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3-18 13:06:23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學數(shù)學教案錦集9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小學數(shù)學教案錦集9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口算百以內(nèi)的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2、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口算方法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增強學生講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意識及創(chuàng)新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談一談你是怎樣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獲取信息,理解題意。

  談話: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1頁的例2內(nèi)容,說一說從圖文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大巴票價:48元,普通快客票價:65元,動車票價:54元)

  提問: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元?

 。2)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嘗試解決,探究算法。

 。1)兩位數(shù)的不退位減。

  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該怎么列式呢?

  生:用減法計算,列式65-34.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shù)減整十數(shù)、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這道題中的減數(shù)既不是整十數(shù),又不是一位數(shù),應該怎么計算呢?

  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然后匯報。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兩種方法都是把減數(shù)54分成50和4兩部分,然后從被減數(shù)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時,可以把它們轉(zhuǎn)化成我們學過的兩位數(shù)減整十數(shù)、一位數(shù)。

 。2)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

  師:怎么解決第二個問題呢?

  生:列式65-48.

  師:請根據(jù)剛剛的口算經(jīng)驗,嘗試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然后嘗試填寫下列( ):

  先算65-( )=( )再算( )○( )=( )

  生:把48拆分成40和8兩部分,從65里分別去掉40和8?梢韵人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學生根據(jù)討論填空。

 。3)比較算式。

  師:觀察上邊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shù)減去兩位數(shù)。

  不同點:前者不退位,計算時直接個位數(shù)減個位數(shù),十位數(shù)減十位數(shù);后者退位,計算時不能直接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6題。

  以開火車的方式完成計算,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2、完成“練習二”第7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接力賽。

  老師給每一組的第一個同學一個數(shù)字,后面的同學每人給一個運算符號和一個數(shù)字,第一個同學把數(shù)字告訴第二個同學,第二個同學根據(jù)第一個同學的數(shù)進行計算,然后告訴下一個同學結果,以此類推完成接力賽。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主要講了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一般把減數(shù)看成一個整十數(shù)和一個一位數(shù),再從被減數(shù)里依次減去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1.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展開思考與交流。

  課堂需要民主、平等的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fā)言,樂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在理解題意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說一說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有利于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互相學習,積累經(jīng)驗。對學生個性化的思考方法和解題策略應加以鼓勵。

  2.結合排除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推理活動強調(diào)“步驟完整,理由充足”?紤]到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對于排除推理的方法,可引導學生采取表述、書寫、圖示、畫流程圖等多種方式加以描述,只要能表達清楚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及結論即可。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在特定的時間里做一些特定的事情,下面請大家一起來看這樣一組鐘面(課件出示四個鐘面,四個鐘面上的時間分別是7:30

  8:35 10:05 12:30)。請大家讀出這些鐘面上的'時間。

  師:這些時間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生:是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的。

  師:在這4個連續(xù)的時間里大家平時會做些什么事情呢?

  (學生自由交流并匯報)

  師:通過同學們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做事情都很有時間觀念,都很會安排時間。你還能舉例說一說你是怎樣安排事情的先后順序的嗎?

  生:早上我先起床后上學;下午我先做作業(yè)后看電視……

  師:還會做些什么呢?(讓學生補充第3件事情或更多事情,建議不超過4個)

  生:早上,我先起床,再吃飯,然后上學。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嘗試用“先……再……然后……最后……”這樣的句式表述,體現(xiàn)通過語言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

  設計意圖: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離不開情境的支撐,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由鞏固舊知入手,再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通過選取時間說一說和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兩個層次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為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思路和生活經(jīng)驗作鋪墊,為新知的學習做準備。

  ⊙呈現(xiàn)主題圖,嘗試解決問題

  師:明明和他的好朋友芳芳在星期天也有他們的時間安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課件出示例3的情境圖)觀察圖片,你們獲取了什么信息?

  預設

  生1:星期天的早上明明和芳芳一起鍛煉身體,明明今天要做3件事:做作業(yè)、踢球、看木偶劇。

  生2:要從7:45、9:15、10:50這3個時間中圈出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時間。(注意:對鐘面上顯示時間的正確認讀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

  師:這里的“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能夠去踢球的時間。

  師:你們還獲取了哪些信息?

  生:明明7:15在鍛煉身體,9:00完成作業(yè),10:30要和芳芳一起去看木偶劇。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呀!下面哪位同學能將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

  生:明明7:15在鍛煉身體,9:00做完作業(yè)后要去踢球,10:30還要去看木偶劇,要求圈出鐘面上可能去踢球的時間。

  師:根據(jù)這些信息,我們怎樣確定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時間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并試著解決問題。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并解決問題)

  師:說一說你的答案和理由。

  預設

  生1:先排出3件事的時間先后順序。踢球在做作業(yè)之后,看木偶劇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時間應在9:00之后,10:30之前,答案中只有9:15符合要求,所以第二個時間9:15可能是明明去踢球的時間。

  生2:明明9:00做完作業(yè),10:30要去看木偶劇,做完作業(yè)才能去踢球,7:45在做作業(yè)之前,不可能去踢球,10:50在看木偶劇之后,也不可能去踢球。所以可以確定9:15是明明去踢球的時間。

  師:請大家驗證一下你的答案是否正確。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驗證的?有什么不一樣的方法嗎?

  預設

  生:我是將時間和他所做的事對應起來,再回到情境圖中看看是否合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第86、87頁例2,練一練,練習十九第1-5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連續(xù)比較是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解答這類應用題。

  2、初步掌握用綜合法分析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掌握應用題的結構,學會解答應用題的方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頭提問題:

 。1)面粉28千克,大米比面粉少5千克,?

  (2)班級圖書柜里有科技書20本,故事書是科技書的2倍,?

  學生根據(jù)題的問題,口答算式。

  2、教學準備題

 。1)學生讀題

 。2)思考:這是一道怎樣的應用題?

  (3)先要提一個什么問題?為什么要提柏樹多少棵?

 。4)第一個問題怎樣求?第二個問題呢?

  3、引入新課

  如果去掉剛才提的問題,你會解答嗎?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1)出示例2

 、賹W生讀題

 、谡f說有哪些條件和問題?

 、鄹鶕(jù)條件畫線段圖。

  15棵

  松樹

  6課

  柏樹

  8棵

  楊樹

 、芮髼顦溆卸嗌倏?就是求線段圖上的哪一段?你會算嗎?

 、輰W生嘗試解答

 、匏伎迹合人闶裁?再算什么?

  15+6=21求的是什么?

  21+8=29求的是什么?

 、咄阑ハ嗾f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嘈〗Y:這里的三個條件是連續(xù)比多少的,解答問題時,可以根據(jù)兩個條件求出一個問題,再根據(jù)求出的結果和第3個條件求出題目的結果。

  2、教學“想一想”

 。1)把第一個條件改為

  ①柏樹比松樹少6棵

 、诎貥涞目脭(shù)是松樹的2倍

  (2)學生嘗試解答

 。3)集體訂正時提問:你是怎樣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比一比

  討論:

 。1)這三道題在解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這三道題為什么都要先算柏樹的棵數(shù)?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2題

 。1)學生讀題獨立列式解答

 。2)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十九第1題

  ⑴學生讀題獨立列式解答

 、葡耄合人闶裁?再算什么?

  四、作業(yè):

  練習十九2、3、4、5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體積與容積的概念的建立過程,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感知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大小,能正確地選擇合適的單位進行相應數(shù)量的計量。

  2、在親歷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對學科學習的內(nèi)在興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通過參與試驗、分析與嘗試,掌握體積和容積概念,會確定體積和容積相應并能正確地把握體積的大小。

  教學方法動手操作、分析、合作

  教學準備每個小組準備一個盛水的量杯一個土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容積”。

  二、感受物體的體積

  1、分組實驗

  方法:將土豆放入一個盛水的量杯中,注意記錄放入前后的水位高度。

  猜想:量杯中的水位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觀察:通過對上面實驗的觀察,有什么發(fā)現(xiàn)?看到——土豆放入時,水位上升了;取出時,水位又基本復原。

  思考: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生:土豆占有空間,入水時,水會被擠開,造成水位上升;而取出時,土豆所占的位置空出,水于是又復原。

  2、體積的意義:

  師引導學生讀書57頁中間文字并結合實驗同桌交流自己所理解的體積的概念。

  3、想一想:你還能用其它方法感受物體的體積嗎?

  三、感受物體的容積

  1、①1箱牛奶的體積與6盒牛奶的體積比?(1箱牛奶體積大于6盒牛奶的體積。)②1盒牛奶的體積與1杯牛奶的體積比?(1盒牛奶的體積大于1杯牛奶的體積。)

  從上面的結論中你想到了什么?(整個容器體積大于內(nèi)中裝的體積)

  2、歸納容積的意義(板書)

  3、同桌互相舉例說明物體的體積與容器,及其大小比較。

  四、體積單位

  1、長度、面積和體積基本單位的確定:

  棱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厘米

  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分米

  棱長為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米

  感覺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

 。1)如果同學們在正方體模型中蹲著,會蹲下幾個?

  (2)如果把書包放在這個正方體模型中壘起來,大約可以壘多少個?

  2、容積單位的確定:

  師指出:我把能容納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物體的容積的大小分別叫做1毫升和1升。

  在生活中計量液體的體積常以毫升和升為單位。(讓學生認真閱讀理解59—60頁中的文字,然后同桌相互說一說)

  3、課堂活動:60頁1、2題。通過課堂互動,讓學生在搜索和交流中熟悉和增強體積和容積單位大小的實感。

  五、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感受?

  六、布置作業(yè)

  課本62-63頁練習十二第1、2、5題。

  第二課時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豎式計算,重點解決“不夠商1時商0”的問題。為了使學生較好地理解這部分知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具有如下特色:

  1.關注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在教學中,當學生計算到被除數(shù)的十位發(fā)現(xiàn)不夠商1時,教師及時組織學生討論,并加以恰當?shù)匾龑В瑥姆治锏慕嵌群统ū旧淼挠嬎阋?guī)則分別進行理解,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

  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節(jié) 約(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

  師:我們國家現(xiàn)在提倡勤儉節(jié)約,誰能說說哪些做法是節(jié)約呢?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見聞進行列舉。

  2.導入:有3個班的同學用實際行動來倡導節(jié)約,他們積攢了許多舊報紙和礦泉水瓶,送到廢品收購站回收利用,我們來看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我們是否能幫助他們解決。

  設計意圖:在學習新課之前與學生進行談話,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探究新知

  1.了解情境圖。

  課件出示情境圖,鼓勵學生找到情境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并完整表達。

  (3個班積攢的報紙和礦泉水瓶一共賣了912元)

  2.嘗試計算。

  (1)請學生根據(jù)上面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

  (問題:平均每個班賣了多少元?算式:912÷3)

  (2)請學生口算出結果并寫出口算過程。

  根據(jù)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學生能寫出算式:900÷3=300,12÷3=4,300+4=304。

  (3)請學生嘗試進行豎式計算。

  3.解決“不夠商1時商0”的問題。

  (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

  師:你們在計算時遇到了什么問題?除到十位不夠商1時怎么辦?(同時出示不完整的豎式如下)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口算過程從以下兩個方面理解“不夠商1時商0”的道理,并板書完整的豎式計算過程。

 、購姆治锏慕嵌壤斫猓合确肿900元,912─900=12,余下的不夠30元,每個班分不到10元,所以在十位商0占位。

 、趶某ū旧碛嬎愕囊(guī)則去理解:用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1除以3時,不夠商1,需要將十位和個位上的數(shù)合起來,用12再除以3,結果等于4,在個位上商4。

  (2)結合口算,說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師:現(xiàn)在我們完整地寫出了912÷3的豎式計算過程,請大家結合口算的過程,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板書,如下:

  設計意圖:通過上述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透徹地了解為什么要在十位上商0,并牢固地掌握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豎式計算過程,對學生進行正確熟練地計算有很大的幫助。

  4.學習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末尾有0的除法。

  (1)出示教材10頁的第三個例題,提問:我們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引導學生讀題,根據(jù)題意列出算式:522÷4。

  (2)引導學生獨立進行豎式計算。

  (3)組織交流。

  師:這個算式是在哪一位上不夠商1?應該怎樣處理,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明確:在豎式計算中,當除到個位不夠商1時,要在商的個位上寫0,余數(shù)是2。

  5.總結算法。

  師:在計算一位數(shù)除三位數(shù)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引導學生總結一位數(shù)除三位數(shù)的豎式計算方法的一般步驟:從被除數(shù)的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寫商,遇到不夠商1的情況要商0占位。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1頁1題。

  理解題意,在圖中圈出答案后進行豎式計算。

  2.完成教材12頁4題。

  先說一說豎式計算的步驟,再觀察題目中的計算過程,找出錯誤的原因并改正。

  ⊙課堂總結

  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在計算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

  ⊙布置作業(yè)

  教材11頁2、3題

  板書設計

  節(jié) 約(一)

  912÷3=304(元) 522÷4=130(支)……2(支)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材內(nèi)容:新課程第二冊教科書P9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描述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數(shù)據(jù);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借助生動形象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活動的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統(tǒng)計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練習紙、彩筆、水果圖片

  教學預設:

  一、創(chuàng)設情境,原始數(shù)據(jù)

  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這兒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動畫片,你們想不想看?

  電腦出示配樂動畫:

 。ó嬐庖簦┰谝粋美麗的大森林,住著一直叫聰聰?shù)暮镒。明天就是它的生日,有許多的好朋友來為它祝賀生日,你們想認識它們嗎?

  二、探索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1、提問:聰聰?shù)暮门笥讯际钦l?它們各有幾只?

  2、(沒看清)電腦再放動畫片

  3、提問

  A、五種動物各有幾只?誰同時數(shù)出來了?

  B、沒有數(shù)出來(大家數(shù)的只數(shù)不一樣),看來光靠數(shù)還不行,還要用筆記一記,我再放一遍,但你們要想出一個又簡便又好記的記錄方法把小動物的只數(shù)記下來,行不行?小組討論一下,比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好。

  4、報告數(shù)據(jù)的方法。

  誰來說說你們組想用什么方法記錄?

  A、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記錄的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方法好記就用哪種方法,好嗎?

  B、下面就用你最喜歡的方法記下小動物的只數(shù),開始!

  5、電腦再放動畫片。

  6、展示數(shù)據(jù)的方法。

  A、請你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錄的?你能把自己記錄的結果說聽聽嗎?

  B、大家同意嗎?

  C、還有不同的記錄方法嗎?

  7、。

  同學們真棒!想出了用各種符號記錄每一種動物的只數(shù)。大家知道嗎?這些方法,就是數(shù)學中的“統(tǒng)計”。ǔ鍪菊n題)

  8、比較。同樣是用符號來統(tǒng)計,哪種統(tǒng)計方法更簡便?為什么?

  三、用統(tǒng)計圖表表示數(shù)據(jù)

  1、出示統(tǒng)計表。

  2、提問。

  A、這個同學統(tǒng)計出的每種動物各幾只?學生說教師在表中填出數(shù):6、3、7、2、3

  B、聰聰?shù)呐笥迅饔袔字?這個同學統(tǒng)計得對嗎?你能來說一說嗎?

  3、這樣一張用來統(tǒng)計各種數(shù)據(jù)的`表格我們就叫統(tǒng)計表。

  四、用條形統(tǒng)計圖表示數(shù)據(jù)

  1、根據(jù)這五種小動物的只數(shù),請你在這幅圖上涂上顏色表示出來。比一比,看誰涂得又對又快。

  2、學生根據(jù)數(shù)據(jù)用水彩筆在條形統(tǒng)計圖上涂色。

  3、展示條形統(tǒng)計圖,集體訂正。

  A、你涂了幾個格子?為什么這樣涂?

  B、他涂得對嗎?

  C、我這兒還有幾個同學的作品,請看!

  D、他們涂得又對又漂亮!你們涂對了嗎?

  4、剛才這樣的表格叫統(tǒng)計表,那么這張圖叫什么呢?觀察這幅統(tǒng)計圖,你能發(fā)現(xiàn)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五、練習應用

  1、明天就是聰聰?shù)纳樟耍蠋熞舱{(diào)查了我們班小朋友的生日是在哪個月份,并制成了一張統(tǒng)計圖。從統(tǒng)計圖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大家?guī)土寺斅斶@么多忙,聰聰非常高興,它想請小朋友們也去為它祝賀生日,你們愿意嗎?

  電腦播放聰聰?shù)脑挘盒∨笥,很高興你們也能來我家做客。我想去買一些大家喜歡的水果來招待你們,可是我又不知道你們喜歡吃哪些水果,你們能幫幫我的忙嗎?

  4、學生填調(diào)查表,在自己喜歡的水果下面做上記號。

  5、老師讀數(shù)據(jù),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填出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量。再根據(jù)各類水果的數(shù)量,在統(tǒng)計圖中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來。

  6、展示、

  (1)誰愿意跟聰聰說說我們班小朋友喜歡吃哪些水果?

  (2)看著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六、

  1、電腦繼續(xù)放動畫片

  小猴聰聰:謝謝小朋友的幫助,我今天有好多的收獲。小朋友,你們有什么收獲嗎?

  2、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統(tǒng)計的知識,你發(fā)現(xiàn)了嗎?

  3、別急,小猴聰聰還有話要說呢。ㄐ∨笥,你們可真厲害啊,今天就學會了這么多,還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謝謝大家?guī)土宋业拿Γ瑫r也歡迎你們明天到我家來過生日。再見,再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一、準備練習

  (一)口算

  3.8+1.2 2.54 1.58

  1.50.3 0.64+0.16 7.6+0.24

  5-1.8 1.2580 3.64

  6.3+2.45+3.7 3.56-1.57-0.43

  0.87125 (2.5+0.9)4

 。1.5+0.25)4 0.64+1.44

  (二)口答,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說出依據(jù))

  1.3.18□=1.2□

  2.(2.5+3.5)□=□□○□4

  3.□+4.3=□+0.86

  4.(2.51.2)□=1.2(□□)

  5.7.6-2.8-□=□-(□+3.2)

 。ㄈ┬〗Y引入

  我們運用一些運算定律或者運算性質(zhì)可以使計算簡便,在四則混合運算中,能不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和性質(zhì),使計算簡便呢?

  二、講授新課

 。ㄒ唬┙虒W例4

  1.82.58+1.81.42

  1.觀察算式特點

  2.學生試做

  方法一:1.82.58+1.81.42 方法二:1.82.58+1.81.42

  =1.8(2.58+1.42) =4.644+2.556

 。1.84 =7.2

  =7.2

  3.觀察比較: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ǖ谝环N方法應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第二種方法只是根據(jù)一般的運算順序)

  4.練習

  1.82.58+1.81.42+0.5

 。1.8(2.58+1.42)+0.5 (乘法分配律)

 。1.84+0.5

  =7.2+0.5

 。7.7

  5.小結

  通過剛才的練習,你對簡算有什么新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

 。ㄒ唬┯嬎阆旅娓黝}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ǘ┯嬎阆旅娓黝},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ㄈ┧伎碱}:填同一個數(shù)

  □-□+□+(□□□-□)=10

  四、課堂小結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雖然不能把整個題目簡便計算,但是應該隨時注意是不是有的`步驟可以簡算,能簡算的,盡量使計算簡便,不能簡算的再按運算順序計算.

  五、課后作業(yè)

  (一)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10.64+7.652.4+11.76

  2.12.75[14.6-(1.3+8.2)]

  3.9.831.5+6.171.5

  4.15.4[8(6.34-4.59)]

 。ǘ┬屡d煤礦七月份產(chǎn)煤4.85萬噸,八月份產(chǎn)煤5萬噸,九月份產(chǎn)煤5.65萬噸.平均每月產(chǎn)煤多少萬噸?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一、設計說明

  排列和組合的方法不僅在生活中運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節(jié)課主要是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比較、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探索數(shù)學的濃厚興趣。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l、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為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各項教學內(nèi)容全部貫穿于活動當中,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關注合作,促進交流:為了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我運用小組共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溝通,把積極思考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使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3、組織活動,引發(fā)思考: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體,我組織了許多與教學內(nèi)容緊密相連的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學科所獨有的特點——數(shù)學思考。

  二、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12—114頁。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shù)或組合數(shù)。

  2、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符號感。

  3、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jīng)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4、使學生在探索規(guī)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四、教學中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五、教學過程:

 。ㄒ唬、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有趣的數(shù)學廣角。(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

  小紅的衣柜里放著五件衣服(出示圖片),她可以怎樣搭配?一共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活動策略:①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發(fā)給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擺一擺。

 、谝龑в懻摚河羞@么多種不同的穿法,怎樣才能做到不遺漏、不重復呢?

 、劢處熃Y合課件演示,介紹連線法。

 。ㄈ、課堂實踐,鞏固新知。

  l、破密破。(課件出示課件密碼門)

 。1)學生用數(shù)字抽拉卡拉一拉,并記下結果。

 。2)學生匯交流(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點擊課件展示密碼)

 。3)生生相互。

  2、早餐搭配。(課件出示情境圖)

  (l)老師提出要求:飲料和點心只能各選一種,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呢?

 。2)學生獨立練習,在書上連一連。

 。3)學生匯報早餐搭配。

  3、路線選擇。降件展示游玩景點圖)

 。╨)師引導觀察:從兒童樂園到百鳥園有幾條路線?從百鳥園去猴山有幾條路線?

  (2)學生獨立思索后小組交流

 。3)全班同學互相交流

  4、評選小小節(jié)目主持人活動。

  師提出要求:主持人要求一名男同學與一名女同學搭配,每小組根據(jù)男、女生人數(shù)設計搭配,由組長作好活動記錄。

 。1)小組活動,老師參與小組活動

 。2)各小組展示記錄

 。3)師生共同

  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繼"長方體的認識"之后的一個學習內(nèi)容,在本章教材的編排順序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主要包括"做一做"、"練一練"兩個欄目。"做一做"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探索活動,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語言表達能力。"練一練"的目的是通過想象、動手操作進行嘗試,強化長方體、正方體與其展開圖之間相互轉(zhuǎn)化的認識與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本節(jié)課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經(jīng)歷和體驗圖形的變化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對應的數(shù)學思想,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知識基礎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強的自我發(fā)展的意識和挑戰(zhàn)的意識,對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很感興趣。這使得我們在學習內(nèi)容的呈現(xiàn),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上除了關注數(shù)學的用處之外,也應當設法為學生提供經(jīng)歷做數(shù)學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這些活動中表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從而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是很重要的活動,初步形成并學會數(shù)學地思考。此外,學生已經(jīng)學過長方形等基本圖形,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了初步的認識與了解,因此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理解起來并不是難事,關鍵是如何利用他們對實踐及探究活動的熱情,讓他們在活動中主動領悟展開圖上的面與正方體之間的對應關系及有序思考進行分類的優(yōu)勢。

  【學習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的探索活動,了解"什么是展開,什么是折疊",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圖的特點。

  2.通過探索活動感受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建立長方體或正方體立體圖中的面與展開圖中的面的對應關系,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展開與折疊、展示交流與匯報活動中滲透數(shù)學的對應思想。在操作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學會交流自己的思維與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2~3分)

  (教師拿出一個食品包裝盒)問同學們是什么?學生可能回答是"包裝盒"。教師可以通過"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說它是什么?"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是"正方體"。

  教師向?qū)W生演示什么是展開圖:請看,像這樣沿著棱剪開(放下其中一個面),使這個正方體完全的展開,得到一個六個面互相連接的平面圖形,我們叫做正方體的展開圖,閉上眼睛想一想它會是什么樣的?(停頓十幾秒)

  請2-3名學生說一說你想象的圖形是什么樣的嗎?學生會想象出很多圖形,教師指出要一起研究正方體的展開圖。可向?qū)W生提問:"關于展開圖你們了解些什么?""打算在這節(jié)課中解決哪些問題?"(板書:規(guī)律、特征)

  (設計意圖:教師首先通過演示操作,引導學生說出想象的正方體展開圖是什么樣的?后面接著鼓勵學生動手把想象的展開圖剪出來,從而實現(xiàn)體與面的結合。)

  二、動手探索,總結規(guī)律:(25分)

  活動一:剪一剪

  發(fā)給每位學生一個正方體,試著剪一剪;驗證同學們的想象對不對;讓剪的快的學生根據(jù)剪開的展開圖,從前面教具(展開圖)中找出與自己剪的一樣的貼在黑板上。

  在活動時,提示學生注意以下幾點要求:(投影出示)

  ·沿著棱剪開,得到一個六個面互相連接的平面圖形。

  ·先觀察一下黑板,如果你剪的展開圖與別的同學重復了,那么你就不用貼了。

  ·注意正確使用剪刀,別傷到手。

  活動二:找一找

  讓學生仔細觀察黑板上的展開圖有沒有重復?(學生貼出來的)

  學生可能的作品:

  學生可以判斷出:1和5兩個圖形通過反射是同一個圖形,4和7兩個圖形通過旋轉(zhuǎn)是同一個圖形。

  教師進一步追問:"為什么剪出來的展開圖形狀會不一樣呢?"學生可能回答:剪的方法不同。"這些展開圖有何相同之處?",學生可能回答:都由6個正方形組成。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空間與圖形的鮮明表象,強化直接感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有意識的對展開圖進行粘貼,讓學生感受正方體展開圖的某些規(guī)律,為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活動三:折一折

  相同的正方體可以得到多種不同的展開圖,讓學生再嘗試把他們展開的圖折回原樣。

  操作要求:四人小組合作,輪流演示展開與折疊的過程,邊折邊說,找出展開圖上的每個面分別對應正方體上的哪個面。(教師根據(jù)要求同步演示,讓學生明白,一個折疊,其他人指出展開圖上的這個面,是正方體的××面。學生操作、交流、展示。)

  小結:通過前面的活動,我們認識了正方體的展開圖,經(jīng)過反復的.展開與折疊(板書課題),知道了展開圖上的面(板書:面)與正方體(板書:體)上的面的對應關系(板書:對應)。讓學生體會到正方體相對應的兩個面在展開圖中的位置關系(相隔一個面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jīng)歷展開與折疊的過程,鞏固體與面的轉(zhuǎn)換認知,加強感悟立體圖中的面與展開圖中的面的對應關系,了解尋找對應面的基本方法,然后,上升到由展開圖的面想象立體圖形的面的對應位置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10分)

  1.判斷下面幾圖是不是正方體的展開圖。(學生判斷,講清原因,個別不好理解的讓學生動手來操作。)

  說明:并不是6個面就能折成正方體,5號圖有7個面,可以圍成一個正方體,但不是正方體的展開圖。我們掌握了展開圖的特點,學會了標"上,下,左,右,前,后"面的方法就可以辨別正方形拼接圖能否折成正方體。

  2.(課件出示書17頁練一練第一題)屏幕上這道題你能夠獨立完成嗎?請說出正方體展開圖中與1號、2號、3號面相對的各是幾號面? 教師可以通過折一折,讓學生猜想對不對。(教師演示折疊過程)

  如果以2號面定為底面,2號對幾號?1號對幾號?3號面呢?(教師演示)如果把1號面定為底面,還是這個結果嗎?(學生回答后,折疊回正方體驗證)換3號面為底面呢?(停頓等學生回答后,旋轉(zhuǎn)圖形讓學生親眼看一看)如果把底面換成4.5.6號,結果一樣嗎?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可以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設計意圖: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差異,創(chuàng)設條件、積極引導,有意識的培養(yǎng)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同一個問題的習慣。全方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內(nèi)在潛力,引導和鼓勵學生帶著知識、經(jīng)驗、思考、興致參與教學過程。通過此活動,不僅強化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而且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收獲(2分)

  教師問:"學習到這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什么收獲,心中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