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P41。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長的含義.
2、在頭腦中能夠建立起周長的概念,通過合作交流解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以及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3、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作業(yè)紙
每個小組操作材料:樹葉圖片各一張,紅線一根,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月牙形圖形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周長
1、看一看,感知邊線、一周的意義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跑步比賽嗎?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到螞蟻王國的跑步比賽現場,去看看螞蟻的跑步比賽。
。úシ耪n件:螞蟻王國跑步比賽。一號螞蟻沿著楓樹樹葉的邊線跑完一周回到起點,小猴裁判示意順利通過。接下來是二號螞蟻沿著銀杏樹樹葉的邊線跑完一周回到起點,小猴裁判也示意順利通過。)
(2)你們看到了什么?一號螞蟻、二號螞蟻它們是怎么跑的?(引導學生得出邊線、一周的.概念;板書:邊線、一周)
。3)樹葉的邊線在哪里?教師拿出樹葉圖片請兩位同學上臺指一指。
。4)請同學們繼續(xù)看課件(播放課件:三號螞蟻出場了,它從起點開始沿著樹葉的邊線只跑了一半就停了,小猴裁判示意犯規(guī))。
(5)三號螞蟻是怎么犯規(guī)的?(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三號螞蟻沒有沿樹葉邊線跑完一周 )
誰愿意當當三號螞蟻跑一跑,讓它能順利通過。ㄖ竷晌煌瑢W到黑板上用樹葉圖片指一指、說一說,以鞏固一周的概念)
。6)揭示課題
從起點開始,沿著樹葉的邊線跑完樹葉的一周又回到起點,樹葉這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周長。(板書:周長)
2、描一描,感知樹葉周長的意義(1)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三號螞蟻比賽的場地,(教師拿出三號螞蟻比賽的樹葉圖片)老師給每個同學們也準備了一張樹葉圖片,請同學們拿出樹葉圖片并在白紙上描出它的周長(指名一位同學在實物展示臺上描)。
。2)議一議,感知起點
剛才同學們都描好了樹葉的周長,我們先來聽聽這位同學們的描法(在實物展示臺上描的同學):你的起點在哪里?
你們的起點在哪里?(引導學生得出邊線上任何地方都可作為起點)
(3)歸納描樹葉周長的方法和樹葉的周長
剛才我們描了樹葉的周長,說說你是怎樣描的?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描樹葉的周長起點可以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沿著樹葉的邊線描完樹葉的一周,又回到起點,這樣描出的都是樹葉的周長)
二、 貼近生活,體驗物體的周長
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
(1)樹葉的周長,同學們都知道了,那么桌面的周長在哪里?請同學們確定好起點摸一摸桌面的周長。
。2)你還能從我們的身邊找到其它物體表面的周長嗎?請你先找一找、摸一摸,再和同桌說一說。
。3)匯報交流。
三、 動手操作、認識并計算圖形的周長
1、想一想
。1)剛才同學們找到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在數學中我們把它叫做什么圖形?(教師在黑板上貼上長方形)
我們還學過哪些圖形?(教師在黑板上貼上正方形、三角形等)
。2)誰來說說怎么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長。
。3)師:如果是圓形、月牙形這樣的圖形呢?怎么求它們的周長。
2、小組合作,探索圖形的周長。
每個小組選擇3-4個圖形進行探究,并將結果填入記錄表中。
3、匯報交流:你是用什么辦法量出周長的?
四、總結評價
回顧這節(jié)課,評價一下自己,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學生對除數十位上的數較小,個位上的數又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溝通。
1.讓學生口算。
145 158 164 254 245 263 156 147 156+15 258-25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6 160 159 120
3.筆算下面各題。
33)2 8 0 38)1 8 0
獨立試做,反思做法,達到靈活運用
讓學生觀察復習3得兩道題是用什么方法試商的?各有什么特點。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4。
(1)出示例4:學校禮堂每排有26個座位,四年級共有140人,可以坐滿幾排?還剩幾人?
。2)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14026=
。3)讓學生利用學過的試商方法進行試商。完成后說說有什么感覺?
(4)小組討論有沒有別的試商方法。然后進行小組匯報交流。
。5)教師把學生說的幾種情況板書,讓他們比較那種方法簡便一些,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選擇合適你自己的試商方法。
學生觀察、比較哪一種方法簡便些?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中除數有什么特點?這類題目用什么方法試商簡便些?
使學生認識到:遇到除數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幾,這樣試商比較簡便。
三、練習
練習十五第512題
第5題,全班共同練習,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第6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解決實際問題。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做完后,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引導討論兩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第7~11題,實際應用的題目。學生通過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既鞏固了計算的方法又體會了計算的意義和作用。
第12題,是開放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條件,獨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四、總結。(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發(fā)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具有活動性、過程性和體驗性的特點。這節(jié)課學生在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觀察、探索,根據自己的實踐體驗、感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不同,并且用語言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發(fā)展空間觀念。
這節(jié)課由4個實踐活動組成。
1.訓練注意力。
2.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
3.通過提問來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4.根據指令用長方體、正方體、球搭立體圖形。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的學生來自城市。在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學習了從兩個方向觀察簡單的物體;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生又學習了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的物體。學生在一、二年級所觀察的都是具體的事物,如汽車、房子等,在此基礎上,這節(jié)課學生學習從三個方向觀察立方體,不再是具體的實物,而是抽象的立體圖形,而且還要求學生用具體語言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學生已經有了生活經驗、實踐活動經驗,再通過動手操作、實物觀察、想像、描述等活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就可以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四、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訓練注意力
同學們,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請大家根據老師的口令行動起來,老師請兩位同學在講臺上表演。
請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請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請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二)活動二: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
1.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的后操場工地上有許多叔叔總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
說得好,他們正在為我們蓋新的教學樓。半年以后,我們就可以搬進寬敞明亮的新教學樓了。同學們,你知道在蓋大樓之前要先做什么嗎?對,要由設計師精心設計好大樓的圖紙,比如一共有幾層,每個房間有多大面積、幾個窗戶等等,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圖紙去蓋,那么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來當設計師和建筑工人,一起來搭房子,好嗎?
2.唐老師設計了一棟大樓,想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立方體搭一搭,比比哪個同學能夠理解老師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來。我請兩個同學上臺來搭,其他同學在下面搭。
橫著放3個方塊,在中間方塊的上面放一個,把右面的方塊拿去。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時反饋,發(fā)現問題立刻糾正。)
同學們,你們搭的和唐老師設計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這個設計師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3.大家想想,老師剛才給你們發(fā)了幾條指令?最優(yōu)秀的設計師要盡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揮建筑師,我們看看哪些同學能夠做到這一點。下面我請一名同學做設計師,在講臺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請一名同學在講臺下面設計,注意不讓其他同學看到他的設計情況。)
李想設計師,請你說說你的大樓是怎樣設計的,其他同學作為建筑工人,咱們看看誰最聰明,能夠很快明白設計師的意圖。
4.同學們同桌兩個人合作,一個人做設計師,先自己搭出一棟大樓,注意用書擋住不要讓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設計者用盡可能少的指令讓建筑工人搭出你設計的大樓。做完后同桌互換角色,練一練。
(教師注意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并要注意發(fā)現典型的設計方案。)
哪位設計師上講臺來,把自己的設計告訴全班同學?
(三)活動三:通過提問來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1.同學們,唐老師還有一個很棒的本領呢!我不看你們搭好的大樓,而且也不用同學們給我指令,只要我動腦筋想一些問題問你們,根據你們的回答,我就會搭出和你們想的相同的大樓,我們試試看吧!高原,請你回答老師的問題:
你用了幾個立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上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側面看是幾個正方形?
你看,老師搭的和你想的一樣嗎?(教師邊問邊搭)
2.請大家想想,老師問了幾個問題?哪幾個問題?同學們,高原用了4個立方體,為什么從上面、正面、側面看的結果會不同呢?現在就請大家搭出和高原同學想的相同的房子,你從上面、側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說的那樣。
3.下面我再請一名同學做設計師,在講臺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我們請建筑工人一邊提問題,一邊搭一搭。
同桌兩個人合作,一個人做設計師,先自己搭出一棟房子,然后建筑工人用盡量少的指令提問設計師,根據他的回答搭出房子來。同桌互換角色練習。(教師注意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4.誰想知道別人的大樓是怎樣搭的?請你上講臺,提問你想知道的同學,我們大家一起搭,看是否能夠搭出和他設計的一樣的房子。
(四)活動四:根據指令用長方體、正方體、球搭立體圖形
1.同學們,我們不僅帶來了4個正方體,還帶來了一些長方體和球,我們可以用這些物體來搭一搭。下面聽老師說,大家搭:
先放三個正方體,正方體的前面放一個球,長方體放在三個正方體的上面。
2.請同桌兩人合作,完成這個活動。
總結:你今天學到了什么?假如你是老師,你還想和大家說些什么?
五、教學反思
記得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我們拿到教科書就急忙通讀了一遍,然后再一起談感想。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單元,都認為這節(jié)課學生理解掌握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大家都說,他們會搭出來嗎?但是通過實踐發(fā)現,我們太小看學生了,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能很順利地完成搭立體圖形的任務。不過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能夠搭出圖形只是初步的要求,要想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還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教學中慢慢培養(yǎng)。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各種積極因素,創(chuàng)設出了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們在學習中,表現出了強烈的參與欲,學得積極主動。整個教學過程體現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也獲得了實施新課標的一次成功體驗。
穩(wěn)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小學生的特點。我們要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節(jié)課,學生學習情趣高,個個搶著發(fā)言,搶著上臺來演示,甚至有的同學一邊舉手一邊都想下位子,看來比較亂,但是他們都是為了學習,這樣的“亂”是學生參與學習的表現。新課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思考,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六、案例點評
這節(jié)課教師圍繞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組織了四個數學活動,一是左右等方位的摸一摸活動,然后是教科書上提供的兩個活動,最后是一個提高的活動。這四個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二、三兩個活動,教師的設計更是獨具匠心,先是由教師演示,再讓個別學生演示,然后讓大家總結經驗,最后讓同學們合作操作。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掌握這節(jié)課的知識。
整節(jié)課中,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思考、探索等多種實踐活動,學會了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立體圖形,并初步學會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一冊P9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學會用“湊十法”計算8加幾進位加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計算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理解和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難點是進一步掌握“湊十法”,理解8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思路:
本節(jié)課,從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維特點出發(fā),設計教路為:基本訓練搭橋鋪路——創(chuàng)設情境造成懸念——動像啟發(fā)探究規(guī)律——樂中提高形成技能。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搭橋鋪路
1、口算:3可以分成2和(),5可以分成2和(),7可以分成2和(),8可以分成2和(),9可以分成2和()
2、聽算:(開火車)
8+()=108+2+1=8+2+3=8+2+5=9+2=9+8=(最后兩道題要求說出思考過程)
二、創(chuàng)設情境,造成懸念
教師:今天,老師講一個“猴子摘桃子”的故事。從前,在花果山上住著一只聰明的猴子。有一次,白天它摘了8個桃子,晚上又摘了7個桃子。這個猴子很快就算出了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同學們,你們比猴子還要聰明,誰知道猴子是用我們學的什么方法來計算的嗎?(湊十法)復習“湊十法”的步驟:一想,二分,三加。
三、動像啟發(fā),探究規(guī)律
新課的教學按分層漸進的方法進行。
第一層次:教學例一“8+3”
。1)分步出示牙刷盒及牙刷
這一例的教學,教師主要進行動像演示,輔以啟發(fā)式的提問,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教學時,先出示牙刷盒里放著8只牙刷,再出示牙刷盒外面的3支。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牙刷,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教師板書:8+3=,再問:8加3應該怎樣算?
(2)通過加法算式講解“湊十”的`過程。
教師:8加3的算法也和9加幾一樣,用“湊十法”計算,誰知道第一步想什么?(8加幾湊成10),第二步想什么?(把3分成2和幾)第三步想什么?(8加2得10,10再加1得11)。
第二層次:教學“8+7”
這一例讓學生再通過動像圖感知“湊十”的過程,并在感知后訓練學生的口述技能。
。1)出示桃子圖,提問:左邊有幾個桃子?右邊有幾個桃子?求一共有多少個桃子,怎樣列式?板書:8+7=
。2)學生獨立想想怎么算?
(3)請學生小組派代表口述“8+7”的計算方法:用湊十法,看8想2,因為8+2=10,所以把7分成2和5,8+2=10,10+5=15,同時教師移動7個桃子中的2個桃子和8個湊成十,再進一步點撥:剛才我們把這些桃子分成三部分,8個、2個、5個,如果把7分成3和4,行嗎?(不行,因為8和3,8和4不能湊成十)
第三層次:教學“8+8”
這一例由學生四人一組合作邊操作學具邊討論算法,發(fā)揮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間的協(xié)作。
。1)指定8個男生和8個女生分左右排成兩排演唱兒歌,其余同學打拍。唱畢,教師提問:老師的左邊有幾個男生?右邊有幾個女生?求一共多少個學生怎樣列式?學生列出算式:8+8=(2)學生前后四人合作邊擺小棒邊說說算算教師半扶半放,巡視指導。
(3)緊接著鼓勵學生觀察前三例的計算方法,把分散的知識綜合起來,自己探索出8加幾的計算規(guī)律。即:把8湊成10,要把另一個數分成2和幾,先算8加2得10,算10加幾得十幾。學生由以前的一個一個的數著加,到發(fā)現新的算法,這正體現出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
第四層次:讓學生通過擺小圓片算出得數,再到脫離圖和學具操作計算得數。
(1)動手擺小圓片算出"8+4”的結果。
。2)想一想:8+5=8+6=8+9=怎樣想很快說出得數?
四、樂中提高形成技能
練習的目的在于及時反饋教學信息和拓展新知。為此,從兩方面設計練習:
1、為了鞏固新知,進行了基本練習,完成P91頁“做一做”第1、2題。
2、為了強化新知,形成技能,進行了游戲練習:
(1)在數學醫(yī)院里,數學醫(yī)生給數學病人治病。
8+8=8+3+5=168+5=8+1+4=14
。2)找朋友:(放《找朋友》錄音歌曲)
。3)接力賽。
。4)放鞭炮:
今天我們用“湊十法”學會了“8加幾”的加法,為了表示慶祝,老師為小朋友特制了“一串鞭炮”,請幾位小朋友到前面來一個個地放,看誰放得響,算對了大家齊說一聲“叭!”,算錯了大家齊說一聲“撲!”,并再換一位放,直到放響為止。
[課后小記]
本節(jié)課,通過基本訓練,使學生動腦、動口,活躍學生的思維,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通過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造成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分層漸進法在動像啟發(fā)中讓學生自主探索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最后通過音樂渲染、游戲活動等形式把課本上的練習綜合處理,當堂解決,讓學生享受到計算的樂趣。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
2、會用正負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知道正負可以互相抵消,會解決正負相差的問題。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體會正負數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能運用抵消的思想處理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感知正負數可以互相抵消。
1、師生游戲
師:同學們,剪刀石頭布的游戲玩過嗎?(玩過)好,我們就來玩玩,誰愿意和我玩?
(師生游戲,其它學生當裁判,并要求做好記錄)
師:誰來說說你的記錄結果,你認為誰贏了?
師:比賽的時候還要給比賽雙方記錄成績,你認為怎樣記錄成績好呢?
(揭示課題)
出示評分規(guī)則:勝一局記1分,平一局記0分,負一局記-1分。
【聯(lián)系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負數在生活中產生的必要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師生共同記錄比賽成績)
師:現在我倆的.得分分別是多少?
師:你是怎樣想?
生:+1和-1可以互相抵消?
師: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結果是多少?
2、生生游戲
師:你們想自己玩一次嗎?兩人一組,3局定勝負,必須有一人記錄成績。
(學生活動)
(反饋比賽結果)
3、深入了解抵消的應用
師:如果老師想反敗為勝,你認為老師至少還要勝幾場?
師:這時兩人得分分別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師:除了像+1和-1,+2和-2這樣的數相抵消結果為0,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師:+5和-3,-5和+3還能互相抵消嗎?
小結:意義想反的兩個數,我們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把正數和負數合并起來,我們可以采用抵消的方法進行計算。
【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正負數的意義,理解抵消在正負數計算中的應用,從而使機械的數學計算變得有趣。教師在數學學習中只是起著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
二、從時間軸上求正負數的相差數。
(課件出示:天宮神八交會對接)
師:從這張圖片你看明白了什么?
師:你知道太空人兩餐相差多長時間嗎?
師:你還能提出新的問題嗎?
【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有趣、現實的情境,并以別開生面的“神八、天宮一號太空一吻”的場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負數所表示的意義,并通過學生自主討論、合作交流、不斷探索以獲得數學知識,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感悟到數學應用于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綜合運用知識,解決正負數問題
師:生活中除了贏分和輸分這樣的量可以用正負來表示,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師:正負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只要你用心感受,那么它就在你的身邊。
(課件出示:一個11歲兒童的標準身高150厘米我們把它記作0,想一想你的身高是多少,應記作什么?)
(學生思考后,全班反饋)
出示表格。
(1)完成表格。
(2)求這一組同學的平均身高。
方法一:(150+145+157+155+148)÷5=151(厘米)
方法二:(0-5+7+5-2)÷5+150=151(厘米)
(3)比較兩種方法
(4)仔細比較上面的數據,你有什么新發(fā)現?
(5)認識數軸。
【知識的鞏固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進行并具有層次性,由自己的身高引入小組成員的身高,由實際向高引向正負數的記錄,由正負數的記錄又回到實際身高。在求身高的平均數時,通過兩種計算方法的比較體現了正負數抵消的優(yōu)越性,從而使學生“人人學到有價值的數學”。在兩組數據的比較中,學生主動去思考、去探索,感受到正負數的大小及相差數?梢哉f習題設計上具有趣味性和可探究性的特點。數軸的引入,重視對學生數感的培養(yǎng),并形成認知結構。】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