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3-27 10:32:30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錦集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錦集6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應用題.

  2.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確定等量關系,正確用方程解答應用題

  3.培養(yǎng)學生利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弄請已知量與未知量的聯(lián)系,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準確的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P107)

  1.找出下列應用題的等量關系.

 、倌猩藬凳桥藬档2倍.

 、诶鏄浔忍O果樹的3倍少15棵.

 、圩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兒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馨褍筛瑯拥蔫F絲分別圍成長方形和正方形.

  ( 學生回答后教師點評小結)

  我們今天就復習運用題目中的等量關系解題.(板書: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新授內容

  1、教學例3、

  (1)、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①.讀題,學生試做.

 、.學生匯報(可能情況)

  (90+75)×4

  提問:90+75求得是什么問題?再乘4求的是什么?

  90×4+75×4

  提問:90×4與75×4分別表示的是什么問題?

  (由學生計算出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2)、甲乙兩站之間的鐵路長660千米,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多少小時相遇?

  (先用算術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660÷(90+75)=?

 、诜匠

  解: 設經過x小時相遇,

  (90+75)×x =660 或者, 90×x +75×x =660

  讓學生說出等量關系和解題的思路

  教師小結(略)

  (3)、甲乙兩站之間的.鐵路長660千米。一列客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 先用算術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4)÷4=?

 、凇⒎匠

  解:設貨車每小時行x千米

  90×4+ 4x = 660 或者(90 + x )×4 = 660

  讓學生說出等量關系和解題的思路

  教師小結(略)

  讓學生比較上面三道應用題,它們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比較用方程解和用算術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問:這兩道題有什么聯(lián)系?有什么區(qū)別?

  三、鞏固反饋.(P109---1題)

  1.根據題意把方程補充完整.

  (1)張華借來一本116頁的科幻小說,他每天看x 頁,看了7天后,還剩53頁沒有看.

  _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_=116

  (2)媽媽買來3米花布,每米9.6元,又買來x千克毛線,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

  _____________=139.5

  _____________=9.6×3

  (3)電工班架設一條全長x 米長的輸電線路,上午3小時架設了全長的21%,下午用同樣的工效工作1小時,架設了280米.

  _____________=280×3

  2.(P110----4題)解應用題.

  東鄉(xiāng)農業(yè)機械廠有39噸煤,已經燒了16天,平均每天燒煤1.2噸.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燒1.1噸,還可以燒多少天?

  小結:根據同學們的不同方法,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哪種方法簡便就用哪種方法.

  3.思考題.

  甲乙兩個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時一艘貨船從甲港開往乙港,下午2時一艘客船從乙港開往甲港.客船開出12小時后與貨船相遇.如果貨船每小時行15千米.客船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P110---5題)不抄題,只寫題號。

  板書設計:

  列方程解應用題

  等量關系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例3:一列火車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從甲站開往乙站,同時有一列貨車以每小時75千米的速度從乙站開往甲站,經過4小時相遇,甲乙兩站的鐵路長多少千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1.關注激趣導入。

  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前提,本設計通過選取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拔河比賽”情境引入新課,并追問如果4個班,每2個班都要比一場,一共要比多少場。因為是學生日常熟悉的情境,所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自然地過渡到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2.關注問題引導。

  對于新課的學習,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實踐固然重要,但離開了老師的引導,有時就會徒勞無功。本課時先組織學生動手連一連,再適時地提出一些問題,使學生的行動有了明確的方向,邊操作邊思考,有效地推動了教學的進行。同時在具體問題的引導下,讓學生的自主探究更具時效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學具卡片硬幣若干。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學校組織的拔河比賽中,我們班獲得了冠軍,老師感到非常驕傲。不過我們是抽簽決定對手的,只比了2場,如果4個班每2個班都要比一場,一共要比多少場呢?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就會很輕松地解決這個問題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學校組織的拔河比賽這一實際情境引入,從學生的親身經歷入手導入新課,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還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

  小組合作,探究實踐。

  課件出示教材103頁主題圖,請學生讀題,明確題意。

  提問:小組賽時每2個球隊踢一場,一共要踢多少場?

  1.理解關鍵句。

  “每2個球隊踢一場”是什么意思?

  指名讓學生回答。

  小結:“甲與乙踢”也表示“乙與甲踢”,與二者的順序無關。

  2.自主猜測。

  一共要踢多少場?請同學們大膽地猜一猜,看誰能猜對。

 。▽W生猜測)

  3.組內探究,并匯報。

 。1)請同學們拿出學具卡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2)學生自由操作,老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老師給予訂正、補充和鼓勵。

  預設

  方法一每2個球隊之間連一條線,這樣就可以表示他們踢過一場比賽了。

  方法二把4個球隊擺成正方形,按順序一個球隊一個球隊地連。

  方法三畫曲線連,4個球隊依次排開。

  方法四用①~④代表4個球隊,兩兩一組,寫出6組搭配方法,即①②、①③、①④、②③、②④、③④。

  4.怎樣做才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呢?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不管用哪種方法,只要按一定的順序找,就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設計意圖:通過找出題中關鍵句“每2個球隊踢一場”,加深學生對題意的'理解,了解比賽規(guī)則,化難為易,進而讓學生解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表達,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的習慣。

  5.做一做。

  (1)完成教材103頁1題。

  學生實際演示一共要通多少次電話。

 。2)完成教材105頁8題。

  學生用課前準備好的硬幣模擬操作,獨立完成,并在小組內匯報自己的結果,和小組成員交流。

  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三(1)班要從4名同學中選擇2名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一共有幾種選擇方法?

  2.老師買來5種顏色的鉛筆作獎品,本周玲玲被評為三好學生,老師請玲玲選2支不同顏色的鉛筆。玲玲有幾種選擇方法?

  3.用天平稱物體,現在有1克、2克、5克的砝碼各一個,用這三個砝碼可稱出多少種不同質量的物體?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剪、拼、數、找等操作活動,使學生能探索出數角的方法。

  2、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在活動中的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3、通過操作、觀察,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想象、創(chuàng)造、合作交往等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通過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培養(yǎng)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用具:

  長方形或正方形紙共4張,卡紙作的角若干個,課件,實物投影,剪刀。叮當貓頭飾若干個,美芝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情境中激發(fā)好奇心

  媒體顯示:叮當貓神奇地從一座房中出來,邊喊叮當法術變!變!變!,邊從神氣的口袋中變出一張長方形的彩紙,又把長方形彩紙變成正方形、多邊形、三角形、角或奇異的圖案。

  叮當貓的法術高明吧?你有法術嗎?

  二、合作活動

  1、活動準備。

  談話:叮當貓不舍得與同學們分開,它想與大家一起玩一玩。瞧,它在魔幻鐿中展出:

  提問:這些是什么圖形?你能說出有的各部分名稱嗎?

  回答后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2、活動。

  (1)媒體顯示;叮當貓又蹦又跳;你們已經認識角了,想和我一起與角做游戲嗎?先回答我一個問題:1+1等于幾?(學生回答等于2)叮當貓很神秘地在1+1和2之間填成1+1>2.(學生迷惑)叮當貓笑著說:不信?跟我做。

  叮當貓示范:把剛才圖中的兩個角合起來,如:

  學生模仿:把自己準備的兩個角模仿叮當貓做法拼起來。

 。2)觀察:拼成的圖形是什么圖形?(討論后達成共識:還是角)

  (3)自主探索:拼成的圖形中一共有幾個角?

 、侏毩⑺伎;②小組合作,交流個人想法、結果,并討論誰的想法合理;③班內交流。

  媒體顯示:叮當貓笑著問:怎么樣?1個角加上1個角是幾個角?1加1是不是大于2?

 。ń處熢u價;優(yōu)秀組評為叮當貓,優(yōu)秀個人評為聰明叮當貓,發(fā)頭飾個。

 。4)合作探索:

  ①媒體顯示:叮當貓說:我把兩個角這樣(重新展示剛才拼法),你還可以怎拼?拼成后的圖形有幾個角?要求;頂點要重合在一起。

 、谛〗M合作探索,師巡回了解各組拼、數的情況。

  ③自由選擇友誼組與其交流本組想法及結果。

 、馨鄡冉涣鳎簩W生到實物投影處展示自己小組交流后的成果,并作為講解員說說想法及數角方法。其余同這了后補充。

 、菪〗Y:從剛才的操作、觀察中我們發(fā)現:一個角加一個角所拼成的'圖形中所得到的是不是2個角?拼法不同,所得角的個數也就不同。

  學生交流剛才游戲中收獲,師總結成表。

  3、繼續(xù)數角。

 。1)呈現游戲方法:媒體中叮當貓問:1+1+1=?等于3嗎?請跟我玩,把3個角拼在一起,你有幾種拼法?拼出后的圖形中一共有幾個角。

  (2)合作探索。

 、傩〗M內討論有幾種拼法?每種拼示中有幾個角?派一名記錄員記下來。(師巡回了解各組拼、數、記的情況)。

 、诎鄡冉涣鳎盒〗M派代表在實物投影處展示自己拼法及角的個數。(及時表揚數法妙的同學,發(fā)叮當貓頭飾。)(評出叮當貓組)。

  交流中師匯總學生拼法及角的個數,成表為:

 。3)師生合作總結晶上邊兩次游戲(以學生談收獲為主)。

  4、數剩下的角。

 。1)媒體播放:美芝做完作業(yè),在焦急地四處找叮當貓,發(fā)現叮當貓在同學玩游戲,也急著想參加,叮當貓調皮地喊一聲:叮當法術變、變、變,一下子跳出3個美芝,都拉我叮當貓要一起玩,叮當貓拿出三張紙(長方形或正方形),分給3個美芝,然后說,如果你把手中的紙剪掉1個角,還剩幾個角?

  (2)(畫面停止)提問:小朋友們快幫忙,拿出你準備的紙(長方形或正方形),想一想,剪一剪,看她們的答案誰正確。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獨立折一折,剪一剪,數一數,再討論。(師巡回了解各組折、剪情況)

 。4)小組派代表展示自己剪法。(本組有幾種剪法就說幾種,其余小組可自由補充。)

  5、拓展游戲。

 。1) 媒體播放。叮當貓喊:變、變、變,我要變成小朋友們模樣。(畫外音:愛動腦,就是你們的叮當法術,同學們個個愛動腦,瞧,叮當貓多羨慕你們呀)。美芝卻不服氣:這有什么呀,看我的。(美芝民示自己聰明才智:把長方形紙剪掉2個角,數了數,還剩4個角,并哈哈大笑說:我能變出4-2=4,你能嗎?)

  提問:同學們,你敢和美芝較量嗎?

 。2) 自主探索:

 、 獨立思考;②合作交流、討論;③注意整理成表。

  三、活動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課題:8加幾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兩步思維過程.能用湊十法正確計算8加幾的式題.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8加幾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具:磁鐵黑板、紅花、黃花圖片、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學具: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復習數的組成.

  2.連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師問:9+6 9+8你是怎樣想的?

  師指8+( )=10問:8加幾等于10?板書:2

  二、學習新課

  啟發(fā)談話:我們已經學了9加幾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來計算的?(湊十法)

  今天我們還用湊十法來學習8加幾的進位加法.(板書課題:8加幾)

  1.教學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黃花、紅花圖.

  師說:根據圖上黃花、紅花的個數,請同學們編一道加法應用題.

  指名學生編出:格子里有8朵黃花,格子外面有3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

  師問:要求一共有幾朵花,怎樣列式?(板書:8+3=)

  師問:8+3這道題怎樣計算?同學們可以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現在分小組討論一下.

  指名說計算方法.

 。2)直觀演示.

  師說:剛才同學們討論得很好,計算8加3時,可以用我們學過的9加幾的湊十法來計算.

  老師邊說邊演示:格子里有8朵黃花,如果把格子里湊滿10朵需要放幾朵?(放2朵)那就把8和幾湊成十?(8和2湊成10)把外面的3朵紅花分成幾朵和幾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幾?(8加2得10)10朵再加幾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幾?(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講計算過程.

  請一個同學把計算過程完整地說一遍:

  學生邊說,老師邊在式子上用連線表明.

  師問: ① 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 計算8+3時怎樣想?

  引導學生說:這樣想:

 、 先把8湊成10,把3分成2和1.

 、 8加2等于10,

 、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學例2.

  出示例2 8+4= 8+7=

 。1)擺小棒,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根綠色小棒,右邊擺4根紅色小棒.(老師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出小棒)

  師問:誰能看圖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書:8+4=12)

  師問:8加4等于12,你是怎樣想的?怎樣移動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誰來試試?

  指名上前移動磁鐵小黑板上的小棒.

  師問:你們都看清楚了嗎?請你們擺一擺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導學生這樣擺:把4根紅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綠色小棒一邊.老師連線:

  學生自己小聲說計算過程.

 。2)擺圓片,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個黃圓片,右邊擺7個紅圓片.(指名一個同學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圓片)

  看圖,自己小聲說加法算式.

  指名說算式:8+7=□

  師問:8+7怎樣想?請同學們邊擺圓片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一個同學上前邊擺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看算式說計算過程.

  師問:8加7時,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學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師說:剛才我們計算的這幾道8加幾的題都是把后面的.加數分成2和幾,2和8湊成10,10再加剩下的幾就是十幾.

  現在老師再出幾道題,不看圖、不擺實物,看誰會算?

  教師出示:8+5=□ 8+6=□ 8+8=□

  兩人一組說一說每道題怎樣想.

  老師點題,指名口算,并說計算過程.

  4.教學例4.

  出示例4 8+9=□

 。1)師問:怎樣想能很快說出得數?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然后老師歸納出兩種方法:

 、 把9分成2和7,2和8湊成10,10再加7等于17.

 、 9+8=17調換加數位置,8+9也等于17.

 。2)師問:你們認為這兩種方法,哪種方法最好?

  小組討論.老師行間巡視,聽取意見.

  指名說討論結果:第二種方法好.

  師問:為什么說第二種方法好?(第二種方法簡便)

  師說:你們真聰明,會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

  齊讀黑板上的算式.

  5.小結.

  提問:

  (1)今天我們學的是幾加幾的題?

  老師指課題:8加幾

 。2)我們計算8加幾時,應先把8怎么樣?(把8湊成10)

  (3)湊10后再怎么辦?(把另一個加數分成2和幾,分出的2和8湊成10,10再加幾就是十幾)

 。4)8+9這道題怎樣想?(用交換加數的方法計算)

  教師小結:8加幾,先把8湊成10,把另一個加數分成2和幾,8加2等于10,10再加幾就等于十幾.這就是我們要求的數.

  三、鞏固反饋.

  1.看圖寫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師問:上面每組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3.移動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數.(學生舉數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幾?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板書設計

  8 加幾

  教案點評:

  8加幾是在已學過9加幾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有了9加幾的基礎.難度不大,所以在設計教案時,重點引導學生將已學過的湊十法遷移到8加幾的學習中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本節(jié)課的復習準備的設計都是為新課鋪墊.這節(jié)課的教材共安排了四個例題.在設計教案時是這樣安排的:例1,通過觀察小花圖,看老師演示,使學生清楚地看到8加幾的湊十法是8和2湊成10.例2、例3,老師放手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新問題.例4,老師引導學生用交換加數的方法來計算小數加大數的題.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多讓學生說一說想的過程,而且要面向全體,達到人人會說,人人都能掌握湊十法的目的.

  鞏固練習的安排分三個層次進行練習.第一層次是看圖列式計算.第二層次是基本練習.第三層次是搶答,要求學生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探究活動

  加法轉盤

  活動目的

  通過游戲使學生進一步熟悉8加幾的計算.

  活動準備

  一個形如下圖的轉盤(黑色圓圈及箭頭可轉動).

  活動過程

  1.教師將轉盤懸掛在黑板(墻壁)上.

  2.學生依次轉動箭頭,計算8與箭頭停住時所指數字的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加深對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掌握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能用反比例知識解決有關問題。

  2、提高學生對應用問題數量關系的分析能力和對正、反比例的判斷能力。

  二、 教學重點: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 教學難點:正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判斷。

  2、用正比例解決問題的`步驟。

  一:找到題中不變的量;

  二:根據不變的量寫出關系式;

  三:判斷成什么比例;

  四:列出比例式;

  五:解比例。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5:一批書如果每包20本,要捆20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A.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① 問題中有哪兩種量?

 、 它們成什么比例關系?你是根據什么判斷的?

  ③ 根據這樣的比例關系,你能列出等式嗎?

  B. 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根據比例的意義,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小組中交流。

  學生匯報:

  解:設要捆元。

  30=20xx

 。 36030

  =12

  答:要捆12包。

  五.應用反饋 課件出示:

  1. 教材60頁做一做第2題。(單價乘數量等于總價,總價一定)

  2. 課件上的練習題。

  指名扮演,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鞏固新知,訓練解題能力。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折紙操作與通分的活動過程,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并能正確學會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能正確地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及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良好的動手習慣,學會與人合作增進小組間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先通分,再加減的算理。

  預習要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給下面每組分數通分

  和 和

  回憶:什么是通分?通分時,用誰做公分母?

  2、計算下面各題

  通過練習,誰來說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小結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數,這個過程叫做通分。

  通分時,用幾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這樣計算最簡便。

 。2)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跟分數加減法相關的新內容。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例題,引導觀察

  根據這一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提出問題,列出算式

  (1)他倆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

 。2)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

  3、探索算法

 。1)估一估

 。2)讓學生嘗試探索計算方法

 。3)交流算法

  提問:為什么要將異分母變成同分母?

 。4)課件演示計算過程,理解算理

  4、即時練習

  3/4+5/8

  9/10-1/6

  5、歸納算法

  提問:怎樣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加減法?

  課件出示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三、鞏固練習

  1、課本試一試

  請學生先計算再說一說淘氣和笑笑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2、數學小醫(yī)生

  3、算一算

  2/3+1/8

  3/4-1/6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巡視進行針對性地指導

  四、總結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2、你認為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要注意些什么?

  板書設計: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再把它們相加減。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教學反思: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先通分,再加減)。

  2、在本課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組織學生借助圖形理解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法,在探索與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學習,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3、應該注意的事在通分時為了計算簡便,應選擇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為公分母。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