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7-25 12:24:00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8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材內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已經認識了自然數(shù),并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和小數(shù)的基礎上,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shù)。通過教學,一方面可以適當拓寬學生對數(shù)的認識,激發(fā)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在第三學段進一步理解有理數(shù)的意義以及進行有理數(shù)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偈占钏夭膩頋B透負數(shù)的概念。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shù)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谀苷_地讀寫正數(shù)和負數(shù),知道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鄢醪綄W會用負數(sh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正數(shù)、0、負數(shù)之間的大小有個直觀的認識。

 、芨惺軘(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及實際應用能力。

  學者分析:

  本班有學生62人,大部分屬于中上水平,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他們好奇心強,具有創(chuàng)新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教學策略:

  (1)通過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情景,幫助學生了解負數(shù)的意義。負數(shù)的產生和發(fā)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學本節(jié)課應注意為孩子們提供眾多豐富的生活中的正負數(shù)現(xiàn)象,既讓學生引起探究的興趣,又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體驗到數(shù)學的無窮魅力和價值。

  (2)借助直觀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點與“0”的關系。本課的難點在于學生不容易理解負數(shù)、正數(shù)與0的關系。如何突破難點,直觀教學手段是關鍵。這其中溫度計的觀察和海拔圖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逐步從直觀到半直觀再過渡到比較抽象地認識到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

  (3)開展有層次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主動建構,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印存折明細記錄貼入,觀察支出(—),存入(+),這一欄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意義?

  “+”表示( )

  “_” 表示( )

  他們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還是相反}

  2、上網收索今天的天氣預報,記錄哈爾濱,和福州的氣溫數(shù)據。

  哈爾濱( )表示—--------------------------------------------

  福州( )表示—--------------------------------------------

  它們是以( )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16°表示--------------

  —16°與—16°表示兩個( )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比較:+16°( )—16°{填>,<或=}

  3、帶有“+”的數(shù)有-------------叫----數(shù)

  帶有“-”的數(shù)有------------- 叫----數(shù)

  +16讀作--------------------—16讀作

  4、思考:0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

  5、收集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負數(shù),并說說表示什么?

  二、講授新課

  1、檢查

  (1)+500表示存入500,—500表示支出500,它們表示的意思是(相 反 ){填相同還是相反}

  (2)打開天氣預報圖

  哈爾濱( —9°~~~—19° )表示—----今天氣溫零下9度到零下19度之間,氣侯寒冷,下雪,結冰。------

  福州( 11°~~~~~6° )表示—----今天氣溫零上11度到零上6度之間,氣侯較溫暖 ,看不見下雪,結冰的現(xiàn)象。------

  它們是以( 0 )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零上16度-----—16°表示----零下16度----

  +16°與—16°表示兩個(相反 )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補充:認識數(shù)軸表示

  —16 0 +16

  (3)生匯報

  帶有“+”的數(shù)有------------- 叫正數(shù) 注:也可省略“+”號

  帶有“-”的數(shù)有------------- 叫負數(shù) 注:不可省略“—”號

  +16讀作-正十六-------—16讀作—負十六--------

  (4)0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把你的思考與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小組匯報。

  總結: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它是正負數(shù)的分界點。

  (5)、舉生活中正負數(shù)的例子

  例如:盈利與虧選,上車人數(shù)與下車人數(shù),地上成數(shù)與地下層數(shù),水位升高與下降,相反方向的距離等。

  學完這節(jié)學生還有疑難問題嗎?,提出,由同學,小組解決,最后困難由老師及時解答。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單元內容:教材第2-8頁的內容。

  單元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2、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單元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第一課時時、分、秒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①出示鐘面(沒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诔鍪剧娒妫ㄓ忻脶槪核c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塾^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苷乙徽遥赫乙徽易约簩W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俳沂荆好脶樧1小格的時間是1秒。

  ②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僬n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谡n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蹖W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發(fā)現(xiàn)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僬n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诮榻B秒表的計時方法。

 、壅n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④讀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菽氵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4)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1分鐘有多長?

  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

  課件驗證。

  ②學生閉眼感受1分鐘。

  ③1分鐘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1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fā)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薷惺軒酌

  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

  計時驗證。

  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估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課本第6頁第2題。

  2.課本第6頁第1題。

  3.課本第6頁第3題。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單元學習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會數(shù)的產生和發(fā)展;會正確的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shù),會一個一個,十個十個,五個五個地數(shù)數(shù);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shù)位和數(shù)位順序。

  2、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百以內各個數(shù)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制計數(shù)法;會讀、寫100以內的數(shù),會用學具表示這些數(shù),會比較它們的大。粫谒阏當(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以及相應的減法;知道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讓學生初步學習用具體的數(shù)據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yǎng)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

  重點、難點

  1、重點

 。1)100以內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shù)位和數(shù)位順序。

  2、難點

  數(shù)100以內的數(shù)。

  課時劃分:(10課時)

  認識整十數(shù)1課時;

  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1課時;

  認識幾十幾1課時;

  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1課時;

  數(shù)的順序、單雙數(shù)1課時;

  比較數(shù)的大小1課時;

  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1課時;

  一、認數(shù)

  一年級 第一單元

  單元學習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會數(shù)的產生和發(fā)展;會正確的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shù),會一個一個,十個十個,五個五個地數(shù)數(shù);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shù)位和數(shù)位順序。

  2、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百以內各個數(shù)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制計數(shù)法;會讀、寫100以內的數(shù),會用學具表示這些數(shù),會比較它們的大小;會口算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以及相應的減法;知道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讓學生初步學習用具體的數(shù)據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yǎng)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

  重點、難點

  1、重點

 。1)100以內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shù)位和數(shù)位順序。

  2、難點

  數(shù)100以內的數(shù)。

  課時劃分:(10課時)

  認識整十數(shù)1課時;

  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1課時;

  認識幾十幾1課時;

  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1課時;

  數(shù)的順序、單雙數(shù)1課時;

  比較數(shù)的大小1課時;

  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1課時;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 理念設計

  在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探索現(xiàn)實世界中有關圖形的問題;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的圖形,應注重通過觀察物體、圖案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 教材、教學分析

  本課是在以前學過的基礎上進行新授的,并且本單元要學的圖形都是在學生已經直觀認識這些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所以在教學時,應注重把握好舊知向新知的引渡,使學生能自然而然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

  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射線,知道直線、射線和線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使學生認識角。

  四、 教學流程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出示動物百米賽跑圖)你知道跑道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嗎?

  生:線段。

  師:你會畫線段嗎?(指名板演)用什么畫的?為什么要用直尺畫呀?

  (此過程自然而然導入線段的特征,從而為后面要學的射線、直線作好準備)

  師:線段是直的,這是線段的什么呀?你還知道線段的哪些特征。

  生:有兩個端點,無限長(可以量出長度)

  師:如果將線段的一端延長(或兩端都延長)那會變成什么圖形呢?

 、 、認識射線、直線。

  1、 自學課本第109頁

  2、 比較線段、射線和直線,并從現(xiàn)實生活中舉事例。

  師:它們各叫什么名字呀?它們又與線段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

  學生回答。

  師:你能應用這個知識解釋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射線嗎?看誰說的多。

  生:手電筒的光線。

  生:探照燈射出的線。

 。ㄟ@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東西和數(shù)學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能應用數(shù)學知識了解社會,并使學生知道數(shù)學來自社會,也能用于社會。)

  3、 做練一練第1題。

 、、建立角的概念。

  4、 出示一點,引出兩條射線,認識這個圖形

  5、 學生動手畫角,說出畫法。

  6、 揭示角的概念及角的名稱。

  師:這個點叫做角的什么?這兩條射線呢?

  生:這個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角的邊。

  7、 角的符號與比較。

  師:認識角的符號,它和我們學過的什么符號很相似呢?

  生:。

  師:一樣嗎?

  生:不一樣。

  說明不同的地方,并注意區(qū)別。

  8、 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找出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學生用準備的兩個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按住一個紙條不動,轉動另一個紙條,可以出現(xiàn)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角。

  師: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呢?

  學生得出:先使兩個角的一邊重合,再看另一邊,哪個角的邊在外面,哪個角就大,如果另一條邊也重合,說明這兩個角相等。

 、 、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椤⒕C合素質練習。

  9、 按要求畫一條射線。

  10、 過兩點畫一條直線。

  11、 過一點畫一角。

  12、 動手做一做,長方形剪一角,剩下幾個角?

  13、 數(shù)一數(shù)右圖中有幾條線段;幾條射線;幾條直線?

  14、 用三根小棒擺三個角。

  (以上綜合練習是通過學生的畫、做、數(shù)、擺等各個方面進行的,讓學生能培養(yǎng)各方面的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數(shù)應用題的復習,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2、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尋找出簡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題思路;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4、讓學生了解到生活與數(shù)學的關系,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關鍵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復習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找準單位“1”

  教學步驟 教學過程 教學課件演示 教學意圖

  一、基礎訓練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對分數(shù)應用題做一下全面的復習。大家想一下我們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最關鍵的是什么?

  專項訓練:

  課件:練習:已知根據條件,說出把哪個數(shù)量看作單位“1”,并說出有關的數(shù)量關系式。

  在每道題后追問:從信息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評價:說一說你們找單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我們以信息中的第6題為例,誰來說說,應該怎樣畫線段圖呢?根據線段圖教師問:線段圖畫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還剩的噸數(shù)應該怎樣做?

  常規(guī)性基本訓練,復習找單位“1” 訓練:為新知識做鋪墊。

  二、根據看線段圖列式

  師:誰來說說,根據線段圖應該這么列式呢? 出示線段圖 【教學課件演示】

  注重線段圖的'應用,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寫出乘法數(shù)量關系式。同時,向學生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三、基礎練習

  基礎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師:用我們剛才復習的方法做。(學生做完后教師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誰看作單位“1”?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計算?

  歸納總結:請同學們把這4道題分分類,并要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有能力的就獨立完成。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回答時要引導學生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這類題目應當怎樣解答。

  嘗試練習,然后提問: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分數(shù)和比聯(lián)系在一起會出現(xiàn)許多的新問題。出示:文藝書和科技書本數(shù)的比是1∶4。誰來說說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學課件演示】

  培養(yǎng)學生審題要仔細,弄清數(shù)量關系。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分數(shù)應用題分類的依據是。

  四、對比練習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2)根據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通過兩題對比,突出較復雜應用題的難點,幫助學產生加強審題意識,提高分析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課本第76頁例7及練習十六第4、5、1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比一比活動,掌握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

  2、通過現(xiàn)實的素材,感受大數(shù)的的意義,加深學生對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比較、理解數(shù)位的意義和數(shù)的實際大小掌握學會比較10000以內數(shù)的大小。

  2、掌握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正確運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關系。

  教學準備:計數(shù)器、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準備活動

  1、讀一讀,并說一說,各個數(shù)中的5在什么數(shù)位上,各表示什么?

  25710595791135

  2、填空

 。ǎ﹤一是十。

 。ǎ﹤十是一百,10個百是(),10個()是一萬。

  八百七十二是由()個百、()個十、()個一組成的。

  8個千、4個十組成的數(shù)是()。

  3、在2287、650、80、285、651、79這幾個數(shù)中:

  是兩位數(shù)的有()是四位數(shù)的有()最大的數(shù)有()。最小的數(shù)有()。

  [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鞏固學生對數(shù)的組成、數(shù)位的認識以及千以內數(shù)的比較。

  二、學習情景的創(chuàng)設

  1、看掛圖

  聰聰和媽媽一起去商場買電器,聰聰和媽媽看中了空調和電視機。售貨員說空調的價格是由3一個千、四個百和三個十組成的。你知道空調的價格嗎?

  2、引導學生猜出電視機的價格。售貨員又告訴我們電視機的價格比1000少,又比500多,你還能猜出電視機的價格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提示學生多一些、多得多

  3、引導學生進行數(shù)的大小比較。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比一比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

  板書: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

  [設計意圖]

  通過猜價格的.游戲激發(fā)學生比較數(shù)的大小的興趣,同時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三、教學互動活動

  (1)提示:想一想我們千以內不同數(shù)位大小數(shù)比較的方法。

  自主探究四位數(shù)和三位數(shù)的大小比較。

  出示1430和980的大小,同時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比的?

  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比較

  小組匯報結果1430大于980。因為1430是四位數(shù),而980是三位數(shù)。四位數(shù)比三位數(shù)大。也就是不同數(shù)位的數(shù)比較,數(shù)位多的數(shù)就大。

  誰來說說聰聰和媽媽能買到什么電器?你是怎么想的?及時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比較出數(shù)的大小。

  探究四位數(shù)與四位數(shù)的大小比較。

  出示課件,聰聰正在和另一個小朋友比賽誰讀數(shù)的速度快,聰聰?shù)昧?864分,另外一個小朋友得了3529分。

 。2)小組進行討論:怎樣比較3864和3529的大小?

  匯報得出:

  因為3864大于3529。所以聰聰獲得勝利,是先比較千位一樣大,所以比較百位,3864的百位是8比3529的百位5大,所以3864大于3529。

  師生總結:

  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時候,先比數(shù)位,數(shù)位多的數(shù)大,數(shù)位一樣從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數(shù)就大。

  [設計意圖]

  通過活動掌握萬以內數(shù)位相同的數(shù)的比較大小的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教后練習要求學生獨立比較各組數(shù)的大小,并集體訂正。

 。3)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六第5題。理解題意。獨立比一比。

  匯報比較的結果。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出示:5850和8637239和70072133和31445488和5458

  獨立比較,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

  在練習中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課外練習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字。

  28□3○28677□0072406466□2□49413□2120142934□6315+7□+7

  20-205□-205

  2、找規(guī)律,填一填。

 。1)596、597、()、()、()

 。2)1720、1730、()、()、()

 。3)5000、5100、()、()、()

 。4)1360、2360、()、()、5360、()

 。5)2130、3240、()、()、6570、()

 。6)9999、8888、()、()、5555、()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鉛筆有多長》(分米、毫米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習了厘米和米的基礎上,認識分米和毫米。教科書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借助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引入對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的認識,并關注了對長度單位之間關系的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實際意義,積累測量經驗,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能根據具體情境恰當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體會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發(fā)展估測意識,并激發(fā)學生對測量學習的好奇心和參與測量活動的主動性。

  3、通過尋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強對分米和毫米實際意義的體會,并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際測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長,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難點:通過實際測量體會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估一估”、

  “量一量”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

  學具:米尺,卡片,吸管,鉛筆,剪刀,測量單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溫故引新。

  1、觀看數(shù)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

  師:請看數(shù)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看看在這個數(shù)學故事中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數(shù)學思考?你有什么好辦法?

  2、回憶在測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師:你覺得在測量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周老師帶來了現(xiàn)場留下的腳印,誰來測量?

  生:測量并匯報,這個腳印的長度是10厘米。

  3、揭示“分米”。

  師:10厘米還可以用另一個長度來表示,它就是——1分米,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米的認識。

  師: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么表示嗎?

  二、認識分米。(11:00之前必須結束)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揭示分米和厘米的關系。

  師:現(xiàn)在請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PPT 活動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生匯報

  師小結:借助直尺,同學們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長度,如果要把1分米和10厘米用一個符號來連接,你會選擇哪個符號呢?

  師:很好!1分米=10厘米。

  2、自主學習,進一步認識分米。

  師:現(xiàn)在,我們對1分米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請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這根吸管的長度比1分米長,還是短?

  師:現(xiàn)在我們就利用這根吸管來繼續(xù)研究1分米。請看活動要求!

  PPT 活動二:

  估 估一估1分米的長度。

  量 用直尺量一量,進行調整后剪下1分米長的吸管。

  找 用1分米長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長約1分米或幾分米的物品。

  生匯報

  師小結:在今后的估計中,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別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課桌的高)的長度都可以作為我們估計的標準和依據。

  3、發(fā)現(xiàn)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上學期我們還認識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試著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借助吸管來研究。

  PPT 活動三:

  小探究

  1米 ? 分米

  生匯報

  師小結:真棒!我們通過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來比劃1分米,還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學們對分米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感受!

  三、認識毫米。

  1、通過“量一量”,揭示毫米。

  師:請用直尺在測量單上“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生匯報

  師:不是6厘米嗎?鉛筆的長度比6厘米長,但是又不到7厘米,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它就是剛剛——毫米,用字母來表示。

  2、通過自學,發(fā)現(xiàn)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

  師:剛才我們一起對分米進行了研究,接下來請同桌之間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開對毫米的獨立學習吧!

  PPT 活動四:

  找一找 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比一比 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

  看一看 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或幾毫米。

  想一想 1厘米=?毫米。

  生匯報。

  師小結:看來同學的收獲可真多,通過自學,我們知道了1厘米=10毫米。

  3、通過摞卡片,感受毫米、厘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

  師:剛剛我們說一張卡片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現(xiàn)在請你將3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現(xiàn)在把5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如果同桌兩個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這時候大約是——10毫米,也就是1厘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長度吧。

  師:現(xiàn)在請看,周老師吧20張卡片摞在一起,這就是?30張卡片呢?90張卡片呢?再添10張卡片就是?

  師: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來1分米就是10厘米,也是100毫米!看來1毫米實在是太短了!不細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測量時一定要認真仔細!

  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并且在老朋友米和厘米的幫助下,發(fā)現(xiàn)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接下來就請你帶著這些滿滿的收獲,趕快幫黑貓警長找到偷吃紅土的小象吧!

  四、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1、測量腳印

  師:你覺得案發(fā)現(xiàn)場的這個腳印是哪只小象留下的?

  生獨自測量

  師:看來確實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紅土,可是,你知道小象為什么要偷吃紅土嗎?

  師:紅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補充的礦物質銅和鹽,但是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不勞而獲是不對的。

  2、修改日記。

  師:小馬虎最近也學習了長度單位,他已經迫不及待的寫了一篇數(shù)學日記,一起讀一讀吧!

  今天早晨,我從2米長的床上爬起來,拿起1毫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臉,

  用70米長的毛巾把臉擦干,吃過早飯去上學。來到學校,我坐在5分米高的凳子上,

  拿出7厘米厚的語文書準備開始語文課。

  3、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

  師:這兩個算式請同學們今天回家后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爸爸媽媽聽!

  1( )-9( )=1( ) 1( )-99( )=1( )

  4、全課小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收獲了很多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其實長度單位不只是我們現(xiàn)在認識的這四個,還有比米更長的單位,也有比毫米更短的單位,這些長度單位都等著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五、板書。

  分米、毫米的認識

  米

  1米=10分米 分米 d

  1分米=10厘米 厘米 cm

  1厘米=10毫米 毫米 mm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xiàn)象,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對稱現(xiàn)象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各種對稱的圖片,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猜一猜、激趣導入。

  老師:在這花兒盛開的季節(jié)里,昆蟲們歡快的飛舞著,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它們只有半個身影。它們說:“只要你猜對它們是誰,它們就會出現(xiàn)!

  老師: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個身影,讓學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蟲的另一半。)

  老師:同學們真棒!那你們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它們兩邊都是一摸一樣的。

  老師:像上面的左右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對稱。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更多對稱的知識。

  觀察、感知,互議自己的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從圖案的形狀上觀察出對稱的特點。

  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些圖形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剪一剪 ,教學教科書29頁例1

 。1)老師示范,先將一張紙對折,再畫一畫,最后沿畫的線剪。打開是一件上衣。

  (2)學生模仿,做一個剪紙。學生動手剪時,老師: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觀察這件上衣有什么特點?(是對稱的)

 。3)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剪對稱圖形的?

  (4)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yōu)秀作品貼黑板)

  老師:同學們剪得都很漂亮,在對稱圖形的中間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所有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折痕。

  老師:對,這些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折痕,這條折痕把這個對稱圖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那咱們能給這條折痕起一個名字吧!這條折痕在數(shù)學王國中叫做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翻到教材29頁,拿出剪刀、長方形紙,照樣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圖片里都是對稱的圖案,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小手也來找一找對稱圖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左右對折,打開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左右對稱)再上下對折,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上下對稱)

 。2)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折一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

  (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對角也對稱。)

 。3)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折一折,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不管怎樣對折,都是對稱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折,我們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都是對稱圖形。

  老師:先用直尺標齊,再用虛線畫出對稱軸。

  學生自由發(fā)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29頁,做一做。

  圖形中哪些是對稱的,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2、下面的字母、數(shù)字和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1 2 3 4 5 6 7 8 9

  3、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1-3題。

  四、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1、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啊!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chuàng)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12-1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13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