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精選1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
教學過程:
一、積累鋪墊
1.引入:剛才的游戲有意思嗎?我們再來玩?zhèn)游戲好嗎?(課前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
2.要求:剛剛我們根據比劃來猜測是什么事物,現在請同學們在紙上畫出題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關:中山路小學原有一個花圃是長方形,長4米,寬3米。校園擴建時,長增加了2米。(1)學生畫圖(2)對比交流
4.從圖中你能求出什么?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40米。在擴建校園時,長增加了20米,這樣操場面積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來操場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激需:你能想個辦法讓大部分同學都能理解題意順利闖關呢?(畫圖)
3.看誰能把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都在圖中表示出來?(1)學生畫圖, (2)對比交流:
4.現在圖有了,你能根據圖來求出原來操場的面積嗎?
。1)學生嘗試,教師巡視。(2)討論交流:
5.小結:從開始審題我們覺得有點困難,至現在大部分同學都能做出來,你有什么感受?(畫圖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畫圖能幫助我們思考……)
三、再次體驗
1.出示第三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寬30米的前操場。因為要造“牡丹公寓”,寬減少了10米,這樣前操場面積就減少了400平方米,F在前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后問:長方形操場是怎樣變化的?(寬減少)你能把寬減少在圖上表示出來嗎?
3.學生畫圖,嘗試解答后交流:把題意表示清楚了嗎?能指著圖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嗎?(可能會有幾種方法,重點指出寬減少了,長不變,減少的長方形的'長就是現在長方形的長。)
4.小結揭題:我們順利闖過了第三關,你能談談畫圖對我們解決問題有什么幫助嗎?(清楚地找到數量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之一畫圖(板書)。
四、深入體驗
(一)第四關:
1.引入:應用畫圖的策略,我們來闖第四關。
2.分層出示:
。1)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2)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3)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學生猜測。先獨立畫圖,再討論驗證。(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應該大于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學生解答后交流。(交流“整體”和“分塊”兩種思路)
3.反思小結:從用經驗猜測,到畫圖驗證,最后到解決問題,你有什么啟發(fā)嗎?
(二)第五關:
1.引入:第四關我們都闖過了,下面我們要挑戰(zhàn)——第五關!
2.出示第五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如果這個操場的長增加20米,或者寬增加15米,面積都比原來增加600平方米。你知道原來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1)審題后問:與第四關有什么區(qū)別?(一個是“同時”,一個是“或者”)
(2)學生畫圖解答后交流:(讓學生指了圖來說思路。重點交流長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長就是原來長方形的寬;寬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寬就是原來長方形的長)
五、全課總結
今天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2
設計說明
“工程問題”是一類特殊的實際問題,但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并不是要求學生解決形形色色的“工程問題”,而是要借助此例題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用假設、驗證等方法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因此,在設計本節(jié)課教學時應注重以下兩點:
1、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用分數來解答有關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三者之間相互關系的.應用題。但就其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而言,它同整數應用題中的“工程問題”一脈相承,仍然是用“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來解決問題,因此在復習引導中,應重視復習題與例題之間的比較,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2、整個教學過程,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一是精心設計導學的步驟,有意識地展示學習過程;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結果及時加以總結歸納,或啟發(fā)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方法。教師適當地指點,使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和諧的統(tǒng)一。另外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充分體現《數學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整合,提高了學生從媒體上獲取資料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復習題。
修一條長1400米的道路,第一小隊每天能修150米,第二小隊每天能修200米,如果兩隊合修,幾天能修完?
2、學生明確題意后獨立完成。
3、請同學說說解題思路。
(引導學生說出已知工作總量和工作效率,求工作時間,用除法計算,即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
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工程方面的知識。(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整數的工程問題,為學生學習新知打好基礎;通過比較例7與復習題的不同,引發(fā)學生思考,導入新知。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42頁例7情境圖。
一條道路,如果一隊單獨修,12天能修完;如果二隊單獨修,18天才能修完。如果兩隊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師:請同學們比較一下,例7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所求問題相同;不同點:例7沒有工作總量和工作效率,只有兩隊單獨完成工作的時間)
2、理解題意。
(1)根據“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要求兩隊合修多少天能修完,還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學生討論后匯報:因為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所以要求工作時間還要知道這條路有多長和兩隊合作每天可以修多少米)
(2)討論:怎樣才能知道這條路的總長度和兩隊每天合修的長度呢?
(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知道這條路的長度。能不能假設這條路有多長呢?)
(3)教師明確:我們可以假設知道這條路有多長,然后根據假設的長度求出兩隊每天能修多少米,再進行計算。
3、學生嘗試計算。
(1)學生獨立計算。
(2)匯報。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0頁例2及練習二十一第1~4題。
教學目標:
1. 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
2. 提高學生遷移類推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 把下面各數化成百分數。
0.63 1.08 7 0.044 1/4 3/5 7/20 5/8
2. 說說下面每個百分數的具體含義,是怎么求出來的?(哪兩個數相比,把誰看作單位“1”。)
某種花生的出油率是36%。
實際用電量占計劃用電量的80%。
李家今年荔枝產量是去年的120%。
二、學習新課
1. 根據數學信息提問題。
出示例2的情境圖,讓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條件提出用百分數解決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儆媱澰炝质菍嶋H造林百分之幾?
②實際造林是計劃造林百分之幾?
、蹖嶋H造林比計劃造林增加百分之幾?
④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
2. 讓學生先解決前兩個問題。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提醒學生注意:解決這類問題一定先弄清楚哪兩個數相比,哪個數是單位“1”,哪一個數與單位“1”相比。為學生學習新課解決數量關系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做好知識遷移的準備。
3. 讓學生自主解決“實際造林比計劃增加了百分之幾”的問題。
(1)分析數量關系。
讓學生自己嘗試把數量關系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的。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確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的公頃數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相比的百分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是單位“1”。
(2)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僮寣W生根據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列式計算出結果。
、谧寣W生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師作適當的板書。
方法一:(14-12)÷12 = 2÷12≈0.167 = 16.7%
方法二: 14÷12 ≈1.167=116.7%
116.7% - 100% = 16.7%
問:還有其他方法嗎?
、圩寣W生總結,像這樣的百分數問題有什么特點?解決它時要注意什么?
使學生明確:這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增加百分之幾的問題,它的解題思路和剛才同學們提出的第①、②個問題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1”,但這里比較的兩個量中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必須先求出。
4. 改變問題。
師:如果問題是: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又怎么解決呢?
讓學生列出算式,教師板書:
(14-12)÷ 14
5. 觀察比較。
將例2的第一種算式與改變后的問題的解答算式相比較:
(14-12)÷12(14-12)÷14
師:不同點是什么?為什么除數不一樣?
通過學生的討論,再次強調兩個問題中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使學生體會到,用百分數解決問題和用分數解決問題一樣要注意找準單位“1”。
6. 概括應用。
讓學生讀一讀課本例2后面一段話,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一說“增加百分之幾”、“減少百分之幾”“節(jié)約百分之幾”……等話的含義。
三、鞏固練習
1. 提問: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應注意什么?
2. 獨立完成課本90頁“做一做”的題目。
四、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二十二第1、第2題。
課外作業(yè):練習二十二的第3、4題。
五、課堂總結反思
1. 學了這節(jié)課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 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4
在本單元主要教學用畫圖等方法解決較復雜的問題,教學內容編排成兩段:
第89~90頁教學用畫圖的方法表示圖形面積增加或減少的情況,幫助理解題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91~93頁教學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遇問題和其他稍復雜的三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條件,發(fā)現內在聯系,理解數量關系,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步驟。
1.讓學生學會畫圖和列表。
畫圖和列表是解決問題時經常使用的方法,這些方法能直觀地顯示題意,有條理地表示數量,便于發(fā)現數量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解題的思路。因此,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喜歡使用這些方法。怎樣讓學生學會畫圖和列表?不是告訴他們怎樣畫、怎樣列,也不是把畫成的圖、列好的表展現給他們看,而是讓學生在畫圖、列表的活動中體會方法、學會方法。
。1) 第89頁例題中白菜卡通說的一句話可以根據題目的條件和問題,畫出示意圖告訴學生兩層意思: 一層是如果解決實際問題遇到困難,暫時想不到解法的時候,可以先畫示意圖幫助思考;另一層是要根據題目的條件和問題畫圖,這樣的圖能正確、清楚地表達題意,直觀顯示數量關系。
例題用三句話表達,可以把畫圖分成三步進行,每步畫的圖分別表達一句話的意思,畫成的示意圖就完整地表達了題意。學生看圖想到要先算原來花圃的寬,就達到了畫圖的目的。
為了幫助學生逐漸學會畫示意圖,運用畫圖的策略,想想做做的每一道題都要求學生先畫圖,再解答。教材根據實際問題的前半段意思,畫出了一部分圖,引導學生接著往下畫。這樣適當降低了畫圖的坡度與難度。
。2) 第91頁例題是相遇問題中的求路程和,配合文字敘述畫出了小明、小芳兩人從家里出發(fā)走向學校的情景,在對話中有兩人行走的速度。學生畫圖整理的時候,會主動借鑒情景圖的結構和形式,簡化其中的非數學成分,把人物、道路、房屋的圖畫改成圓點、線段、小旗等簡單的符號。把小明和小芳各按自己的速度步行4分后相遇這些數學信息細致地表達在圖上。這道例題圖文呈現的時候,把數學信息都安排在最適當的位置上,清楚地顯示了小明和小芳兩家之間的距離包括小明家到學校的距離和小芳家到學校的距離,這兩段距離分別是兩人按自己的速度步行4分鐘的路程。學生很容易依據這樣的線索進行列表整理。
這道題有兩種解法,辣椒卡通的解法往往出自畫圖整理,因為圖中清楚地顯示了小明家、小芳家分別到學校的距離之和就是他們兩家間的距離。蘿卜卡通的解法往往出自列表整理,因為表格里能看到兩個乘積有相同的因數,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曾經見過這樣特點的表格。對多數學生而言,前一種解法容易理解和接受,后一種解法稍難些。因此,教學時要側重對后一種解法的交流和評價。
讓學生用兩種不同方法解答的目的是體會它們的聯系。首先應搞清楚這兩種解法不同的思路和數量關系,不同的解題步驟與過程。在此基礎上,體會兩種解法的聯系,能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兩種解法,溝通兩種解法,從而更好地選擇解法。
2.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策略。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策略,體會策略的多樣性,要在學會方法的基礎上初步具有應用方法的意識。教學的關鍵是學生充分地體驗畫圖、列表對解決問題的作用,從而形成自覺地、靈活地、有效地選用這些方法的態(tài)度和能力。
。1) 讓學生體驗方法。第89頁例題是計算原來花圃的面積,雖然題目的敘述很清楚,也很有條理,但畢竟是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有些學生讀題以后處于似懂非懂、無從下手的狀態(tài)。教材及時提示學生畫出示意圖,并在圖中用不同的顏色表達了畫圖的步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里,學生不僅解決了問題,應用了畫圖方法,而且對這種方法能產生新的體會確實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這種體會使畫圖從具體的行為上升成意識,策略在此形成。教學的.時候,要把握住兩個時機: 第一個時機是在學生理解題意有困難、想不到解題方法的時候,不要為學生解釋題意和提示算法,而要引導他們通過畫圖整理信息、理解題意、形成思路、尋找解法。第二個時機是學生解答問題后,要引導他們體會畫圖整理信息對解決問題起了什么作用,對這些整理方法產生好感,從而在以后的解題時自覺地使用。
(2) 讓學生學會畫圖整理的方法。
主動而有效地運用畫圖的方法,內化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必須有相應的畫圖技能。如果學生不會畫圖,那么絕不可能在解決問題時自覺運用這一方法,也就不可能成為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教材把初步學會畫圖落實到想想做做的練習里,提出先畫圖整理或列表整理,再解答的要求。
。3) 讓學生解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
給學生解答的數學題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已經學過并且記住了的題,學生一看就知道怎樣解答;另一種是以前未見過的陌生題,學生暫時不知道可以怎樣解答。在解答前一種情況的題時,主要活動是識別提取模型重復已有的解決方法,通過再現與重復鞏固知識,形成比較熟練的技能。在解答后一種題的時候,則需要探索研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已有經驗重組新的認識,從而在解題的活動中發(fā)展策略和創(chuàng)新能力。數學教學中這兩種情況的題都需要,顯然本單元應該安排后一種情況的題。
仔細研究本單元的例題和習題,我們不難發(fā)現變化多于重現。有的是題材和情境變了,有的是條件與問題變了,有的是數量關系變了。許多題對學生都是新穎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但是,有一點始終保持不變,這就是都可以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整理數學信息,都要經過整理才能形成思路、找到解法,都是為了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本單元的例題和習題必須以不變應多變,堅持讓學生通過畫圖或列表理解題意,理清數量關系,理出解題思路。讓學生學會方法、體驗方法、形成策略始終是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千萬不能見一題教一題,過多地補充范例,把教學變成學生的被動接受和機械模仿。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5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回顧練習,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練習題:小紅要寫12個大字,已經寫完了7個,還要寫幾個大字?
師: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怎樣計算還要寫幾個大字?
2.學生獨立思考并解答。
提問:怎樣才能知道你的答案是否正確?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實際問題,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經驗,為本節(jié)課學習新知做好準備。
⊙解決含有多余條件的實際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20頁例5。
師:仔細觀察情境圖,說說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
生: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我們隊踢進了4個。
師:問題是什么?
生:問題是還有幾人沒來。
2.選擇有用的信息。
想一想:題目呈現的信息中,哪兩個信息有聯系?要求還有幾人沒來需要哪兩個條件?
擺一擺:教師引導學生將已知條件和問題制成紙條,讓學生把有聯系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擺放在一起,不用的已知條件放在一旁。
讀一讀:讓學生將有聯系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讀一讀。
師小結:“我們隊踢進了4個。”這個條件在解決問題時沒有用,是多余的條件。
3.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通過畫圖分析數量關系。
提問:你能把用文字表述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改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嗎?
(學生動手畫圖,教師巡視指導)
(2)組織學生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和圖中各部分表示的意義。
(3)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提問:求還有幾人沒來,怎樣列式呢?
生:16-9=7(人)。
提問:誰能說說算式中的16、9、7分別表示什么?
生:16表示踢球的總人數,9表示已經來的人數,7表示沒來的人數。
4.回顧解決問題的步驟與策略,強化記憶。
(1)檢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學習檢驗方法。
提問:“還有7人沒來”,解答正確嗎?你用什么方法來檢驗呢?
預設
生1:沒來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確。
生2:7+9=16(人)。
小結:用減法解決的問題,可以用加法來檢驗解答是否正確。
(2)回顧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提問:請大家回顧一下我們剛才解決問題的過程,一共分為幾步?
(生總結)
提問:是不是我們找到的信息在解決問題時都要用到呢?(不是)
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一般要經歷這樣幾個步驟:
、偻ㄟ^看圖和文字信息,獲取題目中的數學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②選擇有用的信息解決問題;
③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6
設計說明
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節(jié)課的教學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掌握運用列表策略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考過程和方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1、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培養(yǎng)理解能力。
教材例9要求學生用已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弄清題意是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因此,首先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讓學生探究算法,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用列表法解題,學生雖有過接觸,但往往容易出現遺漏,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在列表時讓看的人更容易發(fā)現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空白的表格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幾位同學的學情檢測卡。
2、課件出示例題,導入:通過課前的檢測,看來同學們對我們學過的知識掌握的都很好。那么今天,我們將要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你們有沒有勇氣接受這個挑戰(zhàn)呢?
設計意圖:復習學過的質量單位,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引出學習內容,在喚起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同時,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充滿期待和好奇心。
⊙閱讀與理解
1、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1)引導學生思考:有多少噸煤需要運走?有哪幾種車可供選擇?每輛車每次能運多少噸煤?
(2)學生討論后交流匯報:要恰好運完8噸煤,有兩種車可供選擇:一種車的載質量是2噸,另一種車的載質量是3噸,要求每次運煤的車都裝滿。
2、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1)如果你來派車,有什么好的方案呢?下面我們分組來討論一下。
(2)出示討論的任務:①你們小組有幾種派車方案?把每種方案填在表格里。②你們認為哪種方案比較合理?
3、出示表格。
(1)讓學生說一說要填的是哪些內容。
(2)明確要填的每個項目的意義。
(3)引導學生在列舉方案時,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填,做到不遺漏,不重復。
4、小組討論,邊討論邊填表格。
5、各組匯報填出的方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
6、請同學們說一說哪種方案是合理的,為什么?
預設:第一種方案和第四種方案都是合理的,因為這兩種方案都能恰好把8噸煤運完,符合題意。
7、師小結:為了保證把所有的方案不重復、不遺漏地列舉出來,我們可以先盡可能地選一種車,然后依次遞減。最后看哪種方案滿足題目的要求就選哪種方案。
設計意圖:先給學生提出討論的任務,并出示表格,提供明確的指導,然后讓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列舉出所有的派車方案,使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探究,提高了學習效率,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7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并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點
能正確無誤地計算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
難點
能根據已知的一個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一、設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了兩串金蘋果要獎給發(fā)言積極的小朋友和表現突出的小朋友?吹竭@個你們發(fā)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師:你們能根據這數學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二、提出問題,感受數學問題在生活中的存在。
1、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遇到不懂的事情時,就會向別人提出問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還藏著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著提一提嗎?
學生說。
剛才小朋友舉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只要善于觀察我們就會發(fā)現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用數學解決問題。
2、出示主題圖:提問: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師:根據主題圖中小朋友的活動,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引導學生既能提出關于加法的問題又能提出關于減法的問題。)
小組討論、匯報。
三、問題解決
參加了小朋友有趣的郊外活動,我們再去看看可愛的小動物在著美麗的春天里干些什么?
1、出示做一做的插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再次看圖:提問:圖中的`小動物有什么變化?
魚有集中尋食的,有向遠處游走的。
3、師:同學們說的很好,觀察得很仔細!那么你們能不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些問題呢?
4、教師從學生提的問題中選出若干個進行板演。
說明:你喜歡解答哪題就解答哪題,你也可以自己提個問題進行解答。
四、評價總結
1、說一說: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回家后仔細觀察家中的物品,向爸爸媽媽提三個數學問題,再讓他們解答。
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公開課,我的意圖是:解決問題就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那么課的設計應該是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所以設計了上面這樣一個課例:從實際物品中發(fā)現信息找尋信息——根據自身體驗在生活中發(fā)現信息找尋信息
——能根據圖片自己發(fā)現信息找尋信息。我的愿望并沒有如我的愿。在實際教學后這堂課遭到了大家的否定。我思考著問題出在哪里?這樣的課究竟怎樣才能上出精彩?很迷茫,所以懇請同仁們提出寶貴意見。告訴我好的思路和設計。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8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關于估算的學習目標是“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要落實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認識估算對學生數感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在本課的設計中,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來完成。然后讓學生根據已有的估算經驗,自己嘗試著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對除法估算有一個建構的過程。緊接著讓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通過對“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和“多少個紙箱能裝下?”這兩個問題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和父母外出旅游時留心在賓館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錢了嗎?
1、課件出示教材29頁例8。 思考: (1)從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2)問題中的“大約”是什么意思? (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自由發(fā)言,大約就是大概的意思,結果要進行估算,得數不能用“=”連接,要用“≈”連接) (3)鼓勵學生分析題意,獨立列出算式,并說一說這樣列式的理由。(267÷3) 師強調說明:問題中“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錢?”不需要算出準確結果,只需要進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揭示課題。 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應用除法的估算來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自主預習,探究算法
1、引發(fā)思考。 師:你會估算267÷3的結果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1)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①267≈300 300÷3=100(元) 267÷3≈100(元)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100元。 ②267≈270 270÷3=90(元) 267÷3≈90(元)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90元。(看除數,想口訣) (2)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小組討論兩位同學的解答合理嗎?為什么? ①因為不需要算出準確的錢數,所以兩種結果都是合理的。 ②第二種方法估算的結果更精確一些,準確結果應該比90少,比80多。 (3)總結估算的方法。(課件出示)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先把被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整百、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再口算出結果。 (4)明確:解決同一個問題,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和探究使學生明白,估算時要看除數,想口訣,找到和被除數最接近的整十、整百、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的數,選擇合理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2、解決問題。(課件出示教材30頁例9) (1)引導學生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說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 (2)問題中的“夠裝”是什么意思? (3)小組合作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①182≈180,182÷8>20,需要的紙箱肯定超過20個,所以18個紙箱裝不下182個菠蘿。 ②18≈20,20×8=160(個),20個紙箱只能裝160個,所以18個紙箱肯定裝不下。 (4)組織學生對以上的估算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課件出示) 第一種方法與例8的把被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的方法一樣;第二種方法是把紙箱數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數,再乘每箱裝的菠蘿個數,然后和菠蘿總數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教學中,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估算空間和交流機會,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自主探索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30頁例9下面的問題:多少個紙箱才能裝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答)
2.完成教材31頁1題。 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3.完成教材31頁2題。 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感受估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只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就可以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中。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9
教學目標
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問題的含義,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理解求百分率應用題的一般結構和求百分率思考過程的主要步驟,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會解答求百分率(或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難點:對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回顧百分數意義——直奔課題
師:同學們前面學習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還學習了百分數、小數和分數的互化,其實,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人們經常用百分數來解決問題。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解決生活中的百分數問題。(板書課題:用百分數解決問題)
二、探索——解決問題
(一)教學例1第(1)題
1、出示信息:六年級有學生160人,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兒童組)的有120人。
提問:你能提一個求分率的數學問題嗎?
。ㄒ堰_到《標準》的人數占六年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師:誰來解答這個問題?
生:120÷160=
師:你知道這個題目真正的問題是什么呢?(出示問題)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有什么疑問?(生質疑)師解疑,板書什么是達標率。
讓學生說說六年級的達標率是什么意思?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同桌進行交流)
生:表示已達標的人數占六年級學生總人數的百分之幾,六年級學生總人數為單位“1”。
達標率=達標學生人數÷學生總人數
師:從這兒,我們就可知道求百分數的方法跟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一樣的。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第85頁例1的第1部分比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W生邊說老師邊板書:)
生:寫法不同,書本寫成分數的形式了,而且多了“乘100%”
師:誰知道為什么要“乘100%”呢?不乘行嗎?
生:因為如果不乘100%,結果是分數的形式;而乘了100%結果就是百分數了,F在知道了什么是達標率,也知道了怎樣求達標率,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計算)匯報板書
師:對達標率的計算你還有疑問嗎?
生:0.75×100%怎樣計算呀?
師:問得好,那誰能幫他解決這個疑問呢?
生:我知道,可以把100%看作1,再把0.75化成75%就可以了。
生:老師,我不是這樣想的,可以把100%中的100乘0.75,“%”照寫。
老師總結: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兩種理解方法都可以,你認為哪一種更適合你學習的,你就可以選用那一種。
。ò鍟 ×100%=0.75×100%=75%)
師:同學們現在你對求達標率這種問題會了嗎?你還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
。`活處理)
(二)教學例1的第(2)題
解決了達標率問題,下面我們到生物組去看一看。這里有一個還沒完成的試驗報告。他們遇到什么困難了?什么是發(fā)芽率?(師板書)知道了什么是發(fā)芽率,怎樣計算呢?你又能否像達標率一樣把發(fā)芽率用公式表示出來?(讓同桌帶著問題討論)學生匯報,老師完善板書。
師:現在分3大組完成這個試驗報告并匯報結果,看哪一組最快最好。
師:你可以為這次試驗作個總結嗎?
生:從這次試驗可知綠豆的'發(fā)芽率最高。
生:我從這次試驗可知大蒜的發(fā)芽率最低。
生:我知道花生的發(fā)芽率比大蒜的發(fā)芽率高。
。ㄓ欣趯W生對百分數問題的進一步理解與學習。)
你們知道計算發(fā)芽率有什么作用呢?(生答,師小結)
三、小結運用
師:同學們對比求達標率和發(fā)芽率,你能發(fā)現它們有共同的特點嗎?
生:都是兩個量比較的結果、都是部分與整體的比較、都要乘100%、都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公式的分母都是單位“1”等等
師:同學們發(fā)現的真多,求百分率的問題其實都有一個特點,都是部分量與整體的比較。
師:其實,現實生活中像達標率、發(fā)芽率這樣的百分數還有很多很多,你還能舉例出其他的百分率嗎?試試看。
學生舉例:學生的出勤率、產品的合格率、小麥的出粉率、花生的出油率等等,師板書。這些百分率怎么計算呢?小組同學商量一下。
學生以4人小組合作寫百分率的公式。(組長負責作好記錄并匯報。)
老師這里就有一個求花生出油率的問題,想去看看嗎?出示做一做第2題。
學生做題匯報。
精明小法官:
1、學校上學期種了105棵花苗,現在全部都成活,這批花苗的成活率就是105%( )。
2、王師傅生產的98個零件,全部都檢測合格,這些零件的合格率就是98%( )。
3、25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水的含鹽率是25%( )。
4、某工人加工了103個零件,有100個合格,這些零零件的合格是100%( )。
四、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回答。
師:你認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求百分率)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方法又是怎樣的?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綜合運用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2、能解決與圓的面積有關的簡單問題,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嘗試解釋所得結果和方案。
3、感受數學運算的合理性與結果應用的現實性,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課前準備:
三塊不同規(guī)格的臺布圖片。
教學過程:
一、選臺布問題
。ㄒ唬﹩栴}情境
1、師生談話。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家餐桌是什么樣的,從而引出選臺布的問題。
師:同學們,餐桌是每個家庭都有的生活用品,誰來給大家說一說,你們家的餐桌是什么形狀的?
指名回答,給學生充分交流不同餐桌的機會。
師:老師的一個朋友剛買了一個圓形餐桌,桌面的直徑是120厘米。
板書:圓桌直徑120厘米。
師:他打算選一塊正方形的臺布。到商店一看,有三種不同規(guī)格的臺布可供選擇。
出示課本第96頁三塊臺布圖片。
師:選那塊更合適呢?這位朋友想請老師參謀一下。今天,我們一起來幫他解決“選臺布”的問題。
教師板書課題:選臺布。
2、讓學生觀察三塊臺布,了解三種臺布的數據信息。并理解“110cm×110cm”等規(guī)格的含義。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三塊臺布,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這三塊臺布的花邊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
師:你們知道臺布下面式子表示了什么嗎?
(二)解決問題
1、提出:“計算第一塊臺布和圓桌面的面積各是多少,比一比誰的面積大”的要求,給學生自己計算的時間,然后交流學生計算的結果。 師:同學們真聰明,根據這些式子就知道了臺布的邊長,F在,請同學們算一算圓桌面和邊長110cm臺布的面積,比一比,誰的面積大。
學生認真計算、比較,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計算和比較的結果?
學生說,教師板書:
桌面面積:3.14×602=11304(平方厘米)
第一塊臺布面積:110×110=12100(平方厘米)
因為12100>11304,所以臺布的面積大。
2、提出:“選擇第一塊臺布是否合適?”的問題,給學生充分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最后,形成共識:不合適。 師:通過計算,我們知道邊長110厘米的臺布的面積大于圓桌的面積。那么,選用這塊臺布是否合適呢?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意見:
合適。因為,第一塊臺布的面積比圓桌面的面積大。
不合適。雖然第一塊臺布的面積大于圓桌面的面積,但是第一塊臺布的邊長只有110厘米,而圓桌的直徑是120厘米,這塊臺布不能蓋住圓桌面,所以不合適。
如果學生出現兩種意見,通過討論形成共識。
3、提出:第二塊、第三塊哪塊合適呢?為什么?鼓勵學生在小組內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師:看來判斷臺布是否合適,只比較面積的大小不行,還要看臺布的邊長和圓桌的直徑。現在我們已經確定第一塊臺布不合適,那第二塊、第三塊哪塊合適呢?為什么?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的意見。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討論并進行指導。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熱烈,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的'或你個人的意見?
學生可能會有不同意見:
第二塊比較合適。因為第二塊臺布的邊長與圓桌直徑相等,正好蓋住圓桌面;第三塊臺布的邊長比圓桌直徑大40厘米,有些浪費。
第二塊和第三塊臺布都合適。因為第二塊臺布的邊長與圓桌直徑相等,正好蓋住圓桌面;第三塊臺布的邊長大于圓桌直徑,一定能蓋住圓桌面。
第三塊臺布更合適些。因為第三塊臺布的邊長比圓桌面的直徑大一些,鋪在圓桌上面四周都能下垂一部分,這樣比較美觀,臺布不易被掀起。
師:我的意見是選擇第三塊臺布。因為臺布的邊長比桌面的直徑大一些,臺布鋪上后,桌子的四周垂下來一部分,既美觀,又不容易被掀起來。
(三)嘗試練習
練一練第1題,引導學生先讀題,觀察圓桌圖,弄清題意和計算的思路,再獨立完成,最后交流計算的過程和結果。
師:我們幫助朋友解決了選臺布的問題,再來解決一個和臺布有關的問題。同學們看課本97頁,自己讀題并認真觀察圖。
學生讀題。
師:誰來說一說,要計算臺布的面積和花邊的長,必須要知道什么?
生:必須要知道臺布的直徑或半徑。
師:好,請同學們自己計算這塊臺布的周長和面積。
學生算完后交流。答案:
臺布直徑:1.6+0.2×2=2(米)
臺布面積:3.14×()2=3.14(平方米)
臺布周長:3.14×2=6.28(米)
二、設計包裝問題
1、提出設計包裝箱的問題。讓學生讀題,弄清題中的數據信息和設計要求。
師:剛才,我們解決了和圓桌臺布有關的問題,下面我們再來解決一個設計包裝箱的問題。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97頁,讀一讀題中文字,并觀察情景圖。
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
師:說一說你了解到那些數學信息?
學生可能回答:
這種鮮橙汁包裝罐底面的直徑是5厘米,高是13厘米。
要求設計一個長方體包裝箱,每箱裝24罐。
2、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包裝箱,并要求畫出包裝箱底面擺放飲料的示意圖。
師: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設計包裝箱的有關信息和要求,下面就來請同學們自己設計一個長方體包裝箱,并在一張紙上畫出包裝箱底面擺放飲料筒的示意圖。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交流學生的設計方案。要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方案的機會,說一說制定方案的過程,并把不同的方案示意圖展示出來。 師:誰來把你畫的圖讓大家欣賞一下?說一說飲料怎樣擺放?長方體包裝箱的長、寬、高各是多少?怎樣算出來?
在交流過程中,如果出現不合常理,攜帶不夠方便、美觀的方案,要給學生指出,并與其他方案進行比較。
三、課堂練習
練一練第2題,讓學生認真讀題后自主解答。交流時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師:同學們真棒,設計出了好幾種飲料包裝箱,下面看練一練的第2題,我們來解決一個裝運礦泉水桶的問題。請同學們認真讀題后自主解答。
學生自主解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全班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生:根據礦泉水桶的底面周長可以算出礦泉水桶的底面直徑:100.48÷3.14=32(厘米)
車箱長:2.1米=210厘米
車箱寬:1.8米=180厘米
因為:210÷32≈6,180÷32≈5,所以:小貨車只能放6排,每排擺 5桶。
運輸小貨車一次最多可裝5×6=30(桶)。
四、拓展學習
鼓勵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記錄下來,并嘗試解決。
師:這節(jié)課,我們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了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的問題,請大家注意觀察,并把它記錄下來,然后我們嘗試著去解決,你一定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聰穎的人。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問題,掌握解決歸一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并學會檢驗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獨立思考,理解歸一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清歸一問題的解題思路,掌握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
難點:理解歸一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問題,看看誰能又快又準確地解決,請看
1.一支筆2元錢,買5支要用多少錢?
生:2×5=10(元)
2.一個文具盒8元,56元能買幾個文具盒?
生:56÷8=7(元)
3.媽媽買了3個碗,用了18元。
師:你能提一個問題并解答嗎?
生:一個碗要多少錢?答:18÷3=6(元)
師:這些都是同學們前面學過的數學知識,大家都懂得如何進行解答,今天老師還要帶大家繼續(xù)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板書:乘除法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媽媽買3個碗用了18元。如果買8個同樣的碗,需要多少錢?
師:全班齊讀這道題。
師:從題目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生:買3個碗用了18元,買了8個同樣的碗
這道題的`關鍵詞是什么?(同樣)同樣的碗是什么意思?
師:問題是什么?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都知道嗎?不知道怎么辦?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合作交流,討論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師:好,看來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探究結果了,哪一個小組愿意來分享一下?
學生可能會這樣匯報:要求買8個同樣的碗,需要多少錢?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知道一個碗多少錢。根據3個碗用了18元可以求出一個碗多少錢。所以,先求出一個碗多少錢:
18÷3=6(元)
再算8個碗多少錢:
8×6=48(元)。
教師一邊小結一邊板書。
師:同學們可真厲害,通過小組合作就把我們生活中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我們再來解決這個題目吧。
2.想一想:18元可以買3個碗,30元可以買幾個同樣的碗?
、偃绾谓鉀Q這個問題,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成員聽一聽。
、谡l來說一說你的想法?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生:從題目中我們知道了3個碗18元,問題是30元可以買幾個同樣的碗。
先求出1個碗多少錢:
18÷3=6(元)
再算出一個碗6元,30元可以買幾個:
30÷6=5(個)
師:同學們都是聰明的小探究家啊!看來大家都已經掌握了今天的知識了,下面請同學們來試一試解決這道題吧。
3.試一試
小林讀一本故事書,3天讀了24頁。
①照這種速度,7天可以讀多少頁?
②照這種速度,全書64頁,幾天可以讀完?
三、鞏固練習
1. 同學們大掃除,3名同學擦12塊玻璃。
。1)照這樣計算,6名同學可以擦多少塊玻璃?
。2)教室共有36塊玻璃,一共需要幾名同學?
2. 豆腐坊用5千克黃豆做出20千克豆腐,照這樣計算,用18千克黃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豆腐?
。1)先求一千克黃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豆腐?
算式是:
。2)再算出18千克黃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豆腐?
算式是:
3. 8箱蜜蜂可以釀48千克蜂蜜。你能提什么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乘除法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先求出一個碗多少錢:18÷3=6(元) 18÷3=6(元)
再算8個碗多少錢:8×6=48(元)。 30÷6=5(個)
綜合算式為:18÷3×8 30÷(18÷3)
=6×8 =30÷6
=48(元) =5(個)
答:買8個同樣的碗,需要48元。 答:30元可以買5個同樣的碗。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2
設計說明:
教材要求引導學生借助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列方程解決問題。為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結合教學要求,特從以下幾方面解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1、復習導入,引出新知。
本節(jié)課是運用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系來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因此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在導入中安排了相關的復習題,旨在喚起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進一步明確路程、速度與時間之間的關系,為更好地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做好鋪墊。
2、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所提供的信息,并用自己的語言將圖中的信息表述出來,并指導學生如何在線段圖上標出數據,根據線段圖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然后列方程解決問題。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對信息的搜索、整理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不同層次的問題,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將問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排列,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的機會。
3、課堂總結,學用結合。
通過課堂總結,讓學生回顧這節(jié)課自己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與體會,并和全班同學交流與分享。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使學生互相交流了心得與體會,更加了解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還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本節(jié)課的.知識。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課堂活動卡
2、學生準備:練習卡片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引出新知
師:以前我們學習過的行程問題中有幾個量,分別是速度、時間和路程,你們還記得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師:今天我們就來應用這幾個量之間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鋪墊,使學生深入掌握行程問題中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進一步鞏固有關這幾個數量關系的計算方法,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
⊙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搜集信息。(課件出示例5)、
(1)、引導學生觀察課件,匯報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學生匯報。
(知道了總路程和兩個人的速度,求相遇的時間)、
2、閱讀理解,整理信息
(1)、教師指導學生畫線段圖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師:為了幫助我們正確理解題意,你們有沒有辦法將題中的信息更加直觀地表示出來?
預設 生:可以畫線段圖來表示。
師:剛才同學們說到了畫線段圖的方法,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試著畫一畫)、
師:題中還有很多其他信息,在線段圖中又該怎樣表示出來呢?請同學們自己先動手畫一畫,再與同學交流。
(學生按要求畫圖,并與同學交流畫法)、
(2)、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在黑板上完成線段圖,并提示學生將單位統(tǒng)一之后再畫。
3、分析題意,嘗試解答。
(1)、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決問題。
師:觀察線段圖,你能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嗎?
(小林騎的路程+小云騎的路程=總路程)、
(2)、引導學生根據題中的等量關系列方程,獨立解答,指名板演。
250m=0.25km 200m=0.2km
解:設兩人x分鐘后相遇。
025x+0.2x=4.5
0.45x=4.5
x=10
早上9:00出發(fā),10分鐘后是早上9:10。
答:兩人在早上9:10相遇。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3
教材分析:
原來這個單元的知識是休閑假日——混合運算,講授分步計算和綜合運算兩種方法。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加、減、乘、除四種基本數量關系,但是一步計算到兩步計算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已經是一個不小的跨越。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關鍵是先根據題中的信息和問題之間的聯系找到中間問題,分析與尋求中間問題的策略方法也是以后解決復雜實際問題的基礎。如果直接跨入綜合計算,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難度有點拔高了,所以本單元在以往的基礎上進行了處理,只講授分步計算。在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學會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通過學習,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思路和基本策略,發(fā)展數學思考。
教學前置:
學生已經掌握了加、減、乘、除四種基本數量關系,并會運用這些數量關系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后繼:
分步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是學生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的開始,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思路和基本策略,并為以后學習綜合運算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本單元教學是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發(fā)展的重要轉折點和關鍵點。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會分步解決兩步計算的乘加(減)、除加(減)問題,初步了解用乘加(減)、除加(減)解用解決問題的思路。
2、經歷用乘加(減)、除加(減)分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問題,掌握一些解題思路。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感受數學在解決生活問題中的作用,培養(yǎng)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兩步計算問題的數量關系,掌握分步解決兩步計算問題的一般思路和解題策略。
教學難點:
學會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試著找出中間問題,掌握分步解決兩步計算問題的一般思路。
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我主要是通過用圖片擺一擺直觀的呈現出數量之間的關系,學生更容易發(fā)現中間問題。
教學建議:
1、結合具體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選取的素材是學生們都非常喜歡的,也是比較熟悉的,因為大部分學生有外出旅游的經歷,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根據親身體驗簡單談談最難忘的一次旅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分析、找出數量之間的關系,掌握兩步計算問題的解題思路。
2、注重相關信息的'選擇,提高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本單元的兩個信息窗都提供了較多的信息,有的呈現的是對話,有的是標示牌,有的是需要學生親自數一數的圖畫信息。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仔細觀察主題圖,從眾多的信息中選擇有用的信息來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分析、整理能力。
3、幫助學生初步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解題策略需要學生在有比較充分體驗的基礎上從內部感悟、生成,而不能依賴外界灌輸。學生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了解答兩步計算問題通常要按“先求什么,再
求什么”的思路進行,還體會到要確定“先求什么”也是有章可循的,既可以從信息想起,也可以從問題想起。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繼續(xù)豐富學生的體驗,讓學生運用剛剛獲得的經驗和方法嘗試解決“自主練習”中的問題,并讓學生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4、對學生進行多角度評價。
本單元的評價,要注意考查學生是否能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分步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同時,還要注意考查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愿意與同伴交流等,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具準備:
課件、圓片等。
課題:
休閑假日——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101的信息窗1和相應練習。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4
設計說明
1.以猜想活動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猜想可以營造學習氛圍,激起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和積極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自始至終地主動參與數學知識探究的過程。上課伊始,創(chuàng)設“讓學生猜想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什么樣的角”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學生經歷猜想的過程,初步體會用假設法解決問題的策略。
2.讓拼角活動貫穿教學始終,突出拼角活動的內涵。
動手操作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拼角活動是一項具有豐富內涵的學習活動,因此要將一系列的拼角活動貫穿于整個教學。隨意拼角可以驗證猜想;有目的地拼角可以理清拼角的思路;有序拼角可以明確拼角的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這三種角,加深對這三種角之間關系的理解。同時,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一副三角尺
學生準備 一副三角尺 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復習回顧,猜想導入
1.回顧: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一起認識了直角、銳角和鈍角,誰能說一說你對這些角的認識?
2.猜想、導入新知。
師:同學們掌握得非常好。你們想繼續(xù)探究有關角的秘密嗎?
師:請看老師手中的這副三角尺,一個三角尺上有幾個角?你在三角尺上發(fā)現了哪些角?
(學生匯報:一個三角尺上有三個角,在三角尺上發(fā)現了一個直角和兩個銳角)
師:請同學們猜想一下:利用手中的這副三角尺可以拼出什么角?
(學生說出自己的猜想結果)
師:對于這個問題,同學們有了大膽的猜想,就讓我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來驗證猜想。
設計意圖:通過對上節(jié)課內容的復習,引出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通過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隨意拼角,驗證猜想。
(1)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合作探究,用一副三角尺拼角,并記錄都拼出了什么角。
(2)小組派代表匯報拼出了什么角及拼角的方法。
2.有目的地拼角。
課件出示教材42頁例6: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個鈍角。
(1)知道了什么?
①每個三角尺都有一個直角和兩個銳角。
、谝靡桓比浅咂闯鲆粋鈍角。
(2)應該怎樣做?
、傧胍幌耄涸鯓悠唇?
②做一做: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個鈍角。
、壅f一說:你是怎樣拼的?
、墚嬕划嫞好璩銎闯傻慕。
(3)拼出的角是鈍角嗎?
驗證方法一:目測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5
一、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
1.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講一個小故事:王亮家新裝修好了房子,幾個月后,他發(fā)現自己家的電燈開關附近雪白的墻面上,有幾個手指印,仔細觀察發(fā)現,幾乎家里所有的開關邊上都有這種難看的印痕,而且他在同學家也發(fā)現了這樣的情況,他想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幫幫他嗎?
2.小組討論:怎樣幫助王亮解決問題?
3.課堂交流:
。1)各小組的代表說說解決的辦法。
。2)教師隨時發(fā)現學生想出的辦法中的閃光點和明顯的缺陷,適時鼓勵和糾正,引導全體學生深人思考。
4.小結歸納:
。1)教師說明這是一件真人真事,王亮最后受到電冰箱的啟發(fā),發(fā)明了新型開關,獲得全國青少年發(fā)明大賽一等獎。
。2)引導學生從王亮的發(fā)明過程中歸納出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發(fā)現問題一尋找原因一聯想啟發(fā)一解決問題。
二、聯系生活,商討問題
1.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不便之處。
2.小組合作按照基本思路嘗試解決問題。
3.小組內相互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確定參加全班交流的同學。
三、擂臺比賽,交流評議
1.組織生活中的小發(fā)明擂臺賽。
2.教師引導觀眾和擂主互動,評議每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3.宣布比賽結果。
4.激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發(fā)現問題,善于解決問題,做生活的有心人。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觀察圖畫,理解圖畫內容,知道圖上加括號和問號的用意,能從圖中看清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創(chuàng)設親身經歷用6、7的加減法解決問題的時空,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3)引領學生體驗數學的魅力,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5)滲透環(huán)保教育,使學生熱愛我們的大自然,熱愛我們的生活,促進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知道大括號、小問號的意義。
(2)理解畫面內容表達的意思,根據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選擇適當的方法算出要求的問題。
【學情分析】
對于一年級的.數學學習,新生無論在數學知識上還是數學能力上都有所準備。就數的認識來看,一年級的學生二十以內的數數非常流利和連貫,可以正數倒數,學生在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識準備的。但一年級學生在數感方面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學生對數的意義理解有一定困難。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很難作出正確的回答,對于圖形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這可能是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造成了對數的基數序數意義理解的干擾。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規(guī)律,結合“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新理念。
【教學策略】
自主學習和問題探究的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數字朋友6和7,今天我們接著和它們一起去數學王國中探索奧秘。
板書(6和7)
2、明確目標
師:今天的課上老師又給同學們帶來了幾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同學們想認識他們,那得先闖過老師這關。
第一關:快速搶答。出示題卡
第二關:想一想,填一填。看大屏幕(課件)
3、效果預期
師:好,同學們都已經掌握了學過的知識,你們都是認真聽講的好學生。
二、探究新知:
任務一:引導學生學習加法圖文應用題。
1、任務呈現
。1)師:接下來,我們有請第一位好朋友。幾只可愛的小白兔。我們先看一下畫面上的小白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數學信息?(左邊有4只小白兔,右邊有2只小白兔。)
(2)師: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白兔?)
。3)引出大括號、問號并解決問題。
1、這個問題在圖上怎樣直觀地表示出來呢?我們的數學家找到了一種簡潔明了的方法,你們想知道嗎?(想)好,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兩個新的數學朋友吧!
2、(出示、粘貼大括號)我們的這個新朋友叫大括號,它表示把兩部分小朋友合在一起。
3、(出示、粘貼“?只”)這是我們認識的第二個新朋友,它表示我們提出來的問題。
2、自主學習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同桌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把答案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師巡視)
3、展示交流
生交流,師板書:4+2=6(只)。
任務二:引導學生學習減法圖文應用題。
1、任務呈現
。1)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幫老師解決了一個問題,而且認識了兩個新朋友,F在,老師帶你們去池塘邊看看,認識第三位新朋友。(一些青蛙)
。2)師:此時,你們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想到了什么數學問題?快說出來大家一起來分享吧。ㄒ还灿7只青蛙,跳走了2只,還剩幾只?)
。3)師:那怎樣表示?怎樣解決呢?
2、自主學習
小組討論。
3、展示交流
匯報交流。師適時粘貼圖畫,并讓學生說清楚采用了什么方法,為什么要這樣解決?
。5)小結:比較異同。
提問:這兩幅圖在表示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用到了“大括號”和“問號”;不同的地方:第一幅圖的“?”表示把兩部分小兔子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求一共有幾只。第二幅圖的“?”表示兩部分中的一部分,求還剩幾只。)解法又有什么不同呢?(求整體,用加法計算,求部分,用減法計算。)
。ㄈ┱f兒歌學數學
師:同學們,你們真棒,這么快就和大括號、小問號成為了好朋友。好了,又到了我們說兒歌學數學的時間了。(課間出示)大括號,小問號,在一起,我會算。小問號,在尖尖,求一共,用加法。小問號,在兩旁,求部分,用減法。
三、知識運用:
師:你們還想到其它地方玩玩,繼續(xù)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嗎?
1、目標檢測
讓學生看圖獨立完成后,再集體訂正。(選一小題讓生說說想法。)
2、結果反饋,集體訂正
3、反思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師講述:同學們真聰明,這節(jié)課大家發(fā)現了許多數學信息,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并解決了它們。記住你這節(jié)課交到的好朋友,它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我們要用好數學知識并用心學好它。
板書設計:
6和7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01-14
數學《解決問題》教案02-24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5篇)01-14
小學數學《運用連除解決問題》教案04-20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案(通用13篇)04-25
數學教案:解決問題02-11
《解決問題》數學教案02-21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集合15篇01-15
《解決問題》數學教案15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