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平行,感知平行線的特征,初步學會畫平行線,了解平行線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與聯系實際的意識和能力。
3、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認識平行
1、初步感知,嘗試判斷
師;上課一開始,讓我們先來看一小段錄像(播放錄像)
師:錄像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啊? 生:開窗戶。
師:開窗戶過程中,這扇窗戶在做什么運動呢?
生:平移
師:是的,平移是我們上個學期學過的知識,你們學得很好。我們看,窗戶的一條邊一開始在這個位置;平移之后,到了這個位置。你知道這條邊與這條邊的位置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生:平行
師:你的知識面真廣,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平行線。
師:你知道平行線嗎?
高老師這里有幾幅圖,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圖畫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線?
生1:第1幅、第5幅、第7幅。
生2:就第1幅
生3:1 和5
師:看來,同學們對平行線都有自己的認識。到底你的想法對不對呢?,學完這節(jié)課后,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2、充分體驗,探討本質
師:那么數學上,究竟什么是平行線呢?
我們來看:
窗戶這兩條直直的邊我們可以看成是兩條線段,這條線段如果向兩端無限延伸、延伸。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的兩條直線會怎樣?會相交嗎?
生:不會
師:都說眼見為實,這兩條直線我看到的部分的確是不相交的,可是無限延伸之后我看不到,你憑什么說他們永遠不會相交呢?
生1:因為延長是不會彎過來的。
生2:他們不會越來越近,最后靠在一起。
生3:它們之間的寬度始終不會變的。
師:寬度一樣,其實就是說他們的距離處處相等。(課件驗證)
因為他們的距離處處相等,無限延伸之后始終保持著這樣的距離,所以,他們永遠不會相交。
3、提升概念,再次判斷
(板書并口述: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相互平行)
師:兩條直線相互平行,我們也可以說其中一條就是另一條的平行線。
如果我們把兩條直線分別標上名字,AB和CD,我們就說直線AB平行于直線CD,記作AB∥CD
師:我現在如果把這兩條直線都斜過來,現在他們相互平行嗎?
生:平行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他們永不相交。
師:我們回頭再來看剛才的8幅圖。
⑴你能利用剛才學習的概念,找出這里的平行線嗎?要說出充分的理由。
(重點討論學生初次判斷錯誤的、有爭議的或不敢肯定的。是平行線,為什么是;不是,又為什么。使學生對平行的認識更加深刻)
、浦笀D⑦只有一條直線,你能幫他找一天和他平行的直線嗎?
生:圖1
師:上面一條還是下面一條
生:兩條都和圖7的直線平行
4、生活中的平行線
師:這些直線是相互平行的,生活中你還能找到這樣的平行線嗎?
生1:黑板的上面和下面
師:是的,黑板的對邊是相互平行的
生2:桌子的這兩條邊是相互平行的
師:你指桌子的對邊是相互平行的吧,我希望同學們能表達得清楚些。
師:高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片,你能從中找到平行線嗎?
生1:那幅畫的對邊是相互平行的
生2:樓梯扶手的兩條邊是相互平行的
生3:護欄豎的和豎的是相互平行的
師:是的,現在再來看看這里
生1:爬干都是平行的
生2:瓷磚的對邊是平行的
生3:花壇的對邊是平行的
師:看來生活中的平行線還真不少。有個小朋友叫淘氣,他發(fā)現所有的窗戶都太像了,沒有一點兒創(chuàng)意。于是,他設計了這樣的新型窗戶。
師:你能接受淘氣的設計嗎?為什么?
生1:不同意,因為這樣的話,窗戶就無法移動了。
生2:如果窗戶往右移就會掉下來。
師:看來,平行不僅美觀,還很有用。
剛才同學們找到的都是靜止的,現在讓我們看看運動中的`平行線。
每周一我們都要舉行升國旗儀式。國旗的上邊從這里平移到了這里,他們是相互平行的。
師:再看看這副圖。箭頭從這里平移到這里。同學們,線段 HG一開始在這里,平移后到了H1G1,線段HG和線段H1G1平行嗎?那你能從平移前后的箭頭中,找出類似的相互平行的線段嗎?
生:線段AD平行于線段A1D1
二、動手畫平行線
1、師:現在同學們都認識了平行線,你能在白紙上畫平行線嗎?
請同學們拿出白紙,看第一題,高老師已經給你們畫好了一條直線,現在你能畫出它的平行線嗎?
注意:你在畫的時候想一想,按照你的畫法能保證一定平行嗎?
生:動手操作
展示:1、量距離。2、沿著一把尺的兩邊畫。3、直尺平移
師:畫這條線的平行線,可以畫幾條啊?
生:無數條
師:現在,你對這三種方法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說說各種方法的局限性)
師:看來每種方法各有各的有點和缺點,因此我們在畫平行線的時候,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
2、師:現在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方法完成第二題。
教師掩飾直尺平移法,
注意點:1、對 2、靠 3、移 4、畫
2、師:現在先請同學們在紙上畫任意一條直線。
生:……
師:現在請同桌交換白紙,給同桌畫的直線畫一條平行線。要求先一個人畫另一個看,看同桌畫得對不對,然后再交換,聽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好,開始。
三、總結,交流
學了這節(jié)課后,你對平行線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們對平行的認識也會越來越深刻。
四、拓展
師:請同學們看這兩條線,它們相互平行嗎?
師:它們都在長方體的哪一個面上?
師:請同學們注意(轉動盒子,使兩直線異面)
師:這兩條直線會相交嗎?那它們平行嗎?
那你覺得我們在說兩直線平行時,是不是還應該加一個前提條件啊?
概括: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相互平行。
[板書設計]
平移與平行
平移 平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P9-P10;練習一5、6、7、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短。
2、通過學生操作學會比較物體長短的一般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操作、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具、學具準備:
毛線11組,紙條11組;長度不同的鉛筆2支;長度不同的尺子2把,學生文具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
請同學們把準備好的鉛筆和尺子擺在桌面上,同桌兩個一起看一看這些物體,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板書:長短)
2、比較長短:
(1)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你通過什么方法?4人小組討論。(指
名發(fā)言)
。2)總結方法:一般要把比的幾個物體的一端對齊。
。3)誰能用剛才說的.方法來比較這兩張紙條的長短?(貼在黑板上,板書:長、短)
。4)誰能比較兩條毛線的長短?(指名學生上臺演示)
。5)自由練習:現在,我們來做個比較長短的活動,同桌2個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們的學具、胳膊、手等等。
(6)抽樣演示
。7)練習5、6
3、比較高矮:
(1)我們比較鉛筆的長度,可以說這支鉛筆長些、那只鉛筆短些;如果我們比較兩名同學的身高,應該怎么說?(引導學生說出“高矮”)(板書:高矮)
。2)(請兩位身高相差較大的同學站起來)誰比較高?誰比較矮?
。3)(請兩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學站起來)能不能一眼看出來,誰比較高,誰比較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較出他們兩個誰比較高?(小組討論)
。4)小組匯報
(5)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排隊的游戲,四人小組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隊。
。6)練習一7、8、
4、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比較長短、比較高矮的方法。其實除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方法之外,還有很多種方法,我希望同學們多動動腦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材第115頁正、反比例的意義和正、反比例應用題、練一練,練習二十二第l、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正比例和反比例關系的特征,能正確判斷成正比例關系或反比例關系的量。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題思路,能正確地解答成正、反比例關系的應用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復習正、反比例關系和正、反比例應用題。(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正、反比例的意義,掌握正、反比例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能更正確地判斷成正、反比例關系的量,正確地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
二、復習正、反比例的意義
1.復習正、反比例的意義。
提問:如果用x和y表示成比例關系的兩種相關聯的量,(板書:x、y是相關聯的`量)那么,什么情況下成正比例關系,什么情況下成反比例關系?想一想,成正比例關系和成反比例關系的兩種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指出: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的相同點是:都有相關聯的兩種量(x和y),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的變化而變化。不同點是:成正比例關系的兩種量中相對應數值的比值一定,成反比例關系的兩種量中相對應數值的積一定。
2.判斷正、反比例關系。
(1)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提問:判斷是不是成比例和成什么比例的根據是什么?
(2)做練習二十二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
3.判斷x和y這兩種量成什么關系,為什么?
(1)y=8x (2)y=
指出:我們根據正、反比例關系的特點,可以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如果一道題里兩種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關系,我們就可以應用比例的知識,根據比值相等或者積相等的數量關系來解答。
三、復習正、反比例應用題
1.做練練第2題。
讓學生讀題,判斷每題里兩種量成什么比例。提問:這道題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關系,各要根據什么相等來列式解答?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突出列式的等量關系是比值還是積一定。
2.啟發(fā)學生思考:
你認為正比例應用題實際上是我們過去學過的哪一類應用題?反比例應用題是哪一類應用題?怎樣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指出: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要先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如果成正比例,根據比值相等列等式解答;如果成反比例,根據積相等列等式解答。
四、課堂小結
成正、反比例的量各有什么特點?成正、反比例量的應用題要怎樣解答?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二第2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挠嬎惴椒,并能正確計算和驗算。
2、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驗算。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
1、引導學生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解決問題。
2、師出示問題:“華夏小學同學捐出576本故事書,送給6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
3、列出算式:576÷6
4、探討估算方法
(1)學生獨立估算商是多少?
。2)組內討論估計的過程。
5、探究豎式計算方法。
。1)學生列出豎式。
。2)提出問題:被除數百位上的“5”比除數“6”小怎么辦?
。3)交流反饋
。4)教師小結: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就要看前兩位。
。5)學生獨立計算后,引導學生理解商“9”要寫在十位上的算理。
二、學習驗算方法。
1、教師提出探索性問題。
要檢驗商是否正確該用什么方法驗算?
2、學生獨立思考
3、同伴交流
4、全班匯報,教師歸納小結:要檢查除法算得對不對,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
5、嘗試解決問題
問題(1)如果把這些書送給4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多少本?
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獨立計算后集體討論計算方法。
問題(2)王老師有100元,最多可以買幾盒拼圖,還剩多少元?
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你遇到了什么問題?
小組代表匯報,集體解決問題。
6、質疑: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鞏固練習
1、出示教科書P62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計算方法,鼓勵學生用比較分析法做。
(3)集體訂正。
2、摘蘋果游戲
。1)出示試題,貼上蘋果。
846÷6156÷4364÷7432÷6389÷9872÷4
。2)摘下商是兩位數的`算式上的蘋果
。3)算一算,集體練習,指名部分學生板演。
四、應用
1、出示教科書P62第4題,按如下過程進行思考。
。1)說出題中的數學信息。
。2)找出題中的數學問題。
。3)找出問題解決的方法。
。4)獨立完成
2、出示教科書P62頁第五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十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1、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過程中的試商方法。
2、豎式的書寫格式。
三、教具準備:
小棒,口算卡片。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1、學前準備
(1)口答。
42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28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52如果去掉4個十,還剩下幾個一?
(2)板演。
訂正時,請同學們說一說是怎樣求出商的,每道題各用哪一句口訣求商,我們在寫豎式時要注意什么。
(3)導入新課。
出示主題圖。
2、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15頁例1。
(2)師生共同歸納筆算除法的方法。
3、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計算教材第19頁練習四的第1題
1> 獨立完成下面兩道除法算式題,請兩名同學板演。
2> 教師巡視,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 集體訂正,請同學敘述計算過程。
(2)看病門診。
1> 觀察、研討計算中出現的錯誤。
2> 改正錯誤之處。
3> 提出改進方法。
(3)計算教材第19頁練習四的第1題
1> 看清題中數據。
2> 獨立完成。
3> 集體訂正。
4> 回顧做題過程,總結計算方法。
(4)思維訓練
你能嘗試解決同學們提出的主題圖中的第二額問題嗎?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6頁例6及相應的課堂活動和練習。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減法估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學會減法的估算,能解釋估算的過程,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化和估算的合理性。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能用所學到的估算知識解決簡單的估算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培養(yǎng)用數學的意識。
3.通過數學活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探究
情景導入:(課件展示或出示掛圖)星期天,媽媽給了張強326元去買學習用品。他高高興興地來到商場的學習用品柜臺。一會兒他就看中了兩件,一件是隨身聽,標價為187元;一件是復讀機,標價為525元。
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1)看著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估算進行計算的數學問題?
。2)學生自由匯報。(教師板書)
①隨身聽和復讀機一共大約需要多少元?
、趶垙娪326元,如果買1臺隨身聽大約還剩多少元?
③如果買1臺復讀機,大約還差多少元?
(3)誰能解決第一個問題?(學生匯報)
。4)其余兩個問題怎樣解決呢?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思考好了的同學把你的解決方法和同桌或自己的學習小伙伴交流一下,比一比誰的方法好,哪些組的方法多。(讓學生充分交流,教師參與、巡視、指導學生的討論)
。5)把你們組的想法和全班同學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些組的.方法好,為什么好?
。6)學生匯報。
①學生1:估算326-187時,把326看作300,把187看作200,結果大約是100。估算525-326時把525看作500,把326看作300,結果大約是200。
、趯W生2:我們組估算326-187時,把326看作350,把187看作200,結果大約是150。525-326中把525看作530,把326看作320,結果大約是210。
。7)能說一說你們組為什么這樣估算嗎?
。8)學生:因為買東西的時候要帶足夠的錢才能買回你所需要的物品,如果你帶的錢不夠,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們在進行減法估算的時候都把被減數看大一點,這樣才有足夠的錢去買東西。還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嗎?……
。9)總結:我們在進行減法估算時,最好采用被減數、減數同補(被減數補上的不小于減數補上的)或被減數、減數同去(被減數去掉的要小于減數去掉的),這樣估算的結果才比較符合實際生活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10)把你最喜歡的估算方法說給小伙伴聽一聽。
(11)初步練習:6頁“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拓展新知
(1)完成課堂活動。注意讓學生說一說估算方法。
。2)完成練習七相關的習題。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可以解決哪些生活中的問題?還有什么遺憾?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材第29~31頁內容。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乘除混合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2.通過交流,讓學生體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重點:
根據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
正確選擇相應的簡算方法使計算簡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為了加強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我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你們喜歡這個活動嗎?(喜歡)老師了解到,為了豐富“大課間”的活動內容,學校最近又新買了一些體育用品,大家想知道都有什么嗎?(想)
師:請看情境圖,學校都買了哪些體育用品?
1.仔細觀察,說一說你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
生1:學校買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生2:學校買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生3:我還看見一筒羽毛球上寫著“一打裝”。
師:“一打”是多少個?(12個)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出示問題:王老師一共買了多少個羽毛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錢?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將學生置身于“大課間”活動的現實情境中,把學生的學習活動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解決問題,探究學習
1.教學教材29頁例8(1)。
(1)解決“王老師一共買了多少個羽毛球”這個問題都需要題中的哪些條件?(讓學生找出解決此問題所需的條件)
(2)指名列出算式,并說明解題思路。
(3)引導學生用簡便方法計算出結果。
預設
生1:運用乘法結合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12×25
=(3×4)×25
=3×(4×25)
=3×100
=300(個)
生2:運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個)
生3:先擴大再縮小可以使計算簡便。
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個)
師: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對于最后一種方法可能說不太清楚,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100÷4=25,把25筒看成100筒,擴大到原來的4倍,要使計算結果不變,應縮小到原來的)
(4)引導學生比較幾種簡便算法。
①這幾種算法有哪些相同點?(結果一樣;算法都比較簡便)
、谀阆矚g哪種算法?在以后的解題過程中,你能應用自己喜歡的算法解決問題嗎?
(5)總結:思考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不同,但結果都是相同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乘、除法的簡便計算。(板書課題)
2.教學教材29頁例8(2)。
(1)找到解決這個問題都需要題中的'哪些條件。
(2)引導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3)讓學生匯報解題方法。
預設
生1:我先求出1副羽毛球拍多少錢,然后除以2求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錢。
330÷5÷2
=66÷2
=33(元)
生2:我先求出5副羽毛球拍一共有多少支球拍,然后用總價除以支數求出單價。
330÷(5×2)
=330÷10
=33(元)
(4)喚起回憶,理解意義。
、俳M織學生仔細觀察,在小組內討論。
、诮處熃Y合學生的回答把兩個算式用等號連起來。
330÷5÷2=330÷(5×2)
質疑:在這個算式中,為什么“一個數連續(xù)除以兩個數”與“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的結果相等呢?
學生借助題意理解:先求出1副羽毛球拍多少錢,然后除以2求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錢和先求出5副羽毛球拍一共有多少支球拍,然后用總價除以球拍的支數求出單價,都能求出最終的結果,只是采用的方法不一樣,所以一個數連續(xù)除以兩個數,可以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
(5)方法選優(yōu):相比之下,這兩種計算方法哪種比較簡便?(出示課堂活動卡)
(6)引導總結,歸納規(guī)律。
學生討論、匯報后教師板書:一個數連續(xù)除以兩個數,可以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用字母表示為a÷b÷c=a÷(b×c)(b、c均不為0)。
設計意圖: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學習,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發(fā)現,從而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使計算變得簡便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簡便計算。
32×125=(________×________)×125
32×125=32×(________÷________)
32×125=(________+________)×125
32×125=(________-________)×125
2.同桌合作完成教材29頁“做一做”,鼓勵學生用簡便方法計算。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教材30頁1、4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課本第57頁的內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題和練習十四的第5~9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質,掌握化簡比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除法中的商不變規(guī)律是什么?
2.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什么?
3.比與除法有什么關系?
4.比與分數有什么關系?
二、新授。
1.教學比的基本性質。
我們剛才復習了除法中商不變規(guī)律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數有著密切的聯系,比的前項相當于被除數,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數;比的前項也相當于分數的分子,比的后項相當于分母。
問:在比中有什么樣的規(guī)律?
引導學生得出: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比值不變。這就是比的基本性質。
問:為什么這里要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不能是0?(因為如果乘以0,比的后項就變成了0,沒有意義。且0不能作除數,更不能同時除以0)
2.教學化簡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質,我們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教學用兩步連乘計算簡單的實際問題,學生在之前已經學了關于兩步計算的一些問題,但是不同的是兩步連乘的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條件更能夠進行不同的組合,不僅需要學生去收集信息更需要去選擇分析有用的或者是關聯的信息,使得學生掌握不同的解題策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兩步連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積累對相關數量關系的認識,感受從已知條件出發(fā)或從所求問題出發(fā)進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確定解題思路,能用兩步連乘正確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靈活組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乘法運算的實際應用價值,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并體驗成功解決問題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對獲取的信息作出正確分析,用連乘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數量關系,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有條理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