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生數(shù)學教案大全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數(shù)學教案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生數(shù)學教案大全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能正確地將表內除法列式來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將表內除法列成豎式來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豎式中每一步計算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抽背乘法口訣。
師:二年級時我們學習了乘法口訣,能流利地背下來嗎?現(xiàn)在老師抽查一些同學,看看背得怎么樣?
2、口算。
師:乘法口訣是我們學習乘法、除法計算的基礎,孩子們一定要熟記于心,F(xiàn)在我們就運用乘法口訣來口算下面各題。(課件出示口算題)
師:先計算,再說出你用的是那句口訣。(開火車)
3、復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以口算題最后一道除法算式舉例。72÷8=9舉例
師:同學們看,在72÷8=9這道除法算式中,72叫做什么?8叫做什么?9呢?(課件出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二、探究新知
1、分析例1題意,列式解答。
師:孩子們,快樂的節(jié)日里,總是有鮮花的陪伴。麗麗班要開聯(lián)歡會,她們要去搬鮮花布置會場,我們看看她們搬了多少盆花?怎樣去布置會場?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的一段動畫。(課件出示例1)
師:這道題目的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在草稿本上列式計算。(生在草稿本上做)
師:怎樣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
15÷5=3(組),因為題目是求15里面有幾個5,所以用除法算式解答。[學生匯報。根據(jù)匯報板書15÷5=3(組)]
2、學習除法豎式的書寫。
師:孩子們,老師在這要告訴你們的是:除法像加法、減法一樣,也能列成豎式來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除法豎式的認識和計算。(板書課題:除法豎式的認識和計算)不過,除法豎式有些特別。想知道怎樣列除法豎式嗎?我們接著看動畫。(課件出示豎式的寫法。)
師:你學到了什么?應該怎樣列除法豎式呢?在小組里說一說。(小組交流2分鐘)
師:哪個組愿意上來教教大家列除法豎式?(請一組學生上來,有的拿話筒說,有的板書,配合列出除法豎式)
3、了解除法豎式各部分的名稱及所表示的意義。
師:集體的力量就是強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寫出了除法豎式。在這個豎式中,15叫做什么?(板書:被除數(shù))它在這道題目中表示什么?(花的總盆數(shù))5叫做什么?(板書:除數(shù))它表示什么?(每組的盆數(shù))3叫做什么?(板書:商)它又表示什么?(擺的組數(shù))3要對齊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個位)為什么?(它表示15里面有3個5,而不是30個5)被除數(shù)下面的15怎么來的?(板書:5和3的`乘積)它要和被除數(shù)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要對齊。它表示每組擺5盆,3組一共擺了15盆花。最下面的0怎么來的?(被除數(shù)15減去5和3的乘積15所得的0,它表示這15盆花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4、正確書寫除法豎式。
師:你們想不想動筆寫寫除法豎式?來,拿出草稿本,跟著老師在練習本格子上規(guī)范地寫一遍。(師用練習本帶領孩子們一起寫一遍,強調格式。)
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練習題)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16÷4 27÷3
師:會寫除法豎式了嗎?到底會不會呢?我們來做兩道題檢驗一下。(先在草稿本上做,再指名板演。)
師:很多同學都做完了,停筆,F(xiàn)在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做一做,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看他做的對不對?書寫除法豎式的順序對不對?
師:檢查一下自己做的,看看做對了嗎?
2、下面各題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師:很多同學都說自己會了,但我想其中肯定還有一些小馬虎不會做。你們看,這是3位同學做的題,當中就有一些小馬虎,我們一起幫幫他們。
課件出示題目,先判斷對錯,再在草稿本上改正錯題。組長檢查批改,幫助不會做的同學。
3、把下面的豎式補充完整。
師:知道了除法算式當中的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我們基本上能正確地列出除法豎式,可如果除法豎式中的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沒有完整地告訴我們,你能根據(jù)其他條件將豎式補充完整嗎?試試看吧。
課件出示題目。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小學生數(shù)學教案大全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并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2.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輕與重并進行比較。
能力目標
通過生活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游戲、實踐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難點:
和生活相結合,選擇合理的方法比較輕重。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一)比一比
師: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在講臺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生答)
師:現(xiàn)在誰能說出老師手里的這兩樣物品哪個重,哪個輕?(多媒體出示:蘋果和氣球;書和骰子)請同學們觀察物體,告訴同桌的好朋友,誰重誰輕?
師:你們?yōu)槭裁茨芤幌伦优袛喑鰜砟?
小結:這是因為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都拿過它們,所以可以直接憑生活經驗用眼睛觀察來進行判斷。
(二)猜一猜
老師這里有兩個一樣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東西,你們能猜出哪個盒子重,哪個盒子輕嗎?(學生猜測)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測,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兩個物體的輕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稱、蹺蹺板等)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那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輕與重吧。(出示課題:輕與重)
二、探究新知
(一)掂一掂
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許多好方法,可是當我們身邊沒有天平和蹺蹺板這些工具時該怎么辦?(用手掂一掂)現(xiàn)在誰愿意上來感受一下老師手里的這兩個盒子哪個重、哪個輕?
告訴大家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請學生上來掂一掂,得出答案)
師:米老鼠給我們大家準備了很多禮物,等會兒我們也用“掂一掂”的方法來任選兩樣物體比一比輕重。
現(xiàn)在每組的桌子上都放了氣球、生梨、蘋果和礦泉水,每個小組可以任選其中的兩個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輕重。(要求:每個小組的小朋友任選兩樣物體來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
()和()比()比()重()比()輕
(請3~4個小朋友來說一說)
師:在我們剛剛比較的過程中,哪個物品是最重的?哪個物品是最輕的?(氣球最輕,水最重)
師:氣球的外表形狀,為什么比較下來是最輕的?(因為里面是空氣)
師:物體的輕與重與物體的大小有沒有關系?(沒有)
師小結:比較物體輕重,不能只看大小,物體的重量與它的材質有關,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比較輕與重的方法。
(二)拎一拎
1.師:(出示課件)現(xiàn)在米老鼠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蘋果,它還用剛才掂一掂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你們看行不行?(不行,因為數(shù)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會全掉在地上)
師:那我們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辦法)
師:我們把蘋果全放在紅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黃色的袋子里用手來拎一拎。(請2~3個小朋友上來拎一拎),并把拎的感受告訴大家。(梨的總重量要比蘋果的總重量重)
2.很多小朋友都想嘗試下拎一拎的感覺,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誰的書包重,誰的書包輕,然后把與同桌合作的結果告訴大家。
3.學生交流。(我同桌的書包輕,我的書包重)
(三)吊一吊
1.師:老師這里的梨和蘋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測不出輕重,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它們的輕重嗎?(生:用天平秤來稱一稱)
師:這個辦法不錯,可是如果沒有這些工具的時候還可以用什么好方法進行比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來比較輕重)
師演示:應該看哪一段的長度?(橡皮筋的長度)
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長度。
2.比較礦泉水和生梨。
師小結:在同樣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體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長。
三、觀察實驗,比較輕與重
1.師出示媒體:海綿、吸鐵石、膠水、夾子、玩具車;
師:誰能想個好辦法將這些東西從輕到重擺放整齊?(小組討論交流)
(1.用手估測,2個2個比較;2. 2個2個吊起來比較;3.把這5種物品全都吊上去)
師:哪種方法會比較方便?(全吊上去)
師:其實,根據(jù)生活經驗我們已經可以猜出誰是最輕的。(海綿)誰是最重的。(吸鐵石)
2.學生動手實驗證明,并記錄結果(從輕到重)
填寫在書上的表格內。
3.學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掛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輕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長說明這個物體最重。
4.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長度?
四、知識拓展
1.出示課件:小朋友都玩過蹺蹺板,當蹺蹺板停止晃動,像現(xiàn)在這樣時,你能說出誰比較重嗎?為什么?(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輕。小胖的一邊已經蹺下去了,而小巧蹺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師:如果他們兩人一樣重,那蹺蹺板兩邊的高度會怎樣?(一樣高)
2.師出示圖片。
師:你從這幅圖里看懂了什么?(2個蘋果=4個香蕉;1個蘋果=2個香蕉)
師:要使蹺蹺板兩邊的重量不一樣,你有什么好辦法?(生答)
師:如果再加1個蘋果,那右邊要加幾個香蕉才能使它們一樣重呢?(2根香蕉)
3.課后拓展練習
小木箱一箱可裝4瓶飲料,大木箱一箱可裝8瓶飲料,那么12箱小木箱裝的飲料的重量和6箱大木箱的飲料的重量哪個重、哪個輕?
12×4=48(瓶)
6×8=48(瓶)
(一樣重)
師: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重量。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小學生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生支教材料-數(shù)學教案12-17
小學生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08-26
數(shù)學教案12-30
數(shù)學教案12-17
中班數(shù)學教案:拼圖_中班數(shù)學教案07-07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1-18
趣味的數(shù)學教案02-25
《包裝》數(shù)學教案03-30
圓數(shù)學教案03-29