙上列出算式計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必要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2)小組內說說自己的算法。
(3)班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說明算理。
、匍L方形:
生1:把四條邊的長度依次加起來。
即6+4+6+4=20(厘米)。
生2:先加兩條長邊,再加兩條寬邊。
即6+6+4+4=20(厘米)。
生3:用2條長邊的長度加上2條寬邊的長度。
即6×2+4×2=20(厘米)。
生4:先算出一組長邊和寬邊的長度,另一組長邊和寬邊的長度和這一組是一樣的,所以再乘2就可以了。即(6+4)×2=20(厘米)。
②正方形:
生1:把4條邊的長度依次加起來。
即5+5+5+5=20(厘米)。
生2:正方形有4條邊,這4條邊的長度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乘法來計算。即5×4=20(厘米)。
3.問: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正方形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4.解決問題。
師:圖圖的問題解決了。小精靈又來請求幫助,我們看看它需要解決什么問題。(課件出示教材第86頁例5)
(1)指名讀一讀要解決的問題。
(2)小組合作學習。
、傩〗M合作拼一拼,并把拼的圖畫在答題紙上。
、谠诋嫵龅膱D形上描出它的周長。
、塾嬎愠鏊磮D形的周長。
(3)小組代表展示小組合作成果。
小組1:16張擺一行。
小組2:每行擺8張,擺2行。
小組3:每行擺4張,擺4行。
(4)比較拼成的圖形的周長來解決問題。
(5)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拼一拼,并驗證拼法。
(6)師小結:小精靈的問題解決了,它開心地飛走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85頁“做一做”第1題和第2題。
(1)學生在答題紙上獨立解答。
(2)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2.完成教材第86頁“做一做”。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
(2)集體交流、訂正,說出自己的理由。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材第72頁例9。
【教學目標】
1、掌握三位加三1、掌握“歸總問題”的結構特點和解決方法,迅速找到中間問題(先求什么)。
2、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解題規(guī)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方法。
難點:會畫線段圖,并借助線段圖分析題中數量關系;建立解“歸總問題”的一般思路。
【教學過程】
一、引導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教學新課
出示例9。
。1)閱讀與理解。
讀題,你從題中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數學問題?
用什么辦法表達題意更直觀?(畫圖)
一起畫一畫:
。2)分析與解答。
、儆^察圖示,想一想:根據6元一個的碗,可以買6個的'這條信息,可以算什么?(小組內議一議,全班交流)
、谠傧耄褐懒诉@些錢有多少,再算什么?(全班交流)
、壅l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芨鶕忸}思路,嘗試解答例9。(板演齊練)
a、分步解答說說你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b、誰是用綜合算式解答的?說說每一步求什么。
。3)回顧與反思。
結果是否正確需要我們做什么?怎樣驗證結果呢?
4個9元的碗和6個6元的碗,總價錢一樣。
(4)整理解題思路:回顧本題的分析與解答過程,說一說你是怎樣分析解答的。(參照例9“分析與解答”)
三、鞏固拓展
1、教材第72頁做一做。
(1)嘗試解答。
。2)展示解題過程,說說你的解題思路。
。3)如何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4)綜合算式怎樣列出?每一步求的什么?
2、練習十五第12題。
(1)嘗試解答。
。2)同桌交流,說說解題思路。
。3)全班交流。
(4)展示綜合算式解題法,說說算理。
3、練習十五第13題。
。1)嘗試解答。
。2)展示解法:你先求的是什么問題?再求的是什么?(先求8個三角形共用多少根小棒,再求用這些小棒可以擺多少個正方形?)
(3)綜合算式怎么列出?說說每一步求什么。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進一步強化解決問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注重解題思路的展示與表述,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掌握好解題方法。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2、能判斷一個四位數接近哪個整千數,培養(yǎng)估計意識,增強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取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流程流程
一、引入課題
PPT出示: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又要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數學問題了。請看屏幕。這是小明家新買的一些家用電器。你能從圖片上了解哪些信息?(暫停)
2、師:今天就用這些信息一起來研究“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板書課題: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流程
二、自主編題,選數比較
1、師:這四種電器有的比較貴,有的比較便宜,請你從中選兩種商品,比一比它們的價格,并且用“()○()”形式表示兩種電器價格的大小關系。[在圖片下方導入:()○()]
。〞和#
2、師:你選的是哪兩種商品?在小組里說說你是怎樣比它們的價格的?
。〞和#
流程三、呈現(xiàn)材料,分類整理
1、師:老師把同學們剛才比的這些式子整理了一下,收集在大屏幕上。如果給這些式子分一分類,你認為可以怎樣分?(暫停)
2、師:剛才同學們自己給這些式子分了類,方法一定很多。為了便于研究,老師將這些式子分成了“位數相同和位數不同”兩類。
流程四、探究規(guī)律,總結方法
1、師:我們先來觀察左邊一列的三道式子,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三道式子中的三位數總比四位數小。為什么三位數總比四位數小呢?你能舉例說說嗎?
2、師:三位數和兩位數比較大小呢?四位數和兩位數比較大小呢?位數不同的兩個數比較大小有什么規(guī)律?
3、師:位數不同的兩個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位數少的數小。
4、師:下面我們來觀察右邊一列的三道式子,位數相同的兩個數怎樣比較大小呢?
5、師:兩個四位數比較大小,先比較它們的最高位千位,千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以此類推。
流程五、抽簽游戲:
1、師:下面我們來玩?zhèn)抽簽游戲。將全班同學分成男女兩隊,兩隊各派一個代表抽簽;抽的簽是0——9這十個數字簽,分別裝在兩個口袋里。我們來看一下游戲規(guī)則:1兩隊各派一個代表抽簽2每支簽上有一個數字,第一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個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十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數字放在百位上,第四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千位上;3哪一隊抽到的數字組成的四位數大,哪一隊就贏;4能確定勝負時,本輪比賽結束。(PPT導入游戲規(guī)則內容)
2、(暫停)看明白了嗎?下面就開始游戲吧!
3、師:通過剛才的游戲,你認為最關鍵的一抽是哪一抽?為什么?(暫停)
4、師:現(xiàn)在,我們換一種玩法。請看清游戲規(guī)則二。
PPT導入:
1全班同學分成男女兩隊,兩隊各派一個代表抽簽;2每支簽上有一個數字,第一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千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數字放在百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十位上,第四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個位上;3哪一隊抽到的數字組成的四位數大,哪一隊就贏;4能確定勝負時,本輪比賽結束。
。〞和#
5、師小結:通過剛才兩輪比賽,你有什么收獲?(暫停)第一輪比賽的游戲規(guī)則是從低位比起的,一般需要抽四次才能決出勝負,而第二輪的比賽是從高位比起的',一般只要抽一次就能決定勝負,只有抽到了相同的數字才需要繼續(xù)抽,所以比較多位數的大小從高位比起更簡便。
流程六、教學“想想做做”第4題
1、師:現(xiàn)在我們來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請同學們在○里填上“<”或“>”。在比的時候,把比較兩數大小的關鍵數字用圓圈圈一下。2、課件出示答案。
師:你都做對了嗎?和電腦核對一下。
流程七、教學想想做做第5、7題
課件導入第5題,師:我們一起來看想想做做第五題。
1、師:下面的數各接近幾千?在座位上說一說。(暫停)一起來核對一下。你們都說對了嗎?我們來看劃紅線的這兩個數,它們都接近5000,你看出這兩個數的有什么不同了嗎?對了,4900比5000少一些,而5003又比5000多一點兒,所以這兩個數都接近5000。
2、課件導入第7題的統(tǒng)計表。
師:學了今天的知識,我們還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這張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暫停)
3、師:哪天售出的書最多?哪天售出的書最少?你會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三個數的大小關系嗎?
4、師:這三天售出的書大約各有幾千冊?(暫停)你回答對了嗎?
流程八、教學想想做做8:
師:下面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中國五岳的奇山美景。你知道哪五座山被稱為五岳?(課件出示五岳,師依次介紹)哪座山最高?哪座山最低?誰能把它們的高度從高到低排一排?
流程九: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了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懂得了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先看位數,位數多的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那么就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下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這些方法你都學會了嗎?和你的好朋友再找一些數比一比,說一說。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發(fā)現(xiàn)并理解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和規(guī)律,并能根據間隔排列的特點,由一種物體的個數知道另一種物體的個數。
。病⑹箤W生體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體驗數學的奇妙。逐步積累探索規(guī)律的經驗。
教學重點:
探索并發(fā)現(xiàn)間隔排列中物體個數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發(fā)現(xiàn)和概括規(guī)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動機
。、出示籃球,足球實物圖和幾何圖形。
。、引發(fā)探究動機。
談話:小朋友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了這里兩組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如果你在進一步觀察,是不是會發(fā)現(xiàn)更有價值的規(guī)律呢?
二、主動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薄⒊醪接^察,發(fā)現(xiàn)特點。
。、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深入思考,加深認識。
4、回顧過程,突出思想。
。、應用規(guī)律,鞏固認識。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觀察,比較,數一數,圈一圈等方法找到了兩端物體相同時,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間的規(guī)律;
還通過一一對應的思想,明白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guī)律。
三、應用思想,拓展規(guī)律四、回顧反思,交流體會總結:我們平時看到的許多情境里,經常會有一些數學規(guī)律。只要同學們做個有心人,平時注意觀察,分析身邊的一些事物和現(xiàn)象,常常思考一些為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01-11
三年級數學教案上冊02-21
三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1-26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7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范文11-25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8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精選15篇)02-10
小學三年級上冊冊數學教案10-26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周長》01-21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蘇教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